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说书人
高中语文苏教课标版必修二《说书人》蒋博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

师陀
• 示例: • 既已落座,往来四海皆是客(合扇)。且
别嫌咱这桌椅莫是高堂雅座。小店不大, 自有清风爽朗;在下粗鄙,全凭诸位赏光。 (拱手、停顿)听书,听的便是这笔下乾 坤,口里江湖。(拍惊堂木)咱们上回说 到——
• 托尔斯泰: • 构成故事的各种事实不仅以‘故事自身’
出现,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根据作者眼光。
• 第一人称叙述
• 特点:“我”是所叙事件的见证人,叙述 的都是“我”的所见、所闻。
• 好处:“我”的叙述可以渗透作者的主观 情感,强化人物情感的抒发。
• “说书人”
衣着装扮 身体状况 收益情况 听众数量 家庭状况 人生结局 社会地位
卑贱
说
书
短暂
人
陨落
• 深知“说书人”悲惨遭遇的“我”,为何 还想要做“一个世人特准的撒谎家”?
• 说书人精湛的说书技艺,让“我”着迷。 • 说书作为旧时代的文艺形式之一,它丰富
了人们的娱乐生活,具有引导民众向善、 弘扬忠义等作用。
卑贱
杰出
说
书
短暂
永恒
人
陨落
升华
城隍庙的变迁有何隐喻? 城隍爷,是古代汉民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 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 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汉族民间和道教信 奉守护城池之神。城隍庙改成俱乐部这一 变迁隐喻着传统文化的失守和落寞。
说书人正式稿

(1)空中楼阁:
多用来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理论、 计划等。
(2)漫不经意: 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请赏析“天气是很好的,大路上照满了阳光” 一句的艺术效果。
作者采用“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表达了对苦难的“说书人”孤独离世的悲 哀和叹息。
说
书
人
师陀
“说书”是一个曲艺
名词。一般指只说不唱的
曲艺,如宋的讲史、元的平
话,以及现代的苏州评话、
北方评书等。从广义上说,
它还兼指某些有说有唱的
曲艺,如弹词、蒙语说书等。 “说书人”就是以此为谋 生手段的人。
快速阅读全文,说说“说书
人”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作者如何刻画这一形象?
说书人是一个命运悲苦 而孤独的小人物,他技巧高 超、孤苦寂寞、身世凄凉。
小说第二段中插入“我”对志愿书的填写, 有什么用意?
直接抒发我对说书人的着迷和敬佩;同时, “宁可让世间最爱我的人去失望”“在我自己的大
名下面,毫不踌躇的写上——说书人”,还有设置悬
念,引领下文的作用。
说书人是一个命运悲苦 而孤独的小人物,他技巧高 超、孤苦寂寞、身世凄凉。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怎样?……谁晓得?许是死了。”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怎样?……谁晓得?许是死了。”
本文蕴含了作者哪些情感?
(1)对底层民众的同情。遭遇悲惨的“说书人”是苦难 底层民众的代表,他们苦苦挣扎,最后悲惨离世,作者在字 里行间抒发了对民生的深切关怀。 (2) 对社会混乱、人与人之间冷漠的批判。作者笔下的 社会是混乱,物价飞涨,民不聊生,作者对这种社会现实进 行了含蓄的批判。 (3)对说书人技艺的赞美之情。 (4)对生命寂寞无常的感叹。“说书人”中年时也曾感 动过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听书人,但时间流逝,听客们老去、 离开,“说书人”自己也逐渐老去,终于了结一生。
《说书人》pptx课件4

关于说书
• 说书又称评书、讲书,广东等地俗称讲古,古代称为说话,是一种古 老的传统口头讲说表演的艺术形式,从说唱艺术转型而来。说书的表 演形式为一人桌子后面,以折扇和醒目为道具,通过表达情节、描写 景象、模拟人物、评议事理等艺术手段,说演讲评故事。
• 评书之魂,在于一个“评〞字。也就是说,听评书听的不只是故事, 更是听说书人谈论古今、臧否是非。张次溪在《人民首都的天桥》里 说:“评者,论也,以古事而金说,再加以评论,谓之评书。〞
• 《西江月》:世间生意甚多,惟有说书难习。评书说表非容易,千言 万语须记。一要声音洪亮,二要顿挫迟疾。装文装武我自己,好似一 台大戏。
关于说书人
• 小说中的说书人是一个怎样的人?试从文本 中找出细节,对其技艺、境遇、地位、品质 等方面加以评说。
照顾一:3次外貌及声音的描写
• 蓝布长衫,脸很黄很瘦;声音不高并时常咳嗽,但是很清楚 • 他的长衫变成灰绿色,更黄更瘦;他咳嗽,并且吐血;嗓子
照顾三:2次说书道具
• 他有一把折扇——黑色的扇面已经不见了,一块惊堂木——又叫 做醒目,一个收钱用的小笸箩,这便是他的一切。桌子和板凳是 他向庙祝租来的
• 说书人所有的仍旧是那把折扇,那块惊堂木,那个收钱用的小笸 箩。
辛酸
• 技艺:技艺高超 • 境遇:没有家、没有亲人、没有产业、没有财富, 生活贫困。经济条件越来越窘迫,境遇悲惨,每况 愈下
塌了,喑哑了 • 说书人的脚从席子里漏出来,不住随着杠手的步骤摆动,他
的长衫的一角直垂到地上,一路上扫着路上的浮土
照顾二:两次“要钱〞的经历
• 说到关节处把惊堂木一拍,听书的每次给他一个或两个 制钱
• 听书的也由每次一个或两个制钱给他增加到三个,后来 五个,再后来制钱绝迹,每次给他一个铜元。“再请八 个,一个馒头的钱。还有六个;还剩四个;只剩三个了, 哪位一动手就够了。〞时常将收到的钱数一下,他叹息 日子困难,让客人另外给他增加。
暗杠—说书人—歌词

说书人
2019-01-31
作曲 : 暗杠
作词 : 古道背棺人
寅子:
路边的茶楼人影错落
街上传来两三声吆喝
人前摇扇醒木拍桌
各位看官你细听分说
暗杠:
这江山风雨岁月山河
刀光剑影美了多少世间传说
且看他口若悬河衣上有风尘
却原来是一位江湖说书人
那天山女子独守枯城
也只为了曾经的那一个人
那昆仑痴儿一情难分
谁曾想这一去再不相逢
寅子:
这江山风雨岁月山河
侠骨柔肠醉了多少此间看客本就是浮萍游子漂泊本无根萍水相逢浪迹天涯君莫问
那江山如画各走一程
也苦尽了人间的多少苍生
那美女多娇爱看英雄
道尽了江湖的血雨腥风
合唱:
城中楼阁几经风霜
天涯游子一梦黄粱
神鬼志异荒唐一场
谈笑一段半生疏狂
江山易老嘛几度斑驳
痴儿侠女奈何情多
酒剑随马他乡异客
白衣不见桃花如昨
寅子:
在坐的看官莫想太多
书中故事是世间蹉跎
各人心中它自有评说
听完这段一笑而过
合唱:
城中楼阁几经风霜
天涯游子一梦黄粱
神鬼志异荒唐一场
谈笑一段半生疏狂
暗杠:
这江山风雨岁月山河
人世苦短又有几人看破
大梦一场也只是戏中你我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我下回分说制作人:暗杠
编曲:慢镜头/暗杠
和声编写、和声:暗杠
混音、母带:白志森
监制:陈默
封面设计:梦雅。
说书人稿件

说书人稿件1.我要表演评书,求稿子(5分钟以下,单田芳优先)5分钟以下的评书稿子真的不好找,一般都有20多分钟我将诸葛亮舌战群儒前半部分贴在下面:张子布舌战孔明孔明进入“迎宾馆”。
江南这班文人都在自已的座位上坐好。
然后对诸葛亮把手拱拱:“请!请!请!”诸葛亮一看这种场面他非常敏感。
他们叫“请”,请什么呢?无非先要请坐,方可说话。
“客来请坐,客去不送”,这种话三岁孩童都会说,这个道理目不识丁的人都懂得,为什么这班江东大夫,这个“坐”字都不肯讲?只说“请”,不说“坐”,对江东人来说,不无道理。
因为大厅上没有孔明的座位。
这么大的一只四面厅,怎么会没有他的座位?原来,大堂两侧设立“迎宾馆”和官厅,是因为有些事情在大堂上难以决断,文武立在堂上又想不出办法,时间长了,都立得精疲力尽。
这时可以暂时退堂,文人退到“迎宾馆”,武将退到官厅坐下来再切磋琢磨。
若事关文人,那末孙权便到“迎宾馆”与大夫们共议;若事关武将,则孙权到官厅与大将们协商。
不论“迎宾馆”,还是官厅,里面座位人人都有。
而今张昭早已打听明白,诸葛亮一定要坐定之后,他的念头才转得出来,说话才头头是道,计策满腹。
因此,张昭就命手下人把所有空的座位全部搬走,我们二十几个人,就只摆二十几只位子。
包括刚才诸葛瑾前脚走,后脚就把这只座位搬掉。
让你孔明来,只有立的份。
所以不能说“请坐!”倘然一说,孔明就会说,请到坐,怎么没有座位?那末我们只有把座位让给他。
现在叫声“请”,规定你只有立,只是这“立”字讲不出口,自已领会罢了。
归根到底,这些人(包括孔明在内)都是才华横溢,聪明绝顶的文人,故而出口吐言都是斟字酌句,使得舌战更加精妙绝伦。
孔明见四周都没有座位,心里暗暗思忖:这倒是个难题了。
我只要坐定之后,一手撩须,一手摇扇,妙计良谋徐徐而出,任你千变万化,我总对答如流。
现在叫我执扇立在此间,你们倒都坐着,这成何道理?人无安身之处,前面的问要对着回答,后面的问又要旋转身体,这样前跑后跳,岂不要累断筋骨?孔明的双目向“迎宾馆”的上首里一看,哈哈!不多不少,正好有一只座位。
高中语文《说书人》12页精品ppt课件

人物形象
事件叙述 人物描写
情感抒发
孔乙己
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 随时温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 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 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 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我从十二岁起,便在镇口的咸亨酒店里当伙计,掌柜说,样子太傻,怕侍候不了长衫主顾,就 在外面做点事罢。外面的短衣主顾,虽然容易说话,但唠唠叨叨缠夹不清的也很不少。他们往往要 亲眼看着黄酒从坛子里舀出,看过壶子底里有水没有,又亲看将壶子放在热水里,然后放心:在这 严重监督下,羼水也很为难。所以过了几天,掌柜又说我干不了这事。幸亏荐头的情面大,辞退不 得,便改为专管温酒的一种无聊职务了。 我从此便整天的站在柜台里,专管我的职务。虽然没有什么失职,但总觉得有些单调,有些无 聊。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 以至今还记得。
有一天,大约是中秋前的两三天,掌柜正在慢慢的结账,取下粉板,忽然说,“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 还欠十九个钱呢!”我才也觉得他的确长久没有来了。一个喝酒的人说道,“他怎么会来?……他打折了 腿了。”掌柜说,“哦!”“他总仍旧是偷。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他家的东西, 偷得的么?”“后来怎么样?”“怎么样?先写服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后来 呢?”“后来打折了腿了。”“打折了怎样呢?”“怎样?……谁晓得?许是死了。”掌柜也不再问,仍 然慢慢的算他的账。 中秋之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 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 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 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 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 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 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 “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 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 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自此以后,又长久没有看见孔乙己。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第 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中秋可是没有说,再到年关也没有看见他。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说书人

直接抒发‚我‛对说书人的着迷和敬佩; 同时,‚宁可让世间最爱我的人去失望‛、 ‚在我自己的大名下面,毫不踌躇地写上— —说书人‛还有设置悬念、引领下文的作用。
3.“再请八个,一个馒头的钱。还 有六个;还剩四个;只剩三个了,哪 位一动手就够了。‛这样的描写有什 么作用?
说书人的语言描写,他讲述的动 人的侠义故事让人痴迷,却常换不来 一个馒头钱。温饱尚不能解决,再加 上他的病体,这请求之中尽显生活的 沉重与凄苦。
师陀
我有几张照片。 看看,他们是谁? 认识的请大声告诉我!
说书人
刘兰芳 田连元
袁阔成 单田芳
“说书”是一个曲艺名词。
一般指只说不唱的曲艺,如 宋的讲史、元的平话,以及 现代的苏州评话、北方评书 等。从广义上说,它还兼指 某些有说有唱的曲艺,如弹
词、蒙语说书等。“说书人”
就是以此为谋生手段的人。
【作品鉴赏一】
‚我‛是小说中的另外一个人物。小说的叙述者 ‚我‛在《果园城记》中是一个来自外部世界的具有 现代知识的人——马叔敖,果园城的故事是他讲述的。 ‚我‛与‚小城‛的关系隐喻了一个现代性的主题。 ‚小城‛是乡土世界的象征,而对于‚我‛,‚小城‛ 是曾经的一个精神家园。这篇小说有三次提到
‚我‛与‚小城‛,构成这篇小说独特的叙事 视角。小说开头的第一句:‚我第一次看见说书人
为了生存,放下尊严, 哀求乞讨 无依无靠 没人关注,没人同情
这所谓灵柩„„一路 细节描写 上扫着路上的浮土
联系一下初中学过的鲁 迅的小说《孔乙己》,试着 比较一下说书人与孔乙己的 遭遇
外形相似 孔乙己“青白脸色”,穿又脏又破的“长 衫”,说书人“脸很黄很瘦”,“穿一件 蓝布长衫”。 皆因穷困而潦倒,孔乙己以替人“抄 职业相似 书”糊口,说书人以给人“说书”为 生。
说书人歌词

说书人歌词《说书人》歌词Verse 1:我是一个说书人,背着古老的故事,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像一盏照亮黑暗的灯光。
我说的每一个字,都是我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希望能够传达给你,温暖和力量。
Chorus:听我讲述那些远古的传说,漫游在历史的时光之中。
风雨中的英勇者,执着的追逐,在岁月的长河中谱写自己的传奇。
Verse 2:有的人说我不过是个说谎者,他们无法理解我的真心。
我只是尽力传递那些美好的故事,希望让你心中的梦想重新点燃。
每一个故事,都是我精心挑选,从迷失的古文明到现代的悲欢。
我是时光的见证者,情感的共鸣者,给你藏在心底的感动和思考。
Chorus:听我讲述那些远古的传说,漫游在历史的时光之中。
风雨中的英勇者,执着的追逐,在岁月的长河中谱写自己的传奇。
Bridge:我的声音是古老的,宛如深夜中的回响。
它能够穿越时间和空间,抵达你的内心最深处。
无论你是岁月的过客,还是心灵的迁徙者,我的故事都在等待着你,希望带给你无尽的力量和勇气。
Chorus:听我讲述那些远古的传说,漫游在历史的时光之中。
风雨中的英勇者,执着的追逐,在岁月的长河中谱写自己的传奇。
Outro:我的故事永远不会停止,因为它们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中。
当你孤独或者迷茫的时候,我将成为你的精神导航。
我是一个说书人,承载着信仰和希望。
我将用声音唤醒你内心的勇气,一起走向光明的未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书人
师陀
我第一次看见说书人是在这个小城里。
在城隍庙月台下面,他放一张断腿板桌,前面和两旁,放几条板凳。
他是个中年人,穿一件蓝布长衫,脸很黄很瘦。
他有一把折扇——黑色的扇面已经不见了,一块惊堂木——又叫做醒木,一个收钱用的小笸箩,这便是他的一切。
他的声音不高,并且时常咳嗽,但是很清楚,有时候他要学鲁智深大吼,喽啰们吶喊。
他用折扇打、刺、砍、劈,说到关节处把惊堂木一拍,听书的每次给他一个或两个制钱。
他从傍晚直说到天黑,一会儿定更炮响过,接着是寺院里的大钟.再接着,鼓楼上的云牌。
当这些声音一个跟着一个以它们宏大的为人熟悉的声调响过之后,摊肆全被收去,庙里安静下来,在黑暗中只有说书人和他的听客。
这时候,还有什么是比这更令人感动的?当一切曾使我欢喜和苦痛的全随了岁月暗淡了,只有那些被吹嘘和根本不曾存在过的人物,直到现在还在我昏暗的记忆中出现。
跟这些人物一起出现的,还有在夜色模糊中玉墀四周的石栏,一直冲上去的殿角,在空中飞翔的蝙蝠。
时光悄悄地过去,说书人所有的仍旧是那把破折扇,那块惊堂木,那个收钱用的小笸箩。
我每次到这小城里来第一个总想到他。
他比先前更黄更瘦;他的长衫变成了灰绿色;他咳嗽,并且吐血。
间或他仍旧吼,但是比先前更衰弱。
听书的也由每次一个或两个制钱给他增加到三个,后来五个,再后来制钱绝迹,每次给他一个铜元。
“再请八个,一个馒头的钱。
还有六个;还剩四个;只剩三个了,哪位一动手就够了。
”时常将收到的钱数一下,他叹息日子艰难,让客人另外给他增加。
他的老听客慢慢减少了,年老的一个跟着一个死了;年少的都长成大人,他们有了大人的职务,再不然他们到外乡去,离开了这个小城。
最近一次我到这小城里来,我到城隍庙里(城隍庙早已改成俱乐部),在月台下面,原来说书人放桌子的地方停着一个卖汤的。
我感到一阵失望,城隍庙原先我们看来多么热闹,现在又如何荒凉。
“说书的还没有来吗?”我忍不住问。
卖汤的说:“他正害病,好几天没有来了。
”
第二天,我正在城外漫不经意走着,一副灵柩从后面赶上来,我停在路旁让他们过去。
他们是两个扛手,另外跟着个拿铁铲的。
“你们抬的是谁?”
“说书的,”他们中间有人回答。
“说书的死了?”
他们大概认为我的话没有意思,全不作声。
“他怎么死的?”因此我接着问。
“吐血。
”
“吐血还说书吗?”
“可不,让他别说了,他硬去,还要穿着那件长衫,要脸啊。
”
“他家里人呢?”
“他压根儿没有家。
大家集了一点铜元,好歹听了他这么多年书。
”
他们顺着大路到郊野上去。
我跟在他们后面。
这所谓灵框,其实只是一卷用绳子捆着的芦席,说书人的脚从席子里露出来,不住随着扛手的步骤摆动,他的破长衫的一角直垂到地上,一路上扫着路上的浮土。
我们全不说话。
埋葬的人不久便越过一个土坡,在乱葬岗上停下来了。
就在这里,他们在荒冢中间掘了个坑,然后把说书人放下去,将泥土送下去。
“现在你好到地下去了,带着你的书。
”当他们把说书人放下去时候,内中有一位嘲弄的说。
我在旁边看着,毫不动弹地站着。
一点不错,说书人,现在你的确应该带着你的书到地下去了,可是你可曾想到你向这个沉闷的世界吹进一股生气,在人类的平凡生活中,你另外创造一个世人永不可企及的,一个侠义勇敢的天地吗?郊野上只剩下我一个人了。
这是怎么回事?十字坡现在在哪里?小商河在哪里?我抬头望望前面,这个小城的城外多荒凉啊!
一九四二年一月三日【小题1】如何理解小说中划线句子的含义?(4分)
【小题2】小说中多次写到说书人的长衫,有什么作用?(4分)
【小题3】请统观全文,简要分析说书人形象特点。
(6分)
【小题4】请探究作者在小说中的情感取向。
(6分)
《说书人》答案
【小题1】说是撒谎家,很形象,是因为说书的内容多为被演绎过的历史故事,其中的人物形象是被吹嘘夸大的,或者根本就不曾存在过。
(2分)世人特准,是因为人们爱听那些侠义勇敢的故事,并沉迷其中。
(2分)
【小题2】(1)符合说书人的身份;(2)坚持穿长衫也体现了说书人对传统艺术的执着;(3)长衫的变化也暗示了说书人生活境况每况愈下;(4)推动情节的发展。
(1点1分)【小题3】(1)说书人技艺高超,让听众沉迷其中,并带来美好回忆;(2)身份低贱,生活落魄,他讲述一个生动的侠义故事常换不来一个馒头钱;(3)对说书艺术执着,生命垂危时还坚持说书。
(每点2分)
【小题4】
(1)赞美说书人技艺高超,对他展示给人们的美好侠义天地表现出无限眷恋;(2)赞美说书人执着精神以及自尊自爱的品质;(3)遗憾说书人创造的美好世界被小城的人们渐渐遗忘,对传统的文化精神失去了活力,显得荒凉破败感到痛惜。
(每点2分)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对文章中具体句子含义的理解必须把句子放在文章具体语境中来辨析,通过对具体句子前后句含义的分析,来弄清所问语句的含义。
一般来说,对所要解释的具体句子,答案就在前面的句子或后面的句子中,答案或者是原句,或者需要考生运用“同义互解”和“虚实互解”等方法变通一下即可。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
试题分析:此类句子作用分析题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作答。
在内容上,可结合着文章内容、表达的情感及与主旨的关系;在结构上可根据句子所在段落位置判断,如果句子所在的段是在文章结尾,则其句子作用有:点明中心、升华主题、呼应开头、收束全文、引人深思等。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题目,此类有关人物形象的分析题,在分析时,要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分析。
此题可以从原文中找出有关语段,通过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把人物性格展现出来。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4】
试题分析:这是个探究小说主旨的题目,此类题目的答题思路:
首先,应该到题材中去寻找。
题材中蕴含着主题,是主题分析的重要材料和依据。
其次,分析小说的主题,还必须联系小说的时代背景。
如果对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以及它的时代背景缺少了解,那么很难获取小说的真正内涵和主题。
第三,分析小说的主题,还必须联系作者的创作意图。
了解作家的创作意图、创作个性等,也有助于理解他的小说的主题。
第四,分析人物描写的方法技巧,也是理解概括主题的重要方法。
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是小说表现主题的重要手法。
通过分析人物描写技巧,准确理解人物形象,就能正确把握小说的主题。
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能力层级为探究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