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区域概况
广西桂林调研报告

广西桂林调研报告摘要:2011年4月20日,我院组织芙法两班同学去桂林进行司法调研活动,此调研是我们学习任务之一,我们在桂林停留二天余久,对桂林城市及桂林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关信息进行了简单的了解与收集,同时也对广西桂林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甚是留恋。
一、调研时间:2011年4月20--23日二、调研地点:广西桂林三、调研目的:了解桂林旅游区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以及对桂林市的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个人的建议,同时也是感受异乡风情与少数民族气息。
四、实践人:某某五、调研内容:1、桂林市的概况:城市名称:桂林所在省份::广西城市简介:桂林历史:根据我们的行程,我们第一天就是直达桂林市中心,对于桂林的历史,我们了解甚少,只记得小学读过:“桂林山水甲天下”,然桂林历史非常悠久,根据市区宝积岩和甑皮岩洞穴发现的遗物,经考证,甑皮岩人已进入母系氏族社会阶段,距今约一万年。
夏商周时期,这里是“百越”人的居住地。
秦始皇置桂林,象,南海三郡,这是“桂林”名称的最早起源,但郡治不在今天的桂林市。
桂林除了桂林山水,还是座文化古城。
两千多年的历史,使它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桂林市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享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誉。
2、桂林自然景区:市辖秀峰、象山、七星、叠彩、雁山五城区和灵川、兴安、全州、临桂、阳朔、平乐、荔浦、龙胜、永福、恭城、资源、灌阳十二县。
因为有桂林山水,桂林成为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举世无双的喀斯特地貌。
这里的山,平地拔起,千姿百态;漓江的水,蜿蜒曲折,明洁如镜;山多有洞,洞幽景奇;洞中怪石,鬼斧神工,琳琅满目,于是形成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山水“四绝”,自古就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赞誉。
桂林山水:千百年来,桂林山水一直是人们向往的旅游观光宝地。
现在,一个以桂林市为中心,包含12个县的大桂林山水风景区已形成。
这里有浩瀚苍翠的原始森林,雄奇险峻的峰峦幽谷,激流奔腾的溪泉瀑布,天下奇绝的高山梯田......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生活着壮、瑶、苗、侗、仫佬、毛难等十多个少数民族。
桂林概况讲解

桂林概况讲解桂林是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的一个城市,地处中国中部与南部的交界处,以其绝美的山水风光而闻名天下。
下面我们将全面介绍桂林的概况,带您了解这座美丽城市。
一、地理位置桂林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南为湖南、广东,东邻贺州、梧州,西邻百色、河池,北接柳州、桂平。
全市总面积为2.02万平方千米。
二、行政区划桂林市下辖七个区、八个县,包括七星区、象山区、秀峰区、叠彩区、雁山区、阳朔县、灵川县、全州县、兴安县、永福县、灌阳县、资源县、平乐县和荔浦县。
三、历史文化桂林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较深的文化底蕴。
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桂林地区就有了远古人类的活动证据。
汉代时期,桂林成为中国南方的政治、文化中心。
唐代时期,“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语言也开始流传。
桂林所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还是中国著名的少数民族聚集地之一,这里的多元文化历史记载着无数传奇和神话,成为了各族人民共同的文化财富。
四、旅游资源桂林以其天然美景享誉中外。
桂林山水区域内的山、水、洞、石相互协调,旅游资源丰富。
桂林有两条著名的河流——漓江和桂江,两岸飞峰耸立、清流淙淙,别有一番风味。
此外,桂林还拥有许多著名的山水景点,如四象山、韶山、龙脊梯田、象山等。
五、气候特点桂林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气温适宜,四季分明。
夏天清晨和傍晚有点雨,中午时分温度比较高,有一定的暑气。
秋天和冬天桂林的天气较为宜人,天空湛蓝,温暖如春。
六、经济发展桂林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重要经济中心之一,呈现出以旅游业、电力、工业制造、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导的产业结构,经济发展较为稳健。
桂林是全国县域电网改造升级试点县市,同时也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全国美丽宜居城市典型市之一。
七、美食文化桂林是中国重要的南方小吃之一,其美食文化丰富多样。
当地的米粉、螺狮粉、桂林米粉汤、阳朔烧鹅等都是当地有名的美食。
同时,桂林菜系也是中国四大菜系之一,主要有著名菜品如桂林螺蛳粉、莲藕烤肉、香螺三鲜汤等,可谓是丰富多样。
广西桂林旅游简介

资源七月半河灯歌节 资源县农历七月半河灯歌节(七月十三日―十 五日),历史悠久,是当地民间一年一度民族风俗传 统节日。每到七月半,以唱歌放灯寄托缅怀先人,消 灾避祸的情思。人们自发携灯,沿河漂放,夜幕下灯 光辉煌,形成“万盏河灯漂资江”壮景。节庆期间, 地方特产、民间小吃琳琅满目,经贸洽谈,形势多样, 有顶竹竿、舞狮、舞龙、大象拔河、斗鸡、斗羊、 羊鸟等古朴的民间体育、娱乐活动。“七月半” 莅临资源县城可饱览桂北山区的乡土民情。
广西桂林旅游简介
一、广西桂林的地理位置和行政划分 二、广西桂林的地貌和地形 三、广西桂林著名的风景旅游区 四、广西桂林当地的民俗风情 五、广西桂林当地的饮食文化
一、广西桂林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
地理位置:广西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旅 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地处南岭山系西 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109°45‘’104°40‘’,北纬24°18‘’-25°41‘’。
四、广西桂林当地的民俗风情
桂林不仅山水风光、人文景观令神往,而 且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也令人迷恋。壮、 回、苗、瑶、侗等28个少数民族占全市总 人口的8.5%左右,共有少数民族70多万人。 淳朴的民风、独特的地域文化,诸如农 耕、游牧、节庆、服饰、饮食起居、婚丧、 建筑、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构成了一幅 浓郁而又色彩斑斓的民俗风情图画,为您的 桂林之行增添情趣。
老友面 这是有着百年历史的面食.据说,一老翁每天 都光顾周记茶馆喝茶,有一天因感冒没有去 茶馆,周记老板便以精制面条,佐以爆香的蒜 末、豆豉、辣椒、酸笋、牛肉末、胡椒粉 等,煮成热面条一碗,送予这位老友吃。 老翁吃后出了一身汗,病状减轻,故由此 而得"老友面"之名。老友面食之开胃驱寒, 深受食客欢迎而经久不衰。
2、印象刘三姐
广西各地市粮食种植面积

广西各地市粮食种植面积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中国南部,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粮食种植在该地区的农业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下面是关于广西各地市粮食种植面积的详细介绍。
1. 南宁市:南宁市是广西的省会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也是广西的农业大市之一。
南宁市粮食种植面积较大,主要种植稻谷、玉米、香蕉等作物。
南宁市具备良好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土地资源,适宜粮食的种植。
南宁市的稻谷种植面积较大,主要种植籼稻和早籼稻,其次是玉米的种植面积较大,玉米在南宁市是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
此外,南宁市还种植香蕉等经济作物,丰富了农业产业结构。
2. 柳州市:柳州市位于广西北部,是广西的工业重点区域。
柳州市的粮食种植面积相对较大,主要种植稻谷、山药、茶叶等作物。
稻谷是柳州市的主要粮食作物,柳州市是广西重要的稻作区之一,主要种植水稻和早稻。
此外,柳州市还种植山药、茶叶等经济作物,山药和茶叶在柳州市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
3. 桂林市:桂林市位于广西东北部,是广西的旅游重点城市,也是广西农业发展的重要区域之一。
桂林市的粮食种植面积适中,主要种植稻谷、玉米、油菜等作物。
稻谷是桂林市的主要粮食作物,其次是玉米和油菜的种植面积也较大。
桂林市的山地和丘陵地形对粮食种植有一定的限制,但是桂林市具备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农作物的生长,有着较高的农业生产潜力。
4. 梧州市:梧州市位于广西中部,是广西的工业和交通枢纽城市。
梧州市的粮食种植面积较大,主要种植稻谷、玉米、红薯等作物。
稻谷是梧州市的主要粮食作物,梧州市是广西重要的稻作区之一,主要种植籼稻和早籼稻。
此外,梧州市还种植玉米、红薯等经济作物,玉米是该地区的重要饲料和观光农业作物,红薯则是当地居民日常饮食的主要粮食之一。
5. 北海市:北海市位于广西东南沿海地区,是广西的港口城市和外向型经济中心。
北海市的粮食种植面积相对较小,但也有一定的粮食种植区域。
北海市主要种植稻谷和油菜,其中稻谷是北海市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较大。
桂林市地理

桂林市地理一、区域分布秀峰区:南起阳桥,以榕湖北路为界;北至凤北路;东以漓江为界,向西延伸到甲山区。
叠彩区:南起凤北路,与秀峰区接交;北至桂林市火车始发站与灵川交界;东以漓江为界,向西延伸。
象山区:南起凯风路,与雁山区接交;北至阳桥,与秀峰区接交;东以漓江为界,向西延伸。
七星区:漓江以东部分。
雁山区:北起凯风路,南到阳朔交界处,东以漓江为界,向西延伸。
二、主要桥梁虞山大桥:桥东是环城北二路,桥西是环城北一路。
解放大桥:桥东是自由路、桥西是解放大桥。
漓江大桥:桥东是漓江路、桥西是上海路。
净瓶山大桥:桥东是环城南一路、桥西是环城南二路。
三、主要道路(17条)中山北路:南北走向,南起凤北路,北至乌石街加油站。
从南至北:凤北路;八路军办事处、叠彩路、东镇路、妇女儿童医院、鹦鹉路、翊武路、观音阁、观音客庄园、驿前横里、芦笛路、迥龙小区、复兴里、虞山路,十四中、虞山公园、北极广场、静安公园、环城北一路、汽车商贸城、群山花园、北仓路、拱极小学、中北菜市、中北花园、锦绣乐园、新建路、兴荣花园、芳华路。
中山中路:南北走向,南起南门桥,北至凤北路。
从北至南:和平巷、中翊路、三皇路、兴进数码城、基督教堂、中保公司、广西证券、电信营业厅大邮局、置业广场、乐群路、乐群苑、西华里、正阳路南巷、十字街广场、南方大厦、大世界、文化广场、微笑堂、解放东路、解放西路、斗姆巷、三多路、八桂大厦、依仁路、中心广场、八桂路、榕城路、榕湖北路、杉湖北路、阳桥、榕湖南路、杉湖南路、梦之岛商场、金泰大厦、文明路、五美路、百货大楼、台联酒店、桂茗大厦、临桂路、佳信华庭、西城路、怡嘉华庭、桂林饭店、南环路、竹木巷、南门桥。
中山南路:南北走向,南起八一桥,北至南门桥。
从北至南:南门桥、苍松路、丹桂大酒店、可成里、汽车总站、明圆饭店、银锭路、金荣大厦、雉山路、南新路、尚智巷、联发商厦、新凯悦酒店、火车南站、上海路广场、上海路、翠竹路、南溪影院、南溪公园、八一桥。
广西省地图含市县地图矢量分层地图行政区划市县概况ppt模板

南宁市 兴宁区 青秀区 江南区 西乡塘区 良庆区 邕宁区 武鸣区 隆安县 马山县 上林县 宾阳县 横县
柳州市 城中区 鱼峰区 柳南区 柳北区 柳江区 柳城县 鹿寨县 融安县 融水苗族自治县 三江侗族自治县
桂林市
梧州市 北海市 防城港市 钦州市
秀峰区 叠彩区 象山区 七星区 雁山区 阳朔县 临桂区 灵川县 全州县 兴安县 永福县 灌阳县 龙胜各族自治县 资源 县 平乐县 荔蒲县 恭城瑶族自治县 万秀区 长洲区 苍梧县 藤县 蒙山县 岑溪市 龙圩区 海城区 银海区 铁山港区 合浦县 港口区 防城区 上思县 东兴市 钦南区 钦北区 灵山县 浦北县
隆林各族自治县
乐业县
西林县
田林县
凌云县
右江区 百色市
那坡县
田阳县
德保县
田东县
靖西市
百色市地图
MAP OF THE BAISE
平果县
百色(壮文:Bwzswz)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下辖地 级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右江上游,北与 贵州毗邻,东与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紧连,南 与越南接壤。总面积3.6252万平方公里。百色市是 西南地区出海出境的大通道,被交通运输部确定为 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基本形成高速公路、铁路、航 空、航运、口岸“五位一体”的立体交通格局,成 为中国与东盟双向开放的前沿。
广西桂林导游词(15篇)

广西桂林导游词(15篇)广西桂林导游词1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你们这次游桂林的导游,感谢大家给了我这次锻炼的机会,我会尽自己的所有能力为你们讲解的。
好了,我们言归正传。
俗话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这一带的山有个特点,就是在平坦的大地上和江边,一座座拔地而起,突兀森郁,各不相连。
我们在桂林市的中心,这边有一座危峰。
它叫独秀峰,奇峰突起,犹如一支擎天大柱,被称为“南天一柱”接下来,我带领大家乘着木舟去观赏桂林最美的一条江——漓江。
大家能看出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吗?对,漓江的水出奇的静,静得我们根本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清澈见底,可以看见有许多美丽的鱼儿在水中游动;漓江的水还特别的绿,绿的简直可以与无暇的翡翠相媲美。
大家请看,这个景点就是“象山水月”,它由象山和水月洞合成。
这个象山又叫象鼻山,因为它酷似一只正在江边饮水的巨象。
象鼻山那深入水中的长鼻,与其山体现成了圆圆的洞穴,名“水月洞”。
洞面十分光滑。
这是骆驼山,关于它的美丽传说下次告诉您吧,好,今天我带大家就游览到这,欢迎大家来桂林,我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望大家多多指教,我们小次再见。
拜拜!广西桂林导游词2桂林市(壮语:Gveilinz Si)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湘桂走廊南端。
东、北与湖南省相邻。
湘桂铁路与漓江纵贯,有321、322、323三条国道穿过。
桂林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美誉。
桂林北接湖南贵州,西面与南面与柳州市相连,东面与贺州市毗邻,区位条件非常优越。
桂林市属山地丘陵地区,为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遍布全市的石灰岩经亿万年的风化浸蚀,形成了千峰环立,一水抱城,洞奇石美的独特景观。
桂林市属亚热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900毫米,全年无霜期300天左右,年平均日照1550小时以上,平均温度19°C,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秦始皇公元前214年置桂林、象、南海三郡,这是“桂林”名称的最早起源。
广西桂林简介概况

广西桂林简介概况
桂林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广西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桂林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漓江上游,古称“桂州”、“桂林郡”。
桂林以山水著称,有“甲天下”之誉。
桂林山川秀丽,名胜古迹众多,享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誉。
桂林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有汉族人民在这里聚居。
从秦朝开始,这里就是郡县制管辖的地区。
历史上曾经两次为郡、州、府、路、省驻地,现桂林市为1997年9月1日正式设立的地级市。
桂林是中国首批14个国
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中国重要的旅游城市和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之一。
桂林也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拥有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山水风景名胜区——桂林山水风景名胜区和两江四湖景观带。
桂林旅游资源丰富多样。
桂林山水以其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而被世人所向往,被称为“山青、石美”。
—— 1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桂林是世界着名的旅游城市、中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其境内的山水风光举世闻名,千百年来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
桂林是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旅游趋势与展望国际论坛的永久举办地;世界女子九球锦标赛于2014年在桂林举办。
人文历史桂林历史悠久。
据市区宝积岩和甑皮岩洞穴发现的遗物考证,距今约一万年前,桂林就有人类祖先活动。
夏、商、周时期,桂林是“百越”人的居住地。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开凿灵渠,沟通湘、漓二水后,桂林便成为“南连海域,北达中原”的重镇。
“桂林”之名,始于秦代,秦始皇置桂林、象、南海三郡,桂林郡因当地盛产玉桂而成名,这是“桂林”名称的最早起源,但郡治不在今天的桂林市。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今桂林设始安县,隶属荆州零陵郡。
东汉时改属始安侯国。
三国时先属蜀,后归吴。
甘露元年(265年),置始安郡始安县,郡县治所都在今之桂林。
隋唐时属岭南桂州总管府。
唐武德四年(621年),李靖修城于独秀峰南,贞观八年(634年)改名临桂县,属桂州始安郡,光化三年(900年)始,属静江节度。
五代十国时先后属楚和南汉的桂州。
宋时,前属广南西路桂州,后属静江府。
元时属广西行中书省静江路。
明清时均属广西省桂林府。
民国时属广西省,1914年改名桂林县,1940年始设桂林市,1944年11月至1945年7月28日,为日寇占领,光复后仍为广西省辖市,民国历史上长期为广西省会。
桂林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地区,汉、壮、苗、瑶、侗、回、京、彝、水、满等多个民族和谐相处,多民族融合的地域民族文化构成了桂林城市文化一个重要特征。
淳朴的民风、独特的地域文化,诸如农耕、游牧、节庆、服饰、饮食起居、婚丧、建筑、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构成了桂林浓郁而又色彩斑斓的民俗风情图画。
行政区划1949年11月22日桂林解放,为广西省辖市,1958年改称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辖桂林城区和郊区。
1981年7月、1983年10月阳朔县、临桂县分别划归桂林市管辖,1996年12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桂林实施部分区划调整,将郊区更名为雁山区,1998年9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桂林市和桂林地区合并,组建新的桂林市,桂林市辖秀峰、叠彩、象山、七星、雁山、临桂6个区及阳朔、灵川、全州、兴安、永福、灌阳、龙胜、资源、平乐、荔浦、恭城11个县(自治县)。
区县下辖13个街道办事处,75个镇、44个乡、15个民族乡,230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654个村民委员会。
全市总人口526.48万人,其中市区人口126.84(包括临桂)万人。
市人民政府驻临桂区。
1995年起资源县为自治县待遇县。
2013年4月9日《广西日报》第二版:《国务院关于同意广西壮族自治区调整桂林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已经出炉,同意撤销临桂县,设立桂林市临桂区;同意桂林市人民政府驻地由现址象山区五美路16号,搬迁至临桂区西城中路69号。
地理环境地形桂林山川奇特、风景秀丽,地理环境得天独厚,属典型的岩溶地貌。
桂林以俊俏的山峰、瑰丽的岩洞、清澈的江河闻名于世,早在唐宋时期,“桂林山水甲天下”就已名扬海内外。
市区至阳朔县长约80公里的漓江沿岸峰林地貌最为典型,形成了千峰环抱、山环水绕、碧水青山、奇峰倒影、洞奇石美的独特景观。
桂林地形总体呈北高南低的趋势,北、东、西三面地势较高;中部及南部地势较低平。
其中从全州县、兴安县到灵川县、桂林市区、临桂一线有“湘桂走廊”之称,是广西的东北门户。
桂林四周青山环绕,北部有猫儿山、越城岭;东部和中部有都庞岭、海洋山;西北和西部有大南山、天平山;南部有架桥岭和大瑶山。
其中猫儿山主峰海拔2141.5米,为华南第一高峰;越城岭主峰真宝顶海拔2132.4米,为广西第二高峰。
桂林市河流水系发达,全市共有大小河流100余条,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35条,其中五大河流的资江与湘江分属长江流域的资江、湘江水系,桂江、洛清江、浔江属于珠江流域的西江水系。
气候桂林地处低纬,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夏长冬短,四季分明且雨热基本同季,气候条件十分优越,唐代诗人杜甫以“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赞誉桂林的气候。
桂林三冬少雪,四季常花,年平均气温接近19.4摄氏度。
7、8两月最热,平均气温为28.5摄氏度左右,1、2两月最冷,平均气温为8.3摄氏度左右,偶尔降到摄氏0度以下,年平均无霜期309天,年平均降雨量1974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3~79%。
全年风向以偏北风为主,平均风速为2.2~2.7米/秒,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670小时,平均气压为994.9百帕。
土壤桂林属红壤土带,以红壤为主。
酸碱度为4.5~6.5。
依其成土的母质可分为红壤土、石灰土、紫色土、冲击土、水稻土等5个土类,14个亚类,36个土属,89个品种。
河流冲积母质砂壤土和水稻土,土层深厚,耕作性良好,是水稻和蔬菜高产区。
中色石灰土和黑色石灰土,宜旱地作物和林业生产。
自然资源矿产资源桂林矿产资源丰富,品种较多,目前已发现有用矿产有煤、石煤、金、银、铁、锰、铜、铅、锌、锡、钨、铌、钽、重晶石、萤石、钾长石、花岗石、大理岩、石灰岩、高岭土、滑石、沸石、石英、方解石、矿泉水、温泉等54种,占全国已发现矿种的1/4,探明一定储量的有35种,铌、钽、铋、滑石储量位居广西第一。
其中滑石最负盛名,享誉海内外,质量全国第一,储量全国第四。
花岗岩、大理岩、石灰岩分布广,储量大,品质优,易开采,前景广阔。
水利资源桂林境内河流密布,有漓江、湘江、洛清江、浔江、资江5条江,另有集雨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65条,桂林市多年平均总水量为403.81亿立方米,河流落差大,水利资源丰富。
水能理论蕴藏量约270万千瓦,可开发量为107万千瓦,开发潜力巨大,已建成亚洲第一座超千米高水头电站──全州天湖水电站等一批水电站。
生态环境桂林市已建立12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2.7万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5.36%,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处(猫儿山、花坪和千家洞),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9处。
自然保护区集中在龙胜、兴安、资源、灵川、恭城、临桂、灌阳、阳朔、全州、永福、荔浦11个县。
自然保护区类型主要以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为主,其面积占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98.86%,野生动物类型占1.13%,地质遗迹类型面积25.04公顷,总体形成了布局合理、类型较为齐全、功能相对完备的自然保护区网络。
桂林森林资源丰富,树种资源种类繁多,全市共有维管束植物249科,1103属,区域内已知高等植物有2000多种。
树种资源有用材林、经济林、竹类、防护林(含水源林)、绿化树种和石山树种等,其中银杉、桫椤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林副产品资源有松脂、烤胶原料、干果、香菇、木耳、棕皮、罗汉果等。
野生动物繁多,陆生脊椎野生动物450多种,约有鸟类266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动物有黄腹角雉、金雕、白颈长尾雉、云豹、林麝、蟒蛇等,二级保护动物40种。
区位优势桂林位于泛珠三角、西南、东盟三大经济圈的结合部,地处成渝经济区、中部经济试验区、泛珠三角经济区、泛北部湾经济区的交汇处,是沟通国内西南与华南沿海经济的桥梁,是贯通国内与东盟的枢纽。
桂林交通便捷,自秦开凿灵渠沟通珠江、长江两大水系起,桂林就一直是联系岭南与长江流域的咽喉要地。
目前,桂林已构筑航空、铁路、公路、水运等四通八达的复合式、立体化便捷的交通网络,桂林区域性交通枢纽地位凸显。
公路交通桂林市四通八达的公路直通广西各地和临近省份,国道322、323线穿境而过,其中322线已改造成高等级公路。
桂柳高速公路南接柳州、南宁、北海,北达湖南;桂梧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大大缩短了桂林至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地区的距离,构筑起桂北地区及湘贵川东进粤港澳最便捷的公路通道;资源至兴安高速公路开工建设、阳朔至鹿寨(桂林段)等3条高速公路强力推进,桂林与周边地区高速路网的连接进一步加快。
截至2014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12079.886公里,公路密度43.45公里/百平方公里。
其中二级以上公路1660.478公里,市、县(区)交通运输局管养里程9888.041公里。
全市133个乡镇100%通了沥青(水泥)路;1655个建制村100%通了公路,年内新增101个建制村通水泥路,通沥青(水泥)路的建制村达1374个,全市建制村通畅率提升6.2个百分点,达到83.1%。
完成村屯连通公路290公里。
桂林市客运站91个,总建筑面积107776平米,一级站3个,二级站13个,三级站14个,四级站25个,五级站23个,等外站13个;拥有营运车辆39278辆,其中:营运客车6605辆、营运货车32673辆;开辟客运班线771条,其中农村客运班线373条。
铁路交通随着2013年底湘桂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竣工通车以及2014年底贵广高铁的开通运营,桂林迈入高铁时代,成为广西铁路交通的“新贵”,贵州、四川、云南都将以桂林为一个重要“节点”通往珠三角地区,成为连接湘、桂、黔、粤四省区乃至西南、中南、华南地区的交通枢纽,已开通直达南宁、长沙、武汉、郑州、石家庄、上海、贵阳、广州、杭州等省会城市和首都北京的动车,日均发送乘客3万人左右。
航空交通桂林两江国际机场位于桂林市西南临桂区的两江镇,面积406平方公顷,飞行区等级为4E,跑道长2800米,现有航站楼面积5.03万平方米。
预计2017年建设完成桂林机场T1航站楼改造项目和T2航站楼新建项目后,航站楼将增加10万平方米、站坪40万平方米、停车场7.72万平方米,满足旅客吞吐量年12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9.5万吨、飞机起降量10.12万架次。
桂林机场是国内重要的旅游机场和西南地区旅游枢纽机场。
2014年,桂林机场共保障运输航班起降59743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6897741人次,货邮吞吐量35841.4吨。
目前,共有30 家航空公司飞行桂林航线,通航国际国内46 个城市;计划飞行60条航线,其中国际航线8条,分别是桂林-釜山、桂林-清州、桂林-吉隆坡、桂林-新加坡、桂林-南宁-曼谷、南宁-桂林-大阪;地区航线3条分别是桂林-台北、桂林-高雄、桂林-香港;国内航线49条。
水运交通桂林市主要航运江河有漓江、桂江、湘江、洛清江、资江、浔江、百寿河等7条,航道里程共687公里,其中通航里程576公里。
漓江、桂江是桂林市重要的通航河流,辖区通航192公里,7级航道经梧洲流入珠江通外海。
截至2014年底,全市共有港口码头201个,其中: 旅游码头14个,货运码头3个,便民码头184个;营运船舶525艘,其中:客船439艘(旅游船舶286艘),货船86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