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护师资格考试儿科护理学第十五章 免疫缺陷病和结缔组织病患儿的护理基础知识
主管护师资格考试儿科护理学第十五章免疫缺陷病和结缔组织病患儿的护理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第十五章免疫缺陷病和结缔组织病患儿的护理一、A11、小儿生理性免疫功能低下的时期最主要是A、学龄期B、围生期C学龄前期D青春期E、婴幼儿期2、风湿活动的正确判断指标是A、血沉慢B、血小板减少C黏蛋白降低D C-反应蛋白增多E、血浆白蛋白增高3、下列关于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病因说法正确的是A、病因不清B、可能与感染有关C可能与营养不良有关D可能与精神因素有关E、以上说法均正确4、儿童时期最长见的风湿性疾病是A、幼年特发性关节炎B、红斑狼疮C强直性脊柱炎D骨性关节炎E、感染性关节炎5、目前认为过敏性紫癜与什么有关A、致敏因素引起的自身免疫反应B、皮肤抵抗力低C遗传因素D毛细血管通透性E、以上说法均正确6、下列哪种疾病血清补体降低不明显A、链球菌感染后肾炎B、系统性红斑狼疮C过敏性紫癜D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E、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7、有关川崎病,下列说法哪项不妥A、病因未明B、心肌梗塞是主要死因C好发于婴幼儿D病理改变主要涉及心血管E、发病男多于女8川崎病主要的死亡原因是A、感染B、心肌梗死C脑血栓D咼热E、癫痫9、一般认为川崎病可能与A、多种病原感染有关B、抵抗力低下有关C先天性血管畸形有关D与小儿皮肤敏感有关E、以上说法均正确10、与风湿热发病有关的细菌感染是A、金黄色葡萄球菌B、大肠埃希菌C 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D流感嗜血杆菌E、脑膜炎双球菌11、川崎病的冠状动脉损害最常发生于起病的A 10天内B、1〜2个月C 10〜14天D 14〜28天E、以上都不是12、对川崎病最具诊断价值的心血管表现是A、心包积液B、二尖瓣返流C冠状动脉主干扩张D冠状动脉瘤E、冠脉壁超声回声增强13、诊断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冠状动脉病变最佳检查是A、超声心动图B、心电图C冠脉造影D X线E、放射线核素14、各种补体成分浓度达到成人水平的年龄是A 1〜2个月B、2〜3个月C 3〜4个月D 3〜6个月E、6〜9个月15、符合过敏性紫癜的辅助检查为A、血小板降彳氐B、凝血时间延长C出血时间延长D骨髓检查异常E、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16、下列可能与风湿热病有关的致病因素为A、抗生素B、免疫抑制剂C类固醇激素D病毒感染E、抗风湿药二、A21、7岁小儿因发热2周,双膝关节游走性痛1周入院,查T38.5 C, P101次/分,咽稍充血,心肺(一),双膝关节红肿,活动受限,化验血沉100mm/h, CRP( + ),为证实风湿热的诊断,需化验的指标是A、血常规B、尿常规C黏蛋白D ASOE、血清抗核抗体三、B1、A.超声心动图示冠状动脉扩张见于B. 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见于C. 血象红细胞大小不等见于D. X线视关节腔变窄E. 血淀粉酶升高见于<1>、皮肤黏膜淋巴纟吉综合征A B C D E<2>、过敏性紫癜A B C D E<3>、儿童类风湿A B C D 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小儿时期,尤其是新生儿期,免疫系统虽已成熟,但免疫功能相当低下,可能与未接触抗原, 尚未建立免疫记忆有关。
主管护师考试辅导-儿科护理学:免疫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十五章免疫性疾病患儿的护理历年考点串讲历年偶考,考试频率约3次考试重点风湿热的病因和临床表现第一节小儿免疫特点(一)非特异性免疫特征1.皮肤、黏膜的屏障作用小儿均不成熟。
2.吞噬作用差血液中具有吞噬功能的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吞噬作用弱。
3.补体系统功能差足月婴儿出生时血清补体含量低,一般在生后6~12个月,各补体浓度或活性才接近成人水平。
(二)特异性免疫特征特异性免疫反应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种,小儿均不健全。
第二节风湿热教学大纲(1)病因及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治疗原则(4)护理措施风湿热是一种具有反复发作倾向的全身结缔组织病,其发病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密切相关一、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多数认为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的两种免疫反应相关。
二、临床表现约半数病例在发病前1~4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关节炎通常呈急性起病,心脏炎及舞蹈病初发时多呈缓慢过程。
风湿热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取决于疾病侵犯的部位和程度。
(一)一般表现发热,热型不规则,有面色苍白、食欲差、多汗、疲倦、腹痛等症状。
(二)主要表现1.心脏炎是本病最严重的表现,小儿风湿热以心脏炎起病占40%~50%,年龄愈小,心脏受累的机会愈多,小儿风湿热以心肌炎及心内膜炎多见,亦可发生全心炎。
2.关节炎年长儿多见,以游走性和多发性为特点,主要累及膝、踝、肩、肘、腕等大关节,局部出现红、肿、热、痛,以疼痛和功能障碍为主。
3.舞蹈病女童多见,是一种累及锥体外系的风湿性神经系统疾病,表现为以四肢和面部肌肉为主的轻重程度不等的、不自主、不协调、无目的的快速运动,呈现皱眉、挤眼、呶嘴、伸舌等奇异面容和颜面肌肉抽动、耸肩等动作,在兴奋或注意力集中时加剧,入睡后消失。
4.皮下结节常见于复发病例,好发于肘、腕、膝、踝等关节伸侧的骨质隆起或肌腱附着处,为粟米到豌豆大小、可活动无压痛的硬结,常在起病数周后才出现,经2~4周自然消失。
5.环形红斑、结节性或多形性红斑以环形红斑最常见。
护士资格免疫缺陷病和结缔组织病患儿护理章节习题

护士资格免疫缺陷病和结缔组织病患儿护理章节习题护士资格免疫缺陷病和结缔组织病患儿护理章节习题(一)A1型题1.与风湿热发病有关的病原菌是A.肺炎链球菌B.金黄色葡萄球菌C.皮肤溶血性链球菌D.A组A型溶血性链球菌E.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2.风湿热心内膜炎中最常受累的是A.心包B.二尖瓣C.三尖瓣D.主动脉瓣E.肺动脉瓣3.抗风湿治疗,选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指征是A.心脏炎B.舞蹈病C.皮下结节D.环形红斑E.多发性关节炎4.预防风湿热复发最常用的药物是A.红霉素B.青霉素C.强的松D.地塞米松E.阿司匹林5.风湿热的前驱期感染常发生于起病前A.1周~4周B.1个月C.2个月~3个月D.4个月~6个月E.7个月~9个月6.风湿性心脏炎患者,抗风湿治疗疗程是A.1周~2周B.3周~4周C.5周~6周D.8周~12周E.6个月7.风湿热的好发年龄是A.3岁以下B.4岁~5岁C.6岁~15岁D.16岁~18岁E.成年人8.风湿热中最严重的表现是A.心脏炎B.关节炎C.舞蹈病D.环形红斑E.皮下结节9.风湿热患儿予阿司匹林治疗的注意事项中,错误的是A.最好空腹服用B.最好饭后服用C.最好同服氢氧化铝D.加服VitK可预防出血E.应注意观察药物的副作用10.风湿热是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A.引起的化脓性感染B.咽峡炎后的变态反应C.感染后的免疫性疾病D.毒素引起的炎症性疾病E.咽峡炎后的晚期并发症(二)A2型题11.女孩,13岁,发热2周余,胸腹部间断的出现环形红斑,化验:血红蛋白100g/L,WBC13.6×109/L,N0.82,L0.17,ESR50mm/h,CRP(+),ASO500u/ml,心电图正常,诊断为风湿热。
应首选的药物为A.青霉素B.阿司匹林C.青霉素+强的松D.阿司匹林+强的松E.青霉素+阿司匹林12.6岁小儿因发热2周、双膝关节痛1周入院。
查T38℃,P101次/分,咽稍充血,心肺(-),双膝关节红肿,活动受限。
免疫缺陷病和结缔组织病患儿的护理题库1-0-8

免疫缺陷病和结缔组织病患儿的护理题库1-0-8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对过敏性紫癜的患儿要注意观察皮疹的()A.形状、数量、部位,是否反复出现B.皮疹的发病原因C.皮疹的发病机制D.皮疹感染情况E.皮疹的治疗效果观察皮疹的形态、颜色、数量、分布及是否反复出现。
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主要特征是()A.出血B.反复感染C.特殊面容D.智力低下E.生长发育迟缓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哪项不是川崎病的主要症状()A.持续发热1~2周B.两眼球结膜充血C.急性期四肢末端呈实性肿胀D.口腔黏膜弥漫性发红E.尿糖增高川崎病的临床表现:发热,皮疹,双眼球结膜充血,口腔咽部黏膜呈弥漫性充血。
(古诗词 )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属于血管变态反应的疾病是()A.A.血小板减少性紫癜B.B.血友病C.C.过敏性紫癜D.D.儿童类风湿病E.E.肾病综合征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不正确的是()A.A.反复发作性皮肤紫癜,大小不等,高于皮肤表面,对称性分批出现,多位于下肢及臀部B.B.腹型表现为阵发性腹绞痛或持续性钝痛,多位于脐周或下腹部C.C.关节型多见四肢大关节游走性疼痛,常伴有关节肿胀、发热D.D.关节型治愈后留有后遗症E.E.紫癜发生1周后若出现蛋白尿、血尿或管型尿为肾型关节肿痛呈游走性,一般无红热,有积液,不遗留关节畸形。
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风湿热关节炎的特点是()A.A.单个关节受累B.B.受损部位固定C.C.预后不留畸形D.D.局部皮肤破溃E.E.常见指关节受损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风湿热舞蹈病的特点是()A.A.不自主运动、动作缓慢B.B.多表现为头部摇晃C.C.精神集中时减轻D.D.入睡后加重E.E.女童多见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风湿热患儿恢复至正常活动一般所需的时间是()A.重度关节障碍者2个月B.轻度关节障碍者3个月C.无心脏受累者4个月D.轻度心脏受累者5个月E.重度心脏炎伴心衰者6个月。
主管护师资格考试儿科护理学第十五章 免疫缺陷病和结缔组织病患儿的护理专业实践能力

专业实践能力-第十五章免疫缺陷病和结缔组织病患儿的护理一、A11、过敏性紫癜患儿双下肢及臀部出现大量紫癜,此时护士除应采取措施保护患儿皮肤外,还应当注意预防A、心脏损害B、体温过高C、口唇干裂D、消化道出血E、淋巴结肿大2、有轻度消化道出血的腹型紫癜患儿应当给予A、禁食B、流食C、半流食D、低盐饮食E、无渣饮食3、风湿热心脏炎严重时绝对卧床A、2周B、3周C、5周D、6~12周E、1周4、JIA患儿应给予饮食是A、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B、高热量、低蛋白、高维生素C、高热量、高蛋白、低维生素D、低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E、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严格按照出入量补充水分5、风湿热患儿需要绝对卧床的时间是A、无心肌炎者3周B、轻度心肌炎者4周C、重度心肌炎者5周D、轻度关节障碍者6周E、重度关节障碍者7周6、过敏性紫癜患儿主诉腹痛、恶心,同时发现大便变黑,其应当采取A、禁食B、半流食C、无渣饮食D、低盐饮食E、低蛋白饮食二、A21、7岁女童,因风湿热入院,目前使用青霉素和阿司匹林治疗。
近日该患儿出现食欲下降、恶心等胃肠道不适,护士可以给予的正确指导是A、饭后服用阿司匹林B、停止使用阿司匹林C、这是青霉素的副作用D、两餐间服用阿司匹林E、阿司匹林与维生素C同服2、某小儿5岁,今日因高热40℃,胸部皮疹来院就诊,诊断为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关于该患儿的护理措施说法错误的是A、患儿有皮疹所以忌用酒精擦浴B、关节疼痛利害者可以使用夹板固定患肢于舒适功能位C、患儿为关节炎,急性期过后康复治疗应尽量延迟D、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应每2~3个月检查血象、肝、肾功能E、局部湿热敷帮助患儿止痛3、对残留有冠状动脉病变的患儿要密切随访,做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时间为每A、1个月一次B、1~3个月一次C、3~6个月一次D、6~9个月一次E、半年一次三、A3/A41、2岁女童,因持续发热1周伴皮疹来院就诊。
入院后检查发现四肢末端实性肿胀、双眼结膜充血、口唇干燥潮红、咽部黏膜弥漫性发红及颈部淋巴结肿大。
儿科护理学- 免疫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十五章免疫性疾病患儿的护理第一节小儿免疫特点(一)非特异性免疫特征1.皮肤、黏膜的屏障作用致密的上皮细胞具有机械屏障作用,上皮细胞的更新、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纤毛的定向摆动及黏膜上皮细胞表面分泌液的冲洗作用;此外,皮肤和黏膜分泌物中具有一些杀菌、抑菌物质,如皮脂腺分泌的脂肪酸、汗腺分泌的乳酸、胃液中的胃酸及唾液、呼吸道黏膜中的溶菌酶等。
小儿均不成熟。
2.吞噬作用差血液中具有吞噬功能的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吞噬作用弱。
3.补体系统功能差足月婴儿出生时血清补体含量低,一般在生后3~6个月,各补体浓度或活性才接近成人水平。
(二)特异性免疫特征特异性免疫反应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种,T淋巴细胞主要担负细胞免疫功能,B淋巴细胞主要担负体液免疫功能。
小儿均不健全。
第二节风湿热风湿热是常见的风湿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心脏炎、游走性关节炎、舞蹈病、环形红斑和皮下小结,可反复发作。
心脏炎是最严重的表现,急性期可危及病儿生命,反复发作可致永久性心脏瓣膜病变。
本病3岁以下少见,好发年龄为5~15岁。
【病因和机理】(一)病因风湿热是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咽峡炎后的晚期并发症。
(二)发病机理分子模拟:机体的抗链球菌免疫反应可与人体组织产生免疫交叉反应,导致器官损害,是风湿热发病的主要机制。
自身免疫:风湿性心脏病患儿可出现抗心肌抗体,损伤心肌组织发生心脏炎。
近年研究提示病毒也是致病因素,但尚未被公认。
瓣膜赘生物【临床表现】急性风湿热发生前1周至4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临床主要表现为心脏炎、关节炎、舞蹈病、皮下小结和环形红斑,发热和关节炎是最常见的主诉。
(一)一般表现急性起病者发热在38℃~40℃间,无一定热型,其他有精神不振、疲倦。
(二)心脏炎是本病最严重的表现,小儿风湿热以心脏炎起病占40%~50%,年龄愈小,心脏受累的机会愈多,以心肌炎及心内膜炎多见,亦可发生全心炎。
初次发作时以心肌炎和心内膜炎最多见,同时累及心肌、心内膜和心包膜者,称为全心炎。
主管护师题-免疫缺陷和结缔组织病患儿护理

主管护师题-免疫缺陷和结缔组织病患儿护理1、风湿热关节炎的特点是A.受损部位固定B.局部皮肤破溃C.单个关节受累D.预后不留畸形E.常见指关节受损2、哪项不是川崎病的主要症状A.两眼球结膜充血B.口腔黏膜弥漫性发红C.持续发热1~2周D.急性期四肢末端呈实性肿胀E.尿糖增高3、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不正确的是A.腹型表现为阵发性腹绞痛或持续性钝痛,多位于脐周或下腹部B.关节型治愈后留有后遗症C.反复发作性皮肤紫癜,大小不等,高于皮肤表面,对称性分批出现,多位于下肢及臀部D.关节型多见四肢大关节游走性疼痛,常伴有关节肿胀,发热E.紫癜发生1周后若出现蛋白尿,血尿或管型尿为肾型4、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主要特征是A.反复感染B.智力低下C.出血D.特殊面容E.生长发育迟缓5、属于血管炎型变态反应的疾病是A.血友病B.儿童类风湿病C.血小板减少性紫癜D.过敏性紫癜E.肾病综合征6、与风湿热发病有关的细菌感染是A.大肠埃希菌B.流感嗜血杆菌C.金黄色葡萄球菌D.A群乙型溶血性链球菌E.脑膜炎双球菌7、风湿热患儿恢复至正常活动一般所需的时间是A.轻度关节障碍者3个月B.轻度心脏受累者5个月C.重度关节障碍者2个月D.无心脏受累者4个月E.重度心脏炎伴心衰者6个月8、儿童类风湿病全身型的特点是A.关节症状较重B.发热为主要症状C.年长儿多见D.常侵犯单个关节E.热度持续数天9、风湿热舞蹈病的特点是A.多表现为头部摇晃B.入睡后加重C.不自主运动,动作缓慢D.精神集中时减轻E.女童多见10、儿童类风湿病的特点是A.年幼儿全身症状轻B.年长儿以关节受累为主C.心脏受累常见D.环形红斑是特异表现E.其发病与链球菌感染密切相关11、关于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特点不正确的是A.易发生反复而严重的感染B.易发生恶性肿瘤C.由于免疫系统先天性发育不良所致D.可接种疫苗来预防感染E.临床表现及病理损害多样12、风湿热最严重的临床表现是A.舞蹈病B.环形红斑C.关节炎D.皮下结节E.心脏炎13、新生儿和婴幼儿容易发生感染及感染扩散的原因不包括A.皮肤角质层薄嫩B.胃酸杀菌力弱C.淋巴结功能不成熟D.血清补体含量低E.有开放性伤口14、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的最早出现的临床表现是A.淋巴结肿大B.发热C.皮疹D.关节疼痛E.动脉瘤15、过敏性紫癜患儿实验室检查正确的是A.出血和凝血时间延长B.血块退缩试验异常C.血小板计数减少D.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E.骨髓检查异常16、护理人员对此患儿进行病情观察的关键是A.紫癜进展情况B.是否出现新皮疹C.尿量的改变D.有无出现血便E.是否呕吐17、适合该患儿的饮食种类是A.鸡蛋羹B.干饭C.米汤D.豆腐E.碎肉18、儿童类风湿病多关节型的多发人群是A.男孩B.女孩C.婴幼儿D.学龄儿童E.青春期儿童19、川崎病的多发人群是A.男孩B.女孩C.婴幼儿D.学龄儿童E.青春期儿童。
主管护师 儿科护理学 第十五章 免疫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十五章免疫性疾病患儿的护理第一节小儿免疫特点(一)非特异性免疫特征(二)特异性免疫特征第二节风湿热风湿热是继发于A族β溶血性链球菌性咽峡炎的迟发免疫性炎症反应,发病年龄以5~15岁多见,病变主要累及心脏和关节、脑、皮肤、浆膜、血管等均可受累,以心脏损害最为严重且多见。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数认为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的两种免疫反应相关。
二、临床表现三、辅助检查四、治疗原则五、护理措施第三节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儿童时期常见的风湿性疾病,以慢性关节滑膜炎为主要特征,伴全身多脏器功能损害,多发于16岁以下的儿童。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病因不清,一般认为与感染(病毒、支原体和其他病原持续感染)、自身免疫、遗传、精神因素等多种有关。
二、临床表现三、辅助检查四、治疗原则:一减二维三保四防>>减轻或消除症状>>维持正常生活>>保持关节功能>>防止关节畸形五、护理措施第四节过敏性紫癜又称舒-亨综合征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血管炎,以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炎症为病理基础。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病因不清,目前认为与某种致敏因素引起的自身免疫反应有关。
二、临床表现三、辅助检查>>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外周血白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增高,可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尿液检查:与肾小球肾炎相类似>>大便潜血试验:呈阳性反应>>血清IgA浓度:增高>>血清IgG、IgM:升高或正常四、治疗原则:无特效疗法,卧床休息,控制感染,对症处理。
五、护理措施第五节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川崎病,是一种以变态反应性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结缔组织病。
>>临床特点为急性发热、皮肤黏膜病损和淋巴结肿大。
>>婴幼儿多见,男:女为1.5:1。
>>本病四季可见,4~5月及11月至次年1月发病相对较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知识- 第十五章免疫缺陷病和结缔组织病患儿的护理一、A11、小儿生理性免疫功能低下的时期最主要是A、学龄期B、围生期C、学龄前期D、青春期E、婴幼儿期2、风湿活动的正确判断指标是A、血沉慢B、血小板减少C、黏蛋白降低D、C-反应蛋白增多E、血浆白蛋白增高3、下列关于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病因说法正确的是A、病因不清B、可能与感染有关C、可能与营养不良有关D、可能与精神因素有关E、以上说法均正确4、儿童时期最长见的风湿性疾病是A、幼年特发性关节炎B、红斑狼疮C、强直性脊柱炎D、骨性关节炎E、感染性关节炎5、目前认为过敏性紫癜与什么有关A、致敏因素引起的自身免疫反应B、皮肤抵抗力低C、遗传因素D、毛细血管通透性E、以上说法均正确6、下列哪种疾病血清补体降低不明显A、链球菌感染后肾炎B、系统性红斑狼疮C、过敏性紫癜D、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E、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7、有关川崎病,下列说法哪项不妥A、病因未明B、心肌梗塞是主要死因C、好发于婴幼儿D、病理改变主要涉及心血管E、发病男多于女8、川崎病主要的死亡原因是A、感染B、心肌梗死C、脑血栓D、高热E、癫痫9、一般认为川崎病可能与A、多种病原感染有关B、抵抗力低下有关C、先天性血管畸形有关D、与小儿皮肤敏感有关E、以上说法均正确10、与风湿热发病有关的细菌感染是A、金黄色葡萄球菌B、大肠埃希菌C、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D、流感嗜血杆菌E、脑膜炎双球菌11、川崎病的冠状动脉损害最常发生于起病的A、10天内B、1~2个月C、10~14天D、14~28天E、以上都不是12、对川崎病最具诊断价值的心血管表现是A、心包积液B、二尖瓣返流C、冠状动脉主干扩张D、冠状动脉瘤E、冠脉壁超声回声增强13、诊断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冠状动脉病变最佳检查是A、超声心动图B、心电图C、冠脉造影D、X线E、放射线核素14、各种补体成分浓度达到成人水平的年龄是A、1~2个月B、2~3个月C、3~4个月D、3~6个月E、6~9个月15、符合过敏性紫癜的辅助检查为A、血小板降低B、凝血时间延长C、出血时间延长D、骨髓检查异常E、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16、下列可能与风湿热病有关的致病因素为A、抗生素B、免疫抑制剂C、类固醇激素D、病毒感染E、抗风湿药二、A21、7岁小儿因发热2周,双膝关节游走性痛1周入院,查T38.5℃,P101次/分,咽稍充血,心肺(—),双膝关节红肿,活动受限,化验血沉100mm/h,CRP(+),为证实风湿热的诊断,需化验的指标是A、血常规B、尿常规C、黏蛋白D、ASOE、血清抗核抗体三、B1、A.超声心动图示冠状动脉扩张见于B.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见于C.血象红细胞大小不等见于D.X线视关节腔变窄E.血淀粉酶升高见于<1>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A B C D E<2> 、过敏性紫癜A B C D E<3> 、儿童类风湿A B C D E答案部分一、A11、【答案解析】小儿时期,尤其是新生儿期,免疫系统虽已成熟,但免疫功能相当低下,可能与未接触抗原,尚未建立免疫记忆有关。
在所给5个答案项目中,无“新生儿期”,故选择婴幼儿期作为最佳答案。
围生期存在木器抗体IgG,因此免疫力不是最低的时期。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小儿免疫特点”知识点进行考核】2、【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和黏蛋白增高,此为风湿活动的重要标志。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风湿热病因发病机制”知识点进行考核】3、【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病因不清,一般认为与感染(病毒、支原体和其他病原持续感染)、自身免疫、遗传(患儿血中HLA-DW7、HLA-mF8抗原检出率高)及寒冷、潮湿、疲劳、营养不良、外伤、精神因素等有关。
发病机制中有一系列复杂的免疫过程参与,导致了组织损伤。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儿童类风湿病病因、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4、【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是儿童时期常见的风湿性疾病,以慢性关节滑膜炎为主要特征,伴全身多脏器功能损害,是小儿时期残疾或失明的重要原因。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儿童类风湿病病因、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5、【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过敏性紫癜病因不清,目前认为与某种致敏因素引起的自身免疫反应有关。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过敏性紫癜病因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6、【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过敏性紫癜:血清IgA浓度往往增高,IgG、IgM水平升高或正常。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过敏性紫癜病因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7、【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川崎病患儿心血管症状和体征少见,是川崎病最严重的表现。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病因、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8、【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我国近年来川崎病发病率明显增高,多数自然康复,心肌梗死是主要死因。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病因、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9、【答案解析】川崎病病因尚未十分明确。
一般认为可能与多种病原感染有关。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病因、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10、【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与风湿热发病有关。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儿童类风湿病病因、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11、【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冠状动脉瘤样改变,于病程的第2~3周检出率最高,多在病程1~2年恢复。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病因、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12、【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二维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及随访冠状动脉病变的最佳方法,安全、可靠、方便、重复性好。
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瘤样改变,于病程的第2~3周检出率最高,多在病程1~2年恢复。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病因、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13、【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心血管系统辅助检查:检查有心脏受损者可见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改变。
心电图主要为ST段和T波改变、P-R间期和Q-T间期延长、低电压、心律失常等。
二维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及随访冠状动脉病变的最佳方法,安全、可靠、方便、重复性好。
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瘤样改变,于病程的第2~3周检出率最高,多在病程1~2年恢复。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病因、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14、【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足月婴儿出生时血清补体含量低,一般在生后3~6个月,各补体浓度或活性才接近成人水平。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小儿免疫特点”知识点进行考核】15、【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约半数患儿的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
外周血白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增高,可伴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血小板计数、出血和凝血时间、血块退缩试验和骨髓检查均正常。
尿液检查与肾小球肾炎相类似。
大便潜血试验可呈阳性反应。
血清IgA浓度往往增高,IgG、IgM水平升高或正常。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过敏性紫癜病因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16、【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近年研究提示病毒也是风湿热致病因素,但尚未被公认。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风湿热病因发病机制”知识点进行考核】二、A21、【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抗链球菌激酶(ASK)和抗透明质酸酶(AH)增高,说明近期有过链球菌感染,提示风湿热可能。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风湿热病因发病机制”知识点进行考核】三、B1、【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辅助检查:有心脏受损者可见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改变。
心电图主要为ST段和T波改变、P-R间期和Q-T间期延长、低电压、心律失常等。
二维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及随访冠状动脉病变的最佳方法,安全、可靠、方便、重复性好。
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瘤样改变,于病程的第2~3周检出率最高,多在病程1~2年恢复。
【该题针对“专业知识-风湿热临床表现、治疗原则”知识点进行考核】【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过敏性紫癜辅助检查:约半数患儿的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
外周血白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增高,可伴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血小板计数、出血和凝血时间、血块退缩试验和骨髓检查均正常。
尿液检查与肾小球肾炎相类似,可有血尿、蛋白尿、管型。
粪便隐血试验可呈阳性反应。
血清IgA浓度往往增高,IgG、IgM水平升高或正常。
【该题针对“专业知识-风湿热临床表现、治疗原则”知识点进行考核】【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是儿童时期常见的风湿性疾病,X线检查,早期可见关节附近软组织肿胀;晚期可见骨质疏松和破坏,关节腔变窄,关节面融合,骨膜反应和关节半脱位。
【该题针对“专业知识-风湿热临床表现、治疗原则”知识点进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