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宝安区水资源公报
2013年广东省环境状况公报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Guangdong Province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一条“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定期发布环境状况公报”的规定,现发布2013年度广东省环境状况公报。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厅长第一章 环境状况第一章 环境状况(一) 城市空气2013年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及顺德区二氧化硫(SO2)年平均浓度为19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NO2)年均浓度为30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为60微克/立方米,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全省城市空气污染指数API达标率为97.5%,比2012年下降2个百分点。
珠三角10个城市(区)二氧化硫年均浓度为22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为70微克/立方米,两项指标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下称“新标准”)二级标准;二氧化氮年一. 大气环境- -2013 Report on the state of Guangdong provincial environment 2013年广东省环境状况公报- -均浓度为42微克/立方米,略高于“新标准”二级标准40微克/立方米限值;细颗粒物(PM 2.5)年均浓度为47微克/立方米,高于“新标准”二级标准35微克/立方米限值。
臭氧(O 3)日最大8小时均值的第90百分位数为123~191微克/立方米,其中广州、深圳、珠海、惠州4个城市达到“新标准”160微克/立方米要求,6个城市(区)超标;一氧化碳(CO )日均值第95百分位数为1.3~2.2毫克/立方米,均达到“新标准”二级标准。
珠三角城市空气质量指数AQI达标率平均为76.3%,高出全国74个重点城市(平均达标率60.5%)15.8个百分点(根据环境保护部发布的2013年重点区域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
南阳水资源公报2013

2013 年全市地表水资源量 18.66 亿 m3,全市地下水资源量为 13.85 亿 m3,扣除地表水与 地下水之间的重复计算量 8.52 亿 m3,全市水资源总量为 23.97 亿 m3。
综述
南阳市水资源公报 2013
NANYANG WATER RESOURCES BULLETIN
南阳市行政区面积 24139km2(不含邓州市,本公报数据除降水量外,其余数据均不含邓 州市),分属长江、淮河两大流域,其中长江流域面积为 21412km2,淮河流域面积为 2727km2。 按水资源分区,全市划分为唐白河区、丹江口以上区、淮河上游王家坝以上(南岸区)、王蚌 区间北岸(沙颍河、涡河)4 个流域三级区 1。全市山区、岗地、平原分别占全市总面积的 60.8%、 18.4%、20.8%。
二、地表水资源量
4
南阳市水资源公报 2013
NANYANG WATER RESOURCES BULLETIN 地表水资源量指河流、湖泊、冰川等地表水体的动态水量,即天然河川径流量。2013 年全市地表水资源量 18.66 亿 m3(折合径流深 71.8mm)。 按流域分析计算,唐白河区地表水资源量为 11.14 亿 m3,比多年均值(37.54 亿 m3)减 少 70.3%,比上年减少 62.0%;丹江口以上区地表水资源量为 4.08 亿 m3,比多年均值(14.41 亿 m3)减少 71.7%,比上年减少 57.3%;淮河上游王家坝以上(南岸区)地表水资源量为 1.73 亿 m3,比多年均值(5.29 亿 m3)减少 67.3%,比上年减少 11.3%;王蚌区间北岸(沙 颍河、涡河)地表水资源量为 1.71 亿 m3,比多年均值(3.54 亿 m3)减少 51.9%,比上年减 少 50.6%。 全市 12 个县区中,地表水资源量与上年相比,减少幅度在一半以上的县分别是南召县、 西峡县、内乡县、淅川县,唐河县,其中南召县比去年减少高达 74.4%,其余县区的减少幅 度在 23.0%-49.4%之间。2013 年南阳市流域及行政分区地表水资源量详见图 5、图 6 及表 2。 2013 年全市入境水量 7.85 亿 m3,比上年度减少 35.3%。其中丹江水系入境 6.58 亿 m3, 唐白河水系入境 1.27 亿 m3。全市出境水量 26.53 亿 m3,比上年度减少 45.9%。其中长江流 域出境 23.29 亿 m3,淮河流域出境 3.24 亿 m3。
深圳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深圳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深圳市统计局•【公布日期】2014.04.08•【字号】•【施行日期】2014.04.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深圳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深圳市统计局2014年4月8日)2013年,面对十分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深圳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努力创造科学发展的“深圳质量”,全市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完成了全年经济发展主要目标。
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发展。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本地生产总值14500.23亿元,比上年增长10.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25亿元,下降19.8%;第二产业增加值6296.84亿元,增长9.0%;第三产业增加值8198.14亿元,增长11.7%。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不到0.1%;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43.4%和56.6%。
人均生产总值136947元/人,增长9.6%,按2013年平均汇率折算为22112美元。
图1 2008-2013年本地生产总值在现代产业中,现代服务业增加值5492.37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先进制造业增加值4162.87亿元,增长12.2%;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3370.67亿元,增长12.3%。
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504.09亿元,增长9.0%;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765.43亿元,增长14.2%;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269.77亿元,增长2.5%;房地产业增加值1334.42亿元,增长10.8%。
民营经济增加值5620.82亿元,增长11.2%。
四大支柱产业中,金融业增加值2008.16亿元,比上年增长15.0%;物流业增加值1445.62亿元,增长11.4%;文化产业增加值1085.94亿元,增长14.5%;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4652.00亿元,增长12.4%。
2013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13年中国水资源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2013年,我国干旱、洪涝及台风灾害频发、重发,黑龙江、嫩江、松花江发生流域性大洪水,其中黑龙江下游洪水超百年一遇。
一些地区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暴雨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
有14个台风影响我国,9个在东南沿海登陆,双台风甚至三台风生成较多,风雨、潮洪交织影响。
西南、西北等地发生冬春旱,江淮、江南及西南部分地区发生严重伏旱。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水利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和汪洋副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精神,超前部署、科学防控、有效应对,防汛抗旱取得重大胜利,洪涝灾害死亡人数较2000年以来均值减少5成,完成抗旱浇地3.7亿亩次,解决了2007万农村群众因旱临时饮水困难,最大程度减轻了灾害损失,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乡供水安全。
2013年,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取得显著成效。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部建立由政府主要负责人负总责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行政首长负责制,水利部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10个部门组建考核工作组。
绝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完成控制指标分解到地级行政区域。
重要跨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工作有序推进,基本实现省界缓冲区水质断面监测全覆盖。
节水型社会建设深入开展,水利部联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开展节水产品普及推广和质量提升行动,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教育部开展节水型企业、单位、教育基地等节水载体建设。
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管理、入河排污口监管不断强化,地下水治理与保护逐步加强。
印发《水利部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启动46个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
实施应急水量统一调度,妥善处置浊漳河等19起突发水污染事件。
七大流域综合规划(修编)经国务院批复实施,水利规划体系不断完善。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全面完成,普查成果得到广泛应用。
一、水资源量降水量2013年,全国平均降水量661.9mm,折合降水总量62674.4亿m3,比常年值偏多3.0%。
2013年深圳环境状况公报

2014年度深圳市环境状况公报2014年,全市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水平。
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均符合国家二级标准;主要饮用水源水质良好,符合饮用水源水质要求;主要河流中下游氨氮、总磷等指标超标,其它指标达到国家地表水Ⅴ类标准;东部近岸海域海水水质达到国家海水水质第二类标准,西部近岸海域海水水质劣于第四类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处于一般(三级)水平;辐射环境处于安全状态。
一、环境空气(一)环境空气质量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达到国家一级(优)和二级(良)的天数共348天,占全年监测有效天数(364天)的95.6%(见图1),比上年增加24天;空气中首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见图2)。
全年灰霾天数68天,比上年减少30天。
图1 2014年深圳市空气质量级别天数臭氧20.3%细颗粒物24.9%二氧化硫3.8%可吸入颗粒物19.5%一氧化碳9.0%二氧化氮22.6%图2 2014年全市环境空气六项污染物负荷系数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一氧化碳日平均浓度和臭氧日最大8小时平均浓度达到二级标准天数比例分别为100%、99.2%、99.7%、96.7%、100%和98.9%。
全年二氧化硫平均浓度为9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2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平均浓度为35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5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PM 10)平均浓度为53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9微克/立方米;细颗粒物(PM 2.5)平均浓度为34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6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碳平均浓度为1.1毫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0.1毫克/立方米;臭氧平均浓度为57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上升5微克/立方米。
降水pH 年平均值为4.92,比上年下降0.09;酸雨频率为52.7%,比上年下降2.9个百分点。
全市年平均降尘量为3.8吨/平方公里·月,比上年上升0.3吨/平方公里·月,达到广东省推荐标准。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公报

塘 坝 窖 池 。 共 有 塘 坝 456.51 万 处 , 总 容 积 303.17 亿 立 方 米 ; 窖 池 689.31 万处,总容积 2.52 亿立方米。
五、水土保持情况
土壤侵蚀。 土壤侵蚀总面积 294.91 万平方公里(详见表 12)。
水 力 侵 蚀 面 积 129.32 万 平 方 公 里,按侵蚀强度分 ,轻度 66.76 万平方 公里, 中度 35.14 万平方公里, 强烈 16.87 万平方公里, 极强烈 7.63 万平 方公里,剧烈 2.92 万平方公里 。 风力 侵蚀面积 165.59 万平方公里 ,按侵蚀 强度分,轻度 71.60 万平方公里 ,中度
小计
98 002 756
大型 大(1)
127
大(2) 629
中型 3 938
9 323.12 7 499.85 5 665.07 1 834.78 1 119.76
小计 93 308
703.51
小型 小(1) 17 949
496.38
小(2) 75 359
207.13
1水
特别关注
CHINA WATER RESOURCES 2013.7
地下水取水井。 共有地下水取水 井 9 749 万眼,地下水取水量共 1 084 亿立方米(详见表 8)。
地下水水源地。 共有地下水水源 地 1 847 处(详见表 9)。
三、经济社会用水情况
深圳市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保护对策

深圳市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保护对策地下水是水资源的组成部分,是生态与环境的重要要素,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水源之一。
近年来,由于地表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加剧,致使一些地区对地下水进行掠夺式开发,地下水超采及污染日趋严重。
深圳市位于中国南部海滨、珠江口东岸,东临大亚湾与惠州市相连,西濒珠江口伶仃洋与中山市、珠海市相望,南与香港毗邻,北与东莞市、惠州市接壤,是我国沿海经济特区之一。
近年来大力推进城市发展,但随之而来的主要问题就是水资源的严重短缺和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1]。
但是总体而言,深圳市地下水的利用和保护工作起步较晚,尤其是涉及到重要民生问题的地下水利用情况基本不清。
1.地下水资源状况1.1储存量及分布特征深圳市境内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雨入渗补给,多以泉的形式泄露汇入河溪,水务部门根据降雨入渗法计算得深圳市地下水第四系孔隙水储存量约3.38亿立方米,基岩裂隙水储存量约1.86亿立方米,岩溶水储存量約5.10亿立方米,全市地下水总储存量约10.34亿立方米。
各类型地下水储存量及分布见表1至表3。
1.2地下水允许开采量基岩断层裂隙水允许开采量0.73亿立方米,岩溶水允许开采量1.19亿立方米,全市地下水允许开采总量为1.92亿立方米。
2.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深圳市地下水资源开采利用历史悠远,从上世纪50、60年代以来较大规模地开采地下水,到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进入高峰期。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自来水的普及,开采利用地下水逐渐减少。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特区、宝安区大量开采地下水,沿海部分地段发生了海水入侵现象,致使该地段的地下水资源丧失了供水功能。
龙岗岩溶部分地区,由于地下水不合理开采以及基坑施工抽水,引起房屋塌陷和地面裂缝等环境地质问题,造成了人员和财产损失。
90年代中期以来,政府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地下水被停止开采,海水入侵、地面沉降等环境地质问题得到明显控制。
特别是在2005年11月16日,深圳市水务局发布了《深圳市水务局依法取缔私自开采地下水和自建设施取水行为的通知》,并于2006年4月17日在特区报上再次发布了《深圳市取缔私采地下水及填埋自备井的通知》,通知发布以来,各区积极采取行动,按照工作部署和安排,开展了大规模的摸底取证和取缔非法开采地下水的行为,全市共查封、填埋非法开采地下水井3000多口,收到明显的成效。
深圳宝安区六大水源保护区

深圳市宝安区共有6个水库和1条河流被划为水源保护区,分别是:铁岗-石岩水库、长流陂水库、罗田水库、鹅颈水库、茜坑水库和观澜河。
各水源保护区的情况如下:一、铁岗水库-石岩水库水源保护区铁岗水库位于宝安区西乡街道,石岩水库位于石岩街道,两水库已通过供水明渠相连。
铁岗水库-石岩水库水源保护区指铁岗水库和石岩水库的集雨区范围,主要包括宝安区的石岩街道、西乡街道九围、黄麻布、新安街道上合部分地区、公明街道玉律部分地区以及南山区西丽街道牛成,保护区总面积108.02平方公里。
本水源保护区分为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
一级保护区包括水域范围和陆域范围,其中水域范围指两库库区及相连渠道水域,水质保护目标为Ⅱ类,陆域范围指铁岗水库27.69米水位、石岩水库36.00米正常蓄水位和两库连接渠道岸线分别向陆域纵深200米左右的区域,一级保护区面积39.06平方公里;铁岗水库27.69米水位、石岩水库36.00米正常蓄水位和两库连接渠道岸线分别向陆域纵深2000米左右,除一级保护区以外的范围,划为二级保护区,面积32.23平方公里;除一级、二级保护区外的集雨区范围,划为准保护区,面积36.73平方公里。
二、长流陂水库水源保护区长流陂水库位于宝安区沙井街道,水源保护区范围包括沙井街道新桥、黄埔部分地区和公明街道玉律部分地区,正常蓄水位22.90米,保护区面积8.14平方公里。
本水源保护区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
一级保护区包括水域范围和陆域范围,其中水域范围指水库库区水域,水质保护目标为Ⅱ类,陆域范围指水库正常蓄水位向陆域纵深200米左右的区域,一级保护区面积1.71平方公里;除一级保护区以外的集雨区范围,划为二级保护区,面积6.43平方公里。
三、罗田水库水源保护区罗田水库位于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与东莞市交界,正常蓄水位31.75米,保护区面积9.16平方公里(指深圳市境内的流域范围)。
本水源保护区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一、综述…………………………………………………………… 1 二、来水分析……………………………………………………… 3 三、蓄水动态……………………………………………………… 7 四、供用水量……………………………………………………… 9 五、用水指标……………………………………………………… 17 六、用水量趋势………………………………………………… 19 七、水环境概况………………………………………………… 26 八、重要水事……………………………………………………… 28
降雨量 2080.7 1938.9 1694.2 1500.1 1677.0
03
宝安区 2013 年水资源公报
BAOAN WATER RESOURCES BULLETIN 2013
2013 年宝安区各雨量站月降雨量图
2013 年宝安区各雨量代表站年降雨量图
注:宝安区各雨量代表站降水量为市气象台提供数据。
14
农业 工业 城市公共
2013 年宝安区耗水量
水田 水浇地 菜田 林牧渔灌溉及补水
牲畜 小计 火(核)电 一般工业 小计 建筑业 服务业 小计
耗水率(%) 耗水量
耗水率(%) 耗水量
耗水率(%) 耗水量
耗水率(%) 耗水量
耗水率(%) 耗水量
耗水率(%) 耗水量
耗水率(%) 耗水量
耗水率(%) 耗水量
2013 年宝安区原水供水量
地表水源供水量 地下水源供水量
其他水源 原水总供水量
本地自产水 区外调水 小计 浅层水 深层水 小计
污水处理回用 雨水利用 海水淡化 小计 合计
单位:万立方米 13565.69 30116.35 43682.04
185.69 0
185.69 876.63 88.59
0 965.22 44832.95
注:水资源总量是指评价区内当地降水形成的地表、地下产水总量(不包括 区外来水量),由地表水资源量和地下水资源量相加并扣除两者之间互相转化的 重复计算量而得。宝安区水资源量成果参照深圳市水资源量成果。
05
宝安区 2013 年水资源公报
BAOAN WATER RESOURCES BULLETIN 2013
2013 年宝安区各街道水资源总量图
06
三、蓄水动态
宝安区蓄水水库共有 13 座(其中中型水库 3 座,小(1)型水库 7 座,小(2) 型水库 3 座),2013 年宝安区主要供水水库 7 座(其中中型水库 3 座,小(1) 型水库 4 座)。2013 年宝安区主要供水水库年末蓄水总量 6906.33 万立方米, 同比增加 114.33 万立方米。
04
(二)水资源量
2013 年宝安区水资源总量 41848 万立方米,同比增加 5385 万立方米, 其中,地表水资源量 41793 万立方米,同比增加 5402 万立方米,地下水资 源量 7892 万立方米,同比增加 1521 万立方米,重复计算量 7836 万立方米, 同比增加 1537 万立方米。
2013 年宝安区用水量
10
2013 年宝安区用水量组成表
项目 农业用水
城市工业用水量 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
城镇公共用水量
水田 水浇地
菜田 林果灌溉 草地灌溉 鱼塘补水
牲畜 小计 其中地下水 火电 一般工业 小计 其中地下水 城镇居民 小计 其中地下水 建筑业 服务业 小计 其中地下水
单位:万立方米
2013 年宝安区主要供水水库蓄水动态表
单位:万立方米
序号 类型
所在 水库名称
地点
上年末 蓄水量
当年末 蓄水量
蓄水量 2013 年 变化 供水量
1
铁岗水库 西乡 4456.00 4471.00 15.00 14345.00
中型
2
石岩水库 石岩 1148.00 1185.00 37.00 34594.00
(二)用水量
2013 年宝安区总用水量 44832.95 万立方米,同比减少 702.05 万立方 米。用水组成为农业用水 1707.76 万立方米,占用水总量的 3.81%,城市工 业用水量 19102.38 万立方米,占用水总量的 42.61%,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 14125.42 万立方米,占用水总量的 31.51%,城镇公共用水量 8847.14 万立 方米,占用水总量的 19.73%,生态环境用水量 1050.26 万立方米,占用水 总量的 2.34%。
一、综 述
宝安区地处深圳市西部,西临珠江口,东接光明、龙华新区,南连南山区, 北与东莞市交界,总面积 392.14 平方公里,下辖新安、西乡、福永、沙井、 松岗、石岩等 6 个街道办事处。
宝安区属低山丘陵滨海区,背山面海,岗峦起伏。地势是东北高西南 低,地貌类型丰富,主要地貌类型为低山、丘陵、台地和平原,最高海拔 为羊台山山顶 734 米。东北部主要为低山,中部及北部主要为丘陵台地, 西部主要是冲积平原,并残存一低丘,而西南海岸多为泥岸,滩涂资源丰富。 宝安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平均气温 22° C,每年 5 月 -9 月为雨季,雨量 充沛,倚山傍海,风景秀丽,物产丰富,陆、海、空交通便利,地理位置 优越,是安居兴业之宝地。
02
二、来水分析
(一)降雨量
2013 年宝安区降雨量 1876.55 毫米,同比增加 244.69 毫米,属于丰水年。 2013 年全区降雨量年内分布不均,降雨量主要集中在 4-9 月,占年总降雨 量的 84.3%。
2013 年宝安区各雨量站年降雨量
单位:毫米
雨量站 铁岗水库 石岩水库 罗田水库 长流陂水库 立新水库
2013 年宝安区常住人口 270.38 万人。人均用水量 454.28 升 / 日·人, 人均综合生活用水量 243.42 升 / 日·人,人均居民生活用水量 143.13 升 / 日·人。2013 年宝安区国内生产总值 (GDP) 为 2033.09 亿元,万元 GDP 用 水量为 19.77 立方米 / 万元,工业增加值 956.84 亿元,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 量为 11.18 立方米 / 万元。
2013 年宝安区产水模数 113.60 万 m3/km2, 同比增加 14.62 万 m3/km2, 人 均水资源总量为 154.78m3/ 人。
2013 年宝安区各街道水资源量表
单位:万立方米
街道 地表水资源量
新安
3310
地下水资源量 625
重复计算量 总水资源量
621
3314
人均水资源量 (立方米) 78.80
01
宝安区 2013 年水资源公报
BAOAN WATER RESOURCES BULLETIN 2013
立方米,其中区外调水 30116.35 万立方米,本地水源取水 13584.25 万立方米, 区外调水占总供水量的 67.17%。
2013 年宝安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 100%,水库水质良好, 均达到国家地表水Ⅲ类标准。主要河流上游河段水质相对较好,中下游水 质部分时段氨氮、总磷等指标超标,其他指标达到国家地表水Ⅴ类标准。 西部近岸海域海水水质劣于Ⅳ类标准,主要污染物为活性磷酸盐、无机氮 和大肠杆菌。
宝安区中型水库年内蓄水量变化
水库 铁岗水库 石岩水库 罗田水库
2012 年末蓄水量 4456 1148 232
单位:万立方米
2013 年末蓄水量 4471 1185 468
宝安区中型水库年内蓄水变化图
07
宝安区 2013 年水资源公报
BAOAN WATER RESOURCES BULLETIN 2013
2013 年宝安区降雨量 1876.55 毫米,属丰水年,降雨量年内分布不均, 降雨量主要集中在 4-9 月,占年总降雨量的 84.3%。
2013 年宝安区水资源总量 46182 万立方米,全区主要供水水库年末蓄 水量 6906.33 万立方米,同比下降 0.4%。
2013 年宝安区原水总供水量 44832.96 万立方米,城市用水量 40180 万
合计
6792.00 6906.33 114.33 50257.00
08
四、供用水量
(一)原水供水量
2013 年宝安区原水供水总量 44832.95 万立方米,同比减少 702.05 万立 方米,供水量组成为地表水源供水量 43682.04 万立方米,占原水总供水量 的 97.43%,其中区外调水 30116.35 万立方米,本地自产水 13565.69 万立方米, 地下水源供水 185.69 万立方米,占原水总供水量的 0.41%,其他水源供水 965.22 万立方米,占原水总供水量的 2.15%。
2013 年宝安区城市用水量 40180 万立方米,同比减少 422 万立方米, 减幅 1.04%。
截至 2013 年底,宝安区共有深水宝安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及松岗自来水 公司 2 家供水企业,共有水厂 9 座,水厂总设计规模达 176 万立方米 / 日, 2013 年实际日平均供水规模为 110.08 万立方米 / 日。
2013 年宝安区城市用水量统计表
单位:万立方米
序号
1
2 3 4 5
合计
街道 新安 西乡 福永 沙井 松岗 石岩
城市供水量
12869
7329 9435 7001 3546 40180
注:城市用水量是指配置给各类用户的不包括输水损失以及农业用水在内的 用水量。
新安、西乡街道都由宝城自来水公司所辖水厂进行供水,因此将其作为一整 体进行计算。
BAOAN WATER RESOURCES BULLETIN 2013
生态环境用水量 总用水量
城镇环境 小计
其中地下水 合计
其中地下水
1050.26 1050.26
0.00 44832.95
16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