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式法测定纤维素

合集下载

沼气工艺

沼气工艺

2.纤维素的成分分析(1)Van Soest法原理:Van Soest 法在国内又称范式法,它是将样品经中性洗涤剂煮沸处理,不溶解的残渣为中性洗涤纤维,主要为细胞壁成分,其中包括半纤维素、纤维素、酸不溶木质素和硅酸盐。

样品经酸性洗涤剂处理,剩余的残渣为酸性洗涤纤维,其中包括纤维素、酸不溶木质素和硅酸盐,中性洗涤纤维与酸性洗涤纤维的差值即为半纤维素含量。

酸性洗涤纤维经72%硫酸处理后的残渣为酸不溶木质素和硅酸盐,从酸性洗纤维值中减去72%硫酸处理后的残渣为样品的纤维素含量。

将72%硫酸处理后的残渣先干燥,再灰化,在灰化过程中逸出的部分为酸性洗涤木质素的含量。

Van Soest法中性洗涤纤维测定步骤准确称取 1.000g 样品(通过40 目筛)置于直筒烧杯中,加入100ml 中性洗涤剂和数滴十氢化萘及0.5g 无水亚硫酸钠。

将烧杯套上冷凝装置于电炉上,在5~10min 内煮沸,并持续保持微沸60min。

煮沸完毕后,取下直筒烧杯,将烧杯中溶液倒入安装在抽滤瓶上已知重量的玻璃坩埚中进行过滤,将烧杯中的残渣全部移入,并用沸水冲洗玻璃坩埚与残渣,直到洗至滤液呈中性为止。

用20ml 丙酮冲洗二次,抽滤。

将玻璃坩埚置于105℃烘箱中烘2h 后,在干燥器中冷却30 min 称重,直称至恒重。

酸性洗涤纤维测定准确称取1.000g 样品(通过40 目筛)置于直筒烧杯中,加入100 ml 酸性洗涤剂和数滴十氢化萘及0.5g 无水亚硫酸钠。

将烧杯套上冷凝装置于电炉上,在5~10min 内煮沸,并持续保持微沸60min。

趁热用已知重量的玻璃坩埚抽滤,并用沸水反复冲洗玻璃坩埚及残渣至滤液呈中性为止。

用少量丙酮冲洗残渣至抽下的丙酮液呈无色为止,并抽净丙酮。

将玻璃坩埚置于105℃烘箱中烘2h 后,在干燥器中冷却30 min 称重,直称至恒重。

酸性洗涤木质素和酸不溶灰分(AIA)测定将酸性洗涤纤维加入5ml 72%硫酸中,在20℃消化3h 后过滤,并冲洗至中性。

范氏法与王玉万法植物纤维素测定方法探讨

范氏法与王玉万法植物纤维素测定方法探讨
王玉万法与范氏法在测定纤维素时样品消煮用的洗涤剂消煮时间及消煮方式均不同两种方法的样品处理程序对纤维素测定结果的影响尚不明确
2019 年第 60 卷第 3 期
427
文献著录格式: 李朝英,郑路,莫世宇. 范氏法与王玉万法植物纤维素测定方法探讨 [J]. 浙江农业科学,2019,60 ( 3) : 427-429. DOI: 10. 16178 / j. issn. 0528-9017. 20190326
称取样品 0. 250 0 g,加入 25 mL 酸性洗涤剂, 加 5 滴十氢化萘,瓶口加漏斗,保持小沸一定时 间,趁热倒入已知质量的 G2 玻璃坩埚抽滤,并用 热水冲洗残渣至滤液无泡沫且呈中性。用丙酮冲洗 残渣至滤液呈无色,抽净丙酮并烘干称重。倒入 3 mL的 72% 硫 酸,如 硫 酸 渗 滤 下 去 则 及 时 补 加, 室温放置 3 h 后用热水冲洗到中性,收集滤液,并 定容到 200 mL。残渣于 105 ℃ 烘 箱 中 烘 干 称 重, 计算含量。
多,易引入误差。范氏法与王玉万法的样品处理程序不同,但两者所测结果趋于一致,有良好的相关性,均适
用于植物纤维素的日常检测分析。
关键词: 植物; 纤维素; 范氏法; 王玉万法
பைடு நூலகம்
中图分类号: S13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0528-9017( 2019) 03-0427-03
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之一。纤维素 含量是评价植物细胞机械组织发达程度及作物抗倒 伏、抗病虫害能力的主要依据,还是鉴定粮食、蔬 菜及纤维作物产品品质的重要指标。纤维素是自然 界最为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在造纸、涂料、聚合物 等方面有广泛应用[1-3]。纤维素准确定量分析方法 的建立对纤维素的开发利用有着重要作用。当前, 纤维素含量测定方法主要有 NREL 法、王玉万法、 范氏法。NREL 法所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可对不同 极性或不同比例溶液中的多种成分进行准确检测分 析,但仪器昂贵,尚未普及。王玉万法和范氏法以 蒽酮比色法或重量法检测纤维素含量,检测设备简 单,适用于 大 多 数 实 验 室[4-5]。 其 中, 蒽 酮 法 的 测 定原理 是,纤 维 素 为 β-葡 萄 糖 残 基 组 成 的 多 糖, 在酸性条件下加热分解的 β-葡萄糖与蒽酮脱水缩 合,生成黄色的糠醛衍生物,由其颜色深浅可定量 测定纤维素含量高低。重量法的测定原理是,将样 品经酸 性 洗 涤 剂 消 煮 所 得 酸 性 洗 涤 纤 维 ( ADF) 加硫酸水解纤维素,抽滤清洗后残渣与 ADF 的差 值即为纤维素含量[6-7]。

范氏纤维素测定方法

范氏纤维素测定方法

原理:采用范氏(Van Soest)的洗涤纤维分析法测定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原理:植物性饲料经中性洗涤剂煮沸处理,不溶解的残渣为中性洗涤纤维,主要为细胞壁成分,其中包括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和硅酸盐。

植物性饲料经酸性洗涤剂处理,剩余的残渣为酸性洗涤纤维,其中包括纤维素、木质素和硅酸盐。

酸性洗涤纤维经72%硫酸处理后的残渣为木质素和硅酸盐,从酸性洗涤纤维值中减去72%硫酸处理后的残渣为饲料的纤维素含量。

将72%硫酸处理后的残渣灰化,在灰化过程中逸出的部分为酸性洗涤木质素(ADL)的含量。

溶剂配制:中性洗涤剂(3%十二烷基硫酸钠):准确称取18.6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C10H14O8Na2•2H2O,分析纯)和6.8g硼酸钠(Na2B4O7•10H2O,分析纯)放入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加热溶解后,再加入30g十二烷基硫酸钠(C12H25NaO4S,分析纯)和10ml乙二醇乙醚(C4H10O2,分析纯);再称取4.56 g无水磷酸氢二钠(Na2HPO4,分析纯)置于另一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微微加热溶解后,倒入前一个烧杯中,在容量瓶中稀释至1000ml,其中pH 值约为6.9~7.1(pH值一般勿需调整);1N硫酸:量取约27.87 ml浓硫酸(分析纯,比重1.84,98%),徐徐加入已装有500ml 蒸馏水的烧杯中,冷却后注入1000ml容量瓶定容,标定;酸性洗涤剂(2%十六烷三甲基溴化铵):称取20g十六烷三甲基溴化铵(CTAB,分析纯)溶于1000ml1N硫酸,必要时过滤;操作步骤:准确称取1.0000g样品(通过40目筛)置于直筒烧杯中,加入100 ml 酸性洗涤剂和数滴十氢化萘及0.5g无水亚硫酸钠。

将烧杯套上冷凝装置于电炉上,在5~10min内煮沸,并持续保持微沸60min。

趁热用已知重量的玻璃坩埚抽滤,并用沸水反复冲洗玻璃坩埚及残渣至滤液呈中性为止。

范氏洗涤法纤维素分析法

范氏洗涤法纤维素分析法

范氏洗涤法纤维素分析法实验试剂与器材1、中性洗涤剂:准确称取18.6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C10H14O8Na2•2H2O,分析纯)和 6.8g硼酸钠(Na2B4O7•10H2O,分析纯)放入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加热溶解后,再加入30g十二烷基硫酸钠(C12H25NaO4S,分析纯)和10ml乙二醇乙醚(C4H10O2,分析纯);再称取4.56 g无水磷酸氢二钠(Na2HPO4,分析纯)置于另一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微微加热溶解后,倒入前一个烧杯中,在容量瓶中稀释至1000ml,其中pH 值约为6.9~7.1(pH值一般勿需调整)2、酸性洗涤剂:称取20g十六烷三甲基溴化铵(CTAB,分析纯)溶于1000ml1N硫酸,必要时过滤3、1N硫酸(72%硫酸): 量取约27.87 ml浓硫酸(分析纯,比重1.84,98%),徐徐加入已装有500ml蒸馏水的烧杯中,冷却后注入1000ml容量瓶定容,标定4、十氢化萘5、无水亚硫酸钠6、玻璃坩埚实验步骤1、中性洗涤纤维测定准确称取1.0000g样品W(通过40目筛)置于直筒烧杯中,加入100ml中性洗涤剂和数滴十氢化萘及0.5g无水亚硫酸钠。

将烧杯套上冷凝装置于电炉上,在5~10min内煮沸,并持续保持微沸60min。

(注意加水保持刻度在100ml)煮沸完毕后,取下直筒烧杯,趁热用已知重量的玻璃坩埚W2进行抽滤,将烧杯中的残渣全部移入,并用沸水冲洗玻璃坩埚与残渣,直洗至滤液呈中性为止。

用20ml丙酮冲洗二次,抽滤。

将玻璃坩埚置105℃烘箱中烘2h后,在干燥器中冷却30 min称重,直称至恒重W1。

中性洗涤纤维含量的计算:NDF(%)=(W1-W2)/ W×1002、酸性洗涤纤维测定准确称取1.0000g样品G(通过40目筛)置于直筒烧杯中,加入100 ml酸性洗涤剂和数滴十氢化萘及0.5g无水亚硫酸钠。

将烧杯套上冷凝装置于电炉上,在5~10min内煮沸,并持续保持微沸60min。

秸秆中纤维素_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几种测定方法对比

秸秆中纤维素_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几种测定方法对比

秸秆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几种测定方法对比陈贤情 商晋 宋慧芳 郭康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陕西杨凌西农路22号,712100)摘 要:农作物秸秆的基本物理化学特性是的其综合利用重要依据。

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其测定方法各有利弊。

本文对比了几种不同测试方法和测试手段,从耗时、操作难易程度和数据可靠性等方面对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测定方法进行综合比较,给出了各测试方法的优缺点,并对几种改进方法作了介绍。

其中,Van Soest方法比较简单实用,一般实验室都能进行,但结果准确性低并且过滤困难;王玉万法可以同时进行多个试样的分析,但测定纤维素含量偏高,半纤维素含量偏低;高效液相色谱法数据可靠,重复性好,但仪器贵,测试成本较高。

关键词:秸秆,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0 引 言中国秸秆资源丰富,但是大部分被当作肥料直接还田或者被当作燃料烧掉,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较深层次的秸秆加工技术应运而生,如秸秆生物质气化技术、颗粒炭化技术、秸秆纤维的生物转化等。

农作物秸秆的基本物理化学特性是的其综合利用重要依据,秸秆的基本组织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其含量的多少为其综合利用提供重要依据。

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测定方法有多种。

Van Soest于1967年提出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的测定程序,得到研究学者的普遍应用; 1987年王玉万等提出了木质纤维素固体基质发酵物中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定量测定分析程序;Van Soest于1991年对其方法进行了改进;李华针对Van Soest法进行了进一步改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国际可再生能源实验室发布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测定结果比较可靠。

本文对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的几种测定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旨在为测定秸秆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提供方法参考,为不同检测目的的学者提供选择依据。

1 方法原理1.1 Van Soest法Van Soest法在国内又称范式法,它是将样品经中性洗涤剂煮沸处理,不溶解的残渣为中性洗涤纤维,主要为细胞壁成分,其中包括半纤维素、纤维素、酸不溶木质素和硅酸盐。

纤维素_半纤维素_木质素等植物组成成分的测定

纤维素_半纤维素_木质素等植物组成成分的测定

纤维素测定: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之一,纤维素含量的多少,关系到植物细胞机械组织发达与否。

因而影响作物的抗倒伏,抗病虫害能力的强弱。

测定粮食、蔬菜及纤维作物产品中纤维素含量是鉴定其品质好坏的重要指标。

一、原理纤维素(cellulose)为β-葡萄糖残基组成的多糖,在酸性条件下加热能分解成β-葡萄糖。

β-葡萄糖在强酸作用下,可脱水生成β-糠醛类化合物。

β-糠醛类化合物与蒽酮脱水缩合,生成黄色的糠醛衍生物。

颜色的深浅可间接定量测定纤维素含量。

二.材料、仪器设备及试剂(一)材料:烘干的米、面粉或风干的棉、麻纤维。

(二)仪器设备:1. 小试管;2. 量筒;3. 烧杯;4. 移液管;5. 容量瓶;6. 布氏漏斗;7. 分析天平;8. 水浴锅;9. 电炉;10. 分光光度计。

(三)试剂:1. 60%H2SO4溶液;2. 浓H2SO4(AR);3. 2%蒽酮试剂:将2g蒽酮溶解于100ml乙酸乙酯中,贮放于棕色试剂瓶中;4. 纤维素标准液:准确称取100mg纯纤维素,放入100ml量瓶中,将量瓶放入冰浴中,然后加冷的60%H2SO460~70ml,在冷的条件下消化处理20~30min;然后用60%H2SO4稀释至刻度,摇匀。

吸取此液5.0ml放入另一50ml量瓶中,将量瓶放入冰浴中,加蒸馏水稀释至刻度,则每ml含100μg纤维素。

三.实验步骤(一)求测纤维素标准回归方程1. 6支小试管,分别放入0,0.40,0.80,1.20,1.60,2.00ml纤维素标准液,然后分别加入2.00,1.60,1.20,0.80,0.40,0ml蒸馏水,摇匀,则每管依次含纤维素0,40,80,120,160,200μg。

2. 向每管加0.5ml2%蒽酮,再沿管壁加5.0ml浓H2SO4,塞上塞子、摇匀,静置1min。

然后在620nm下,求测不同含量纤维素溶液的吸光度。

3. 以测得的吸光度为Y值,对应的纤维素含量为X值,求得Y随X而变的回归方程。

范氏测定纤维素含量法

范氏测定纤维素含量法

范氏测定纤维素含量法原理采用范氏(Van Soest)的洗涤纤维分析法测定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原理:植物性饲料经中性洗涤剂煮沸处理,不溶解的残渣为中性洗涤纤维,主要为细胞壁成分,其中包括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和硅酸盐。

植物性饲料经酸性洗涤剂处理,剩余的残渣为酸性洗涤纤维,其中包括纤维素、木质素和硅酸盐。

酸性洗涤纤维经72%硫酸处理后的残渣为木质素和硅酸盐,从酸性洗涤纤维值中减去72%硫酸处理后的残渣为饲料的纤维素含量。

将72%硫酸处理后的残渣灰化,在灰化过程中逸出的部分为酸性洗涤木质素(ADL)的含量。

试剂的配制中性洗涤剂(3%十二烷基硫酸钠):准确称取18.6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C10H14O8Na2•2H2O,分析纯)和6.8g硼酸钠(Na2B4O7•10H2O,分析纯)放入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加热溶解后,再加入30g十二烷基硫酸钠(C12H25NaO4S,分析纯)和 10ml乙二醇乙醚(C4H10O2,分析纯);再称取4.56 g无水磷酸氢二钠(Na2HPO4,分析纯)置于另一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微微加热溶解后,倒入前一个烧杯中,在容量瓶中稀释至1000ml,其中pH 值约为6.9~7.1(pH值一般勿需调整);1N硫酸:量取约27.87 ml浓硫酸(分析纯,比重1.84,98%),徐徐加入已装有500ml蒸馏水的烧杯中,冷却后注入1000ml容量瓶定容,标定;酸性洗涤剂(2%十六烷三甲基溴化铵):称取20g十六烷三甲基溴化铵(CTAB,分析纯)溶于1000ml1N硫酸,必要时过滤;仪器及试剂试剂仪器操作步骤中性洗涤纤维测定准确称取1.0000g样品(通过40目筛)置于直筒烧杯中,加入100ml中性洗涤剂和数滴十氢化萘及0.5g无水亚硫酸钠。

将烧杯套上冷凝装置于电炉上,在5~10min内煮沸,并持续保持微沸60min。

煮沸完毕后,取下直筒烧杯,将烧杯中溶液倒入安装在抽滤瓶上的已知重量的玻璃坩埚中进行过滤,将烧杯中的残渣全部移入,并用沸水冲洗玻璃坩埚与残渣,直洗至滤液呈中性为止。

范氏测定纤维素含量法.doc

范氏测定纤维素含量法.doc

范氏测定纤维素含量法原理采用范氏(Van Soest)的洗涤纤维分析法测定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原理: 植物性饲料经中性洗涤剂煮沸处理,不溶解的残渣为中性洗涤纤维,主要为细胞壁成分,其中包括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和硅酸盐。

植物性饲料经酸性洗涤剂处理,剩余的残渣为酸性洗涤纤维,其中包括纤维素、木质素和硅酸盐。

酸性洗涤纤维经72%硫酸处理后的残渣为木质素和硅酸盐,从酸性洗涤纤维值中减去72%硫酸处理后的残渣为饲料的纤维素含量。

将72%硫酸处理后的残渣灰化,在灰化过程中逸出的部分为酸性洗涤木质素(ADL)的含量。

试剂的配制中性洗涤剂(3%十二烷基硫酸钠):准确称取18.6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C10H14O8Na2•2H2O,分析纯)和6.8g硼酸钠(Na2B4O7•10H2O,分析纯)放入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加热溶解后,再加入30g十二烷基硫酸钠(C12H25NaO4S,分析纯)和10ml 乙二醇乙醚(C4H10O2,分析纯);再称取4.56 g无水磷酸氢二钠(Na2HPO4,分析纯)置于另一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微微加热溶解后,倒入前一个烧杯中,在容量瓶中稀释至1000ml,其中pH 值约为6.9~7.1(pH值一般勿需调整);1N硫酸:量取约27.87 ml浓硫酸(分析纯,比重1.84,98%),徐徐加入已装有500ml蒸馏水的烧杯中,冷却后注入1000ml 容量瓶定容,标定;酸性洗涤剂(2%十六烷三甲基溴化铵):称取20g十六烷三甲基溴化铵(CTAB,分析纯)溶于1000ml1N硫酸,必要时过滤;操作步骤中性洗涤纤维测定准确称取1.0000g样品(通过40目筛)置于直筒烧杯中,加入100ml中性洗涤剂和数滴十氢化萘及0.5g无水亚硫酸钠。

将烧杯套上冷凝装置于电炉上,在5~10min内煮沸,并持续保持微沸60min。

煮沸完毕后,取下直筒烧杯,将烧杯中溶液倒入安装在抽滤瓶上的已知重量的玻璃坩埚中进行过滤,将烧杯中的残渣全部移入,并用沸水冲洗玻璃坩埚与残渣,直洗至滤液呈中性为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理采用范氏(Van Soest)的洗涤纤维分析法测定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原理: 植物性饲料经中性洗涤剂煮沸处理,不溶解的残渣为中性洗涤纤维,主要为细胞壁成分,其中包括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和硅酸盐。

植物性饲料经酸性洗涤剂处理,剩余的残渣为酸性洗涤纤维,其中包括纤维素、木质素和硅酸盐。

酸性洗涤纤维经72%硫酸处理后的残渣为木质素和硅酸盐,从酸性洗涤纤维值中减去72%硫酸处理后的残渣为饲料的纤维素含量。

将72%硫酸处理后的残渣灰化,在灰化过程中逸出的部分为酸性洗涤木质素(ADL)的含量。

试剂的配制中性洗涤剂(3%十二烷基硫酸钠):准确称取18.6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C10H14O8Na2•2H2O,分析纯)和6.8g硼酸钠(Na2B4O7•10H2O,分析纯)放入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加热溶解后,再加入30g十二烷基硫酸钠(C12H25NaO4S,分析纯)和 10ml乙二醇乙醚(C4H10O2,分析纯);再称取4.56 g无水磷酸氢二钠(Na2HPO4,分析纯)置于另一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微微加热溶解后,倒入前一个烧杯中,在容量瓶中稀释至1000ml,其中pH 值约为6.9~7.1(pH值一般勿需调整); 1N 硫酸:量取约27.87 ml浓硫酸(分析纯,比重1.84,98%),徐徐加入已装有500ml蒸馏水的烧杯中,冷却后注入1000ml容量瓶定容,标定;酸性洗涤剂(2%十六烷三甲基溴化铵):称取20g十六烷三甲基溴化铵(CTAB,分析纯)溶于1000ml1N硫酸,必要时过滤;中性洗涤纤维测定准确称取1.0000g样品(通过40目筛)置于直筒烧杯中,加入100ml中性洗涤剂和数滴十氢化萘及0.5g无水亚硫酸钠。

将烧杯套上冷凝装置于电炉上,在5~10min内煮沸,并持续保持微沸60min。

煮沸完毕后,取下直筒烧杯,将烧杯中溶液倒入安装在抽滤瓶上的已知重量的玻璃坩埚中进行过滤,将烧杯中的残渣全部移入,并用沸水冲洗玻璃坩埚与残渣,直洗至滤液呈中性为止。

用20ml丙酮冲洗二次,抽滤。

将玻璃坩埚置于105℃烘箱中烘2h后,在干燥器中冷却30 min称重,直称至恒重。

酸性洗涤纤维测定准确称取1.0000g样品(通过40目筛)置于直筒烧杯中,加入100 ml酸性洗涤剂和数滴十氢化萘及0.5g无水亚硫酸钠。

将烧杯套上冷凝装置于电炉上,在5~10min内煮沸,并持续保持微沸60min。

趁热用已知重量的玻璃坩埚抽滤,并用沸水反复冲洗玻璃坩埚及残渣至滤液呈中性为止。

用少量丙酮冲洗残渣至抽下的丙酮液呈无色为止,并抽净丙酮。

将玻璃坩埚置于105℃烘箱中烘2h后,在干燥器中冷却30 min称重,直称至恒重。

酸性洗涤木质素和酸不溶灰分(AIA)测定将酸性洗涤纤维加入72%硫酸,在20℃消化3h后过滤,并冲洗至中性。

消化过程中溶解部分为纤维素,不溶解的残渣为酸性洗涤木质素和酸不溶灰分,将残渣烘干并灼烧灰化后即可得出酸性洗涤木质素和酸不溶灰分的含量。

结果计算中性洗涤纤维含量的计算:NDF(%)=(W1-W2)/ W×100式中:W1—玻璃坩埚和NDF重(gW2—玻璃坩埚重(g) W—试样重(g)酸性洗涤纤维含量的计算:ADF(%)=(G1-G2)/G×100式中:G1—玻璃坩埚和ADF重(g) G2—玻璃坩埚重(g) W—试样重(g)半纤维素含量的计算:半纤维素(%)=NDF(%)-ADF(%)纤维素含量的计算:纤维素=ADF(%)-经72%硫酸处理后的残渣(%)酸性洗涤木质素(ADL)含量的计算:ADL(%)=残渣(%)-灰分(硅酸盐,%)酸性洗涤木质素和酸不溶灰分(AIA)测定的优化:把酸性洗涤纤维置于50ml烧杯中,加入5ml 72%硫酸,20℃水解3h,然后加水45ml,室温过夜,次日用已称恒重的3号砂芯漏斗过滤,水洗残渣至pH6.5,于60℃烘干,称重。

把剩余残渣在马福炉中550℃经2.5h灰化,测得灰分重量。

洗涤优化:经过实际试验,发现中性洗涤纤维测定和酸性洗涤纤维测定中用丙酮冲洗这步效果不大,测量精度要求不高时,可省略。

方法一:化学滴定法(我们测定出来的结果较文献报道偏低)(一)纤维素含量的测定1. 所需溶液硝酸和醋酸的混合液,0.5N重铬酸钾溶液,试亚铁灵指示剂0.1N硫酸亚铁铵溶液,浓硫酸,0.1N重铬酸钾溶液。

2. 实验步骤(1)配制所需的各种溶液,硫酸亚铁铵溶液在使用的一周内准备,并在使用当天测定其滴定度K。

用该硫酸亚铁铵溶液滴定25mL 0.1N的重铬酸钾溶液,用去m mL。

K= 25×0.1/m(2)称取自然风干的生物质粉末0.05-0.06g,数值为n(3)装入离心管内,加入硝酸和醋酸的混合液5mL(4)塞住离心管,在沸水中煮沸25min,并定期搅拌(5)离心,倒去清液,加入蒸馏水离心洗涤沉淀,共洗三次(6)加入10mL 0.5N的重铬酸钾溶液和8mL浓硫酸,搅匀,放入开水中10min,并定期搅拌(7)冷却,倒入锥形瓶中,用少许蒸馏水冲洗沉淀,滴入3滴试亚铁灵试剂,用0.1N的硫酸亚铁铵溶液滴定,用去b mL,由黄色经黄绿色至红褐色为终点(8)用0.1N的硫酸亚铁铵溶液单独滴定加入8mL浓硫酸和10mL 0.5N重铬酸钾溶液,用去a mL (9)生物质中纤维素的含量计算公式x% = 0.675×K(a-b)/n(二)半纤维素含量的测定1. 所需溶液80%硝酸钙溶液,2N盐酸,酚酞指示剂,2N氢氧化钠溶液,碱性铜试剂,草酸-硫酸混合液,0.5%淀粉,0.01N硫代硫酸钠溶液。

2. 实验步骤(1)称取自然风干的生物质粉末0.1-0.2g,数值为n(2)装入小烧杯中,加入15mL 80%的硝酸钙溶液,盖好加热至沸腾,在慢慢沸腾的情况下加热5min (3)分步离心,分别用10mL热水洗涤沉淀三次(4)在沉淀中加入10mL 2N的盐酸,搅匀,沸水浴中搅拌情况下微沸45min(5)离心,残渣分别用10mL蒸馏水冲洗三次,冲洗后的水溶液合并在离心液中(6)加入1滴酚酞,用2N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到显橙红色(7)转入100mL的容量瓶,稀释到刻度(8)用干燥滤纸过滤到干燥烧杯中(9)移液管吸取10mL滤液,加入10mL碱性铜试剂,盖好在沸水中煮15min(10)冷却,加入5mL草酸-硫酸混合液,加入0.5mL 0.5%淀粉,用0.01N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至蓝色消失,用去b mL(11)取10mL碱性铜试剂,加5mL草酸-硫酸混合液,再加10mL滤液,加入0.5mL 0.5%的淀粉,0.01N 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至蓝色消失,用去a mL(12)生物质中半纤维素的含量计算公式x% = 0.9×100 [ 248-(a-b)](a-b)/10000×10×n (三)木质素含量的测定1. 所需溶液1%醋酸,丙酮,73%硫酸,10%氯化钡溶液,0.5N重铬酸钾溶液,浓硫酸,0.1 N硫酸亚铁铵溶液,试亚铁灵指示剂。

2. 实验步骤(1)标定新配的0.1N硫酸亚铁铵溶液, 滴定度为K(2)称取自然风干的生物质粉末0.05-0.1g,数值为n(3)装入离心管,加入10mL 1%醋酸,摇动5min混匀(4)离心,用5mL 1%醋酸洗沉淀(5)加丙酮3-4mL,在摇荡的情况下浸泡3min,洗三次(6)用玻璃棒将沉淀沿管壁分散开,将离心管放热水中使沉淀充分干燥(7)在干燥沉淀中加入73%硫酸3mL,用玻璃棒搅匀,挤压成均匀的浆液(8)室温下放置一夜(9)加入10mL蒸馏水,搅匀,置沸水中5min(10)冷却,加入0.5mL 10%氯化钡溶液,搅匀,离心,倒出清液,分别用10mL蒸馏水冲洗沉淀两次,每次要混匀(11)沉淀中加入10mL 0.5N的重铬酸钾溶液和8mL浓硫酸,放入沸水不时搅拌15min(12)冷却,倒入锥形瓶中,用少许蒸馏水冲洗沉淀,滴入3滴试亚铁灵试剂,用0.1N的硫酸亚铁铵溶液滴定,用去b mL,由黄色经黄绿色至红褐色为终点(13)用0.1N的硫酸亚铁铵溶液单独滴定加入8mL浓硫酸的10mL 0.5N重铬酸钾溶液,用去a mL(14)生物质中木质素的含量计算公式x% = 0.433×K (a-b)/n半纤维素含量的测定<?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p 方法原理用沸腾的80%硝酸钙溶液使淀粉溶解,同时将干扰测定半纤维素的溶于水的其它碳水化合物除掉。

将沉淀用蒸馏水冲洗以后,用较高浓度的盐酸,大大缩短半纤维素的水解时间,水解得到的糖溶液,稀释到一定体积,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其中的总糖量用铜碘法测定半纤维素含量的测定所需溶液(1)80%硝酸钙溶液(2)2 mol/l盐酸(3)酚酞指示剂(4)2 mol/l氢氧化钠溶液(5)碱性铜试剂(配置方法:称取无水Na2CO3 40g,溶于100ml蒸馏水中,溶后加酒石酸7.5g若不易溶解可稍加热,冷却后移入1000ml的容量瓶中。

另取纯结晶CuSO4 4.5g溶200ml蒸馏水中,溶后再将此溶液倾入上述容量瓶内,加蒸馏水至1000ml刻度,放置备用)(6)草酸-硫酸混合液(7)0.5%淀粉(8)0.1mol/l 硫代硫酸钠溶液p 实验步骤(3个平行)(1)称取自然风干的生物质粉末0.1-0.2g,数值为n(2)装入10ml 离心管中,加入10mL 80%的硝酸钙溶液,盖好加热至沸腾,在慢慢沸腾的情况下加热5min (3)分步离心,分别用10mL热水洗涤沉淀3次,之后加5ml丙酮再洗3次。

(4)在沉淀中加入10mL 2 mol/l的盐酸,搅匀,沸水浴中不停搅拌情况下微沸45min(5)离心,残渣分别用10mL蒸馏水冲洗三次,冲洗后的水溶液合并在离心液中。

(注意:离心液千万别倒掉了,要倒在三角瓶中)(6)加入1滴酚酞,用2 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到显橙红色(或者成为玫瑰色)(7)转入100mL的容量瓶,稀释到刻度(8)用干燥滤纸过滤到干燥烧杯中(注:抛弃最初滤出的少量滤液)(9)移液管吸取10mL滤液装入大试管中,加入10mL碱性铜试剂,盖好在沸水中煮15min(10)冷却,加入5mL草酸-硫酸混合液(加酸混合的时候必须在不断搅拌的情况下加入),再加入0.5mL 0.5%淀粉,用0.1 mol/l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至蓝色消失,用去b mL(11)取10mL碱性铜试剂,加5mL草酸-硫酸混合液,再加10mL滤液,加入0.5mL 0.5%的淀粉,0.01N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至蓝色消失,用去a mL(做空白对照)(12)生物质中半纤维素的含量计算公式x%=0.9×100×[248-(a-b)](a-b)/(1000×n)纤维素的测定方法原理:生物质(浒苔、锯末和玉米秸秆)在加热的情况下用醋酸和硝酸的混合液处理,在这种情况下,细胞间的物质被溶解,纤维素也分解成单个的纤维,木质素、半纤维素和其它的物质也被除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