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复习资料.doc
计算机网络基础复习资料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习题1.什么叫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就是利用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将不同地理位置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连接起来用以实现资源共享和在线通信的系统。
2.计算机网络有那些功能?计算机网络主要的功能是通信功能和对硬件、软件和数据等资源共享。
3.计算机网络的开展分为哪些阶段?各有什么特点?计算机网络的开展过程包括四个阶段:1)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络:特点是计算机为网络的中心和控制者,各终端分布在各处,终端通过通信线路共享主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2)计算机网络互联阶段:特点是计算机与计算机直接直接通信,计算机网络分成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分别完成数据通信和数据处理两大功能;3)具有统一的体系构造、遵循国际化标准协议的计算机网络:特点是遵循OSI/RM,是计算机网间网互联的要求;4)高速网络互联阶段:特点是使用TCP/IP体系,完成了网间网高速通信和资源共享。
4.计算机网络按地理范围可以分为哪几种?计算机网络根据所覆盖的地理范围不同分为:局域网〔几米到几公里〕城域网〔十公里到几十公里〕广域网〔百公里道几千公里〕5.计算机网络常见的拓扑构造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网络的拓扑构造主要包括星形构造、总线形构造和环形构造:1)星形构造的特点是:控制简单、故障诊断容易、扩展容易;2)总线形构造的特点是:安装容易,故障隔离性好、易扩展和维护;3)环形构造的特点是:适合于光纤高速传输,单方向数据传输,一个节点出现故障影响其它节点数据传输。
6.计算机网络系统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组成。
7.一座大楼内的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属于LAN。
8.计算机网络中可以共享的资源包括硬件、软件、数据、通信信道。
第二章数据通信根底习题一、1.将一个信道按频率划分为多个子信道,每个子信道上传输一路信号的多路复用技术称为频分多路复用。
2.调制解调器的作用是实现数字信号在模拟信道中的传输。
3.接收端发现有出过失时,设法通知发送端重发,直到正确的码字收到为止,这种过失控制方法称为自动请求重发。
计算机网络复习资料

计算机网络概述一、判断题1.网络中的计算机资源主要指服务器、路由器、通信线路与用户计算机。
(×)2.如果多台计算机之间存在着明确的主从关系,其中,一台中心控制计算机可以控制其他连接计算的开启与关闭,那么,这样的多台计算机系统构成了一个计算机网络。
(×)3.对用户而言,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计算机系统的主要区别不在于它们的物理结构,而是在于高层软件上。
(√)4.从拓扑结构看,计算机网络是由节点和连接节点的链路构成的。
(√)5.计算机网络按网络的物理范围可分为广域网、城域网和局域网。
(√)二、选择题1.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这种结合开始于(A)。
A. 20世纪50年代B.20世纪60年代初期C. 20世纪60年代中期D.20世纪70年代2.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网络是(A)。
A. ARPANET B. ChinaNetC. Internet D. CERNET3.星状形、总线形、环状形和网状形网络是按(B)分类。
A.网络跨度B.网络拓扑C.管理性质D.网络功能4.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共享。
计算机资源主要是指计算机(C)。
A.软件与数据库B.服务器、工作站与软件C.硬件、软件与数据D.通信子网与资源子网5.局部地区计算机网络简称为局域网,英文缩写为(B)。
A. WAN B. LANC. SAN D. MAN三、问答题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有哪些主要应用?答: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复合系统,它是由若干地理上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通过各种通信手段相互连接起来,按照网络协议进行数据通信的计算机系统集合。
主要应用有:信息交换、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
2.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主要有哪些?并说明它们的优缺点。
答:星形、总线、环形和树状。
星形拓扑结构具有以下优点:✓控制简单。
在星形网络中,任何一站点只和中央节点相连接,因而媒体访问控制方法很简单,致使访问协议也十分简单。
计算机网络复习资料(选择)

计算机网络复习资料1、分组交换网之父ARPANET。
2、网络协议三要素:语法、语义、同步。
3、路由表分组转发算法在路由器的IP层执行。
寻找路由的算法顺序:直接交付—>特定主机路由—>正常路由—>默认路由4、系统管理的五个区域:故障管理、配置管理、计费管理、性能管理和层管理。
5、停止等待协议采用设置发送信号解决“重复帧”。
6、OSI七层协议体系结构中,各层的协议数据单元:物理层:比特流数据链路层:帧网络层:数据分组传输层:报文段7、OSI物理层四个特性: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规程特性。
8、网卡地址的二进制位为48位。
9、传统的集线器是第一层设备,集线器扩大了冲突域。
10、目前流行的网络管理系统都是采用基于TCP/IP模型的一个工业标准协议SNMP。
11、TCP/IP的网络层含有四个重要的协议:IP、ICMP、ARP、RARP。
12、URL地址由协议、主机名、目录文件名三部分组成。
13、子网IP的组成结构:网络地址+子网地址+主机地址。
14、从OSI层次来看,路由器是一个第三层设备。
15、在数据交换之前,TCP协议采用了三次握手来建立双方的同步。
16、在应用层有一个常用软件ping,可用来测试两个主机之间的连通性。
17、透明网桥使用支撑树算法解决兜圈子问题。
18、信息传输速率=码元传输速率*log2~N(N为进制)。
19、在OSI模型中,第N层为N+1层提供服务。
20、线路利用率最高的是分组交换。
21、构成TCP/IP模型的四个层次:网络接口层、网际层、运输层、应用层。
22、集线器和路由器分别运行于物理层和网络层。
23、在Internet中能够提供任意两台计算机之间传输文件的协议是FTP。
24、TCP/IP体系结构中TCP和IP所提供的服务分别为运输层服务和网络层服务。
25、OSPF协议中链路状态更新分组使用洪泛的方法来发送。
26、实时监测控制不属于Internet因特网基本功能。
计算机网络复习资料(有答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总复习一、选择题1、计算机网络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个独立的(D)的集合。
A.局域网系统B.多协议路由器C.城域网D.自治计算机2、计算机网络有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之分,其划分依据是(D)A.通信传输的介质B.网络拓扑结构C.信号频带的占用方式D.通信的距离3、常见计算机网络的拓补结构是:星型结构、总线型结构、环型结构和(D)A.Y型结构B.X型结构C.网状结构D.树型结构4、完整的通信系统是由(A)构成。
A.信源、变换器、信道、反变换器、信宿B.信源、变换器、信道、信宿C.信源、变换器、反变换器、信宿D.变换器、信道、反变换器、信宿5、数据通信方式分为单工、全双工和(B)A.广播B.半双工C.共享D.应答6、(C)是将一条物理线路按时间分成一个个的时间片,每个时间片常称为一帧,帧再分为若干时隙,轮换地为多个信号所使用。
A.波分多路复用B.频分多路复用C.时分多路复用D.远程多路复用7、下列属于B类IP地址的是(A)A.、在OSI参考模型中,第N层和其上的N+1层的关系是(A)A.N层为N+1层提供服务B.N+1层将N层数据分段C.N层调用N+1层提供的服务D.N层对N+1层没有任何作用9、在OSI参考模型中,处于数据链路层与传输层之间的是(B)A.物理层B.网络层C.会话层D.表示层10、局域网的英文缩写为(D)A.WAN B.MANC.SAN D.LAN11、以太网的访问方法和物理层技术规范由(A)描述A.B.C.D.12、交换式局域网的核心是(C)A.路由器B.服务器C.局域网交换机D.带宽13、网桥是在(A)上实现不同网络的互联设备A.数据链路层B.物理层C.网络层D.传输层14、从技术角度讲,因特网是一种(A)A.互联网B.广域网C.远程网D.局域网15、ATM的固定长度为(D)A.5字节B.8字节C.48字节D.53字节16、通过Internet发送或接收电子邮件(E-mail)的首要条件是应该有一个电子邮件(E-mail)地址,它的正确形式是(A)A.用户名@域名B.用户名#域名C.用户名/域名D.用户名.域名17、域名是Internet服务提供商(ISP)计算机名,著名中的后缀.gov表示机构所属类型为(B)A.军事机构B.政府机构C.教育机构D.商业公司18、中国科学技术网的名称是(C)A.CHINANET B.CERNETC.CSTNET D.GBNET19、Internet具有庞大的网络资源,当用户通过WWW访问这些资源的时候,必须能够唯一标识它们,这是通过WWW的统一资源定位符实现的,它的英文缩写是(D)A.UPS B.USBC.ULR D.URL20、IE 是一个(B)A.操作系统平台B.浏览器C.管理软件D.翻译器21、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A)A.电子商务以Internet为基础平台B.电子商务主要以专用网络进行商务活动C.电子商务以计算机与通信网络为基础平台,利用电子工具实现在线商业交换和行政作业活动的全过程D.通过电子商务可以提高服务质量,及时获得顾客的反馈信息22、网络操作系统是一种(A)A.系统软件B.系统硬件C.应用软件D.支援软件23、关于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特点,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B)A.它不具有虚拟内存的能力B.它适合作Internet的标准平台C.它与Unix有很多不同,移植比较困难D.它支持多用户,但不支持多任务24、网络操作系统提供的主要网络管理功能有网络状态监控、网络存储管理和(D)A.攻击检测B.网络故障恢复C.中断检测D.网络性能分析25、网络管理中只允许被选择的人经由网络管理者访问的功能属于(B)功能A.设备管理B.安全管理C.计费管理D.性能管理26、根据ISO 7498-4文件定义的网络管理系统的功能域,下列属于网络管理系统功能的有(C)项Ⅰ.配置管理Ⅱ.故障管理Ⅲ.性能管理Ⅳ.网络管理Ⅴ.计费管理Ⅵ.安全管理A.3 B.4C.5 D.627、以下选项中不是防火墙的类型是(D)A.包过滤型B.代理型C.监测型D.计算机病毒检测28、一般在进行网络系统规划和设计时应遵循的规则有(D)项Ⅰ.实用性Ⅱ.经济性Ⅲ.可靠性Ⅳ.安全性Ⅴ.先进性Ⅵ.开放性Ⅶ.可扩充性Ⅷ.兼容性A.5 B.6C.7 D.829、以下算法中属于非对称算法的是(B)A.Hash算法B.RSA算法C.IDEA D.DES算法30、以下关于计算机病毒的特征说法正确的是(C)A.计算机病毒只具有破坏性,没有其它特征B.计算机病毒具有破坏性,不具有传染性C.破坏性和传染性是计算机病毒的两大主要特征D.计算机病毒只具有传染性,不具有破坏性31、以下哪一个不是网络上可以共享的资源(A)A.内存B.打印机C.文件D.应用程序32、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目的是(D)A.使用计算机更方便B.学习计算机网络知识C.测试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结合的效果D.共享联网计算机资源33、一般而言,对于计算机网络的分类,下列何者是正确的(D)A.广域网(WAN)B.局域网(LAN)C.城域网(MAN)D.以上皆是34、目前抗干扰性最好的传输介质是(A)A.电缆B.无线C.微波D.光缆35、在同一时刻,通信双方可以同时进行信息传递的通信方式为(D)A.半双工通信B.单工通信C.数据报D.全双工通信36、数据通信的信道包括(C)A.模拟信道B.数字信道C.模拟信道和数字信道D.同步信道和异步信道37、在TCP/IP参考模型中,与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对应的是(B)A.主机-网络层B.网际层C.传输层D.应用层38、在下列IP地址中,属于A类的是(A)A.D.0.0.0.039、OSI采用了分层的结构化技术。
计算机网络复习资料+部分答案

计算机网络复习资料(谢希仁版)+部分答案(总1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一、填空题1、目前计算机网络主要采用的拓扑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和环行等三种。
目前实际存在与使用的广域网基本都是采用_________2、计算机网络中,负责信息传递的称________子网和负责信息处理的称_______子网组成。
3、网络协议的三要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可以概括为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一计算机网络和_____________三个阶段5、按照光信号在光纤中的传播方式,可将光纤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它们是____________。
6、光纤可分为两种: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传输距离较远7、在IEEE 以太网中,工作站在发送帧之前,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
8.最常用的两种多路复用技术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其中,前者是同一时间同时传送多路信号,而后者是将一条物理信道按时间分成若干个时间片轮流分配给多个信号使用9._______层的主要任务是在相邻结点间的线路上无差错地传送以帧为单位的数据,______层的主要任务是选择合适的路由。
10、TCP/IP模型分为_________层、________层、________层、_________ 层11双绞线RJ-45头的制作方法有2种标准。
Pc与hub的连接线称为 _ _线,pc与pc的连接线称为_ __线。
12交换技术分三种,分别是交换、交换、交换。
13、由HUB连接而成的网络,从物理拓扑结构上看是一个______网络,而从逻辑拓扑结构上看则是一个 ___网络。
14、在TCP/IP层次模型中与OSI参考模型第四层(运输层)相对应的主要协议有__ _和__ _,其中后者提供无连接的不可靠传输服务15、用以使发送方确认接收方是否正确收到了由它发送的数据信息的方法称为反馈差错控制。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资料(试题与答案)

计算机网络试题一: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
1.采用全双工通信方式,数据传输的方向性结构为( )A.可以在两个方向上同时传输B.只能在一个方向上传输C.可以在两个方向上传输,但不能同时进行D.以上均不对2.采用异步传输方式,设数据位为7位,1位校验位,1位停止位,则其通信效率为( )A. 30%B. 70%C. 80%D. 20%3.T1载波的数据传输率为( )A. 1MbpsB. 10MbpsC. 2.048MbpsD. 1.544Mbps4.采用相位幅度调制PAM技术,可以提高数据传输速率,例如采用8种相位,每种相位取2种幅度值,可使一个码元表示的二进制数的位数为( )A. 2位B. 8位C. 16位D. 4位5.若网络形状是由站点和连接站点的链路组成的一个闭合环,则称这种拓扑结构为( )A.星形拓扑B.总线拓扑C.环形拓扑D.树形拓扑6.采用海明码纠正一位差错,若信息位为4位,则冗余位至少应为( )A. 2位B. 3位C. 5位D. 4位7.在RS-232C接口信号中,数据终端就绪(DTR)信号的连接方向为( )A. DTE→DCEB. DCE→DTEC. DCE→DCED. DTE→DTE8.RS—232C的机械特性规定使用的连接器类型为( )A. DB—15连接器B.DB—25连接器C. DB—20连接器D. RJ—45连接器9.采用AT命令集对MODEM进行编程设置,现要让MODEM完成“用音频先拨外线(拨0),然后停顿2秒再拨62753321”的操作,则应向MODEM发出的AT命令为( )A. ATDP0,62753321B. ATDT,62753321C. ATDT0,62753321D. ATDT026275332110.RS—232C的电气特性规定逻辑“1”的电平围分别为( )A. +5V至+15VB. -5V至-15VC. 0V至+5VD. 0V至-5V11.若BSC帧的数据段中出现字符串“A DLE STX”,则字符填充后的输出为( )A. A DLE STX STXB. A A DLE STXC. A DLE DLE STXD. A DLE DLE DLE STX12.若HDLC帧的数据段中出现比特串“”,则比特填充后的输出为( )A. 1B. 1C. 1D. 013.对于无序接收的滑动窗口协议,若序号位数为n,则发送窗口最大尺寸为( )A. 2n-1B. 2nC. 2n-1D. 2n-114.以下各项中,不是数据报操作特点的是( )A.每个分组自身携带有足够的信息,它的传送是被单独处理的B.在整个传送过程中,不需建立虚电路C.使所有分组按顺序到达目的端系统D.网络节点要为每个分组做出路由选择15.TCP/IP体系结构中的TCP和IP所提供的服务分别为( )A.链路层服务和网络层服务B.网络层服务和运输层服务C.运输层服务和应用层服务D.运输层服务和网络层服务16.对于基带CSMA/CD而言,为了确保发送站点在传输时能检测到可能存在的冲突,数据帧的传输时延至少要等于信号传播时延的( )A. 1倍B. 2倍C. 4倍D. 2.5倍17.以下各项中,是令牌总线媒体访问控制方法的标准是( )A. IEEE802.3B. IEEE802.4C. IEEE802.6D. IEEE802.518.采用曼彻斯特编码,100Mbps传输速率所需要的调制速率为( )A. 200MBaudB. 400MBaudC. 50MBaudD. 100MBaud19.若信道的复用是以信息在一帧中的时间位置(时隙)来区分,不需要另外的信息头来标志信息的身分,则这种复用方式为( )A.异步时分复用B.频分多路复用C.同步时分复用D.以上均不对20.由于帧中继可以使用链路层来实现复用和转接,所以帧中继网中间节点中只有( )A.物理层和链路层B.链路层和网络层C.物理层和网络层D.网络层和运输层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7小题,每空0.5分,共20分)2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演变可概括为_______、_______和开放式标准化网络三个阶段。
《计算机网络》复习资料

《计算机⽹络》复习资料《计算机⽹络》复习题第⼀章概述1、因特⽹使⽤的IP协议是⽆连接的,因此其传输是不可靠的。
这样容易使⼈们感到因特⽹很不可靠。
那么为什么当初不把因特⽹的传输设计成为可靠的?答:这个问题很重要,需要多⼀些篇幅来讨论。
先打⼀个⽐⽅。
邮局寄送的平信很像⽆连接的IP数据报。
每封平信可能⾛不同的传送路径,同时平信也不保证不丢失。
当我们发现收信⼈没有收到寄出的平信时,去找邮局索赔是没有⽤的。
邮局会说:“平信不保证不丢失。
怕丢失就请你寄挂号信”。
但是⼤家并不会将所有的信件都⽤挂号⽅式邮寄,这是因为邮局从来不会随意地将平信丢弃,⽽丢失平信的概率并不⼤,况且寄挂号信要多花3元钱,还要去邮局排队,太⿇烦。
总之,尽管寄平信有可能会丢失,但绝⼤多数的信件还是平信,因为寄平信⽅便、便宜。
我们知道,传统的电信⽹的最主要的⽤途是进⾏电话通信。
普通的电话机很简单,没有什么智能。
因此电信公司就不得不把电信⽹设计得⾮常好,这种电信⽹可以保证⽤户通话时的通信质量。
这点对使⽤⾮常简单的电话机的⽤户则是⾮常⽅便的。
但电信公司为了建设能够确保传输质量的电信⽹则付出了巨⼤的代价(使⽤昂贵的程控交换机和⽹管系统)。
数据的传送显然必须是⾮常可靠的。
当初美国国防部在设计ARPANET时有⼀个很重要的讨论内容就是:“谁应当负责数据传输的可靠性?”这时出现了两种对⽴的意见。
⼀种意见是主张应当像电信⽹那样,由通信⽹络负责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因为电信⽹的发展历史及其技术⽔平已经证明了⼈们可以将⽹络设计得相当可靠)。
但另⼀种意见则坚决主张由⽤户的主机负责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这⾥最重要的理由是:这样可以使计算机⽹络便宜、灵活,同时还可以满⾜军事上的各种特殊的需求。
下⾯⽤⼀个简单例⼦来说明这⼀问题。
设主机A通过因特⽹向主机B传送⽂件。
怎样才能实现⽂件数据的可靠传输呢?如按照电信⽹的思路,就是设法(这需要花费相当多的钱)将不可靠的因特⽹做成为可靠的因特⽹。
计算机网络复习资料

1、:从体系结构来观察,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三代网络):1. 以主机为中心的联机终端系统2. 以通信子网为中心的主机互联分组交换网络3. 体系结构标准化网络2、两层网络概念的出现:由CCP组成的传输网络——通信子网,提供信息传输服务;建立在通信子网基础上的主机集合——资源子网,提供计算资源。
3、因特网的前身——ARPANET,1969年美国国防部第一个建立的分组交换组。
4、国际标准(ISO OSI/RM)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国际电信联盟ITU 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5、NGI的核心技术WDM(波分多路复用)、全光网络6、“三网”融合就是指原先独立设计和运营的传统电信网、计算机互联网和有线电视网将趋于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
7、计算机网络定义的主要观点:从应用的观点:以相互共享资源方式连接起来,且各自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从物理的观点:在网络协议的控制下,由若干台计算机和数据传输设备组成的系统。
观点3:利用各种通信手段,把地理分散的计算机互联起来,能够互相通信且共享资源的系统。
8、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数据通信(信息交换)、资源共享、分布式处理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9、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是数据通信和共享资源。
10、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硬件:网络节点、通信链路软件:通信软件(网络协议软件)、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安全控制软件、网络应用软件11、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按地域范围分类:局域网(LAN); 城域网(MAN);广域网(WAN).2.按拓扑结构分类(6种):星形,环形,总线型,树形,全连接,不规则(网状)3.按通信传播方式分类:点对点传输方式的网络,广播方式网络.4按通信介质:1有线网;采用如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等。
2无线网:采用卫星、微波等。
4.按通信速率分类:低速网,中速网,高速网,5.按使用用户分类:公用网,专用网。
6.按网络控制方式分类:集中式计算机网络,分布式计算机网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篇机网給衣习资料(谢唏仁第5版丿........... b y LCF1•计算机网络是由若干结点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构成的。
2.连接在因特网的计算机都是主机,处在因特网的边缘位置。
3.网络把计算机连在一起,而因特网将许多网络连接在一起。
4.ISP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因特网服务提供商。
5•因特网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边缘部分,即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
一部分是核心部分,即大量的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
6.两种通信方式:C/S (客户服务器方式)客户和服务器为2个进程,客户为服务请求方,服务器为请求提供商。
P2P (对等连接方式)每一个计算机既是客户又是服务器。
7.网络核心部分是因特网屮最复杂的部分,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路由器。
&路由器是分组交换的主要部件,路由器转发收到的分组是网络核心部分最重要的功能。
9.电路交换:整个报文的比特流连续的从源点育到终点,好像在一个管道中传送。
因为计算机数据具有突发性,这会使线路的利用率很低。
10.报文交换:整个报文会先到相应的邻结点,全部存储下来后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
11 •分组交换:单个分组(整个报文的一部分也称IP数据报)转发到邻结点,然后存储下来后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邻结点。
分组报文的首部包含其地址信息。
12.主机是为用户处理信息,并接收网络的分组,向网络发送分组。
而路由器是接收主机分组和对分组进行分组转发。
13.WAN:广域网LAN:局域网MAN:城域网PAN:个人局域网14.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速率、带宽、时延、吞吐量。
15.传输时延(发送时延):发送数据吋,数据块从结点进入到传输媒体所需耍吋间。
计算公示为:数据块长度/信道宽度16.传播时延:电磁波在信道屮传播一定距离所需要的时间。
计算公式为:信道长度/传播速率。
17.处理时延:主机或者路由器收到的分组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进行处理。
1&总时延二传输时延(发送吋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
其中在队列时候产生处理时延和排队时延。
在发送器产生传输时延。
在链路产生传播时延。
19.网络协议是为进行网络屮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者约定。
由语法, 语义,同步三要素组成。
语法:语义:同步:20.TCP/IP协议的四种体系:应用层,运输层,网际层,网络接口层。
21 .五层协议体系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
(无数忘运用)22.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不需要预先分配传输宽带。
分组交换比报文交换的时延小,更灵活。
23.各层次作用和用到的协议:应用层:直接为用户的应用进程提供服务;经常用到协议有HTTP协议,SMTP 协议,FTP协议等。
运输层:运输层的任务就是负责向两个主机进程Z间的通信提供服务,由于一个主机可同时运行多个进程,所以运输层有分用和复用功能。
经常用到的协议冇无连接的UDP(用户数据报协议)和面向连接的TCP(传输控制协议)。
网络层:网络层负责向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
常用到与IP 相关的四个协议:ICMP、IGMP、ARP、RARPo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的作用是将原始的物理连接改造成逻辑上无差错的, 可靠的数据传输链路。
常用到PPP、CSMA/CDo物理层:物理层主要作用是屏蔽物理设备,传输媒体,通信手段的差异性,考虑的是物理媒体上传输的比特流。
常用到TDM、FDMo第二章勃理眉1•物理层主要作用是屏蔽物理设备,传输媒体,通信手段的差界性,考虑的是物理媒体上传输的比特流。
2.几个不同的概念:数据:运送消息的实体。
信号:数据的电气或电磁表现形式。
模拟信号:消息的参数取值是连续的。
数字信号:消息的参数取值是离散的。
码元:一个固定时长的信号波形。
单工通信:只冇一个方向的通信,没冇反方向的交互。
如电视广播半双工通信:双方都可以发送消息,但同一时刻,只有一方发送消息,不能同吋发送消息双工通信:通信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消息。
基带信号.来信源的信号带通信号:经过载波调制后的信号。
最基本的带通调制方法调幅,调频,调相。
3.香农公式:C = Wlog2(1+S/N)其中:C为信道的极限传输速率。
W为信道的带宽。
S为信号的平均功率。
N为信道内部的高斯噪声功率。
香农公式表明:信道屮信噪比越大,其极限传输速率越高。
4.物理层最常用的两种多路复用技术是频分复用(FDM)和时分复用(TDM)o频分复用是同一时间传送多路信号,每个信号占用不同的频率。
时分复用是将一个物理信道按时间分成若干个时间片轮流分配给多个信号使用。
第三章敷据縫曙层1.数据链路层使用信道的两种方式为点对点(一対一)信道和广播信道(i对多)。
2.链路:一个结点到相邻结点点的物理线路,中间没有交换结点。
3.数据链路是物理线路加上实现通信协议的软件和硬件,通信协议控制数据的传输。
4.数据链路层间的数字管道传输的数据单位是帧。
5.数据链路层的三个问题:封装成帧,透明传输,差错控制。
6.封装成帧就是在一段数据前后添加的首部和尾部。
其中帧的数据部分就是TP 数据报。
7 •透明传输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屮间出现结束符时需要处理的问题。
8.差错控制需要利用各种方法差错检测。
9.数据链路层最典型的协议就是PPP (Point-to-Point Protocol)协议。
电话线接入网络一般用的就是PPP协议。
PPP协议的作用也是将数据封装成帧。
10.PPP协议的透明传输小有一个零比特填充:在发送端只要出现5个连续的1, 就填充一个0o接收端每发现5个连续的1时,就把5个1后而的0去掉。
(习题原理)11.在局域网中硬件地址称物理地址,也称MAC地址。
12.局域网的拓扑有四种:星形网,环形网,总线网,树形网。
13.CSMA/CD协议即载波监听多点接入,碰撞检测。
其屮“载波监听”表示每一个站在发送数据Z前先要检测一•下总线上是否有其他计算机发送数据,如果有则愆吋不要发送,以免发生碰撞。
“多点接入”表示许多计算机以多点接入的方式连接在一条总线上。
“碰撞检测”表示计算机在、边发送数据边检测信道上的信号电压大小。
每一个正在发送数据的网站,一口检测到其它站也在发送数据,即发生碰撞,则立即停止发送,因为此时因为碰撞总线上电压严重失真。
1.网络层提供两种服务:虚电路服务和数据报服务。
前者的可靠通信由网络保证,后者的可靠通信由主机保证。
2.网际协议TP是TCP/TP体系中两个最主要的协议之一。
与TP协议配套使用的协议还有:ARP:地址解析协议RARP:逆地址解析协议ICMP: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GMP:网际组管理协议。
3.不同层次用到的协议:应用层:HTTP、FEP、SMTP 运输层:TCP、UDP 网际层:IP相关的四个协议4 .在网络层以上使用的中间设备是网关,用网关连接两个不兼容的系统需要在高层进行协议转换。
网络层的中间设备是路由器。
物理层的中间设备是转发器。
数据链路层使川的中间设备是网桥或者桥接器。
5.1P地址是因特网给每一个主机分配的全球唯一的32位标识。
p|-| 1*1呷s 彳吟s s 叶s 彳呷s 彳s 吟s 吟s 丄I |6.TP地址的基本定义为:{〈网络号〉,〈主机号刃其中网络号标记主机连接到的网络,而主机号标记该主机。
其中网络号在网络中是唯一的,主机号在网络号所指定的网络范围中是唯 i的。
因此网络中的IP地址都是唯一的。
7.IP地址分类:A 类地址:1.0. 0. 1-一127. 255. 255. 254B 类地址:128. 1. 0. 1 ---191. 255. 255. 254C 类地址:192.0.1.1---223. 255. 255. 254D类地址:224. 0. 0. 0---255. 255. 255. 254 (用于组播,又称组播地址,较少使用)E类地址:笫一个字节的取值范围为240—255 (为保留地址,用于实验,较少使用)©:地址中最后一位数字不能超过254,倒数第二位不能超过255②:ABC类地址都是单播地址(一对一通信),D类为多播地址(一对多)③:A类地址的网络号占8位,B类地址的网络号占16位,C类地址的网络号占24位。
®:分配子网时候IP地址定义为:{〈网络号〉,〈子网号〉,〈主机号>}其屮子网号由原来的主机号分出來。
. I ■XT% XT% XT% XT% XT% XTX XT% XT% I I I I I XI% ^1% XI% XI% X7^ ^1% ^1% ^1% ^1% ^1% XI% ^1% ^1% Xji ^1% ^1% #T% ^1% ^1% ^1%7. IP地址管理机构在分配IP地址的时候只分配网络号,而剩下的主机号则由得到该网络号的单位自行分配。
路由器仅根据目的主机所连接的网络号来转发分组。
& IP地址放在IP数据报首部,而硬件地址则放在MAC帧的首部。
在网络层和网络层以上使用的是IP地址,而数据链路层及其以下使用的是硬件地址。
9.同一个局域网中的主机的网络号必须一致,路由器总是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TP地址。
10.ARP地址解析协议。
工作流程为主机A的ARP进程在本局域网上广播发送一个ARP请求分组(包含1P地址和硬件地址)。
在本局域网上的所有主机运行的ARP进程都收到此ARP 进程。
主机B在ARP分组屮看到口己的IP地址,就向主机A发送ARP响应分组,并将A的TP 地址和硬件地址信息写入自己的ARP高速缓存中。
主机A在收到B的ARP响应后,就在其ARP 表或者缓存上写入主机B的TP地址。
11.RARP:逆地址解析协议,允许局域网的物理机器从网关服务器的ARP表或者缓存上请求其IP地址。
12.1P地址通过ARP转换为物理地址。
物理地址通过RARP转换成1P地址。
13.ARP高速缓存屮存在的是本局域网上各主机和路由器的IP地址到硬件地址映射。
第五章运输戌1.运输层向它上面的应用层提供通信服务,盂要冇2种协议:面向连接的TCP (传输控制协议)和无连接的UDP (用户数据报协谊。
2.运输层的复用是指发送方不同的应用进程都可以使用同一个运输层协议传送数据,而分用是指接收方的运输层在剥去报文的首部后能够把这些数据正确交付到相应的应川进程。
3.UDP (用户数据报协议)在传送数据前不需要建立连接,而且是尽最人努力交付,UDP是面向报文的,他没冇拥塞控制,其首部开销小,支持N-N的交互通信。
4.TCP (传输控制协议)是面向连接的的运输协议,即毎次使用TCP协议Z前都需要建立TCP 连接。
而且TCP只支持点对点(套接字)的连接。
TCP提供可靠交付协议。
而且是全双工通信。
是面向字节流的。
5.TCP可靠传输的实现:以字节为单位的滑动窗口,超时重传,选择确认SACKo6.TCP的流量控制:利用滑动窗口实现流量控制,即让发送速率不要A快,要讣接收方来得及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