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危险货物运输

合集下载

危险货物的包装要求与运输注意事项

危险货物的包装要求与运输注意事项

危险货物的包装要求与运输注意事项目录简介一、危险货物运输包装要求二、危险货物运输安全注意事项1.配备符合规定的驾驶员和押运员2.车辆安全状况和安全性能合格3.应急处理准备充分4.装载货物要注意细节5.精心驾驶,平稳行车6.行车途中勤检查7.选择行驶路线得当,行车时间恰当8.小心卸货,防止污染简介危险货物是具有自燃、易燃、爆炸、腐蚀、毒害、放射性等性质的货物,一般分为以下几种:爆炸品、氧化剂、压缩气体、自燃物体、遇水燃烧物体、易燃液体、毒害品、腐蚀性品、放射性物品等。

由于大部分危险货物在力、光、热的作用下,极易产生危险现象,在装运过程中必须遵照交通部门颁布的《危险货物运输规则》执行。

在运输品种、包装、装卸、运送各环节中严格执行有关规定。

一、危险货物运输包装要求1.包装材料的材质、规格和包装结构与所装危险货物的性质和重量相适应。

包装容器和与拟装物不得发生危险反应或削弱包装强度。

2.充装液体危险货物,容器应留有正常运输过程中最高温度所需的足够膨胀余位。

易燃液体容器应至少留有5%空隙。

3.液体危险货物要做到液密封口;对可产生有害蒸气及易潮解或遇酸雾能发生危险反应的应做到气密封口。

对必须装有通气孔的容器,其设计和安装应能防止货物流出或进入杂质水分,排出的气体不致造成危险或污染。

其它危险货物的包装应做到密封不漏。

4.包装应坚固完好,能抗御运输、储存和装卸过程中正常冲击,振动和挤压,并便于装卸和搬运。

5.包装的衬垫物不得与拟装物发生反应,降低安全性,应能防止内装物移动和起到减震及吸收作用。

6.包装表面应清洁,不得粘附所装物质和其它有害物质。

二、危险货物运输安全注意事项1.配备符合规定的驾驶员和押运员驾驶员和押运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危险货物运输从业资格证、押运证。

要学习掌握一定的化工知识,熟悉承载货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危险特性、注意事项,如货物的比重、闪燃点、毒性、膨胀系数等,成为半个“行家”。

出车时要带齐驾驶证、准运证、从业资格证、押运证以及行驶证、车辆年检合格证、养路费凭证和容器安全检验合格报告等证件,以备检查。

危险货物运输的包装形式

危险货物运输的包装形式

中型散装容器(IBC容量:用于包装类2和3的固体或液体,不大 于3.0m3(3000L);使用柔性、刚性塑料、复合包 装、纤维板或木质中型散装容器装运包装类1 的固体,不应大于1.5m3;使用金属中型散装容 器装运包装类1的固体,不应大于3.0m3;用于 第七类放射性物质,不应大于3.0m3;
用拉丁字母表示的包装材料
A——钢(各种类型,及经过表面处理的); B——铝; C——天然木; D——胶合板; F——再生木; G——纤维板; H——塑料; L——纺织品; M——纸,多层的; P——玻璃、瓷器和粗陶器。
复合包装
对于复合包装,应在形式代码的第二个 位置依次使用2个大写的拉丁字母,第一 个表示内容器的材质,第二个表示外包 装的材质,对组合包装和感染性的包装, 仅使用外包装的代码。
集合包件(OVERPACKS)
系指一个单独的发货人将一个或多个包 装封装在一起,形成一个组件,用以方 便运输中的装卸和积载。其示例是一系 列下述包件:
1.防置或堆码在一个货板如:托盘,通过 皮带捆扎、缩拢缠紧、绷紧或其他方法 予以加固;或
2.放入一个保护性的外包装内,比如:箱 子或板条箱内。
成组包件
成组包件(LOAD UNIT):是指下列任何一 种多个包件的组合:
1.放置或堆码并用捆扎、紧缩缠绕或其他 合适方法紧固在像托盘之类的货板上;
2.放置在防护性的外包装内,例如:箱式 托盘内;
3.永久性固定合装在网络内。
散货包装(BULK PACKEGINGS)
系指在无任何中间包装形式下装有固体 散装危险货物的货物运输组件。
桶体试验:目的在于检验塞式木琵琶桶的盛装性能。
第1类的包装要求
爆炸品的包装一般应使用包装类II 以上的包 装强度。其标记是E和1-3位阿拉伯数字的组 合:

危险货物运输的包装形式

危险货物运输的包装形式
IMO 7型罐柜指配有装运冷冻液化气体所必须的各项附属和结构设备的隔热型 可移动罐柜。可移动罐柜应在不拆移其结构设备情况下运输及装卸,装满货 后能吊移。罐柜不是永久地固定在船上。
IMO 8型罐柜指用于第2类冷冻液化气体运输的公路罐车,并包括永久性配装 隔热罐柜的半挂车,且配有装运第2类冷冻液化气体所必须的各项附属和结构 设备。
1.防止因接触雨雪、阳光、潮湿的空气和杂质、或 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而造成事故;
2.减少货物在运输过程中所受碰撞、震动、摩擦、 挤压等机械损伤,使其处于相对稳定和完整状态, 从而保证运输安全;
3.防止货物因撒漏、挥发以及性质相抵触的货物直 接接触而发生事故或污染运输工具及其他货物;
4.便于运输过程中的装卸、搬运、堆存、保管和运 输。
代码后的字母“T”表示救助包装;“V”表示特殊 包装;“W”表示等效包装。
大宗包件用50,51表示。
包装的标记的内容
包装类(X表示包装类Ⅰ、Ⅱ、Ⅲ ;Y表示包装类Ⅱ、 Ⅲ ;Z表示包装类Ⅲ )和盛装液体的相对密度(固体用 Kg表示最大总重);
用精确到10kPa的试验压力表示内包装通过的液压试验 压力(固体用“S”);
如“E14”内包装是袋(橡胶、纺织品或涂胶 纺织品);中间包装是袋(橡胶或涂胶纺织 品)外包装是带活动盖的木琵琶桶或带活动 盖的钢桶。
堆码试验:目的在于检验包装在正常运输条件下的规 定期间是否能承受一定的压力负荷,而不改变其形状 和盛装性能。也是了解包件在堆码中受挤压的效果;
桶体试验:目的在于检验塞式木琵琶桶的盛装性能。
第1类的包装要求
爆炸品的包装一般应使用包装类II 以上的包 装强度。其标记是E和1-3位阿拉伯数字的组 合:
储存。
包装的封口

《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90)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危险货物运输包装的分级、基本要求、性能试验和检验方法等,也规定了包装的类型和标记代号。

本标准适用于盛装危险货物的运输包装,是运输、生产和检验部门对危险货物运输包装质量进行性能试验和检验的依据。

本标准不适用于:a.盛装放射性物质的运输包装;b.盛装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压力的包装;c.净重超过400kg的包装;d.容积超过450L的包装。

2引用标准GB190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4857.2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温湿度调节处理GB4857.3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堆码试验方法GB4857.5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垂直冲击跌落试验方法3术语3.1危险货物运输包装transport packages of dangerous goods根据危险货物的特性,按照有关标准和法规,专门设计制造的运输包装。

3.2气密封口XXX颠末封口后,封口处不外泄气体的封闭形式。

3.3液密封口liquid seal经过封口后,封口处不渗漏液体的封闭形式。

3.4严密封口tight seal颠末封口后,封口处不外漏液体的封闭形式。

3.5小开口桶small open drum桶顶开口直径不大于70mm 的桶,称为小开口桶。

3.6中开口桶middling open drum桶顶开口直径大于小开口桶,小于全开口桶,称为中开口桶。

3.7全开口桶complete open drum桶顶可以全开的桶,称为全开口桶。

3.8复合包装compositepackaging由一个外包装和一个内(或复合层)组成一个整体的包装,称为复合包装。

4包装分级和基本要求4.1包装分级按包装结构强度和防护性能及内装物的危险程度,分为三个等级:Ⅰ级包装:符合表1~表4有关规定,适用内装危险性极大的货物。

Ⅱ级包装:符合表1~表4有关划定,适用内装风险性中等的货物。

危险品运输中的货物包装与标识要求

危险品运输中的货物包装与标识要求

危险品运输中的货物包装与标识要求运输危险品是一项需要高度关注和谨慎处理的任务。

货物的包装和标识在确保安全运输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危险品运输中的货物包装与标识要求,并提供相关的指导和建议。

1. 货物包装要求危险品的包装应符合国际或国内相关法规和标准,以确保在运输过程中货物的安全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货物包装要求:- 包装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能够承受正常运输过程中的振动和冲击。

- 包装材料应防止货物泄漏、腐蚀或引起火灾。

- 包装容器应能抵御外部环境的影响,如温度变化、湿度和压力。

- 包装应考虑到货物的特性,如毒性、易燃性、易爆性等,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 空隙和间隔应填充以防止货物在包装容器内滑动和碰撞。

- 外包装上应清晰标注货物的名称、数量、特殊要求和警示标识。

2. 货物标识要求货物的标识是为了提供必要的信息和警示,以确保人员在装卸和运输过程中能够了解和应对潜在的危险。

以下是常见的货物标识要求: - 标识应使用易于识别和阅读的文字、图形和色彩。

- 标识上应标明货物的名称、危险性质、运输要求和警示信息。

- 危险品标识应按照相关法规和国际标准进行分类和使用,如橙底黑图案的易燃品标识、黄底黑图案的腐蚀品标识等。

- 标识应牢固地固定在包装容器的可见位置,以便于人员辨认和核查。

- 在货物包装上的标识应与相关文件、证书和运输文件保持一致,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 包装与标识误用的风险在危险品运输过程中,包装和标识的误用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事故和伤亡。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误用风险,需要引起注意:- 使用不符合要求的包装材料或容器,无法承受货物运输过程中的振动和冲击。

- 遗漏或错误标注货物的名称、危险性质或警示信息,使人员无法准确了解货物的危险程度。

- 标识标注不明确、不清晰或损坏,导致人员无法正确判断和处理货物。

- 在运输过程中,包装和标识受到破坏或丢失,导致货物无法及时发现和妥善处置。

4. 保障措施和建议为确保危险品运输过程中的货物包装和标识符合要求,可采取以下保障措施和建议:- 参考国际或国内的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包装和标识符合合规要求。

危险货物运输包装型式

危险货物运输包装型式

危险货物运输包装型式危险货物运输是指运输过程中可能对人员、财产或环境产生损害的物质。

这些物质包括爆炸品、易爆物、氧化剂、毒性物质、放射性物质等。

在危险货物运输过程中,必须采取适当的包装措施来保障运输的安全性。

本文将重点介绍危险货物运输的包装类型。

1. 纸箱包装纸箱包装是危险货物运输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纸箱因其低成本、易操作、轻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包装领域。

对于不易燃、无污染的危险货物,纸箱的包装效果良好。

在包装过程中,需要根据危险货物的性质选择不同的纸箱材质,并采取加固措施以增加包装的强度。

2. 木箱包装木箱包装主要适用于重量较大、体积较大的危险货物。

木箱可以提供较好的抗压性能和防水性能。

同时,木箱包装还可以根据危险货物的特点进行加固和隔离,减少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碰撞和冲击。

3. 塑料包装塑料包装是一种轻便、耐用、抗腐蚀的包装形式,广泛用于危险货物运输中。

对于化学品和腐蚀性物质,塑料包装可以有效地防止腐蚀和泄漏,并且易于清洁和消毒。

其中,聚乙烯塑料包装袋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常用于危险液体的包装。

4. 金属包装金属包装适用于对外界环境的影响非常敏感的危险货物,如放射性物质。

金属包装可以有效地吸收和屏蔽辐射,以保护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铅和铁是常用的金属包装材料,其密度较大,可以达到良好的屏蔽效果。

5. 玻璃包装玻璃包装主要应用于对透明性要求较高的危险货物,如电子产品、仪器仪表等。

玻璃包装具有较好的抗压性和可视性,能够清楚地观察包装内的货物情况,并有效防止外界的污染。

在选择包装类型时,必须根据危险货物的特性、运输方式和运输距离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此外,还需遵循国际和国内的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危险货物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除了包装类型的选择,还需要关注包装的细节处理。

例如,包装箱的密封性和稳定性,需要采取密封胶带或封箱胶带进行加固,防止危险货物在运输过程中泄漏和散落。

此外,包装箱的标识和标签也非常重要,必须清晰地标示危险货物的名称、级别、数量等信息,以便于识别和区分。

危险货物的包装要求与运输注意事项

危险货物的包装要求与运输注意事项

危险货物的包装要求与运输注意事项目录简介一、危险货物运输包装要求二、危险货物运输安全注意事项1.配备符合规定的驾驶员和押运员2.车辆安全状况和安全性能合格3.应急处理准备充分4.装载货物要注意细节5.精心驾驶,平稳行车6.行车途中勤检查7.选择行驶路线得当,行车时间恰当8.小心卸货,防止污染简介危险货物是具有自燃、易燃、爆炸、腐蚀、毒害、放射性等性质的货物,一般分为以下几种:爆炸品、氧化剂、压缩气体、自燃物体、遇水燃烧物体、易燃液体、毒害品、腐蚀性品、放射性物品等。

由于大部分危险货物在力、光、热的作用下,极易产生危险现象,在装运过程中必须遵照交通部门颁布的《危险货物运输规则》执行。

在运输品种、包装、装卸、运送各环节中严格执行有关规定。

一、危险货物运输包装要求1.包装材料的材质、规格和包装结构与所装危险货物的性质和重量相适应。

包装容器和与拟装物不得发生危险反应或削弱包装强度。

2.充装液体危险货物,容器应留有正常运输过程中最高温度所需的足够膨胀余位。

易燃液体容器应至少留有5%空隙。

3.液体危险货物要做到液密封口;对可产生有害蒸气及易潮解或遇酸雾能发生危险反应的应做到气密封口。

对必须装有通气孔的容器,其设计和安装应能防止货物流出或进入杂质水分,排出的气体不致造成危险或污染。

其它危险货物的包装应做到密封不漏。

4.包装应坚固完好,能抗御运输、储存和装卸过程中正常冲击,振动和挤压,并便于装卸和搬运。

5.包装的衬垫物不得与拟装物发生反应,降低安全性,应能防止内装物移动和起到减震及吸收作用。

6.包装表面应清洁,不得粘附所装物质和其它有害物质。

二、危险货物运输安全注意事项1.配备符合规定的驾驶员和押运员驾驶员和押运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危险货物运输从业资格证、押运证。

要学习掌握一定的化工知识,熟悉承载货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危险特性、注意事项,如货物的比重、闪燃点、毒性、膨胀系数等,成为半个“行家”。

出车时要带齐驾驶证、准运证、从业资格证、押运证以及行驶证、车辆年检合格证、养路费凭证和容器安全检验合格报告等证件,以备检查。

包装类危险货物运输—编制包装危险货物的积载与隔离方案

包装类危险货物运输—编制包装危险货物的积载与隔离方案

危险货物的积载与隔离
3.危险货物积载的特殊要求:
2)第二类气体的积载要求
容器应衬垫以防止直接接触钢质甲板:容器垂向积载时,应成
组积载并用坚实的木制箱或框围蔽,牢固绑扎;舱面积载时,应防
止容器受到光照及其他热辐射;舱内积载时,应选择有通风装置的
货舱。
危险货物的积载与隔离
3.危险货物积载的特殊要求: 3)第七类放射性物质的积载要求 承运放射性货物的船舶和集装箱等一次装运量不得超过规定值。 单件:TI — 50 整船:TI — 200
不同类型包装危险货物间的
一般隔离要求见下表。
二、危险货物的隔离要求
2.第1类爆炸品之间的隔离要求:
分13个配装类:A~H,J~L,S,N。
L类不能与所有其它12类同一舱室配装;
S类不能与A、L类同一舱室配装;
C、D、E、G类之间可以同一舱室配装;
N类可与C、D、E类同一舱室配装。
不能同舱室配装的货物,在舱面至少应隔开6m 积载。
3.危险货物积载的特殊要求: 1)第一类爆炸品的积载要求 第一类爆炸品分为四种积载类型:货舱积载、弹药舱积载、特殊积载、
舱面积载。
弹药舱积载可分为A 型、B 型和C 型弹药舱积载。
第一类爆炸品应积载在靠近船舶中心线的舱位,离任何明火、机械排 气口、通风烟道口、可燃性物料库或其它可能的着火源的水平距离保持 6m以上,离驾驶台、居住处所和救生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少于8m。
危险货物的积载与隔离
二、危险货物的隔离 1.隔离等级 除第1类爆炸品外,危险货物的隔离要求分四个等级:
危险货物的隔离
一般隔离要求
1)隔离1:远离(Away from)。不相容货物可在同一舱、室或 舱面积载,但水平距离不少于3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包装危险货物的分类及其特性包装危险货物的分类:包装危险货物的分类(考试大纲8.1.1)就安全管理而言,海上运输的危险货物是指相关危险货物运输规则所包含的物质、材料和物品,这些货物通常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特性,在运输、装卸、和储存过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毁损和/或环境污染而需要特别防护的货物。

危险货物品种繁多,性质各异,新品不断涌现,危险程度大小不一,多数兼有多种危险性质。

为方便安全运输和管理,对具有多种危险性质的货物,应以其占主导的危险性确定其归类,但在运输中必须兼顾此类货物的其他危险性质。

《国际危规》按危险货物的主导危险性将其分成下列九个大类:1.第1类:爆炸品(Explosives)按危险程度爆炸品可细分为6个小类:第1.1类:具有整体爆炸(一经引发,瞬间几乎影响到全部货载的爆炸)危险的物质或物品。

第1.2类:具有抛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或物品。

第1.3类:具有燃烧危险,和较小爆炸或较小抛射危险两者之一或兼有两者,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或物品。

第1.4类:无重大危险的物质或物品。

此类货物万一被点燃或引爆,其危险仅限于包装件内部,而对包装件外部无重大危险。

第1.5类:具有整体爆炸危险但极不敏感的物质或物品。

此类货物性质比较稳定,在着火试验中不会爆炸。

但当船上大量运载时,则其由燃烧转变为爆炸的可能性大为增加。

第1.6类:无整体爆炸危险的极不敏感的物品。

指仅含有极不敏感的爆炸物品,被意外点燃或传播的可能性极小的单项物品。

2.第2类:气体(Gases)系指在50℃时蒸气压力大于300KPa,或在20℃和101.3KPa的标准压力下完全呈气态,经压缩或降温加压后,贮存于耐压容器或特制的高绝热耐压容器或装有特殊溶剂的耐压容器中的物质。

包括压缩气体、液化气体、冷冻液化气体和溶解气体四种。

这类气体按化学性质可细分为三个小类。

第2.1类:易燃气体。

此类气体泄漏时,遇明火、高温或光照,会发生燃烧或爆炸。

如氢气,甲烷、乙炔、含易燃气体的打火机等。

第2.2类:非易燃、无毒气体。

此类气体泄漏时,遇明火不会燃烧,没有腐蚀性,吸入人体内无毒、无刺激,但多数在高浓度时有窒息作用。

如氧气、压缩空气、氮气、二氧化碳等。

第2.3类:有毒气体。

此类气体泄漏时,对人畜有强烈的毒害、窒息、灼伤和刺激作用。

如氯气,氨,硫化氢、光气等。

3.第3类:易燃液体(Inflammable liquids)系指闭杯试验闪点60℃(相当于开杯试验闪点65.6℃)或以下放出易燃蒸汽的液体、混合液体、含有溶解固体或悬浮溶液;但不包括闪点高于35℃的不助燃(燃点大于100℃,或其含水量大于90%)液体,也不包括由于其危险性已列入其它类的液体。

4.第4类:易燃固体、易自燃物质和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这类物品可细分为三个小类。

第4.1类:由易燃固体、自反应物质和固体退敏爆炸品组成。

易燃固体是指易于燃烧和经摩擦可能起火的固体,如赤磷、硫磺、萘、赛璐珞制品(如乒乓球)、铝粉、棉花(干的)、黄麻等。

自反应物质是指即使没有氧(空气)参与也易产生强烈的放热分解的热不稳定物质,如苯磺酰肼等。

固体退敏爆炸品是指被水、醇类或其他物质稀释后,形成均一的固体混合物来抑制其爆炸性质的爆炸性物质,如苦味酸铵,湿的,含水量不少于10%、三硝基苯,湿的,含水量不少于30%等。

第4.2类:易自燃物质。

如黄磷、鱼粉(未经抗氧剂处理)、铁屑、油浸棉麻纸制品等。

第4.3类: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如碳化钙(电石)、磷化氢、钠、钾等。

5.第5类:氧化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Oxidizing substances and organic peroxides)这类物品可细分为二个小类。

第5.1类:氧化物质(剂)。

如溴酸钾、硝酸钠、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次氯酸钙(漂白粉)等。

第5.2类:有机过氧化物。

有机过氧化物为分子组成中含有过氧基的有机物,如过氧化二丙酰基等。

6.第6类:有毒物质和感染性物质(Toxic and infectious substances)这类物品可细分为二个小类。

第6.1类:有毒物质。

如氰化钠、苯胺、四乙基铅(四乙铅)、砷及其化合物等。

第6.2类:感染性物质。

主要包括含有感染性物质的生物制剂、医学标本,如排泄物、分泌物、血液、细胞组织和体液等,但《水路危规》这类中不包括疫苗。

7.第7类:放射性物质(Radioactive material)指能自原子核内部自发放射出人感官不能察觉的大量射线的物质。

对放射性物质外辐射的防护是采用屏蔽、控制接近的时间和距离。

8.第8类:腐蚀品(Corrosive substances)系指化学性质非常活泼,与人畜或其他物品接触后在短时间内能造成明显破坏现象的固体或液体物质和物品。

如硝酸、硫酸、冰醋酸、氢氧化钠。

腐蚀品按危险程度由下列标准确定其包装类:包装类Ⅰ:在3min或少于3min的暴露期开始直到60min的观察期内,能使完好的皮肤出现坏死现象的物质。

该类腐蚀品具有严重危险性。

包装类Ⅱ:在3min或3min以上60min以内的暴露期开始直到14d的观察期内,能使完好的皮肤出现坏死现象的物质。

该类腐蚀品具有中等危险性。

包装类Ⅲ:在60min以上,4h以内的暴露期开始直到14d的观察期内,能使完好的皮肤组织出现坏死现象的物质;或者不会引起完好动物皮肤出现可见坏死现象,但在试验温度为55℃时对规定型号的钢或铝的表面年腐蚀率超过6.25mm。

该类腐蚀品具有一般的危险性。

9.第9类:杂类危险货物和物品(Miscellaneous dangerous substances and articles)系指在运输中呈现的危险性质不包括在上述八类危险品中的物质和物品。

如干冰(固体二氧化碳)、蓖麻籽、白石棉等。

《国际危规》中列入此类的还包括温度等于或超过100℃时交付运输的液态物质和温度等于或超过240℃时交付运输的固态物质,以及物质本身是/或含有一定量已列入《MARPOL 1973/1978 》附则Ⅲ的海洋污染物的物质。

海洋污染物是指存在对水生生物积累的潜在威胁或严重毒性的物质。

分为海洋污染物(包括含有一种或多种海洋污染物10%或以上,或含有严重海洋污染物1%或以上的溶液或混合物)和严重海洋污染物两类。

我国《水路危规》对危险货物的分类与《国际危规》大体相同,由九个大类和二十四个小项(Division)组成。

但《水路危规》中的爆炸品无1.6类。

《水路危规》第2类名称改为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其中第2.2项称为不燃气体;第9类名称改为杂类。

考虑到腐蚀品的性质差异很大,《水路危规》第8类细分为8.1项酸性腐蚀品,8.2项碱性腐蚀品和8.3项其他腐蚀品三个小项,而《国际危规》该类未作细分。

《水路危规》中第9类细分为9.1项杂类和9.2项另行规定的物质两项,但仅列有难以归入前八类中任何一类的“干冰”(属9.2类)一个物质,而《国际危规》该类也未作细分。

《国际危规》修正案中提出了“后果严重的危险货物”的规定(属建议性)。

所谓后果严重的危险货物是指具有在恐怖事件中被滥用的潜在可能、会产生诸如大量人员伤亡或巨大破坏的严重后果的危险货物。

如大部分爆炸品(1.1类、1.2类、1.3类配装类C、1.5类、3类中液体退敏爆炸品、4.1类中固体退敏爆炸品)、有毒物质(2.3类有毒气体和6.1类包装类I有毒物质)、6.2类中A类感染性物质等。

不同种类包装危险货物的特性:1.第1类:爆炸品这类物质或物品的共同的特性是具有化学爆炸性。

它们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对机械力、电、热、磁场很敏感。

这类物品中多数不但本身具有毒性,而且在爆炸形成的气浪中含有毒性(如一氧化碳)和窒息性(如二氧化碳、氮气)气体。

对这类物品中敏感度及爆炸能力过强的物品,若未经处理,则禁止运输。

2.第2类:气体(Gases)该类物质的危险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1)气体受热、撞击、震动时,会引起钢瓶内气体压力增大,使容器存在爆炸的危险。

(2)本类气体中除氧气和空气外,若因某些原因导致大量泄漏,会冲淡空气中的氧气而影响人或畜的正常呼吸,严重时会因缺氧而窒息;如泄漏的气体为易燃、助燃气体,遇火星则极易引起燃烧事故,同时还会与空气或助燃气体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而引起爆炸事故;有些气体有显著的麻醉性和毒性;密度较空气大的气体,泄漏后极易积蓄在舱底,具有严重的潜在危险性。

3.第3类:易燃液体(Inflammable liquids)易燃液体的危险特性包括以下几方面:(1)易燃性:易燃液体一般都具有较强的挥发性,挥发出来的蒸气及其易燃液体自身,遇明火极易燃烧。

(2)爆炸性:易燃液体挥发出的蒸汽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的浓度范围时,遇明火即可发生爆炸。

(3)毒性:大多数易燃液体有不同程度的毒性,长时间吸入其蒸汽会引起中毒,严重者可能死亡。

4.第4类:易燃固体、易自燃物质和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第 4.1 类易燃固体。

易于燃烧和经摩擦可能起火;自反应物质易产生强烈的放热分解,固体退敏爆炸品如运输不当会引起爆炸。

本类物质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较为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其中有些物质尚应控制温度。

第 4.2 类易自燃物质。

主要危险是能自行发热,若积热不散,则当热量积聚到其自燃点时不需外界引火即能自行燃烧。

有些物质甚至在无氧条件下也能自燃。

第 4.3 类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此类物质无论液体或固体,与水反应易于自行燃烧或放出一定数量的易燃气体;有些物质当与水接触时可释放易燃气体,这种气体与空气混合将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除具有易燃的共性外,这类中许多物品还具有腐蚀性、毒害性等。

5.第5类:氧化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第5.1类物质。

通常因释放出氧气能引起或促进其他物质尤其是可燃物质的混合物燃烧或爆炸。

大多数氧化物质与液体酸类接触时会发生剧烈反应,释放出有毒气体,某些氧化物质遇火时可释放出有毒气体。

第5.2类物质。

在常温或高温下易于放热分解,受热、接触杂质(如酸类、重金属化合物、胺类)摩擦或碰撞能引发分解,分解过程中可放出有害的或易燃的气体或蒸汽。

对某些有机过氧化物须控制其运输温度,有些有机过氧化物尤其是在封闭条件下可能发生爆炸性分解,这种特性可用添加稀释剂或使用适当的包装加以缓解。

另外,许多有机过氧化物会猛烈燃烧。

该类物质比5.1类具有更大的危险性。

本类物质多数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和腐蚀性,如硝酸盐类、氯酸盐类都有一定的毒性,三氧化酪、过氧化钠具有腐蚀性。

6.第6类:有毒物质和感染性物质第6.1类有毒物质。

误被吞咽、吸入或接触皮肤易于中毒,从而损害人体健康或引起死亡的物质。

另外,几乎所有有毒物质遇火时或受热分解时都会释放出毒性气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