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综合利用 环境保护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二节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

污 染 环 境
COx、NOx、 SO2 烟尘
2.煤的综合利用
煤的综合利用主要是通过煤的干馏、煤的液化、和气 化,获得洁净的燃料和多种化工原料。
(1)煤的干馏 --------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
产物:煤气、煤焦油、焦炭;
干馏产品 出 炉 煤 气
主要成分
主要用途
焦炉 氢气、甲烷、乙烯、 气体燃料、化工原料 气 一氧化碳 粗氨 氨、铵盐 氮肥 水 粗苯 苯、甲苯、二甲苯 苯、甲苯、二甲苯
第二节 资源综合利用 环境保护
在工业生产中需要大量 的原料,消耗大量的能 源,在得到所需产品的 同时产生了大量废气、 废水和废渣,处理不当 就会污染环境。
气候变暖
臭氧层破坏
酸雨 赤潮等
一、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1、煤的组成及其综合利用 煤 的 组 成
无机物(少量) 无机盐等
有机物
H、O、N、S 等元素 —少量 C 元素—大量
化引起藻类 (如蓝藻 、绿藻、硅藻等)的迅猛生长,
水一般呈蓝色或绿色。
赤潮是由于海水中浮游藻类、原生动物或细菌异常增殖或 聚集而引起海水变色的现象。
返回
河水污染导致大量鱼类死亡
光化学烟雾
绿色化学应用于科学研究
安全的生产工艺 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无毒无害原料 可再生资源
原子经济性反应 高选择性反应
石油的主要成分: 石油是由各种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组成的混合物。 (还有水分、盐分等杂质)
二、石油的炼制(除水脱盐后) (1)石油的分馏: 利用原油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将复杂的混合物分离 成简单混合物的过程。
石油的炼制方法1:
分馏
原理:利用各成分沸点不同分离成不同物质
分
资源的综合利用环境保护

资源的综合利用与 环境保护
目 录
• 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性 • 资源综合利用的方法与技术 • 资源综合利用的实践案例 • 环境保护的措施与建议 • 未来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的
趋势与展望
01
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性
节约资源,提高效率
01
资源有限
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而人口和经济的增长对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05
未来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 保护的趋势与展望
智能化技术在资源综合利用中的应用
智能化技术
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资源利用的智能 化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智能化技术应用场景
在采矿、冶炼、制造、能源等领域,通过智能化技术优化生产流程 ,降低能耗和排放,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
智能化技术优势
国际合作与全球共同行动的意义
通过国际合作与共同行动,推动全球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事业 的发展,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感谢观看
THANKS
03
资源综合利用的实践案例
城市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
垃圾分类与回收
通过垃圾分类,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分别处 理,实现资源化利用。
垃圾焚烧发电
利用垃圾焚烧产生的热量发电,实现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
生物降解技术
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垃圾,产生肥料或沼气等资源。
工业废弃物的回收与再生
废钢铁的再生利用
为了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必须采取措施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02
技术进步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已经开发出了许多新的技术和方法,可以更
有效地利用资源,减少浪费。例如,采用先进的采矿技术可以提高矿石
的开采率,减少废石的产生。
目 录
• 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性 • 资源综合利用的方法与技术 • 资源综合利用的实践案例 • 环境保护的措施与建议 • 未来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的
趋势与展望
01
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性
节约资源,提高效率
01
资源有限
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而人口和经济的增长对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05
未来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 保护的趋势与展望
智能化技术在资源综合利用中的应用
智能化技术
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资源利用的智能 化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智能化技术应用场景
在采矿、冶炼、制造、能源等领域,通过智能化技术优化生产流程 ,降低能耗和排放,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
智能化技术优势
国际合作与全球共同行动的意义
通过国际合作与共同行动,推动全球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事业 的发展,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感谢观看
THANKS
03
资源综合利用的实践案例
城市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
垃圾分类与回收
通过垃圾分类,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分别处 理,实现资源化利用。
垃圾焚烧发电
利用垃圾焚烧产生的热量发电,实现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
生物降解技术
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垃圾,产生肥料或沼气等资源。
工业废弃物的回收与再生
废钢铁的再生利用
为了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必须采取措施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02
技术进步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已经开发出了许多新的技术和方法,可以更
有效地利用资源,减少浪费。例如,采用先进的采矿技术可以提高矿石
的开采率,减少废石的产生。
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

废弃物资源化
将废弃物转化为有价值的资源,如废塑料再生、废纸再利用等。
工业余热利用
将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进行回收和利用,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污水处理与回用
通过污水处理技术将废水转化为可再利用的水资源,减少对新鲜水 资源的需求。
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的未来发展
技术创新推动资源综合利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将会有更多的新技术、新工艺应用于资源综合利用领域,提高资源 的利用率和环保效果。
3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良好的环境基础 能够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社会福祉。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实践
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协调发展
01
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追求经济效益、
社会公正和生态平衡的有机统一。
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
02
可持续发展实践包括发展绿色产业、循环经济,推广清洁能源,
化学在资源综合利用中还能够提供高 效、环保的工艺和技术,提高资源的 利用率和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化学反应,可以将废弃物中的有害物 质转化为无害物质,或者将废弃物中的有 用成分提取出来,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资源综合利用的方法和技术
资源综合利用的方法包括物理法、化 学法和生物法等,这些方法能够根据 不同废弃物的性质和组成,选择最适 合的处理方式。
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案例
工业废水处理
采用化学沉淀、氧化还原等方法 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有机
物等有害物质。
大气污染治理
利用化学吸收、催化转化等技术降 低大气中的有害气体浓度,减少空 气污染。
土壤修复
通过化学改良剂、植物提取物等方 法修复被污染的土壤,提高土壤质 量。
将废弃物转化为有价值的资源,如废塑料再生、废纸再利用等。
工业余热利用
将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进行回收和利用,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污水处理与回用
通过污水处理技术将废水转化为可再利用的水资源,减少对新鲜水 资源的需求。
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的未来发展
技术创新推动资源综合利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将会有更多的新技术、新工艺应用于资源综合利用领域,提高资源 的利用率和环保效果。
3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良好的环境基础 能够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社会福祉。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实践
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协调发展
01
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追求经济效益、
社会公正和生态平衡的有机统一。
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
02
可持续发展实践包括发展绿色产业、循环经济,推广清洁能源,
化学在资源综合利用中还能够提供高 效、环保的工艺和技术,提高资源的 利用率和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化学反应,可以将废弃物中的有害物 质转化为无害物质,或者将废弃物中的有 用成分提取出来,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资源综合利用的方法和技术
资源综合利用的方法包括物理法、化 学法和生物法等,这些方法能够根据 不同废弃物的性质和组成,选择最适 合的处理方式。
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案例
工业废水处理
采用化学沉淀、氧化还原等方法 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有机
物等有害物质。
大气污染治理
利用化学吸收、催化转化等技术降 低大气中的有害气体浓度,减少空 气污染。
土壤修复
通过化学改良剂、植物提取物等方 法修复被污染的土壤,提高土壤质 量。
第7章 第2讲 资源综合利用 环境保护

进入导航
第七章
第 2讲
系列丛书
高三总复习 · RJ · 化学
进入导航
第七章
第 2讲
系列丛书
考纲解读
1.认识化学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增加绿色化学的有 关知识。
2.体会化学对环境保护的意义,讨论在化工生产中
遵循的“绿色化学”原则。 3.了解石油、煤、天然气的来源及加工。 4.了解石油化工产品。 5.了解煤的干馏产物及其应用。
油价上涨的困惑 。以下解决能源问题的方法不当的是
( ) A.用木材做燃料 C.开发风能 [答案]A B.用液氢替代汽油 D.开发地热
[解析]如果用木材作燃料代替燃油,就会使大量森林
树木被砍伐,造成水土流失,破坏生态环境。
高三总复习 · RJ · 化学
进入导航
第七章
第 2讲
系列丛书
高三总复习 · RJ · 化学
)
[答案]D
高三总复习 · RJ · 化学
进入导航
第七章
第 2讲
系列丛书
[ 解析 ] 低碳经济即是降低 CO2 的排放, A 中氢能的燃
烧产物为H2O;塑料的成分中含有碳元素,燃烧或降解后 也产生CO2;绿色化学中的原子利用率提高,即为反应中 只生成一种产物,无其他产物出现;有机物中含有碳,且 有机溶剂大多污染环境,D错误。
高三总复习 · RJ · 化学
进入导航
第七章
第 2讲
系列丛书
考向分析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关系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问 题,因此,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本讲主要考查化石燃
料的综合利用;聚合反应及高分子化合物的特征、性质;
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绿色化学等知识。预计2014年高考 会以生产、生活、社会中的实际问题为载体考查化石燃料 的综合利用、环保及绿色化学问题。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课件:4.2资源综合利用 环境保护

(1)煤的干馏 (有化学反应也有物理变化)
(2)煤的气化
高温
C(s) + H2O(g) → CO(g) + H2(g)
水煤气
煤的气化是___化___学__变___化_______的过程。
(3)煤的液化
煤 煤可也可___以_直___接间_____液接____化液_____化_,__使__,煤与先转H2化作为用_生_C_成O__液__和体_燃__H料_2_;_ ,再在催化剂作 用下生成___甲__醇_____。
4.绿色化学核心是 _利__用___化__学__原__理__从___源__头__上__减___少__和__消__除___工__业__生__产__对___环__境__的__污___染___。 5.“原子经济” 按照绿色化学的原则,最理想的“原子经济”就是反应物 的原子_全__部____转化为_期__望___的__最__终__产___物_,这时原子的利用率 为______1_0_0__%______。
1.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学工业发展水平的
标志是( B )
A.石油的年产量 B.乙烯的年产量 C.合成纤维的年产量 D.硫酸的年产量
2.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B )
A.煤的干馏 C.石油裂化
B.石油分馏 D.乙烯聚合
3.(双选)石油裂化的目的是( AD)
A.使长链烃分子断裂为短链烃分子 B.除去石油中的杂质 C.使直链烃转化为芳香烃 D.提高汽油的产量和质量
场景记忆法小妙招
超级记忆法--身 体法
1. 头--神经系统 2. 眼睛--循环系统 3. 鼻子--呼吸系统 4. 嘴巴--内分泌系统 5. 手--运动系统 6. 胸口--消化系统 7. 肚子--泌尿系统 8. 腿--生殖系统
(2)煤的气化
高温
C(s) + H2O(g) → CO(g) + H2(g)
水煤气
煤的气化是___化___学__变___化_______的过程。
(3)煤的液化
煤 煤可也可___以_直___接间_____液接____化液_____化_,__使__,煤与先转H2化作为用_生_C_成O__液__和体_燃__H料_2_;_ ,再在催化剂作 用下生成___甲__醇_____。
4.绿色化学核心是 _利__用___化__学__原__理__从___源__头__上__减___少__和__消__除___工__业__生__产__对___环__境__的__污___染___。 5.“原子经济” 按照绿色化学的原则,最理想的“原子经济”就是反应物 的原子_全__部____转化为_期__望___的__最__终__产___物_,这时原子的利用率 为______1_0_0__%______。
1.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学工业发展水平的
标志是( B )
A.石油的年产量 B.乙烯的年产量 C.合成纤维的年产量 D.硫酸的年产量
2.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B )
A.煤的干馏 C.石油裂化
B.石油分馏 D.乙烯聚合
3.(双选)石油裂化的目的是( AD)
A.使长链烃分子断裂为短链烃分子 B.除去石油中的杂质 C.使直链烃转化为芳香烃 D.提高汽油的产量和质量
场景记忆法小妙招
超级记忆法--身 体法
1. 头--神经系统 2. 眼睛--循环系统 3. 鼻子--呼吸系统 4. 嘴巴--内分泌系统 5. 手--运动系统 6. 胸口--消化系统 7. 肚子--泌尿系统 8. 腿--生殖系统
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课件.ppt

{ 通常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现在人们大量利用的淡水资源: 河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2、分布不平衡
{ 降水多的地区,淡水资源丰富 降水少的地区,淡水资源不足
{ 地区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 时间分布不均——修水库蓄水
3、水资源危机的原因
(1)水资源与人口分布不均 (2)人对水体的污染和浪费 (3)人口增长使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 用水量增加
上述资源哪一种资源与其它的资源不同, 有什么不同?
(2)自然资源的分类
可再生资源如果 不被合理利用和 保护,就可能失 去其“永续利用” 的特性,成为非 可再生资源。
(3)自然资源的属性
①稀缺性 ②区域性 ③多用性 ④整体性 ⑤两用性
2. 世界自然资源现状及特点
(1)水资源短缺 (2)土地荒漠化 (3)森林资源破坏 (4)矿产资源匮乏 (5)物种资源加速灭绝
马鞍山
石碌
海南
我国有色金属的分布
我国有色金属 中的钨、锑、 钛、钒、稀土 等储量居世界 首位。
稀土
镍 内蒙古
山东
白云鄂博
金
金昌
甘肃
锑
四川 钒钛
贵州 汞 湖南
锡矿山
招远 铅锌
铜
德兴
攀枝花
铜仁水口山 大余 江西
个旧
云南 锡
平果
铝土
广西 钨
我国三大伴生矿的分布
铁矿中伴生稀土 内蒙古
金昌
镍矿中伴生多种金属
{大河流经的地区:尼罗河、印
(1)耕地 度的两河流域等 温带湿润的平原地区
为什么大河流经地区经常成为世界主要耕地 地形——平坦开阔 土壤——肥沃且深厚 气候——温和、湿润
水源——灌溉水源充足
{热带草原:非洲、南美洲、大
{ 降水多的地区,淡水资源丰富 降水少的地区,淡水资源不足
{ 地区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 时间分布不均——修水库蓄水
3、水资源危机的原因
(1)水资源与人口分布不均 (2)人对水体的污染和浪费 (3)人口增长使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 用水量增加
上述资源哪一种资源与其它的资源不同, 有什么不同?
(2)自然资源的分类
可再生资源如果 不被合理利用和 保护,就可能失 去其“永续利用” 的特性,成为非 可再生资源。
(3)自然资源的属性
①稀缺性 ②区域性 ③多用性 ④整体性 ⑤两用性
2. 世界自然资源现状及特点
(1)水资源短缺 (2)土地荒漠化 (3)森林资源破坏 (4)矿产资源匮乏 (5)物种资源加速灭绝
马鞍山
石碌
海南
我国有色金属的分布
我国有色金属 中的钨、锑、 钛、钒、稀土 等储量居世界 首位。
稀土
镍 内蒙古
山东
白云鄂博
金
金昌
甘肃
锑
四川 钒钛
贵州 汞 湖南
锡矿山
招远 铅锌
铜
德兴
攀枝花
铜仁水口山 大余 江西
个旧
云南 锡
平果
铝土
广西 钨
我国三大伴生矿的分布
铁矿中伴生稀土 内蒙古
金昌
镍矿中伴生多种金属
{大河流经的地区:尼罗河、印
(1)耕地 度的两河流域等 温带湿润的平原地区
为什么大河流经地区经常成为世界主要耕地 地形——平坦开阔 土壤——肥沃且深厚 气候——温和、湿润
水源——灌溉水源充足
{热带草原:非洲、南美洲、大
最新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ppt课件

降尘、对煤矸石自燃区域进行覆盖阻氧灭火,防止了对大 气的污染;
②营造防风林带,开展复垦绿化造林。 废水:沉淀净化
知识结构
资源开发的条件
能
源
资
能源基地建设
源
的
开
发
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市场广阔 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扩大煤炭开采量 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能源的综合利用
煤炭资源的 有利条件
具体表现
已探明的煤炭资源储量为2700亿吨,按 储量丰富 2002年生产规模(4.8亿吨)计算,可开采
560年
分布范围广 全省4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
煤种齐全 全国10大煤种,山西省都有分布
煤质优良
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 大同煤田为低硫、低灰、高发热量的优质 动力煤产地,河东煤田则是优质主焦煤基 地
某一资源开发条件分析思路: 数量 质量 种类 开采难度 市场 交通
讨论:试分析石碌铁矿开发条件?
阅读:我国能源供求面临的五大挑战
挑战之一:人均资源量少。我国煤炭储量居世界 第3位,石油探明可采储量居第11位,天然气可采 储量居第14位,水能资源和太阳能资源蕴藏量分别 居世界第1位和第2位。但是人均煤炭、石油的探明 可采量,仅为世界人均值的1/2和1/10左右。
易地造成大气 污染、水污染
生态环境问题
能源开发利用必须与 生态环境治理同步
五、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2、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方法和手段 (1) 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2) 调整产业结构
(3)“三废”的治理 废渣——煤矸石:主要用于发电、供热和充 填露天矿坑及塌陷区 煤泥:经干燥后再利用
废气:①做好消烟除尘工作,对矿区道路和作业面洒水
②营造防风林带,开展复垦绿化造林。 废水:沉淀净化
知识结构
资源开发的条件
能
源
资
能源基地建设
源
的
开
发
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市场广阔 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扩大煤炭开采量 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能源的综合利用
煤炭资源的 有利条件
具体表现
已探明的煤炭资源储量为2700亿吨,按 储量丰富 2002年生产规模(4.8亿吨)计算,可开采
560年
分布范围广 全省4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
煤种齐全 全国10大煤种,山西省都有分布
煤质优良
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 大同煤田为低硫、低灰、高发热量的优质 动力煤产地,河东煤田则是优质主焦煤基 地
某一资源开发条件分析思路: 数量 质量 种类 开采难度 市场 交通
讨论:试分析石碌铁矿开发条件?
阅读:我国能源供求面临的五大挑战
挑战之一:人均资源量少。我国煤炭储量居世界 第3位,石油探明可采储量居第11位,天然气可采 储量居第14位,水能资源和太阳能资源蕴藏量分别 居世界第1位和第2位。但是人均煤炭、石油的探明 可采量,仅为世界人均值的1/2和1/10左右。
易地造成大气 污染、水污染
生态环境问题
能源开发利用必须与 生态环境治理同步
五、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2、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方法和手段 (1) 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2) 调整产业结构
(3)“三废”的治理 废渣——煤矸石:主要用于发电、供热和充 填露天矿坑及塌陷区 煤泥:经干燥后再利用
废气:①做好消烟除尘工作,对矿区道路和作业面洒水
83 资源综合利用 环境保护 人教版(新教材化学2019)高中化学必修二课件

第三节 环境保护与绿 色化学
环境问题的含义:主要指的是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及利用自
然资源从而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以及工农 业生产以及人类生活造成的环境污染
一、化学与环境保护
(一)环境质量监测
(二)工业“三废”的治理
1、工业“三废”包括:废气、废水、废渣 2、大气污染: (1)主要来源:化石燃料的燃烧及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气和 其携带的颗粒物
为100%。以下反应最符合绿色化学原子经济性要求的是( A )
A.乙烯发生加聚反应制得聚乙烯高分子材料 B.用甲烷与氯气制备一氯甲烷 C.用苯和液溴为原料制取溴苯 D.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得二氧化碳
感谢同学们 的配合,必பைடு நூலகம்修二的教学 任务顺利完
成!
【课堂训练】
1. 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各种污染 数不胜数。下列名词与环境污染无关的是:①温室效应; ②赤潮; ③酸雨; ④光化学污染;⑤臭氧空洞; ⑥潮 汐; ⑦大脖子病; ⑧水体富营养化B 。( ) A.②⑥ B.⑥⑦ C.①③⑤ D.④⑤⑧
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PM2.5是指粒径不大于2.5μ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 B.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 染 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
②废水处理中的化学方法及原理
方法 常用试剂
原理
混凝法 中和法
明矾、聚合氯 化铝等
吸A附l3水++中3H悬2浮O物Al(OH)3(胶体)+3H+,生成的胶体
熟石灰、硫酸 、CO2
通过加碱中和酸或加酸中和碱进行污水处理, 如Ca(OH)2+H2SO4=CaSO4↓+2H2O
环境问题的含义:主要指的是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及利用自
然资源从而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以及工农 业生产以及人类生活造成的环境污染
一、化学与环境保护
(一)环境质量监测
(二)工业“三废”的治理
1、工业“三废”包括:废气、废水、废渣 2、大气污染: (1)主要来源:化石燃料的燃烧及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气和 其携带的颗粒物
为100%。以下反应最符合绿色化学原子经济性要求的是( A )
A.乙烯发生加聚反应制得聚乙烯高分子材料 B.用甲烷与氯气制备一氯甲烷 C.用苯和液溴为原料制取溴苯 D.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得二氧化碳
感谢同学们 的配合,必பைடு நூலகம்修二的教学 任务顺利完
成!
【课堂训练】
1. 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各种污染 数不胜数。下列名词与环境污染无关的是:①温室效应; ②赤潮; ③酸雨; ④光化学污染;⑤臭氧空洞; ⑥潮 汐; ⑦大脖子病; ⑧水体富营养化B 。( ) A.②⑥ B.⑥⑦ C.①③⑤ D.④⑤⑧
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PM2.5是指粒径不大于2.5μ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 B.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 染 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
②废水处理中的化学方法及原理
方法 常用试剂
原理
混凝法 中和法
明矾、聚合氯 化铝等
吸A附l3水++中3H悬2浮O物Al(OH)3(胶体)+3H+,生成的胶体
熟石灰、硫酸 、CO2
通过加碱中和酸或加酸中和碱进行污水处理, 如Ca(OH)2+H2SO4=CaSO4↓+2H2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4H10
丁烷
催化剂 加热、加压
C2H6
乙烷
+
C2H4
乙烯
• 思考与交流 如何鉴别分馏汽油和裂化汽油?
烷烃、环 烷烃和芳
香烃
含烷烃 和烯烃
对比得到:裂化汽油中含有烯烃!
三、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天然气既是一种清洁的化石燃料,更是一 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作为化工原料,它主 要用于合成 氨 和生产 甲醇 等。天然气化 工以含一个碳原子的甲烷为原料,通过化 学变化形成含两个或多个碳原子的其他有 机化合物。实现天然气的有效转化是一项 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单体:
CH2=C COOCH3 CH3
环境污染
1.气候变暖 2.臭氧层空洞 3.酸雨 4.白色污染 5.光化学烟雾 6.赤潮、水华
二氧化碳 氟利昂 SO2、氮氧化合物(NOX) 塑料 氮氧化合物(NOX) 水富营养化(N、P超标)
赤潮是由于海水中浮游藻类、原生动物或细菌异常增殖或 聚集而引起海水变色的现象。实际上,赤潮并不一定都是 红色的,它可因引发赤潮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不同而呈现出 不同颜色。
热点:原子经济——反应物原子全部转化为最终 的期望产物,原子利用率为100%
练习
❖• 石油加工的主要目的是( A))
AA.. 将石油按其成分的沸点不同加以分离 BB.. 将石油按饱和与不饱和烃加以分离 CC.. 得到碳原子数多的烃类 DD.. 将石油中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分开
•❖ 用重油制取丙烯的方法是( D) A.减压分馏 B.干馏 C.裂化 D.裂解
的方法中,原子经济性最好的是(反应均在一定条件下进行)
( C)
A
+C2H5Cl→
+HCl
B
→
+C2H5OH→
+H2O
C
+CH2=CH2→
D
→
+HBr
+H2→
第二课时
背景知识回顾 1、通常所说的三废是指 废渣 、废气 和废水 。 2、绿色食品是指 无污染、无公害 的食品, 白色污染是指 塑料垃圾 。
CO + 2H2
一定 条件
CH3OH(甲醇)
煤直接作燃料——利用率低并污染环境
煤的综合利用
煤的干馏 煤的气化
获得洁净的燃料和 多种化工原料
煤的液化
注:煤的干馏、气化、液化均为__化__学___变化
二、石油的综合利用
1、石油的组成元素: 主要是碳、氢元素
石油的主要成分: 是由各种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组成的混合 物。(还有水分、盐分等杂质)
❖ 石油裂解的目的是( C ) A. 提高轻质液体燃料的产量 B. 主要提高汽油的产量 C. 获得短链不饱和烃 D. 改善汽油的质量
绿色化学对于化学反应提出了“原子经济性”(原子节约)的新
概念及要求。理想的原子经济性反应是原料分子中的原子全部转
变成所需产物,不产生副产物,实现零排放。下列几种生产乙苯
2021年3月1日星期一
煤、石油和天然气仍然是人类 使用的主要能源,也是三种重要的 化石燃料
优点: 提供能量、化工原料
缺点: 不可再生、环境污染
一、煤的综合利用
煤的结构模型
污染环境 煤的组成
1、煤的组成 无机物(少量) 无机盐等
有机物
H、O、N、S 等元素 —少量
C 元素—大量
COx、NOx、 SO2 烟尘
2、石油的炼制(除水脱盐后) (1)石油的分馏:
利用原油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将复杂的混合物 分离成简单混合物的过程。
产量提高
25%
3、石油的裂化和裂解 (1)裂化的目的:提高轻质液体燃料的产量。 (2)裂化的原理: 石油的裂化是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含碳原子多的重
油(烃)断裂成碳原子较少的烃的过程。 。
求知课堂互动
一、环境保护 1、在环境问题面前,化学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化学工作者所面临的重 要任务是对 环境情况的检测、三废 的治理、寻找从 源头上治理 环境污染的生产工艺。 2、化学在三废治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二、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1、环境:主要是指人类的生存环境。
四 1、、三合大成合成材材料料:塑__料___、__合__成__橡__胶___、__合__成__纤__维_。
2、原料:
石油、煤、天然气
。
3、合成材料基本特征: 相对分子质量很大,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
4、合成材料的合成原理: 加聚反应 。
聚丙烯: 单体:
CH2=CHCH3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有机玻璃)
环境污染的分类:
• 按环境要素:分大气污染、染、农业环境污染。
绿色化学理念(防治优于治理)
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 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又称为“环境无害化 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
从环境观点看:强调从源头上消除污染。(从一 开始就避免污染物的产生)
从经济观点看:它提倡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降 低生产成本。(尽可能提高原子利用率)
(3)裂解: 深度的裂化。
裂解的目的: 获得乙烯、丙烯、甲烷等重要化工基本原料。
乙烯的产量是一个国家石化水平的标志
C16H34
催化剂 加热、加压
C8H18
+
C8H16
十六烷
辛烷 辛烯
C8H18
催化剂 加热、加压
C4H10
+
C4H8
辛烷
丁烷 丁烯
C4H10
催化剂 加热、加压
CH4
+
C3H6
丁烷
甲烷 丙烯
返回
水华是淡水中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是由于水的富营养 化引起藻类 (如蓝藻 、绿藻、硅藻等)的迅猛生长, 水一般呈蓝色或绿色。
淡水中“水华”造成的最大危害是:饮用水源受到威胁,
藻毒素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的健康,蓝藻“水华”的次 生代谢产物MCRST能损害肝脏,具有促癌效应,直接威胁 人类的健康和生存。
2、煤的综合利用 (1)煤的干馏 把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它分解的过程。
(2)煤的气化:
将煤中的有机物及碳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
C(s) + H2O 高温 CO(g) + H2(g)
(3)煤的液化:
将煤转化液体燃料的过程。
分为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
如: C(s) + H2O 高温 CO(g) + H2(g)
2、环境问题:主要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 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而造成生态环境的 破坏,以及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所造 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3、环境污染:人类排放的污染物质超过 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引起环境质量发生 不良变化从而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的现 象。
因此,要随时进行环境监测!!!
如:水华、赤潮、酸雨、光化学烟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