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医学标书范文

合集下载

医学科研课题标书模板

医学科研课题标书模板

医学科研课题标书模板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一、课题标题:探索BCG疫苗对结核病及肿瘤免疫治疗效果的影响二、课题背景与意义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数百万人因结核病而死亡,其中许多是在发展中国家。

虽然结核病疫苗BCG的使用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但其效果仍然存在争议。

一方面有研究表明BCG可降低结核病发病率,另一方面也存在大量研究数据显示BCG在成年后接种对结核病的保护效力较弱。

近年来一些临床研究也发现BCG疫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强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具有抗肿瘤的潜在作用。

鉴于BCG对结核病及肿瘤免疫治疗的潜在作用,本课题旨在全面调查BCG对结核病和肿瘤免疫治疗效果的影响,探讨其潜在机制,为结核病和肿瘤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三、课题研究目的1. 探究BCG疫苗对结核病的保护效果,分析其保护作用的潜在机制。

2. 研究BCG疫苗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探讨其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分子机制。

3. 评估BCG疫苗在结核病和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BCG 在临床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四、课题研究内容及方法1. 对BCG疫苗在结核病防治中的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BCG 对结核病的保护效果。

2. 利用动物模型,观察BCG疫苗对肿瘤免疫治疗的影响,研究其潜在的增强免疫功能机制。

3. 开展体外细胞实验,观察BCG疫苗对肿瘤细胞的作用,分析其分子机制。

4. 临床试验,评估BCG疫苗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五、课题研究意义1. 通过对BCG疫苗对结核病和肿瘤免疫治疗效果的全面调查,可以更好地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

2. 探讨BCG疫苗的免疫治疗潜能,有望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3. 为优化BCG在结核病预防与控制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六、课题组成员本课题由我单位主持,研究团队由具有丰富医学科研经验和相关专业背景的专家学者组成。

医学标书完整版范文

医学标书完整版范文

医学标书完整版范文以下是为您生成的一篇作文,但需要说明的是,“医学标书完整版范文”这个标题更倾向于一份规范性的文件模板,不太适合用轻松幽默且充满个人体验和感情色彩的方式来创作。

以下内容仅供您参考。

---# 医学标书:探索医学未知的航程说起医学标书,这可真是个让科研人员又爱又恨的东西。

它就像是一张通往医学研究新领域的神秘地图,绘制得好,就能引领我们走向重大的发现;要是出了岔子,那可就像在茫茫大海中迷失了方向。

我还记得第一次接触医学标书的时候,那感觉就像是被扔进了一个满是专业术语和复杂要求的迷宫。

我瞪大了眼睛,看着那密密麻麻的文字,脑袋里一片混乱。

什么研究背景、研究目标、研究方法、预期成果……一个个名词就像调皮的小精灵,在我眼前跳来跳去,让我抓不住头绪。

为了能搞明白这玩意儿,我可是下了大功夫。

我找来了各种相关的资料,从厚厚的专业书籍到网上的各种攻略,感觉自己就像个拼命收集情报的侦探。

那段时间,我整天泡在图书馆里,桌子上堆满了书和笔记,连图书馆的管理员都认识我了,每次看到我来都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好不容易把基本的框架搞清楚了,接下来就是填充内容。

这可真是个考验耐心和细心的活儿。

就拿研究背景来说吧,你得把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都梳理清楚,找出其中的空白和不足,然后说明自己的研究为什么能够填补这些空白。

这可不像写故事,随便编编就行。

每一个数据、每一篇参考文献都得准确无误,要不然评审专家一眼就能看出来你的破绽。

我记得有一次,为了找到一个关键的数据,我几乎翻遍了学校图书馆里所有相关的期刊。

从一楼的旧书库到顶楼的电子阅览室,我像个不知疲倦的机器人,不停地搜索、查找。

最后,在一本已经有些泛黄的外文期刊里,我终于找到了那个宝贵的数据。

那一刻,我兴奋得差点跳起来,感觉自己就像找到了宝藏的探险家。

研究方法的设计也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你得考虑到各种因素,比如样本的选择、实验的流程、数据的分析方法等等。

每一个环节都要想得周到,要不然一旦开始实验,出现了问题可就麻烦了。

(完整版)医学标书范文(最新整理)

(完整版)医学标书范文(最新整理)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膀胱癌治疗作用的研究一、趋势判断和需求分析国内外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含知识产权状况和技术标准状况);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科学技术价值、特色和创新点。

膀胱癌是危及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全世界范围内统计其发病率占全身肿瘤的第8位,在男性其标准发病率9.9/10万;在女性,其标准发病率为2.3/10万,占第25位。

死亡率在男性为4.2/10万,占全身肿瘤死亡率的第9位,在女性为1.1/10万,占第16位。

在我国,膀胱癌也是泌尿外科的最常见恶性肿瘤,占全身恶性肿瘤的3.2%,1995年,北京市城区膀胱癌发病率大约为7/10万人,上海市城区发病率为8.6/10万人[1],且今后发病率仍有上升趋势。

作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膀胱癌发病机制和治疗方面的研究始终是临床基础研究的重点之一。

目前膀胱癌的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主,辅以膀胱灌注化疗和免疫治疗、全身化疗、放疗和生物治疗等措施, 但这些治疗方法效果都不满意,主要是治疗后易复发,复发率高达80%,其中大约16%-25%复发的肿瘤其恶性程度增加,有10%发展为浸润性或转移性癌,因此,寻找一种新的、更有效的生物治疗方法,是当前临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膀胱癌的这些辅助性治疗方法中,无论是化疗还是免疫治疗,主要机制是通过直接杀死肿瘤细胞、阻断肿瘤细胞分裂或诱导细胞调亡的方式来抑制肿瘤生长。

做为一种实体性肿瘤生长,肿瘤细胞的增殖固然重要,而新生血管的形成在肿瘤的生长和复发、转移过程中也发挥非常重要作用。

在正常状态下,人体内的脉管系统在血管生长因子和抑制因子网络式的相互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病理状态下,尤其是发生恶性肿瘤时,这种平衡向血管生成的方向发展。

当肿瘤生长达到肿瘤组织超过2mm时就会有新生血管形成,如果没有新生血管生成,肿瘤生长明显受到抑制,甚至停止[2,3]。

抗血管生成疗法是不同于目前常规疗法的新的肿瘤治疗策略,具有高效低毒和不易产生耐药性的特点[4]。

完整医学标书范文

完整医学标书范文

完整医学标书范文《具体疾病名称治疗药物的临床研究》一、项目名称具体疾病名称治疗药物的临床研究二、项目负责人姓名:_____职称:_____联系电话:_____电子邮箱:_____三、项目起止时间开始时间至结束时间四、项目背景具体疾病名称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治疗效果不尽人意,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仍有待提高。

因此,开发一种安全、有效的新型治疗药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价值。

五、研究目标本项目旨在评估一种新型药物在具体疾病名称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选择。

六、研究内容1、药物的安全性评估监测患者在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包括常见的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等,以及罕见但严重的不良反应,如肝肾功能损害、心血管事件等。

定期进行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等,以评估药物对患者身体机能的影响。

2、药物的有效性评估观察患者在用药后的症状改善情况,如疼痛缓解、肿胀消退等。

通过影像学检查,如 X 线、CT、MRI 等,评估药物对病变部位的修复作用。

检测相关生物标志物,如炎症因子、肿瘤标志物等,以评估药物对疾病病理生理过程的干预效果。

3、药物的剂量优化探索不同剂量的药物在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确定最佳治疗剂量。

研究药物剂量与疗效、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七、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入选标准:年龄在年龄范围之间,确诊为具体疾病名称,且符合相关病情严重程度标准的患者。

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对研究药物过敏;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近期参加过其他临床试验等。

2、研究分组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具体人数例。

试验组患者给予新型治疗药物,对照组患者给予安慰剂或标准治疗药物。

3、治疗方案试验组患者按照预定的剂量和给药方式接受新型药物治疗,治疗周期为具体周期。

对照组患者接受安慰剂或标准治疗药物,治疗方案与试验组相同。

标书模板中医

标书模板中医

标书模板中医标书模板一、引言在本次标书中,我们将为您介绍中医相关方面的内容。

中医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对人类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将详细介绍中医的理论基础、诊断方法、治疗手段以及保健方法,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中医的特点和应用。

二、中医的理论基础1. 五行学说中医的理论基础之一是五行学说,它认为人体和自然界的运行规律存在着相互的联系。

我们将介绍五行学说的基本原理以及与人体脏腑的关系,帮助您了解中医理论的基本框架。

2. 阴阳学说中医的理论基础还包括阴阳学说,它强调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性。

我们将详细介绍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和在中医理论中的应用,帮助您理解中医对健康的认识和治疗的原则。

三、中医的诊断方法1. 望诊中医的诊断方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

我们将详细介绍望诊的原理和过程,以及望诊在中医诊断中的应用,帮助您了解中医医生是如何通过观察患者外貌来获取信息的。

2. 闻诊中医的闻诊是通过听患者的声音、呼吸和腹音等来判断疾病的情况。

我们将介绍闻诊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它在中医诊断中的作用。

3. 问诊中医的问诊是通过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和生活习惯等来获取诊断信息。

我们将介绍问诊的重要性和技巧,帮助您了解中医医生是如何通过与患者的交流来获得诊断依据的。

4. 切诊中医的切诊是通过检查患者的脉搏来判断其疾病情况。

我们将介绍切诊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它在中医诊断中的重要性。

四、中医的治疗手段1. 中药治疗中药是中医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草药、动物药和矿物药等多种类型。

我们将介绍中药的分类、制备和应用,帮助您了解中药在中医治疗中的作用和注意事项。

2. 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治疗的特色之一,它通过刺激穴位来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我们将介绍针灸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的针灸技法,以及针灸在各类疾病中的应用。

3.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一种通过手法按摩人体的穴位和经络来调理人体的方法。

我们将介绍推拿按摩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手法,以及它在保健和治疗中的应用。

医学标书范文

医学标书范文

医学标书范文医学标书范文尊敬的评审专家:我写此标书目的在于申请医学研究项目的资金支持。

本项目将以探究心脏病的早期诊断为目标,并希望通过开展临床试验,寻找新的诊断方法以提高诊断准确性和迅速性。

背景介绍:心脏病是世界范围内的一大公共健康问题,其发病率和致死率逐年上升。

早期诊断是预防和治疗心脏病的关键。

然而,目前的诊断方法存在一些限制,如操作繁琐、依赖专业技术人员、耗时较长等。

因此,急需寻找新的诊断方法,以提高诊断准确性和迅速性。

研究目标:本项目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探究血液和尿液中潜在的生物标志物来进行心脏病的早期诊断。

我们将比较健康人群与心脏病患者的生物标志物谱系,并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建立模型来识别心脏病的指标。

我们希望通过进行大规模临床试验来验证这些指标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研究方案:1. 召集健康人群和心脏病患者参与研究,收集其血液和尿液样本;2. 利用质谱技术对样本中的生物标志物进行分析,并与临床数据进行关联分析;3. 建立机器学习算法模型,以识别心脏病的指标;4. 进行大规模临床试验,评估该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5. 发布研究结果,并向医疗机构推广新的诊断方法。

预期成果:1. 建立一个可靠且快速的心脏病诊断方法,以提高诊断准确性和迅速性;2. 为心脏病患者提供更早的治疗和干预机会,减少病情恶化的可能性;3. 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和可靠的诊断指标,以便更好地制定治疗方案。

经费预算:本项目所需经费共计100万元。

具体分配如下:1. 实验物料采购:30万元;2. 实验设备购置:20万元;3. 临床试验费用:35万元;4. 研究人员工资和奖金:10万元;5. 研究报告撰写、出版和推广费用:5万元。

感谢评审专家们阅读此标书,希望您能够支持本项目的申请,共同努力为提高心脏病的早期诊断水平做出贡献。

如果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随时与我联系。

谢谢!申请人:XXX 联系方式:XXX。

最全医学标书的范文经典版.doc

最全医学标书的范文经典版.doc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膀胱癌治疗作用的研究一、趋势判断和需求分析国内外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含知识产权状况和技术标准状况);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科学技术价值、特色和创新点。

膀胱癌是危及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全世界范围内统计其发病率占全身肿瘤的第8位,在男性其标准发病率9.9/10万;在女性,其标准发病率为2.3/10万,占第25位。

死亡率在男性为4.2/10万,占全身肿瘤死亡率的第9位,在女性为1.1/10万,占第16位。

在我国,膀胱癌也是泌尿外科的最常见恶性肿瘤,占全身恶性肿瘤的3.2%,1995年,北京市城区膀胱癌发病率大约为7/10万人,上海市城区发病率为8.6/10万人[1],且今后发病率仍有上升趋势。

作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膀胱癌发病机制和治疗方面的研究始终是临床基础研究的重点之一。

目前膀胱癌的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主,辅以膀胱灌注化疗和免疫治疗、全身化疗、放疗和生物治疗等措施, 但这些治疗方法效果都不满意,主要是治疗后易复发,复发率高达80%,其中大约16%-25%复发的肿瘤其恶性程度增加,有10%发展为浸润性或转移性癌,因此,寻找一种新的、更有效的生物治疗方法,是当前临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膀胱癌的这些辅助性治疗方法中,无论是化疗还是免疫治疗,主要机制是通过直接杀死肿瘤细胞、阻断肿瘤细胞分裂或诱导细胞调亡的方式来抑制肿瘤生长。

做为一种实体性肿瘤生长,肿瘤细胞的增殖固然重要,而新生血管的形成在肿瘤的生长和复发、转移过程中也发挥非常重要作用。

在正常状态下,人体内的脉管系统在血管生长因子和抑制因子网络式的相互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病理状态下,尤其是发生恶性肿瘤时,这种平衡向血管生成的方向发展。

当肿瘤生长达到肿瘤组织超过2mm时就会有新生血管形成,如果没有新生血管生成,肿瘤生长明显受到抑制,甚至停止[2,3]。

抗血管生成疗法是不同于目前常规疗法的新的肿瘤治疗策略,具有高效低毒和不易产生耐药性的特点[4]。

(完整word版)医学标书范文3

(完整word版)医学标书范文3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申请书
姓名: JiangDongbao 项目名称: FGFR4表达对结直肠癌细胞株生物学行为的
影响及作用机制的研究
单位:郑州大学
联系电话:
填报说明
请根据自己的专业及研究方向,针对某具体临床问题,结合所学习临床科研方法的一种或几种写出一份科研设计。

完成后,文件以个人姓名命名,发至:1736601711@。

考核成绩依设计书优略评定。

截至日期2013年11月8日。

一、项目的立项依据和意义(说明国内外相关领域技术发展水平和趋势等)
二、项目创新点、主要研究开发内容及目标(实施方案、技术关键、技术路线和技术经济指标等)
三、实施本项目已具备的条件(说明已具备的试验手段、技术力量、前期科研基础情况)
四、项目的预期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五、项目实施的计划进度
六、经费概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膀胱癌治疗作用的研究一、趋势判断和需求分析国内外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含知识产权状况和技术标准状况);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科学技术价值、特色和创新点。

膀胱癌是危及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全世界范围内统计其发病率占全身肿瘤的第8位,在男性其标准发病率9.9/10万;在女性,其标准发病率为2.3/10万,占第25位。

死亡率在男性为4.2/10万,占全身肿瘤死亡率的第9位,在女性为1.1/10万,占第16位。

在我国,膀胱癌也是泌尿外科的最常见恶性肿瘤,占全身恶性肿瘤的3.2%,1995年,北京市城区膀胱癌发病率大约为7/10万人,上海市城区发病率为8.6/10万人[1],且今后发病率仍有上升趋势。

作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膀胱癌发病机制和治疗方面的研究始终是临床基础研究的重点之一。

目前膀胱癌的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主,辅以膀胱灌注化疗和免疫治疗、全身化疗、放疗和生物治疗等措施, 但这些治疗方法效果都不满意,主要是治疗后易复发,复发率高达80%,其中大约16%-25%复发的肿瘤其恶性程度增加,有10%发展为浸润性或转移性癌,因此,寻找一种新的、更有效的生物治疗方法,是当前临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膀胱癌的这些辅助性治疗方法中,无论是化疗还是免疫治疗,主要机制是通过直接杀死肿瘤细胞、阻断肿瘤细胞分裂或诱导细胞调亡的方式来抑制肿瘤生长。

做为一种实体性肿瘤生长,肿瘤细胞的增殖固然重要,而新生血管的形成在肿瘤的生长和复发、转移过程中也发挥非常重要作用。

在正常状态下,人体内的脉管系统在血管生长因子和抑制因子网络式的相互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病理状态下,尤其是发生恶性肿瘤时,这种平衡向血管生成的方向发展。

当肿瘤生长达到肿瘤组织超过2mm时就会有新生血管形成,如果没有新生血管生成,肿瘤生长明显受到抑制,甚至停止[2,3]。

抗血管生成疗法是不同于目前常规疗法的新的肿瘤治疗策略,具有高效低毒和不易产生耐药性的特点[4]。

有关血管生长因子和血管生长抑制因子在肿瘤中所起作用,以及通过抗血管生成治疗肿瘤已经成为当前肿瘤研究的一个热点。

近来研究发现,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 derived factor, PEDF)是一种对肿瘤有抑制作用的细胞因子。

这种细胞因子是Tombran-Tink等在实验中发现的,由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分子量为50 KD[5],属于serpin卵白蛋白/PAT-2亚群,其基因全长16 kb,位于染色体17p13.1-pter [6] 。

多项研究表明,PEDF是一种天然的高效的新生血管抑制剂[7],并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分化起到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

Tombran-Tink等将PEDF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7p13.1,肿瘤发生与该区域关系密切,提示该基因可能是抑癌基因或肿瘤相关基因[5]。

对肿瘤细胞进行编码PEDF的腺病毒转染,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存在的情况下,PEDF明显阻止了血管内皮细胞管腔形成和迁移。

对患有CNV/AMD患者的体外实验也发现,PEDF大量减少的情况下,内皮细胞有明显迁移;而对照组含有正常水平PEDF,则抑制了内皮细胞的迁移[6]。

Crawford等发现PEDF在神经母细胞瘤中是肿瘤细胞分化调控的主要的抗血管生成的抑制剂[7] 。

肝癌患者血管增生和肿瘤发展中,PEDF作为VEGF的拮抗因子,起到了抑制作用。

对裸小鼠的在体实验以及鼠的肺癌模型也同样证明了PEDF对肿瘤的抑制作用。

其机制乃因PEDF减少肿瘤微血管的密度,因而可被用于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在肿瘤的治疗前景上非常乐观[8]。

我们最近对PEDF在膀胱癌中表达情况的初步研究发现,PEDF在膀胱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低于正常膀胱组织,而且PEDF表达情况与膀胱癌的恶性程度以及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呈负相关,提示PEDF在膀胱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一定的作用,PEDF的正常表达可能抑制膀胱癌细胞的生长、增殖,PEDF有可能成为膀胱癌生物学治疗的一种有效的新方法。

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此项研究的相关报道。

因此我们设想,扩大样本量,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膀胱癌组织及非癌膀胱组织中PEDF的表达水平,进一步研究PEDF在膀胱癌中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PEDF表达与膀胱癌分期、分级、转移及预后的关系;通过研究膀胱癌组织中PEDF与VEGF表达的相关性,PEDF与血小板反应素-1表达的相关性,探讨膀癌组织中PEDF表达与肿瘤血管形成的相关性及可能的作用机制;通过研究PEDF表达与金属蛋白酶-9(MMP-9)的相关性,探讨PEDF表达与膀胱癌浸润的相关性;通过研究PEDF表达与已知的对肿瘤生长有明确调节作用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α(IL-1α)、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和白介素8(IL-8)等细胞因子表达的相关性,探讨PEDF表达对膀癌细胞调节的可能机制,从而探讨PEDF在膀胱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以连接有PEDF编码基因的腺病毒载体转染膀胱癌细胞株、以PEDF蛋白治疗裸鼠膀胱癌模型,进一步探讨PEDF表达对膀胱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以及对膀胱癌的治疗效果,为膀胱癌的生物学治疗探索一种有效的新方法。

参考文献[2] 吴阶平,吴阶平泌尿外科学,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5:898-917二、研究内容和技术关键研究的总体目标:(1) 研究PEDF表达与膀胱癌的发生、分期、分级、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探讨PEDF表达在膀胱癌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可能的作用机制。

(2) 研究PEDF对膀胱癌细胞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膀胱癌的生物治疗探索一种新的有效方法研究的创新点: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思路不同于以往的其他研究,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从研究PEDF表达与膀胱癌的发生、分期、分级、转移及预后的关系入手,探讨PEDF表达在膀胱癌发生、发展和转移中可能的作用机制。

在此基础上,以连接有PEDF编码基因的腺病毒载体转染膀胱癌细胞株、以PEDF蛋白治疗裸鼠膀胱癌模型,探讨PEDF对膀胱癌的治疗作用。

目前,本项研究国内、外尚未见报道。

本研究的顺利完成,将为膀胱癌的生物学行为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也将为膀胱癌的生物学治疗探索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研究的主要内容:(1) 膀胱癌组织和非癌膀胱组织中PEDF和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检测及相关性研究: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膀胱癌组织和非癌膀胱组织中PEDF表达状况,并检测VEGF、TSP-1、MMP-9、TNF-α、IL-1α、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和IL-8的表达状况;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膀胱癌组织和非癌膀胱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分析PEDF与VEGF、TSP-1、MMP-9、TNF-α、IL-1α、血栓调节蛋白和IL-8表达的相关性,PEDF与MVD的相关性;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研究PEDF表达与膀胱癌患者5年生存率之间的关系;阐明PEDF表达与膀胱癌的发生、分期、分级、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探讨PEDF表达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的可能机制。

(2) PEDF对膀胱癌细胞株的治疗:以连接有PEDF编码基因的腺病毒载体转染膀胱癌细胞株,以空载转染膀胱癌细胞株作为对照,观察检测VEGF、TNF-α的表达情况及膀胱癌细胞的凋亡、增殖情况。

(3) PEDF对裸鼠膀胱癌模型的治疗:以人膀胱癌细胞种植于裸鼠皮下,建立裸鼠膀胱癌模型。

以PEDF 蛋白(购自吉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直接注射于裸鼠皮下肿瘤组织内作为治疗组,以未注射PEDF 组为阴性对照组。

观察各组的MVD 、VEGF 及肿瘤增殖情况,探讨PEDF 表达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评估PEDF 对膀胱癌的治疗效果,为进一步过度到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需要解决的技术关键:(1) 连接有PEDF 编码基因的腺病毒载体转染膀胱癌细胞株的转染成功率。

(2) PEDF 定量检测:我们已有对前列腺癌、肾癌、膀胱癌等组织标本的PEDF 定量分析的基础,已形成较成熟技术条件、设备和研究经验。

(3) 膀胱癌裸鼠模型的构建。

我们已有成功构建裸鼠膀胱癌和前列腺癌模型的经验。

研究方法:方法(1)膀胱癌组织和非癌膀胱组织中PEDF 和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检测及相关性研究: 实验组 对照组 标本 膀胱癌组织 非癌膀胱组织 A 期 B 期 C 期 D 期 癌旁膀胱组织 正常膀胱组织 炎性膀胱组织 例数 30 30 30 30120 120 120 ①. 应用SYBR Green I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 )技术,对膀胱癌、非癌膀胱组织中PEDF进行定量测定。

②. Western blot 法检测VEGF 、TSP-1、MMP-9。

③. ELISA 法检测TNF-α、IL-1α、血栓调节蛋白、IL-8浓度。

④.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标本MVD 。

⑤. 整理临床资料:膀胱癌患者性别、年龄、组织病理、分期、分级、是否转移、5年生存率。

⑥.数据统计分析(使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PEDF与VEGF表达的相关性。

PEDF与TSP-1表达的相关性PEDF与MMP-9表达的相关性PEDF与TNF-α、IL-1α、血栓调节蛋白、IL-8浓度的相关性。

PEDF与组织MVD相关性。

PEDF与膀胱癌分期的相关性。

PEDF与膀胱癌恶性程度(分级)的相关性。

PEDF与膀胱癌转移的相关性。

PEDF与膀胱癌5年生存率的相关性。

方法(2)PEDF对膀胱癌细胞株的治疗:以连接有PEDF编码基因的腺病毒载体转染膀胱癌细胞,以空载转染膀胱癌细胞作为对照,检测VEGF、TNF-α浓度,观察细胞的增殖、凋亡情况,分析相关性。

①.以RT- PCR法扩增PEDF基因。

②.将扩增后的PEDF基因连接入腺病毒载体,转染膀胱癌细胞。

并以空载转染为对照。

③.Western blot法检测VEGF、TSP-1、MMP-9表达。

④.观察膀胱癌细胞增殖、侵袭、凋亡情况。

⑤.统计分析。

方法(3)PEDF对裸鼠膀胱癌模型的治疗:以人膀胱癌细胞种植于裸鼠皮下,建立裸鼠膀胱癌模型。

以PEDF蛋白直接注射于裸鼠皮下肿瘤内作为治疗组,以未注射PEDF为阴性对照组。

观察两组膀胱癌组织MVD、VEGF表达情况、肿瘤增殖情况,评价 PEDF对膀胱癌的治疗效果。

①.以人膀胱癌细胞种植于裸鼠皮下构建膀胱癌裸鼠模型。

②. 将PEDF 蛋白注射于裸鼠瘤体内。

③.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MVD ;应用Western blot 法检测VEGF 、TSP-1、MMP-9;观察肿瘤增殖、凋亡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