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 鞍钢与宝钢的区位选择
鞍钢与宝钢的区位选择

课后讨论:
• 根据以上两段材料分析工业区位因素的三 次变化
• 对教学案的思考:我感觉不必设置专门的 课堂练习,把典型练习题穿插到教学过程 中。设置图文材料分析问题,图文材料要 精简筛选,设置的问题要有层次性,这点 很重要。
鞍钢与宝钢的区位选择
• 【材料一】鞍钢和宝钢是我国钢铁冶炼的 领军企业,随着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鞍 钢和宝钢的区位选择就很有代表性,现表 解如下:
指导学生在图中得到以下内容:
组织学生合作习:
材料二
• 现代钢铁工业起源于19世纪。在早期的煤炭炼铁时代,钢 铁工业以煤炭资源为主导区位因素,钢铁企业靠近大煤田, 例如德国的鲁尔区。20世纪初期开始,随着冶金技术的改 进,特别是冶炼钢铁所用焦煤量大幅度下降;钢铁工业改 以铁矿资源为主导区位因素,钢铁企业转向靠近大铁矿, 例如我国的包钢、武钢、鞍钢、攀钢等。第二次世界大战 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巨型矿石运输船只出现;钢铁工 业转向在沿海钢铁消费区布局,便于原料和产品的运输, 上海宝钢的区位选择就是一例。同时,钢铁工业的临海型 布局拉动了相关的电力工业、机械工业、汽车工业等工业 部门在沿海港口地区的聚集,形成大型沿海工业区,例如 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区。
高中地理工业的区位选择教案设计

高中地理工业的区位选择教案设计编写教案的繁简,一般是有经验的教师写得简略些,而新教师写得详细些。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地理工业的区位选择教案设计,希望大家喜欢!高中地理工业的区位选择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主要讲述工业的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很多,它们对工业区位选择的作用各不相同,但又同时起着作用,所以不能孤立地、机械地看待各个影响因素,要因时、因地、因工业部门不同制宜,把各个因素统一起来分析。
同时,又要抓住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教材结合活动设计以及典型案例,分析了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这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设计思想:本节课在设计时充分考虑新课标要求,借助自己制作的课件营造一个双向、即时反馈的教学信息资源环境,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及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并且联系本地实际,讨论工业企业的布局因素及区位的选择,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 掌握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以及由此形成的不同工业导向类型;2. 理解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趋势;3. 分析理解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过程与方法工业区位分析注重多要素综合分析和评价,突出对实际问题的区位分析,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案例分析法、对比法、讨论法等,提高学生分析地理图表的能力,培养学生提取并加工有效地理信息的能力。
从而加强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采用多媒体教学,用实例分析,激发学生形成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探究的兴趣;在学习中形成科学的环境观,初步树立人地协调的观念。
教学重点:1.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2.运用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对工厂进行合理选择;教学难点:1.判断影响某个工厂区位的主导因素及其合理布局2.某些特殊区位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教学准备:收集本节课的有关资料,制作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上一章我们学习了“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主要因素有哪些?学生:教师小结: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有:气候、地形、土壤、交通运输、劳动力、机械和政策等。
鞍钢与宝钢对比

炼铝厂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 包带、制伞、制鞋 集成电路、卫星、飞 机、精密仪表
三、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1、原料地影响减弱,市场影响增强 2、信息通讯网络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1. 3、劳动力素质的影响力在增强 2. 4、交通运输条件对工业有很大的吸引力 3. 5、交通运输对一些发达国家的影响减弱
交通运输条件对工业有很大的吸引力
长江沿岸工业地带
四、社会、环境需要对工业区位 选择的影响
1、社会因素: 政策、国防需要、个人偏好、 工业惯性等
2、环境因素: 大气污染:主导风向垂直的地带,或最小风
频的上风地带 水污染:远离污水排放口或河流上游
固体废弃物污染: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工厂应设置在与主导风向垂直的郊外, 或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
市场指向型工业 动力指向型工业
主导 因素 原料产地
市场 动力
工业生产特点
原料不便于长距离 运输,或运输原料 成本较高
产品不便于长距离 运输或运输产品成 本较高
需要消耗大量能量
廉价劳动力指向 型工业
廉价劳动力
需要投入大量廉价 劳动力
技术指向型工业 技术 技术要求高
举例
制糖厂、水产品加工 厂、水果罐头厂
鞍钢宝钢区位 鞍钢区位
宝钢区位
鞍钢
一
宝钢
4
5.6 工业的区位选择
一、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原料、动力(燃料)、土地、水源等 2、社会经济因素:
政府、工人、市场、交通等
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水源
土地
工人
市场
地点
政府
运输
原料 动力
鞍钢区位
宝钢区位
1两幅图中分别展示了我国在不同时期兴建的两个大型钢铁....ppt

• 4.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内地建立了一批 大型工业基地,主要是为了考虑( )
• A.内地原料丰富 B.交通便利
• C.广阔的消费市场 D.国防的需要
• 5.大城市周围形成了“菜篮子工程”和“乳
畜场”,影响这种区位选择的最主要因素 是( )
• A.气候条件好
B.政策措施
• C.市场需求
D.土壤肥力高
1.两幅图中分别展示了我国在不同时期兴建的两个大型钢铁 公司——鞍钢和宝钢的区位,两者的地理位置如何? 2.从图中可以看出,两者在工业生产的过程中,所需原料和 燃料的来源有很大的不同,那么,是哪些因素影响着工业的 区位选择及其发展变化的呢?
(1)原料指向型工业(板书): 这类工业主要指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 加工后体积与重量大大减少而价格又低廉的工业。
(2)市场指向型工业(板书): 这类工业主要指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 或加工后成品体积增大又不便运输的工业,此类工业企业,多以靠近其销售地建厂。
(3)动力指向型工业(板书): 这类工业主要指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能源, 企业为降低成本,把工厂建在能源供应量大的地方。 (4)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板书): 这类工业主要指需要劳动力的数量多,但技术要求不高, 工人很快可以掌握生产要求,这类产业的劳动者工资低, 对生产成本增加不多,而对利润的比例提高有很大作用。 这类工业应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
• 2.德国鲁尔区的某些钢铁企业把高炉建到荷兰鹿特丹附近,这种布局的主要 影响因素是( )
• A.市场 B.技术 • C.原料 D.能源 • 3.二战后,纺织和电视机、照相机的装配等工业,首先在日本迅速发展,后
又转向新加坡、韩国等地,最后又转向中国沿海开放地区、泰国、印尼等地, 其主要原因是( ) • A.交通运输便利 • B.利用当地良好的农业基础 • C.利用当地大量廉价劳动力 • D.接近技术发达地区
工业区位选择学案

工业区位选择学案第三节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工业区位选择一、工业区位因素鞍钢和宝钢的区位选择鞍钢区位因素: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宝钢区位因素:接近市场;交通便利,接近市场。
利于原料运入及产品运出。
◆工业区位分析◆(1)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劳动力、技术、政策、农业基础、社会协作条件(经济发达,工业部门齐全的地区)(2)自然因素:地形(平原最好)资源(水源和能源、矿产资源)【例1】钢铁工业是四川省攀枝花市的主导工业部门。
下图中图甲是攀枝花市及其附近地区简图,图乙是设想的以攀枝花钢铁工业为基础的生产流程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评价攀枝花市发展钢铁工业的主要区位条件。
有利:接近铁矿、煤矿区,原料丰富;接近煤矿区、水电站,能源丰富;水源充沛;交通便利;国家政策支持;不利:地势起伏大,平地少。
(2)图乙所示的生产流程中,字母A表示铁矿石,B表示煤炭,C表示钢铁。
(3)试分析此生产流程模式的优点。
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减轻环境污染;加强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
(4)图示地区还可发展炼铜工业,其主要的优势条件有。
铜矿资源丰富;水电充足二、不同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1、原料指向型工业。
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的工业,例如制糖工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缺罐头加工业等,布局时应接近原料产地。
2、市场指向型工业。
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的工业,例如啤酒、家具制造业等,布局时应接近市场。
3、动力指向型工业。
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工业,例如冶金工业等,应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
4、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业,例如普通服装加工业、电子装配工业等,应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
5、技术指向型工业。
技术要求高的工业,例如飞机、航空航天、精密仪表等工业,应接近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发达地区。
【例2】读图回答1~2题。
1、该工业的布局属于()A.资源指向型B.市场指向型C.技术指向型D.动力指向型2、该工业区最有可能是()A.飞机制造工业B.机车制造工业C.瓶装饮料工业D.高档时装工业三、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1、钢铁工业的区位因素变化燃料→原料→市场/交通便利港口材料1每冶炼1吨钢铁所需原料的变化(单位:吨)年份1800年1900年1985年煤420铁矿石2材料2某钢铁企业从19世纪到20世纪这100多年来,厂址发生了三次重大变化。
4.1 工业的区位选择

2.啤酒厂选择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为什么?
------市场导向型工业(增重原料-----加工后重量大大增加)
3.炼铝工业选择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为什么 ? ------动力导向型工业(耗电量多)
4.玩具厂选择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为什么?
------劳动力导向型工业(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
水泥厂 印染厂 污染 污染 提醒:对环境十分敏感的一些高技术产品及 酿造厂 造纸厂 空气 水源 食品企业,以优质环境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电镀厂 发电厂 如生产芯片、胶卷的工厂,蛋糕房、糖果厂。 皮革厂 钢铁厂 固体废弃
物污染
设在盛行风的下风 向或垂直方向, 常年风向不定的建 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污水排放口远离 水源地及河流上游
C 信息通讯网络的通达性对工业区位选择越来越重要
D 个人偏好对企业的区位影响很强
2.影响鞍钢和宝钢区位选择的共同因素是( A 接近原料、燃料、 产地 B 交通便利 C 靠近消费市场 D 科技力量雄厚
)
对技术水平 要求不高, 需要投入大 量劳动力的 工业
知识 拓展
“鞍钢”和“宝钢”是我国两大钢铁企业,前者建于20世 纪50年代,后者建于20世纪70年代 (1)宝钢和鞍钢规模差不多,但在职职工仅2万,鞍钢却有 数量 50万,这说明其生产过程对劳动力______的投入越来越少, 素质 而对劳动力_______的投入逐步增加。 (2)两个企业布局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 A ) A 原料 燃料;交通 市场 B 劳力 市场;资金 技术 C 环境 交通;交通 原料 D 技术 环境;环境 市场 (3)从“鞍钢”到“宝钢”说明( AD ) A 钢铁工业的区位选择是发展变化的 B 同一类型企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相同的 C 不同类型企业的主导因素是不同的 D 相同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主导因素不同
案例1 鞍钢与宝钢的区位选择

案例1:鞍钢与宝钢的区位选择
读图思考:
(1)填写下表:
(3)大型钢铁企业转向沿海钢铁消费区布局,科学技术在其中起了什么作用?
【点拨】(1)
澳大利
(2
件影响大。
(3)交通运输技术进步,巨型矿石运输船的出现,使得原料运输费用在生产成本中所占比例降低,可以方便地利用国外廉价的原料,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小结】通过这个材料分析,我们应了解:现代钢铁工业从19世纪起源后,目前其区位选择经历了三个阶段(见下表)。
鞍钢和宝钢的区位选择的变化发展与世界钢铁工业区位选择变
化趋势是一致的。
布局。
工业区位2

工业区位练习21.鞍钢和宝钢区位选择不同,说明①原料对工业区位影响逐渐减弱 ②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加强③个人偏好对工业区位影响增强 ④工业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逐渐增加A .①②B .①③C .①④D .②③2.影响北京市燕京啤酒厂和上地信息产业园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分别是A .政策、环境B .劳动力、交通C .市场、科技D .能源、技术3.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韩国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大量迁入我国。
日本、韩国的企业迁入我国的主要原因是A .日本污染严重B .我国工资水平较低C .我国服务业发达D .日本人口数量剧减随着北京天竺空港经济开发区全面实现供水、供电、供热和道路交通的畅通,上百家以航空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为主的中外企业入驻园区。
据此完成4~5题。
(2014京春会考,40)4.天竺空港经济开发区吸引多家企业入驻的主要优势区位条件是A .工业基础雄厚B .矿产资源丰富C .基础设施完善D .劳动力丰富5.天竺空港经济开发区A .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B .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C .产品更新换代周期较长D .原料和能源消耗量大读图“中国攀枝花工业区(甲)和德国鲁尔区(乙)图”,完成6题。
(2014京夏会考,35)6.两工业区发展钢铁工业相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A.廉价劳动力丰富B.水能丰富C.铁矿资源丰富D.煤炭资源丰富7.读图16“黄河金三角地区”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0分)资料:“黄河金三角地区”是我国第一个跨省设立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将成为中西部地区重要的能源、原材料与装备制造业基地。
图16图9 (1)“黄河金三角地区”位于山西省、________和________交界地区。
(2)该地区发展炼铝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该地区适合承接的工业部门有________(选择填空)。
A.电力工业 B. 精密仪表工业 C. 机械制造业 D. 水产品加工业8. 近年来,美国某跨国公司将某产品零部件的加工和组装撤出中国大陆转向东南亚和墨西哥等地(如图24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1:鞍钢与宝钢的区位选择
读图思考:
(1)填写下表:
(3)大型钢铁企业转向沿海钢铁消费区布局,科学技术在其中起了什么作用?
【点拨】(1)
澳大利
(2
件影响大。
(3)交通运输技术进步,巨型矿石运输船的出现,使得原料运输费用在生产成本中所占比例降低,可以方便地利用国外廉价的原料,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小结】通过这个材料分析,我们应了解:现代钢铁工业从19世纪起源后,目前其区位选择经历了三个阶段(见下表)。
鞍钢和宝钢的区位选择的变化发展与世界钢铁工业区位选择变
化趋势是一致的。
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