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蹄裂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合集下载

猪群裂蹄病的原因及防治.doc

猪群裂蹄病的原因及防治.doc

猪群裂蹄病的原因及防治概述:猪群裂蹄是规模化猪场常见的问题。

严重的会导致猪群步态不稳、肌肉颤抖、前肢爬行、后肢摇晃、卧地不起、无法正常采食、强行驱赶时尖叫和生长速度减慢等基本症状。

猪群裂蹄是规模化猪场常见的问题。

严重的会导致猪群步态不稳、肌肉颤抖、前肢爬行、后肢摇晃、卧地不起、无法正常采食、强行驱赶时尖叫和生长速度减慢等基本症状。

而公猪群通常会出现四肢难于承受自身体重,导致无法配种和性欲下降,最后部分猪容易出现瘫痪。

母猪除了容易出现以上症状外,还会导致产程延长、产子无力、难产率提高和产后无乳等严重问题。

病因分析1、饲料能量过低长期饲料配方出现不科学的配制,或天气寒冷,猪体内的能量消耗加大。

2、地面过于粗糙由于猪群体重的增长过快,猪群又缺少活动,容易导致损伤性裂蹄。

3、微量元素的不平衡常见的蹄壳竖裂,主要原因是由其他微量元素影响猪机体对锌元素的吸收或锌元素的添加量不够,最后造成了蹄壳竖裂。

4、钙磷失调主要引起四肢性疾病。

如:猪群有蹄壳角质软化和蹄变形,发生突然卧地不起,最后逐渐瘫痪。

5、猪疥螨感染病猪患部极痒,到处摩擦。

蹄部出现针头大小的红色血疹,并形成脓疱,久之产生破溃结痂和龟裂等严重的表现。

6、维生素的缺乏常见的蹄壳和蹄底横裂,主要是猪群机体缺乏生物素(维生素H)、维生素ADE和叶酸等维生素所造成的猪群蹄部横裂。

处理方法1、改修地面后继续使用,不需要太光滑和太粗糙。

2、用戊二醛对猪的蹄部消毒,后用10%氯霉素酒精外涂伤口。

3、用10%硫酸铜液浸湿麻袋,让猪群在上面走来走去。

4、维丁胶性钙10~30毫升肌肉注射,每天一次,连用3~5天。

主要用于钙磷失调的猪蹄病。

5、0.2%伊维菌素2000克/1000千克饲料,用7~9天。

外用硫磺软膏涂到蹄部。

6、饲料拌料:精炼油20千克+2%生物素300克+复合多维1000克+蛋氨酸锌500克/1000千克,用15~20天。

某猪场母猪蹄裂病的综合防治

某猪场母猪蹄裂病的综合防治
电话 访 问 , 该猪 场生 产一 切正 常 。
状严 重 的有 4头 , 动 已经 较 为 困难 , 路 会 流 血 行 走 迹 的 ,经 全 面检 查 ,发生 裂蹄 的母 猪 共有 2 头 占 l 3%, 5 并且 出现 裂蹄 的空 怀母猪 迟迟 未见 发情 。
2 综合 防治措 施 21 更换预 混料 .
养 猪
纂 猪 场 毋 猪 蹄 裂 病 宥 综 合 防治
关 丽静 , 王艳 玲 , 旭 发 , 赵 张
( 吉林 省 白山市 浑江 区农业 和畜 牧业局 ,白 山

14 0 3 3 0)

要: 由于畜主采用普通的母猪预混料 , 生产母猪在寒冷季节发 生了蹄裂病 , 笔者通过调查和临
床观 察 , 采取 综合 防 治措施 , 效地 治愈 了母 猪蹄 裂 病 , 少 了猪 场 的经 济损 失 。 同时分 析 了生产 有 减
1 发病情 况
使用 1 2 ~ 个月 。然后根据母猪蹄壳愈合情况而酌
情 减少 , 渐停止 使用 。 逐
23 加 强护理 工作 .
2 . 蹄壳干裂部位 ,每 日 .1 3 涂抹 1 2次碘甘油和 —
鱼石脂 , 既可滋 润蹄 壳 , 又可促 进愈 合 、 防感染 。 23 有 流 血 等较 重 的蹄 壳部 位 ,进 行 局 部 消毒 , .. 2 有必要 时 注射普 鲁 卡 因青 霉 素和水 杨酸 钠液 。 233 较 严 重 的母 猪 ,可 以 采 用母 猪 就 地 投 料 饲 . .
喂, 以减少运动带来的伤痛 , 但每 日必须驱赶一次 ,
让 其站立 。
2 加强 日常管理 . 4 蹄 病 是 近 年 来 规模 化 养 猪 场 的 多 发 病 和 常 见

猪蹄裂的原因及综合防治

猪蹄裂的原因及综合防治

2023年第04期裂蹄在临床养猪生产中属于较常见的蹄部疾病,病猪主要表现蹄裂,而患病部位会有疼痛感,病猪经常卧于地面,行动减少,蹄裂集中在每年的秋冬以及早春季节发病。

根据多年经验发现,引起猪裂蹄的主要原因有,一是管理因素,比如地面过于粗糙而对猪的蹄部造成严重的磨损;二是营养因素,临床中常见的是日常摄入的生物素或者锌的量不足。

目前猪蹄裂的发生概率为4%~5%,猪感染后一般都呈慢性经过,可见病变主要集中在猪的蹄部,而猪的蹄部非常容易受到污染,并且患病后的恢复比较慢,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猪的采食交配以及繁殖功能的良好发挥,其中病情较重的患猪会被淘汰处理。

1发病原因在养猪生产中,引发蹄裂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集中营养和气候及管理三个方面。

饲养人员需要了解猪发生蹄裂的具体原因,并且要掌握有效的治疗方法,以有效控制猪蹄病的发生及恶化。

养猪生产中给其投喂能量低的饲料,猪会呈现营养摄入不均衡的状态,如果饲养舍内的早晚温差过大或舍内的温度太低,机体还会消耗过多能量。

比如长时间给猪投喂玉米-豆粕型日粮,会缺乏丰富生物素饲料(发酵副产品以及酵母等)。

猪摄取的其他营养因子会与生物素发生相互作用,影响生物素吸收,这些营养因子主要是脂肪、泛酸、叶酸以及VB6和VB12等,这些同样都会影响猪机体正常代谢生物素以及相应的正常吸收。

此外,如果日常投喂给猪群的饲料中有生物素拮抗因子,如氧桥氯甲桥萘(杀虫剂)、某些抗菌药物(如磺胺类等)、霉菌等,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增加生物素的损耗,从而引发猪机体正常所需的生物素量表现不同的变化。

猪场中存放的饲料若有氧化酸败现象也会破坏生物素,生产中比较常见的操作是制粒以及热处理;场内饲料若不能采取适当的贮存方式也会对生物素产生不同程度的破坏,常见的如不适宜的温湿度条件。

另外,猪日常采食的预混料中的生物素若被高铜等微量元素、矿物质以及氯化胆碱等破坏,必然造成生物素的效价下降或造成完全失效。

在临床生产中如果采食以上饲料会引发出不同程度的蹄裂变化,影响猪健康,损害饲养场的经济效益。

母猪蹄裂病因与防治

母猪蹄裂病因与防治

母猪蹄裂病因与防治一、母猪蹄裂病因1、品种和年龄。

长白猪的蹄部由于遗传的原因,最容易磨损而患蹄病。

后备母猪和青年妊娠母猪蹄壳薄嫩,无法承受迅速增加的体重,容易出现裂蹄。

2、气候变换。

进入秋冬季,天气由暖转凉,由于猪体的适应性调节,体表毛细血管收缩,导致脂类物质分泌减少,蹄壳变硬变脆,易出现裂缝,形成蹄病。

3、猪舍的地面结构。

地面过于粗糙,容易磨损蹄部。

地面的坡度太大,造成母猪四肢、腱、韧带负重不均,尤其加大了对后蹄的压迫。

4、地面的湿度。

气候炎热季节,或者习惯于在地面上喂料,这样,每天就会冲洗几次猪栏,致使地面过度潮湿,猪蹄长久泡在水中,蹄壳变软,耐压程度大大降低,加上潮湿的地面太滑,蹄部被损伤的机会增大。

5、地面的酸碱度。

新猪舍的水泥地面还未完全熟化,碱性较强,在遇水的情况下接触猪蹄,具有一定的腐蚀性,长期的接触会使蹄壳变软,容易开裂。

6、消毒不当。

空栏消毒后,由于栏舍周转或其它原因,往往对消毒过的栏舍清洗不够,加上地面未完全干燥就转入了母猪,地面残留的消毒液容易腐蚀蹄壳,致使蹄壳受损。

7、饲料中生物素的相对缺乏。

由于某些原因,例如日粮的营养不平衡、妊娠期的严格限饲、天气转凉等等,母猪对生物素的需求量会加大,一旦缺乏,蹄部角质蛋白的合成就会受阻,造成裂蹄。

二、母猪蹄裂防治1、选择后备种猪时,要留意种猪是否以蹄尖着地,通常用蹄尖着地的种猪具有比较强健的猪蹄。

另外,种猪的肢蹄结构必须正常,不能有内拐、外翻、前曲等畸形的骨骼发育现象,否则会负重不均,直接影响蹄部。

2、后备母猪的生长速度要适当限制,特别是5月龄之后改喂钙、磷含量丰富的怀孕母猪料,促进骨骼的充分发育,同时可以限制母猪体重的过快增长,以减缓蹄部的压力。

3、气候转凉时,加强配种怀孕舍的防风防寒措施,从11月份开始,在每吨母猪料中添加200毫克生物素(生物素添加剂为2%的D-生物素,标签上标有H-2,每吨饲料添加10克),连续添加3~4个月,可以有效地预防裂蹄。

猪蹄裂病的防治

猪蹄裂病的防治

养殖与饲料2019年第07期疫病防控.53•猪蹄裂病的防治兰宏伟青海省大通县种猪场,青海大通810100摘要猪蹄裂病是指猪蹄壳开裂或裂缝有轻微出血的一种肢蹄病,临床症状为疼痛跛行,生长发育缓慢,繁殖能力下降,给猪场的经济效益和猪群健康带来严重影响。

猪蹄裂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有品种因素、营养因素、环境因素和疾病因素,秋冬季节和高度选育的瘦肉型品种猪更容易患此病。

关键词猪;蹄裂病;发病原因;防治措施经高度选育的瘦肉型品种和品系容易患猪蹄裂病,如在美国的种猪场约有34.7%的种母猪因裂蹄被淘汰,种猪测定站约有25%的公猪因此被淘汰。

我国也是主要从欧美国家引入种猪,如杜洛克、长白、大约克夏和皮特兰等瘦肉型品种,其种母猪发病率15%~30%,个别严重的种猪场发病率达70%,因该病被淘汰的种猪也占相当比例。

笔者将从猪蹄裂病的临床症状、发病原因和采取的防治措施进行分析,使养殖户对猪蹄裂病有更深入的理解。

1临床症状猪蹄裂病的发病前期,猪只精神沉郁,食欲不佳,肌肉颤抖,猪蹄壳开裂,裂缝中有出血现象。

患病肢蹄会出现局部疼痛,猪只不愿走动,赶猪时会发生尖叫或跛行,喜卧不起,因长时间卧地少动可以弓I起肌肉风湿症、四肢关节炎症。

发病时间较长的猪只可以磨破皮肤,容易形成局部脓肿,蹄甲边缘纵裂,会慢慢延伸或发展成蹄甲正中位置的纵裂,严重时纵裂部分会发生渗血症状。

如果蹄裂部发生真菌感染的话,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跛行或行走障碍叫轻度蹄裂会影响公、母猪的生殖繁育能力,对公猪而言会因无法承受自身体重导致配种困难、精子活力下降,母猪则会产子困难、产后无乳。

蹄病较严重的话,猪只常因蹄壁无光泽,有横或纵的裂缝,发生多肢蹄裂隙,造成猪不能正常采食,逐渐消瘦,最终被淘汰或死亡。

2发病原因2.1品种因素目前我国种猪多为欧美国家引入的瘦肉型种猪,这些品种的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背膘薄。

猪蹄的强健程度是影响裂蹄发病率的重要因素,一般是肢蹄较纤细的猪最易患此病。

猪蹄裂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鉴别及防治

猪蹄裂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鉴别及防治

猪蹄裂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鉴别及防治作者:孟莉来源:《现代畜牧科技》 2018年第9期摘要:猪蹄裂病也叫做裂蹄病,是当前商品猪和种猪生产中常见的一种蹄部疾病,通常是6月龄左右的猪容易发生。

该病主要临床特征是蹄角质层裂开导致深层软组织发炎,并伴有明显痛感,使其减少活动,卧地不起,或病蹄不敢着地。

现介绍猪蹄裂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类症鉴别以及防治措施。

关键词:猪;蹄裂病;病因分析;临床症状;类症鉴别;药物治疗;饲养管理中图分类号:S858. 2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8)09-0068-011 病因分析品种因素。

一般来说,猪场新引进的优良瘦肉型种猪容易发生该病,尤其青年长白猪的发病率较高。

这是由于优良瘦肉型猪生长速度较快,体重的增加与肢蹄发育不协调,导致肢蹄所受压力过大,尤其是青年母猪和后备母猪的蹄垫比较娇嫩,往往会发生磨损龟裂,加之蹄壳较薄也容易发生破裂,从而容易出现继发感染,进而导致发病率较高,且症状相对比较严重。

另外,老龄猪的蹄壳和蹄垫发育相对较为成熟,具有较强抵抗继发感染的能力,因此尽管其比较容易发生蹄壳破裂和蹄角质增生龟裂,但症状较轻,且较少出现跛行。

营养因素。

饲料中钙、磷含量过低或者比例不合理,往往会引起蹄裂;日粮中缺硒,会导致关节炎,脱毛、足变形等;缺锰、缺锌或者发生慢性氟中毒,会促使蹄出现异常变形,其中缺锰通常会发生横裂,缺锌会造成蹄裂或者侧裂;缺乏维生素D,会对机体骨骼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引发软骨病、关节炎肿胀和肢蹄不正等,导致肢蹄受力不均匀,从而发生裂蹄,尤其是运动不足和缺少阳光照射更容易发病;缺乏生物素,无法保持蹄部角质层的硬度和良好,从而容易造成脚垫裂缝并伴有出血,蹄横裂,蹄壳龟裂,有时会造成后肢发炎、脱毛以及痉挛等。

环境凶素。

猪舍建设不科学,没有采取保温措施,猪舍过于低矮,通风较差,舍内阴暗潮湿,容易发生该病。

部分规模化猪场通常使用水泥铺垫地面,为避免猪打滑,常会让地面粗糙不平,甚至坑坑洼洼,从而在对猪排泄物进行冲洗时,就会有水残留在坑洼处,蹄部长时间在粪、尿的泥泞之中浸泡就会导致蹄甲角质和蹄部软组织疏松变形而龟裂,从而容易感染病原体,并通过裂口侵入软组织深部,引发蹄冠炎。

母猪蹄裂的原因及防治

母猪蹄裂的原因及防治
53 确 保 维 生 素 质 量 .
定 生 物 素 的饲养 标 准 . 般 要 高 于 N C标 准 , 一 R 要
充 分 考 虑猪 只 阶段 、 群 健 康状 况 、 养 环境 、 猪 饲 配 方 成 本 、 存 时 间 等 多 种 因 素 的 影 响 , 而尽 可 贮 从 能 满 足猪 只生长 发 育 和繁 殖 的最大 需 求 . 别 是 特 处 于 应激 状 态 的母 猪 . 日粮 中生 物 素 的水 平 更应 提高。 N C(9 8 指 出妊娠 母 猪 、 R 19 ) 泌乳 母 猪 每 千 克
缺 硒 时 可 引 起 足 部 变 形 、 毛 和关 节 炎 等 ; 性 脱 慢 氟 中毒 和缺 锰时 . 导致 蹄异 常变形 、 裂 。 会 横
际情 况 制 定 生 物 素 的 营养 标 准 国 内外 研 究 证 明 .玉米 一 豆粕 型 饲 料 中生 物素 含 量不 能 满 足母 猪 对 生 物 素 的 需求 . 须进 行 外 源 性 添 加 。 必 目前 般 市 售 的预混 合饲 料添 加剂 中都 含有 生 物素 。 通 常配 制 预混 合 饲 料 添加 剂 时 . 合 理 地确 应
肢 蹄 发 炎 肿 胀 。 用 青 霉 素 、 石 脂 等 治 疗 。同 时 可 鱼 还 要 注 意 地 面 干 燥 . 量 避 免 由 于 畜 舍 环 境 问 题 尽
51 保 证 日粮 中钙 、磷 足够 的供 给 量 和适 当 的 .. 2
比例 。 饲料 中钙 、 不足 或 比例 不 当 , 易造 成 蹄 磷 也 底裂 钙磷 比例 失调 主要 引起 四肢 骨骼 疾 病 . 蹄 壳角 质软 化和 蹄变 形 。 乏 V 影 响骨骼 的生长 缺 D.
增 加 , 种猪 相对 二 元母 猪 , 物 素更 易缺 乏 , 原 生 更

猪蹄裂原因

猪蹄裂原因

猪蹄裂原因1、季节因素:秋后至初冬天气由暖转凉,为了适应环境变化,猪体表毛细血管收缩,导致正常脂类物质分泌减少,猪蹄壳薄嫩,加上粗糙地面等碰撞摩擦,因而造成蹄壳出现裂缝。

2、圈地因素:一些用方砖与水泥铺设的现代化猪舍,由于地表面坚硬而粗糙,在干燥而寒冷的气候下,猪只长期在上面行走,往往会加快本病的发生。

3、品种因素:国内外研究表明,此病主要发生在高度选育的瘦肉型品种和品系中,如大约克夏、长白、杜洛克和汉普夏等品肢蹄纤细的猪最易患此病;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背膘薄的品种更易得此病。

我国地方品种及其外来品种的杂交后代猪极少发病。

国外发现生长缓慢、背膘较厚的品种发病率很低。

4、遗传因素5、营养因素①饲料中钙、磷不足或比例不当,易造成蹄底裂;②缺硒时可引起足变形、脱毛、关节炎等;③慢性氟中毒和缺锰时,能导致蹄异常变形,而且缺锰时多是横裂;④缺锌则呈蹄裂或侧裂;⑤缺维生素D,影响骨骼的生长发育发生软骨病、肢蹄不正和关节炎肿胀等,使种猪的肢蹄受力不均,导致裂蹄,特别是集约化密闭饲料缺乏运动和阳光照射更易发生此病。

⑥生物素缺乏时,不能维持蹄的角质层强度和硬度,蹄壳龟裂,蹄横裂,脚垫裂缝并出血,有时有后脚痉挛、脱毛和发炎等症状。

3、营养因素饲料中钙、磷不足或比例不当,易造成蹄底裂;缺硒时可引起足变形、脱毛、关节炎等;慢性氟中毒和缺锰时,能导致蹄异常变形,而且缺锰时多是横裂;缺锌则呈蹄裂或侧裂;缺维生素D,影响骨骼的生长发育发生软骨病、肢蹄不正和关节炎肿胀等,使种猪的肢蹄受力不均,导致裂蹄,特别是集约化密闭饲料缺乏运动和阳光照射更易发生此病。

生物素缺乏时,不能维持蹄的角质层强度和硬度,蹄壳龟裂,蹄横裂,脚垫裂缝并出血,有时有后脚痉挛、脱毛和发炎等症状。

据Cunha(1984)的调查,许多国家猪场的猪都有生物素缺乏的情况,其饲料中含有效利用价值的生物价值的生物素太低,由于蹄角质变软,易磨损,猪舍地板粗糙可能导致裂蹄,接着会出到裂口感染,严重时出现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猪蹄裂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1、蹄裂的原因
猪蹄裂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有营养因素、饲养管理因素、饲养环境因素以及气候季节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气候季节以及营养原因。

在冬季时气候寒冷,猪体表的毛细血管开始收缩,导致脂肪类物质的分泌减少,而蹄壳收不到保护,使弹性减弱,脆性增加,在加上不断的行动摩擦,从而出现裂开现象。

营养因素是指猪的饲料中缺乏维生素、钙、磷等微量元素,就极易出现蹄裂现象,比如缺锰时,易导致蹄变形横裂;缺锌时出现侧裂;缺维生素d时骨骼生长不良,易出现软骨病,使猪在行走时导致受力不均而蹄裂。

2、预防措施
针对各个引发的蹄裂的原因要做出不同的预防措施,如营养缺乏的原因就要改善饲料中微量元素的比例,保证营养均衡。

如果是气候季节原因就要想办法提高猪舍的温度,在气温低湿,要做好日常检查工作,一旦出现蹄可干硬,弹性降低,脆性增强情况,可对其进行保养工作,具体方法为在蹄壳外涂抹一些油脂类物质,如植物油、鱼肝油等,对于蹄壳已经变形的情况,及时修整,保持充足的光照,要让猪有一定的运动量。

而应地面粗糙摩擦而蹄裂的状况,可改善猪舍的地面环境,将地面弄平整或在地面垫一层厚的垫草,让猪能减少与地面的摩擦。

3、治疗方法
已经出现蹄裂的症状,首先要做的就是清洗消毒,防止病菌感染,造成更大的损失,对蹄裂的猪用生理盐水或煮沸后放凉的水清洗,在灭菌棉球擦拭干净。

再用酒精或低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处理,待消毒擦干后,在蹄裂的伤口处撒一些青霉素粉或涂抹红霉素软膏,每天换药2-3天,连续5-6天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