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规范化治疗及新进展
肿瘤规范化、标准化诊治:第14讲中青年多发性骨髓瘤的药物治疗策略及新进展(下)

生成 , 抑制 D A修 复 因子 , N 阻滞 蛋 白反 应 。后 者使得细胞浆内质 网
的负荷过 重导致 细胞死 亡。 目前 虽然还有 其他一 些蛋 白酶体抑 制剂包括 口服制 剂 正在 研 究 中 , 是 硼替 佐 但 米 是惟 一 一 个 在 临 床 水 平 给 予 介 绍 的蛋 白酶 体 抑
率 (0 s% ) 2 %v9 。 在一 项研 究 中 , 共纳 入 4 0位 患 者 , 自体造 血 干细 胞移植 前给予 数周期 硼 替佐 米 和地 塞 米 松交 替 用 药 , 并非两药 同时给予 , 得 的总缓解率 为 6% (3 获 0 1% C 。 自体 造 血 干 细 胞 移 植 后 该 缓 解 率亦 有 所 提 高 R)
维普资讯
3 2
・讲 座
・
总62 《 7 中国医刊》20 年 第 4 卷 第 9 J 08 3 期
肿瘤规范化 、 标准化诊治
第1 4讲 中青年 多发 性 骨髓瘤 的 药物治疗 策 略及 新进 展 ( ) 下
刘霞 , 华庆 ( 津 医科 大学 附属 肿瘤 医院 天 津 30 6 ) 王 天 000
白, 泛素 蛋 白则包 括一些 可 以控 制细胞周 期 、 胞生长 细 及分化 的功 能 蛋 白。硼 替 佐 米 ( 前称 P 一4 ) 先 S3 1 是一
硼替佐 米基 础 上加 入 地 塞 米松 后 使 得 6 % 的患 者 的 9
缓解 率得到 了提 高 。这些 患 者 中 的 2 进 行 了 自体 5位
示初治 患者 与复治 M 患者对 硼替佐 米 的敏感性无 太 M
大差别 。Dse z r 等人应 用 同样 的剂 量及 方 案将 硼 i ni i p e
替佐 米用 于治疗 4 2例初治 的 MM高危患 者 , 获得 的缓 解 率为 4 % ¨ 。该 数据提 示 : 替佐 米 可能是 治疗 高 3 硼 危 MM 患者 的有效药物 。 目前在年 轻 的 MM患者 中 已有 多个关 于以硼替 佐
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方案

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方案引言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恶性肿瘤,起源于骨髓浆细胞,主要特征是骨溶解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过度产生。
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既包括化疗和放疗,也包括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
本文将介绍多发性骨髓瘤的常见治疗方案。
化疗化疗是多发性骨髓瘤治疗的基础,主要用于控制疾病进展、减轻症状和延长生存期。
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硼替佐米(Bortezomib):硼替佐米是一种蛋白酶体抑制剂,通过抑制瘤细胞的蛋白质降解和细胞周期调节来发挥抗肿瘤作用。
•沙利度胺(Thalidomide):沙利度胺是一种免疫调节剂,通过抑制抗炎和抗血管生成的作用来抑制肿瘤生长。
•雷莫芦单抗(Lenalidomide):雷莫芦单抗是沙利度胺的衍生物,具有类似的免疫调节作用,但对于造血干细胞的抑制较小。
•氟达拉滨(Fludarabine):氟达拉滨是一种核苷类似物,能够抑制DNA和RNA的合成,从而干扰细胞的生物学功能。
放疗放疗在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中主要用于控制局部骨病变和疼痛。
放疗通过破坏肿瘤细胞的DNA结构,抑制细胞分裂和生长。
放疗一般针对以下情况进行:1.骨髓瘤骨病变引起的疼痛。
2.骨折和压迫性骨骼病变。
3.神经根受压引起的疼痛和神经功能损害。
放疗常采用外部放射治疗(External Beam Radiation Therapy,EBRT)或内照射治疗(Internal Radiation Therapy)。
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局部放疗或全身放疗。
靶向治疗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展,多发性骨髓瘤的靶向治疗得到了广泛关注。
靶向治疗通过针对肿瘤细胞的分子机制来发挥作用,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毒性。
常用的靶向药物包括:•帕立梅德(Pomalidomide):帕立梅德是一种新型的免疫调节剂,具有抑制肿瘤增殖和促进免疫功能的作用。
•卡法替尼(Carfilzomib):卡法替尼是一种蛋白酶体抑制剂,与硼替佐米类似,但对肿瘤细胞的毒性更强。
2020 ASH 多发性骨髓瘤AL淀粉样变性新进展

2020 ASH 多发性骨髓瘤/AL淀粉样变性新进展受COVID-19疫情影响,第62届美国血液学年会(ASH)将首次以线上形式于2020年12月5日-8日召开。
一年一度的ASH年会可谓是全球最顶级的血液学领域国际盛会,是全球上百个国家的上万名血液学专家获悉领域最新进展、交流学习的盛大平台。
今年ASH年会上在多发性骨髓瘤和轻链(AL)淀粉样变性领域将有哪些研究成果精彩亮相呢?1. CARTITUDE-1:Cilta-cel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 MM)的Ib/II期临床研究摘要号:177Cilta-cel(LCAR-B38M;JNJ-68284528)是一种靶向B细胞成熟抗原的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疗法。
在中国的LEGEND-2 I期研究中,Cilta-cel对患有R/R MM的患者产生了深度、持久的缓解,并具有可控的安全性。
本研究报告了来自Ib期的部分更新数据以及II 期的初始数据。
截至2020年5月20日,97例R/R MM患者接受了Cilta-cel治疗(29例Ib期,68例II期)。
中位随访时间为8.8个月。
总缓解率(Overall Response Rate,ORR,主要终点)为94.8%(95%CI 88.4–98.3),严格意义的完全缓解(sCR)率为55.7%(95%CI 45.2-65.8),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率为32.0%(95%CI 22.9–42.2),部分缓解(PR)率为7.2%(95%CI 3.0–14.3)。
所有患者的M蛋白水平均降低。
至首次缓解(第一次达到≥PR)的中位时间为1.0个月(范围0.9-5.8;80.4%≤1.0个月),至大于等于完全缓解(≥CR)的中位时间为1.8个月(范围0.9-12.5;74.1%≤3.0个月)。
缓解深度随着时间而加深,中位缓解持续时间未达到(NR)。
在52例微小残留病(MRD)可评估的患者中,94.2%的患者MRD阴性(阈值为10-5)。
多发性骨髓瘤治疗新进展

对未来的展望与建议
继续开展临床试验和研究
为了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和提高治疗效果,需要继续开展多发 性骨髓瘤的临床试验和研究,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涉及多个学科和领域,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与交流有助于汇聚全球的智慧和资源,加速治疗方法的创新和
推广。
提高患者教育水平
加强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教育,提高他们对疾病的认知和自 我管理能力,有助于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和生
多发性骨髓瘤治疗新进展
目 录
• 引言 • 传统治疗方式 • 新兴治疗方式 • 临床试验与最新研究进展 • 结论
01 引言
背景介绍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 率呈上升趋势。
目前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化疗、 放疗和干细胞移植等,但治疗效果仍有限,患 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有待提高。
多发性骨髓瘤概述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浆细胞恶 性肿瘤,起源于骨髓浆细胞。
肿瘤细胞在骨髓中大量增殖, 导致溶骨性病变、骨痛、贫血、 感染和肾功能不全等临床表现。
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机制尚不 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环境、 免疫等多种因素有关。
02 传统治疗方式
化疗
化疗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常用方法之一,通过使用化学药 物来杀死癌细胞或阻止其生长。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硼替佐 米、卡非佐米、地塞米松等。
延长生存 量,延长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生存期 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05 结论
治疗新进展的影响与意义
01
提高患者生存率
随着多发性骨髓瘤治疗新方法的出现,患者的生存率得到显著提高,许
多发性骨髓瘤规范化治疗及新进展ppt

ADL
>4
4
-
IADL
>5
5
-
CCI
1
2
-
分组
积分
健康, fit
0
一般健康, 1
intermediate fit
虚弱组有着更高的停药率
基于老年学评估的剂量调整
虚弱组有着更差的生存
药物
RVD
RVD-lite
来那度 胺
25mg d1-14
15mg d1-14
硼替佐 米
1.3mg/m2 d1,4,8,11
D•arMaotnuomculmoanal
antibodies: POLLUX
BCMA,RdC-DD3a8r,a
CvDs1389,3%PDv1s,
PD-L1 76% 76%
vs
44%
PFS 26.3m vs
17.6m 20.6m vs
14.7m 19.4m vs
14.9m 11.99m vs
8.08m 4.0m vs 1.9m
多发性骨髓瘤规范化治疗及新进展
内容
• Angela Dispenzieri: Myeloma: management of the newly diagnosed high risk patient • Noopur S. Raje: Sequencing of nontransplant treatments in multiple myeloma patients with active disease • Philip L. McCarthy: Role of stem cell transplant and maintenance therapy in plasma cell disorders
多发性骨髓瘤vad方案

引言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是一种恶性肿瘤,主要影响骨髓中的浆细胞。
VAD方案是一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常用方案,其组合了三种药物:长春新碱(Vincristine)、阿霉素(Adriamycin)和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
本文将介绍VAD方案的治疗原理、用药方案、副作用及对患者的效果评估等内容。
1. 治疗原理VAD方案结合了不同机制的药物,以达到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目的。
•长春新碱(Vincristine):长春新碱是一种细胞毒性药物,通过干扰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阿霉素(Adriamycin):阿霉素是一种抗肿瘤抗生素,可通过干扰DNA的复制和修复机制,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地塞米松是一种糖皮质激素,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少骨髓中的癌细胞数量,并同时增加其他抗癌药物的敏感性。
2. 用药方案VAD方案的用药方案通常为一个周期为28天,连续进行4-6个周期。
•长春新碱(Vincristine):剂量为1.4mg/m²,静脉注射,第1、8、15、22日总共使用4次。
•阿霉素(Adriamycin):剂量为9-50mg,静脉注射,只在第1、4、22、25日使用,共使用4次。
•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剂量为40mg,口服,每天使用4次,头4天每次使用一次,后4天每天使用两次。
3. 副作用VAD方案作为强烈的抗癌治疗方案,其药物组合可能导致一些副作用。
•长春新碱(Vincristine):可能引发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手脚麻木、下肢无力等,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
•阿霉素(Adriamycin):可能导致骨髓抑制、心肌损伤、肝肾功能异常等。
此外,该药物还可能引起恶心、呕吐、泄泻等胃肠道反应。
•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长期使用可能导致免疫功能下降、骨质疏松、高血压等副作用。
多发性骨髓瘤治疗方案

多发性骨髓瘤治疗方案多发性骨髓瘤治疗方案引言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疾病,主要发生于骨髓,会导致骨髓浆细胞的异常增殖,并破坏正常骨髓的功能。
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方案通常根据患者的年龄、疾病进展情况和其他临床特征进行个体化制定,旨在控制疾病进展,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并提高生活质量。
一线治疗方案1. 化疗联合激素治疗化疗联合激素治疗是多发性骨髓瘤的一线治疗方案之一,常用的方案包括VCD (Vincristine、Cyclophosphamide和Dexamethasone)、VMP(Bortezomib、Melphalan和Prednisone)、VRd(Bortezomib、Lenalidomide和Dexamethasone)等。
这些方案通过联合应用化疗药物和激素,来抑制骨髓浆细胞的增殖和调控异常免疫反应,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2. 增加干细胞移植治疗对于年轻且患有高危多发性骨髓瘤的患者,除了进行化疗联合激素治疗外,还可以考虑增加干细胞移植治疗。
干细胞移植是指通过采集患者的造血干细胞,经过处理后再输回患者体内,以替代损坏的骨髓细胞。
干细胞移植可以重建患者的骨髓功能,并提高治疗效果。
二线治疗方案当患者在一线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或无法耐受一线治疗时,需要考虑二线治疗方案。
1. 免疫调节剂免疫调节剂是多发性骨髓瘤的二线治疗方案之一,常用的药物包括Lenalidomide和Pomalidomide。
这些药物可以调节患者的免疫系统,增强免疫应答,对控制骨髓浆细胞增殖起到积极的作用。
2. 靶向治疗药物靶向治疗药物是指通过针对特定的分子靶点,来抑制或阻断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在多发性骨髓瘤的二线治疗中,常用的靶向治疗药物包括Carfilzomib、Ixazomib等。
这些药物具有较好的疗效,且相对较少的毒副作用。
3. 抗体药物抗体药物是多发性骨髓瘤治疗的又一选择,常用的药物包括Daratumumab和Elotuzumab。
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方案

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方案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是一种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骨髓中浆细胞的异常增殖。
它是一种不可治愈的疾病,但是通过综合治疗可以有效地延缓疾病进展,并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多发性骨髓瘤的一些常用治疗方案。
1. 全身化疗全身化疗是多发性骨髓瘤的基本治疗方式之一。
常用的化疗方案包括RVD(雷那莫德、长春新碱、地塞米松)、VTD(硼替佐米、长春新碱、地塞米松)和CyBorD(环磷酰胺、硼替佐米、地塞米松)等。
这些方案通过服用药物破坏异常增殖的浆细胞,控制疾病进展。
然而,全身化疗可能会带来许多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脱发等,因此患者需要密切监测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 声明化疗声明化疗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治疗方案,通过将放射性物质注射到体内,准确地破坏异常增殖的浆细胞。
这种治疗方式可以减轻全身化疗所带来的副作用,同时还可以起到局部镇痛的作用。
声明化疗一般用于骨骼病变较多的患者,通过减小肿瘤负担来缓解骨痛。
3. 干细胞移植干细胞移植是多发性骨髓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该方法通过将患者自身的干细胞采集并存储,然后在全身化疗后重新注入体内。
这样可以恢复造血功能,减轻全身化疗对正常造血细胞的影响,并延缓疾病的进展。
干细胞移植一般包括自体移植和同胞移植两种方式,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
4. 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针对特定的分子靶点进行治疗的方法。
在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中,靶向药物如依达拉尼布、利妥昔单抗等可以选择性地破坏癌细胞,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
靶向治疗在治疗效果和耐受性方面相对较好,是个人化治疗的重要选择。
5. 免疫疗法免疫疗法是利用机体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的治疗方式。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免疫力低下,容易感染,因此免疫疗法较为复杂。
但是一些新型的治疗策略如CAR-T细胞疗法等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带来了希望。
这种疗法通过改造患者自身的T细胞,使其能够识别和攻击癌细胞。
总的来说,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方案是多样的,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
• Angela Dispenzieri: Myeloma: management of the newly diagnosed high risk patient • Noopur S. Raje: Sequencing of nontransplant treatments in multiple myeloma patients with active disease • Philip L. McCarthy: Role of stem cell transplant and maintenance therapy in plasma cell disorders
• 初治MM (适合移植/不适合移植)的一线治疗 • 复发难治MM的新型治疗药物 • 高危患者的治疗选择
新的危险分层系统: R-ISS
分期
定义
I期
Alb 35g/L 和 b2MG <3.5mg/L
II期 非I/II期
III期 b2MG > 5.5 mg/L
OS 62m 46m 29m
分期
定义
R-I期 ISS-I期和标危CA/LDH正常
RVD x3
CTX+G-CSF SC采集
3y PFS: 61% vs 48%
3y OS: 88% vs 88%
ASCT
RVD x3
RVD x2
RVD x2
R维持
• 自体移植 vs VRD有着更好的FCM-MRD阴性率 ➢ 80% vs 65% (p<.001)
• 更长的PFS • OS需要等待更长的随访
巩固方案
诱导后CR率
ASCT后CR率
巩固后CR率
Bortz单药
NA
20%
45%
VTD
22.5%
49%
61%
VRD
23%
42%
48%
KTD
33%
38%
67%
KRD
10%
25%
70%
巩固治疗能提高疗效约20~30%,但PFS获益不肯定,无OS获益证据
VTD: 硼替佐米+沙利度胺+地塞米松; VRD: 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 KTD: 卡非佐米+沙利度胺+地塞米松; KRD: 卡非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
EMN02/HOVON95研究: VRD巩固治疗
NDMM (n=1192)
VCD x3-4
巩固前
4
4
16 22
47 42
巩固后
13
7
13
25
47 39
PR VGPR CR sCR
24
27
18
27
RVD
无巩固
RVD
无巩固
VMP x 4 42d/周期 (n=497)
ASCT 单次(n=488)或
二次 (n=207)
高危患者可能从二次移植中获益
• 多项单次vs二次移植前瞻性研究的汇总分析 • 纳入n=606接受过含硼替佐米诱导的患者,比较单次 vs 二次移植 • 危险因素: ISS-3期、高危CA、和诱导后未能获得CR
对于高危CA & Bortz诱导后未达CR者;二次移植有着PFS & OS获益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巩固治疗 • 二次ASCT • 基于药物的联合治疗
➢ 沙利度胺 ➢ 硼替佐米 ➢ 来那度胺
维持治疗 • 糖皮质激素 • 干扰素 • 沙利度胺 • 硼替佐米 • 来那度胺
二次6: 1st ASCT后未达VGPR者有EFS获益,但均无OS获益 • GMMG HD2: 单次MEL200 vs 双次MEL200,序贯干扰素维持 • 中位随访11y: 二次移植无EFS/OS获益
EMN02/HOVON95研究: ASCT vs MPV
NDMM (n=1192)
VCD x3-4
VMP x 4 42d/周期 (n=497)
ASCT 单次(n=488)或
二次 (n=207)
VRD x2 ------
R 10mg
PFS
• ASCT vs MPV组有着更好的PFS
• 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了27%
• 清髓移植:高TRM • ASCT序贯RIC仍有一定的治疗地位,可能是极高危年轻患者的治疗选择 • RIC后序贯免疫治疗是研究方向
加拿大的一项单中心研究
• N=92 NDMM;ASCT序贯全合RIC • 中位随访8.8y
10y PFS 41%
10y OS 62%
ASCT后的新药巩固治疗是否获益?
维持治疗 维持治疗
难治复发
支持治疗
适合移植的NDMM
一线诱导
• 三药>>两药 • VRD推荐作为标准诱导,特别是高危患者 • VCD, PAD, VTD也是选择 • 四药组合是否更好?VRD+DARA?
IFM/DFCI 2009: 新药时代ASCT仍有必要?
NDMM 18-65y
RVD x3
CTX+G-CSF SC采集
VRD x2 ------
R 10mg
• R2后中位随访25m
RVD (n=450)
Control (n=435)
PFS
65% vs 60%;HR 0.78 (0.61-1.0), p=.045
R-II期 非R-I/II期
R-III期 ISS-III期和高危CA或LDH升高
CA: 细胞遗传学异常 高危CA: 17p-, 或t(4;14); 或t(14;16)
PFS OS 66m NR 42m 83m 29m 43m
MM的整体治疗模式
一线治疗
适合移植
诱导治疗
ASCT
不适合移植
诱导治疗
巩固治疗
• ASCT降低了高危组的进展风险:
➢ ISS Ⅲ期 (HR = 0.52; P = 0.008)
➢ CA高危组*(HR = 0.72; P = 0.028)
*t(4;14), or del(17p), or del(1p), or 1q+
新药时代, ASCT仍不可替代!
ASCT后的巩固/维持治疗
EMN02/HOVON95研究: 单次 vs 二次
NDMM (n=1192)
VCD x3-4
VMP x 4 42d/周期 (n=497)
ASCT 单次(n=488)或
二次 (n=207)
VRD x2 ------
R 10mg
PFS, m 3y PFS, % OS
单次ASCT 二次ASCT
45
NR
60
73
NR
NR
p值 P=.03
-
• PFS获益亚组: ➢ b2MG >3.5mg/L, HR 0.59 (0.34-0.99) ➢ 高LDH水平, HR 0.52 (0.28-0.95) ➢ R-ISS 2期, HR 0.50 (0.31-0.80) ➢ 高危CA, HR 0.57 (0.35-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