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学概论-实习一11
浅议《林学概论》的实践性教学

需要教员 的策划和倡导 。作为《 林学 概论 》 实践课程的倡导者 , 教 员应积极组织此活动 , 在课 堂中 , 引入现地教学 , 讲 到相应知识点
时, 要带学员到标本 室 、 植物园 、 野外等处实地 学习 , 把 空洞 的理 论文字教 学转变为形象 丰富的实践教学 , 增加学 员学习 的兴趣 , 并提高学习效率 , 增强 知识接受度 。教员要时刻关注我 国素质教 育的根本走 向, 并将这些理论 和方针成功地运用到平时 的教学活 动中 。通过 实践性课程 改革 提高学员 的学科 素质和分析 问题的 能力 , 活化他们 的思维 , 让他 们把 整个 知识体 系系统起来 , 并加 以 应用 , 不断地 引导他们走 向成功 。 3 . 3 学 院要 为林学 的实践性教学提供保 障和支持 要进行《 林学概论 》 的实践 性活动最重要 的是要得到学 院的 支持 和鼓励 , 实践课需要 一定 的资金作 为支撑 , 也需要 固定 的实 践基地 。北京林业 大学 鹫峰林场作为学 院的实践基地 , 能够满足 部分 实习需求 , 但仍有欠 缺 。学 院要积 极展开对外 的交流活动 , 建立 更多 的专业 实习基地 。实践性课程 的顺 利实现关 系到素质 教育 改革的实现 , 更关 系到学员的命运 , 因此学 院必须要足够重 视, 为林学 概论课程 的实 践活动提供有力 的保证 , 为 国家和社会 培养更多优秀 的人才 。
堕 塾 !
No. 4 T I ME E D U C A T I O N Ap r i l
浅议《 林 学概 论》 的实践性教学
岳 宁
摘要 : 武警警种 学院在 2 0 1 1 年武警 院校 改革后 , 教 学重心 由学历教 育转为任 职教育 , 因此 , 对《 林学概 论》 等 专业基础课 , 也要求增 加 实践教 学在整个教 学工作 中的 比重 , 以提 高学 员对所学知识的 实际应用能力 , 避免理论脱 离实际现 象的发 生。实践性教 学是素质教 育改革的根本 目标 , 也是推 动社 会发展 的原动力 , 只有把课 堂的理论 与课 外的实践相 结合 , 才能够把所 学知识变活 , 提升 学员的知识运 用能力。所 以, 积极地开展 《 林 学概论》 的 实践性教 学是 至关重要的 , 理应 成为教 学改革的重点 。
林学概论

形态成熟:果实具有成熟时的正常大小和颜色,种皮变得坚硬致密,种子含水率降低,内部营养物质转化为难溶解状态时,称为形态成熟。
4、影响种子寿命的因素:(1)树种特性与寿命:不同树种的种子的寿命有一定的差异,但这种差异有大有小,豆科植物种子的寿命较长,如含羞草和合欢:而柳树属的种子最短,不给予任何措施,在几天或几周内完全失生命力,由于种子之间存在以下不同而使寿命有较大差异。
①种皮结构:豆科的种子,有坚硬、致密、不透气、不透水的种皮结构,受外界影响小,易于种生命力的保存:而杨、柳等种子,种皮膜质易透气透水,不利于种子生命力的保存。
②种子内含物:一般含脂肪和蛋白质多的种子寿命长,如豆科、松科,含淀粉多的种子寿命短,如壳斗科。
③种子含水量:种子含水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种子的呼吸强度,同时也影响昆虫和微生物的活动,种子含水量是决定种子耐储藏的主要因子,在安全含水量条件下储藏种子,易保持种子的生命力。
(2)种子成熟度和健康状况:一般地,完全成熟的种子微生物比未成熟的种子寿命较长。
5、在安全含水量条件下储藏种子,易保持种子的生命力。
生物肥料:生物肥料是用从土壤中分离出来的对苗木生长有益的微生物制成的肥料,如菌根菌,磷化细菌、根瘤菌及固氮细菌等。
8、皮部生根:扦插育苗是否能取得成功,就视插穗插入土壤后是否能生根成活,有些树种随着生长进程,逐步在皮下形成根原始体,扦插后、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气条件下,它们从皮部生生出根来(不定根),这种生根方式叫皮部生根类型。
9影响插穗成活的主要因素:(1)内在因素:①树种的遗传性:不同树种生根难易程度有所不同,这是由遗传所决定的,如杨、柳杉木易生根,雪松、侧柏、落叶松难生根,松树、冷杉、核桃极难生根等,生根难易之差异,主要是由于枝条内部含有抑制生根的物质所致,含可抑制物质多的树种,抑制生根的作用很强。
②母树状况及枝条的年龄,年幼的母树再能力强,含抑制物质多的树种,抑制生根的作用很强。
林学概论

第一章绪论林业:是培育、保护、管理和利用森林的事业。
自然性、可再生性、低能耗性、环境友好性林学:是一门研究如何认识森林、培育森林、经营森林、保护森林和合理利用森林的应用学科。
中国林业的现状:1、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质量不高;2、林业结构不合理;3、造林绿化质量低,发展速度慢;4、林业产业发展滞后,难以对生态建设形成有效的支持;5、林业补偿机制尚未建立;6、林业市场发育滞后;7、林业科技发展滞后,缺乏科技创新与技术推广动力;8、林业基础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
中国林业的趋势:1、森林资源将稳步上升;2、森林经营思想由强调木材永续利用转变为森林多目标经营和可持续发展;3、生态环境建设中林业的主体作用得到进一步维持与发挥;4、人工商品林的重要性日益突出;5、林业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将得到充分重视,社会参与林业经营模式日益普遍;6、科技在林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强化。
世界林业发展的趋势:1、由传统林业向生态化林业发展;2、城市林业和社会林业的迅猛崛起;3、由传统的永续利用向持续发展转变;4、由单纯开发天然林想培育人工速生林转变;5、由生产锯材、胶合板想生产各式纸产品、非单板型人造板转变;6、森林经营理念的变革;7、由传统经营模式向持续经营模式转变;8、高科技在林业中的广泛应用。
第二章森林的概念及特征森林:生活在一个生物群丛亦即生物群落中的植物和动物的集合体。
森林的特点:1、寿命长,生产周期长;2、成分复杂,产品丰富多彩;3、体积庞大,地理环境多种多样,类型复杂;4、森林具有天然更新的能力,是一种可以再生的资源;5、具有巨大的生产能力,拥有最大的生物产量;6、对周围环境有巨大的影响。
森林的植物成分:林木(森林植物中的全部乔木)、下木(林内的灌木和小乔木,其高度终生不超过成熟林分平均高的1/2)、幼苗幼树、活地被物、层间植物(林分内没有固定层次的植物成分)。
优势树种(建群树种):是指森林中材积和株数最大的乔木树种。
(精选)林学概论

林学概论第1章绪论1★.林业:是培育、爱惜、治理和利用丛林的事业。
2.林学:林学是有关林业生产(专门是营林生产)科学技术的知识系统及与其有关的科学基础知识系统的集合,是一门研究如何熟悉丛林、培育丛林、经营丛林、爱惜丛林和合理利用丛林的应用学科,它是一个相当广漠的知识领域。
3.中国林业的进展:狩猎林业进展-> 农耕林业时期-> 走向可持续进展林业时期4.中国林业的现状:(1)丛林资源总量不足、散布不均、质量不高(2)林业结构不合理(3)造林绿化质量低,进展速度慢(4)林业产业进展滞后,难以对生态建设形成有效的支持(5)林业补偿机制尚未成立(6)林业市场发育滞后(7)林业科技进展滞后,缺乏科技创新与技术推行动力(8)林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第2章森林的概念与特征1★.丛林的特点:(1)寿命长,生长周期长(2)成份复杂,产品丰硕多彩(3)体积庞大,地理环境多种多样,类型复杂(4)丛林具有天然更新的能力,是一种能够再生的生物资源(5)具有庞大的生产能力,拥有最大的生物产量(6)对周围环境具有庞大的阻碍力2★.优势树种:又称建群树种。
在丛林中,株数材积最大和次大的乔木树类别离称为优势树种和亚优势树种。
要紧树种:又称目的树种。
是符合人们经营目的的树种,一样具有最大的经济价值,若是要紧树种同时又是优势树种,是比较理想的。
另外还有次要树种(非目的树种),伴生树种(辅佐树种),先锋树种。
下木:是指林内的灌木和小乔木,其高度一样终生不超过成熟林分平均高的1/2。
3★.林分:将大片丛林按其本身的特点和经营治理的需要,区划成假设干个内部特点相同且与周围相邻部份有明显区别的丛林地段称为林分。
林分特点指标:(1)林分起源(2)树种组成(指乔木树种所占比例,以十分法表示。
同一个树种组成的林分称作纯林;而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树种组成的林分称为混交林。
)(3)林相(林分中乔木树种的树冠所形成的树冠层次称作林相或林层。
林学概论

绪论1.林业的定义:培养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农产品、利用树木的自然特性以发挥防护作用的社会生产部门。
2.林学的定义:林学是一门研究如何认识森林,培育森林,经营森林,保护森林和合理利用森林的应用科学。
第一章1.概念:●森林:是指一定面积的地理空间中,以树木为主体,有其它植物、动物、微生物共同生存,与气候、土壤等外界环境相互影响的生物地理群落。
●林分:是指内部特征一致,与周围相邻部分有明显区别的一片森林地段。
●森林资源:是林地及其所生长的森林有机体的总称。
包括:林木、林中和林下植物、野生动物、土壤微生物及其他自然环境因子。
2.描述森林特征的指标及含义:①林分起源:指森林发生形成的原因。
一般分为天然林和人工林。
②林龄: 指林分的年龄。
通常以林木的平均年龄表示。
林分可分为同龄林和异龄林。
林龄按龄级统计。
林分平均高③胸径和林分平均胸径⏹树木胸径:指距地面1.3m高处树干的直径。
⏹林分平均胸径:林分平均胸高断面积所对应的直径。
④林分平均高⑤林分密度●株数密度:单位面积林木株数;●疏密度:林分中林木单位面积胸高断面积(或蓄积)与相同立地条件下标准林分每公顷胸高断面积(或蓄积)之比。
●标准林分:树种在一定年龄、一定立地条件下最完善和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所占有空间的林分。
●郁闭度:林分中林冠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
⑥树种组成:指乔木树种在林分中所占的比例,以十分法表示。
⑦林相:也称林层,指林分中由所有林木的树冠所形成的层次。
一般分为:单层林、复层林、连层林。
⑧林型: 是森林中树种组成,其它植物、动物区系、微生物、气候、土壤和水文条件,植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森林更新过程和演替方向都类似,在相同的经济条件下需要采取相同的经营措施的森林地段。
⑨立地质量:又称地位质量,是综合评价影响森林生产能力的所有生境因子的数量化值。
一般以一定年龄时的林分平均高作为评定立地质量的高低。
⑩材积和蓄积量●材积:任何形式木材,如:立木、原条、原木、方材、板材等的体积。
林学概论

绪论1、林业得定义:培养与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与其她农产品、利用树木得自然特性以发挥防护作用得社会生产部门.2、林学得定义:林学就是一门研究如何认识森林,培育森林,经营森林,保护森林与合理利用森林得应用科学.第一章1、概念:●森林:就是指一定面积得地理空间中,以树木为主体,有其它植物、动物、微生物共同生存,与气候、土壤等外界环境相互影响得生物地理群落。
●林分:就是指内部特征一致,与周围相邻部分有明显区别得一片森林地段.●森林资源:就是林地及其所生长得森林有机体得总称。
包括:林木、林中与林下植物、野生动物、土壤微生物及其她自然环境因子.2、描述森林特征得指标及含义:①林分起源:指森林发生形成得原因。
一般分为天然林与人工林。
②林龄:指林分得年龄.通常以林木得平均年龄表示。
林分可分为同龄林与异龄林.林龄按龄级统计。
林分平均高③胸径与林分平均胸径⏹树木胸径:指距地面1、3m高处树干得直径。
⏹林分平均胸径:林分平均胸高断面积所对应得直径。
④林分平均高⑤林分密度●株数密度:单位面积林木株数;●疏密度:林分中林木单位面积胸高断面积(或蓄积)与相同立地条件下标准林分每公顷胸高断面积(或蓄积)之比。
●标准林分:树种在一定年龄、一定立地条件下最完善与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所占有空间得林分.●郁闭度:林分中林冠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
⑥树种组成:指乔木树种在林分中所占得比例,以十分法表示。
⑦林相:也称林层,指林分中由所有林木得树冠所形成得层次.一般分为:单层林、复层林、连层林.⑧林型:就是森林中树种组成,其它植物、动物区系、微生物、气候、土壤与水文条件,植物与环境之间得相互关系,森林更新过程与演替方向都类似,在相同得经济条件下需要采取相同得经营措施得森林地段.⑨立地质量:又称地位质量,就是综合评价影响森林生产能力得所有生境因子得数量化值.一般以一定年龄时得林分平均高作为评定立地质量得高低。
⑩材积与蓄积量●材积:任何形式木材,如:立木、原条、原木、方材、板材等得体积。
林学概论-考试资料

林学概论-考试资料第一篇:林学概论-考试资料基础知识题1.森林--是以乔木为主,包括灌木、草本植物以及其他生物在内,占有相当大的空间,密集生长,能显著影响周围环境的生物群落。
2森林分布的一般规律?-包括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
水平地带性:在地球表面,气候条件特别是热量和水分状况随纬度和经度呈现出有规律的递变,从而引起森林在水平方向上呈现有规律的变化的现象。
垂直地带性:随着海拔的升高森林植被分布呈现有规律的变化,这一现象称为森林分布的垂直地带性。
3森林分布的水平地带性?在地球表面,气候条件特别是热量和水分状况随纬度和经度呈现出有规律的递变,从而引起森林在水平方向上呈现有规律的变化的现象。
4碳汇?主要是指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多少,或者说是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
5植物分类的方法?一人为分类法;二自然分类法,根据植物进化中亲缘关系的亲疏远近作为分类标准,依据最能反映亲缘关系和系统演化中的主要形状进行分类。
6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
种是分类学上一个基本单位,也是各级单位的起点。
种是生物进化与自然选择的产物,同种植物占有一定自然分布区,具有基本相同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生态学特性;具有相同的遗传形状,能进行自由交配,产生有正常生育能力的后代;与边缘种之间有明显的差异,种间存在生殖隔离。
亚种是指在不同分布区的同一种植物,由于生境不同导致植物在形态构造或生理机能上的差异。
变种是指具有相同分布区的同一种植物,由于微生境不同导致植物产生可稳定遗传的形态差异。
变型是指具有微小的形态学差异,但分布没有规律的同种植物的不同个体。
7植物检索表的种类?平行检索表、定距(等距)检索表 8植物界的基本类群?根据植物体形态构造表现的原始与进化、生殖过程中受精卵是否在母体内发育形成胚,把植物界划分为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两大类群,或化分为无胚植物和有胚植物两大类群。
9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的成分和非生物的成分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互相作用、互相依存构成的一个具有自动调节机制的生态学功能单位。
《林学概论》实习实验指导

《林学概论》实习实验指导彭祚登编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森林培育学科2008年4月实习一林木种子播种品质检验方法一、基本要求了解常见林木种子结构的结构特征,掌握我国植树造林重要树种种实识别特征;理解林木种子净度、千粒重、发芽率、发芽势等主要指标的概念和在生产中的意义;学会测定和计算林木种子净度、千粒重、发芽率、发芽势等指标。
二、实习内容1、林木种实识别(1)目的通过对各树种种实外形特征和内部解剖特征的观察以识别我国主要造林树种的种实。
(2)材料和仪器材料红松、白桦、栓皮栎、樟子松、华北落叶松、油松、侧柏、杉木、水杉、马尾松、桉树、银杏、毛白杨、刺槐、白榆。
仪器玻璃板、直尺、玻璃皿、解剖刀、镊子、解剖针、手持放大镜。
(3)内容和方法①外部形态观察观察种实的大小、性状及种实附属物(是否具有绒毛、种翅、刺等)、果皮和种皮的质地(木质、革质、纸质、膜质)等。
观察结果计入表1-1。
表1-1 种实外部形态记录表②内部解剖观察用解剖刀将种实进行纵、横解剖,在放大镜下观察胚乳和胚。
首先观察是否有胚乳、颜色等,然后观察胚的组成(胚根、胚轴、胚芽、子叶)、胚的位置(中部、侧方、全部、子叶数)、胚在胚腔里占的比例。
观察结果计入表1-2。
表1-2 种实解剖特征记录表2、种子净度测定(1)目的测定被测定样品中的净种子、废种子和夹杂物的数量,并由此计算净度。
(2)材料和仪器油松种子玻璃板、取样匙、分样板、刷子、镊子、手持放大镜、玻璃器皿、天平(1/1000)(3)内容和方法①抽取样品将送检样品用四分法或分样器进行分样,直至按表2-1规定的该树种净度测定样品所需重量。
净度测定样品称重的精确度要求见表2-2。
表2-1 各树种种子净度测定样品的最低量表2-2 净度测定样品称重的精确度要求附:常用分样方法介绍从混合样品中分取送检样品或从送检样品中分取测定样品,常用下列方法:a)四分法把种子倒在平滑的桌面上或玻璃板上铺平,两手各拿一块分样板,从相反的方向把种子拨到中间使成长条形,再将长条两端的种子拨到中间,这样重复3~4次,使种子混合均匀,而后铺成正方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习一:苗圃常规生产作业参观实习1.实习目的:使学生能够系统地、全面地了解育苗生产过程,学习和掌握各项操作技术。
2.实习内容:播种前的种子催芽、育苗前的整地、播种、扦插、育苗地的管理、苗木移植、苗木调查、起苗等作业,以及现代化苗圃的参观。
3.催芽的目的和意义、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目的:练习并掌握种子催芽各种方法的操作技术,并进一步理解催芽的原理。
意义:(1)催芽能缩短出苗期,出苗整齐,并能提高场圃发芽率(2)经催芽后的种子,还可增强苗木的抗性技术要点:种子催芽要掌握适宜的水分、温度、氧气和光照条件。
注意事项:无论采用哪种催芽方法,催芽时都应注意:所用器具必须干净,特别是无油污;要做到及时翻种、洗种,每天都要将种子翻动2~3次,翻动时要轻缓、均匀,每天冲洗种子时用水要干净,要用20~25℃的清水冲洗,用量不宜过大,并及时滤去余水;保持适宜的温度,最高不超过30℃,最低不低于20℃;当烟芽生长不整齐时可经筛选分批播种或将选出的生长较大的烟芽放在冷凉处,控制生长,其余的继续催芽。
4. 土壤耕作作用及主要环节?环节与作用:①、平地:使圃地平坦,便于耕作和作床(垄),同时有利于灌溉和排水等育苗作业②、浅耕灭茬:防止土壤水分蒸发,消灭杂草和病虫害,减少耕地阻力,提高耕地质量。
③耕地:又叫犁地,是土壤耕作的主要环节④耙地:耕地后进行的表土耕作环节⑤镇压:破碎土块、压实松土层、促进耕作层的毛细管作用⑥中耕:中耕是在苗木生长期间进行的松土作业5.如何确定播种期?(一)春季播种:春播在早春土壤解冻后进行,以幼苗不受晚霜危害的前提下,越早越好。
一般南方2-3月,北方3-4月。
(二)秋季播种:重要的播种季节,一般中、大粒种子或种皮坚硬具有休眠特性的园林植物种子,适宜秋播。
秋播后,种子在自然条件下完成催芽过程,翌年春天发芽早,出苗齐。
如板栗、白蜡等。
(三)夏季播种:适宜于春、夏成熟而又不宜贮藏的种子或生活力弱、易失水丧失发芽力的植物种子。
一般随采随播。
宜早不宜迟,以保证苗木越冬前能充分木质化。
(四)冬季播种:主要用于南方气候温暖湿润、土壤不结冻地区。
6.播种技术事项?播种方法条播、点播、撒播各自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技术事项:(1)播种行要通直;(2)开沟深浅一致;(3)撒种要均匀;(4)覆土厚度要适宜;(5)轻轻镇压1)条播是按一定行距,将种子均匀地播撒在播种沟内。
是应用最广泛的播种方法。
①优点ⅰ苗木有一定的行间距离,便于中耕、除草追肥和保护工作以及机械化作业;ⅱ比撒播省种子ⅲ苗木的行距较大,使苗木受光均匀,有良好的通风条件,苗木生长健壮、质量较好;ⅳ起苗工作方便,适用于一切树种。
②缺点苗木密集,播种沟内苗木分化现象激烈,生长发育不均匀,产苗量也较低。
(2)撒播是将种子均匀地播撒于苗床或垄上的播种方法。
①优点ⅰ覆土均匀;ⅱ苗木容易出土;ⅲ分布均匀;ⅳ产苗量高。
②缺点ⅰ抚育管理不便,如中耕、除草和追肥等;ⅱ苗木密集,通风通光性差,苗木生长不好,有时会降低苗木的抗性及苗木的质量;ⅲ用种量大;除极少数种子外,一般较少使用。
(3)点播在苗床或垄上按一定的株行距将种子均匀地以穴进行播种的播种方法。
点播只适用于大粒种子,如核桃、板栗、桃、杏等。
7.如何确定覆土厚度?举出大、中、小三种具体树种的适宜覆土厚度。
大、中粒种子播种的覆土厚度一般为种子直径的2~3倍。
具体厚度根据下列条件确定:树种特性:大粒种、子叶留土宜厚,小粒种、子叶出土宜薄。
气候条件:干旱宜厚,湿润宜薄。
覆土材料:疏松宜厚,板结宜薄。
土壤条件:沙土略厚,粘土略薄。
播种季节:秋冬宜厚,春夏宜薄。
举例:刺槐培育的最小厚度60CM , 黄杨培育的最小厚度是50~55cm,枸杞培育的最小厚度45CM。
8.育苗方式高床、低床、高垄各自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1)高床育苗的优点是:排水良好,可憎加肥土层厚度,土温较高;用侧方灌溉,床面不易板结;步道既能用于灌溉又可排水,也便于起苗。
高床的缺点是:做床和以后的管理费工、成本高。
高床适用于要求排水良好、对土壤水分较敏感的树种,如:落叶松、红松、云杉、冷杉、油松等很多针叶树种和部分阔叶树种;易积水的圃地、降水较多或气候较寒冷的地区。
(2)低床的优点是比高床保墒好。
低床的缺点是,由于灌溉易使苗床土壤板结,增加了松土的工作量;在降水量多的地区或低洼地,床内容易积水。
低床一般用于降水量较少、干旱地区;以树种而言,对土壤水分要求不严、稍有积水无防碍的树种,如扬柳等大部分阔叶树种和侧柏、圆柏等少部分针叶树种采用低床育苗。
(3)垄作的优点:垄上肥土层厚,土层疏松,通气条件较好,与高床相似;温热情况比低床好,有利于排水,不需设毛渠,灌溉方便,节约用地,垄距大通风透光良好,因而所培育的苗木根系发达;采用垄作还便于机械化或畜力作业,节省劳力缺点:单位面积的产苗量比高床低。
隆作适用于要求排水良好、对土壤水分较敏感的树种,如:落叶松、红松、云杉、冷杉、油松等很多针叶树种和部分阔叶树种;易积水的圃地、降水较多或气候较寒冷的地区。
9、容器育苗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优点(1)不占用肥力好的土地(2)运输苗木不损伤根系(3)不需要切根、起苗、假植和包装,出苗率高(4)节省种子和除草费用(5)简化育苗作业过程(6)延长造林时间,苗木无缓苗期,保证造林成活率(7)育苗期短,便于机械化作业缺点(1)育苗成本高(2)配制营养土比一般苗圃育苗复杂、费工(3)需要大量肥沃土壤(4)容器苗通常矮小,对抚育要求高(5)造林仍存在成活率问题适用范围:用于裸苗栽植不易成活的地区和树种;以及珍惜树种和营造速生丰产林;也适用培育园林绿化苗木。
10、什么时候采条最好?应选择什么样的枝条做插穗?硬枝扦插(1)枝条采集采条期—落叶树种在秋季落叶后到春季树液流动前的休眠期;常绿树种在芽苞开放前。
枝条选择—选择健壮幼龄母树的根部或者基部萌发的枝条,最好是采用1-2年生苗干。
嫩枝扦插采条期——采条时间为枝条呈现半木质化时最为适宜枝条选择——一采集种条应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幼龄母树。
对难生根的树种,年龄越小越好;基部萌生枝,徒长枝一般比普通枝生根率高。
11.扦插育苗技术要点(1).土壤耕作要点—通过耕地、耙地和中耕使得土壤疏松,保蓄水分改善土壤通气性和温热状况(2)、作业方式—易生根树种用高垄育苗;生根缓慢树种用低床育苗(3)、扦插密度:株距8-60cm,行距15-80cm。
(4)、扦插季节:春插、夏插、秋插和冬插12、通过现场参观,查阅资料,总结一种苗圃植物的整体育苗技术早春番茄的育苗技术:✧种子消毒。
防治番茄叶霉病、斑枯病、早疫病、溃疡病等病害宜选用温汤浸种的方法,即把种子放在55℃的热水中,边搅拌边浸种15分钟,之后在30℃的温水中浸泡4~5小时后捞出,在30℃环境中催芽。
防治病毒病,可选用10%的磷酸三钠溶液浸种20分钟后用清水洗干净催芽。
✧.苗床土消毒。
在播前床土浇透水后,用72.2%普力克水剂500~600倍液喷洒苗床,每平方米喷洒2~4公斤。
或多菌灵消毒,每1000公斤床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30克,处理时,先把多菌灵配成水溶液,接着喷洒在床土上,拌匀后用塑料薄膜严密覆盖,一般经2~3天即可杀死土壤中的枯萎病等多种病原菌。
✧.早施基肥。
营养土配制时施入的肥料充足,整个苗期可不用施肥,如果发现幼苗叶片颜色变淡,出现缺肥症状时,可喷施少许质量有保证的磷酸二氢钾500倍液。
✧.温度调控得当。
齐苗后,苗床的温度切忌偏高,以便幼苗生长健壮,增强抗寒力、抗病力。
“两叶一心”期切忌苗床保温措施跟不上,若温度持续偏低,会使花芽分化受阻,早春落花落果严重,影响早期产量,晴天中午,苗床温度很容易偏高,此时切忌揭苫大通风,以防幼苗由于温差变幅过大,失水过多而发生萎蔫或死亡。
✧.不要使苗床湿度过大。
✧苗期一般不需浇水。
必须浇水时,要选择晴天中午,浇水要用温水。
切忌浇水过量,以防造成苗床过大,导致烂眼、僵苗和病害孳生。
施药后为防止苗床湿度过大,可撒草木灰或细干土吸湿。
✧.不要使幼苗见光不足。
✧幼苗越冬阶段,常遇连阴天气,此时外界温度很低,不少菜农不敢揭草帘,造成幼苗多日不见光,因营养不良而影响幼苗花菜的形成和发育。
要增加光照,要经常保持覆盖物的清洁,草帘尽量早揭晚盖。
阴天也要正常揭盖草帘,尽量增加光照的时间。
✧.不要忽视病虫害的预防。
苗期易发生立枯病、猝倒病等。
发病初期,先拔除病苗,然后及时喷药保护,防止蔓延。
✧.不要不炼苗而定植。
在定植前5~7天,幼苗应有一个炼苗过程,以增强幼苗抵抗力,适应定植后的环境。
切忌不炼苗直接定植,以防定植后的环境不适,造成定植后缓苗慢、死苗现象严重。
实习二:种子发芽率、生活力测定1、实习目的❖通过实验掌握测定种子发芽能力的方法,并学会计算发芽率、发芽势及平均发芽时间等指标;❖用化学试剂测定种子生活力,可以在短时间内评定种子质量。
2、实习内容➢测定刺槐的发芽率。
➢用酸性靛蓝(靛蓝胭脂红)染色法测定油松的生命力。
3、实验结果(后面附表)实习三:种子与植物分类与认知实习1.实习目的通过对各树种种实外形特征和内部解剖特征的观察以识别种实。
2.实习内容➢通过标本馆种子的参观,认识30种种子。
(见后面的附表)➢通过校园植物参观,认识30种乔木,20种灌木。
并查阅资料,整理校园栽培植物名录(要求对植物做一个简介,包括科、属、拉丁文,分布区域,主要形态特征等,并有对应照片。
见后面的附表)欢迎下载,谢谢观看!资料仅供参考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