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复习重点(课件)

合集下载

《对外汉语教学法》期末复习重点

《对外汉语教学法》期末复习重点

《对外汉语教学法》期末考试重点一、填空(15*2′=30′)二、单项选择题(5*2′=10′)三、简答(4*10′=40′)【注意举例说明】四、教案设计(1*20′=20′)【课本重点:】第一章对外汉语教学论(填空、选择)一、“对外汉语教学”的定义与特点。

P5答:【定义】对外汉语教学是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授的学科,专门研究母语为非汉语的学习者的习得规律以及相应的教学规律。

【特点】①对外汉语教学首先是语言教学;②对外汉语教学不同于第一语言的习得,它是在学校进行的正规教学活动;③由于对外汉语教学是对母语为非汉语的学习者进行的第二语言教学,文化背景的差异、语言环境的不同,会给学习者对汉语的理解和掌握增加很多困难。

二、“应用语言学”的【定义】P10:应用于具体实际领域的语言学称为应用语言学,它主要研究语言如何在不同的领域得到更好的利用,着重解决实际问题。

三、神经语言学的【主要观点】P11:神经语言学就是丛神经的功能和机制角度研究语言活动,对语言的产生、语言交际和言语理解进行神经心理分析。

1)大脑左半球的语言区域定位也许是相对的,也许因人因病而异(大脑右半球负责形象性思维);2)语言学习的最佳时期是在13岁以前(语言领会力、语言感知力、口腔灵活);3)汉字习得需要两个半球协调加工传递(借助图片、具有形象性的汉字、《说文解字》中的篆书形象性也很强);4)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大脑区域有不同的要求。

四、乔姆斯基【代表作】P14:《句法结构》1957.【主要观点】乔氏认为:语言的特点不是刺激-反应的过程,而是语言的“生成性”。

他在书中提出的“语言机制”和“语言能力”等重要概念是乔氏理论的重要内核。

在语言习得上,他认为小孩学习语言并不是刺激、反应、模仿和强化的过程,而是运用天生的“语言习得机制”去掌握有限的规则,然后自动生成语法,形成语言能力。

五、对比分析假说的理论基础P16:{语言学基础:结构主义语言学}{心理学基础:行为主义心理学(迁移理论)}主要观点:认为第二语言的获得也是通过刺激-反应-强化的过程形成的习惯,但与第一语言习得不同的是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已产生了迁移的作用。

对外汉语语法和语法教学PPT课件

对外汉语语法和语法教学PPT课件
宾语(如“他买了一本书”) 定语
关于“语 关于“地”的使用(*很认真说) 关于状语的顺序(*从办公室昨天打电话)
二、教学语法的基本内容
补语: 结果补语(如“看清楚””说完”) 程度补语(如“好极了””好得很”) 趋向补语(如“走出去””跑过来”) 情态补语(如“说得很好””学得很认真”) 数量补语(如“等一下””去一趟”)
等 教学语法:大纲、语法书、语法点项等等
一、语法及语法教学基本知识
3. 教学语法和理论语法 教学语法:教学语法是利用理论语法科学研 究的成果,专为教学目的服务的语法。讨论教 学语法,是为了有利于学生把语言作为一种工 具来学习,其目的是掌握语言的技能。
又称:学校语法 课堂语法 规范语法
一、语法及语法教学基本知识
二、教学语法的基本内容
2.词组 词组的定义(和“词”的区别) 固定词组和自由词组 词组的类型
结构类型:主谓词组(如“经济发展”) 动宾词组(如“研究问题”) ……
功能类型:名词词组(如“好学生””工作计划”) 动词词组(如“认真工作”“学完”) ……
二、教学语法的基本内容
3.句
(1)句子的界定
数词(举例) 关于概数(“三四个””十来个”等) 关于“二”“两”(*二个人) 量词(举例) 关于借用量词(容器量词)(如“瓶”) 关于借用动量词(工具动量词)(如“看一
眼”) 关于量词重叠和数量重叠(“个个”“一个
个”)
二、教学语法的基本内容
副词(举例) 关于“很”、“真”、“最”(*他是真好的

动宾
一、语法及语法教学基本知识
(3)语法单位
词组
句子
词 词素
使用单位 备用单位
一、语法及语法教学基本知识

对外汉语综合课教学ppt课件

对外汉语综合课教学ppt课件
在一起。 5、 ﹡我随着他走,因为他认识路到那儿。
27
3、句式中的重点与难点 (1) “是” 字句 (2)比较句 (3) “把” 字句 (4) “被” 字句 (5)存现句
28
三、语法阶段的教学环节
1、复习检查 2、生词的学习 3、语法点的导入 4、语法点的操练 5、课文的处理 6、小结
29
四、语法教学的基本原则 1、尽量少用语法术语; 2、注重语法结构的语义、语用教学; 3、注意分化难点。
3
1、综合课是将汉语基础知识转化为技 能的讲练课;
2、综合课是语言技能课与语言知识课 间的“过渡课”。
4
二、综合课的主要任务 以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的训
练为中心,进行必要的语言知识、 文化背景知识和语用规则的教学, 培养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
5
三、汉语综合课的教学阶段
初级(汉语言本科专业一年级) 中级(汉语言本科专业二年级) 高级(汉语言本科专业三、四年级)
6
四、综合课的教学原则
1、实践性原则 2、交际化原则 3、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 原则 4、听说读写技能全面要求的原则 5、结构、语义、语用、文化相结合 的原则
7
第二章 初级汉语综合课的教学
一、初级综合课的教学目的和任务 1、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 2、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 3、能满足日常生活、学习及一般场合
特点的多种题材、体裁、语体、风 格的文章; 2、继续进行听说读写等全方位、高要 求的语言技能的训练;
53
3、逐步培养运用汉语进行思维的的习 惯;
4、学习2800个高级阶段的词语; 5、学习100个左右高级阶段的语言点; 6、学习相关的文化知识及语用知识; 7、培养成篇表达的能力。
54

初级对外汉语教学课件1-PPT

初级对外汉语教学课件1-PPT

男nán
女nǚ
好hǎo
书 shū
笔bǐ
你您 我他 她
们 老师
学生
中国人 日本人
美国人
英国人
什么 shén me

jiào
字你叫什么z名ì字?
我叫左丽亚名 字 、 汉字
LOREM IPSUM DOLOR
重点词汇:
读 读书 读写 读报
汉字
念 念书 想念
课文 上课
文化 文字 文明
写 写字
报警电话 匪警 police 110
火警 fire
119
急救 ambulance 120
交通事故 traffic accident 110
四、实用练习
1、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储蓄 deposit 照片 婚礼
2、啤酒 葡萄酒 包饺子 容易 进步很大
五、阅读理解
五、阅读理解
3、量词的使用
初级对外汉语教学课件1
你好 nǐ hǎo 我叫大卫 wǒ jiào dà
谢谢你 xie xie ni
一、朗读并背诵
LOREM IPSUM DOLOR
你好,您好,老师好! Ni hao, nin hao, lao shi hao
谢谢,谢谢,谢谢你。 Xiexie, xiexie, xiexie ni
二、汉字书写练习
上衣:外套、 毛衣、牛仔 衣、衬衫 裤子、裙子、 连衣裙
三、实用阅读
~~中
营业 休息 办事 马上 回来
四、实用练习
1、工作 感冒 开车 陪~~(谁)做~~ 公司
四、实用练习
水果: 梨、草莓、葡 萄、杏、山竹、 枇杷、桑葚、 蓝莓、桃、姑 娘、西瓜、无 花果、菠萝、 芒果、樱桃、 荔枝、橙子、 桔子、苹果

对外汉语教学复习重点课件

对外汉语教学复习重点课件

第一讲对外汉语教学总论一.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与任务〔一〕性质、任务、根本目的1、性质:是对外国人进展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外国人进展的汉语教学,其性质是一种外语教学,也可以说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

2、任务:研究——(1)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原理;(2)教学的全过程;(3)教学体系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与相互作用;(4)教学规律与学习规律。

并由此制订出对外汉语教学的根本原那么与方法,用以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水平。

3、根本目的:培养学习者运用汉语进展交际的能力。

培养外国汉语学习者用汉语进展社会交际的能力。

简单地说,就是培养汉语交际能力。

1)语言是交际工具,教语言就是要让学习者掌握这个工具。

2)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的目的是为了进展交际。

3)社会开展的需要,国家之间联系密切,人员交流往来越来越多。

所以,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

需要掌握的几个重要概念:母语〔Mother tongue〕——从亲属角度,一般指本民族的语言。

外语〔Foreign language〕——从国别角度,一般指外国语或者外族语。

第一语言〔First language〕——人来到世界获得的第一种语言。

通常是指学习者的母语或本族语而言的。

第二语言〔Second language〕——第二语言是在获得第一语言之后学习或使用的其他语言。

目的语〔Target language〕——正在学习力求掌握的语言。

汉语教师的知识及能力构造1、语言根本知识及技能:包括汉语知识及技能、外语知识及技能2、文化及交际:包括中国文化及中外文化比拟及跨文化交际3、第二语言习得及学习策略:帮助学生学习汉语4、教学方法:包括汉语教学法、测试及评估、汉语教学课程、大纲、教材及辅助材料与现代教育技术运用5、教师综合素质:职业素质、职业开展及职业道德。

依据?国际汉语教师标准?外语教学及研究出版社〔二〕第二语言教学包括:(1)中国人学外语;(2)少数民族学汉语;(3)少数民族学外语;(4)外国人学中文〔三〕“语言教学〞与“语言学教学〞的区别(1)目的不同:语言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不是讲授语言学知识。

对外汉语教学ppt课件

对外汉语教学ppt课件

05 对外汉语教学的未来展望
技术的运用与创新
智能化辅助教学
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技术,实现个性化、智能化的对外 汉语教学,提高学习效率。
在线教育发展
借助在线教育平台,打破地域限制,使更多学习者能够接受优质对 外汉语教学资源。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
通过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为学生提供沉浸式 学习体验,增强学习兴趣和动力。
对外汉语教学的目标是帮助学习者掌 握汉语的基本语法、词汇和听说读写 技能,使他们能够进行基本的日常交 流和学术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性
01
促进文化交流
对外汉语教学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它有助于增 进国际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促进不同文化之 间的交流与融合。
03
02
培养国际人才
随着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不断增多,对外汉语教学在培养 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方面发挥着越来 越重要的作用。
口语教学
总结词
实践、交流、互动
详细描述
口语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口语教学 的主要目的是让留学生能够流利、准确地表达自己的 意思,提高其口语交流能力。因此,口语教学注重实 践性和互动性,教师需要创造真实的语境和交流机会 ,让留学生通过实际交流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同时 ,教师还需要注重培养留学生的听力能力,以帮助他 们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汉语口语。
语法教学
总结词
难点、结构、变化
详细描述
语法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之一。汉语语法与很多 语言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语序、时态、语气等方面的 差异,这使得留学生常常会遇到语法方面的困难。因此 ,语法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教授 基础语法知识,如句子结构、时态、语气等,教师可以 帮助留学生掌握汉语语法规则,并逐步提高其语法应用 能力。同时,教师还需要注重讲解语法变化规则,以帮 助留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语法。

对外汉语重要语法点及其教学课件

对外汉语重要语法点及其教学课件

02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
语法教学的目的和原则
目的
培养学生正确、得体地使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原则
以实用为导向,注重实践和互动,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和运用汉语语法。
常用汉语语法点
时态
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如 :现在+吃+饭。
虚拟语气
表示与实际情况相反的假设或 愿望,如:如果+现在+下雨 ,我就不会出门。
THANKS
常用汉语口语表达的讲解与练习
讲解
选取常用的汉语口语表达,如问候、介 绍、感谢、道歉等,讲解其语义、语用 和语境,明确使用的场合和对象。
VS
练习
通过模仿、重复、替换、扩展等练习方式 ,引导学生掌握常用汉语口语表达的语音 、语调和语速,加深对实际运用的理解。
口语交流活动的组织与引导
活动
设计多种口语交流活动,如角色扮演、话题 讨论、小组辩论等,创造真实的口语交际环 境,激发学生的口语表达欲望。
中国传统文化的讲解与体验
讲解内容
包括中国历史、哲学、文学、艺术、节日、习俗等方 面。
体验方式
通过图片、视频、实物展示等方式让学习者直观感受 中华文化的魅力;开展中华文化体验活动,如包饺子 、写毛笔字、画国画等,让学习者亲身体验中华文化 。
当代中国文化的讲解与体验
讲解内容
包括中国的社会制度、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科技发 展等方面。
要点二
运用
通过阅读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阅读材料中的语言和文化 知识,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跨 文化意识和语言文化素养。
06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
文化教学的目的和原则
目的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习者对中华文化的理 解和认同,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

《对外汉语教学》课件

《对外汉语教学》课件

教学能力
• 了解对外汉语教学法 • 有系统、科学的教学方法
素质养成
• 快速适应不同学生 • 耐心、责任感和爱心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
与文化融合
结合汉语教学的内容和文化背景,进行文化教育。
文化探究
通过一些文化活动、讲座等形式,探究中国文化。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言测试
1
HSK汉语水平考试
国家汉办主管的汉语考试。
《对外汉语教学》PPT课 件
这是一份关于对外汉语教学的PPT课件,让我们一起了解和探讨对外汉语教 学的方方面面。
概述对外汉语教学
定义
对外汉语教学指针对非汉语 母语者进行的汉语教学。
特点
需要教师精通汉语,理解学 生背景并满足他们的需求。
目的
帮助学生获取汉语语言和文 化素养,增进汉语和其他文 化的交流。
2 提高国际竞争力
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对外汉语教学有助于提高国际竞争力。
3 增进国际形象
对外汉语教学也是展示中国文化的一种方式,有助于增进国际形象。
对外汉语教学的对象及特点
对象
主要是非汉语母语国家的学生,包括儿童、青少年、 成人等。
特点
不同于汉语国家的汉语教学,需要更多关注学生语 言和文化背景,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教学。
教室、实验室、网络教学环境等。
2 教学材料
教科书、课本、网络课程等。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评估与考核
课堂表现
• 听力实践表现 • 口语表现 • 讨论和问答表现
考试评估
• 期中、期末考试 • HSK汉语水平考试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教学策略
1
因材施教
根据每个学生的程度和需要设计教学内容。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对外汉语教学总论一.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任务(一)性质、任务、根本目的1、性质: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教学,其性质是一种外语教学,也可以说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

2、任务:研究——(1)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原理;(2)教学的全过程;(3)教学体系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4)教学规律和学习规律。

并由此制订出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用以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

3、根本目的:培养学习者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培养外国汉语学习者用汉语进行社会交际的能力。

简单地说,就是培养汉语交际能力。

1)语言是交际工具,教语言就是要让学习者掌握这个工具。

2)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的目的是为了进行交际。

3)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之间联系密切,人员交流往来越来越多。

所以,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

需要掌握的几个重要概念:母语(Mother tongue)——从亲属角度,一般指本民族的语言。

外语(Foreign language)——从国别角度,一般指外国语或者外族语。

第一语言(First language)——人来到世界获得的第一种语言。

通常是指学习者的母语或本族语而言的。

第二语言(Second language)——第二语言是在获得第一语言之后学习或使用的其他语言。

目的语(Target language)——正在学习力求掌握的语言。

汉语教师的知识与能力结构1、语言基本知识与技能:包括汉语知识与技能、外语知识与技能2、文化与交际:包括中国文化与中外文化比较与跨文化交际3、第二语言习得与学习策略:帮助学生学习汉语4、教学方法:包括汉语教学法、测试与评估、汉语教学课程、大纲、教材与辅助材料和现代教育技术运用5、教师综合素质:职业素质、职业发展与职业道德。

依据《国际汉语教师标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二)第二语言教学包括:(1)中国人学外语;(2)少数民族学汉语;(3)少数民族学外语;(4)外国人学中文(三)“语言教学”和“语言学教学”的区别(1)目的不同:语言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不是讲授语言学知识。

(2)教学内容A. 学习语言四要素: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的规则,保证正确性。

B. 学习语言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的使用规则——语用规则,以保证语言的得体性。

C. 学习言语技能:听、说、读、写。

D. 学习相关文化知识:和语言使用相关的文化要素。

(3)教学原则:语言教学应生动、有条理,理论联系实际。

(4)教学方法:语言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教学以技能训练为主,教师适当总结、归纳规则。

(5)教学技巧:注重与忽略的问题。

(四)语言教学的教学原则(1)正确处理言语要素的传授与言语技能、言语交际技能训练的关系:掌握语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原则。

(2)正确处理语言的形式结构教学与语义结构教学的关系:语法—语义—语用相结合的原则。

(3)正确处理语言与文化、语言知识与言语要素的关系: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的原则。

(4)要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选择和编排教学内容,循序渐进:加强重复,螺旋式提高的原则。

(5)强化学习环境:自觉学习与自然习得相结合的原则。

(6)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原则。

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1、美国社会学家海姆斯提出“交际能力”:语法性;可接受性;得体性;实现频率。

2、社会语言学家认为语言交际能力包括:A.语言学能力:语音、词汇、语法、语义、听说读写B.社会语言学能力:功能、场合、社会地位、性别、身份、心理因素、行为语言、语体C.话语能力:即连贯的话D.交际策略:解释、迂回、改正、重复、忧郁、回避、猜测、语体转换、代码转换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一个人掌握语言要素和语用规则的能力,是一种内在的能力,属于语言的范畴。

语言要素包括:语音、词汇、语法、文字。

语用规则:语言的使用规则,根据一定的语境对谈话的内容、言语的语音形式、词、句式以及应对方式等进行选择的规则。

语言要素+语用规则=语言知识2. 语言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一个人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包括口头交际能力和书面交际能力,是一种外在的能力,属于言语范畴。

语言交际能力=言语技能+言语交际技能言语技能:听说读写的技能3. 语言要素、言语技能、言语交际技能的关系二.建国以后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概况(1)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1)初创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ª60年代初)1950年,清华大学成立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是我国第一个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专门机构)周培元、吕叔湘负责业务工作;邓懿、王还等6人授课。

2)巩固和发展阶段(60年代初—60年代中)1962年,北京外国语学院外国留学生部独立,成立了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是我国第一所以对外汉语教学为主要任务的高校)1964年,改名为北京语言学院。

. 1965年下半年,北语创办《外国留学生基础汉语教学通讯》(是我国第一份对外汉语教学的专业刊物)3)恢复阶段(70年代初—70年代后期)1972年10月,北语恢复,1973年秋开始接受留学生。

4)蓬勃发展阶段(70年代末至今)1987年7月,组成“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常设机构“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20世纪70’s下半期是对外汉语教学确立学科时期。

⏹学历教育:本科:1975年,北语试办四年制“汉语言”专业本科(留学生为对象);1983招收对外汉语专业硕士:1986年,北语开始招收现代汉语专业外国硕士研究生;1997年,北语建立全国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课程与教学论”硕士博士:1997 对外汉语教学方向的“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博士。

刊物1979年9月,《汉语教学与研究》在北语正式出版。

我国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的专业刊物1987年9月,《世界汉语教学》,转为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刊,季刊。

(96年选择)师资1983年,北语首先开设对外汉语教学本科专业。

1986年,北语、北大开始招研究生。

1997年,北语建立全国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教学论”(后改为“课程与教学论”)硕士专业,以及获准建立全国第一个带有对外汉语教学方向的“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学位点。

(2)对外汉语教学法的发展1)初创阶段(50年代初—60年代初)1958年,正式出版对外汉语教材《汉语教科书》。

(我国第一部正式出版的对外汉语教材)2)改进阶段(60 年代初—70 年代)⏹1977 年《汉语课本》首先引入了句型教学。

3)探索阶段(70年代初—80年代初)⏹1980年《基础汉语课本》以常用句型为重点4)改革阶段(80年代至今)⏹1981年出版《实用汉语课本》。

(是第一部吸收功能法优点的教材)三、与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相关的理论基础⏹组成:⏹语言学理论、心理学理论、教育学理论对外汉语教学规律是由语言学规律、心理学规律、一般教育规律等共同决定的。

3-1.语言学(1)普通语言学基础理论(2)汉语语言学基础理论(3)与语言学相关的跨学科分支学科理论⏹理论语言学注重的是:研究语言的结构。

⏹社会语言学注重的是:研究语言的社会功能。

⏹心理语言学关注的是:语言的(心理)过程3-2.心理学⏹为什么心理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之一?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几乎与一切学科都有关系。

语言教学活动的研究必然包括对学习者心理活动的研究。

2、语言习得理论和语言教学理论都离不开心理学理论。

历史上的每一种教学法流派都有一(1)跟语言学习相关的心理学基本概念A、注意:注意是人们对外界作用于感官的信息刺激做出的选择性反应。

B. 知觉:是将感官获得的信息转化为有组织有意义的整体的过程。

C. 记忆:指知觉到的信息被编码、转化、联系、储存、复述、回忆以及遗忘的加工过程。

D. 遗忘:与记忆相对,是一种普遍和自然的联系。

(2)语言学习跟人的心理活动的关系A. 认知风格:个体对信息加工的方式。

场依存性:看待事物往往倾向于从宏观上从整体上审视。

场独立性:看待事物常常倾向于以微观为基点,善于对每一个具体信息做出分析和辨认,而较少受整体背景影响。

沉思型:深思熟虑,谨慎而全面地检查各种假设,错误较少。

冲动型:遇到问题急于作答,常常出错,元认知和记忆水平不高。

容忍倾向:易于接受概括性广的类别,能兼收并蓄。

排他倾向:易于接受概括性小的类别,有时会拒绝与他想法不一致的内容。

B. 情感因素a. 动机:是驱使人们活动的一种动因和力量,其中包括个人的意图、愿望、心理的冲动或企图达到的目标等。

b. 态度: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应,是情感上的好恶及因之而采取行动的倾向3-3.教育学(1)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底层结构:跟第二语言教学有关的客观条件。

⏹基础结构:有关理论和一定的教学经验。

⏹主体结构:包括总体设计、教材编写与选择、课堂教学、测试。

⏹上层结构:教学原则。

A. 总体设计:分析各种客观条件,综合考虑各种可能的教学措施并选择最佳教学方案。

B. 教材选用: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和主要依据。

C. 课堂教学:是全部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实施检验总体设计的内容。

D.成绩测试:不但是对课堂教学的检验,也是推动课堂教学、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

(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点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的:1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2 )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3 )学习应是创造和发现式活动;4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讲要点1、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与任务2、掌握几个基本概念:母语、外语、第一语言、第二语言、目的与3、语言教学与语言学教学的区别4、语言教学的主要教学原则5、语言能力与语言交际能力的定义及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6、了解建国以来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概况,特别是一些标志性的成就。

7、与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相关的理论基础第二讲:语言习得理论一、语言习得理论概述1、第一语言习得:通常指的是儿童不自觉地自然地掌握/获得第一语言(通常是母语)的过程和方法。

2、第二语言学习:通常指的是在学校环境(即课堂)中有意识地掌握第二语言的过程和方式。

3、第一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学习的对比(1)共同点:1)都是为了获得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

2)都需要建立声音和意义之间的联系。

3)都需要建立形式结构和语义结构的联系。

4)都需要经过感知、理解、模仿、记忆、巩固和应用几个阶段。

5)语法习得都有一定的顺序。

6)都使用某些相同的学习策略。

7)都是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相结合的结果。

(2)不同点:习得是潜意识的自然的获得;学习是有意识的掌握.1)学习的主体不同,理解和接受能力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