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统计报表有关情况说明共31页
事业单位人员统计报表指标说明

事业单位人员统计报表指标说明(一)人社统PS1号表事业单位用人方式情况本单位编制总数:指编制管理部门核准的编制数。
本单位从业人员:截止2011年12月31日,本单位所有工作人员,但不含退休返聘人员、借调人员;本单位从业人员等于实有人员数与劳务(人事)派遣人员数之和。
实有人员数:指统计数字截止日,与本单位建立人事关系(劳动关系)的所有工作人员,含本单位正式在册人员和其他人员。
在册正式工作人员:指本单位在编人员和经上级部门批准超编配备的人员。
实有人员数为在册正式工作人员数与其他人员数之和。
其他人员:指与本单位建立人事关系(劳动关系)的所有人员中除正式在册人员之外,长期或临时聘用的各类人员。
本年度新进人员:指本年度内,本单位新招用的在册正式工作人员。
劳务(人事)派遣人员:指统计数字截止日,本单位通过劳务(人事)派遣方式使用的所有人员。
全额拨款:国家重点扶持、以社会效益为主、基本不具有创收能力、经费来源主要由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
差额拨款:以社会效益为主、具有一定创收能力和市场开发前景、经费来源部分由财政支持的事业单位。
经费自理:主要面向市场、创收能力强、经费自理的事业单位。
已签订聘用合同:指统计数字截止日,在实有人员中本单位已与其签订聘用合同的人员。
占在册正式人员比例一般应大于95%.已签订劳动合同:指统计数字截止日,在实有人员中本单位已与其签订劳动合同的人员。
未签订正式合同:指统计数字截止日,在实有人员中本单位尚未与其签订劳动合同或聘用合同的人员。
本年度新进人员其他方式新进人员需报说明。
表内校核式:甲栏:2=3+12;3=4+11;5=6+7+……+10;4≥5乙栏:1=2+3+4 去除无效行(5行);1=5+6+7 去除无效行(1、12行)表间校核式:PS1甲4乙1= PS2甲1乙15=PS3甲1乙1 + PS5甲1乙1 - PS5甲2乙1+ PS10甲1乙1(二)人社统PS2号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增加减少情况口径变化:专业技术人员是在专业技术岗位工作的人员和在管理岗位工作具有专业技术职务(资格)人员的总和。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统计报表有关情况说明

1、系统:指事业单位隶属部门所在的系统。比如说,都是幼儿园,市实验幼儿园,隶属市教育 局,就应该统计在“行政系统”中的“教育”。
2、两块牌子一套人员的,有行政系统机构设置的,填入行政系统。 3、一些合并在一起的局,如有的地方是文广新局,填写的时候,尽量把系统分清楚,确实分不
清楚的,在相应的几个系统中平均分开。
第4 页
PS2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情况
这张表格中个别地方如果出现数字,需要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统计报表随报材料》报送名单,这 些地方主要有:
1、“管理人员三级职员(厅级正职)的学历在高中及以下人员”:甲7乙12; 2、“管理人员三级职员(厅级正职)的年龄在40岁及以下人员”:甲7乙13、甲7乙14; 3、“管理人员四级职员(厅级副职)的学历在高中及以下人员”:甲8乙12; 4、“管理人员四级职员(厅级副职)的年龄在35岁及以下人员”:甲8乙13; 5、“专业技术高级岗位一至四级人员的学历在高中及以下人员”:甲21乙12、甲22乙12、甲 23乙12、甲24乙12; 6、“专业技术高级岗位一至四级人员的年龄在35岁及以下人员”:甲21乙13、甲22乙13、甲 23乙13、甲24乙13; 7、“专业技术一级、二级岗位人员”:甲21乙1、甲22乙1。
2、有些行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批发零售 业”、“房地产业”、“国际组织”之类的应该很少,或者没有,在这些地方出现数字的一定 要仔细核对。
3、请务必仔细看一下各行业的指标解释,
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统计报表具体情况
第9 页
PS7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分系统情况
1、只统计正式在册工作人员,“其他从业人员”不用体现。 2、“兼职人员”只统计为管理人员。
工资统计报表说明

工资统计报表说明一、人事工资统计总体要求1.统计范围:机关、事业单位劳动工资计划管理所涉及到的各法人单位的全部职工,即机关事业单位正式工作人员、编外聘用人员(临时工)、离退休(退职)人员。
2.统计内容:主要调查各类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总额、平均工资、工龄等情况。
3.按行政隶属关系由中央、地方分别进行统计。
中央、国务院部、委、办、直属机构、民主党派、社会团体直属的机关、事业单位(含京外单位),由中央、国务院部、委、办、直属机构、民主党派、社会团体负责统计;地方所属的机关、事业单位,由地方负责统计。
中央、国务院部、委、办、直属机构、民主党派、社会团体直属单位除将报表报送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外,应同时抄送给驻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厅(局)。
计划单列市除将报表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厅(局)审核汇总外,应同时抄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资福利司。
4.根据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管理的需要,职工工资关系在哪个单位,就由哪个单位按现任职务、现聘岗位进行统计,担任两种以上行政职务的按最高职务统计。
在事业单位中,同时在专业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任职的人员分两种情况进行统计:(1)执行管理人员工资标准的人员,按管理人员统计;(2)执行专业技术人员工资标准的人员,暂按专业技术人员统计。
由于特殊原因,岗位(职务)变动而工资标准未变时,仍按原工资标准所对应的岗位(职务)进行统计。
5. 各单位在统计工资总额时,应按实发数计算。
在实际操作中,要注意工资总额不包括的项目有:(1)根据国务院有关规定颁发的创造发明奖、国家星火奖、自然科学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和支付的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以及支付给运动员在重大体育比赛中的重奖。
(2)有关劳动保险和职工福利方面的费用。
具体有:职工死亡丧葬费及抚恤费、医疗卫生费或公费医疗费用、职工生活困难补助费、集体福利事业补贴、工会文教费、集体福利费、探亲路费等。
(3)有关离休、退休、退职人员待遇的各项支出。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报填报说明资料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统计报表主要指标解释及逻辑关系式(一)主要指标解释注:1、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统计报表更新说明及结构逻辑关系式见方欣科技。
网址:。
2、表中带颜色的表格不填。
一、人社统表1、单位总数、单位类型、制度推行情况、行业、层次填个数,人员情况填人数。
2、有参公管理人员的单位:如省委党校,是指部分人员参公的事业单位。
“1、有参公管理人员的单位”的“人员情况”中仅填参公人数。
3、参公管理事业单位:指事业单位中,经公务员管理部门批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
仅参加填写1表的甲4栏。
不参加填写甲栏行业、系统和层次情况。
4、“机关服务类单位”填后,不影响甲栏行业、系统和层次填报。
5、配备工勤人员的机关单位:在甲5栏中填写。
6、系统:是指事业单位隶属的部门所在的系统。
7、上年末是指2013年12月31日;本年末是指2014年12月31日。
8、单位类型:因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没有完成,可填在“其他”项。
9、从业人员总数:指统计数字截止日,本单位所有工作人员(含非在编人员),但不含退休返聘、借调人员。
10、在册正式工作人员:指本单位在编人员和经上级部门批准超编配备的人员。
11、劳务(人事)派遣人员:指统计数字截止日,本单位通过劳务(人事)派遣方式使用的所有人员。
12、退休人员:指截止2014年31日,历年累计实有离退休总人数。
二、人社统2表13、同时聘用在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即双肩挑,管理和专业技术岗位都要统计。
14、其他等级人员:是指在册正式人员中未评定岗位等级或者岗位等级不明确的人员。
15、其他从业人员:除在册正式人员外的其他从业人员。
16、学历:指在教育机构中接受科学、文化知识训练的学习经历,以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有国家认可的文凭颁发权力的学校及其它教育机构所颁发的毕业学历证书为凭证。
有两个及以上学历的,按接受教育的最高学历统计。
在校学习及参加不脱产的夜校、业余学校、函授、自学考试等成人教育学习的,未取得新的学历之前,按现有学历统计。
事业单位 工作人员统计报表有关情况说明

主 要 特 征
1、 单 位 范 围 有 所 变 化
一增
一减
一规范
一、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统计报表总体情况 按照今年 口径修正 去年底数
第 10 页
PS1号表《事业单位基本情况》中“单位总数”的“上年末”数 (1)事业单位(甲1乙1):去年统计表第14号表中的“单位总数” -去年统计表第14号表中“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去年年底有 参公管理人员的事业单位”; (2)有参公管理人员的事业单位(甲2乙1):去年没有统计,按照 去年年底的实际情况填写; (3)机关服务类单位(甲3乙1):去年没有统计,按照去年年底的 实际情况填写; (4)参公管理事业单位(甲4乙1):去年统计表第14号表中 “参照 公务员法管理单位” -“去年年底有参公管理人员的事业单位”; (5)配备工勤人员的机关单位(甲5乙1):去年没有统计,按照去 年年底的实际情况填写。
管理岗位
专业技术岗位
工勤技能岗位
第 17 页
管理一级 管理二级 管理三级 管理四级 事业 单位 管理 岗位 管理五级 管理六级 管理七级 管理八级 部级正职 部级副职 局级正职 局级副职 处级正职 处级副职 科级正职 科级副职 科 员
管理九级 管理十级
办事员
第 18 页
专业技术一级 专业技术二级 正 高 级
1、 单 位 范 围 有 所 变 化
(1)在PS1表中,横排第2行“有参公管理人员的事业单 位”,需要填写相关内容; (2)在后面的若干张表格中,“有参公管理人员的事业 单位”就统计在“管理人员”中。
一、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统计报表总体情况
第8 页
一规范 主 要 特 征
明确了“有参公管理人员的事业单位”这一个指标
公管理事业单位”相关数据。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统计报表

第 12 页
PS5
聘用合同签订情况
1、事业单位正式在册人员,但是没有签订聘用就合同的:填写到“未签订聘用合同”中的“原
固定用人方式”。
2、“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工勤技能人员”:都是对正式在册人员的统计,一般 不应该在“签订劳动合同”、“其他”中出现数字。
3、“其他从业人员”:只会在“签订劳动合同”、“其他”中出现数字。
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统计报表具体情况
第 10 页
PS3
生。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增加、减少情况
1、公开招聘来源中的“应届毕业生”,与我们公开招聘的范围统一起来,包括择业期内的毕业 2、招聘方式中的考试、考察、考核:采取笔试、面试方式招聘的,计入考试;考核是指仅使用 考核未经过考试方式招聘的人员。 考察栏不要出现数字。
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统计报表具体情况
第 13 页
PS6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分行业情况
1、关于“教育”里面,特别统计了“学前教育”、“小学”、“初中”、“高中”、“职业学
校”、“高等教育”,现在有些单位里面可能没有这么细化,如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在
一起的单位,在统计时,应该根据从事的工作和岗位,细化出来,填写到表格中。 2、有些行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批发零售
业”、“房地产业”、“国际组织”之类的应该很少,或者没有,在这些地方出现数字的一定
要仔细核对。 3、请务必仔细看一下各行业的指标解释,
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统计报表具体情况
第 14 页
PS7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分系统情况
1、系统:指事业单位隶属部门所在的系统。比如说,都是幼儿园,省委幼儿园,隶属省委办公
2023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统计年报

如何提交报表
1.电子版:全表审核通过后,点击“数据上报”,生成的数 据包名称不要更改,在提交纸质版时用U盘进行拷贝;
• 2.纸质版:在报表软件内点击“打印”,选择“全部表单”, 点击“工具”打印封面,单位主要领导签字并加盖行政章, 县直单位主管部门交到县人社局1318室(带上2022年 报表以便核对);
• 14.PS1和PS6中的退休人数应一致,统计历年累计退 休人员;
• 15.原则上编内人员不应出现60岁以上的数据,特殊情 况写进填报说明里;
• 16.见习期人员还未定岗位等级的,统计在招聘是发布 的岗位最低级别,比如专技人员填在13级。
• 17.PS11表统计对象为2012年9月1日起施行的《事 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作出的处分人员,不 含党纪处分人员。
责把握。
PS02FB.1,PS02FB.2不要填报
PS3、3.1、3.2填报
项目填写应结合单位行业填写, 岗位等级以实际聘用等级为准,
层次以表2的层次为准。
PS4,4.1,4.2填报
项目填写应结合单位行业填写, 岗位等级以实际聘用等级为准,
层次以表2的层次为准。
PS5、5.1填报
本表只填写专业技术人员聘 用情况,层次与PS2、PS3 表一致,行业与单位行业一
位已退休未死亡人员总数需与PS6.1一致。
表1中的上年末单位总数需与上年度数一 致,本年度总数需与编办核定的单位数一 致。行业需按实际的行业分类选择,无法 确定的选择单位职能相近的行业。各地各 单位要以机构改革为契机核准单位数及单
位编制数,确保填报准确。
PS2及2.1表填报
PS2表层级按单位人员聘用实际情况填写, 见习期人员还未定岗位等级的,统计在招 聘是发布的岗位最低级别,比如专技人员 填在13级。港澳居民、台湾同胞、外籍人 士在填报说明中说明,留学回国人士指取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统计报表填表补充说明【模板】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统计报表填表补充说明
1、此次统计时间统一截至2010年12月31日;
2、此次统计涉及我市财政核拨经费、财政核拨补助经费、经
费自给的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进行法定机构试点的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不纳入此次统计范围;
3、PS1表:其他人员是指我市事业单位普通雇员及临聘人员;
4、PS1表:我市不存在“涉密岗位新进人员”,该栏无须填
写;
5、PS2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是指我市事业单位在编职员、
“老人老办法管理”的工勤人员(不含我市普通雇员);
6、PS3表:结合我市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单位行政管理岗
位级别填写;(注意:我市事业单位只有XX大学党政“一把手”为三级职员(厅级正职));
7、PS5表: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在管理岗位上工作是指具
有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在管理岗位工作的人员,如:具有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在医院领导岗位或内设机构管理岗位(如人事科、办公室等管理岗位)工作的人员;
8、PS10表格为中央单位填写,我市事业单位无须填写该表。
(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