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畜牧兽医站技术培训
畜牧兽医站培训简报范文

畜牧兽医站培训简报范文摘要:一、培训背景二、培训内容1.专业知识讲座2.实践操作演练3.互动交流环节三、培训成果1.理论知识提升2.技能水平提高3.解决问题能力增强四、培训感悟与建议正文:一、培训背景为了提高我国畜牧兽医行业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加强基层畜牧兽医服务体系建设,近日,XX畜牧兽医站在全市范围内组织了一次为期一周的培训活动。
本次培训旨在提升从业人员对畜牧兽医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以更好地服务于畜牧业的发展。
二、培训内容1.专业知识讲座本次培训邀请了业内知名专家进行授课,内容涵盖了动物疫病防控、畜牧生产技术、兽医临床诊疗等多个方面。
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参训人员对畜牧兽医专业知识有了更加系统、全面的了解。
2.实践操作演练为了让参训人员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培训现场设置了实践操作环节。
学员们积极参与,亲自动手操作,提高了对各种设备的熟练程度,增强了实际操作能力。
3.互动交流环节培训期间,还组织了互动交流环节,让学员们针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探讨,分享经验。
通过互动交流,学员们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三、培训成果1.理论知识提升通过本次培训,学员们对畜牧兽医相关理论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技能水平提高实践操作环节使学员们熟练掌握了各种设备的操作方法,实际操作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3.解决问题能力增强互动交流环节让学员们学会了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增强了问题解决能力。
四、培训感悟与建议1.培训内容丰富,既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又强调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培训质量。
2.培训期间,学员们积极参与,互动交流热烈。
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学员间的沟通交流,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3.培训组织有序,后勤保障充分。
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做好培训的组织和保障工作,为学员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畜牧培训实施方案

畜牧培训实施方案一、培训目标。
畜牧培训的目标是为了提高畜牧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提高养殖效益和产品质量。
二、培训内容。
1. 养殖技术培训,包括畜禽饲养管理、疾病防控、饲料配制等方面的技术培训,帮助学员掌握科学的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效益。
2. 畜牧管理培训,包括养殖场的规划布局、设备维护、人员管理等方面的管理培训,帮助学员提高养殖场的管理水平。
3. 市场营销培训,包括畜产品的加工、销售渠道开拓、市场营销策略等方面的培训,帮助学员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三、培训方式。
1. 线下培训,定期组织专业的畜牧培训课程,邀请行业专家和资深养殖户进行授课,现场演示和实践操作,使学员能够亲身体验和学习。
2. 在线培训,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畜牧培训课程,通过网络直播、视频教学等形式,让学员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提高培训的灵活性和便利性。
四、培训评估。
1. 考核评定,对参加培训的学员进行定期的考核评定,包括理论知识考核和实际操作考核,以确保学员的培训效果。
2. 跟踪服务,培训结束后,建立学员档案,并进行跟踪服务,帮助学员解决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供持续的技术支持和指导。
五、培训效果。
通过畜牧培训,学员将能够掌握科学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养殖效益和产品质量,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六、总结。
畜牧培训是提高畜牧业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通过系统的培训和持续的跟踪服务,能够有效提高养殖业的整体水平,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希望各地相关部门和企业能够重视畜牧培训工作,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畜牧兽医培训计划方案

畜牧兽医培训计划方案一、培训目标本培训计划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畜牧兽医人员的专业水平,加强他们的实践能力,提升养殖业的整体水平,培养一批具有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优秀畜牧兽医专业人才。
具体的培训目标包括:1. 提高畜牧兽医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深入学习畜牧兽医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掌握新技术、新方法,提高对养殖业的认识和分析能力。
2. 加强对养殖业法规、政策和管理的学习,提高畜牧兽医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意识,使其能够更好地为养殖场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3. 培养畜牧兽医人员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其应对紧急情况和危机事件的应变能力,增强种养业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4. 提高畜牧兽医人员的团队合作能力,加强他们的沟通和协调能力,使其成为一个具备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的优秀畜牧兽医专业人才。
二、培训内容本培训计划的内容主要包括畜牧兽医学科基础理论、养殖管理、安全生产和实操技能四个方面。
具体的培训内容如下:1. 畜牧兽医学科基础理论(1)畜牧兽医学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畜牧兽医学基础知识和技术(3)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4)饲料营养与饲养技术(5)动物疫病防治与兽药使用2. 养殖管理(1)养殖业法规、政策和管理(2)畜牧兽医业务管理(3)养殖业市场分析和经营管理(4)畜产品销售与管理3. 安全生产(1)养殖业卫生防疫与安全生产(2)紧急情况和危机事件的处理与应对(3)兽医急救技术与安全保障措施4. 实操技能(1)动物饲养与饲料配制(2)动物疫病的诊断与治疗(3)畜产品加工与检测技术(4)养殖业安全生产操作技能三、培训方式本培训计划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培训方式。
针对不同层次的畜牧兽医人员,根据其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培训方案,确保培训效果。
具体的培训方式包括:1. 线下授课(1)邀请知名专家教授畜牧兽医学科基础理论和养殖管理知识,进行专题授课和讲座。
(2)邀请养殖业企业负责人和相关领域从业人员进行经验分享和案例分析,加强学员的实践技能和管理意识。
畜牧兽医站培训计划

畜牧兽医站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兽医站在畜牧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提高兽医站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使其更好地为畜牧业发展做出贡献,本培训计划旨在提高兽医站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实践技能。
二、培训内容1. 兽医基础知识(1)动物解剖学(2)动物生理学(3)动物疾病学(4)生物安全知识2. 兽医临床技术(1)常见畜禽疾病的诊断和治疗(2)兽药使用与管理(3)动物饲养管理技术(4)兽医紧急救护技术3. 养殖管理知识(1)畜禽养殖技术(2)草饲技术(3)养殖场环境卫生管理(4)疫病控制与预防4. 客户服务技巧(1)与养殖户的沟通技巧(2)解答常见养殖问题(3)做好养殖技术指导5. 兽医站管理知识(1)兽医站工作流程与标准化管理(2)兽医站质量管理(3)兽医站安全生产管理(4)兽医站信息化建设三、培训方式1. 理论课程培训组织专业教师授课,讲解兽医基础知识、兽医临床技术、养殖管理知识等内容。
并根据实际情况,邀请相关专家进行专题讲座。
2. 实践操作培训在现场教学基地开展兽医技能操作培训,进行动物解剖、常见疾病诊治、兽药使用与管理等实操技能培训。
3. 实地走访考察组织学员实地考察各种养殖场,了解实际生产情况,进行案例分析和解决方案讨论。
4. 案例分析培训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兽医相关问题的分析与讨论,培养学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学员互动交流设置教学讨论环节,鼓励学员提问与交流,共同解决兽医工作中的难题。
四、培训时间安排本次培训计划共安排为期半年的培训课程,具体安排如下:1. 第一阶段(1个月)主要内容:兽医基础知识、兽医临床技术培训方式:理论课程培训、实践操作培训2. 第二阶段(1个月)主要内容:养殖管理知识、客户服务技巧培训方式:理论课程培训、实践操作培训、实地走访考察3. 第三阶段(1个月)主要内容:兽医站管理知识培训方式:理论课程培训、案例分析培训4. 第四阶段(1个月)主要内容:综合练习与考核培训方式:学员互动交流、实践操作培训五、培训考核为了保障培训质量,本次培训设立考核制度,学员需通过以下考核环节:1. 理论知识考核2. 实操技能考核3. 实地考察报告4. 案例分析报告5. 终期综合考核六、培训师资本次培训将邀请资深的兽医专家、畜牧兽医站站长及相关从业人员担任培训讲师,确保培训内容专业、全面。
畜牧兽医培训计划书

畜牧兽医培训计划书一、培训目标本培训计划旨在为畜牧兽医人员提供系统专业的培训,以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技能,使其能够更好地从事畜牧兽医工作,保障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和对兽医工作的全面发展。
二、培训对象本培训计划主要对象为畜牧兽医从业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兽医师、动物营养师、动物疫病防控师等从业人员。
参与本次培训的人员应具备一定的畜牧兽医基础知识和工作经验,年龄不限。
三、培训内容1. 畜牧兽医基础知识:包括动物解剖学、动物生理学、动物遗传学、动物病理学等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讲解,帮助学员建立扎实的基础知识。
2. 兽医临床技能:包括兽医临床检查、兽医常见手术技能、动物诊疗技能等方面的培训,以提高学员的临床技能水平。
3. 动物疾病防治:包括动物传染病防控、动物寄生虫防治、动物慢性病防治等方面的培训,以提高学员在动物疾病防治方面的综合应用能力。
4. 动物生产管理:包括畜牧业生产管理、动物饲养管理、动物繁殖管理等方面的培训,以提高学员在动物生产方面的专业管理能力。
5. 动物营养学:包括动物饲料营养学、动物饲养原理、动物饲养技术等方面的培训,以提高学员在动物饲养管理方面的专业能力。
6. 畜禽兽医法规:包括畜禽兽医法规法规、动物卫生监督管理法规、动物保健品管理等方面的培训,以提高学员的法律意识和法规遵从能力。
四、培训形式本次培训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既包括课堂授课,也包括实地操作和实际案例分析。
课程设置合理,内容充实,学员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取系统的知识和技能。
五、培训时间安排本次培训计划为期三个月,包括课堂学习、实地实习和结业考核。
具体时间安排如下:1. 第一阶段:第一周,开班仪式和培训计划介绍;第二周至第六周,课堂授课和理论学习;2. 第二阶段:第七周至第九周,实地实习和实际操作;3. 第三阶段:第十周至第十二周,结业考核和总结汇报。
六、培训师资力量本次培训计划将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的畜牧兽医专家担任授课教师,确保学员能够获取到真实有效的培训内容。
畜牧业培训计划大纲最新

畜牧业培训计划大纲最新一、培训目标1. 提高畜牧业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其掌握现代畜牧业的发展趋势和管理要点。
2. 增强畜牧业从业人员的市场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生产效益和竞争力。
3. 培养畜牧业从业人员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心,促进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
二、培训内容1. 畜牧业发展趋势及市场分析2. 畜牧业养殖技术和管理3. 畜牧业营销与品牌建设4. 畜牧业生产安全与环保5. 团队合作与领导能力6. 职业道德与职业规范三、培训方法1. 理论讲授:采用专家讲师授课,结合案例分析、交流讨论等形式,深入浅出地传授知识。
2. 实地考察:安排学员参观畜牧业生产基地和典型样本,了解实际生产情况,加深理论与实践结合。
3. 案例分析:通过真实案例分析,引导学员思考问题,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角色扮演:组织学员分组进行角色扮演,锻炼团队合作与领导能力。
5. 实操练习:组织学员现场操作,熟悉畜牧业生产技术和操作流程。
四、培训流程1. 畜牧业发展趋势及市场分析(1天)- 畜牧业发展趋势分析- 畜牧业市场分析及前景预测2. 畜牧业养殖技术和管理(2天)- 家畜饲养管理- 家禽养殖技术- 牧场运营管理3. 畜牧业营销与品牌建设(1天)- 畜牧业产品营销策略- 畜牧业品牌建设案例分析4. 畜牧业生产安全与环保(1天)- 畜牧业生产安全管理- 畜牧业生产环保措施5. 团队合作与领导能力(1天)- 团队合作意识培养- 领导能力提升6. 职业道德与职业规范(1天)- 畜牧业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 畜牧业从业人员职业责任担当五、培训评估1. 课程考核:设置理论考试和实操考核,考核内容涵盖课程学习内容。
2. 学员评估:由专业导师对学员的学习情况和表现进行评估,包括纪律、积极性、表现等方面。
3. 效果评估:培训结束后开展效果评估,了解学员学习成果和培训满意度,为今后的培训改进提供参考。
六、培训师资1. 设立畜牧业专家组成专业教学团队,各有关领域领军人物担任课程主讲,有资深畜牧业从业人员作为助教协助教学。
畜牧兽医操作技能培训

畜牧兽医操作技能培训一、引言畜牧兽医操作技能培训是提高兽医人员操作技能的重要途径,对保障畜牧业的发展和畜禽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培训的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帮助兽医人员提升操作技能,提供更好的兽医服务。
二、培训目标1. 提高兽医人员的操作技能水平,使其能够熟练掌握各种畜牧兽医操作技术。
2. 培养兽医人员的观察力和判断力,能够准确诊断和治疗畜禽疾病。
3. 提升兽医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让其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反应并采取正确的措施。
4. 增强兽医人员的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与畜牧养殖户进行有效的交流和合作。
三、培训内容1. 畜禽疾病的识别和防控:包括常见疾病的症状、诊断方法和预防措施等,使兽医人员能够准确判断畜禽疾病,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2. 畜牧兽医操作技术:包括畜禽的注射、灌胃、剖宫术等操作技术的讲解和演示,通过实际操作让兽医人员熟练掌握操作技能。
3. 应急处理技能:培养兽医人员在突发事件中的应急处理能力,包括处理意外伤害、急救措施等,以保障畜牧养殖的安全和畜禽的生命健康。
4. 沟通与合作:培养兽医人员与畜牧养殖户之间的良好沟通和合作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等形式,提升兽医人员的交流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培训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专业讲师进行兽医操作技术的理论讲解,使兽医人员了解基本原理和操作要点。
2. 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和模拟训练,让兽医人员亲自动手进行操作,熟悉和掌握各种操作技术。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案例,让兽医人员了解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团队合作:通过团队合作的形式进行培训,让兽医人员在合作中学习和成长,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五、结语畜牧兽医操作技能培训是提高兽医人员操作技能的有效途径,通过培训可以提高兽医人员的操作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为畜牧业的发展和畜禽健康的保障做出贡献。
希望兽医人员能够积极参与培训,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为畜牧业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畜牧兽医工作培训计划

畜牧兽医工作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本工作培训计划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和提高畜牧兽医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使其能够胜任畜牧兽医的岗位要求,为养殖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提供高素质的技术服务人才。
二、培训对象本次工作培训对象为各级各类畜牧兽医从业人员,包括兽医师、兽药师、兽医助理等不同层次的技术人员。
三、培训内容1. 兽医学基础知识:包括畜牧动物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基础知识,为畜牧兽医提供学科基础知识支持。
2. 兽医临床诊断技术:包括动物疾病的诊断方法、临床检查技术和实验室检验技术等。
3. 兽医药物使用和兽药管理:包括兽医药物的分类、药物剂量的计算、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和规范等。
4. 兽医防疫知识:包括畜禽疫病的预防控制、疫病防治的常规手段和新技术应用等。
5. 兽医营养知识:包括畜禽饲料营养学、饲料添加剂的使用、饲养管理和饲养技术等。
6. 兽医技术管理知识:包括动物疾病的监测报告、抽样数据的分析和养殖场的卫生管理等。
7. 兽医经济管理知识:包括养殖场的经济管理技术、成本控制和效益分析等。
四、培训方式和时间安排1. 培训方式本次工作培训将采取面对面授课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专家讲座、实验室实验、现场实习等形式进行。
2. 培训时间安排培训时间为连续3个月,包括理论课程学习、实习实训和总结交流等环节。
具体安排如下:第一阶段(1个月):理论课程学习。
主要内容包括兽医学基础知识、兽医临床诊断技术、兽医药物使用和兽药管理等。
第二阶段(1个月):实习实训。
在兽医实验室、兽医门诊或养殖场等实习实训场所进行实际操作。
第三阶段(1个月):总结交流。
总结培训成果,进行经验交流,评选出优秀学员。
五、培训评估1. 考核方式根据培训内容和目标,采取闭卷考试、实际操作考核和实习报告等多种方式进行综合评估。
2. 考核标准参照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标准和畜牧兽医的专业技术标准,制定考核标准,包括基础知识掌握程度、操作技能掌握程度、实习表现及报告评分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村级防疫员职业守则
➢ 一是要掌握动物防疫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办法。
➢ 村级防疫员要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动 物防疫法》、《动物疫情报告管理办法》、 《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以 及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猪 瘟、高致病性蓝耳病、羊痘、小反刍兽疫、 布鲁氏菌病等防治技术规范,并将法律法规 和管理办法中有关要求应用到动物防疫工作 中,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宣传法。
• (九)无公害畜产品的产地、 生产和经营监督管理;
• (十)人工种草建设、保护、 利用,自然灾害预警和防治, 维护草畜平衡、依法保护草原 等的监督管理;
• (十一)指导、督促畜禽养殖(场 )户落实重大动物疫病免疫等防控 措施,做好养殖备案、养殖和免疫 档案的建立、负责动物免疫标识及 有关证章等领取、发放、使用的监 督管理;
(二)畜牧业发展规划、计划的组织实施,畜禽品种 改良、良种畜禽繁育、标准化生产、种草养畜、现 代畜牧业生产方式的建立和畜牧兽医新技术的推广 、指导、服务;
• (三)动物计划免疫、强制免疫的组织实施,动物疫情普 查、调查、监测、疫情报告和畜禽圈舍环境的消毒;
• (四)实施动物和动物产品检疫, 相关车辆、场所等消毒,死亡动物 、染疫动物及动物产品、污染物等 无害化处理的实施、指导、监督;
导; • (八)承担上级下达的技术推广任务。 • 乡镇站要加强对村服务组织、民办服务组织、科技示范户的建设和指
导。支持群众协会、研究会和有关团体开展服务工作,发挥整体效能, 加速普及科学技术
二、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岗位 职责与职业守则
村级动物防疫员是指由乡村聘用,承担 着行政村动物防疫工作的人员。村级动物防 疫员队伍是我国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的基础, 是动物强制免疫、畜禽标识加挂、免疫档案 建立和动物疫情报告等重要防疫措施实施的 主体力量,在保证我国动物卫生安全和畜禽 产品质量安全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是要认真负责,有强烈的责任感。
➢村级防疫员在基层防控工作中要 认真负责、吃苦耐劳、勤勤恳恳 、尽职尽责有强烈的责任感,做 好基层防控工作。
(二)村级防疫员的岗位职责
➢ 在当地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下,在当 地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当地动物卫生 监督机构的指导下,村级防疫员在其所负 责的区域内主要承担以下工作职责。 1、协助做好动物防疫法律法规、方针政策 和防疫知识宣传工作。 2、负责本区域的动物免疫工作,并建立动 物养殖和免疫档案。
• (二)畜禽疫病免疫接种、检疫、消毒、化验诊断、监督、检查等; • (三)畜禽品种生产、供应、配种、改良等; • (四)草原和草地建设、管理、监护等; • (五)饲草饲料的生产、加工、销售; • (六)畜产品收购、加工、贮运、销售; • (七)开展技术培训、讲座、咨询、信息等服务,开展技情况进行巡查 ,做好疫情观察和报告工作,协助开展疫情巡 查、流行病学调查和消毒等防疫活动。
4、掌握本村动物出栏、补栏情况,熟知本村饲养 环境,了解本地动物多发病、常见病,协助做 好本区域的动物产地检疫及其他监管工作。
5、参与重大动物疫情的防控和扑灭等应急工作。
6、做好当地政府和动物防疫机构安排的其他动物 防疫工作任务。
(一)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 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是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的基础, 是动物强制免疫、畜禽标识加挂、免疫档案建立和 动物疫情报告等重要防疫措施实施的主体力量。
➢ 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可以把动物防疫的 网络延伸到基层,可以把动物防疫的意识强化到基 层,可以把动物防疫的技术传授到基层,有利于禽 流感、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情的早发现、早反应、 早处置,有利于各项动物疫病防控措施的落实。
➢二是要认真学习动物防疫的技术 技能。
➢村级防疫员必须认真学习动物疫病防 控技术技能,熟练掌握动物强制免疫 、畜禽标识加挂、免疫档案建立和动 物疫情报告等防疫措施的技术技能, 能完成并胜任各项基层防控工作。
➢三是要积极参加培训,不断提高动物疫 病防控技术水平。
➢村级防疫员要不断参加培训,掌 握动物疫病防控的新技术、新要 求和疫病流行的新特点,不断提 高基层防控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 (五)动物卫生监督执法,适于简易 程序现场处罚的实施;
•
• (六)动物屠宰,动物和动物产品 生产、经营、运输,动物产品加工 、储存等场所、活动的防疫监督;
• (七)动物诊疗活动的监督管理, 村级动物防疫员的业务培训、指导 、监督管理;
• (八)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 剂、种畜禽、草产品等生产、 经营、使用的监督管理;
• 接受县畜牧主管部门和乡镇政府双重领导。
一、乡(镇、办事处)畜牧兽医站的职责
• (一)宣传贯彻执行《畜牧法》、《 动物防疫法》、《草原法》、《渔业 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 《种畜禽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 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 》等法律、法规和有关发展畜牧业的 方针、政策;
基层畜牧兽医站技术培训
培训主要内容
• 第一、基层防疫队伍的职责和主要 业务工作
• 第二、畜牧兽医科技论文的撰写 • 第三、基层畜牧兽医站的工作管理
• 第一、
• 基层畜牧兽医站的职 责和主要业务工作
一、乡(镇、办事处)畜牧兽医站的职责
• 乡(镇、办事处)畜牧兽医站是政府在基 层专门设立的负责畜牧兽医管理的全额拨 款事业单位,承担着农村动物防疫技术传 播、畜牧业科技推广以及预防、控制和扑 灭动物疫病等多项公益性职能,肩负着畜 牧业科技进步、保障畜牧业生产安全和公 共卫生安全的重要使命,是重大动物疫病 防控的最前沿阵地,是保障畜牧业发展和 让群众吃上“放心肉”的第一道屏障。
• (十二)畜禽免疫等畜牧和动物卫 生行业信息化管理、畜产品市场信 息提供和风险防范、统计、录入、 报送;
• (十三)县级以上畜牧兽医行政主 管部门和乡(镇、办事处)党委政 府交办委托的其他工作。
乡镇畜牧兽医站主要业务
• (一)协助乡镇政府制定发展畜牧业的计划、规划,进行生产统计, 制定技术推广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