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语文-高二-4-23 山水风光散曲二首试题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粤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练习:23+山水风光散曲二首+Word版含答案.doc

23山水风光散曲二首课时训练23山水风光散曲二首一、夯基训练1.根据语境,将下列名句补充完整。
《【双调·水仙子】重观瀑布》这首小令中,写瀑布比喻奇妙,夸张惊人,与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语句是:“, , 。
”答案:似白虹饮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解析:本题考查课文的默写。
除能够背诵、默写之外,还要求能够理解句子的内涵,这样才能根据题干要求写出准确的句子。
2.填空。
乔吉,字,作品集有。
白朴,字,号,有等作品。
答案:梦符《乔梦符散曲》太素兰谷《墙头马上》二、延伸阅读3.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问题。
【双调·驻马听】吹白朴裂石穿云,玉管宜横清更洁。
霜天沙漠,鹧鸪风里欲偏斜。
凤凰台上暮云遮,梅花惊作黄昏雪。
人静也,一声吹落江楼月。
为什么说“梅花惊作黄昏雪”形象地表现了乐声的艺术魅力?参考答案:满树梅花竟然闻笛声而惊落,飘飘洒洒如黄昏时的雪花。
笛声使梅花有了人的情感,确乎有非同一般的魅力。
解析:这首小令主要表现了吹笛人高超的技术。
笛声一起,便“裂石穿云”,可以想象笛声是清亮的,老天都会感动。
而“霜天沙漠,鹧鸪风里欲偏斜。
凤凰台上暮云遮,梅花惊作黄昏雪”则更深层次地表现笛声的优美,笛声让鹧鸪听到都会摇摇欲坠,梅花听见都会飘落化作“黄昏雪”。
这里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古曲《梅花落》是感伤离别的曲子,作者听到这样美妙的笛声,这样凄哀的曲子,不由地想起家乡,想起自己的亲人,勾起离别之痛。
这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在着力夸张渲染吹笛人的高超技术和笛声的优美的同时,将感情更深入了一个层次,使这首小令让人读来更为感动,达到了感情和艺术上的统一。
4.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问题。
(导学号55010023)【越调·平湖乐】尧庙秋社王恽社坛烟淡散林鸦,把酒观多稼。
霹雳①弦声斗高下,笑喧哗,壤歌亭外山如画。
朝来致有,西山爽气,不羡日夕佳。
注①霹雳:琴名。
(1)简要描述尧庙社日中的村民活动。
粤教版-语文-高二选修《唐诗宋词元曲选读》山水风光散曲二首 练习

,学生用书)一、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1~2题。
【双调·水仙子】重观瀑布乔吉天机织罢月梭闲,石壁高垂雪练寒。
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干。
露华凉,人怯衣单。
似白虹饮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
1.这首写瀑布的小曲,没出现“瀑布”二字,那么,瀑布的形象是通过哪几个词表现出来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首小曲写法别致,从瀑布的形、色、气势和感觉等描写瀑布。
答案:用“石壁”写其全貌,用“冰丝”写其外形,用“悬霄汉”写其高,用“怯衣单”写其寒,用“白虹”“玉龙”“晴雪”写其色,用“饮”“下”“飞”写其气势。
2.这首小曲在表现手法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抓住描写瀑布的关键词语可以发现,在表现手法上的特点是比喻。
答案:这首小令写瀑布能如此鲜明壮观,生动形象展现瀑布之壮观,主要得力于比喻手法的运用。
多角度、多层面的比喻,既描画出瀑布的动态,也写出它的静态,还写出它的色相,更为难得的是写出它流走飞动的神韵。
(二)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3~4题。
【越调·天净沙】春白朴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3.请对“春山暖日和风”展开想象,用文字把三幅画面勾画出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首小曲用三个春日的画面:春山、暖日、和风描述了一幅春天的画面,扩展时紧扣“春”“暖”“和”三个字即可。
粤教版-语文-高二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练习23.山水风光散曲二首

23山水风光散曲二首“诤友”不是“铮友”2012年7月3日,《福建老年报》第8版刊有《心怀善念即为佛》一文,文中写道:“我的一位铮友有点信佛,但与迷信无关。
”“铮友送给我一个钥匙挂件。
”“铮友走后,我面对带佛的挂件思索良久。
”作者连用三个“铮友”,其实均不对,应为“诤友”。
“诤”(zhèng),从言,直言规劝。
如:谏诤(也说诤谏)、诤言、诤友。
诤友,能够直言规劝的朋友。
《白虎通·谏净》引《孝经》:“大夫有诤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
士有诤友,则身不离于令名。
”至于“铮”(zhēng),从金,本义是金属相击声。
常用来比喻刚正不阿,如“铮铮铁骨”。
汉语中没有“铮友”一说。
——摘自《咬文嚼字》2013年合订本,作者:梁怀走近作者简介乔吉(约1275—1345),字梦符,号笙鹤翁、惺惺道人。
一生无意仕进,以“江湖状元”自居,既是隐士,也是浪子,相关知识元曲的特点(一)1.民间性。
元曲是人民群众的戏曲,与圣殿神曲、宫廷诗剧不同,它是市民和农人的艺术。
2.广泛性。
元曲题材极为广泛,绝不局限于朝政权位、贵胄家事之类,涉及士农工商、妇幼老弱各种人间生活。
3.深刻性。
元曲反映各种社会矛盾深刻而直白,不以人情世态掩盖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
识记字音梭.(suō)悬.(xuán)怯.(qiè)涧.(jiàn)阑.干(lán)帘栊.(lónɡ)“寸”本为象形字,后为指事字,甲骨文的形体,是一只手(又)形。
中医诊脉的部位,即自手腕向下退十分之处,称为“寸口”。
“寸”由此又引申为长度单位,即“十分”,因此由“寸”组成的词大都有“短”“小”之义,如“寸步”“寸隙”“寸禄”等。
“寸”是个部首字,在汉字中,凡由“寸”组成的字大都与手或手的动作有关,如“封”“付”“守”“尊”“导”等。
【双调·水仙子】重观瀑布阅读《【双调·水仙子】重观瀑布》,回答下面的问题1.【鉴赏散曲的意境】“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干”描绘了瀑布怎样的形象?请赏析。
粤教版高二语文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山水风光散曲二首 课件(64张)

课 东面临海,境内的雁荡山是天下胜景,其中的三折瀑布尤其 课
堂
后
互 动
著名。
知 能
探
检
究
测
菜单
YJ·语文 选修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晨
素
读
材
开
日
卷
积
有
月
益
累
此曲从视觉、听觉、感觉等方面,运用比喻、夸张的手 法,多角度、多层面地描述了白鹤寺瀑布的胜景。赞颂了自
然界的神奇。
课
课
堂
后
互
知
动
能
探
检
究
测
菜单
YJ·语文 选修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课
课
堂 互
乔吉(约 1275-1345),元代杂剧家、散曲作家。一称乔
后 知
动 探
吉甫,字梦符,山西太原人。
能 检
究
测
菜单
YJ·语文 选修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晨
素
读
材
开
日
卷 有
积
一生无意仕进,以“江湖状元”自居,既是隐士,也是 月
益
累
浪子,倚红偎翠,蕴藉风流,博学多能,以散曲名。其论散
曲结构云:“作乐府亦有法,曰: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
泻下时,随着山势的变化,蜿蜒曲折,摇曳生姿的状态。“晴
课 雪飞滩”则写瀑布撞击嶙峋的山石,溅起朵朵飞沫,飞洒在 课
堂
后
互
知
动 滩头。
能
探
检
究
测
菜单
YJ·语文 选修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晨
素
读
材
开 卷
日
2.作者在描写瀑布时主要从哪些角度去写的?试分析一 积
高中语文 23山水风光散曲二首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文脉 梳理
此指天空。似白虹饮 涧:意为像白虹吞饮涧水一样。玉龙下山:喻瀑布从山顶奔流 而下,如玉龙下山一般。晴雪飞滩:意为瀑布溅起的水花,像 雪花一样,落在沙滩上。】
背景 链接
【越调·天净沙】 春
白朴
白朴的《天净沙》一共有四首,分写四时景色,和煦明丽 的春天,清凉爽快的夏季,绚丽斑斓的秋天,幽静闲适的冬季 各具特点。这首小令写的是春天的景象。
第四单元
23.山水风光散曲二首
背景 链接
【双调·水仙子】 重观瀑布 乔吉
乔吉游览乐清(今属浙江),作《水仙子·乐清白鹤寺瀑布》: “紫萧声入九华天,翠壁花飞双玉泉。瑶台鹤去人曾见,炼白 云丹灶边。问山灵今夕何年?龙须水殊砂腻,虎睛丸金汞圆。 海上寻仙。”对瀑布本身着笔不多,意犹未尽,于是有了这首 续作。
文脉 梳理
课文 翻译
【帘栊:窗户上的帘子。李煜《捣练子》:“无奈夜长 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飞红:落花。】
粤教版-语文-高二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山水风光散曲二首 课件广东

23 山水风光散曲二首
17
(2)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干。 品评 那白练般的缕缕丝线,湿漉漉的,带着蒙蒙的水汽,丝丝的细雨 直从空中飘下。作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仿佛看到了眼前的瀑布 不只是从天上流到地下,而且还是从远古流向今天。“几千年”三字, 一下子打通了历史与现实,使作品又具有极为悠远的时间跨度。
23 山水风光散曲二首
15
二、比较《重观瀑布》与李白《望庐山瀑布》表现手法的异同。 提示 同:都由远及近写;都运用了夸张手法,“飞流直下三千尺”与 “几千年晒未干”;想象奇特,前者联想到织女,后者联想到银河。 异:《重观瀑布》运用了比喻,并且接二连三,比喻和描述打破了语言 常规,而《望庐山瀑布》则不这样。
人物性格变化融合到环境中,使语言更有嚼头。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作者只是利用白描手法对景物进行了排
列,却达到了一种千古绝唱的效果。
23 山水风光散曲二首
21
二、用白描手法,可使人物描写更富神韵。 1.在外貌描写中,运用白描手法,能洞穿人物骨髓,由貌触及本质、 灵魂。 看鲁迅先生在短篇小说《孔乙己》中的一句白描:“孔乙己是站着喝 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朴朴实实的一句,把孔乙己的身份、社会地位 以及性格一针见血地展现了出来。 2.在语言描写中,运用白描手法,能传神地表达人物内心,展现情操 品质。 王愿坚《七根火柴》中的无名战士把七根火柴交给卢进勇时说:
23 山水风光散曲二首
16
名句品评
(1)天机织罢月梭闲,石壁高垂雪练寒。 品评 “天机”,指织女星的织布机。这两句是说:看来织女已织成白 练,用作织布机梭的弯月已放置在一边,而天上那雪白的长练正高高地 垂挂在山岩的石壁上。作者从远处看到瀑布倾流而下,壮丽的景象深深 震撼了作者的心灵,使他感到这一奇景是天运神功所造。作者以大胆的 想象,十分形象地描绘了瀑布垂挂悬崖的姿态。这两句打通天上人间, 使作品具有极为开阔的视野和想象空间。
粤教版高二语文选修《唐诗宋词散曲》检测:第4单元-23 山水风光散曲二首(含答案)

23 山水风光散曲二首【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内容赏析】28个字勾画出一幅羁旅荒郊图。
头两句就给人造成一种冷落黯淡的气氛,又显示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
12个字画出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
古道西风瘦马,诗人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为僻静的村野图又增加了一层荒凉感。
夕阳西下使这幅昏暗的画面有了几丝惨淡的光线,更加深了悲凉的气氛。
诗人把十种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巧妙地连缀起来,通过枯、老、昏、古、西、瘦六个字,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的寓于图景中。
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这时在深秋村野图的画面上,出现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独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恰当地表现了主题。
这首小令是采取寓情于景的手法来渲染气氛,显示主题,完美地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
【双调·水仙子】重观瀑布[常识·速览][识作者]曲家翘楚——乔吉乔吉(约1275-1345),元代杂剧家、散曲作家。
一称乔吉甫,字梦符,山西太原人。
一生无意仕进,以“江湖状元”自居,既是隐士,也是浪子,倚红偎翠,蕴藉风流,博学多能,以散曲名。
其论散曲结构云:“作乐府亦有法,曰: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也。
大概起要美丽,中要浩荡,结要响亮,尤贵在首尾贯穿,意思清新。
” (见陶宗仪《辍耕录·卷八》)在元代散曲作家中,常与张可久并提而成就过之,被称为元代“曲家翘楚”。
乔吉散曲写得最好的是咏物写景、抒怀遣兴一类,后人评其曲说“句句用俗,而不失之文”,言下之意是说其曲语言上将“文”与“俗”融为一体,这确实是乔吉散曲的一大特色。
剧作存目十一,有《杜牧之诗酒扬州梦》《李太白匹配金钱记》《玉箫女两世姻缘》三种传世。
他的杂剧作品,见于《元曲选》《古名家杂剧》《柳枝集》等书中。
【创新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4-23山水风光散曲二首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写作审美篇
氤氲书香篇
活页规范训练
2.词语释义
白绢,此喻瀑布 (1)石壁高垂雪练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云霄与银河。喻天空极高处 (2)冰丝带雨悬霄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瀑布飞流溅起的水雾 (3)露华凉,人怯衣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飞花,红代指红花 (4)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____________________ ..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写作审美篇 氤氲书香篇 活页规范训练
(4)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
品评
这三句用富有特征的事物写出春天的景色,虽然没有
具体的形象,却饱含着生机。“暖日”,温暖的阳光照满大地。 “和风”,春天的微风吹拂人面。四个字写出了和煦的春日风光。 “阑干楼阁帘栊”,从字面看似与春景无关,但是在春天,这些 地方都是荡漾着春情的场所。“杨柳秋千院中”,杨柳含烟,仕 女们荡起秋千。荡秋千是当时春日节令的活动,洋溢着春天的快 乐与生气。这三句景物描写虽然没有渲染,只是淡淡地写来,但 无尽的春意却流溢于字里行间。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写作审美篇 氤氲书香篇 活页规范训练
比较《重观瀑布》与李白《望庐山瀑布》表现手 法的异同。
提示
同:都由远及近写;都运用了夸张手法,“飞流直下
三千尺”与“几千年晒未干”;想象奇特,前者联想到织女,后 者联想到银河。 异: 《重观瀑布》运用了比喻,并且接二连三,比喻和描述打 破了语言常规,而《望庐山瀑布》则不这样。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精心校对-打印版
4-23 山水风光散曲二首
(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
积累与运用
1.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8分)
A.白朴的《天净沙·春》中的“小桥流水飞红”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小桥流水人家”,都是以景写情,表现了类似的情感。
B.白朴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元曲四大家,其作品有杂剧《墙头马上》、《梧桐雨》,散曲多首,语言质朴,风格清丽。
C.乔吉,元代著名散曲家,与张可久合称“张乔”。
其作品多吟咏山水,写法上重视技巧,讲究词藻音律,风格典雅清丽,为元散曲婉约派代表。
D.元曲是继唐诗宋词之后产生的新诗体,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分为套数和小令。
它的艺术风格为雅俗共赏,文而不文,俗而不俗。
解析表现的情感不同,白朴的表现了对春天的赞美,马致远的抒发了“断肠人在天涯”
的伤感。
答案A正宫越调hslx3y3h天净沙·夏
白朴
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
纱厨藤簟,玉人罗扇轻缣。
这首小令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夏日图景。
云收雨霁,流水添波,雨过天晴,空气清新凉爽,高楼前树阴直垂到画檐。
纱帐藤席上,一个身着轻绢夏衣、手执罗扇的芳龄女子静静地消受着宜人的时光。
整个画面没有夏日的燥热、喧闹,而是静谧、清爽,抒发了恬静、悠闲的感受。
打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