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生物第一轮知识点总复习检测题47

合集下载

2019届高考生物第一轮知识点总复习检测题93

2019届高考生物第一轮知识点总复习检测题93

第一单元第4讲课时跟踪检测1.(2018·济宁模拟)下列物质一定不含糖类的是()A.ATP B.tRNAC.胰岛素D.酶解析:选C胰岛素是蛋白质,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不含糖类。

2.以下是生物体内四种有机物的组成与功能关系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小麦种子细胞中,物质A是葡萄糖,物质E是淀粉B.相同质量的E和F彻底氧化分解,释放能量较多的是FC.物质C的种类约有20种,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D.SARS病毒的物质H彻底水解后,产物是CO2和H2O解析:选D由图可知,A表示葡萄糖,E表示多糖(植物体内主要是淀粉,动物体内主要是糖原),B表示甘油、脂肪酸,F表示脂肪,C表示氨基酸,G表示蛋白质,D表示核苷酸,H表示核酸。

相同质量的糖类和脂肪彻底氧化分解后,脂肪产生的能量较多。

SARS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其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是磷酸、核糖和四种含氮碱基。

3.(2018·深圳模拟)嘌呤代谢异常会加重痛风病,因此痛风病患者不宜外源性补充富含下列哪类物质的食品()A.鸡蛋清B.花生油C.白糖D.猪肝解析:选D腺嘌呤、鸟嘌呤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作为DNA 复制的原料。

鸡蛋清、花生油、白糖都是非细胞结构,不含嘌呤碱基,而猪肝是细胞结构,含有嘌呤碱基。

4.(2018·江西师大附中模拟)下列关于细胞内化合物的分类和比较,正确的是()解析:选D本题旨在考查糖类和脂质的分类。

脂质包括脂肪、类脂和固醇,脂肪不包括固醇和性激素,A项错误;由B图知左半圆内应都是动物细胞含有的糖类,右半圆内应都是植物细胞含有的糖类,两圆交叉部分为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共有的糖类,而麦芽糖只存在于植物细胞,B项错误;蔗糖没有还原性,属于二糖,C项错误;激素有的属于脂质,如性激素,有的是蛋白质,如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绝大多数酶都是蛋白质,极少数的RNA也具有催化功能,D项正确。

5.(2018·广州调研)下列有关细胞中的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酸、酶、果糖、脂肪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B.ATP中的“T”代表胸腺嘧啶C.磷脂参与构成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核糖体等D.DNA分子的特异性主要取决于碱基的特定排列顺序解析:选D本题考查常见化合物的组成元素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分析能力。

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基础系列1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基础系列1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9高考生物(人教)一轮基础系列(1)李仕才一、选择题1、[2018·山东莱州一中质检]下列有关细胞中的元素和无机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根据作用的大小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B.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中,因水的含量多,故O的含量(占细胞鲜重的百分比)最多,H次之C.生物体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期,含水量不同,如同种植物萌发种子的含水量比休眠种子的含水量高D.多种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如哺乳动物的血钙太低,会出现肌无力症状答案:C 解析: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是根据其在细胞中的含量划分的,A错误;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中O的含量(占细胞鲜重的百分比)最多,其次是C,B错误;生物体的含水量与生物种类、器官种类、生长发育时期等因素有关,萌发种子代谢活跃,其含水量比休眠种子高,C正确;哺乳动物的血钙浓度如果太低,会出现抽搐等症状,D错误。

2、鱼体内的遗传物质水解后,对水解产物的判断错误的是( )A.1种五碳糖B.4种脱氧核苷酸C.4种含氮碱基D.8种核苷酸答案:D 解析:鱼体内同时含有DNA和RNA,但其遗传物质是DNA,DNA初步水解产物是4种脱氧核苷酸,彻底水解产物为1种脱氧核糖、4种含氮碱基和磷酸。

3、[2018·湖南重点校模拟]GTP是细胞的正常成分,与ATP相似,参与许多生化反应,如可以为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直接提供能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G”表示鸟嘌呤B.GTP分子中含有高能磷酸键C.GTP水解产物可用于合成DNAD.蛋白质合成旺盛时,核糖体附近GTP含量一定增加答案:B 解析:ATP中的“A”代表腺苷,由GTP与ATP相似,可知GTP中的“G”表示鸟苷,A错误;GTP与ATP相似,可以为一些反应直接提供能量,因此,GTP分子中含有高能磷酸键,B正确;GTP的水解产物鸟嘌呤核糖核苷酸可用于合成RNA,C错误;蛋白质合成旺盛时,消耗的GTP增多,但运往核糖体附近的GTP也增多,并且与ATP相似,GTP和GDP的相互转化处于动态平衡之中,所以不能确定核糖体附近的GTP含量一定增多,D错误。

2019届高考全国卷人教版生物一轮复习(三)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解析版

2019届高考全国卷人教版生物一轮复习(三)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解析版

课时检测(三)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氨基酸的叙述,错误的是()A.每种氨基酸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B.非必需氨基酸不能在人体中合成C.人体内的氨基酸可以互相转化D.不同氨基酸的R基一定不同解析:选B非必需氨基酸在人体内合成,必需氨基酸在人体内不能合成。

2.下列对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A.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与蛋白质的功能有关B.肽链盘曲、折叠与蛋白质的结构无关C.RNA分子中与磷酸相连的只有核糖D.生物大分子的单体具有相似的基本骨架解析:选B蛋白质的功能与组成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及肽链的空间结构等均有关,A正确,B错误;RNA分子中与磷酸相连的只有核糖,C正确;组成一些重要生物大分子的单体,如单糖、氨基酸和核苷酸具有相似的基本骨架,即以碳链为基本骨架,D正确。

3.人体内含有多种多样的蛋白质,每种蛋白质()A.都含有20种氨基酸B.都是在细胞内发挥作用C.都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D.都能催化生物化学反应解析:选C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但并不是所有蛋白质都同时含有20种氨基酸,很多蛋白质只含有几种氨基酸。

有的蛋白质在细胞内发挥作用,如呼吸酶;有的在细胞外发挥作用,如消化酶、抗体等。

蛋白质都承担着一定的功能,而蛋白质的功能取决于其空间结构。

蛋白质种类多种多样,每种蛋白质都有各自的功能,催化生物化学反应只是某些蛋白质(酶)的功能,蛋白质还具有免疫作用、调节作用、运输作用、构成细胞成分等功能。

4.艾滋病(HIV)研究者发现一怪现象,有1%~2%HIV感染者不会患病。

旅美中国学者张林琦博士为这一现象找到了初步的答案:这些感染者在感染HIV前体内存在3种名为“阿尔法—防御素”的小分子蛋白质,这可能是少数HIV感染者可能长期健康存活而不发病的原因。

下列对“阿尔法—防御素”的认识不一定成立的是()A.它们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B.这3种“阿尔法—防御素”的小分子蛋白质最多含有20种氨基酸C.硫是构成“阿尔法—防御素”的特征元素D .可以人工合成“阿尔法—防御素”,并用于艾滋病的治疗解析:选C “阿尔法—防御素”是小分子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A 正确;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最多有20种,B 正确;“阿尔法—防御素”不一定含有硫,C 错误;“阿尔法—防御素”是少数HIV 感染者体内产生的小分子蛋白质,能使感染者长期健康存活而不发病,D 正确。

2019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高考真题整理——遗传的基本规律

2019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高考真题整理——遗传的基本规律

2019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高考真题整理——遗传的基本规律中雄蝇中有1/8为白眼残翅,说明亲本雄蝇的基因型为RrBb。

因为红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所以亲本雌蝇的基因型为RrXX。

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长翅和红眼基因位于不同染色体上,所以长翅雄蝇的概率为1/2×3/4=3/8,而不是3/16.雌、雄亲本产生含X配子的比例相同,因为每个亲本都有一个X染色体。

白眼残翅雌蝇可形成基因型为bX的极体,因为白眼基因是显性的,所以白眼残翅雌蝇的基因型为XrXb。

因此,选B项是错误的。

根据题干信息,可以得出多对杂合体(子)公羊与杂合体(子)母羊杂交,后代基因型NN、Nn、nn之比为1∶2∶1,因为有角和无角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所以雌雄个体中基因型比例相同。

因此,子一代群体中母羊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有角(NN)∶无角(Nn、nn)=1∶3,公羊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有角(NN、Nn)∶无角(nn)=3∶1.2)子二代中黑毛∶白毛=3∶1,无法确定M/m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需要补充数据。

如果统计子二代中白毛个体的性别比例为1∶1,则说明M/m是位于X染色体上;如果白毛个体的性别比例不为1∶1,则说明M/m是位于常染色体上。

3)对于性别决定为XY型的动物群体而言,当一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时,基因型有四种;当其仅位于X染色体上时,基因型有两种;当其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时,基因型有两种。

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Ⅱ-2基因型为Tt的概率为2/3.2)Ⅰ-5个体可能的血型为A、B、AB或O。

Ⅲ-1为Tt且表现A血型的概率为1/2.3)Ⅲ-1和Ⅲ-2婚配后,后代为O血型的概率为1/4,AB血型的概率为1/4.4)推测女孩为B血型的概率为1/4.若女孩真为B血型,则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2.如果基因中含有I,则基因型有II、Ii和ii三种可能;如果基因中不含I,则基因型有II和ii两种可能。

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必修一检测题汇总word+精编+解析版)

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必修一检测题汇总word+精编+解析版)

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必修一检测题汇总(Word+精编+解析版)C.②④③① D.③④②① 【答案】B【解析】题图中的曲线1是一定量的淀粉在淀粉酶(处于最适pH)的催化作用下,生成物的相对含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

①若在P点加入醋酸,则该酶所处的pH 低于其最适pH,淀粉酶的活性较加入醋酸前降低,催化反应的速率降低,而最终生成物的相对含量不变,其生成物的相对含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与曲线丙相对应;②若在P点加入淀粉,则会使反应底物的量(浓度)增加,酶促反应的速率升高,且最终生成物的相对含量随反应底物的增加而升高,其生成物的相对含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与曲线甲相对应;③若在P点加入淀粉酶,则会使淀粉酶的量(浓度)增加,酶促反应的速率升高,而最终生成物的相对含量不变,其生成物的相对含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与曲线乙相对应;④若在P点加入BaSO4(重金属,能使酶瞬间失去活性),则会使淀粉酶失活而失去催化作用,酶促反应的速率为零,最终生成物的相对含量不再变化(维持在加入BaSO4时的水平),其生成物的相对含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与曲线丁相对应。

4.(2017年辽宁沈阳模拟)下图表示“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

相关分析合理的是( )A.本实验的因变量是不同的催化剂B.本实验的无关变量有温度和酶的用量等C.1号与3号、1号与4号可分别构成对照实验D.分析1号、2号试管的实验结果可知加热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答案】C 【解析】本实验的因变量是气泡的产生速率,即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温度是自变量,酶的用量是无关变量。

1号与3号、1号与4号中只有一个实验变量不同,可分别构成对照实验。

2号在高温下出现气泡的原因是加热使过氧化氢分子得到能量,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

5.下表是关于酶专一性的实验设计,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1 步骤试管Ⅰ 试管Ⅱ 注入淀粉溶液2 mL -2 注入蔗糖溶液-2 mL3 注入某种酶溶液2 mL 2 mL45 注入斐林试剂观察并水浴加热现象2 mL 2 mL A B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酶的种类,无关变量是底物的用量、反应温度等B.步骤3只能选用新鲜的淀粉酶C.若步骤3选用新鲜的淀粉酶,则现象A是产生砖红色沉淀,现象B是无砖红色沉淀产生D.该实验还可以选用碘液作为检测试剂【答案】C【解析】本实验用同种酶催化两种不同的物质来研究酶的专一性,自变量是底物种类,A错误;酶可以选择新鲜的淀粉酶或蔗糖酶,B错误;若选用新鲜的淀粉酶,试管Ⅰ中的淀粉被水解成还原糖,所以现象A是产生砖红色沉淀,现象B是无砖红色沉淀产生,C正确;蔗糖及蔗糖水解产物都不能与碘液发生颜色反应,故用碘液无法判断蔗糖是否被催化水解,D错误。

2019届高考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共六套

2019届高考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共六套

2019届高考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单元检测试题目录单元综合检测(一) (1)单元综合检测(二) (8)单元综合检测(三) (16)单元综合检测(四) (25)单元综合检测(五) (33)单元综合检测(六) (40)单元综合检测(一)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中元素组成相同的一组是()A.糖原、胰岛素、甲状腺激素B.ATP、DNA、RNAC.淀粉、淀粉酶、淀粉酶基因D.纤维素、性激素、生长激素解析:选B糖原、淀粉、纤维素、性激素的组成元素是C、H、O;甲状腺激素、胰岛素、淀粉酶、生长激素的主要组成元素是C、H、O、N;ATP、DNA、RNA、淀粉酶基因的组成元素是C、H、O、N、P。

2.(2017·北京昌平区期末)关于糖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与老鼠细胞融合的原理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相同B.癌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导致细胞易扩散转移C.糖蛋白的形成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参与D.依据细胞膜上糖蛋白的分布可判断细胞膜的内侧和外侧解析:选A人与鼠细胞融合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

3.下列有关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A.不同的生物膜上的糖类都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B.细胞产生的激素一定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特异性结合C.浆细胞表面形成的突起,增强浆细胞对抗原的识别能力D.胰岛细胞比口腔上皮细胞中高尔基体膜成分更新速度快解析:选D不同的生物膜上的糖类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或与脂质结合形成糖脂;细胞产生的激素不一定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结合,激素的受体有的分布在细胞膜上,有的分布在细胞内;浆细胞不具有识别抗原的能力;胰岛细胞能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因此其细胞中高尔基体膜成分更新速度比口腔上皮细胞快。

4.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A.膜中多糖水解产物能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说明多糖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B.膜的选择透过性既与磷脂分子和水的亲疏有关,又与蛋白质的种类和结构有关C.由于膜对Na+通过具有选择透过性,所以细胞膜上帮助Na+跨膜运输的蛋白质只有一种D.生物体不同细胞中,细胞膜功能的多种多样,决定了细胞膜结构的多种多样解析:选B膜中多糖水解产物能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说明多糖水解的产物是还原糖;膜的选择透过性与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有关;细胞膜上帮助Na+跨膜的蛋白质可能是载体蛋白,也可能是通道蛋白;在生物体的不同细胞中,细胞膜蛋白质种类和数目的多种多样决定了细胞膜功能的多种多样。

江苏省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生物试卷【含答案及解析】(1)

江苏省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生物试卷【含答案及解析】(1)

江苏省2019 届高三一轮复习生物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 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 分数 ___________、选择题1. 关于植物根系吸收矿质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根系吸收各种矿质离子的速率相同B.土壤温度不影响植物根系对矿质离子的吸收C.植物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主要依靠渗透作用D.植物根细胞能逆浓度梯度吸收土壤中的矿质元素离子2. 下图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模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可以通过该方式进行B.图示的物质运输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无关C.图中所示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D.膜上蛋白质分子都可以参与物质的跨膜运输3. ______ ( )A.B.当溶液浓度甲 =乙时,细胞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 不发生渗透作用C.一定条件下 , 活的成熟的植物细胞能发生渗透失水或吸水D. 当溶液浓度甲 >乙时,细胞发生渗透失水 , 当溶液浓度乙 >甲时,细胞发生渗透吸水 4. 关于 “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 ” 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洋葱根尖分生区不宜作为该实验的实验材料B. 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C.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D. 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细胞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5. 同时具有下列两曲线所示特点的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A. 主动运输 _____________________ B.自由扩散 C. 协助扩散 _______ _ D. 胞吐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 ( )A. 水分由高浓度溶液向低浓度溶液渗透B. 葡萄糖进入各种组织细胞都是协助扩散C. 脂质小分子更容易通过磷脂双分子层D. 胞吞、胞吐需要能量但不需要蛋白质协助_________ ( )6. 面四幅曲线图为物质 X跨膜运输时的四种关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C. ① 和 ④ 都需要 ATP 供能 ② 和 ④ 需要载体协助 B. ③ 不一定是自由扩散 D. ④ 一定是主动运输8. 下图是物质 P 和 Q 运出细胞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B. 物质 Q 可能表示神经递质 物质 P 和 Q 运出细胞都可能需要载体 9. 下列有关实验材料的选择及理由,叙述错误的是 A. 鸡蛋卵壳膜具有选择透过性,适用于探究膜的透性 B. 黑藻小叶由单层细胞构成,适用于观察叶绿体C. 果蝇易饲养、繁殖快,相对性状易于区分,适用于遗传学研究D.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代谢旺盛,适用于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10. 当人体血糖浓度偏高时,质膜中的某种葡萄糖载体可将葡萄糖转运至肝细胞内,血 糖浓度偏低时则转运方向相反。

2019届高考生物第一轮知识点总复习检测题89

2019届高考生物第一轮知识点总复习检测题89

第39讲生态工程课时跟踪检测一、选择题1.我国南方桑基鱼塘是低洼稻田挖深做塘,塘内养鱼,塘基上种桑,用桑养蚕,蚕粪养鱼,鱼粪肥塘,塘泥肥田肥桑,从而获得稻、鱼、蚕三丰收,大大提高了系统生产力,这种模式主要应用了生态工程的哪个原理()A.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B.整体性原理C.物种多样性原理D.物质循环再生原理解析:选A桑基鱼塘考虑系统内部不同组分之间的结构,通过改变和优化结构,达到改善系统功能的目的,实现了稻、鱼、蚕的三丰收,集中体现了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2.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生态工程是生态学与系统工程学的结合B.生态工程追求经济与生态的双赢C.生态工程是无消耗、多效益的工程D.生态工程的目的是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解析:选C生态工程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减轻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发展,与传统的生产模式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

3.(2018·全国重点中学冲刺卷)在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时,有些山区所属政府虽号召农民种树,但没有考虑该地区农民的生活问题,导致出现了前面造林,后面砍林的现象,从生态工程应遵循的原理角度分析,这一现象违背了()A.物质循环再生原理B.物种多样性原理C.协调和平衡原理D.整体性原理解析:选D在生态工程的建设中,既要考虑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益,又要考虑到经济和社会等系统的影响力,只有生态与经济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达到造林和护林的目的。

4.小流域治理已经从开始时的单纯造林和保水、减沙等工程,逐渐转移到生态经济型模式上,目标是()A.建立节约型生态系统,获得最大的生态和经济效益B.建立原始和现代的复合系统,获得最大生态和经济效益C.建立稳定、高效的复合系统,获得最大生态和经济效益D.建立农村小流域综合系统,获得最大生态和经济效益解析:选C小流域治理模式是应用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以及工程学等原理,通过保土蓄水、耕作措施、林草措施等工程和生物措施,层层设防来控制土壤侵蚀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第1讲课时跟踪检测一、选择题1.(2018·南京模拟)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繁殖B.单细胞生物体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繁殖等C.多细胞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由不同的细胞密切合作完成D.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解析:选D病毒属生物,但却不具有细胞结构,故D项所述不正确。

2.在光学显微镜下鉴定一种新的单细胞生物所属类群,不能作为鉴定依据的结构是()A.有无成形的细胞核B.有无核糖体C.有无叶绿体D.有无细胞壁解析:选B所有细胞中均含核糖体,故不可将“有无核糖体”作为鉴定细胞所属类群的依据。

3.(2018·东北三省四市联考)下列关于细胞共性的描述,正确的是()A.都能合成有氧呼吸酶B.转录和翻译的场所都相同C.都能合成核酸和激素D.蛋白质合成场所都相同解析:选D有些生物不能进行有氧呼吸,如乳酸菌,故不能合成有氧呼吸酶;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在拟核和质粒转录,真核生物在细胞核内转录,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可进行转录,都能合成核酸,但并不是所有细胞都能合成激素;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蛋白质合成场所都是核糖体。

4.下列四个图中,甲图是根据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结构绘制的示意图,乙、丙、丁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三个视野。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甲、乙、丙,丁是电子显微镜下的视野B.甲为原核生物,乙、丙、丁为真核生物C.甲为细菌,乙为植物细胞,丙、丁为动物细胞D.丁为显微结构图,丙为亚显微结构图解析:选B结合教材中的结构示意图可知,甲~丁分别为电子显微镜下的细菌结构、光学显微镜下的洋葱表皮细胞、光学显微镜下的口腔上皮细胞、电子显微镜下的动物细胞或低等植物细胞,A错误。

乙、丙、丁所示的细胞中均含有成形的细胞核,故应为真核生物,B 正确。

低等植物细胞中也含有中心体,因此不能确定丁一定为动物细胞,C错误。

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的是显微结构,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的是亚显微结构,D错误。

5.(2018·潮州模拟)“退伍军人杆菌”是一类在侵入人体后大部分时间停留在人体细胞内(特别是吞噬细胞),并繁殖的病原菌。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感染者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都可能下降B.“退伍军人杆菌”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C.“退伍军人杆菌”细胞的核酸中含有4种核苷酸、4种碱基D.感染病愈者血清中可以检测到相应的特异性抗体解析:选C“退伍军人杆菌”是一种寄生菌,其细胞内的核酸有DNA和RNA,“退伍军人杆菌”细胞内的核苷酸有8种,碱基有5种,C错误。

6.(2018·滨州模拟)据报道,科学家正在打造可适用于火星环境的“地狱细菌”,下列关于此类细菌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具有叶绿体,可以独立完成光合作用B.具有耐寒、耐热、抗干旱以及抗辐射等特征C.进行无性生殖,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D.无染色体,只能在分子水平产生可遗传变异解析:选A原核细胞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A错误。

7.下列有关细胞中“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光合作用一定在叶绿体中进行②有氧呼吸一定在线粒体中进行,有H2O生成的呼吸过程一定不是无氧呼吸,产生CO2的呼吸过程一定不是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③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④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⑤所有生物的蛋白质一定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⑥有中心体的生物一定不是高等植物A.①③⑤⑥B.②④⑥C.④⑤D.⑤⑥解析:选D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可以发生在蓝藻等原核生物的细胞中,而不一定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进行;原核生物具有细胞结构;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是非细胞生物;无论何种生物,蛋白质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有中心体的生物为动物和低等植物。

8.(2018·安徽六校联考)下表所列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正确的是()解析:选C有细胞结构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A错误;原核生物不进行减数分裂,其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变异类型也没有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B、D错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转录和翻译可以同时同地点进行,C正确。

9.2018年12月1日是第26个“世界艾滋病日”,二十多年来尤其近五年我国对艾滋病的防治工作已取得长足进展,关于艾滋病病毒(HIV),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HIV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在分类上属于原核生物B.由于HIV体内只有一种细胞器,所以其营寄生生活C.获取大量HIV的方法是将其接种在营养物质齐全的培养基上培养D.HIV虽不具细胞结构,但其生命活动必须在寄生细胞中进行解析:选D艾滋病病毒(HIV)不具有细胞结构,不是单细胞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艾滋病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因而没有细胞器;病毒营寄生生活,因而培养病毒的方法是将其接种在含有寄主的培养基上培养;病毒不具细胞结构,其生命结构必须在寄生细胞中进行。

10.“超级病菌”MRSA的全名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有许多变种,其中PVL是毒性较强的一个变种。

该变种繁殖速度惊人,一个PVL病菌能在24小时内繁殖成1 700万个。

下列有关“超级病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超级病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B.MRSA的遗传物质是RNA,变异快,所以有很多变种C.MRSA的繁殖方式是二分裂,不存在染色体的变化D.该“超级病菌”合成蛋白质时,转录发生在细胞核内,翻译发生在核糖体上解析:选C由题干信息可知,“超级病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内除核糖体外,没有其他的细胞器,也没有细胞核和染色体。

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11.(2018·江西师大附中、临川一中联考)研究人员对分别取自4种不同生物的部分细胞(甲、乙、丙、丁)进行分析、观察,获得的结果如表所示(表中“√”表示“有”,“×”表示“无”)上述甲、乙、丙、丁4种细胞所代表的生物最可能是()①衣藻②硝化细菌③乳酸菌④光合细菌⑤蛔虫⑥水稻A.②⑤⑥①B.①⑤④⑥C.①④⑤⑥D.④⑤①⑥解析:选D甲有光合色素和核糖体,细胞壁成分中不含纤维素,所以最可能为光合细菌;乙有核仁,说明为真核细胞,但无线粒体,据此可判断最可能是蛔虫;丙有光合色素和叶绿体,且有中心体,外层结构能被纤维素酶分解,最可能是低等植物衣藻;和丙相比,丁无中心体,所以最可能是高等植物水稻。

12.下列有关HIV和SARS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A.HIV和SARS病毒都是原核生物B.体内仅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C.都能在细菌培养基上生长繁殖D.遗传物质为RNA,变异频率高,疫苗制取困难解析:选D病毒既不是原核生物也不是真核生物,没有细胞结构,也没有任何一种细胞器;病毒的寄生生活具有专一性,植物病毒只能寄生在植物细胞内,动物病毒只能寄生在动物细胞内,细菌病毒只能寄生在细菌培养基上,而HIV和SARS病毒都是动物病毒;HIV 和SARS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RNA,RNA是单链结构,不稳定,所以变异频率高,疫苗制取困难。

13.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物镜组合来观察某一细胞装片。

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甲所示。

图乙是图甲中d条件下观察到的视野,如果不改变载玻片位置、光圈及反光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条件下比c条件下看到的细胞数多B.a条件下视野的亮度比d条件下大C.a条件下可能观察不到细胞D.由d条件下转变为c条件下观察时,应先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解析:选C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视野越亮,物镜工作距离越长,故b条件下比c条件下看到的细胞数少;a条件下视野的亮度比d条件下暗;a条件下可能观察不到细胞。

从低倍镜下移到高倍镜下应先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由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倒像,故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才能使物像处于视野中央。

二、非选择题14.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而自然界中生物种类繁多,就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下列生物中,与引起“发热伴血小板综合征”的“新型布尼亚病毒”病原体有明显区别的是________。

①大肠杆菌②发菜③蓝藻④酵母菌⑤霉菌⑥HIV⑦水绵⑧SARS病原体⑨细菌(2)研究人员对分别取自3种不同生物的部分细胞(甲、乙、丙)进行分析、观察和实验,获得的结果如下表(表中“√”表示“有”,“×”表示“无”)。

①甲、乙、丙3种细胞最可能取自哪类生物?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

A.洋葱B.兔子C.蘑菇D.蓝藻②细菌的细胞结构(下图1)和洋葱表皮细胞结构(下图2)在光学显微镜下比较,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细胞具有________性。

图1图2答案:(1)①②③④⑤⑦⑨(2)①A B D②大肠杆菌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洋葱表皮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差异15.(实验探究)(2018·浙江高考)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完善生物制剂W对动物不同细胞的分裂具有促进作用的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培养液、正常体细胞、癌细胞、W、胰蛋白酶。

(要求与说明:答题时不考虑加入W后的体积变化等误差。

提供的细胞均具有分裂能力,培养条件适宜)请回答:(1)实验思路:①取培养瓶若干个,分组如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组设置若干个重复样品。

②各组样品在培养箱中培养一段合适的时间后,各取其中的几个样品,加入________,摇匀,在显微镜下用血细胞计数板分别计数并记录细胞数。

③重复②若干次。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预测实验结果(用坐标系和细胞数变化曲线示意图表示)。

答案:(1)①A组培养液中加入体细胞。

B组培养液中加入体细胞,加入W。

C组培养液中加入癌细胞。

D组培养液中加入癌细胞,加入W②胰蛋白酶④统计并分析所得数据(其他合理答案均可)(2)如图所示(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