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版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调度和应急管理专业宣贯

合集下载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2020)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2020)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第1部分总则煤矿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必须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通过树立安全生产理念和目标,实施安全承诺,建立健全组织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建立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管理制度,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抓好质量控制,不断规范、持续改进安全生产管理,适应煤矿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实现安全发展。

一、基本条件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达标煤矿应具备以下条件,任一项不符合的,不得参与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考核定级:1.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齐全有效;2.树立体现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与本矿安全生产实际、灾害治理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理念;3.制定符合法律法规、国家政策要求和本单位实际的安全生产工作目标;4.矿长作出持续保持、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条件的安全承诺,并作出表率;5.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完备(井工煤矿有负责安全、采煤、掘进、通风、机电、运输、地测、防治水、安全培训、调度、应急管理、职业病危害防治等工作的管理部门;露天煤矿有负责安全、钻孔、爆破、采装、运输、排土、边坡、机电、地测、防治水、防灭火、安全培训、调度、应急管理、职业病危害防治等工作的管理部门),配备管理人员;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复杂和极复杂矿井、冲击地压矿井按规定设有相应的机构和队伍;6.矿长、副矿长、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按规定参加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取得考核合格证明;7.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8.不存在重大事故隐患。

二、基本原则1.突出理念引领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用先进的安全生产理念、明确的安全生产目标,指导煤矿开展安全生产工作。

2.发挥领导作用领导作用是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关键。

煤矿矿长应发挥领导表率作用,具有风险意识,实施并兑现安全承诺,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供必要的机构、人员、制度、技术、资金等保障,有效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运行,实现安全管理全员参与。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第1部分总则煤矿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必须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通过树立安全生产理念和目标,实施安全承诺,建立健全组织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建立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管理制度,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抓好质量控制,不断规范、持续改进安全生产管理,适应煤矿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实现安全发展。

一、基本条件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达标煤矿应具备以下条件,任一项不符合的,不得参与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考核定级:1.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齐全有效;2.树立体现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与本矿安全生产实际、灾害治理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理念;3.制定符合法律法规、国家政策要求和本单位实际的安全生产工作目标;4.矿长作出持续保持、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条件的安全承诺,并作出表率;5.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完备(井工煤矿有负责安全、采煤、掘进、通风、机电、运输、地测、防治水、安全培训、调度、应急管理、职业病危害防治等工作的管理部门;露天煤矿有负责安全、钻孔、爆破、采装、运输、排土、边坡、机电、地测、防治水、防灭火、安全培训、调度、应急管理、职业病危害防治等工作的管理部门),配备管理人员;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复杂和极复杂矿井、冲击地压矿井按规定设有相应的机构和队伍;6.矿长、副矿长、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按规定参加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取得考核合格证明;7.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8.不存在重大事故隐患。

二、基本原则1.突出理念引领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用先进的安全生产理念、明确的安全生产目标,指导煤矿开展安全生产工作。

2.发挥领导作用领导作用是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关键。

煤矿矿长应发挥领导表率作用,具有风险意识,实施并兑现安全承诺,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供必要的机构、人员、制度、技术、资金等保障,有效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运行,实现安全管理全员参与。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2020年7月1日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2020年7月1日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第1部分总则煤矿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必须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通过树立安全生产理念和目标,实施安全承诺,建立健全组织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建立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管理制度,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抓好质量控制,不断规范、持续改进安全生产管理,适应煤矿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实现安全发展。

一、基本条件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达标煤矿应具备以下条件,任一项不符合的,不得参与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考核定级:1.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齐全有效;2.树立体现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与本矿安全生产实际、灾害治理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理念;3.制定符合法律法规、国家政策要求和本单位实际的安全生产工作目标;4.矿长作出持续保持、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条件的安全承诺,并作出表率;5.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完备(井工煤矿有负责安全、采煤、掘进、通风、机电、运输、地测、防治水、安全培训、调度、应急管理、职业病危害防治等工作的管理部门;露天煤矿有负责安全、钻孔、爆破、采装、运输、排土、边坡、机电、地测、防治水、防灭火、安全培训、调度、应急管理、职业病危害防治等工作的管理部门),配备管理人员;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复杂和极复杂矿井、冲击地压矿井按规定设有相应的机构和队伍;6.矿长、副矿长、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按规定参加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取得考核合格证明;7.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8.不存在重大事故隐患。

二、基本原则1.突出理念引领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用先进的安全生产理念、明确的安全生产目标,指导煤矿开展安全生产工作。

2.发挥领导作用领导作用是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关键。

煤矿矿长应发挥领导表率作用,具有风险意识,实施并兑现安全承诺,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供必要的机构、人员、制度、技术、资金等保障,有效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运行,实现安全管理全员参与。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一、安全生产方针、目标、原则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建立,旨在确保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可控,预防事故发生,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以下为安全生产方针、目标、原则:1. 安全生产方针: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 安全生产目标:实现零事故、零伤害、零污染,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3. 安全生产原则:(1)依法依规,严格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2)全员参与,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3)科学管理,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4)持续改进,提高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

二、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及组织机构为确保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实施,设立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及工作机构。

1. 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实施、监督和评价。

其主要职责如下:(1)制定和修订安全生产方针、目标和制度;(2)组织安全生产培训和宣传教育;(3)组织安全检查,督促安全隐患整改;(4)协调安全生产资源配置,确保安全生产投入;(5)对重大安全生产事项进行决策。

2. 工作机构工作机构负责具体实施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包括以下部门:(1)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安全生产日常管理、监督检查和事故处理;(2)工程技术部门:负责安全技术管理和生产工艺改进;(3)物资管理部门:负责安全生产物资的采购、保管和分发;(4)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及考核;(5)财务部门:负责安全生产费用的预算、核算和监督;(6)生产部门:负责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确保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实施。

三、安全生产责任制为确保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落实,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安全生产职责至关重要。

以下是项目经理、总工程师和工程部长的安全职责:1. 项目经理安全职责- 负责本项目安全生产工作的全面领导,确保项目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

- 组织制定项目安全生产计划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监督执行。

- 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督促整改,并跟踪整改效果。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2020版)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2020版)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第1部分总则煤矿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必须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通过树立安全生产理念和目标,实施安全承诺,建立健全组织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建立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管理制度,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抓好质量控制,不断规范、持续改进安全生产管理,适应煤矿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实现安全发展。

一、基本条件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达标煤矿应具备以下条件,任一项不符合的,不得参与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考核定级:1.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齐全有效;2.树立体现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与本矿安全生产实际、灾害治理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理念;3.制定符合法律法规、国家政策要求和本单位实际的安全生产工作目标;4.矿长作出持续保持、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条件的安全承诺,并作出表率;5.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完备(井工煤矿有负责安全、采煤、掘进、通风、机电、运输、地测、防治水、安全培训、调度、应急管理、职业病危害防治等工作的管理部门;露天煤矿有负责安全、钻孔、爆破、采装、运输、排土、边坡、机电、地测、防治水、防灭火、安全培训、调度、应急管理、职业病危害防治等工作的管理部门),配备管理人员;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复杂和极复杂矿井、冲击地压矿井按规定设有相应的机构和队伍;6.矿长、副矿长、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按规定参加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取得考核合格证明;7.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8.不存在重大事故隐患。

二、基本原则1.突出理念引领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用先进的安全生产理念、明确的安全生产目标,指导煤矿开展安全生产工作。

2.发挥领导作用领导作用是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关键。

煤矿矿长应发挥领导表率作用,具有风险意识,实施并兑现安全承诺,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供必要的机构、人员、制度、技术、资金等保障,有效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运行,实现安全管理全员参与。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2020版)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2020版)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第1部分总则煤矿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必须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通过树立安全生产理念和目标,实施安全承诺,建立健全组织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建立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管理制度,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抓好质量控制,不断规范、持续改进安全生产管理,适应煤矿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实现安全发展。

一、基本条件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达标煤矿应具备以下条件,任一项不符合的,不得参与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考核定级:1.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齐全有效;2.树立体现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与本矿安全生产实际、灾害治理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理念;3.制定符合法律法规、国家政策要求和本单位实际的安全生产工作目标;4.矿长作出持续保持、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条件的安全承诺,并作出表率;5.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完备(井工煤矿有负责安全、采煤、掘进、通风、机电、运输、地测、防治水、安全培训、调度、应急管理、职业病危害防治等工作的管理部门;露天煤矿有负责安全、钻孔、爆破、采装、运输、排土、边坡、机电、地测、防治水、防灭火、安全培训、调度、应急管理、职业病危害防治等工作的管理部门),配备管理人员;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复杂和极复杂矿井、冲击地压矿井按规定设有相应的机构和队伍;6.矿长、副矿长、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按规定参加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取得考核合格证明;7.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8.不存在重大事故隐患。

二、基本原则1.突出理念引领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用先进的安全生产理念、明确的安全生产目标,指导煤矿开展安全生产工作。

2.发挥领导作用领导作用是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关键。

煤矿矿长应发挥领导表率作用,具有风险意识,实施并兑现安全承诺,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供必要的机构、人员、制度、技术、资金等保障,有效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运行,实现安全管理全员参与。

2020版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Word

2020版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Word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第1部分总则煤矿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必须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通过树立安全生产理念和目标,实施安全承诺,建立健全组织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建立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管理制度,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抓好质量控制,不断规范、持续改进安全生产管理,适应煤矿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实现安全发展。

一、基本条件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达标煤矿应具备以下条件,任一项不符合的,不得参与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考核定级:1.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齐全有效;2.树立体现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与本矿安全生产实际、灾害治理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理念;3.制定符合法律法规、国家政策要求和本单位实际的安全生产工作目标;4.矿长作出持续保持、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条件的安全承诺,并作出表率;5.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完备(井工煤矿有负责安全、采煤、掘进、通风、机电、运输、地测、防治水、安全培训、调度、应急管理、职业病危害防治等工作的管理部门;露天煤矿有负责安全、钻孔、爆破、采装、运输、排土、边坡、机电、地测、防治水、防灭火、安全培训、调度、应急管理、职业病危害防治等工作的管理部门),配备管理人员;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复杂和极复杂矿井、冲击地压矿井按规定设有相应的机构和队伍;6.矿长、副矿长、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按规定参加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取得考核合格证明;7.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8.不存在重大事故隐患。

二、基本原则1.突出理念引领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用先进的安全生产理念、明确的安全生产目标,指导煤矿开展安全生产工作。

2.发挥领导作用领导作用是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关键。

煤矿矿长应发挥领导表率作用,具有风险意识,实施并兑现安全承诺,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供必要的机构、人员、制度、技术、资金等保障,有效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运行,实现安全管理全员参与。

2020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

2020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

2020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
通常,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是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制定的,其基本要求和评分方法可能涉及以下方面:
管理体系文件:
确保煤矿拥有完备的管理体系文件,包括安全生产手册、操作规程等。

组织结构:
确保煤矿建立了明确的组织结构,包括安全管理组织、职责划分等。

人员培训:
确保煤矿开展了必要的安全培训,包括员工的初次培训和定期培训。

安全生产标准化:
确保煤矿符合国家和地方的安全生产标准,包括设备的合规性、操作的规范性等。

隐患排查和整改:
确保煤矿建立了健全的隐患排查和整改制度,对隐患及时进行整改和记录。

应急救援预案:
确保煤矿制定了完善的应急救援预案,包括事故应对、伤亡救治等。

安全生产设施:
确保煤矿配备了必要的安全生产设施,包括灭火器材、通风设备等。

事故调查和报告:
确保煤矿建立了事故调查和报告制度,对事故进行深入分析并及时报告。

评分方法通常通过对上述要求的具体细节、执行情况等方面的考核来进行。

这可能包括文件的审查、实地考察、员工访谈等手段。

评分体系的具体细节可能会因地区、煤矿类型等而有所差异。

由于标准和规定可能发生变化,建议查阅最新的国家和地方相关文件,或咨询专业领域的专家以获取最新准确的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第二章 框架结构修订变化
• 第 二 章 • 框架结构修订变化
2020年版修订架构变化:
将2017年版标准: (1)2017年版标准第11部分是“安全培训和应急管 理; (2) 2017年版标准第12部分是“调度和地面设施”
2020年版管理体系/第8部分/质量控制: 8.8:调度和应急管理
二、调度和应急管理专业标准分值
序号 要素名称 七 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
分专业名称 通风 地质灾害防治与测量 采煤 掘进 机电 运输 调度和应急管理 职业病防治和地面设施
标准分值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权重 0.10 0.08 0.07 0.07 0.06 0.05 0.04 0.03
2020年版标准修订基本思路
1. 让管理工具实现升级 ——把2017年版分专业的标准 ——升级为2020年版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
系(以下简称管理体系) 2. 保持内容基本稳定 ——适度微调,不做大调整,尽可能让新老标准
与老标准的行实施平稳有序对接
• 第 一 章 • 修订基本思路
2020年版标准修订基本思路
〔新标原文〕 3. 应急处置 出现险情或发生事故时,调度人员及时下达撤人指令、
按规定报告,按程序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跟踪现场处 置情况并做好记录
修订变化: (1)对原标准“及时下达撤人指令”修改,增加
了实施主体为——“调度人员”(职责明确) (2)对原标准“报告事故信息”进行了修改,修
改为“按规定报告”(把应报告的内容之内涵扩大)
• 第 三 章 • 调度管理专业内容
(二)调度管理(续) 〔新标原文〕 2. 组织协调
(1)掌握生产动态,协调落实生产作业计划,按规定 处置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准确记录
(2)按规定及时上报安全生产信息,下达安全生产指 令并跟踪落实、做好记录
修订变化: ——没有修订!
• 第 三 章 • 调度管理专业内容
• 第 三 章 • 调度管理专业内容
(二)调度管理/7个要素/26分(原标准25分) 〔新标原文〕 1. 计划与实施
组织召开日调度会,对年度、月度生产计划进行跟踪、 协调、落实、考核
修订变化: 该要素是新增要素,把煤矿调度机构的两项常规管理 内容纳入标准化管控: (1)增加了“调度会议” 的管控内容 (2)增加了对“生产计划”的管控内容
(一)调度基础工作(续)
〔新标原文〕 3. 技术支撑 备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图纸、事故报告程序图
(表)、矿领导值班、带班安排与统计表、生产计划表、 重点工程进度图(表)、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事故 应急救援预案,图(表)保持最新版本,矿井灾害预防和 处理计划按照年度编制并保持最新,应急救援预案按照国 家应急救援预案管理的相关法规、标准实施及时修订
• 第 三 章 • 调度管理专业内容
(二)调度管理(续) 〔新标原文〕 4. 深入现场 按规定深入现场,了解安全生产情况
修订变化: ——没有修订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
调度和应急管理专业宣贯
2020年 6月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标准修订基本思路 第二章 框架结构修订变化 第三章 “调度管理”内容及修订变化 第四章 “应急管理”内容及修订变化 第五章 新标准宣贯工作建议
•前 言•
•第一章•
第一章 标准修订基本思路
• 第 一 章 • 修订基本思路
• 第 三 章 • 调度管理专业内容
3. “技术支撑”要素的修订变化
(1)对图、表、资料三大类的种类没有修订 (2)对涉及安全生产的两种重要资料的管理,进行 了细化: ——《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按照年度编制, 保持最新”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按照国家应急救援预 案管理的相关法规、标准实施及时修订”(法规有更新)
3. 与时俱进,跟进社会进步 ——与国家机构改革、与社会科技进步、与最新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对接 4. 以解决问题为导向 ——对2017年标准实施三年来暴露的问题,进行细致 的研究,解决问题、弥补缺陷
• 第 一 章 • 修订基本思路
2020年版标准修订基本思路(续)
5. 体现可操作性、重实效 ——管控内容(基本要求)最大限度考虑煤矿实际( 管理、资源、现场等),充分考虑可操作性;考核评分最 大限度考虑接地气、重实效、促提升(管理水平) 6. 适度兼顾差异性、适当考虑前瞻性 ——充分考虑煤矿目前差异性特征(南北地域煤层赋 存、新老矿井、大小煤矿);某些领域的管控内容,保持 一定的前瞻性
• 第 二 章 • 框架结构修订变化
2020年版架构调整基本思路:
1. 在2017年版标准将调度和地面设施并在一个专业内, 煤矿管理多有不便、颇有微词;
2. 现在2020管理体系,将“调度管理”和“应急管 理”合并是科学的:
(1)调度管理与煤矿安全生产的应急管理有着密切的 逻辑关系;
(2)安全生产的应急救援,其重要基础和载体是煤 矿调度机构;
• 第 三 章 • 调度管理专业内容
三、调度专业评分表内容及修订变化
(一)调度基础工作/3个要素(11分/原标准12分) 〔新标原文〕1. 组织机构 调度室每天24h专人值守,每班工作人员满足调度 工作要求 修订变化:
——删去了原标准之中的“有调度指挥部门,岗位 职责明确”
• 第 三 章 • 调度管理专业内容
(3)可使管理职责、管理任务、管理现场顺畅
•第 三 章 •
第三章 调度管理专业内容
及修 订 变 化
• 第 三 章 • 调度管理专业内容
一、调度管理专业架构/60分(无修订)
1
调度 基础工作 (11分)
2
调度 管理 (26分)
3
调度 信息化 (18分)
4
职工素质
及岗位规范 (5分)
• 第 三 章 • 调度管理专业内容
(一)调度基础工作(续)
〔新标原文〕 2.管理制度 制定并严格执行调度值班制度、调度会议制度、交接
班制度、汇报制度、信息汇总分析制度、调度人员入井 (坑)制度、业务学习制度、事故和突发事件信息报告与 处理制度、文档管理制度
修订变化:——将原标准“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调整到“规范作业”要素之中
• 第 三 章 • 调度管理专业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