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产妇健康管理
孕产妇安全管理制度

孕产妇安全管理制度孕产妇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实施是为了保障孕产妇在整个孕期、分娩期和产后期内的安全与健康,降低孕产妇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孕产妇及婴儿的生存质量。
本制度旨在规范医疗机构的孕产妇医疗服务行为,加强孕产妇健康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母婴安全。
一、总则1.1 为了保障孕产妇生命安全,提高孕产妇健康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包括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
1.3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孕产妇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孕产妇健康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母婴安全。
二、孕产妇健康管理2.1 医疗机构应设立专门的孕产妇保健科,负责孕产妇的预防、保健、诊疗、康复等工作。
2.2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孕产妇健康档案,对孕产妇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孕产妇的健康问题。
2.3 医疗机构应对孕产妇进行孕期营养、心理、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指导,提高孕产妇自我保健能力。
2.4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孕产妇的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孕期并发症,确保母婴安全。
2.5 医疗机构应根据孕产妇的个体差异,制定合理的分娩计划,确保分娩安全。
2.6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孕产妇的产后访视,及时发现并处理产后并发症,促进孕产妇康复。
三、孕产妇安全管理3.1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孕产妇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和工作职责。
3.2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孕产妇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和孕产妇的安全意识。
3.3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孕产妇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4 医疗机构应定期对孕产妇安全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和修订,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四、孕产妇医疗质量控制4.1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孕产妇医疗质量控制制度,明确质量控制目标和措施。
4.2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孕产妇医疗服务的监管,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4.3 医疗机构应定期对孕产妇医疗质量进行评估和总结,不断提高医疗质量。
孕产妇保健管理制度

孕产妇保健管理制度
孕产妇保健管理制度是指针对孕期和产后的妇女制定的健康管理政策和措施。
以下是常见的孕产妇保健管理制度的内容:
1. 孕产妇健康档案管理:建立孕产妇健康档案,记录妇女的个人和家族病史、孕产期检查结果等信息,以便及时做出相应的保健建议和处理。
2. 孕妇产前检查:提供定期的孕妇产前检查服务,包括体格检查、血液检查、超声波检查等,以及必要的疫苗接种、心理健康评估等。
3. 孕妇体重管理:制定针对孕期的体重管理指导,合理控制孕妇的体重增加,防止孕期过度肥胖或营养不良。
4. 孕妇营养与膳食补充:提供孕妇营养指导,包括合理的膳食结构、膳食摄入的营养素要求,以及必要的营养补充剂的使用。
5. 孕妇运动与休息管理:指导孕妇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和休息,促进身体健康和心理舒缓。
6. 孕期妇女常见疾病筛查和治疗:定期进行孕妇常见疾病的筛查,如孕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等,及时诊断和治疗,以确保妇女的健康。
7. 分娩和产后护理:提供安全和人性化的分娩和产后护理服务,包括助产、产后复查、乳房护理、心理疏导等。
8. 产后康复:为新妈妈提供产后康复指导,恢复身体健康和减轻产后抑郁等心理问题。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孕产妇保健管理制度的内容,具体的制度还要根据当地的法律法规、医疗资源和人力资源进行细化和实施。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

评估结果:根据 评估结果,调整 健康管理服务方 案,确保孕产妇 的健康和安全。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 务效果
4
提高母婴健康水平
01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可以降低 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
02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可以提高 孕产妇以降低 孕产妇和婴儿的疾病发生率
04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可以提高 孕产妇和婴儿的生活质量
04
产后检查:包括B超、胎 心监测、血压、血糖等
孕期营养指导
01
孕期营养需求:孕 期不同阶段,孕妇 对营养的需求有所
不同
02
营养补充方式:通 过饮食、营养补充 剂等方式,满足孕
期营养需求
03
营养均衡:注意饮 食均衡,避免偏食、
挑食
04
孕期体重管理: 控制孕期体重增 长,避免过度肥
胖或体重过轻
05
孕期运动指导: 适当进行孕期运 动,增强体质,
用药情况等
03
档案管理:专 人负责,定期 更新,确保信
息安全
02
建立时间:孕 早期、孕中期、
孕晚期、产后
04
档案用途:为 孕产妇提供个 性化健康指导, 提高健康水平
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
1
评估孕产妇的健康 状况,包括生理、
心理和社会因素
2
根据评估结果,制 定个性化的服务方 案,包括饮食、运 动、心理辅导等方
促进家庭和谐:通过健康管理服务,提高
04
孕产妇的身心健康,促进家庭和谐。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 务内容
2
孕期检查
01
孕早期检查:包括B超、 血常规、尿常规等
03
孕晚期检查:包括B超、 胎心监测、血压、血糖等
孕产妇健康管理内容

孕产妇健康管理内容
1. 孕早期健康管理
建立档案:在孕13周前为孕妇建立《母子健康手册》,进行第一次产前检查。
健康教育:提供孕早期健康教育和指导,包括营养、生活方式、孕期注意事项等。
2. 孕中期健康管理
定期检查:在孕中期(14-27周),定期进行产前检查,监测胎儿发育情况和孕妇健康状况。
健康指导:提供孕中期的健康指导,如孕期运动、饮食调理、预防妊娠并发症等。
3. 孕晚期健康管理
密切监测:在孕晚期(28周及以后),加强产前检查频率,密切监测胎儿和孕妇的健康状况。
分娩准备:指导孕妇做好分娩准备,包括分娩方式选择、分娩过程注意事项等。
4. 产后访视
产后随访:在产后1周内进行第一次产后访视,了解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状况。
健康指导:提供产后恢复、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等方面的指导。
5. 产后42天健康检查
全面检查:在产后42天进行全面健康检查,评估产妇的恢复情况。
心理保健:关注产妇的心理健康,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
避孕指导:提供性保健与避孕指导,预防生殖道感染。
孕产妇健康保证措施

孕产妇健康保证措施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孕产妇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为了保证孕产妇的健康,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详细阐述这些措施。
一、提供全面的孕前保健服务孕前保健服务对于保证孕产妇的健康至关重要。
首先,提供婚前健康检查,如血常规、血型、乙肝、梅毒等检查,以排除患者潜在的疾病。
其次,进行遗传咨询与评估,对夫妻双方进行基因检测,预测孩子可能患有的遗传疾病风险。
此外,对患有慢性病或有精神疾病病史的夫妻,提供必要的医学指导和帮助。
二、建立健全的产前检查制度产前检查是保障孕产妇健康的重要环节。
产前检查应包括妊娠时期的常规体格检查、生化检查和辅助检查。
常规体格检查包括量血压、测体重、观察胎位等,以及检查血糖、血压、肝功能、肾功能等生化指标。
辅助检查则包括B超、胎心监护、羊水穿刺、胎儿心电图等,以及必要的遗传咨询和评估。
三、提供科学的孕产期保健教育科学的孕产期保健教育对于孕产妇的健康至关重要。
教育内容应涵盖孕期保健、生产过程、产褥期护理以及婴儿护理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提供准确的科学知识,可以帮助孕产妇正确应对妊娠期间的身体变化和生理需求,提高孕期的健康状况,降低病症发生的风险。
四、完善孕产妇医疗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对于孕产妇的健康至关重要。
政府应加大投入,完善孕产妇的医疗保险制度,确保孕产妇能够享受到免费或低廉的医疗服务。
此外,还应加强相关监管,严禁医疗机构对孕产妇进行过度医疗或不必要的手术操作,以确保孕产妇的健康和利益。
五、加强医疗机构的孕产妇安全管理医疗机构是孕产妇接受治疗和分娩的重要场所,其安全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孕产妇的健康。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孕产妇的安全管理,确保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卫生环境的良好。
此外,医疗人员应定期接受培训,提高医疗技能和意识,确保提供安全可靠的医疗服务。
六、加强社会的孕产妇保护与关爱孕产妇是社会的脆弱群体,社会应加强对孕产妇的保护与关爱。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一、引言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是指为孕期、产期和产后妇女提供全面、连续、个体化的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以保障孕产妇身心健康,促进母婴安全。
本文旨在规范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的内容和标准,提高服务质量,保障孕产妇的权益和健康。
二、服务对象1. 孕妇:指已怀孕的妇女,包括初次妊娠和多次妊娠的妇女。
2. 产妇:指已分娩的妇女,包括自然分娩和剖宫产的妇女。
三、服务内容1. 孕期健康管理服务1.1 孕前健康评估:通过对孕妇的个人史、家族史、遗传病史等进行评估,了解孕妇的健康状况,制定个性化的孕前保健计划。
1.2 孕期体格检查:定期进行孕妇的体格检查,包括血压、体重、尿常规、血常规等项目,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1.3 孕期营养指导:根据孕妇的营养需求,提供合理的膳食指导,保证孕妇获得充足的营养。
1.4 孕期健康教育:向孕妇提供孕期保健知识,包括孕期禁忌、运动指导、心理调适等,提高孕妇的健康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2. 产期健康管理服务2.1 产前准备:提前安排住院手续,准备好分娩所需的器械和药物,确保分娩环境的安全和卫生。
2.2 分娩过程监护:对产妇进行分娩过程的监护,包括宫缩监测、胎儿心率监测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分娩并发症。
2.3 无痛分娩:根据产妇的需求和适应症,提供无痛分娩服务,减轻产妇的疼痛感。
2.4 产后护理:对产妇进行产后护理,包括伤口处理、乳房护理、产褥期护理等,促进产妇的康复和恢复。
3. 产后健康管理服务3.1 产后复查:对产妇进行产后复查,包括子宫恢复情况、伤口愈合情况、乳房状况等的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3.2 乳房喂养指导:向产妇提供乳房喂养的指导和支持,解决产妇在喂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3 心理疏导:对产妇进行心理疏导,匡助其调整情绪,预防产后抑郁等心理问题的发生。
3.4 家庭计划指导:向产妇提供家庭计划指导,匡助其选择适合的避孕方法,合理安排生育间隔。
四、服务标准1. 服务人员: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应由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医务人员提供,包括妇产科医生、护士、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等。
孕产妇健康管理PPT课件

和个性化,提高管理效率和准确性。
预防为主
02
从单纯的疾病治疗向预防保健转变,通过早期筛查、干预和健
康教育,降低孕产妇和胎儿的患病风险。
跨学科合作
03
加强产科、儿科、营养科、心理科等多学科的合作,为孕产妇
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
孕产妇健康管理的挑战与对策
挑战
随着生育政策的调整,高龄、高危孕产妇比例增加,孕产妇健康管理难度加大。 同时,医疗资源的分布不均和医护人员短缺也给孕产妇健康管理带来挑战。
妊娠期高血压
定期监测血压,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妊 娠期高血压。
早产
通过健康管理,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导致早产的因素,如感染、胎 盘早剥等,降低早产的发生率。
提高新生儿的健康水平
1 2 3
促进胎儿发育
良好的孕期环境、合理的营养和适当的运动都有 助于胎儿的正常发育,降低低出生体重、早产等 风险。
合理饮食
孕产妇应保持均衡的饮食结构,摄取足够的营养, 以满足自身和胎儿的生长发育需求。
适量运动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控制孕期体重,增强体质,预 防孕期糖尿病、高血压等并发症。来自降低孕期并发症的发生率
妊娠期糖尿病
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运动,以及必要的药物治疗,可以有效控制妊 娠期糖尿病的发展,降低母婴并发症的风险。
促进家庭和谐
通过孕产妇健康管理,家庭成员可 以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孕产妇的需求, 增强家庭凝聚力。
孕产妇健康管理的目标
01
02
03
预防孕期并发症
通过定期产检和健康指导, 预防妊娠期糖尿病、高血 压等常见并发症。
促进自然分娩
提供孕期教育和心理支持, 鼓励自然分娩,减少剖宫 产率。
孕产妇安全保障与管理规定

孕产妇安全保障与管理规定1. 引言本规定旨在保障孕产妇的安全和健康,促进孕产妇的顺利分娩和恢复期的康复。
遵守本规定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孕产妇在生育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和困难,并确保她们获得必要的医疗和护理。
2. 安全保障措施2.1 孕产妇的健康评估:在孕期和分娩前,应对孕产妇进行全面的健康评估,包括身体状况、疾病史、孕期并发症等方面的检查,以确保她们没有明显的健康问题。
2.2 孕产妇的监测与记录:在分娩期间,应对孕产妇进行持续的监测,包括血压、心率、宫缩等指标的记录,以及胎儿的胎动和心率的监测。
相关记录应及时、准确地进行,并妥善保存。
2.3 孕产妇的营养与饮食:提供合理的营养指导,确保孕产妇获得充足的营养摄入,并根据个体情况进行必要的补充。
饮食应健康、均衡,避免摄入过多的盐、油和糖分。
2.4 孕产妇的心理支持: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服务,帮助孕产妇应对分娩过程中的紧张和焦虑,减轻她们的心理负担。
同时,鼓励家人的陪伴和支持,以增强孕产妇的情感安全感。
2.5 孕产妇的安全环境:提供安全、清洁和舒适的分娩环境,确保孕产妇的个人隐私和尊严得到尊重。
同时,加强感染控制和疫情防控,保障孕产妇的健康安全。
3. 管理规定3.1 孕产妇的分娩管理:根据孕产妇的分娩情况和个体需求,提供适宜的分娩方式和方法,包括自然分娩、剖宫产等,保证孕产妇的安全和健康。
3.2 孕产妇的康复管理:在分娩后,应对孕产妇进行康复评估,并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恢复期的饮食、运动、休息等方面的指导,以促进她们的身体康复和健康恢复。
3.3 孕产妇的医疗护理: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护理,包括产前检查、分娩过程中的监护、产后护理等,确保孕产妇获得必要的医疗照顾和护理服务。
4. 监督与评估4.1 孕产妇安全的监督: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定期对孕产妇安全保障和管理规定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4.2 反馈与改进:鼓励孕产妇及其家属提供对安全保障和管理规定的反馈意见,及时处理投诉和纠纷,持续改进孕产妇安全保障和管理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孕产妇健康管理(1) 正常情况下,应帮助孕妇落实到有助产资质的医疗保健机构继续进行产前检查和住院分娩的时间为正确•A.孕28周后 •B.孕24周后 •C.孕32周后 •D.孕20周后•E.孕36周后•(2) 孕37周以后的产科检查不属于必查内容的是 正确 •A.测量血压和体重 •B.检查有无水肿 •C.听胎心 •D.查胎位• E.检查视力•(3) 第1次产前随访服务记录表中,家族史须填写家属中是否曾患遗传性疾病或精神疾病,在此,家属不包括 正确 • A.孕妇的父母• B.丈夫• C.孕妇的兄弟姐妹•D.其他子女• E.丈夫的父母•(4) 孕16~24周对孕妇的健康状况和胎儿的生长发育进行评估时常规内容不包括 正确 •A.临床观察 •B.一般体检 •C.产科检查 •D.心电图检查•E.B 超检查•(5) 进行第一次孕早期随访的时间是 正确• A.孕24周 • B.孕12周前 • C.孕20周 •D.孕16周• E.孕18周 • (1) 三项考核指标的分母是 正确• A.辖区内按要求在孕期接受5次及以上随访服务的人数 • B.辖区内产后28天内接受过1次及以上产后访视的人数 • C.该地该时间段活产数• D.辖区内怀孕12周之前建册的人数• E.本地区活产数 •(2) 孕产妇健康管理的服务流程中目前还没有包括的内容是 正确 • A.孕前保健 • B.孕早期保健 • C.孕晚期保健 •D.产后访视• E.产后42天复查 •(3) 产后访视中遇到的异常情况应转到分娩医院就诊的是 正确 • A.产后便秘 • B.产后乳汁不足 • C.产后食欲不佳 •D.产后尿量增多• E.产后发热持续大于38℃•(4) 整个孕期的健康管理服务结案应填写在 正确 •A.第1次产前随访服务记录表• B.第2~5次产前随访服务记录表 •C.产后访视记录表 •D.产后42天健康检查记录表•E.产妇出院记录表 •(5) 分娩后3~7天内进行的产后访视的地点为 正确• A.产妇家中 •B.分娩医院 •C.乡镇卫生院 •D.村卫生室•E.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1) 富含卵磷脂的食物不包括 正确• A.芝麻 •B.核桃 •C.花生 •D.瘦肉• E.海带• (2) 12小时胎动数正常应该是 正确 •A.10~20次 •B.20~30次 • C.30~40次 •D.40~50次•E.50~60次• (3) 怀孕36周以后做孕期检查应该 正确 •A.1周一次• B.2周一次 •C.3周一次 •D.4周一次•E.5周一次•(4) 正常产妇排净恶露一般需要 正确• A.1~2周 •B.2~4周 •C.1~2个月 •D.2~3个月• E.3个月以上• (5) 静脉曲张和下肢水肿常发生在 正确 • A.孕早期 • B.孕中期 • C.孕晚期 •D.分娩期• E.产褥期• (1) 女性青春期的年龄范围一般为 正确 • A.10岁到15岁 • B.10岁到16岁 • C.10岁到17岁 •D.10岁到18岁• E.10岁到19岁•(2) 关于女性青春期的主要表现的说法错误的是 正确•A.全身发育,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全身成长迅速,逐渐向成熟过度•B.生殖器官的发育,伴随着卵巢发育与性激素分泌的增加,生殖器官各部分有明显的变化• C.第一性征,也就是除生殖器以外的女性所有外部性征的变化 •D.月经来潮•E.除生殖器以外的女性所有外部性征的变化 • (3) 婚检项目不包括 正确 • A.询问家族史 • B.询问病史 •C.体格检查• D.生殖器官检查• E.辅助检查•(4) 关于月经期注意事项的说法错误的是 正确 • A.保持外阴清洁 •B.注意营养饮食,保持心情舒畅 •C.增加运动量•D.记录月经周期•E.经期不要有性生活 • (5) 女性生殖年龄最佳为 正确• A.25岁左右•B.26岁左右 •C.28岁左右 •D.30岁左右• E.35岁左右•(1) 滴虫性阴道炎的白带特点,确切描述是 正确 •A.白带灰白稀薄、黏度较低•B.白带增多,呈乳白色或黄绿色,有时为脓性白带,常呈泡沫状,有臭味,严重者有血性白带 •C.白带增多呈豆渣样,色发绿•D.白带增多,色黄呈水样,严重时为脓性、带有臭味•E.白带过多、脓性 •(2) 下列属于子宫肌瘤的典型症状的为 正确• A.下腹痛、白带增多有味、轻度发热• B.白带增多,可呈米汤样、脓性或血性白带•C.阴道流血、腹部包块、不孕、压迫症状、腹痛或白带增多• D.腰骶部、下腹部疼痛,并可向腿部放射• E.月经期腹痛,而且进行性加重•(3) 一般健康妇女正常月经出血总量每次为 正确 • A.10毫升~50毫升 •B.20毫升~60毫升 •C.30毫升~70毫升 •D.40毫升~80毫升• E.50毫升~80毫升 • (4) 下列不属于乳腺癌的症状体征的为 正确•A.可触及单个、无痛、固定而硬的包块 •B.乳腺皮肤或乳头内陷 •C.腋窝淋巴结肿大• D.乳腺皮肤表面形成溃疡,锁骨上淋巴结肿大•E.可触及圆形、光滑、活动度大、没有触痛的肿块 • (5) 下列属于正常白带的为 正确 • A.乳白色无异味白带 •B.脓性白带 •C.豆渣样白带 •D.血性白带• E.水样白带•(1) 下列关于糖尿病对胎儿和新生儿的影响,错误的是 正确 • A.畸形儿发生率高 •B.围生儿死亡率高 •C.胎儿胰岛素分泌减少 •D.新生儿易发生反应性低血糖症•E.新生儿抵抗力弱,无论体重大小均需按早产儿处理•(2) 有关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处理原则,错误的是正确• A.妊娠35周需住院,应用促胎肺成熟药物•B.轻者口服降糖药物,病情较重者需用胰岛素•C.饮食控制,并给予维生素、钙和铁剂•D.已有继发于糖尿病的肾功能减退者,应及早终止妊娠 •E.器质性病变较轻或控制较好者,可在严密监护下继续妊娠•(3) 38周妊娠合并糖尿病,胎膜早破2小时入院。
首选处理方法是 正确 •A.应用抗生素 •B.缩宫素点滴 •C.了解血糖水平 •D.尽快剖宫产• E.地塞米松10mg 静滴 •(4) 妊娠糖尿病的高危因素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 正确 •A.肥胖 •B.家族糖尿病史• C.孕妇身高 •D.孕妇体重•E.曾分娩死胎或巨大儿史• (5) 糖尿病对孕产妇的影响,错误的是 正确 • A.易发生流产 •B.易发生早产 •C.感染率增高•D.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增高 •E.羊水过少•(1) 结核菌素试验下列结果为阴性的是 正确 • A.硬结直径11~20 mm • B.硬结直径大于20 mm • C.硬结直径5~10 mm •D.硬结直径大于10 mm• E.硬结直径小于5 mm •(2) 关于妊娠合并巨幼红细胞贫血的说法,错误的是 正确• A.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多在妊娠晚期发生 • B.一般贫血都较重 • C.主要为缺乏叶酸和维生素B12 • D.外周血可见全血细胞减少• E.因常同时缺铁,可给予铁剂• (3) 妊娠贫血的诊断标准是 正确•A.Hb <120 g/L ,血细胞比容<0.30 • B.Hb <80 g/L ,血细胞比容<0.25 • C.Hb <100 g/L ,血细胞比容<0.30 • D.Hb <110 g/L ,血细胞比容<0.33• E.Hb <60 g/L ,血细胞比容<0.20•(4) 某孕妇,孕1产0,孕32周,感头昏、乏力及食欲差半月余,查:胎位、胎心及骨盆测量均正常,血色素80 g/L ,血细胞比容0.25。
其治疗药物首选 正确 • A.叶酸 • B.硫酸亚铁 • C.少量多次输血 • D.维生素B12肌注 •E.以上都不是•(5) 下列关于妊娠合并肺结核的描述错误的是 正确 •A.活动性肺结核产后应禁止哺乳•B.新生儿结核多因与母亲密切接触引起• C.妊娠期静止型肺结核不必抗结核治疗• D.异烟肼、乙胺丁醇、利福平均可通过胎盘,对胎儿有一定危害 •E.早期妊娠合并活动性肺结核,应行人工流产•(1) 下列有关产后抑郁症的说法错误的是 正确•A.产后抑郁症是指发生于产褥期的抑郁,是介于产后精神病与产母忧郁之间的精神疾患 •B.治疗包括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C.一般于产后6周内发病•D.第二代的认知能力可能受到一定影响•E.预后良好 • (2) 产褥中暑抢救成功的关键是 正确• A.积极补充水电解质紊乱 •B.迅速降低体温 •C.保持安静 •D.纠正休克•E.补充钠盐,钾盐 • (3) 关于晚期产后出血,正确的是正确• A.分娩48小时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 • B.分娩24小时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 •C.分娩3小时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 D.以产后3~4周发病最常见• E.产妇很少伴有寒战、低热•(4) 正常分娩后1个月,产妇突然流血半天,其量超过月经量2倍,血压17/9.3 kPa (110/70 mm Hg )。
1个月前在本院分娩,产后发热,产后2周恶露即净。
下列处理方式应首选 正确 • A.输血• B.B 超检查子宫情况 • C.给予抗生素 •D.子宫切除• E.刮宫术止血•(5) 下列措施不能有效避免晚期产后大出血发生的是 正确 •A.严格剖宫产指征•B.产后要仔细检查胎盘、胎膜,如有残缺,应及时取出 •C.子宫切口选在子宫下段,先切开一小口,再用手撕至合适长度• D.选择适当缝线,针距密集,止血彻底• E.术后B 超检查子宫切口愈合声像图,可为临床处理提供参考 •(1) 下列不属于常染色体遗传病的是 正确• A.21-三体综合征(先天愚型、Down 综合征)• B.18-三体综合征(Edwards 综合征)• C.13-三体综合征(Patau 综合征)• D.Turner 综合征(性腺发育不全综合征)• E.5p 部分单体综合征(猫叫综合征)•(2) 下列哪项是属于可以结婚,但禁止生育的情况 正确• A.男女双方均患严重的相同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生殖器有畸形• C.X 性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病•D.严重智力低下,生活不能自理,男女双方均有病无法承担养育子女• E.表兄妹之间• (3) 下列筛查哪项不能用于筛查NTD 正确 • A.孕中期二联筛查 •B.孕早期二联筛查 •C.孕中期三联筛查 •D.B 超筛查•E.序贯筛查 • (4) 下列哪项不属于单基因病 正确 •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X 连锁隐性遗传病 •C.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D.Y 连锁遗传病• E.21-三体综合征 • (5) 下列哪项不属于遗传咨询的对象 正确•A.夫妇双方或家系成员患有某些遗传病或先天畸形者,或曾生育过遗传病患儿的夫妇 •B.不明原因流过一次产的夫妇• C.不明原因智力低下或先天畸形儿的父母• D.孕期接触过不良环境因素,以及患有慢性病的孕妇• E.婚后多年不育的夫妇•(1) 妻为X 连锁隐性遗传病患者,夫正常,其子女的情况是 正确• A.其儿子均为携带者,女儿均发病 • B.其儿子均发病,女儿均为携带者 • C.其儿子和女儿均为携带者 • D.其儿子均为携带者,女儿均正常• E.其儿子均正常,女儿均为携带者•(2) 主基因位于1~22号常染色体上,纯合时才发病,杂合时不发病的单基因遗传病是 正确 •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 C.X 连锁显性遗传病 •D.X 连锁隐性遗传病• E.Y 连锁遗传病•(3) 产前检查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时常用的方法是 正确 •A.胎儿镜 •B.磁共振• C.利用羊水、绒毛细胞或胎儿血细胞培养 •D.利用DNA 分子杂交• E.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 )技术• (2) 产前诊断的对象下列哪项不是 正确 • A.35岁以上的高龄孕妇 • B.生育过染色体异常儿的孕妇 • C.夫妇一方有染色体平衡易位者 •D.行人工授精的孕妇• E.有遗传性家族史或有近亲婚配史的孕妇•(3) 遗传筛查不包括正确• A.成人隐性遗传病杂合体携带者的检出• B.成人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者的检出• C.产前筛查• D.新生儿筛查• E.艾滋病患者所产新生儿HIV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