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苗期管理要点
直播水稻苗期管理措施大全

直播水稻苗期管理措施大全水稻秧苗期的管理对水稻生长后期的发育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秧苗期是直播水稻夺全苗、争匀苗、促早发、增足穗的关键时期,管理工作好坏对夯实直播水稻高产基础至关重要。
为此,秋熟水稻生产要狠抓一种就管,促进壮苗早发。
一、查苗补缺移密补稀,力争全苗匀苗。
秧苗齐苗后,要准时踏田检查出苗状况。
对于出苗不全不匀的地方,要在秧苗3-5叶期,准时用预备苗补栽或移密补稀,保证苗全苗匀,确保每亩基本苗达到7-8万株左右。
二、及早抓好肥水管理,促进壮苗早发。
水稻秧苗3叶期前坚持潮湿管理,促进秧苗扎根立苗。
亲密凝视天气变化状况,如持续干旱少雨,可灌跑马水,保持畈面潮湿,提高封闭除草效果;天气多雨,准时理好田间沟系,排解田间积水。
秧苗3叶期后进行水管,但要坚持浅水勤灌。
秧苗1叶1心期,追好断奶肥,亩用尿素4-5公斤;4-5叶期追好分蘖肥,亩用尿素10-12公斤;白田下种的田块,要增施45%高含量复合肥25-30公斤。
三、适时开展化学除草,严格掌握草害。
稗草、千金子、马塘等单子叶杂草是直播稻秧苗期的主要杂草,要坚持早治、普治的原则。
把握在杂草2-3叶期,亩用10%氰氟草酯(国产)200-300毫升对水15公斤左右喷雾。
用药成本低,防治效果好。
对于双子叶杂草,依据田间草情,可以用灭草松、二甲四氯、苄嘧磺隆或吡嘧磺隆等除草剂防除,也可人工拔除。
四、化学掌握控旺促壮,防倒伏夺高产。
水稻秧苗期(2-3叶期)至拔节之前使用壮丰安,均具有较好的抗倒伏及增产效果,但使用时期越早,抗倒伏及增产效果越好,水稻一生只需要使用一次壮丰安即可。
水稻使用壮丰安,茎秆长度缩短3-4cm,茎秆基部第一、二节间长度及占茎秆总长度的比例显著小于对比,粗度及单位长度重量显著大于对比。
壮丰安秧苗期(2-3叶期)相宜用量是70-90ml/mu,拔节之前相宜用量是50-70ml/mu,对水30kg喷雾。
秧苗期使用壮丰安,最好排水露田后喷施,利于秧苗根系汲取利用。
水稻种植管理技术(牛人总结,不可思议)

水稻种植管理技术(牛人总结,不可思议)第一章水稻种子处理及苗期管理水稻种子处理技术一、晒种晒种能增强种子的透水性和透气性,提高发芽率,使种子发芽整齐,幼苗健壮,还有杀菌防病作用。
特别是对成熟不良和贮藏中受潮的种子,晒种效果尤为明显。
晒种方法:选高温晴天自上午9时至下午4时,晒2-3天。
晒种时要摊薄,勤翻,晒透,使种子受光、受热均匀,防止搓伤种皮。
二、盐水选种盐水选种是简便易行的选种方法,能淘汰空秕粒、草籽和其它夹杂物,保证种子饱满,为齐苗全苗壮苗打好基础。
具体做法是:先用锅将食盐煮化成浓盐水,然后在其它容器内与清水配成比重为1.10-1.13的盐水(如果没有比重计测定比重,可用新鲜鸡蛋一个,放入盐水中,鸡蛋漂浮水面能露出伍分硬币大小的蛋壳盐水比重即约为1.10-1.13),将种子放入盐水中,充分搅拌,捞去漂浮在水面的空秕粒、草籽和其它夹杂物,然后取出下沉的种子,用清水洗两遍即可。
每选二、三次,要用鸡蛋再测一次比重,及时调整盐水浓度。
三、种子消毒由种子传染的水稻病害,主要是干尖线虫病和恶苗病,防治这两种病害的简便有效的办法是进行严格的种子消毒。
常用的种子消毒方法有以下几种:1、用浸种灵一支(2毫升),兑水10公斤,浸种6-8公斤,遮光浸种120小时。
此法对干尖线虫病和恶苗病防效均在95%以上。
2、用98%巴丹原粉兑水6000倍,加上3%多菌灵溶液混合就苗海藻酸碘,浸种72小时,对防治干尖线虫病和恶苗病有良好效果。
种子消毒时应注意:在浸种过程中,每隔6小时左右要搅拌一次,使上下种子着药均匀,用药水浸种后,将种子捞出须放清水内浸泡半小时,反复两次,以防药害。
四、增产拌种水稻播种前用种衣剂拌种起到壮苗、增产的作用。
方法是水稻播种前用60%吡虫啉种衣剂,拌匀后播种即可。
水稻苗期管理技术建议根据4月下旬天气忽冷忽热情况,水稻苗期管理建议如下:一、苗床温度管理1、播种后至1叶露尖,温度以保温为主。
棚内温度在28-30℃,最适温度25-28℃,2叶期保持25℃,3叶期保持20-22℃,最低温度不低于10℃。
水稻集中育秧技术要点

水稻集中育秧技术要点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育苗过程对水稻产量和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采用水稻集中育苗技术可以提高育苗效率,减少劳动力成本,促进水稻生长发育,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
以下是水稻集中育苗技术的要点:一、选地选地是水稻育苗的第一步。
要选择土质疏松、排水良好、阳光充足的地块,避免低洼地或多风处,以免对育苗造成不利影响。
二、田间管理在水稻萌发前要对育苗田进行田间管理,包括深翻整地、平整田面、施入熟化有机肥料等,有利于土壤的松软和养分的充足。
三、选种选择良种是水稻育苗的关键环节。
要选用抗病虫、早熟性好、生长势强的良种,以提高水稻产量和抗逆性。
四、浸种水稻育苗采用浸种的方法,即将水稻种子浸泡在适温的水中,持续12-24小时。
这样可以促进水稻种子的吸水膨大,缩短发芽期,提高发芽率。
五、育秧盘播在集中育苗中,采用育秧盘播的方式,可以减少播种量,提高育苗效率。
育秧盘的规格一般为50*30cm,育秧盘深度不宜太浅,以免影响水稻幼苗的生长。
六、控温湿化种子播种后,要注意控制育苗田的温湿度,对水稻幼苗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般来说,温度控制在25-30摄氏度,相对湿度要保持在80%以上,有利于水稻幼苗的抽穗生长。
七、施肥水稻幼苗期要适量追施肥料,一般以铵态氮肥为主,有助于促进水稻幼苗的生长发育。
同时要注意及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
八、防治病虫水稻育苗期要定期巡田,及时发现并防治水稻苗期病虫害,以保证水稻幼苗的正常生长。
以上便是水稻集中育苗技术的要点。
通过采用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水稻育苗的效率和质量,从而促进水稻的正常生长发育,提高水稻产量。
希望各位种植水稻的农户能够根据这些要点,科学合理地进行水稻育苗工作,为水稻的丰收做出贡献。
水稻育苗的技巧

水稻育苗的技巧
水稻育苗是种植水稻的重要步骤,以下是一些水稻育苗的技巧:
1. 种子选择:选择有较高萌发力和较好品质的水稻种子。
避免使用受损或有病虫害的种子。
2. 清洗种子:用清水将种子浸泡15-2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去除杂质和农药残留。
3. 浸种:将清洗好的种子浸泡在30左右的水中,浸泡12-24小时,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4. 育苗盘准备:选择透气性好、易于管理的育苗盘,并在底部放入适量的排水材料,确保不积水。
5. 播种:将浸泡好的种子均匀地撒在育苗盘的孔洞中,每孔放入1-2粒种子。
种子覆土要轻薄均匀,保持通风透气。
6. 控制温度:苗床要保持适宜的温度,一般在25-30之间。
可通过加热设备或遮光措施来调节温度。
7. 控制湿度:保持育苗盘内湿度适中,避免过干或过湿。
可利用喷雾器定时喷
水,保持苗床湿润。
8. 光照管理:提供适量的光照,可在苗床上方安装透明遮阳网,使种子得到充足的光合作用。
9. 病虫害防治:定期巡查苗床,及时发现病虫害,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喷洒药剂或调整湿度等。
10. 质量管理:根据苗床情况,及时调整水肥比例,管理苗床,保证苗垄的生长良好。
以上是水稻育苗的一些技巧,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可以帮助提高水稻苗期生长质量。
水稻育苗主要技术要领

水稻育苗主要技术要领水稻育苗是水稻种植的重要环节之一,关系到水稻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
正确的育苗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水稻的成活率和产量。
以下是水稻育苗的主要技术要领:一、选用优质种子1. 品种选择: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质水稻品种。
2. 纯度检验:检查种子的纯度和杂质含量,确保种子质量合格,避免种子受到病虫害的传播。
二、土壤准备1. 土壤选择:选用肥沃、排水良好、能保持水分的土壤。
2. 土壤消毒:采用热水熏蒸或化学药剂进行土壤消毒,防止土壤中的病菌和虫害对水稻造成危害。
三、浸种处理1. 温水浸种:用25-30℃的温水浸泡水稻种子6-8小时,使种子充分吸水。
2. 草木灰浸种:用20倍水稀释的草木灰浸种,可起到抗病虫害的作用。
3. 种子处理:用草铵膏、残留农药等进行种子处理,提高抗病虫害能力。
四、播种方式1. 直播:将浸种好的水稻种子直接撒播在湿润的稻田中,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气温,有利于种子的发芽和生长。
2. 种垅育苗:将水稻种子放在垅土上,并用垅土覆盖,保持湿润的环境,种子发芽后再移栽至稻田。
五、管理措施1. 饮水给养:控制田间水分,保持适宜的湿度,不让水稻缺水或淹水。
2. 灌溉排水:根据水稻的生长情况控制灌溉和排水的频次和时机。
3. 施肥补充:及时施入适量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保证水稻良好的生长发育。
4. 病虫害防治:采取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定期用药防治病虫害,避免对水稻产生不利影响。
5. 定植管理:当水稻苗长到7-10厘米高时,进行间苗调整,将稀苗移栽到密苗之间。
六、病虫害防治1. 病虫害监测:定期巡视田间,观察水稻苗期的病虫害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
2.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或寄生菌进行病虫害的生物防治,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3. 农药防治:遇到严重的病虫害,可选用合适的农药进行防治,选用安全性高、效果好的农药。
七、环境管理1. 控制温度:保持适宜的气温,避免高温和低温对水稻的影响。
2. 防风固沙:合理种植或设置防护林带,防止灌溉水和风蚀对水稻造成损害。
水稻苗床管理的七个措施

河南农业2023年第10期
秧苗已长至2~3叶龄,做到白天揭膜,晚上盖膜,也可以根据天气情况适时揭膜。
揭膜炼苗如遇气温偏低、湿度较大的阴雨天,可以选择在上午揭膜;如果是晴天,应在傍晚前揭膜炼苗。
如果遇上气温明显偏低的阴雨天,应尽可能选择在低温天气过后再进行揭膜炼苗。
也可以采取开始只揭开一端膜帘,每天揭开一部分,3~5 d 全部揭开。
三、浇透揭膜水
揭膜炼苗与浇水必须同时进行,边揭膜边淋水,要保证苗床土壤湿润。
只有当苗床土壤充分吸透水后,才可以避免苗床土壤温度急剧上升,这对秧苗周围的小环境是一种保护。
幼苗根部水分若供应不上,容易造成根部发生老化,变紫变青,烂根、甚至死苗,所以揭膜时苗床必须浇透水。
揭膜炼苗7天左右,秧苗根系已基本
此时秧苗生长较快,“卷筒”入,浇“送嫁水”要适量,浇水过多尿素溶液易流失,浇水过少易引起秧苗缺水死亡。
拔秧苗移栽要适时,不宜过早或过晚,水浸透土壤,拔秧苗不费劲,且又不破坏幼苗的正常根系。
移栽苗完成定植后尽快喷施海藻酸碘溶液,促进幼苗根系快速愈合生长。
(责任编辑 程丽红)
LIANGZHONG LIANGFA
良种良法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再生稻是指在早稻收获后,通过种植晚稻或中稻,使水稻在同一年内生育两个以上的个体。
这种种植方式优势明显,可以大幅提高水稻产量。
下面是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的要点。
一、苗期管理1种子浸种:选用大于93%的熟种子,清水浸泡24小时,沥干后在双层湿布中30度恒温下发芽1号幼芽发育良好,颜色绿润、长度1T.5厘米,无病虫害。
2.分苗栽植:在分苗前加草灰,浸种3小时,取出洒清水浸泡30分钟,分离成每穗9-10个苗子栽入种植基质或直接栽入水田中。
每亩用种子不超过300克,株距25厘米X15厘米。
二、生长期管理1.残茬根连栽:重茎秧或矮秧播种前,在水中浸泡12小时,然后在修整土田面,弄平、耙细的基础上,可根连栽稻缸直接移植在田中。
稻秧成活率高,密度均匀,极早进入抽穗期。
株距宜小于常规插秧栽培。
2.肥料施用:再生稻的生长速度快,平均日增长速度高达0.45-0.57厘米,需要大量养分。
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生长期需求,采用施足施全肥的原则,酌情增施氮肥、磷肥、钾肥和有机肥。
3.合理施药: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病虫害的发生频率也会增加,同时生长周期长,季节急转直下,气候条件易诱发间作生物干扰。
故及时开展预防性治理,避免病害的进一步扩散,减少病虫害危害。
三、收获期管理1.分期清理杂草:从拔苗期开始,要分期分层率先清理杂草,保持肥力、水分及氧气的供应。
2.留叶缩茬收割:在筱米期结束后,留2-3层叶子,直接据草割掉枯茬和叶子,保留基部和嫩芽,并且可以增加下个生长阶段抗逆性,加快成穗、抽神的速度。
以上就是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的要点,合理地施行这些方法,可以让农民们获得更高的产量和收益,是值得推广的。
水稻高产的水肥管理方案

水稻高产的水肥管理方案一、水分管理。
1. 秧田期。
播种到出苗前:这时候稻田就像个小婴儿床,得保持床面湿润。
就像你给小婴儿擦脸,不能太干也不能水汪汪的。
可以每天早晚喷水,让土壤表面有点湿气就行啦。
出苗到三叶期:这个时候水稻苗开始长个子了,水不能太多,不然容易泡坏它们的小细腿(根系)。
保持浅水层,大概半寸深就行,就像给它们穿上一层薄薄的水鞋。
三叶期以后:苗更壮实了,可以适当加深水层,到一寸左右,这时候的水稻苗就像小青年,能经得住更多水的考验啦。
2. 移栽期。
移栽的时候:水要浅,大概一寸深。
这样方便把秧苗稳稳地插到田里,就像把小树苗种到土里一样,要是水太深,秧苗容易站不稳,东倒西歪的可不好。
移栽后到返青期:这是秧苗适应新环境的时候,水层要浅一点,二到三寸深就行。
给它们点时间和空间,让它们在新家里扎根、缓口气。
3. 分蘖期。
前期:这是水稻开始疯狂长分支的时候,就像大树开始长很多树枝一样。
水层要浅,大概一寸左右,浅水能促进分蘖,让水稻多生几个“娃”。
分蘖后期:当发现分蘖数量差不多够了,就要开始晒田了。
晒田就像给稻田做个健身操,把水排干,让土壤透透气。
晒到田面有点小裂缝,脚踏上去不沾泥就行。
这样做可以控制无效分蘖,让水稻把营养都用到有用的地方去。
4. 孕穗期。
这个时候水稻开始孕育稻穗,就像孕妇需要特别照顾一样。
要保持较深的水层,大概三到五寸深。
深水可以护胎,防止高温或者低温对稻穗发育造成影响,就像给胎儿穿上厚厚的保护衣。
5. 抽穗扬花期。
水层也要保持深一些,三到四寸。
这个时候水稻在展示它的花朵,水多一点能让花粉传播得更顺利,就像给传粉的小蜜蜂创造一个良好的飞行环境一样。
6. 灌浆成熟期。
前期:保持土壤湿润就行,不需要太多水了。
就像孩子长大了,不需要大人时刻盯着喂水了。
可以采取干湿交替的方法,干的时候土壤表面有点发白,湿的时候有点湿润。
后期:快收获的时候,要逐渐排干田水,让稻田干一点。
这样有利于收割,而且能让稻谷更饱满,就像让果实充分接受阳光的最后洗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稻育苗管理
1、育苗先育根
俗语说根深叶茂,没有说叶茂根深的说法,说明植物的生长关键是根系的发育好坏,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干旱等客观原因叶片枯死了,只要根系不死,一旦遇到雨水就很快从新发芽生长。
水稻根系发育不好,地上部长的再好,一旦通风就叶片水分蒸发大,而根系吸水量少,叶片打卷甚至得青枯病。
水稻地上部温度25—28度、水分多、肥力足时有利于茎叶生长。
而根系则相反温度16—20度、水分少、养分少有利于地下部根系生长。
因此,一般秧苗一叶一心前尽量少浇水,育苗过程中不要急于叶片生长,重点放在根系上,控制温度、水分和养分。
2、温度管理
出苗后至2叶一心前棚温控制在25—28度,最高不能高于30度;2叶一心后22—23度,最高不能高于25度。
一般晴天外温与棚内温度是2—2.2倍的关系。
所以,出苗后只要天气预报的最高温度达到需要控制温度近一半,早晨早点小面积打开通风口,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步扩大通风的力度,晚上晚点盖通风口,尽可能控制在水稻生长阶段当时所需下限温度。
插秧前至少大掲膜自然练苗5天以上。
3、水分管理
出苗后出太阳前稻苗叶尖不吐水珠就需要马上补水,下午叶片出现卷叶迹象就晚上补水,补水尽可能避免高温。
补水一定浇透,把上面浇的水与地下湿土连起来,有利于上面水蒸发时地下水给与补充,并且可以减少浇水次数,提高地温和根系发育。
勤浇水不利于增加地温,并且根系周围水分过多,不利于稻苗扎根,容易徒长。
出苗后检查水分状况时一定要仔细,如果发现有的苗盘大部有水珠,只有一两块小面积不吐水株,说明这个点已经开始得立枯病,及时打药可以防止扩散,挽救秧苗。
4、调酸、追肥、打药
一般出苗前苗盘土的酸碱度保持在5以下,出苗后保持在6以下,2叶后保持在7以下。
如果秧苗各生育阶段土壤的酸碱度超过这个限
度一定要进行盘土调酸。
水稻本身的养分可以供稻苗生长至2叶,因此二叶一心叫离乳期,一般2叶前不必追肥。
2叶后叶色淡绿就需要追肥,每盘追施3克硫酸铵并浇水洗叶。
插秧前3天再追施每盘5克硫酸铵送嫁肥,插秧前一天打800倍氧化乐果等内吸的药预防潜叶蝇。
冻害风险下的水稻苗期管理要点:
1.由于持续低温,会造成苗期冷害发生,管理的总思路应该是保温增温。
原则上在气温不超过5℃的情况下必须保存地膜覆盖的状态。
2.从成本和安全角度考虑,白天只要气温高于2℃就不必进行人工增温。
如一定要进行人工增温,一定要注意防火和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3.受冻害秧苗的管理要点.
(1)冻害轻微,表现为个别叶片发白。
这样的秧苗不用进行特殊管理。
(2)冻害较重,表现为苗床一半以上叶片发白。
此类秧苗也进行正常管理,低温过后长出一片新叶后,按3克/盘(15克/平方米)的量追施一次硫酸铵。
(3)冻害严重,表现为苗床大部分叶片发白,地上部基本全部冻死。
此类秧苗需仔细分辨,不可盲目毁种。
一定要扒开土壤观察,只要土中茎杆有5毫米以上未冻死,就说明生长点没有冻死,冻害过后应适当保温,仍可重新长出叶片。
待到新叶抽出,进入正常管理并追3克/盘硫酸铵。
但如果发现生长点已经完全冻死,就要及时进行重新播种的准备工作。
4.由于低温受害,秧苗普遍较弱,发生立枯病等苗期病害的风险加大。
在气温回复正常后,所有秧田都必须打药进行一次防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