教育孩子知恩图报
让孩子学会感恩

让孩子学会感恩学会感恩、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那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动人诗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胸怀,“恩欲报,怨欲忘,抱怨短,报恩长”的经典诗句,集中反映了古人对感恩的认同。
在感恩的历史长河中,流淌着多少古今中外名人感恩的故事。
汉朝的韩信,少年时很贫穷。
一次他在淮阴城下钓鱼,有一个漂洗丝絮的老妇人,见他饥饿就送饭给他吃。
后来,韩信封了王,拿千金来酬谢她。
这就是“一饭千金”成语的来历。
伟人毛泽东邀请他的老师参加开国大典;朱总司令蹲下身亲自为妈妈洗脚。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有一次家中失盗,一位朋友闻讯后写信来安慰他,他在回信中写道:“感谢上帝: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
”而对失盗,罗斯福没有怨天尤人,反倒找出了感恩的三条理由,这是一种何等的气度和智慧?然而,在现实社会中,却有种种令人遗憾的知恩不报的事例屡有发生。
曾有网上热炒的某高校研究生,嫌家穷欲解除父子关系,放狂言要踩死老父等让人心酸事件。
还有已经去世的“感动中国人物”——深圳歌手丛飞耗资300万元,资助178个贫困学生,而当他重病住院时,受过资助的个别大学生就在深圳工作,也没有去看他。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善良的情感没有在童年形成,那么无论什么时候你也培养不出这种感情来。
”目前在校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的宠爱,生活的安逸,助长了学生奢侈浪费、盲目攀比、拈轻怕重等不良习气。
父母亲太过于溺爱,认为孩子小,凡事替孩子包办,好吃的留着,铅笔替孩子削好,书包替孩子背着,家务不让孩子碰着,有的学生吃饭还要大人喂着……都是无条件的给予,没有培养孩子的回报意识,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把一切都看做是理所当然的,怎能学会感恩?我们的教育不仅要教我们的孩子如何学习,怎么学习,更要教孩子如何做人,怎样学会感恩,要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让他们懂得,感念父母之恩,要孝敬父母;感念祖国之恩,要报效祖国;感念自然之恩,要学会和大自然和谐相处;感念社会之恩,要学会和不同性格、不同阶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处,这是一种更加丰满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才是刻骨铭心的教育。
弟子规全文培养孩子尊重他人的态度

弟子规全文培养孩子尊重他人的态度弟子规是中国传统教育中的一本重要经典,以其简明扼要、深入浅出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培养孩子的品德修养。
本文将通过对《弟子规》全文的解读,探讨如何借助这本经典教材来培养孩子尊重他人的态度。
1. 尊师重道《弟子规》以"先親後尊"的原则,教导孩子们应首先尊敬和孝顺自己的父母,然后才能尊重和敬重师长。
这一点非常重要,培养孩子尊重他人的态度必须从家庭开始。
父母要成为孩子的榜样,以身作则,教导他们尊重他人,包括尊敬家长、老师和长辈,并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2. 尊重他人的隐私和权利《弟子规》强调了保护他人隐私和权利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隐私有时难以得到维护。
因此,我们应当教育孩子要尊重他人的隐私,不要窥探他人的私事,同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包括言论自由和个人空间。
3. 知礼仪,尊重他人的文化差异《弟子规》中强调孩子要懂得礼仪,尊重他人的文化差异。
在多元文化的社会中,人们拥有不同的宗教、价值观和生活习惯。
要培养孩子尊重他人的态度,我们需要教导他们欣赏和接受不同的文化背景,并且在交流和相处中遵守基本的礼貌和规范。
4. 共同努力,尊重他人的劳动《弟子规》强调了劳动的重要性,教导孩子们要尊重他人辛勤的劳动。
培养孩子尊重他人的态度,我们可以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家庭和社区的劳动活动,并理解努力工作的辛苦和付出。
同时,也要教育他们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不进行恶意的破坏或抄袭。
5. 知恩图报,尊重他人的恩惠《弟子规》提倡"感恩知足",教导孩子珍惜他人对自己的恩惠,并回报他人。
尊重他人的态度需要孩子们懂得感恩,不忘他人的帮助和支持。
通过让孩子参与慈善活动、帮助他人或者简单地说一声"谢谢",我们可以培养他们尊重他人的习惯。
总而言之,《弟子规》是一本有助于培养孩子尊重他人的态度的重要经典。
通过教导孩子们尊师重道、尊重他人的隐私和权利、知礼仪、尊重他人的文化差异、共同努力、尊重他人的劳动以及知恩图报,我们能够从小事做起,逐渐培养出孩子们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
了让孩子知道父母的期盼

了让孩子知道父母的期盼,让孩子知恩图报、付出行动,同时也让家长省心、开心、放心,让孩子和父母交心,按照“主题班会要真,要新,要让学生记一辈子”的要求,我设计了这样一个主题班会,来消除学生与家长的隔膜,促进学生与家长的沟通,激励学生奋发向上。
班会设计班会主旨:进入初五年级,学生的学习生活较为紧张,特别是作为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孩子和家长沟通的机会就更少了。
家长又特别想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
设计这次班会就是要达到孩子和家长互相交流、互相理解的目的,同时使孩子了解父母的殷切期盼与深情呼唤,知恩图报,立下志向,付出行动。
通过本次活动,从感受爱到表达爱,对学生进行孝敬父母的教育,使学生做到:有事与父母商量,不给父母增加负担;让父母工作安心、对自己的成长放心。
班会准备:1.简单的多媒体课件。
2.《相亲相爱一家人》《烛光里的妈妈》《超越梦想》《我想飞得更高》音乐光盘。
3.家长给自己孩子写的一封信。
(事先孩子不知道)4.孩子给父母写的一封信。
(事先家长不知道)5.摄像机一台,拍摄人员2人。
6.围巾6条。
(做游戏用)7.纸巾。
8.全体学生及家长。
(父母两人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都参加)9.所有班委均担任主持人。
(无论台词多少,目的是为了锻炼能力)班会流程(班会开始前,播放《相亲相爱一家人》来营造气氛,给学生以家的感觉、家的温暖)第一环节:主持人宣布主题班会开始。
主持人孙英秀:首先,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爸爸妈妈的到来!主持人王贵娇:有缘才会相聚,有心才会珍惜。
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主持人蒋秋谷:是缘分让我们65个兄弟姐妹亲如一家人,是缘分让我们65颗心紧密相连。
主持人林婷:一年多来,风风雨雨我们携手走过,其中有我们的艰辛努力,更少不了父母对我们的默默支持、理解和奉献。
主持人孙兵:感恩之情在我们心底涌动,千言万语又不知从何说起,借此机会,向父母道出我们的心声。
主持人(合):沟通无限——“爸爸妈妈,请放心”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知恩图报的意思解释

知恩图报的意思解释
“知恩图报”,这几个字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用以提倡以礼相报,以恩相报,知恩图报,这是贯彻着中华传统美德的最大寓意。
知恩图报的定义是,将自己的恩德和礼节传播给他人,以示感激和回报,这也就意味着要求使用者以一种尊重和诚挚的方式来施于他人。
这种做法不仅表示敬意,更表示一种心灵上的好意。
当我们遇到别人给予我们帮助和支持时,不要让他们有所期待,而是以真诚的心对他们表达感谢。
在遇到别人给予我们帮助时,应该学会用一个真诚、温暖的心向他们表达感谢,鼓励他们继续行善,这就是“知恩图报”的内涵。
知恩图报的范围广泛,不论是在家庭、社会还是学校,都有贯彻知恩图报的意义。
家庭中,家长们要经常对孩子们进行礼貌的教育,提醒孩子们要感恩他人,表达感谢。
在社会中,大家要彼此尊重、互助互利,而不是贪心自私;在学校中,学生们要学会感恩他人,回报师长的关怀和指导。
知恩图报的意义是有自己的恩德和礼节,要知道谦让、礼貌、报答,传递自己殷实的谢意,使他人感受到我们的热忱和感激,而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言语表达,更要付诸实践,以表现出对他人的感激和尊重。
知恩图报,这是一种传统美德和仁爱之精神,深植于中华传统文化中,应当被我们传承,在今日日常生活中尽一份力,把这种美德发扬光大,存存活活地传到子孙后代之中。
尊重他人,报答他人,这便
是我们的素质表达,也是一种美德的传承,古老的知恩图报,沐泽足迹,让人懂得去感激他人,并将自己的美德传给后人,使信任感得以传承,让每一个人都能够融入到这从太古以来就一直流传下来的敬畏和尊重他人的文化中。
教育孩子感恩的句子

教育孩子感恩的句子教育孩子感恩的句子篇11)我第一个要感恩的是父母。
是他们让我来到这个多彩的世界,是他们不辞辛劳地抚养我成长,是他们在我收获成功时与我一同高兴,撒下喜悦的泪花;是他们在我遇到挫折时,鼓舞我,激励我;一声声叮咛,一份份期盼,父母的心与血时时流淌在我的周身。
2)都说子女是父母的债,但父母无怨无悔的把债背负一生。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时常望着他们慈爱的容颜,似水的温柔,让我热泪盈眶。
他们从不要求儿女绕缠膝下,共享天伦,只要子女健康,快乐,他们就心满意足,别无所求了。
这就是我们的父母。
也许在人们的心目中创造辉煌成绩的人,才可以称得上伟大的人。
但在每个子女的心中,平凡的父母才是最伟大的人。
3)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
4)感恩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
——洛克5)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6)借得大江千斛水,研为翰墨颂师恩。
7)做人就像蜡烛一样,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8)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9)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
——纪伯伦10)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情。
11)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12)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13)哀哀父母,生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14)可怜天下父母心。
15)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
——米尔16)鱼知水恩,乃幸福之源也。
17)人世间最美丽的情景是出现在当我们怀念到母亲的时候。
——莫泊桑18)知恩图报,善莫大焉。
19)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20)淡看世事去如烟,铭记恩情存如血。
21)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22)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23)吃水不忘挖井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24)没有感恩就没有真正的美德。
——卢梭25)感恩即是灵魂上的健康。
——尼采教育孩子感恩的句子篇21、摘几片云朵剪几缕霞光,用想念做针用思恋做线,织一套炫丽夺目的霓裳,装扮出倾国倾城的您——我心中最美丽的妈妈:祝您节日快乐!2、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
教育孩子家训10条

教育孩子家训10条教育孩子家训是每个家庭都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家训不仅能够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还能够帮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正确的认识和处理事物。
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如何教育孩子家训,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让孩子在家庭的熏陶中健康成长。
1.尊重他人在家庭教育中,尊重他人是非常重要的家训之一。
作为父母,我们需要示范给孩子看,我们需要尊重孩子,尊重长辈,尊重家人,尊重邻居和他人。
只有我们自己能够做到尊重他人,孩子才能够在家庭的熏陶中建立正确的尊重他人的意识和习惯。
我们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来教育孩子尊重他人,比如在家庭聚餐的时候,尊重大家的意见,不打断别人的发言,在餐桌上不随便说话等等。
2.诚实守信诚实守信是家训中非常重要的一条。
在家庭中,我们要教育孩子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无论是对家人,对朋友还是对社会,我们都要坚持诚实,不撒谎,守信用。
我们可以通过父母的身教、家庭规则的约束、家庭活动的引导等方式来培养孩子诚实守信的品质。
3.勤劳自立勤劳自立是教育孩子的另一条重要的家训。
我们要教育孩子要勤劳努力,不怕辛苦,不偷懒。
我们可以通过家务分工,奖励制度,榜样引领等方式来培养孩子的勤劳自立的品质。
4.孝敬长辈孝敬长辈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
在家庭教育中,我们要教育孩子孝敬父母,尊敬长辈。
我们要通过家庭活动、亲子沟通等方式来教育和引导孩子孝敬父母尊敬长辈。
5.同理心同理心是培养孩子良好品质的重要一环。
同理心是指有能力理解他人所感受到的情感的能力,是指能够设身处地的考虑他人感受到的情感。
同理心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爱心和善良。
我们可以通过在家庭教育中和孩子多亲近互动,多多倾听孩子讲述着自己在校园、社会化潜移默化间对同伴、家长、教师、长辈等所有人的所表现的好坏功过来对孩子进行纠正和教育。
6.爱护环境爱护环境是现代社会教育孩子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们要教育孩子爱护环境,从小事做起,比如讲究卫生,不乱扔垃圾,少开空调,少用塑料袋等。
家庭教育观念更新的十个方面

新时代家庭教育的10个新观念1、新时代的家庭教育,首先应该是爱家的教育。
我们原来提倡:“舍小家,顾大家。
”不管在什么情势下,谁用心爱小家,不被斥为自私自利就被视为心胸狭隘。
反正那时候家是不能拉明叫响去爱的,要爱也得藏着掖着,悄无声息。
那时候,我们在文学作品里塑造的很多英雄模范人物,绝大多数都是没有家或者不顾家的。
他们四海为家,忘我拼搏。
你想呀,“我”都能忘,家还算什么东西?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主席特别重视家庭,说家庭是梦想起航的港湾;特别重视家教,强调要把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共存共荣,共建共享的时代精神相结合;特别重视家风,主张几代人共同进步,共同成长,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撸起袖子干。
于是,爱家与爱国统一起来了,爱家就是爱了最小国,爱国就是爱了千万家,都可以理直气壮,全力以赴。
爱家的教育不是爸爸妈妈单方面教育孩子,而是爸爸爱好妈妈,妈妈爱好爸爸,爸爸妈妈爱好孩子,像接力棒一样,一棒一棒接下去,让孩子又爱好身边的人,做好身边的事。
要说放心,爸爸妈妈首先要让孩子放心;要说开心,爸爸妈妈首先要让孩子开心。
当然,孩子要从小学会爱自己。
爱自己就是时时刻刻想着发展自己。
只有孩子的可持续发展才能让爸爸妈妈真的放心,真的开心。
其实,一个孩子让爸爸妈妈放心,祖国就放心了;让爸爸妈妈开心,党就开心了。
我们要警惕那种爹不像爹,妈不像妈的家庭。
在这样的家庭里,还要孩子像孩子,就像石板上种桂花,既生不了根,又发不了芽,更别想开什么花了!2、新时代的家庭教育,是互相尊重共同成长的教育。
在这样的家庭里,尊重他人、尊重差异、尊重资源、尊重环境应该成风。
这四个尊重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我们要响应。
这里说尊重他人、尊重差异,就要求每位家庭成员首先要自尊。
自尊不是礼物,任何人,不管他多么仁慈,都不能白白送给我们。
自尊是苗,不断成长就是它最肥沃的土壤。
我们要在家庭里提倡终身成长,即使是爷爷奶奶、公公婆婆,都应该老有所为。
谈幼儿感恩教育

说, 家庭 是 人 生 的第 一 站 , 是 人生 的第 一 所 学校, 父母 便是 孩子 的第 一 任老 师 。父 母 这 样 的老 师 是最 亲 近 , 也 是最 具 权 威 、 最 有 影 响力 的老 师 。因为 父母 对孩 子 的影 响 , 不 仅 是经 常 的 , 而且 是 十分 深刻 而 又牢 固的 。从 个 人接 受教 育 的过程 来看 , 家庭教 育是 一 个 人 接受 最早 、 时 间最 长 、 影 响最 深 的教 育 。 孩子 在父母 的 关怀 抚爱 中逐 渐认 识世 界 , 在 父母 的行 为 中潜移 默化 , 接 受人 格 和行 为的
幼 儿感 恩 教 育 实质 是 一 种知 恩 图 报的 教育 。 感 恩教 育要 让幼儿 认识 到别 人为 他付 出 的一切 并非 天 经地 义 、 理 所 当然 。无 论是 父母 抚养 他们 ,还 是 老师 教给 他们 知识 , 还 是朋 友 给 予 他们 友 情 以及 其 他 人 给 予 的帮 助, 这 一切 都是 “ 恩情 ” 。 在“ 知恩 ” 之后, 即认 识 到从 亲 人 、 从 他人 、 从 社会 那 里 得 到 多少 恩 惠 , 当以更 大 的 诚意 和实 际 行 动 给予 回 报, 而 这 种 回报 不 仅仅 是 物 质上 的 , 还包 括 情感 方 面 的 回报 ,如有 时是 一 声 简 单 的道 谢 。对幼 儿开 展感 恩 教育 时 , 要善 于帮 助他 们感 受 到渗透 在 日常 生活 中的种种 恩 惠 , 并 能从中挖掘出价值。要让幼儿知道 , 并非报
一
二、 注 意细 节 , 引导 幼 儿感 恩 1 、 感恩 从学 习说谢 谢 开始 。说 一 句 “ 谢 谢” 简单 吗 ? 你 一定 要说 , 很 简 单呀 。教小孩 子说, 也 很 简单 呀 , 每 一次 你 提醒 他们 , 他们 定会说 。 可是 , 我觉 得挺 难 的 。 不是 难在 发 音, 才短 短 2 个字 , 谁 都学 得会 说 。 难 就难 在 使 用上 。让 孩 子们 主动 使用 “ 谢谢” , 这不 是 件一 天两 天就 能做 好 的事情 。 在孩 子 面前 主动 向帮 助你 的人 表示 感谢 : 从 出租 车 下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孩子知恩图报
教育孩子要懂得感恩之前,首先要懂得感受爱,只有感受到他人给自己的爱,才会懂得怎样去爱别人,去回馈他人之爱,拥有感恩之心。
下面收集了一些关于教育孩子知恩图报的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教育孩子知恩图报的方法1;走在干净的马路上,家长可以将清洁工人无论严实酷暑天不亮就要推着清洁车扫地的事讲给孩子听,让孩子对清洁工人心存感激;当孩子捧着白花花的米饭时,要告诉孩子农民伯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辛苦劳作,让孩子对农民心存感激。
2;要让孩子认识到别人为他付出的一切并非天经地义,理所当然。
无论是父母抚养他们,老师教给他们知识,朋友给予他们友情,还是其他人给予的帮助,这一切都是“恩情”
3;在“知恩”之后,即认识到从亲人,从他人,从社会那里得到多少恩惠,当以更大的诚意和实际行动给予回报,而这样回报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还包括情感方面的回报,哪怕是一声简单的道谢,要让孩子长大并非报大恩大德的打举动才叫报恩,对父母的点滴孝行,对他人看似微不足道的关心,也是一种报恩。
4;父母要让孩子明白这一点,就要言传身教像春雨润物一样,浸透到孩子的心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生活中父母的言行举止
具有很大的感染力,比空洞的说教更有效,这种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夫妻之间的关系对孩子也有较大的影响,所以即使是夫妻之间,也要表达对彼此的谢意。
5;家长要结合生活中的点滴事情,让孩子体会到自己是“被关心,被爱护,被帮助”的。
形成孩子积极的情感,家长要让孩子明白,爸爸妈妈不是保姆,书童,随从,爸爸妈妈也有自己的工作和任务,为你做了很多事情,牺牲了自己休息的时间,你应该懂得感谢。
6;此外还要重视孩子的情感体验,并给予孩子表达的机会,现在的孩子可以说是很开放,他们可以大方的与班上的同学开玩笑说“喜欢你”之类的话,却不会对自己的父母或长辈说,觉得“说不出口”,我认为原因在于两方面,一是家庭中没有这样的习惯和氛围,家长自己从不在孩子或自己父母面前表达自己的情感;二是孩子没有意识到自己得到了大家的关心和爱护,应该要感谢。
所以,家长适时的引导和榜样作用至关重要。
7;一个人,一件事或一个现象,甚至是大自然的某种美丽景象……这些都是感恩的对象。
让孩子从单纯的感谢开始到懂得“感受到别人的关心,牵挂并能给予回应”也是感恩和责任心的表现。
家长自己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必然会影响孩子,让孩子从小学会感谢父母,感谢朋友,感谢社会......
教孩子学会知恩图报的故事:鹦鹉救火有一只鹦鹉,离开家去看外面更广阔的世界。
飞了几天,它又累又饿地来到了一座山林,打算暂时在这里安身。
一只小松鼠看到了这只来自异乡的鹦鹉,马上蹦蹦
跳跳地跑遍了整个山林,把这个消息告诉给所有的动物:“快去看哪,来客人了,来客人了!”动物们为鹦鹉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鸟儿们唱起动听的歌,小鹿们翩翩起舞,小猴们为鹦鹉采来了好多好多美味的浆果,让它吃了个饱。
鹦鹉面对这一切,十分感动。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所有的飞禽走兽都待鹦鹉特别好,鹦鹉也尽自己的能力为大家做事,大家都很喜欢它。
虽然生活得很快乐,但是时间一长,鹦鹉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来。
于是它向大家告别说:“这么多天来,大家对我的照顾,使我非常感激,但我必须回家去了,希望你们多多保重。
”动物们依依不舍地把鹦鹉送了一程又一程,还是不得不两下分手了。
过了些日子,不幸的事情发生了。
这座山林忽然起了大火。
这场火烧得可厉害了,烈焰滚滚,映红了半边天,百里之外都看得见。
山林中的动物们无处逃窜,死伤无数,情况让人惨不忍睹。
鹦鹉远远地望见了这边的大火,心中暗叫“不好”,它不辞劳苦地日夜赶路,赶到了着火的山林边。
它一次次地飞到附近的河边,将羽毛在水中沾湿,然后把水洒向山林。
也不知这样来来回回飞了多少趟,鹦鹉累得头昏眼花,几次险些被热浪吞没,身上的羽毛也被烧焦了,但是火势一点也没有减弱,反而越烧越旺。
鹦鹉毫不气馁,还是不断地洒着水。
天上的天神看见了,就对鹦鹉说:“你也太自不量力了,凭你用羽毛洒的那一点水,是根本扑灭不了山火的,你这是何必呢,搞不好还会把自己的性命都搭进去!”
鹦鹉回答说:“我知道也许帮不了什么忙,可是我曾经寄住在那里,那里所有的动物都非常善良,待我非常好。
无论如何,我一定要为它们竭尽全力,决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它们活活被烧死!”
天神听了这番话,很受感动,立即扑灭了山林大火,鹦鹉的朋友们终于得救了。
鹦鹉的这一行为确实很值得我们学习。
重感情、讲信义、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朋友、亲人遇到危险或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不遗余力地伸出援助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