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批号管理规定(修订版)

合集下载

批号管理制度

批号管理制度

批号管理制度
一、目的:
用于生产的物资及质量管理部门的分析、批准为主要的鉴别标志。

进而追溯该批产品的生产历史与过程记录。

二、范围:
适用公司所有产品的批号管理。

三、责任者:
生产部负责人、生产计划人员。

四、定义:
在规定限度内具有同一性质和质量,并在同一连续生产周期中生产出来的一定数量的产品为一生产批,以一组数字(或字母加数字)作为识别标记,谓之“批号”。

五、内容
1.产品的每一生产批都有指定的永久批号。

产品批号一旦确定,所有用于生产的物资及质量管理部门的分析、批准都以此作为主要鉴别标志。

根据批号,应能查明该批产品的生产时间及批记录,进而追溯该批产品的生产历史。

批号必须明显标于批记录、产品标签、包装物上。

2.产品的批号由生产部直接给定,批号的划分必须具有质量的代表性,具体按产品生产质量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划分。

3.批号的编制方法
1)正常批号:以生产日期为准,用11位数字表示,前四位表示生产年度,中间四位表示生产月份与流水号,后三位表示产品代码号。

2)返工批号:因故返工的产品,返工后原批号不变,只在原批号后加一个代号(自定)以示区别。

3)耗材批号:编制方法与正常批号一样,批号后不加代号以示区别。

4)为便于追溯产品的生产历史,可在批号后加副批号。

六、要求
产品批号为固定式,从来料开始设定到出货中的过程记录,产品包装等都不变。

产品的批号一旦给定,必须严格按给定的批号执行,不得任意修改。

XXXXXXXXXXX有限公司
2016.01.01。

生产批号管理规定

生产批号管理规定

文件编号制订日期版本 A 0 页次 1 / 2 修定日期承认确认作成适用范围1.目的:为了规范出厂成品的唯一性标识,保持产品质量的可追溯性,制定本规定。

2.产品标识范围:本公司所有正常出货的成品全部在标识范围。

3.生产批号编码:3.1冲压车间采用排列阿拉伯数字的方法进行生产批号标识,排列顺序从左到右如下:其中第一部分:年代至保留后2位,月份、日期如“xx年8月8日”;4.批号作成和使用流程:4.1受入材料时,品质人员进行受入检查,物流人员必须确认好材料数量后,并予以记录后,入库;4.2物流员将受入记录交由冲压部生产管理科担当,担当确认后,对材料进行批号标识;4.3标识完毕后,下发《日生产计划》到各相关生产线班长手上,插到看板上,正式开始进行生产;4.4各相关物流人员和品质人员按照该生产部品的看板进行文件登记、料箱标签登记、入库,进行管理;4.5生产完毕后,各相关冲压生产线班长在《生产指示单》上签名,交回到生产管理科担当处,确保指示单的回收,再进行下一个生产。

5.批号使用要求:5.1每次使用标识(打印,手写纸片时),应重新核对批号是否正确,标识应着色清楚、用力均匀、排列整齐;5.2料箱标签登记时,应做到分清批次,不得遗漏。

发货时,在《成品出库管理表》中登记各批号范围;文件编号制订日期版本 A 0 页次 2 / 2 修定日期承认确认作成适用范围5.3如需抽取产品材料进行各种检验或试做时,检验人必须到物流人员处登记批号,以备查看。

6.检查监督:物流人员负责对生产车间入库成品生产批号标识的准确性检查监督,发现标识错误(包括乱涂、乱画)一律不准入库,责令必须重新标上正确的批号标识。

7.附表:《产品批号设计》《生产指示单》。

食品生产批号和生产日期管理规程

食品生产批号和生产日期管理规程

文件制修订记录规范产品生产批号、生产日期的编制、使用、审查的管理,以便于追溯和审查产品的生产历史。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成品、中间体生产批号、生产日期、返工批号的编制、使用及审查。

三、内容1.责任:生产部、质量部、生产车间相关责任人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2.规程2.1.批号管理:2.1.1.批定义:同一批原辅料在同一连续生产周期生产一定数量的相对均质(即在成型前经同一设备一次混合所产生的均质产品)的产品为一个批量。

一个批量的食品,编为一个批号,批号的划分一定要具有质量的代表性,并可根据批号查明该批产品的生产全过程的实际情况,可进行质量追踪。

2.1.2.批号是用于识别一个特定批的具有唯一性的数字和(或)字母的组合。

中间体批号由9位字母和数字组成,生产成品批号的编制由7位数字组成。

2.1.3.成品批号:2位年份(即生产年份后2位)+2位月份+3位月流水号,共7位数字组成。

例如:2201001表示2022年01月生产的第1批产品批号。

2.1.4.中间体批号:ZJ(代表中间体字母)+2位年份(即生产年份后2位)+2位月份+3位月流水号,共9位数字组成。

例如:ZJ2201001表示2022年01月生产的第1批中间体产品批号。

2.1.5.返工批号:返工后原批号不变,只在原批号后加“-1”以示区别。

2.1.6.产品批号由生产部工艺员统一给定,每给定一个批号均要记录在案(批号登记专用本),其他任何人不得给定批号或更改批号。

2.1.7.批号登记记录本必须保存至保质期后一年。

2.2.生产日期:本公司生产的各种产品的生产日期均用以下规定进行制定。

2.2.1.成品以开始投料日期作为其生产日期。

2.2.2.中间体的生产日期以开始投料日期作为其生产日期。

2.2.6.书写方式以全称。

如:2022年01月12日。

2.3.根据生产情况合理调配各车间之间的劳动力资源。

生产批号管理制度

生产批号管理制度

生产批号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对产品生产过程的管理,提高产品质量,保证产品安全,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生产企业,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进行批号管理的各项措施。

三、管理要求1、批号管理的目的是为了确保产品生产过程的追溯能力,以便在发生质量问题时能够准确查明责任,解决问题。

2、所有参与生产过程的相关人员要严格按照批号管理要求执行,不得随意更改批号或者删除相关记录。

3、对于每个产品批次,要及时准确地做好批号记录,包括生产时间、原材料批号、生产人员、生产设备等信息。

4、对于原材料的采购,要求供应商提供真实有效的原材料批号,并严格按照批号管理要求进行收货记录。

5、生产过程中,要进行严格的品质检验,对合格产品进行批号标示,并进行相应的入库记录。

6、在产品出货时,要准确标示产品批号,确保产品能够追溯到生产过程。

7、任何产品有质量问题时,要及时进行召回,并对相关产品批号进行追溯,以查明问题原因,解决问题。

8、对于产品的库存管理,要按照批号分批存放,确保每个批号的产品能够得到有效的跟踪管理。

四、批号管理流程1、批号标示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对每个产品批次进行批号标示,包括生产日期、产品名称、产品规格等信息,确保批号的唯一性。

2、批号记录对于每个产品批号,要及时进行记录,包括原材料的批号、生产人员、生产设备、生产工艺参数等信息,确保批号的完整性。

3、批号登记对于每个产品批号,要进行相应的批号登记,包括产品入库记录、质量检验报告、产品出货记录等信息,确保对批号的全面管理。

4、批号追溯在产品质量问题发生时,要及时进行批号追溯工作,查明问题原因,并进行相应的处理,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五、责任制度1、生产部门要负责制定产品批号管理的具体操作规程,确保批号管理按照要求进行。

2、质量部门要对产品批号管理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整改。

3、各个生产环节的相关人员要严格按照批号管理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批号管理的正常进行。

批号管理规定

批号管理规定

1目的本标准规定了产品在正常情况及异常情况下批号的编制标准,作为产品批号编制的依据。

2范围本标准用于公司所有的产品生产批号的规定。

3职责生产部经理、车间主任、工艺管理员、质量部经理、Q监控员。

4.内容4.1在规定限度内其有同质量,并在同连续生产周期中生产出来的一定数量的药品为一批,一批药品编为一个批号,批号为识别“批”的组数字或字母加数字,可根据批号进行质量追踪,审查和追湖该推药品的生产历史,所有生产药品必须按照规定编制批号4.2批号的编制方法:4.2.1按生产日期编制,生产批号以生产部下达生产指令为准。

A.2.2正常批号:以生产日期为准,用八位数字表示。

前四位表示年度,第五,六位表示生产月份,后两位表示生产流水号,年一月一流水号。

如:20011021批号即2001年10月第21批产品的批号、生产日期:2001年10月21日则有效期:2年。

那么该批产品的有效期为:2003年09月4.2.3(返工批号:年一月一流水号(F因改近工后批号不变,具在原批号后加一代号以示区别。

4.2.4混合批号:年一月一流水号(H7,编出方法同正常批号,只是在批号后加一代号以示区别。

4.3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有各柱各样与预定要求不相符的情况发生,在发生可影响产品质量的偏至时,为了避免,减少可能的损失,应将发生偏差前、偏差中、偏差处理后恢复正常的产品分开,单控作为若干小批,以免一旦需要报废,因无法区分偏差前、后的产品而不得不将整个批号全部作报废处理。

4.4批流转记录:每批产品必须有批流转记录,详细记录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各个步骤的批号,随中转产品,待包装品移交下工序,当发生下列情况时,必须详细记录批号及变化的原因,纳入批生产记录。

4.4.1从原料到制剂,再到包装的生产过程中出现批号转换的情况:4.4.2生产中因出现返工产品而编制返工批号:1.4.3因数批产品混合而产生混合批号:4.4.4生产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出现批号后加编副批号的情况。

批号编制管理制度

批号编制管理制度

批号编制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化批号的编制与管理,提高批号管理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保障产品质量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产品的批号编制与管理工作。

第三条批号是指对产品的生产批次、生产时间、生产地点等信息进行编码和标识,以便对产品的质量、生产情况进行追溯的一种标识符号。

第四条批号编码应当遵循一定的规则和标准,确保批号的唯一性、标识性和规范性。

第五条所有生产、包装、储存和销售过程中,应当对产品的批号进行准确记录,并进行合理管理。

第六条本制度的遵守与实施是每位员工的责任,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违反本制度的规定。

第七条本制度由相关部门负责解释与修订,经企业领导审定后,方可正式执行。

第二章批号编制原则第八条批号编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唯一性原则:每个产品的批号应当是唯一的,不得与其他产品重复。

(二)标识性原则:批号应当能够清晰、准确地标识出产品的生产批次、生产时间、生产地点等信息。

(三)规范性原则:批号编制应当依据一定的规则和标准进行,确保批号的统一规范。

(四)合理性原则:批号编制应当合理便于管理、查询和追溯,保障产品质量安全。

第九条对于不同类别的产品,其批号编制原则应当根据产品特点和管理要求进行合理设计。

第三章批号编制管理程序第十条批号编制管理程序包括以下步骤:(一)产品信息获取:生产部门应当根据生产计划和需求,确定产品的生产批次、生产时间和生产地点等信息。

(二)编制批号方案:生产部门根据产品信息和批号编制原则,设计批号编制方案,确定批号的编码规则和标识内容。

(三)批号编制:生产部门根据批号编制方案,对产品的批号进行编制,确保批号的准确性和唯一性。

(四)批号记录与登记:生产部门应当对每个产品的批号进行准确记录和登记,确保批号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五)批号管理与追溯:各部门应当对产品的批号进行合理管理和追溯,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

第十一条批号编制管理程序应当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和帐事项,确保批号的准确记录和管理。

生产管理批号管理制度

生产管理批号管理制度

生产管理批号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批号管理,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保障消费者权益,特制定本批号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所有生产制造环节,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生产、加工、包装及贮存等过程中的批号管理。

三、定义1、批号:是指一组产品在一定时间内,按照一定的工艺程序生产的一批产品所具有的共同标识。

2、批次:是指生产过程中,在同一时间段内用相同工艺生产的产品所组成的一批。

3、批次追溯:是指根据相关文件记录,查清某一批次产品的详细生产、流通信息的过程。

四、批号管理程序1、原材料采购(1)采购人员在选定原材料供应商前,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核,包括企业资质、生产设备、生产工艺等方面。

(2)采购人员在接收原材料时,必须对原材料标识和批号进行检查,并核对其与采购文件的一致性。

(3)采购人员将所有原材料信息记录在原材料批号管理表中,并妥善保存相关文件。

2、生产制造(1)生产人员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必须按照相关工艺标准要求,记录每一批原材料的使用情况,并确认其批号。

(2)生产人员应认真填写生产日报表,包括原料批号、生产日期、生产批号等相关信息,并及时上报给生产主管。

3、产品包装(1)包装人员在对产品进行包装时,必须核实产品的批号和生产日期与产品包装信息标(2)包装人员应认真填写产品包装记录表,包括产品批号、包装日期、包装数量等相关信息,并妥善保存记录。

4、贮存管理(1)贮存人员在接收产品时,必须核对产品批号和贮存日期,并将产品存放在指定的货架上,并做好相关标识。

(2)贮存人员应定期对产品进行检查,确保产品贮存环境符合要求,产品的批号和贮存日期清晰可见。

五、数据归档1、所有批号相关的文件和记录都必须按照规定时间进行归档,并妥善保存。

2、归档文件中必须包括原材料采购记录、生产日报表、产品包装记录表、贮存检查记录等相关信息。

3、归档文件应当按照年份和产品分类进行存档,并在一定期限内妥善保存。

批号管理制度

批号管理制度

批号管理制度1.由相同原材料,在一段时间内,同一工艺条件下生产出的具有同一性质和质量的产品组成生产批。

2.成品生产批号在《生产通知单》上确定。

生产批号的编排由年月+当月下达生产通知单序列号组成。

统一定为6位数字,如生产批号是080501表示2008年5月生产的第1批次产品。

成品的生产日期为产品小包装的日期。

3.产品失效期由失效日期的年和月组成,并在年份前加上汉字“失”,失效期为生产日期的年月加上产品的有效期,产品自标示出的年月的第一天开始失效。

如失201105表示产品的开始失效日期是2011年5月1日。

4.失效期可与批号并行排列也可排在批号后。

5.流水线号用英文大写字母或阿拉伯数字表示,每线拥有一个唯一的代号,产品单包装时应在适当位置标识出,当流水线只有一条时,标识可以省略。

6.高分子耗材产品单包装封口处在产品封口时同时压印生产批号、失效年月和流水线号。

设备产品在设备底部或侧面标识产品序列号。

序列号由制造年代号加5位数字加流水线号组成,5位数字每年从00001开始,按型号单独编制,如200800001A,表示2008年制造的第1台设备由A组装配的。

7.在同一灭菌炉内的同一次灭菌为一个灭菌批。

灭菌批号由灭菌日期的年月日+当日次序号组成,如0805101表示2008年5月10日第1次灭菌。

8.灭菌批号或灭菌日期在产品灭菌前标识在外箱的规定位置。

9.所有零件加工,部件组装的批号均为该批产品生产通知单中指定的批号。

11.原料及外协件原则上要求每次进货是同一个批次。

以进厂的日期中年月日作为进厂的批号,如原料批号是080504表明本批物料是2008年5月4日进厂的12.批生产记录包括一批产品生产的生产历史、过程监控、检验、物料、设备和人员等的记录。

批生产记录应形成的记录有原材料外协件验收记录、原材料和外协件批号记录、与药液接触的零部件的注塑挤塑过程监视记录、各工序班组生产记录、注挤塑工序组装工序测试工序无菌产品封口工序的质量检验记录、灭菌记录、批成品检验记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批号标识管理规定
1. 目的:
为了规范出厂成品的唯一性标识,保持产品质量的可追溯性,制定本规定
2. 产品标识范围:
本公司所有正常出货的成品全部在标识范围
3. 生产批号编码:
3.1冲压车间采用排列阿拉伯数字的方法进行生产批号标识,排列顺序从左到右如下

年代(2位)月份(2位)日期(2位)-产品编号W 位)-分批生产批次辺位)
其中 第一部分:年代至保留后2位,月份、日期不足2位的前面加“ 0”补齐;
第二部分:产品编号请参照《产品批号设计文件》; 第三部分:按照每种材料的批次进行编排分批生产,如
54408 3DB0A 每天一批次为2200
件,2012年2月1日受入该材料为4400件,即为两天的生产量,可分为两个 生产批次,即产生两个生产批号:
I 〉第一个:120201-3002-01
I
> 第二个:120201-3002-02
如戈血年2月1日只来料毙00件时,即如下:
120201-3002-00
4. 批号作成和使用流程:
D
t 右 r? / —' io yv
——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4.1受入材料时,品质人员进行受入检查,物流人员必须确认好材料数量后,并予以记录后,入库;
4.2物流员将受入记录交由生产管理系担当,担当确认后,对材料进行批号标识;
4.3标识完毕后,下发《生产指示单》到各相关生产线班长手上,插到看板上,正式开始进行生产;
生产批号标识管理规定
4.4各相关物流人员和品质人员按照该生产部品的看板进行文件登记、料箱标签登记、入库,进
行管理;
4.5生产完毕后,各相关冲压生产线班长在《生产指示单》上签名,交回到生产管理科担当处,确保指示单的
回收,再进行下一个生产。

5. 批号使用要求:
5.1每次使用标识(打印,手写纸片时),应重新核对批号是否正确,标识应着色清楚、用力均匀、排列整齐;
5.2料箱标签登记时,应做到分清批次,不得遗漏。

发货时,在《成品出库管理表》中登记各批号范围;
5.3如需抽取产品材料进行各种检验或试做时,检验人必须到物流人员处登记批号,以备查看。

6. 检查监督:
物流人员负责对生产车间入库成品生产批号标识的准确性检查监督,发现标识错误(包括乱涂、乱画)一律不准入库,责令必须重新标上正确的批号标识。

7. 附表:
《产品批号设计》
《生产指示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