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卷(人教版)含答案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学习资料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学习资料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学科期末试题及答案注意事项:本试卷分卷I和卷II两部分;卷I为选择题,卷II为非选择题。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卷I(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歌曲《走进新时代》唱道:“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开始于()A.中华民国成立 B.中国共产党成立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改革开放2.彭德怀说:“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材料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A.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 B.三大改造的完成C.抗日战争的胜利 D.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3.毛毛的爷爷给他讲英雄故事:“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正在发射的射孔…”,请猜这位英雄人物是谁?()A 黄继光 B.雷锋 C.邱少云 D.王崇伦4.我国是农业大国,政府历来都把“三农”问题列为发展国民经济的重中之重。

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了26.9%,达到14000万吨,这其中根本原因是() A.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 B.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的提高与改进C.工业极大发展,辅助了农业 D.土地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5.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与中央人民政府达成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

西藏解放的历史意义包括()①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②各民族实现了大团结③挫败了藏独反动阴谋④西藏跨入了社会主义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6.在我国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最主要的创举是()A.进行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实现和平过渡D.实行农业合作化7.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茅于轼先生在北大讲学时说:“不能借口少数服从多数而剥夺少数人的基本权利,因为少数人的基本权利若得不到保障,最终可能连国家主席的基本权利也得不到保障。

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 以下哪个国家不是东亚的国家?A. 中国B. 日本C. 韩国D. 印度答案:D2. 欧洲最长的河流是:A. 尼罗河B. 比萨河C. 内尔河D. 伏尔加河答案:D3. 中国的四大发明不包括:A. 造纸术B. 指南针C. 火药D. 电池答案:D...第二部分:填空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1. "思想者"是古希腊的一种:答案:职业2. 《论语》中的作者是:答案:孔子...第三部分: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0分)1. 简述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答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指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一般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

乡试是在县级进行的考试,通过者可以参加会试;会试是在省级进行的考试,通过者可以进入殿试;殿试则由皇帝亲自主持,通过者可以成为官员。

科举制度的实行有效地选拔了大量优秀人才,为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四部分:论述题(共2题,每题30分,共60分)1. 请论述一下近代中国的百年变革和现代化建设。

答案:近代中国的百年变革和现代化建设是指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末的一系列重要变革和建设。

这一时期,中国经历了百年的苦难和动乱,包括晚清末年的列强入侵、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

在等领导下,中国成功地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改革,包括土地改革、农业集体化、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推进了经济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中国在近代的百年变革和现代化建设中,不断寻求发展的道路,努力实现民族独立、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

...完整的试卷及答案请参考附件。

以上仅为部分内容。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卷(人教版)含答案版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卷(人教版)含答案版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邓小平曾在不同场合说,香港回归后,香港居民“股照炒、舞照跳、马照跑”。

这是说香港回归以后,香港原有的A.政治制度不变B.法律制度不变 C.生活方式不变D.金融中心地位不变2.以下是我国对外开放政策逐步展开的四项内容,根据开放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①沿海开放城市②经济特区③沿海经济开放区④内地A.②①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②①④ D.①②③④3.以下是某班以“周恩来的外交风云”为主题设计的内容,下列搭配与主题不相称的是:A.鸿门赴宴——重庆谈判 B.力挽狂澜——亚非会议C.摒弃前嫌——中日建交 D.和平共处——中印谈判4.下列选项中不是按同一标准分类的是A.中程导弹 B.核导弹 C.远程导弹 D.洲际导弹5.1988年侨居美国的华侨想要回祖国投资,他可以选择在以下哪个已开放的城市进行投资A.重庆 B.浦东 C.珠海 D.满洲里6.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新中国成立的筹备会,在这个会议上做出了一系列决定,下面哪个不是本次会议的决定( ) A.国旗B.国歌C.首都D.国徽7.祖国统一一直是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

其中,祖国大陆最后和平解放的地区是( ) A.新疆地区B.青海地区C.西藏地区D.云南地区8.一位美国将军回忆1950发生的那场战争时说“……我们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对手,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所说的“错误的战争”是指( ) A.解放战争B.抗美援朝C.越南战争D.朝鲜内战9.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中国大陆的农民基本实现了“耕者有其田”是在( ) A.1949年B.1950年C.1951年D.1952年10.我国已经步入实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回顾历史,下列成就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包括①鞍山钢铁公司的轧钢厂建成投产②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③武汉长江大桥建成④大庆油田建成投产()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11.流行语记录着人类生活的变化和观念的更新,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二下历史人教版期末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二下历史人教版期末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二下历史人教版期末试卷(含答案解析)(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A. 鸦片战争B. 太平天国运动C. 戊戌变法D. 辛亥革命A. 康有为B. 梁启超C. 张之洞D. 袁世凯A. 《南京条约》B. 《天津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A. 五四运动B. 南昌起义C. 秋收起义D. 古田会议A. 平型关大捷B. 台儿庄战役C. 百团大战D. 淞沪会战A. 《共同纲领》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D.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A. “五一六”通知B. “批林批孔”运动C. “四五”事件D. “八八”事件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8.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郡县制。

()9.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朝代。

()10. 宋朝时期,中国的海外贸易非常发达。

()11.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达到了七次。

()12. 清朝末年,戊戌变法是为了挽救民族危亡。

()13.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4. 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始终处于劣势。

()15. 解放战争时期,辽沈战役是三大战役中的第一场战役。

()16. 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17. “大跃进”运动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次严重失误。

()18.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1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20.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21.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明朝时期,______下西洋,展示了我国的海上实力。

23. 1911年,孙中山领导了______,推翻了清朝统治。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八年级下历史人教版期末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八年级下历史人教版期末试卷(含答案解析)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A. 李白B. 李世民C. 赵匡胤D. 武则天答案:C2. 北宋时期,下列哪项科技发明对世界航海有重大影响?A. 指南针B. 火药C. 印刷术D. 造纸术答案:A3. 元朝时期,哪位意大利人来到中国,并记录下了他的旅行经历?A. 马可·波罗B. 但丁C. 达·芬奇D. 哥伦布答案:A4. 明朝初期,下列哪位航海家进行了七次远洋航行,到达了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A. 郑和B. 张骞C. 玄奘D. 岳飞答案:A5. 清朝时期,下列哪位皇帝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A. 康熙B. 乾隆C. 雍正D. 嘉庆答案:B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广的朝代。

(×)2. 宋朝时期,中国开始使用纸币。

(√)3. 元朝时期,中国的科举制度被废除。

(×)4. 明朝时期,中国是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

(√)5. 清朝时期,中国成功地抵御了西方列强的侵略。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唐朝的都城是______。

(长安)2. 宋朝时期,中国的经济重心转移到______。

(南方)3. 元朝时期,中国的首都是______。

(大都)4. 明朝时期,中国的海外贸易达到了顶峰,其中最著名的航海家是______。

(郑和)5. 清朝时期,中国的疆域达到了______。

(最大化)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唐朝时期的政治制度。

答案:唐朝实行的是封建制度,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下设三省六部制,分别是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和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2. 请简述宋朝时期的经济发展。

答案:宋朝时期,中国的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使得海外贸易成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 请简述元朝时期的政治制度。

答案:元朝实行的是行省制度,国家划分为行省、路、府、州、县五级行政区划,行省是最高行政单位,由行省都元帅管理。

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人教版)(含答案)(超经典)

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人教版)(含答案)(超经典)

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人教版)(含答案)(超经典)第一部分:选择题1.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A. 五四运动B. 辛亥革命C. 九一八事变D. 中共二大的召开答案:B2. 以下哪个国家没有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A. 德国B. 日本C. 英国D. 美国答案:C3. 哪一次战争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A. 抗日战争的胜利B. 鸦片战争的结束C. 解放战争的胜利D. 第一次国共内战的结束答案:C第二部分:填空题4.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哪里宣告成立?答案:天安门广场5. 1919年五四运动的发生地是__北京__。

第三部分:简答题6. 请简单描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内容。

答案: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革命的第一阶段,包括反帝反封建和反对蒋介石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

革命胜利后,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人民从被动地位到主动地位的转变。

第四部分:论述题7. 请论述中国抗日战争的意义。

答案: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为保卫国家独立、民族尊严和人民幸福而进行的正义战争。

这场战争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企图,维护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

同时,抗战也成为中国与中国国民党合作的基础,促进了国共两党的统一,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打下了基础。

第五部分:解答题8. 请解答中国改革开放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答案:中国改革开放的背景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包括经济发展的滞后、改革的阻力以及对外交往的限制等。

改革开放的主要内容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农村改革、城市改革、国防和外交政策的调整等。

通过改革开放,中国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精选】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精选】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精选】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下列哪项不是隋朝大运河的中心城市?A.洛阳B.长安C.扬州D.苏州2.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康乾盛世D.永乐盛世3.下列关于鉴真东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鉴真是唐朝高僧B.他东渡日本,传播佛学理论C.他的东渡促进了中日经济交流D.他的东渡加强了中印文化交流4.下列关于两宋时期经济发展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南方农业发展迅速B.手工业非常繁荣C.商业贸易非常繁荣D.两宋时期实行了重农抑商政策5.下列关于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不正确的是?A.设立行省制度B.开创科举制度C.推行重文轻武政策D.对边疆地区进行有效管理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隋朝大运河的中心城市是长安。

()2.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3.鉴真东渡加强了中印文化交流。

()4.两宋时期实行了重农抑商政策。

()5.元朝开创科举制度。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________。

2.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________。

3.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遣唐使来华,唐朝的使节也到访各国,与亚洲各国之间的友好交往达到前所未有的盛况。

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把中国人称为________。

4.宋代南方农业迅速发展起来,逐渐超过北方,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民间流传着“________”的谚语。

5.元朝时,中央设________,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简述隋朝大运河的作用。

2.简述唐太宗的统治措施。

3.简述鉴真东渡的意义。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八年级下历史人教版期末考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八年级下历史人教版期末考卷(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哪一项是在唐朝时期发明的?A. 造纸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火药2.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是明朝的著名航海家?A. 郑和B. 郑成功C. 郑振铎D. 郑孝胥3.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鸦片战争的爆发?A. 鸦片贸易合法化B. 林则徐虎门销烟C. 英法联军攻占北京D. 《南京条约》签订4.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是辛亥革命的领导者?A. 孙中山B. 袁世凯C. 慈禧太后D. 康有为5.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A. 国共内战胜利B.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C.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D.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朝代之一。

()2.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为了扩大中国的疆域。

()3.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5.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唐朝的都城是______。

2. 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了______。

3.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了______。

4. 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是______。

5. 新中国的首都是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唐朝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2. 简述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3. 简述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4. 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5. 简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假设你是清朝的一位官员,请根据你对鸦片战争的了解,给皇帝写一封奏折,阐述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你的建议。

2. 假设你是辛亥革命时期的一位革命党人,请根据你对辛亥革命的了解,给其他革命党人写一封信,鼓励他们继续革命。

3. 假设你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位学生,请根据你对新中国成立的理解,给其他同学写一篇演讲稿,阐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唐朝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对后世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邓小平曾在不同场合说,香港回归后,香港居民“股照炒、舞照跳、马照跑”。

这是说香港回归以后,香港原有的A.政治制度不变B.法律制度不变 C.生活方式不变D.金融中心地位不变2.以下是我国对外开放政策逐步展开的四项内容,根据开放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①沿海开放城市②经济特区③沿海经济开放区④内地A.②①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②①④ D.①②③④3.以下是某班以“周恩来的外交风云”为主题设计的内容,下列搭配与主题不相称的是:A.鸿门赴宴——重庆谈判 B.力挽狂澜——亚非会议C.摒弃前嫌——中日建交 D.和平共处——中印谈判4.下列选项中不是按同一标准分类的是A.中程导弹 B.核导弹 C.远程导弹 D.洲际导弹5.1988年侨居美国的华侨想要回祖国投资,他可以选择在以下哪个已开放的城市进行投资A.重庆 B.浦东 C.珠海 D.满洲里6.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新中国成立的筹备会,在这个会议上做出了一系列决定,下面哪个不是本次会议的决定( ) A.国旗B.国歌C.首都D.国徽7.祖国统一一直是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

其中,祖国大陆最后和平解放的地区是( ) A.新疆地区B.青海地区C.西藏地区D.云南地区8.一位美国将军回忆1950发生的那场战争时说“……我们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对手,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所说的“错误的战争”是指( ) A.解放战争B.抗美援朝C.越南战争D.朝鲜内战9.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中国大陆的农民基本实现了“耕者有其田”是在( ) A.1949年B.1950年C.1951年D.1952年10.我国已经步入实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回顾历史,下列成就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包括①鞍山钢铁公司的轧钢厂建成投产②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③武汉长江大桥建成④大庆油田建成投产()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11.流行语记录着人类生活的变化和观念的更新,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下列流行语在新中国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是( )①“抗美援朝”②“一大二公”③“造反有理”④“招商引资”A.③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①③②④D.②①③④12.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举是( ) A.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B.个体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C.没收官僚资本 D.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13.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比较:( )①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②都明确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③都提出了要实行改革开放④这两个会议有一定的继承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4.香港媒体在评论中国收回香港时说:“收回香港这篇文章,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

”这里的“天才创造”是指( ) A.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B.尊重历史和现实C.“一国两制”构想D.香港的顺利回归15.毛泽东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与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两者最根本的共同点是( )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B.坚持走群众路线C.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D.借鉴苏联的成功经验16.“新中国成立至今,我们解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这得益于党和国家的政策,也是科技成果的体现。

”材料中的“政策”“科技成果”和农民温饱问题最密切的是(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籼型杂交水稻B.国有企业改革.神五飞天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计算机网络的普及D.设立经济特区.籼型杂交水稻17.中共十六大通过的新党章规定: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其中邓小平理论是在哪次会议上确定的?( ) A.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二大C.中共十三大D.中共十五大18.“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

表明我国( )①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②形成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③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④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相互依存不可分离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19.1992年11月代表大陆官方的海协会与代表台湾官方的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

其核心内容是( ) 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B.民间交流.维持现状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D.实行三通.加强联系20.中国的导弹部队被西方视作“神秘之师”,这支部队正式组建于()A.20世纪50年代B.20世纪70年代C.20世纪60年代D.20世纪80年代2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颁布了一批重要的法律,健全和加强了社会主义法制。

成为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根本大法是()A.1954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1982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2.一次国际会议上,与会领导身着唐装集体亮相,之后中国大地掀起了一股唐装热。

这次会议是( ) A.26届联合国大会B.万隆会议C.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D.世贸组织会议23.世纪80年代,美国总统里根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前苏联制定了“加速发展”战略、西欧提出了“尤里卡计划”、日本提出了“今后十年科学技术振兴政策”,一时间高科技浪潮席卷全球,面对如此局势中国提出了( )A.载人航天计划B.改革开放决策C.“211工程”D.“863计划”24.2008年奥运会前夕,上映了一部反映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体育电影《一个人的奥运》,从一个人的奥运到2008中国奥运,说明了( )①中国综合国力增强②中国已经成为体育大国③旧中国贫穷落后;④所有奥运体育项目已经成为中国强项⑤中国不再被称为“东亚病夫”A.①③④⑤B.①②③⑤C.①②④D.①②③④⑤25.建国以来,我国人民对于时间的掌握发生着变化,有这样的说法:50年代看天上(太阳),70年代看墙上(挂钟),80年代看手上(手表),90年代看腰上(手机)。

这反映了( ) A.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B.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变化C.我国的轻工业发展很快D.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二.组合列举题(本题共20分)26.列举出建国后党和政府对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8分)①1950—1952:;②1953—1956:;③1958—1978 ;④1978—至今:。

27.请将下列图片的代号填写在相应的序号下。

(4分)A B C D①“铁人”();②“最可爱的人”();③“党的好干部”();④“两弹元勋”──()28.2010年我国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高度重视。

按要求完成下列填空(8分):(1)年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2000年基本实现了普及年义务教育;(3)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提出并实施的发展战略;(4)2008年9月1日,中国实现了城乡全部免除学杂费。

三.材料解析题(第24题14分,第25题15分,共29分)29.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一九五四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材料二:由于恶劣的交通状况,直至上世纪初,地处“世界屋脊”的西藏仍是难以进入之地.上世纪50年代中国解放军修通了、、等公路,结束西藏没有公路的历史。

材料三:以周恩来总理发布国务院令,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驻藏部队彻底平息叛乱,解散西藏地方政府为标志,西藏高原大地掀起了一场以解放农奴为核心目标的暴风骤雨式的群众性民主改革运动。

从此,西藏百万农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站起来了,翻身解放,获得新生,废除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加速社会主义新西藏诞生的伟大革命。

材料四:进入新世纪,党和人民政府重视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某铁路计划投资约262亿元。

这条铁路全长1142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

工程于2001年6月29日开工,于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

请回答:(1)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区域自治制度,目前已建立几个省级自治区?本项制度的实施有何重大意义?(3分)(2)材料二中提到的是哪几条公路?是在什么期间修筑的?(4分)(3)材料三提到的废除西藏封建农奴制是什么时候展开的?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多少周年?被誉为“新时期的焦裕禄”的援藏干部是谁?(3分)(4)材料四中提到的是哪条铁路?是实施什么战略的标志性工程?(4分)30.201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90周年。

90载艰苦卓绝,90载荣耀辉煌。

9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奋斗凯歌。

请你参加下列的问题探究。

(本题15分)【革命篇】材料一:图一上海图二遵义(1)图一和图二是中国共产党两次重要会议的遗址,他们分别指的是什么会议?又有什么重要意义?(4分)【建设篇】材料二这九十年,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

这九十年,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领导我们创造性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发展,实现了中国社会变革和历史进步的巨大飞跃……——新华社社论材料二中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是什么?(2分)“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标志又是什么?(2分)【改革篇】材料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伟大转折和新的革命起点。

它意味着中华民族在经历种种探索与曲折之后开始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于哪一年?(1分)材料中所说“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又被称作什么?(2分)【启示篇】回顾历史,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4分)四.活动与探究(本题11分)3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中国政府充分展现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和多边外交能力,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请你参加下列的问题探究。

【我们的朋友遍天下】图一:出席万隆会议图二:“乔的笑”图三:尼克松访华(1) 图一是周总理参加万隆会议照片,他提出了方针促进会议圆满成功。

(2分)图二中乔冠华如此开怀大笑的原因是:(2分)图三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2分)【新时期的外交】图四:亚太经合组织的标志图五:世贸组织标志(2) 图四是亚太经合组织的标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