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课程简介

合集下载

电子政务教学大纲

电子政务教学大纲

电子政务教学大纲(Electronic Government)课程编号:XXX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适用专业:行政管理,其他专业可选修先行、后续课情况:先行课:公文写作与处理; 后续课:无。

学分数:3 学时数:48 理论学时:16 实验学时:32执笔人:杨馨论成员:XXX XXX XXX 等一、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是行政管理专业选修课程之一。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建设“电子政府”已成为世界新一轮公共行政管理改革和衡量国家竞争力的显著标志.电子政务是行政管理和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一门学科。

电子政务是信息化的重要内容,电子政务建设将会极大地提高政府部门管理与服务社会的效率和效能。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日益深入发展和生活节奏加快,公民对政府各项服务提出高效率、优质量、快节奏和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无缝隙"服务要求。

而政府机关的改革和职能转换,也要求开展网上施政、优化行政管理、强化服务职能。

开展电子政务的教学,加强电子政务的人力资源培育,有利于拓宽眼界、培养人才,总结经验教训,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能、更好地为民众、企业服务。

二、课程基本要求1.知识要求:明确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了解电子政务建设的目的和基本内容,了解中国电子政务建设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对策,使学生认识到实施电子政务的必要性及可操作性。

了解电子政务规划与实施的全过程,明确在电子政务建设工作中要做的具体工作以及重点和难点。

了解电子政务的一般流程和简单应用,对信息安全和电子政务的安全技术有概念性的了解。

对计算机的硬件、软件有足够的了解,对应用软件熟练掌握,要有比较全面的通讯和网络知识。

对通讯网络技术概念,网络语言、符号等要有了解.了解电子政务平台的使用方法。

2。

能力要求:掌握计算机的基本使用方法,能利用计算机辅助办公,并通过网络协同工作。

能利用计算机搜集、索取、存储、展示、交流政务信息;学会政务资源的分析、共享和交流、能利用网络进行协同工作;能在网络上实现政务信息简单的交互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进行政务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统计、制作报表。

《电子政务》课件(第二单元)

《电子政务》课件(第二单元)

(2)“金关”工程:海关联网工程
核心模块: 海关内部的通关系统 外部口岸电子执法系统(“电子口岸中心”) 主要应用系统 进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系统 进出口统计系统 出口退税系统 出口收汇和进口付汇核销系统
(3)“金卡”工程:金融电子化工程
建立起一个现代化的、实用的、比较完整的电子货币系统,形成和完善符 合我国国情、又能与国际接轨的金融卡业务管理体制,在全国400个城市覆盖3 亿城市人口的广大地区,基本普及金融卡的应用。 VISA、MasterCard和Uionpay介绍:
《电子政务》教材说明及课程目录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电子政务教程》由赵国俊教授、博士生导师主编。 赵国俊担任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院长、中国人 民大学电子政务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 电子业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电子文件管理专家委员 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三部分 电子政务的基本实践 (实践探索)
第二单元 中国电子政务及其发展历程(第2章)
上一单元内容回顾: 上一单元主要给大家介绍了电子政务的内涵,以及与电子政务 相关的一些概念,并对电子政务的发展背景和基本模式作了比较深 入的阐述,同时,还介绍了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电子政务的发展概 况,并揭示了这些国家电子政务发展的基本经验和对我国电子政务 建设的启示。
“ 1999 年,我们以手工方式为主对工商银 行和建设银行进行审计,全国共组织了 2.3 万名 审计人员。而 2003 年运用计算机技术对工商银 行进行审计时 ,全部参审人员仅为 1999 年的 1.1% ,查出的违纪违规问题却是 1999 年的 38 倍。” —— 原国家审计署署长 李金华(审计风暴)

电子政务系统课程设计

电子政务系统课程设计

电子政务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子政务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及作用;2. 掌握电子政务系统的分类、发展历程及我国电子政务的现状;3. 了解电子政务系统在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优化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针对特定政务场景提出电子政务系统的解决方案;2. 提高学生在团队协作中沟通、协调、组织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展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协作精神;3. 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如互联网、大数据等,进行信息检索、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政务系统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相关知识的热情;2. 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认识到电子政务系统在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服务民生等方面的重要性;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念,认识到保障电子政务系统安全的重要性。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电子政务系统相关课本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课程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以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等综合素质,为学生未来在相关领域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紧密结合课本内容,具体安排如下:1. 电子政务系统基本概念:介绍电子政务的定义、特点及发展背景,参考教材第一章内容。

2. 电子政务系统分类与功能:分析电子政务系统的类型、功能及应用场景,结合教材第二章进行讲解。

3. 电子政务系统发展历程:回顾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政策及发展趋势,以教材第三章为基础。

4. 我国电子政务现状:分析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成果、问题及挑战,参考教材第四章内容。

5. 电子政务系统应用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电子政务应用案例,探讨其在政府治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实际效果,结合教材第五章进行讲解。

《电子政务》课程教学实施细则

《电子政务》课程教学实施细则

《电子政务》课程教学实施细则摘自市电大主持教师刘文富一、课程概述1.课程性质及有关说明《电子政务》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行政管理专业的选修课。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员全面了解电子政务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历史进程,认清电子政务发展的客观规律, 电子政务,也就是政府办公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现代化、专业化。

是人们对信息技术运用于政府而构建的新政府型态的形象称谓,其实质是政府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更好地履行其职能,更有效地为公民和社会提供公共服务。

电子政务工程是一项顺应信息化社会发展要求的社会系统工程。

实施电子政务工程,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树立政府网上形象的迫切要求,也是推进开放,密切与世界经济交往的迫切要求。

教学要求是:以理论讲述为主,恰当地联系当前的管理实际, 努力增强课程教学的生动性和科学性。

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为72;上海电大从2005年春季学期开始开设, 一学期开设。

2.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行政管理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新开设的专业, 《电子政务》是该专业的选修课, 体现着该专业培养综合性人才的要求。

本课程属专业选修课, 知识体系具有相对独立性, 也可以作为与管理相关的专业的选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拓宽学员的管理知识视野, 为学员研究管理理论和从事行政管理及其它管理实践提供借鉴, 进而提高学员们的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引导、激发和增强学员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进取精神, 使学员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本课程考核方式(1)形成性考核,占总成绩的20%, 要求学生按照“电子政务形成性考核实施细则”(另行制定)的要求, 独立、认真地完成。

(2)期末闭卷考试, 占总成绩的80%,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二、课程资源1.《电子政务》课程教学大纲。

2.《电子政务》课程实施细则。

3.《电子政务》文字教材。

文字教材, 共四篇二十一章。

4. 《电子政务通用教程(下篇)》, 主要介绍了四个电子政务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并配有操作性的练习题。

电子政务的课程设计

电子政务的课程设计

电子政务的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学生需要掌握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作用,了解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电子政务的实际案例,提高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政务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电子政务的兴趣,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认识到电子政务在便利人民生活、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介绍电子政务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2.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介绍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现状和趋势。

3.电子政务的应用案例: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电子政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4.电子政务的技术支持:介绍支撑电子政务运行的关键技术。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发展现状和趋势。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电子政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电子政务的发展对人民生活和社会治理的影响。

4.实验法:安排课后实践,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电子政务的运行。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电子政务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性的知识学习。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书籍,丰富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直观展示电子政务的运行和应用。

4.实验设备:提供计算机等设备,让学生动手实践。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包括:1.平时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掌握程度。

2.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考试:安排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电子政务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评估方式要求客观、公正,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通过评估,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学调整提供依据。

六、教学安排本节课的教学安排如下:1.进度:按照教材章节顺序,合理安排每个章节的教学内容。

07817电子政务教学大纲

07817电子政务教学大纲

《电子政务》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电子政务课程代码:07817课程类型:统考课学分:总学时:36节,其中理论学时:36节;适用专业:行政管理先修课程:无执笔人:审订人: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任务本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行政管理专业独立本科段必考的专业课,是为培养和检验自学应考者掌握电子政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程。

过本课程的学习使自学应考者了解中国电子政务的整体发展战略,把握电子政务建设的方向,掌握信息化和电子政务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熟悉信息化和电子政务的内容,以及如何运用电子政务,以适应我国电子政务高速发展的需要。

二、教学基本要求使自学应考者比较全面系统的掌握电子政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自学应考者可以了解电子政务基本知识和运用电子政务的基本技能,熟悉电子政务的基本架构和功能,并对开展电子政务可能涉及的相关问题有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解。

三、教学学时分配表章目教学内容教学时数教学方式或手段备注1 社会信息的网络化2 面授2 电子政务概述 2 面授3 电子政务对社会变革的影响 2 面授4 电子政务系统与办公自动化系统 4 面授5 电子政务技术基础 2 面授6 政府上网工程 2 面授7 网络银行 2 面授8 电子政务的安全防范 4 面授9 电子政务中的数据挖掘 2 面授10 决策支持系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 2 面授11 虚拟现实技术在电子政务中应用 2 面授12 国内外电子政务现状 4 面授13 重点章节复习 2 面授四、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一)理论课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参加全省统一考试2、成绩评定(统考课课):总成绩=期末考试五、教材及参考书目教材:《电子政务导论》,徐晓林、杨兰蓉,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电子政务》课程教学大纲

《电子政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电子政务E-government课程代码113304101265课程属性工作技能课时/学分48/2.5课程性质必修实践学时16责任教师课外学时0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一、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中英文)本课程是行政管理专业的工作技能课程之一。

本课程在全面讲授电子政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着重训练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电子政务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成为变革政府治理的重要力量,也是日益成为公共管理与实践的热点议题。

本课程主要分为课堂教学与实践训练两部分,课堂教学主要通过教师讲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与实践进展,实践训练主要通过上机操作、模拟演练和课外调研提高学生的实践知识与操作技能。

This course is a work skill course for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teaching of the basic theory of E-government,this course focuses on training students'practical operation ability.Driven by the new gene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governmen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orce to change government governance,and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a hot topic of public management and practice.This course is mainly divided into two parts:classroom teaching and practical training.Classroom teaching mainly enables students to master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progress through teacher lecture,group discussion and case analysis.Practical training mainly improves students'-1-practical knowledge and operation skills through computer operation,simulation exercise and extracurricular investigation.2.设计思路本课程在内容上分为两大模块:①理论教学,这一部分讲授电子政务的相关理论与最新实践,主要内容包括电子政务的概念与内容、电子政务的国内外发展、电子政务的理论基础、电子政务的政府基础、电子政务与政府创新以及电子政务的未来趋势等;②实践教学,主要内容包括借助公共管理智慧实验室进行电子政务模拟,安排学生按照要求选取相关部门进行实地参观与调研。

07817 电子政务 自考考试大纲

07817  电子政务   自考考试大纲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电子政务课程代码:07817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电子政务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行政管理专业(专升本)的专业课程,为培养、检验和强化应考者对电子政务建设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设置。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通过推行电子政务,建设“电子政府”已成为世界新一轮公共行政管理改革和衡量国家竞争力的显著标志。

电子政务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内容,电子政务建设将会极大地提高政府部门管理与服务社会的效率和效能。

电子政务课程是行政管理和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一门课程,并且与实践发展紧密联系。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课程目标:第一,熟练掌握电子政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突出电子政务范畴的管理特点,注意信息技术与政府业务的紧密结合,使学生从政府业务管理者和信息管理者的角度了解电子政务中的管理问题;第二,全面介绍国内外电子政务有关理论和方法的最新动态的技术成果,阐释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概况及发展战略,以及电子政务的主要应用和运营理念。

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发展阶段和发展模式,掌握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模式的变革性影响、政府机关公务处理的电子化、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管理、政府信息资源的开放利用和电子政务法制建设等基本知识,重点掌握电子政务的运营理念与管理方式、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政府流程的设计与优化以及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基础与发展战略等内容。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电子政务作为行政管理专业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课程,紧扣当前政府管理变革和实践发展的最新变化,其在整个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核心专业课程的地位。

学习此课程应当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基本知识,考生需要先修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等相关课程。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第1章电子政务概要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掌握电子政务的内涵,了解与电子政务相关的若干概念,在此基础上把握电子政务的实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政务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电子政务/Electronic Government (E-Government)
【先修课程】管理学公共管理学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管理信息系统
【课程编号】
【课程内容】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体验电子政务平台的使用方法、更新观念;了解电子政务的一般流程和简单应用,能利用计算机搜集、索取、存储、展示、交流政务信息;学会政务资源的分析、共享和交流、能利用网络进行协同工作;能在网络上实现政务信息简单的交互,了解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开发流程。

课程基本内容
一、电子政务概述
1、电子政务的内涵、动因以及电子政务的基本应用模式
2、电子政务的功能和效益
3、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基础、主要任务、指导原则以及基本发展脉络
4、国外电子政务的发展与启示
二、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创新
1、电子政务运营理念的基本内容
2、电子政务给政府管理带来的变化和挑战
3、电子政务条件下政府管理方式的特征
4、政府流程的特征和种类
5、政府流程设计的原则与方法步骤
6、政府流程优化的方法技巧
三、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与实施
1、电子政务系统的性质
2、电子政务系统的结构
3、电子政务系统规划设计与实施的特点、过程
4、电子政务系统规划设计与实施的基本规则与方法
四、电子政务的主要工作形式
1、电子化公务处理在电子政务中的地位、目标、功能以及主要应用
2、电子化公共服务在电子政务中的地位、功能与基本内容
3、电子化公共服务的重要窗口——政府门户网站
4、电子政务的技术构成
五、信息安全技术
1、电子政务的安全威胁与安全需求
2、电子政务安全管理体系的构成
3、电子政务安全基础设施建设
六、电子政务建设案例
【必读书目及参考书】
1、卜学仕、郑莹电子政务理论与实践长江出版社湖大书局2012
2、徐晓林.电子政务导论.武汉出版社.2002
3、孟庆国.电子政务理论与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刘邦凡.电子政务建设与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吴爱明.国外电子政务.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
6、杨雷.电子政务效益的经济分析与评价.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