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燃液体(整理)

合集下载

易燃液体的名词解释

易燃液体的名词解释

易燃液体的名词解释近年来,随着科技和工业的迅猛发展,易燃液体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对于普通人来说,对易燃液体的了解往往是有限的。

因此,本文将对易燃液体进行详细的名词解释,以便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它们的性质以及潜在的危险。

1. 易燃液体的定义易燃液体是指在特定条件下能够燃烧或释放出可燃气体的液体物质。

这些液体通常具有低的闪点和沸点,因此在常温下易燃易爆。

它们可以广泛用于化工、石油、能源等各个领域,如汽油、酒精、溶剂等。

然而,由于其易燃性质,易燃液体需要在使用、存储和运输过程中特别小心谨慎处理。

2. 易燃液体的分类根据国际规定,易燃液体被分为四类:类别1、类别2、类别3和类别4。

不同类别的易燃液体具有不同的燃烧特性和危险性。

类别1易燃液体是指具有极低的闪点和沸点、在常温下可以迅速产生易燃蒸气的液体。

这些物质极易引起火灾和爆炸,因此需要特别小心处理,如乙醇、苯等。

类别2易燃液体是指具有较低的闪点和沸点、能够产生易燃蒸气的液体。

这些物质的燃烧能力相对较弱,但仍然需要谨慎使用和储存,如乙酸、煤油等。

类别3易燃液体是指具有中等闪点和沸点、能够产生易燃蒸气,但燃烧能力较弱的液体。

这些物质相对较安全,但仍然需要妥善管理,如乙醚、甲苯等。

类别4易燃液体是指具有较高的闪点和沸点、在常温下不易产生易燃蒸气的液体。

这些物质不具有明显的爆炸危险,但可能在特定条件下燃烧,需要谨慎处理,如某些果汁、饮料等。

3. 易燃液体的危险性与安全措施易燃液体由于其燃烧特性的特殊性,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当易燃液体暴露在引火源附近或受到热量瞬间提高时,会产生火焰、爆炸等危险。

因此,在使用易燃液体时,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

首先,需要在易燃液体的存储和运输过程中,使用符合标准的防爆容器和设备。

这些容器和设备能够在发生事故时有效地控制和减少燃烧和爆炸的危险。

其次,在易燃液体的使用和操作过程中,必须遵循正确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范。

易燃液体分项

易燃液体分项

# 易燃液体分项随着现代化工业的不断发展,易燃液体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易燃液体通常指的是点燃温度低于或等于摄氏60度的液体,如石油油类、乙醇、丙酮等。

由于易燃液体的危险性,相关部门对其的管理也非常严格,本文将针对易燃液体的分项进行详细介绍。

一、易燃液体的危险特性易燃液体在储存、输送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危害极大。

主要危险特性如下:1.易燃性:易燃液体的点燃温度较低,易燃难熄灭,一旦着火,火势会迅速扩散,极易引发爆炸。

2.挥发性:易燃液体具有较高的蒸气压,能够在大气中迅速挥发,形成易燃气体。

当易燃液体泄漏时,挥发出来的气体会形成易燃空气混合物,极易引发火灾和爆炸。

3.氧化性:易燃液体容易引起氧化作用,产生有毒、有害的副产物,对周围的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了解了易燃液体的危险特性,有必要进一步掌握其分项。

二、易燃液体的分项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易燃液体分为以下三类:该类别下属的易燃液体点燃温度低于或等于摄氏28度,且闪点低于或等于摄氏60度。

主要包含以下物质:•甲醛•甲苯•乙醇•油漆•溶剂等易燃液体类别一的管理要求非常严格,必须放在防火柜内储存,同时需要标注“易燃液体”等警示语。

2.易燃液体类别二该类别下属的易燃液体点燃温度高于摄氏28度,但低于或等于摄氏60度,且闪点低于或等于摄氏60度。

主要包含以下物质:•甲酸•苯•丙酮•萘等易燃液体类别二的管理要求同样非常严格,应放在防火柜内储存,并标注相应的警示语。

该类别下属的易燃液体点燃温度高于摄氏60度,但低于或等于摄氏100度,且闪点高于摄氏60度,但低于或等于摄氏93度。

主要包含以下物质:•石蜡油•硝化甘油混合物•煤油•柴油•车用汽油等易燃液体类别三的管理要求相对较为宽松,可以通过常规的储存方式来进行管理,但仍需标注“易燃液体”等警示语。

三、易燃液体的应对措施针对不同类别的易燃液体,应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1.易燃液体类别一•储存:应使用防火柜等设施进行储存。

易燃液体概述及其预防措施

易燃液体概述及其预防措施

易燃液体概述及其预防措施1. 引言易燃液体是指在通常温度和压力下,能够产生可燃蒸气,并在空气中能够燃烧的液体。

它们具有高挥发性和低闪点的特点,因此在储存、使用和运输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以减少火灾和事故的发生。

本文将对易燃液体进行概述,并提供一些常见的预防措施。

2. 易燃液体的特性易燃液体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性:•挥发性:易燃液体具有高挥发性,能够迅速蒸发成可燃蒸气,从而增加火灾和爆炸的风险。

•闪点:闪点是指液体表面上可燃蒸气与气体混合物的最低温度。

当液体的温度达到闪点时,即可燃蒸气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气体,一旦接触到明火或者火花,就可能发生火灾和爆炸。

•燃烧性:易燃液体在空气中能够燃烧,释放出大量的热能和有毒气体,对人身安全和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3. 易燃液体的常见预防措施为了防止易燃液体火灾和爆炸事故,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措施:3.1 储存措施•远离火源:易燃液体应远离明火、火花和高温物体,以防止其蒸气与火源接触,从而避免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储存容器选择:储存易燃液体的容器应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并定期检查容器的完整性。

选择高质量的储存容器,如金属容器或特制的容器可以降低风险。

•通风系统:储存易燃液体的储存室应配备良好的通风系统,以减少蒸气的积聚,降低火灾和爆炸的风险。

3.2 使用措施•防止泄漏:在使用易燃液体时,应确保容器的密封性,防止液体泄漏。

如发现泄漏,应立即采取适当的清理和处理措施。

•远离火源:使用易燃液体时应远离明火、火花和高温物体,并确保使用场所的良好通风,以防止蒸气与火源接触。

•使用合适的工具:使用易燃液体时,应选择适当的工具和设备,以降低事故的风险。

如使用专用的泵和管道来处理易燃液体。

3.3 运输措施•运输容器选择:选择符合运输要求的容器来运输易燃液体。

容器应具备一定的抗压和抗震能力,并符合相关安全标准。

•保持稳定:易燃液体在运输过程中需要保持稳定,避免剧烈晃动和碰撞,以防止泄漏和事故的发生。

易燃液体分类

易燃液体分类
N-二甲基丙胺
183
2-乙基丁醇
184
2-乙基已胺
185
己醇
186
异丁腈
187
五甲基庚烷
188
异庚烯
189
异己烯
190
4-甲氧基-4-甲基-2-戊酮
191
甲基环己烷
192
甲基环己酮
193
甲基环戊烷
194
2-甲基呋喃
195
5-甲基-2-己酮
196
辛二烯
197
甲基吡啶(皮考啉、皮克林)
198
亚磷酸三乙酯
硼酸三异丙酯
290
甲基环乙醇,易燃
291
乙烯基甲苯,稳定的
292
丁酸戊酯
293
乙酰甲基甲醇
294
缩水甘油醛
295
二甲基二恶烷
296
丁基苯
297
二丙酮
298
胺,易燃,腐蚀性,未另列明的或聚胺,易燃,腐蚀性,未另列明的
299
四甲基硅烷
300
液态氨基甲酸酯农药,易燃,毒性,闪点低于23℃
301
液态含砷农药,易燃,毒性,闪点低于23℃
449
1,4-二甲基环己烷
450
2,2-二甲基己烷
451
2,3-二甲基己烷
452
2,4-二甲基己烷
453
3,3-二甲基己烷
454
3,4-二甲基己烷
455
N,N-二甲基甲酰胺
456
1,1-二甲基肼
457
1,2-二甲基肼
458
二甲基氯乙缩醛
459
2,6-二甲基吗啉
460
1,4-二甲基哌嗪

易燃液体(整理)

易燃液体(整理)

1.85~ 0~1.85, 36.5~ 36.5 42.7以上 42.7
闪点
易燃液体挥发出的蒸气和空气形成的混合物,与 明火接触时,产生瞬间闪光的最低温度称为闪 点。闪点是衡量易燃液体危险性的重要参数。 各种易燃液体的闪点各不相同,闪点越低,易 燃性越大,也越危险。
品名
二乙醚 甲酸乙酯 二硫化碳 乙醛 丙酮 羰基铁 苯 甲基三氯硅烷
消防知识
• 在整个燃烧的科学中,燃烧和氧化这两个术语基本上 是当作同义词应用,但是有区别的。 • 氧化是一类与原子中电子得失有关的化学过程,又叫 氧化反应。 • 燃烧是氧化反应的一种,是指两种或数种物质化合, 同时放出光和热的过程。因其中一种物质经常是氧或 含氧物质,一般被认为燃烧仅是由氧所支持的。但并 非如此,象氯、硫及其他一些元素也能支持某些物质 的燃烧。镁在氯气中燃烧就是一个例子。 • 但生活中常见的是由氧和含氧物质所支持的燃烧。
饱和蒸气压
蒸气压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与液体相平衡的蒸气所具 有的压力成为饱和蒸气压,简称蒸气压。 蒸气压是液体所具有的一种特性,他随温度升 高而增大。一般蒸气压高的易燃液体较蒸气压低的 液体更危险。依然液体蒸气压大同样表示其易于挥 发,易燃液体都是些蒸气压较大的液体,它易产生 能引起燃烧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蒸气量,所以蒸气 压越大,其危险性也越大。其次,温度对蒸气压的 大小影响很大,温度不断升高,其蒸气压也不断增 大。 不同温度下,液体的饱和蒸气压是不同的,所以在给 出饱和蒸气压数据时,应说明温度。
仅2个Br•俘 获了3个H•和 1个O•,反 应完又剩下2 个Br •,没消 耗。这里还 没有考虑F自 由基。
卤族灭火剂
• • • • • • 用4位或5为阿拉伯数字表示。 第一位:碳原子数; 第二位:氟原子数; 第三位:氯原子数; 第四位:溴原子数; 第五位:碘原子数。

易燃液体

易燃液体

易燃液体一、定义:我国规定闪点不超过45℃的液体为易燃液体。

易(可)燃液体在火源或热源的作用下,先蒸发成蒸气,然后蒸气氧化分解进行燃烧。

开始时燃烧速度较慢,火焰也不高,因为这时的液面温度低,蒸发速度慢,蒸气量较少。

随着燃烧时间延长,火焰向液体表面传热,使表面温度上升,蒸发速度和火焰温度则同时增加,这时液体就会达到沸腾的程度,使火焰显著增高。

如果不能隔断空气,易(可)燃液体就可能完全烧尽。

液体的闪点越低,它的火灾危险性越大。

常见易(可)燃液体的闪点见下表。

常见易燃、可燃液体的闪点液体名称闪点(℃)液体名称闪点(℃)汽油-58~10 甲苯 4石油醚-50 甲醇9二硫化碳-45 乙醇13乙醚-45 醋酸丁酯13乙醛-38 石脑油25原油-35 丁醇29丙酮-17 氯苯29辛烷-16 煤油30~70苯-11 重油80~130 醋酸乙酯 1 乙二醇100一些常见的低燃点有机化学药品(32度以下)如下。

化学药品燃点(。

C)乙醛-38丙酮-18乙腈 6乙酰氯 4丙烯腈0碘代烯丙烷<21苯11丁醇24-29二硫化碳-30甲基氯<0环已胺-201,2-二氯乙烷13二乙基胺<-26碳酸二乙酯25二乙醚-45二恶烷12乙醇12乙酸乙酯-4乙酸丙酯16氯甲酸乙酯16甲酸甲酯-20正已烷-23甲醇104-甲基-2-戊酮17哌啶162-戊酮12嘧啶20四氢呋喃-17甲苯 4三乙胺-7醋酸乙烯-8二、特点1、闪点低(,着火能量小(多数小于1毫焦耳),爆炸危险大,甚至火星、热体表面也可致燃。

加之有不少易燃液体的电阻率较大(108欧姆·厘米以上),在操作、运送时容易积聚静电,其能量足以引起燃烧与爆炸。

氧化剂也可使易燃液体燃烧或爆炸(如环戊二烯与硝酸)。

2、沸点低(多数低于100℃),汽化快,可源源供应可燃蒸汽。

加之易燃液体的粘度大多比较小,具有很高的流动性,甚易向四周扩散,并飘浮于地面、工作台面(因易燃液体蒸汽大多比空气重),更加增大了燃烧爆炸的危险性。

安全管理之易燃液体的安全防范措施

安全管理之易燃液体的安全防范措施
安全管理之易燃液体 的安全防范措施
汇报人: 2023-11-16
contents
目录
• 易燃液体概述 • 易燃液体的安全防范措施 • 易燃液体的事故处理与应急措施 • 案例分析与应用 • 安全意识与培训
01
易燃液体概述
定义与特性
定义
易燃液体是指闪点低于65℃、常温下容易燃烧的液体。
特性
易燃液体具有易燃、易爆、有毒、腐蚀等特点,需要采取特别的安全措施。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易燃液体应储存在通风良好、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如果储存条件不当,容易引起燃烧和爆炸。
02
使用不当
在使用易燃液体时,操作不当或防护措施不到位,也可能引起事故。例
如,用易燃液体清洗机器或车辆时,未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
03
管理不善
对于易燃液体的采购、储存、使用等环节,如果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
案例一:某化工厂易燃液体泄漏事故
事故经过
某化工厂因管道破损导致 易燃液体泄漏,员工未及 时发现并采取措施,最终 引发火灾。
事故原因
管道破损、员工安全意识 不足、应急响应不及时。
防范措施
定期检查设备、加强员工 安全培训、设置应急报警 系统。
案例二:某油库易燃液体火灾事故
事故经过
某油库在运输过程中,由于驾驶 员疏忽导致车辆碰撞,引发火灾
使用安全
使用易燃液体时应避免产生明火或静电。 作业人员应经过相关培训,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
使用过程中应保持通风良好,防止蒸汽积聚。 使用完毕后应及时清理现场,防止残留物引起火灾。
废弃安全
不得将易燃液体倒入下水道或垃圾桶,应交给 专业机构进行处理。

易燃液体

易燃液体

事件回顾
2002年中国北方航空MD82大连坠海
时间: 2002年5月7日 地点: 大连 飞机状况: MD82/美国原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授权中 国上海飞机公司1991年制造 飞机注册号: B-2138/中国北方航空 机上人员: 机组9人,旅客103人 执行航班: CJ6136航班北京--大连 伤亡情况: 全部遇难 事故简介: 在向大连机场进近时,向塔台报告机舱失 火,随后飞机失控坠海。 原因分析: 乘客张丕林为榨领巨额保险金,携带易燃液 体上飞机,在飞机即将降落大连机场时,点 燃易燃液体引发大火,飞机随即失控坠海。
如何对易燃液体进行灭火
小面积:可用雾状水扑灭。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卤代烷灭火一般更有效。 大面积:根据其相对密度、水溶性和燃烧面积大小,选 择正确的灭火剂扑救。 比水轻又不溶于水的液体(如汽油、苯等):用普通蛋白泡沫或 轻水泡沫灭火
毒害性、腐蚀性或燃烧产物毒害性较强的易燃液体:扑救人员必 须佩戴防护面具,采取防护措施。
原油和重油等具有沸溢和喷溅危险的液体:如有条件,可采用取 放水、搅拌等防止发生沸溢和喷溅的措施,在灭火同时必须注意 计 算可能发生沸溢、喷溅的时间和观察是否有沸溢、喷溅的征兆 易燃液体管道或贮罐泄漏着火:切断蔓延,设法找到输送管道并 关闭进、出阀门,然后先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或雾状水等扑 灭地上的流淌火焰
1.装卸和搬运中,要轻拿轻放,严禁滚动、摩擦、拖拉钢 桶等危及安全的操作。作业时禁止使用易发生火花的 铁制工具及穿带铁钉的鞋。 2.一般不得与其它化学危险品混放。库房内小规模少量 小桶装易液体可设危险品区,按性质分开储存,同一 区域内不得混放氧化剂等性质相抵触的物品。 3.热天最好在早晚进出库和运输。在运输、泵送灌装时 要有良好的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运输易液体的 汽车应有接地链。夏季运输应遵守当地具体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防知识
• 在整个燃烧的科学中,燃烧和氧化这两个术语基本上 是当作同义词应用,但是有区别的。 • 氧化是一类与原子中电子得失有关的化学过程,又叫 氧化反应。 • 燃烧是氧化反应的一种,是指两种或数种物质化合, 同时放出光和热的过程。因其中一种物质经常是氧或 含氧物质,一般被认为燃烧仅是由氧所支持的。但并 非如此,象氯、硫及其他一些元素也能支持某些物质 的燃烧。镁在氯气中燃烧就是一个例子。 • 但生活中常见的是由氧和含氧物质所支持的燃烧。
仅2个Br•俘 获了3个H•和 1个O•,反 应完又剩下2 个Br •,没消 耗。这里还 没有考虑F自 由基。
卤族灭火剂
• • • • • • 用4位或5为阿拉伯数字表示。 第一位:碳原子数; 第二位:氟原子数; 第三位:氯原子数; 第四位:溴原子数; 第五位:碘原子数。
如:1301 1211
乙醇的理化性质
闪点℃
-40 -34 -30 -27 -20 -15 -11 8
品名
甲酸戊酯 丁醇 吗啡啉 硝基甲烷 乙基己醛 二氯乙醚 松香油 乙醇
闪点℃
27 29 38 44 52 55 61 12等,电阻率都很大, (实验表明电阻率在1012Ω.cm的物质最容易产生静 电,而1010-1016Ω.cm 能产生静电)在装卸、运输过 程中易积聚静电,发生静电放电而引起可燃性蒸气 混合物的燃烧爆炸。 当两种不同性质的物体相互摩擦或接触是,由 于它们的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力大小各不相同,发生 电子转移,使甲物失去一部分电子而带正电荷,乙 物获得一部分电子而带负电荷。如果该物体对大地 绝缘,则电荷无法泄露,而停留在物体内部或表面 上呈相对静止状态,这种电荷称为静电。静电的产 生与物质的导电性能有很大关系,它以电阻率来表 示。电阻率越小,导电性能越好。
该类又分为易燃固体(Flammable Solids)、自反 应物质( Self-reactive Substances)和固体退敏 爆炸品(desensitized explosives)。
易燃固体的种类
• 易燃固体:包括易燃的固体、粉末和糊状 物,一经起火蔓延迅速,有时还产生毒性 的燃烧产物; • 自反应物质:是遇热不稳定的物质,甚至 在没有空气的参与下容易产生激烈的放热 分解,并可能产生有毒气体和蒸气; • 固体退敏爆炸品:是用水或其他液体适当 地将爆炸品浸湿后包装的,且包装和封口 应在任何情况下有效地防止液体的渗漏。
自由基连 锁反应之 后,共消 耗3分子 CH4和3分 子O2,生 成2分子 H2O、1分 子O2和1分 子CO2,更 重要的是 还有2个
CH3•和2个 H•,又一 轮的自由 基反应开
化学中断法的灭火机理
• 又称为“自由基俘获法”, 以一溴三氟甲烷为例: • 2CF3Br 2CF3•+2Br• F • 2H •+2Br• 2HBr • HBr+H• H2+Br • • HBr+ •OH H2O+Br •
溶解性
• 易燃液体是否溶解于水是应掌握的重要信息。 某种易燃液体如果溶于水,则不论比重大小, 在发生火灾时,都可以用水灭火。水即可以降 低燃烧物的温度,又使易燃液体减少了可燃蒸 气的挥发,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 • 对于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如果是在限定容器 内,可以用水降低容器的温度和压力,避免卷 入火灾;但如果已经溢出,是否可用水分两种 情况:如该液体相对密度小,不能用水灭火; 但如果相对密度大,可以用水来隔绝空气。
易燃固体
• 易燃固体:易燃固体是指易于燃烧和经摩擦可能起火 的纤维状、粉末状、颗粒状或糊状的物质。这些物质 与燃烧的火柴等火源短暂接触时易于点燃且火焰蔓延 迅速。此外,本类的大部分物质(如赛璐珞)加热或 卷入火灾会散发出有毒的气体产物。金属粉末尤其危 险,一旦起火难以扑救而且用二氧化碳或水会增加其 危险。 • 按《试验和标准手册》的确认方法,标准样品燃烧时 间低于 45 秒或燃烧率高于 2.2mm/s (金属粉末或合金 如果可被点燃且覆盖样品整个长度的反应时间等于或 少于10分钟),属于本类。
易燃固体的分类
IMDG关于此类物质的分类 4.1项 易燃固体 4.2项 易自燃物质
4.3项 遇水放出可燃气体的物质
第4类的标志
4.1类易燃固体
第4.1类 易燃固体
本类物质是在运输所经受条件下,易于燃烧或易 于通过摩擦可能起火的固体;易于发生强烈热 反应的自反应物质(固体或液体);如没有充 分稀释的情况下有可能爆炸的退敏爆炸品。
雷德蒸气压
• 是在一定的容器内装入125ml液体,并使 液体与气体的体积比为4:1,在37.8 ℃ (华氏100度)下测得的蒸气压。运用得 广泛。尤其适用于不同液体间易燃性的 比较。
真蒸气压
• 是指在液面空间最小的情况下测得的最 高蒸气压。即在真空状态下测得的蒸气 压。这种测定是比较困难的。如果成分 明确且很纯,可以算出来。
饱和蒸气压
蒸气压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与液体相平衡的蒸气所具 有的压力成为饱和蒸气压,简称蒸气压。 蒸气压是液体所具有的一种特性,他随温度升 高而增大。一般蒸气压高的易燃液体较蒸气压低的 液体更危险。依然液体蒸气压大同样表示其易于挥 发,易燃液体都是些蒸气压较大的液体,它易产生 能引起燃烧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蒸气量,所以蒸气 压越大,其危险性也越大。其次,温度对蒸气压的 大小影响很大,温度不断升高,其蒸气压也不断增 大。 不同温度下,液体的饱和蒸气压是不同的,所以在给 出饱和蒸气压数据时,应说明温度。
苯的理化性质
• • • • • • • • • • 相对密度 0.88; 熔点 5.4 °C; 沸点 80.1 °C; 蒸气压 100毫米汞柱(26 °C); 爆炸范围 1.5~8%; 闪点 -14 °C; 自燃点 562 °C; TLV(TWA)10ppm; TLV(STEL)25ppm; 膨胀系数 1.237*10-3°C-1
最低空气 含量% 68.8 71.7 62.1
爆炸 不燃不爆 极限% 区域%
燃烧 区域%
1.2~ 0~1.2,31.2 7.2~ 7.2 31.2 以上 3.3~18 0~3.3,28.3 18~ 28.3 以上 2.6~ 0~2.6,37.9 12.8~ 12.8 37.9 以上
乙醚
12.0
57.3
1.85~ 0~1.85, 36.5~ 36.5 42.7以上 42.7
闪点
易燃液体挥发出的蒸气和空气形成的混合物,与 明火接触时,产生瞬间闪光的最低温度称为闪 点。闪点是衡量易燃液体危险性的重要参数。 各种易燃液体的闪点各不相同,闪点越低,易 燃性越大,也越危险。
品名
二乙醚 甲酸乙酯 二硫化碳 乙醛 丙酮 羰基铁 苯 甲基三氯硅烷
5.11 1 1 0 -78.5 -56.6 20 31
温度(℃ )
着火四面体
• • • • 可燃物 助燃物 能量 自由基
自由基燃烧机理
• • • • • • • • • 2CH4 2CH3• +2H• 2H• +2O2 2 • OH+2O• CH4 + • OH H2O +CH3• CH3•+O2 HCHO+ • OH HCHO+O• HC•O+ • OH HC•O CO+H• CO+ • OH CO2+H • 2 •OH H2O+O • 2O • O2
二硫化碳的理化性质
• • • • • • • • • • 相对密度 1.26; 沸点 46 °C; 熔点 -112 °C; 蒸气压 400毫米汞柱(28 °C); 蒸气的相对密度 2.63; 爆炸范围 1~44%; 闪点 -30 °C; 自燃点 100 °C; TLV 10ppm(皮肤); 膨胀系数 1.20*10-3°C-1
易燃液体的标志
易燃液体的分类
根据易燃危险性划分的包装类:
包装类 I II III 闪点℃,闭杯 (c.c) — <23 ≥23至≤61 初沸点℃ ≤35 >35 >35
易燃液体的危险性
• 蒸气压大;用饱和蒸气压、雷德蒸气压 和真蒸气压和沸点来衡量; • 易燃易爆;用闪点、爆炸极限、自燃点 来衡量; • 导电性差;用电阻率来衡量; • 窒息性或毒性;用LD50和阈限值来衡量。 • 溶解性;
毒性
大多数易燃液体及其蒸气都具有不 同程度的毒性或麻醉性,而且很多毒性还 比较大(如苯、二硫化碳),吸入后均能 引起急性中毒。如乙醚具有麻醉性,若 长期吸如其蒸气会引起麻醉,深度麻醉 会引起死亡。还有的蒸气具有腐蚀性、 窒息性。因而装载易燃液体的舱室应适 时通风,以控制蒸气浓度。开舱卸货之 前应先通风,以免工人下舱作业而中毒。
丙酮的理化性质
• • • • • • • • • 相对密度 0.791; 沸点 56.1 °C; 蒸气压 184毫米汞柱(20 °C); 爆炸范围 2.0~12.8%; 闪点 -20 °C; 自燃点 538 °C; TLV(TWA)750ppm; TLV(STEL)1000ppm; 膨胀系数 1.487*10-3°C-1
第3类易燃液体
该类别包括:易燃液体和液态退敏的爆炸品。 易燃液体是在闭杯闪点试验61℃(相当于开杯试验 65.6℃) 或在61℃以下时放出易燃蒸气的液体或液体混合物,或 含有处于溶液中或悬浮状态的固体或液体(如:油漆、 清漆、真漆等,但不包括由于其它危险性已另列入其他 类别中的物质),上述温度通常指闪点。还包括: ① 交付运输的液体在闪点温度或高于闪点温度;和 ② 交付运输的液体物质在加温条件下运输,这些物质在 温度等于或低于最高运输温度时会放出易燃的蒸气。 液态退敏爆炸品(Desensitized Explosives)是溶于或悬浮 于水或其它液体物质,形成同性质的液体混合物以抑制 其爆炸特性的爆炸性物质。
易燃液体消防注意事项
1.对于密度比水小又不溶与水的易燃液体,发生火灾时, 可选用泡沫或干粉灭火剂灭火,火势不大时,可用二 氧化碳扑救。 2.对能溶于水或部分溶于水的易燃液体,发生火灾时,可 用雾状水、泡沫、干粉或大量水(水柱不得直接冲在 易燃液体上)进行扑救。 3.对密度大于水又溶于水的易燃液体,发生火灾时,可用水 扑救,但水层必须有一定的厚度。 4.对具有毒性、麻醉性和腐蚀性的易燃液体,发生火灾时, 消防人员应穿戴相应的防护用具,尽可能地处于上风 位置扑灭火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