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图测绘
合集下载
地形图的测绘方法

地形图的测绘方法
地形图的测绘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步:
1. 建立测量控制网:首先需要选择适当的控制点布设位置,通常使用全站仪或GPS等测量仪器测量控制点的精确坐标,并通过观测数据进行精确计算和处理,建立测量控制网。
2. 测量地形点:利用全站仪或GPS等测量仪器,在测量控制网的基础上,对地形点进行测量,包括山峰、河流、湖泊、道路等地形特征。
3. 建立地形数据模型:通过对测量得到的地形点进行处理和拟合,建立地形数据模型,使得地形图能够真实地反映地面的特征。
4. 生成地形图: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软件,将建立的地形数据模型转化为地形图。
地形图中包括等高线、地形图标注、地域分区等信息,以直观、引人注目的方式展现地面的特征。
5. 审核和修订地形图:地形图生成后,需要进行审核和修订,确保地形图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同时,根据需要对地形图进行修改和更新,以反映最新的地形变化。
需要注意的是,地形图的测绘方法可能会因具体的地理环境、精度要求和测量设
备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测量技术和工具。
测量学 第8章 地形图的测绘

例如:河流名、 厂矿名、道路 名等。
地物符号——比例符号
房屋
竹林 灌木 阔叶林 草地
地物符号——非比例符号
方柱
圆柱(电杆) 气象站 路灯 喷水池
假山
避雷针
亭
碉堡
窨井
井
纪念碑 里程桩 旗杆 水塔
塔
烟囱
灯塔
地物符号 ——线形符号
围墙 土围墙 1:2000图中的围墙 栅栏 铁丝网 绿篱 行列树
土坎 加固的坎 斜坡 加固斜坡 土垅 围墙 城墙 已毁城墙
② 正确处理视距长度。取决于测点间距离、比例尺、 碎部点性质。长——精度低,短——速度慢。
③ 合理掌握碎部点密度(特别是地貌点,必须是特 征点。 ④ 适当取舍(小路、树,起方位作用)。
⑤ 工作有计划,一般从图廓边开始。(针对你们, 刚开始尽量先测简单的地方,慢慢熟练)
⑥ 加强测绘工作检查(搬站检查零方向)图上所有 文字和注记尽量字头朝北.
等高线勾绘
先勾地性线(连接地貌特征点),再内 插等高线。
原理:比例内插法
(1)相邻两点的坡度视为均匀坡度。
(2)等高线之间的平距与高差成正比。
方法:计算法、目估法、图解法
步骤:定有无、定条数、定两端、平分中间
21.2 A 22 27.6 27 B
23
24
25
26
图上: 48mm / 6.4m = 7.5mm / m
1:2000
1:50000 1:500000
1:5000
1:100000 1:1000000
1:200000 1:250000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用途
3、比例尺的精度
地形图上0.1mm长度所表示的实地水平距离
7地形图测绘

③对于公路,应实测两侧边线,而大路或小路可只测其一侧 的边线,另一侧边线可按量得的路宽绘出;对于道路转折处 的圆曲线边线.应至少测定三点(起点;终点和中点); ④围墙应实测其特征点,按半比例符号绘出其外围的实际位 置。
地貌特征点选择
地貌特征点就是地面坡度及方向变化点。
地貌碎部点应选在最能反应地貌特征的山顶、鞍 部、山脊(线)、山谷(线).山坡、山脚等坡度变化 及方向变化处。
1∶2000
测量员: 绘图员: 检查员:
图 9·5 图名、图号、接图表
5、地物符号
① 比例符号:轮廓较大的地物,能按比例尺把它们的形状、
大小和位置缩绘在图上的符号。如,房屋、运动场、湖泊、森 林、田地等,这类符号表示出地物的轮廓特征。
② 非比例符号:轮廓较小的地物,或无法将其形状和大小
按比例画到图上的地物,则采用一种统一规格、概括形象特征 的象征性符号表示地物的位置,不表示地物的形状和大小。如 三角点、水准点、独立树、里程碑、水井和钻孔等。
23 22 21 20 18
•
•
•
助曲线:更细小的变化还可 用四分之一基本等高距 用短 虚线 加密的等高线。
20
h = 2 m
等高线的特性
1)同一条等高线上的点,其高程必相等。
2)等高线均是闭合曲线,如不在本图幅内闭合,则必 在图外闭合,故等高线必须延伸到图幅边缘。
3)除在悬崖或绝壁处外,等高线在图上不能相交 或重 合。 4)等高线的平距小,表示坡度陡,平距大则坡度缓, 平距相等则坡度相等,平距与坡度成反比。 5)等高线和山脊线、山谷线成正交。与山脊线相交的 等高线凸向高程低的方向;与山谷线相交的等高线 凸向高程高的方向。 6)等高线不能在图内中断,但遇道路、房屋、河流等 地物符号和注记处可以局部中断。
地貌特征点选择
地貌特征点就是地面坡度及方向变化点。
地貌碎部点应选在最能反应地貌特征的山顶、鞍 部、山脊(线)、山谷(线).山坡、山脚等坡度变化 及方向变化处。
1∶2000
测量员: 绘图员: 检查员:
图 9·5 图名、图号、接图表
5、地物符号
① 比例符号:轮廓较大的地物,能按比例尺把它们的形状、
大小和位置缩绘在图上的符号。如,房屋、运动场、湖泊、森 林、田地等,这类符号表示出地物的轮廓特征。
② 非比例符号:轮廓较小的地物,或无法将其形状和大小
按比例画到图上的地物,则采用一种统一规格、概括形象特征 的象征性符号表示地物的位置,不表示地物的形状和大小。如 三角点、水准点、独立树、里程碑、水井和钻孔等。
23 22 21 20 18
•
•
•
助曲线:更细小的变化还可 用四分之一基本等高距 用短 虚线 加密的等高线。
20
h = 2 m
等高线的特性
1)同一条等高线上的点,其高程必相等。
2)等高线均是闭合曲线,如不在本图幅内闭合,则必 在图外闭合,故等高线必须延伸到图幅边缘。
3)除在悬崖或绝壁处外,等高线在图上不能相交 或重 合。 4)等高线的平距小,表示坡度陡,平距大则坡度缓, 平距相等则坡度相等,平距与坡度成反比。 5)等高线和山脊线、山谷线成正交。与山脊线相交的 等高线凸向高程低的方向;与山谷线相交的等高线 凸向高程高的方向。 6)等高线不能在图内中断,但遇道路、房屋、河流等 地物符号和注记处可以局部中断。
地形图测绘

破 破坏房屋
1.5
2.0
Ⅱ京石5 32.804
棚房
地物符号( 地物符号(二)
1.0
4.0 2.0
2.0
2.0
I-16 84.46
1.5 4.0
1.0
地物符号( 地物符号(三)
地物符号的分类: 地物符号的分类: 分为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与半比例符号。 分为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与半比例符号。 比例符号:形状大小可按比例尺缩绘在图上; (1)比例符号:形状大小可按比例尺缩绘在图上; 非比例符号: (2) 非比例符号 : 无法将其形状和大小按比例注在 图上, 则不考虑其实际大小而采用规定的符号表示。 图上 , 则不考虑其实际大小而采用规定的符号表示 。 半比例符号( 线性符号) (3) 半比例符号 ( 线性符号 ) : 长度可按比例表示 宽度不按比例表示; 宽度不按比例表示; 其次,还有注记符号 为表示地物的名称、种类、 注记符号( 其次,还有注记符号(为表示地物的名称、种类、 特征等,对地物加以说明所采用的文字、 特征等,对地物加以说明所采用的文字、数字或特 有的符号) 有的符号)
地形比例尺的精度(地形图精度) 地形比例尺的精度(地形图精度) 概念:相当于图上0.1mm的实地水平距离。 概念:相当于图上0.1mm的实地水平距离。 0.1mm的实地水平距离
下表为几种比例尺的比例尺精度: 下表为几种比例尺的比例尺精度:
比例尺 比例尺精度 1:500 0.05 m 1:1000 0.1 m 1:2000 0.2 m 1:5000 0.5 m 1:10000 1.0 m
10.2a、10.2b、10.2c、10.2d、 (见P214图10.2a、10.2b、10.2c、10.2d、)
例:地物符号(一) 地物符号(
测量学 第七章 地形图的测绘与应用

2.矩形分幅与编号
——以坐标格网线划分图幅范围,通常使用于 1:5000以下的大比例尺地形图分幅。
(1)采用图幅西南角坐标公里数编号的正方形分幅
基本分幅: 1:5000
比例尺 图幅大小
(厘米)
1:5000 1:2000 1:1000 1:500
40×40 50×50 50×50 50×50
实地面积
三、地形图的图式符号
《地形图图式》是由国家测绘局统一制定的 地物、地貌符号的总称(见表9-2)。图式符号 分以下两类:
(一)地物符号 (二)地貌符号
(一)地物符号
1.比例符号——轮廓大,按比例缩小;
2.非比例符号——轮廓小,重要,用专用符号表示; 四类专用符号: 几何图形符号,地物中心即几何图形中心; 宽底符号,底线中心即地物中心; 直角形底符号,其直角顶即地物中心; 不规则几何图形符号,其下方端点连线中心即 地物中心。
下图所示为东半球北纬1:100万地图的国际分幅和编号
北京某处的纬度为北纬 39°56′23″,经度为东经 116°22′53″, 则所在的1:100万比例尺图的图幅号是J-50
3.梯形分幅与编号
(1)旧的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1:50万、1:25万、1;10万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这三种地图编号都是在l:100万图号后分别加上自己的代 号所成。
H50C002004
002 004
小比例尺地形图
*比例尺的大小即比例尺分数值的大小。
4.比例尺精度
——图上0.1mm所代表的实地长度(受人眼判断力限制所致)。
表9-1
比 例 尺 1 500 1 1000
比例尺精度
(cm)
5
10
地形图的测绘

式中M―比例尺分母
d 1 D M
§9-1 地形图的比例尺
比例尺的大小是以比例尺的比值来衡量的,比例尺分
母愈大,比例尺愈小;反之,比例尺分母愈小,则比 例尺愈大
大比例尺:1:500、1:1000、1:2000、1:5000
中比例尺:1:1万、1:2.5万、1:5万、1:10万 小比例尺:1:20万、1:50万、1:100万
小与地面坡度有关.等高线平距越小,地面坡度越大; 平距越大,坡度越小.可根据地形图上等高线的疏与 密来判定地面坡度的缓与陡
图9-5 等高线平距与地面坡度的关系
§9-3 地貌符号
(三)等高线的种类
1.首曲线 首曲线也叫基本等高线,是指按基本等高距绘成的等 高线,用细实线描绘 2.计曲线 为便于读图,自高程起算面开始,每隔四条首曲线加 粗描绘的等高线,也叫加粗等高线,用粗实线描绘,并 在适当位置断开注记高程 3.间曲线 当首曲线不能显示某些局部地貌时,按二分之一基本 等高距绘成的等高线,也叫半距等高线,用长虚线表 示,仅在局部地区使用,可不闭合
§9-5地形图的测绘方法
4.管线的测绘 架空管线在转折处的支架塔柱实测,塔柱上有变压器,变 压器位置按其与塔柱的相应位置绘出。 5.水系的测绘 水系包括河流、渠道、湖泊、池塘等地物,无特殊要求时 均以岸边为界,如果要求测出水涯线(水面与地面交 线).洪水位(历史上最高水位)及平水位(常年一 般水平位置),按要求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测绘。 河流两岸一般不大规则,在保证精度前提下,对于小的弯 曲和岸边不甚明显的地段可适当取舍.在图上只能以 单线表示的小沟,不必测绘两岸
§9-5地形图的测绘方法
二、选择碎部点
地物点:反映地物轮廓和几何位置的点称为地物特征点,简 称地物点,例如,房屋角点.道路中线或边线.河岸线.各种地 物转折、变向点等 地貌特征点:地面坡度变化点和方向变换点.峰顶.鞍部的中 心.盆地的最低点等 地貌可近似地看作由许多形状.大小和坡度方向不同的斜面 组成,这些斜面的交线称为地貌特征线(也叫地性线),如 山脊线.山谷线 山脊线或山谷线上变换方向之点为方向变换点,方向变换点 之间的边线称为方向变换线;两个倾斜度不同坡面的交线叫 倾斜变换线。
d 1 D M
§9-1 地形图的比例尺
比例尺的大小是以比例尺的比值来衡量的,比例尺分
母愈大,比例尺愈小;反之,比例尺分母愈小,则比 例尺愈大
大比例尺:1:500、1:1000、1:2000、1:5000
中比例尺:1:1万、1:2.5万、1:5万、1:10万 小比例尺:1:20万、1:50万、1:100万
小与地面坡度有关.等高线平距越小,地面坡度越大; 平距越大,坡度越小.可根据地形图上等高线的疏与 密来判定地面坡度的缓与陡
图9-5 等高线平距与地面坡度的关系
§9-3 地貌符号
(三)等高线的种类
1.首曲线 首曲线也叫基本等高线,是指按基本等高距绘成的等 高线,用细实线描绘 2.计曲线 为便于读图,自高程起算面开始,每隔四条首曲线加 粗描绘的等高线,也叫加粗等高线,用粗实线描绘,并 在适当位置断开注记高程 3.间曲线 当首曲线不能显示某些局部地貌时,按二分之一基本 等高距绘成的等高线,也叫半距等高线,用长虚线表 示,仅在局部地区使用,可不闭合
§9-5地形图的测绘方法
4.管线的测绘 架空管线在转折处的支架塔柱实测,塔柱上有变压器,变 压器位置按其与塔柱的相应位置绘出。 5.水系的测绘 水系包括河流、渠道、湖泊、池塘等地物,无特殊要求时 均以岸边为界,如果要求测出水涯线(水面与地面交 线).洪水位(历史上最高水位)及平水位(常年一 般水平位置),按要求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测绘。 河流两岸一般不大规则,在保证精度前提下,对于小的弯 曲和岸边不甚明显的地段可适当取舍.在图上只能以 单线表示的小沟,不必测绘两岸
§9-5地形图的测绘方法
二、选择碎部点
地物点:反映地物轮廓和几何位置的点称为地物特征点,简 称地物点,例如,房屋角点.道路中线或边线.河岸线.各种地 物转折、变向点等 地貌特征点:地面坡度变化点和方向变换点.峰顶.鞍部的中 心.盆地的最低点等 地貌可近似地看作由许多形状.大小和坡度方向不同的斜面 组成,这些斜面的交线称为地貌特征线(也叫地性线),如 山脊线.山谷线 山脊线或山谷线上变换方向之点为方向变换点,方向变换点 之间的边线称为方向变换线;两个倾斜度不同坡面的交线叫 倾斜变换线。
第7章 地形图测绘

2、等高距和等高线平距
等高距:相邻等高线间的高差(h)。
一个测区内(同一幅地形图)只能采用一个等高
距,称为基本等高距 。
等高线平距:图中相邻等高线间的水平距离(d)。
地面的坡度:是等高距和平距的比值。
h i d M
式中:M——数字比例尺字母 。
由等高线平距判断坡度:
平距越大,坡度越小,等高线稀疏 平距越小,越度越大,等高线稠密
确定格网线的坐标、 注记。
确定控制点所在的方 格,按比例尺展出。 检查:在图上量取相 邻控制点间的距离。 其与理论值之差图上 0.3mm。
0.50.5
1000
900
B 6.45
800
700
600
500 500
A 4.50
600
700 800 1:1000
900
1000
二、碎步点的测绘方法(平面位置)
房屋
竹林 灌木 阔叶林 草地
非比例符号 轮廓较小的地物,或无法将其形状和大小
按比例画到图上的地物,如三角点、水准点、独立树、里 程碑、水井和钻孔等,则采用一种统一规格、概括形象特 征的象征性符号表示,这种符号称为非比例符号,只表示 地物的中心位置,不表示地物的形状和大小。
方柱
圆柱(电杆) 气象站 路灯 喷水池
第7章 地形图测绘
学习目标:
掌握:比例尺及比例尺精度,利用等高线表示地貌,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了解:地图及地形图基本知识,地图投影及地图编 制,数字化测图,地籍图与房产图测绘。
7.1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一、 地形图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地物:地球表面的固定物体,边界线或特征点; 地貌:地球表面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等高线; 地形:地物和地貌的总称;
地形图测绘(工程测量课件)

2)全站仪的数据采集
1
建立文件
(1) 准备工作
2
将已知控制点输入到文件
3 测量前的设置
(2)测站定向
①在已知点上将 全站仪对中、整平, 量取仪器高和棱镜高。
②测站定向。
(3)数据采集。
①检查。首先实测定向点坐标,然后检查定向点 坐标的测量值与理论值是否一致,若一致则按“是 (F3)”键。
②数据采集。执行“前视/侧视(F3)” →“测 量(F3)”→“坐标(F3)”→“记录存储(F3)” 命令重复采集其他碎部点。在采集过程中,如棱镜高 发生变化,需重新输入棱镜高,否则可按F4键,同前。
1)全站仪数据采集的通用方法
(1)准备工作。 ①建立文件(项目、任务)。 ②将已知控制点数据输入到文件。已知的控制点数据可以通过手
工键入,也可以通过通信方法传输至全站仪新建的文件中。因此, 此过程可以在室内完成。
(2)测站的定向与检查。
①仪器对中与整平。在已知点上整平全站仪,对中偏差 应小于3 mm
3 .直角坐标法 用卷尺量出x、y,来 确定碎部点。适用于靠近控 制点的连线,垂距y较短的 情况。
4. 距离交会法 测定已知点至碎部点的距 离来确定碎部点的平面位置。 已知点不一定是测站点, 可能是测定位置的碎部点。
野外数据的采集 数字化测图概述
广义的数字化测图包括:利用全站仪或GPS RTK(全球定位系统的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技 术)等测量仪器进行的野外数字化测图;利用手扶 跟踪数字化仪或扫描数字化仪将纸质地形图数字化; 利用航空摄影相片或遥感影像进行数字化处理等技 术。在实际应用中,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主要是指 利用全站仪或GPS RTK等工具进行野外采集并在 室内成图,即野外数字化测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地原点距我国陆边正北880公里,东北2500公里,正东 1000公里,正南1750公里,西南2250公里,正西2930公里, 西北2500公里。大致位于我国大陆领土的中心。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㈠为什么要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建立了1954年北京坐标系和1980西安 坐标系,这两个坐标系的建立均采用当时的先进技术,代表了我国 当时的整体科技发展水平,为我国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 做出不可或缺的贡献。但是鉴于当时科技水平的局限性,这两个坐 标系均为参心坐标系,与现代科技手段测定的结果存在较大差异, 其原点与地球质量中心有较大的偏差。并行使用两个坐标系之间的 转换造成测绘成果的精度损失,不同坐标系下相邻地形图的拼接误 差较大,因此现行参心坐标系已不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目前,采用地心坐标系的国家及地区有美国、加拿大、墨西哥、 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以及欧洲和 南美的一些国家。
㈢现行坐标系转换为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在56º N-16º N和 72 º E-135º E范围内若不考虑椭球的差异,转换关系如下: 1954年北京坐标系:X平移量为- 29m至-62m,Y方向的平移 量为- 56m至+84m。 1980西安坐标系:X平移量为- 9m至+43m,Y方向的平移量为 +76m至+119m。
地形图按比例分类: 大比例尺图 — l:500,l:1000,l:2000,l:5000 中比例尺图 — l:1万,1:2.5万,1:5万,1:10万 小比例尺图 — l:25万,1:50万,l:l00万 大比例尺图为工程建设所需,中比例尺图为国家基本图, 小比例尺图为全国地图、分省、分县图。比例尺越大,一幅图 包括的面积越小,而包含的地形信息则较详细。 地形图测图的比例尺,根据工程的设计阶段、规模大小和 运营管理需要,可按下表选用。 比例尺 1:5000 1:2000 1:1000 1:500 用途 可行性研究、总体规划、厂址选择、初步设计等 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矿山总图管理、城镇详细 规划等 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城镇、工矿总图管理;竣 工验收等
全站仪测图的测距长度,不应超过下表的规定。
比例尺
1:500 1:1000 1:2000
地物点
160 300 450
地形点
300 500 700
数字地形图测绘,应符合下列要求: 1.当采用草图法作业时,应按测站绘制草图,并对测点进 行编号。测点编号应与仪器的记录点号相一致。草图的绘制, 宜简化标示地形要素的位置、属性和相互关系等; 2.当采用编码法作业时,宜采用通用编码格式,也可使用 软件的自定义功能和扩展功能建立用户的编码系统进行作业。
注记— 用文字和数字对地形符号加以说明;例如地名、路名、 单位名、房屋结构和层数、河流的水深等。
比例尺表示方法: 图上长度d 定义:
比例尺= ————— 实地长度D
在地形图上,比例尺的注记方法:
数字比例尺:1:500,1 : 1000,1:2000等。
图示比例尺(直线比例尺): 10 5 2cm 0 10 1:500 20 30 40m
其他还有废黄河零点、波罗的海高程、大连零点、广州 高程及珠江高程等。
大地测量系统包括:坐标系统、高程系统、深度基准、重力基准。 (2015)海拔高的起算面() A、参考椭球面 B 、平均大潮高潮面 C 、大地水准面 D 、理论最低潮面
四、 地形图测绘
1、 地形图概述
地形测量的任务是测绘地形图。地形图测绘是以测量控制 点为依据,按以一定的步骤和方法将地物和地貌测定在图纸上, 并用规定的比例尺和符号绘制成图 。 地物 — 地面上由人工建造的固定物体例如房屋、道路、桥梁、 隧道、人工河岸、树林等。 地貌 — 地面上主要由自然力形成高低起伏的连续形态,例如 平原、河流、山岭、山谷、斜坡、洼地等。 地形 — 地物和地貌的总称,地形要素可分为测量控制点、水 系、居民地及设施、交通、管线、境界、地貌、植被与土质、 注记九类。
平坦、开阔地区每平方公里图根点的密度一般不低于下表规定:
测图方法 传统方法测图 数字测图 1:2000 15 4 1:1000 50 16 1:500 150 64
全站仪安置及测站检核 : 1.仪器的对中偏差不应大于5mm,仪器高和反光镜高应量至 1mm ; 2.应选择较远的图根点作为测站定向点,并施测另一图根点的 坐标和高程,作为测站检核。检核点的平面位置较差不应大于 图上0.2mm,高程较差不应大于1/5等高距; 3.作业过程中和作业结束前,应对定向方位进行检查。
二、坐标系统
1954年北京坐标系: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大地测量进 入了全面发展时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正规的,全面的大地 测量和测图工作,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参心大地坐标系。由于当 时的政治趋向,我国采用了前苏联的克拉索夫斯基椭球参数, 并与前苏联1942年坐标系进行联测,通过计算建立了我国大地 坐标系,定名为1954年北京坐标系。因此,1954年北京坐标系 可以认为是前苏联1942年坐标系的延伸。它的原点不在北京而 是在前苏联的普尔科沃。 1980西安坐标系:1978年4月在西安召开全国天文大地网 平差会议,确定重新定位,建立我国新的坐标系。1980年国家 大地坐标系采用地球椭球基本参数为1975年国际大地测量与地 球物理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推荐的数据。该坐标系的大地原点 设在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位于西安市西北方向约60公里,故 称1980西安坐标系,又简称西安大地原点。
沙市独立坐标系: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是指为满 足在局部地区进行大比例尺测图和工程测量的需要,以任意点 和方向起算建立的平面坐标系统或者在全国统一的坐标系统基 础上,进行中央子午线投影变换以及平移、旋转等而建立的平 面坐标系统。建立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的,必须坚持以下 原则: 一是必须是因建设、城市规划和科学研究的需要。 二是确实需要建立。 三是必须经过批准。 四是应当与国家坐标系统相联系。 一个城市只能建设一个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 1954年北京坐标系:X=3356029.629 Y=617959.495 沙市独立坐标系:X坐标一般时不变,有时去掉33,Y坐标6改 变为4,中央子午线为120°30′。
地物符号
1.比例符号— 地物轮廓大,可按比例缩小;例如房屋、道 路、河流、桥梁、旱田等。 2.非比例符号— 地物轮廓小但重要,用专用符号表示;例 如导线点、水准点、界址点、电线杆等。 3.半比例符号— 也称线形符号,长度可按比例、宽度不依 比例。例如围墙、篱笆、边界等。 地貌符号— 最常用为等高线,对于一些特殊地貌如峭壁、冲 沟等则用专用符号表示。
水准原点至1985国家高程基准“零海平面”的高程为 72.260米
吴凇高程系统:该高程系统比较混乱,不同地区采用数值 不一,如采用,需要仔细核对。吴淞高程与1956年黄海高程系 的差值收集如下: 沙市 藕池 涴市 南闸 -2.208 -2.089 -2.079 -2.197 监利 郝穴 新堤 北闸 -2.118 -2.015 -2.076 -2.212 新江口 新厂 调弦口 宜昌 -2.168 -1.801 -2.5 -2.142 沙道观 石首 盐船套 城陵矶 -2.086 -2.082 -1.802 -2.033
㈡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是我国当前最新的国家大地坐
标系,英文名称为China Geodetic Coordinate System 2000 ,英文缩写为CGCS2000。随着社会的进步,国民经济建设、国 防建设和社会发展、科学研究等对国家大地坐标系提出了新的 要求,迫切需要采用原点位于地球质量中心的坐标系统(以下 简称地心坐标系)作为国家大地坐标系。采用地心坐标系,有 利于采用现代空间技术对坐标系进行维护和快速更新,测定高 精度大地控制点三维坐标,并提高测图工作效率。2008年3月, 由国土资源部正式上报国务院《关于中国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 标系的请示》,并于2008年4月获得国务院批准。自2008年7月 1日起,中国将全面启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国家测绘局受 权组织实施,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与现行坐标系转换、衔接的 过渡期为8-10年。 目前,CORS系统采用的坐标为该坐标系。
三、高程系统
1956年黄海高程系:1954年,我国确定用青岛验潮站验潮 计算的黄海平均海水面作为高程基准面,在青岛市观象山修建 了国家水准原点。1956年,通过对青岛验潮站1950年至1956年 7年的验潮资料的计算,求出我国青岛水准原点高程为72.289 M,称为1956年黄海高程系。 1985国家高程基准:由于计算这个基面所依据的青岛验潮 站的资料系列(1950年~1956年)较短等原因,中国测绘主管 部门决定重新计算黄海平均海面,以青岛验潮站1952年~1979 年27年的潮汐观测资料为计算依据,并用精密水准测量接测位 于青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准原点,得出1985国家高程基准高 程,是我国现采用的高程基准.青岛水准原点高程为72.2604 M。和1956年黄海高程的关系为: 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高程=1956年黄海高程-0.029m。 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已于1987年5月开始启用,1956年黄海 高程系同时废止。
地形图测绘技术流程: 接收任务,资料收集,技术设计,基本控制测量,图根控 制测量,碎部点采集,地形图编绘,资料检查与验收,技术总 结,成果提交。 地形测量可采用全站仪、RTK等测图方法。 图根控制测量: 图根控制在基本控制网下加密,图根平面控制常采用图根导线、 GPS RTK等方法施测;图根高程控制常采用图根水准、图根三 角高程导线等方法施测。GPS图根控制测量,宜采用GPS-RTK方 法直接测定图根点的坐标和高程。GPS-RTK方法的作业半径不 宜超过5km。 图根点相对于基本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应超过图 ±0.1MM,高程中误差不应超过基本等高距的1/10。 图根水准测量的起算点的精度,不应低于四等水准高程点。
地形图的基本等高距h: 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差间隔叫等高距 比例尺 l: 500 l: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