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赵仲谋个人简介
书法家钟繇的生平介绍

书法家钟繇的生平介绍钟繇(yáo,一作yóu)(151年-230年),字元常。
颍川长社(今河南许昌长葛东)人。
三国时期曹魏著名书法家、政治家。
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早有贵相钟繇幼时相貌不凡,聪慧过人,曾与叔父钟瑜一起去洛阳,途中遇到一个相面者,相面者看到钟繇相貌,便对钟瑜说:“这个孩子面相富贵,但是将有被水淹的厄运,请小心行走。
”结果,走了不到十里路,在过桥时,钟繇所骑马匹突然惊慌,钟繇被掀翻到水里,差点被水淹死。
钟瑜看到算命先生的话应验,便越来越欣赏钟繇,供给他钱财,使他专心学习。
谋助献帝后被察举为孝廉,任尚书郎、阳陵令,因病离职。
又被三府征召,担任廷尉正、黄门侍郎。
当时,汉献帝在西京长安,李傕、郭汜等专权,阻断了献帝和关东的联系。
初平三年(192年),曹操任兖州牧,才得以派遣使者上书。
李傕、郭汜等人认为:“关东想自立天子,现在曹操虽然派使者来,并非出于他的真意。
”于是商议扣留曹操的使者,拒绝接受他的诚意。
钟繇劝李傕、郭汜等人说:“当今英雄并起,各自假托帝命辖制一方,只有曹兖州是心里想着王室,如果拒绝他的忠诚,这不是符合将来愿望的办法。
”郭汜等人因为钟繇的这番话,加以优厚地报答,从此曹操才得以派使者和汉帝取得联系。
之前曹操已多次听荀彧称赞钟繇,又听说他劝说李傕、郭汜二人帮助自己的事,于是对他充满渴盼。
兴平二年(195年),李傕胁迫献帝,钟繇与尚书郎韩斌共同谋划献帝出逃。
同年,献帝逃出长安,成功东归,钟繇在其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后拜御史中丞,迁侍中、尚书仆射,根据之前都功劳封东武亭侯。
主要成就钟繇篆、隶、真、行、草多种书体兼工,张怀瓘《书断》说:“元常真书绝世,乃过于师,剐柔备焉。
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可谓幽深无际,古雅有余。
秦、汉以来,一人而已。
”他写得最好的是楷书,《宣和书谱》评价说:“备尽法度,为正书之祖。
”钟繇所处的时期,正是汉字由隶书向楷书演变并接近完成的时期。
在完成汉字的这个重要的演变过程中,钟繇继往开来,起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赵怀玉与钱氏家族交游略论

赵怀玉(1747年-1823年),字映川(或印川),又字亿孙(或亿生),号味辛,又自号馝柯居士、舣舟亭长、栖园、小聚沙庵主人等,晚号收庵。
时称味辛先生或收庵先生。
江苏武进(今常州市)人,名列“毗陵七子”。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高宗南巡,召试赐举人,授内阁中书。
出为山东青州府海防同知,署登州、兖州知府。
李廷敬延葺《宋辽史详节》,阮元、伊秉绶延葺《扬州图经》。
晚主江苏通州文正书院、陕西关中书院、浙江湖州爱山书院讲席。
着有《亦有生斋集》《亦有生斋续集》《收庵居士自叙年谱略》等,有“毗陵文献”之称,在诗、词、古文、骈文创作,诗学,文献整理与刊刻,古籍收藏等方面皆有建树。
作为乾嘉著名文人,赵怀玉的交游活动与其文学、学术成就关系密切,本文拟以赵怀玉与常州钱氏家族成员交游为例,聊作探讨,抛砖引玉,以期求正于大方之家。
与钱维城的交游钱氏家族作为常州望族,累世通显,怀玉《崔恭人钱氏权厝志》云:“吾郡钱氏,自明万历以来,名德相望,迨侍郎赠尚书文敏公维城以学术致通显,余事擅三绝之目,又尝出使黔中,戡平叛苗,文经武纬,暴着当世。
”(赵怀玉《亦有生斋集》文卷十九)由上述可知,至钱维城时,钱氏家声臻于顶峰。
赵氏家族亦为毗陵望族。
怀玉高祖赵申乔,康熙庚戌科进士,官至户部尚书兼管钱法堂事务;曾祖赵熊诏,康熙乙丑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擢侍读,充日讲官起居注;祖父赵侗敩,康熙乙酉南巡以生员献颂,召试第三名,议叙知县,历官两浙江南都转运盐使司,兼管浙江清军驿传水利副使道。
雍正三年覃恩诰授中宪大夫;父亲赵绳男,由贡生历官刑部福建清吏司郎中,截取知府,以不耐繁剧,未就任。
怀玉当乾嘉之时,也是名满天下。
同辈友人杨芳灿《赵味辛先生亦有生斋诗文集序》有云:“味辛先生儒林丈人,词坛尊宿,多识前代之载,工为古人之文,海内诵其诗篇,士流奉为矩矱”(杨芳灿《芙蓉山馆全集》文钞卷六),此种评价非过誉之词,如林昌彝诗亦云:“湖山敝屣视云鳞,吴郡诗名赵味辛。
介绍赵孟fǔ学书法的故事

介绍赵孟頫学书法的故事1、赵孟頫补米帖缺漏明代汪珂玉《珊瑚网・诸名家评米书》载,据元代陶宗仪说,赵孟頫偶尔得到米芾书写的《壮怀赋》墨迹一卷,仔细玩赏,发现中间缺掉了几行,他感到很可惜,决心凭自己擅长临摹古人作品的本领把这几行补上。
于是,他找来米芾书写的《壮怀赋》的刻本,钩摹刻石,再拓印下来用来补齐《壮怀赋》的缺漏,总共换了五至七张纸。
他把自己钩摹的《壮怀赋》与米芾墨迹比较,最终还是感到不满意。
于是他感叹地说:“现在的人在书法上远不如古人啊!”叹息之后,他又觉得米芾《壮怀赋》墨迹中间缺掉了几行,总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
最后,赵孟頫只得用刻本中的字补充完整了米芾《壮怀赋》的墨迹。
由此可见,临摹前人的书法,要达到逼真的程度是多么艰难!2、赵孟頫厌人索书元代柳贯《柳待制文集》载,赵孟頫年轻时喜爱临摹智永的《千字文》,所以能使自己的书法与智永《千字文》融为一体。
自从赵孟頫登上仕途后,在书法上享有很高的名声,应酬日益增多,难以承受,就十分讨厌别人向他求字,碰到有人从衣袖里拿出丝绢或纸张请他挥毫,他就板起脸来,坚决拒绝。
求字的人只好罢休,闷闷不乐地离开但是,当他遇到官场上那些志趣相投的好朋友和那些带有贵族身份的人,有时也会很高兴地挥毫写字。
当他高兴地挥毫写字时,一些喜欢凑热闹的朋友倘若在一旁鼓劲起哄,他心情更加轻松愉快,笔墨更加灵动潇洒。
写到得意的时候,他也会自我夸耀,认为自己超过了古人。
赵孟頫实在是元代书家中的一个奇才。
3、赵孟頫教子习字元代孔齐《至正直记》载,赵孟頫教儿子学书法,自有一套家传的口诀,比如写“斜”字草书,认为“斗”旁的直下笔,用笔要先逆锋向左然后向下,并且要写成“屋漏痕”的形态。
他的儿子仲先继承了这种写法。
赵孟頫还检查过儿子赵仲穆习字时握笔的情况,仲穆小时候握笔练字,赵孟頫悄悄地站在背后,突然抽仲穆的笔杆,假如毛笔随着仲穆的手一起被拔起而不放松笔杆,赵孟頫就笑笑不做声;假如毛笔从仲穆的手中抽出去了,墨汁沾污了个手指,赵孟頫就要以打板子的方式教训仲穆。
赵子昂《北陇耕云书卷》解读

赵孟頫《北陇耕云书卷》
赵孟頫(fǔ)(1254年10月20日—1322年7月30日),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署孟俯。
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人。
元初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其父赵与訔曾任南宋户部侍郎兼知临安府浙西安抚使。
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行台侍御史程钜夫“奉诏搜访遗逸于江南”,将赵孟頫引见于元世祖忽必烈,忽必烈赞赏其才貌,两年后任集贤直学士。
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出任济南路总管府事。
元贞元年(1295年),回京修《世祖实录》。
鉴于元廷内部矛盾重重,赵孟頫便借病乞归。
累官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名满天下。
至治二年(1322年)卒,年六十九,赠江浙中书省平章政事、魏国公,谥文敏,故称“赵文敏”。
著有《松雪斋文集》等。
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
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
他亦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创“赵体”书,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
我的题跋(下)

1^
艮 再
卒
佃
織M
萇備
卞 旬址 缆北 天喜
假黄
承下
■用 斑 験 < < 更 禅
三 年 飾 公 尢 召 々
私二
观芹
沌刻
丄寒
灵樓
处 皿
单 军
李刚田明石刻奔马跋 纸本2CT14年
李刚田太室孝邕铭跋 纸本2017年
12.0
世界,一石一风流,深入其中,取之不尽,用之不 竭,探骊得珠,成就一家。此志墓主人官微,志文 书手不见名传,拓工又无墨光精气,然仍不掩其 翰墨风流。其书法列于书史当毫无逊色,当有赖 识家推而广之。历史无情,湮没无数书家妙墨,使 人慨然长叹……”北齐武平三年五月八日《太室 孝邕铭》跋中说:"此铭刻于北齐武平三年即公
元572年。刻凿极草率,然其书自然天纵,于一片
斑驳狼藉中见神秘混沌之美。然此种美只可赏会 而不可作为法式亦步亦趋。时下书坛有冰雪聪明 者,专学此路,以来惊世骇俗,实堕入魔道中矣。 正如唐人孙过庭《书谱》中听言:’贵能古不乖 时,今不同弊。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何必易 雕宫于穴处,反玉辂于椎轮者乎'……”
4<
<
企
耶
SR 人
那 神 年
4 *可
>
4鳳
< <-# 神 ^■明
席猶 淒自 送帶 <為
震
壬缶 狀央 實風 <神 駝両
采 糕 甫
人 石
人
刻石
咲剩
祷 漢圈
由 <中
竹 林 <
耳
迄壬
虱馬 骨昂 <盲
xA4
聘 之 总
申
-
土
團
中国各朝代画家

三国-两晋-南北朝画家顾恺之(约345——406年),字长康,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
他是东晋著名画家,多才艺,工诗赋,尤精于绘画,擅长于佛道、人物、肖像、禽兽、山水,尤善传神。
曾在建康瓦棺寺作维摩诘壁画,为世所称。
代表作品《女史箴图卷》、《列女仁智图卷》、《洛神赋图卷》等。
萧绎(505——554年),字世诚,博学善画,尤以肖像画最擅。
代表作品《职贡图卷》。
隋唐画家展子虔(约531——604年前后),隋朝山水画家,渤海(今山东阳信)人,他的人物、山水、界画和车马无不精湛,尤长人物山水。
代表作品《游春图卷》是现存卷轴山水画中最古老的一幅。
阎立本(?——673年)唐代初年,人物画家,雍州万年(今陕西临潼)人。
他的绘画题材非常广泛,除当时流行的宗教画外,人物、车马、山水、台阁等无所不能。
但他最擅长、成就也最突出的还是肖像画和政治性题材的历史画。
代表作品《步辇图》等。
李昭道,初唐时期,青绿山水画家,画风精巧细密。
代表作品《明皇幸蜀图》体现了他的典型风格,时代特征明显,是反映唐代山水画面貌的重要传世作品。
张萱,唐代陕西长安人,最擅长画妇女和婴儿,他的人物画创作多半是描写宫廷妇女的闲散娱乐生活,人物形象不仅“形似”,而且传神,能确切刻画人物的心理状况。
代表作品《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等。
梁令瓒,或称蜀人,活动于开元年间,画风严谨、精细,在天文学上有一定贡献,代表作品《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
周昉,唐代长安人,擅长贵族人物肖像及宗教壁画,亦以仕女画为突出,以当时的关中贵妇为形象依据,具有以“丰厚为体”、“衣裳简劲,彩色柔丽”的特点,体现了中晚唐时期官僚贵族的审美情趣。
代表作品《挥扇仕女图》、《簪花仕女图》等。
李真,中唐时人,师法周昉,代表作品《不空金刚像》。
韩滉,唐代长安人,他画了不少反映农村生活的作品,倾注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和对农民疾苦的同情之心,此外,他特别喜欢画牛。
代表作品《五牛图》等。
韩干,唐代陕西蓝田人,一生中的绘画活动,大多数以马为表现题材,他画马,不拘成法,注重观察和写生。
书法协会自我介绍

书法协会自我介绍篇一:书法之星自我介绍书法之星自我介绍“书法之星”这个称号是对我过去所付出的努力的一个有力肯定。
然而,作为年纪一颗闪耀的星星,我却不认为我高高在上,盛气凌人,而是带给了我深思。
因为我肩负重任,因此,我必须以身作则,为年纪带来更多的骄傲。
书法途中,收获甚多。
那是浮躁高调,调皮好动,如今冷静专注,坚强主见,默默无闻,还有那漂亮的字体是“坚持不懈,勤学苦练”使我成功。
书法让我成长,改变我的人生观,带给了我欢乐,钢琴也让我感受到人性的善恶丑美,领悟到许多人生的真谛。
“宁静致远”将永远陪伴着我,每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人能取代我,所以我完全没有必要去充当他人的配角。
坚守自我个性,才能让人生更加绚丽。
相信我,我会不断前进,我独有的书法精神会越走越灿烂!我安静、简单而又执着,挥洒着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之笔纵横驰骋在书法的世界里。
一双勤劳的手加一颗执着的心;一张白色的纸加一支灵性的笔。
一个普通的男孩,自从与书法结下不解之缘,便开始了我精彩的人生。
篇二:书法协会会长个人简介湖北师范学院第三十届书法协会会长姓名:刘斌性别:男籍贯:湖南娄底性格:开朗务实乐于助人爱好:书法篮球座右铭:选择决定高度,坚持拓展宽度,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我是湖北师范学院书法协会第三十届会长刘斌。
来自湖南省娄底市,生于1992年。
现为湖北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1105班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大二学生。
在父亲的影响下,我自小就热爱书法。
我常常被那些灵动的线条所吸引,对笔走龙蛇书法大师更是景仰不已,我暗下决心将来一定要写一手漂亮的书法。
大学之前就接受过专业的书法训练。
进入大学加入书法协会后,在社团浓厚的书法氛围的影响下以及老师、学姐学长的指导下,我的书法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
对书法的本质和也有了深刻的理解认识。
篆隶行楷,都有所研究,现在已经钻研了一段时间的篆刻技术。
篆刻和书法本是一家,学习篆刻之后,我感觉对书法的用笔等方面有了新的理解。
奋进新征程书法作品

奋进新征程书法作品2022年“新时代”的全国两会——奋进新时代·筑梦新征程树文化自信,铸民族辉煌。
书中国精神,绘时代新风,聚焦艺术界先锋人物周志高,携作品为两会献礼,并为中华文化新辉煌贡献力量。
周志高老师作为此次活动的艺术家,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创作了大量有生命力,有穿透力的艺术作品,在“新时代”构筑了具有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新经典,以一种强大的文化力量,参与推动了“新文化”,是中国新文化的推动者,是有思想,有担当,有发展,有影响力的人民喜爱的艺术家。
周志高,1945年1月出生,江苏兴化人。
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二届常务理事,第三、五、六届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资深评委,1977年创办上海《书法》杂志並並执行主编,先后策划並並与主办全国五个第一(首届全国群众书法大赛、首届书法篆刻全国展、首届书法全国理论研讨会、首届全国篆刻大赛、首届全国中青年“书苑撷英"大赛)重大活动,被誉为"中国当代书法复兴奠基人之一"。
是成立中国书协的最早发起人。
当 1981年5月中国书协在京成立时.被选为最年年青务理事(时年36岁),共19位常务理事,现在健在的只有三位,除91岁在医院沈鹏名誉主席外.能办事的只有77岁的周先生,今年一月上旬.应中央书画频道之邀冒着零下八度严寒飞赴新疆喀什书画慰问活动三天。
今年二月,上海市政协书画院聘其为艺委会第一召集人.任期五年。
2003年任中国书协《中国书法》杂志主编,中国书协编辑出版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楹联学会顾问,《书坛纪事(中国书法六十年大事记)》执行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兼职教授,上海市书协主席、上海市文联副主席。
现为《中国书法》杂志学术委员,《书法》杂志顾问,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国家人社部中国人才研讨会书画人才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国家教育学会书法专业委员会顾问,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理事,上海文史研究馆馆馆,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上海市书协名誉主席、上海中国书法院院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赵仲谋,字:君谋、斋号:逸风堂,陕西西安人,赵仲谋现任:中国书画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函授学院客座教授、中国国情报告艺术总监、陕西中华传统文化研究院院长、三秦书画院副院长、陕西长城书画院副院长、陕西省书画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书画研究院高级书法师、西安市现代书画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书画研究院院士等职。
作品入编:
《中国当代书画名家名作典藏》
《二00五年中华名人书画集》
《中国书画名家名作典藏》
《中国当代知名书法名家墨迹选》
《中国文人书画家选集》
《新星杯国际华人书画全集》
《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全国翰墨精品选》
《西部名人大典》
《中国精神文明大典》
《陕西文化名人大辞典》
《中国西部卓越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