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湘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小学音乐教案-湘教版音乐一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小学音乐教案-湘教版音乐一年级上册教案全册湘教版音乐一年级上册教案全册一年级音乐教学计划教学目标:通过音乐课的学习,让一年级的学生能有初步的音高、节奏概念;唱歌时,不大声吼叫,能用美好的声音歌唱;通过训练,能做到从教室安静排队到音乐专用教室上课;能爱护音乐循环教材;能从演唱与欣赏活动中感受与体验音乐的魅力。
让学生感受音乐特点,理解音乐情绪。
提高自身音乐艺术修养,热爱音乐、热爱学习、热爱生命!教学重点:1、学习歌唱知识,训练学生的音准、节奏。
2、学会聆听音乐,感受音乐形象等。
3、学习乐理知识,能初步理解乐曲。
教学难点:1、统一学生的音色,美化学生的声音,能有感情地歌唱 2、学习相关的音乐知识。
教学策略: 1、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
2、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乐审美能力。
3、音乐课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重视学生的参与和实践,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的情感,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鉴赏音乐的美。
目次课题周次节次耳朵的故事 1 1谁的歌儿多 1 1小鸟狮王 2 2小青蛙找家 3 2唱唱跳跳去旅游 4 2办家家 5 2做一做敲一敲 6 2放牛歌7 2划船8 2快快跑9 2咚咚、哒哒10 2螃蟹歌11 2小小的船12 2鸭子拌嘴13 2开心哆来咪14-16 6课题《耳朵的故事》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 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感到好奇和有趣,并且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来进行模仿;2 在玩玩唱唱中学会歌曲《两只小耳朵》,在参与演唱和即兴填词及声音的造型活动中体验创作和表现的乐趣,对学习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耳朵是用来听声音的,它可以听到自然界各种各样的声音。
教学难点声音的表现与创作。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1、导入师:小朋友,我想请你们猜个谜语,它是每个人身上都有的:“东面一个洞,西面一个洞,从来不照面,消息真灵通。
新版湘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

第一课欢迎你(第一课时)教学内容:音乐游戏《欢迎你》教学目标1 .对新学期新同学新环境加以认识;2 .在玩玩唱唱中学会歌曲《欢迎你》,在参与演唱和即兴填词及声音的造型活动体验创作和表现的乐趣,对学习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耳朵是用来听声音的,它可以听到自然界各种各样的声音。
教学难点声音的表现与创作。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电子琴教学过程1、导入师:小朋友,新的学期开始了,我们来到了新的学校,认识了好多新同学,你知道他们的名字吗?2.师:请小朋友作自我介绍。
总结:小朋友介绍得真好,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歌曲《欢迎你》,3 .请同学跟老师读歌词。
重点拍手读好节奏。
4 .演唱歌曲《欢迎你》。
师:欢迎你学会了,新同学认识了,回家把同学介绍给爸爸妈妈好吗?师:你会开火车吗?谁来学学火车怎么开的?师:好了,我们一起来开动自己的小火车回家。
小朋友们赶快到火车站来集合。
小主人来当我们的火车头。
准备好了没有?预备,出发!5、课堂小结师:到家了!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块儿学习了这首有趣的歌曲并且做了好多游戏,你们开心吗?请你们一定要记住哟,第二课时《谁的歌儿多》教学目标:1 使学生能够积极、大胆地参与演唱活动,并从中享受音乐的乐趣;2 根据自己的理解,富有表情地演唱并配以得体的动作,做到不喊唱;3 养成认真聆听音乐和观看别人表演的习惯,懂得如何当一名文明、热情的小观众;4 运用夸张的表情演唱歌曲《我快乐》,能在表演中有所创新。
教学重点及难点分析:1 教学重点: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 教学难点:使每位学生都获得了一份自信——“我能行!”教具准备:录音机,小奖品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活动过程1. 教师引导小朋友们唱一些熟悉的幼儿歌曲。
2 .从齐唱中发现积极分子,并以此为切入口,唱好“开门戏”,打好“当头炮”。
3. 要求学生自己报幕,内容包括表演者姓名,节目名称及形式等。
4 .老师当场进行点评;以鼓励为主,给小朋友一份自信;遇到大声喊唱的同学,不要正面批评或嘲笑,而应委婉地指出“假如声音放小一些演唱效果回更好”5 .尽量让每个孩子都有上台表演的机会。
湘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6篇

湘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6篇湘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篇1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小青蛙找家》。
2、能在音乐剧中表演《小青蛙找家》中担当一个角色,边唱边进行表演。
3、向学生进行爱护青蛙、保护环境的教育。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小青蛙找家》及音乐剧表演。
教学重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同等的表演机会,并体验到与他人合作表演的快乐。
教学难点:注意引导学生用轻声念白,像唱歌一样念白。
教学准备:与教材配套的多媒体教学光盘,小青蛙的头饰、头巾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猜猜这是什么小动物?(猜小青蛙的谜语)小青蛙是一道很好吃的菜吗?(不是),为什么?(因为它是专门捉害虫的,保护庄稼,是要受到人们保护的,我们都不要吃它)。
老师讲述小青蛙找家的故事。
二、教唱新歌1、老师示范演唱、演示2、采用全曲听唱法与分句听唱法相结合的方法教唱歌曲。
教师教唱全曲时,可引导学生边听琴边击拍。
如,第一拍击掌,第二拍双手拍腿,这样有利于学生较早获得歌曲的整体印象,把握念白部分的节奏,防止学生在较长的念白中越念越快。
另外,念白时学生容易激动而导致喊叫式念白,注意引导学生用轻声念白,像唱歌一样念白。
3、老师讲述歌曲处理要求:第一句描绘了几只小青蛙四处找家的情景,演唱时要唱得轻快活泼;第二、三句的念白时的声音要自然明亮,具有节奏的韵律,切忌喊叫。
第四句表现了小青蛙找到家的快乐心情,要唱得亲切欢快,充满安全、幸福之感。
4、生根据老师讲的要求完整地唱两遍。
三、音乐剧表演: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同等表演的机会,将同学分成几个组,以分组表演为基本组织形式,每组5—8人一组,担任的角色由学生自报。
在一组学生中,由一个学生扮演妈妈,用头巾作妈妈的服饰,用小椅子作为“家”的标志。
第一句,一群活泼可爱的小青蛙以蛙跳动做出场;第二、三句各自作蛙跳动作向四面散开寻找“家”,青蛙妈妈则四处张望,呼唤小青蛙快回家;第四句小青蛙聚集到“家”的周围,然后与青蛙妈妈快乐的在一起。
2024年湘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二篇)

2024年湘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一、基本情况分析:本学期学生开始正式系统化的学习音乐,应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使学生爱学、愿学。
学生的整体情况预计不均衡,情况参差不齐。
所以,对不同学生应用不同教法,学生年龄小,生性活泼,我会在这一点下功夫。
重点发展舞蹈、律动的学习。
让学生可以渐渐增强身体的协调性、节奏感。
二、教材分析(一)内容1、唱歌:共计21首。
继续学习巩固正确的唱歌姿势、坐姿,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学习自然地呼吸,做到不耸肩;咬字清楚,口型正确。
能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能够随教师的要求整齐地开始和结束。
18首歌曲能够基本背唱。
2、唱游:能随音乐的不同情绪、节奏、节拍的变化,有表情地进行律动、模仿动作和即兴动作;注意音乐与动作的配合,乐感的培养。
4、欣赏:培养学生良好的欣赏音乐的习惯,能够认真聆听音乐;欣赏中外优秀的儿童歌曲、民族和器乐曲;初步感受活泼、雄伟、优美、抒情等不同情绪的歌曲与乐曲。
5、音乐知识:学习的音乐知识:音的长短、音的高低、音的强弱;(二)编排特点小学一年级第一册音乐课改教材,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和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兴趣贯穿始终。
本册教材的曲目选择,在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基础上,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
朗朗上口,易唱易记,让学生爱听。
在乐谱使用上运用了字母谱。
还有自制打击乐器,创编小音乐剧、游戏、舞蹈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想象中去创造,促进思维,发展智力。
(三)教学条件及学生情况分析教学条件我校教学条件优越,各教室配备电子白板,录音机等,为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学生情况一年级共两个班,共有学生____人,本年级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较高,兴趣浓厚,有强烈的求知欲。
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积极与老师呼应。
(四)教学重点:学唱歌曲聆听音乐三、教学目标1、突出音乐学科特点,把德育教育与音乐教育相结合。
湘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精选20篇)

湘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精选20篇)湘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篇1一、教材分析本教材义务教育教科书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
它从教育理念上,强调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并提出音乐教育要面对全体学生,也应当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材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
一年级上册共编成6个主题单元,基本内容包括:欣赏、唱歌、学乐器、歌表演等,新教材的曲目选择,考虑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降低过难的识语要求和过高的技能技巧,一年级采用图谱为主,在创造与活动中,开展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评估多方位,多角度,形式丰富多彩。
低年级教材以图为主,欣赏曲主题旋律以图形谱为主,生动活泼。
二、教学目标(一)欣赏音乐的能力1、能注意力集中地聆听乐曲,初步知道怎样聆听音乐,学习以动作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2、能通过聆听各种不同风格的乐曲感受音乐的情绪和音乐所描绘的人物形象及情景,体会主题。
3、能通过聆听感受民族乐器,西洋乐器所表现出的不同。
4、能通过想象音乐中所表现的形象,能用线条、动作、声音等表现自己听后的印象。
5、能通过聆听感受分辨钢琴、小提琴及不同乐器的音色、节拍。
初步感受、分辨音乐的不同情绪。
感受音乐中描绘的“小音乐家”形象。
(二)表演能力1、能够整齐地按要求背唱歌曲;能在歌声与动作表演中表现歌曲所表达的不同情绪及所蕴含的不同情感和意境并通过歌曲的游戏,养成听音乐做动作的习惯。
2、在聆听音乐中尝试能用动作表达自己想象中的图案。
3、能以不同的情感和声音演唱歌曲,表达歌曲内容,用动作感受二拍子、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4、学会红绸舞、秧歌舞步。
(三)创编与活动能力1、知道音有长短、高低,练习随歌声或乐曲进行击拍,初步做到均匀、准确。
2、能按图意拍击节奏、编创节奏、传递节奏。
湘版一年级音乐教案

一、教学目标:1.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旋律、节奏、音色等。
2.掌握《小毛驴》这首经典儿歌的演唱及舞蹈动作。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感受音乐的美妙。
二、教学重点:1.学会演唱《小毛驴》这首儿歌,掌握正确的发声技巧。
2.掌握歌曲的节奏,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打拍动作。
3.学会根据音乐的节奏进行舞蹈动作的编排。
三、教学准备:1.录音机、小毛驴伴奏CD。
2.《小毛驴》歌词卡片。
3.小毛驴的图片。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出示小毛驴的图片,让学生看一看,了解小毛驴。
然后,教师问学生:“你们喜欢小毛驴吗?你们了解小毛驴吗?”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2.学唱《小毛驴》:教师播放《小毛驴》的伴奏CD,让学生聆听歌曲。
然后,教师开始教唱《小毛驴》。
教师先带领学生跟着音乐节奏,唱出歌曲的第一句:“小小的船,摇呀摇呀摇呀摇。
”然后,教师逐句教唱,学生跟读。
最后,整首歌一起唱,并且可以进行简单的舞蹈动作编排,如旋转、摇动双手等。
3.巩固练习: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段进行演唱,每段结束后可以进行简单的节拍动作,教师示范并引导学生一起做。
4.创编舞蹈动作:学生可以结合歌曲的节奏和内容,动手创编适合歌曲的舞蹈动作。
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些启发和指导,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展现自己的想法。
5.集体展示:请学生轮流上台进行展示,其他学生进行评价,鼓励他们互相学习,互相欣赏。
6.复习巩固: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刚才所学的内容,可以再唱一遍《小毛驴》,并进行舞蹈动作。
“小小的船,摇呀摇呀摇呀摇”……7.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在家里练习继续唱《小毛驴》,并进行编舞。
下节课可以进行集体展示。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教唱《小毛驴》和编舞,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对艺术创造的能力。
同时,通过评价和展示,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整个教学过程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湘教版音乐一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湘教版音乐一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第一课:童声歌《童年》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 了解童年的美好与快乐; - 培养对童年的向往和回忆; - 通过歌曲表达对童年的情感和向往。
教学重点•学习歌曲的歌词和旋律;•学会用童声表达歌曲的情感;•培养对童年的美好回忆和向往。
教学准备•教师:教案、投影仪、音响设备;•学生:教材、音乐乐器。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时光,与同桌分享快乐的回忆。
歌曲学习(15分钟)1.学生跟着老师听录音,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教师逐句教学歌词,学生跟读。
3.教师带领学生反复练习歌曲,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情感体验(10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情感表演,表达对童年的快乐与向往。
2.部分学生上台表演,同学们鼓励并给予肯定。
1.学生利用乐器或身体音乐创作出对童年的快乐曲目。
2.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演奏或表演,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
展示和总结(10分钟)1.每个小组表演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欣赏并进行评价。
2.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表扬学生的努力和创造力。
课后作业•家庭作业:回忆并写下自己的一段快乐的童年回忆;•延伸学习:学生可以找到其他童声歌曲并尝试进行演唱。
第二课:节奏乐曲《拍手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 理解音乐的节奏感; - 学习使用声音和身体表达节奏; - 养成良好的音乐协作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歌曲的节奏;•学会使用拍手和身体表达节奏;•培养音乐协作和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教师:教案、音响设备;•学生:教材、空白纸、彩色铅笔。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什么是节奏?引导学生回答。
1.学生跟着老师听录音,感受歌曲的节奏和韵律。
2.教师带领学生拍手跟随节奏,并进行示范。
身体表达(10分钟)1.学生利用身体表达歌曲的节奏感,可以进行简单的舞蹈或动作创作。
2.学生自由展示自己的创作,同学们给予鼓励和反馈。
创作活动(20分钟)1.学生分组,利用拍手和身体进行合作创作乐曲。
【K12学习】新湘艺版一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新湘艺版一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点击下面新湘艺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设计《唱呀,跳呀》教案新湘艺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设计《欢迎你》教案新湘艺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设计《声音的长短》教案新湘艺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设计《其列多》教案新湘艺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设计《狮王》教案新湘艺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设计《听听谁在唱》教案新湘艺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设计《小鸟》教案新湘艺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设计《打掌掌》教案新湘艺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设计《夏夜》教案新湘艺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设计《亮火虫》教案新湘艺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设计音高、唱名、手势3(mi)5(sol)6(la)教案新湘艺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设计《好朋友来啦》教案新湘艺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设计《牵牛花当喇叭》教案新湘艺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设计《蓝精灵之歌》教案新湘艺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设计《牧童谣》教案新湘艺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设计《飞呀飞》教案新湘艺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设计《牧童》教案新湘艺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设计《音高、唱名、手势1(do)2(re)》教案新湘艺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设计《我爱我的家》教案新湘艺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设计《爷爷、爸爸和我》教案新湘艺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设计《买菜》教案新湘艺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设计《太阳起床,我也起床》教案新湘艺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设计《小白船》教案新湘艺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设计《月亮》教案新湘艺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设计《太阳》教案新湘艺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设计《青蛙妈妈》教案新湘艺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设计《小青蛙找家》教案小学音乐老师教学心得笛子的吐音练习小学音乐听课反思《拉勾勾》听课评价新湘艺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设计《大眼睛羚羊》教案新湘艺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设计《滑雪》教案新湘艺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设计《龟兔赛跑》教案新湘艺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设计《大眼睛羚羊》教案新湘艺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设计《三只小猪》教案新湘艺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设计蓝鸟—教案新湘艺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设计《粉刷匠》教案新湘艺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设计《郊外去》教案新湘艺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设计《旅游路上》教案新湘艺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设计《郊游》教案新湘艺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设计《火车开啦》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第一课时教学内容:音乐游戏《欢迎你》教学目标:1. 对新学期新同学新环境加以认识,指导学生用疼有的音乐方式问好;2. 在学会歌曲《欢迎你》,学会并喜欢本节课的音乐游戏,活动及规律,并积极参与音乐表现活动;3. 指导学生在参与演唱与即兴填词及声音的造型活动体验创作和表现的乐趣,对学习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重点:1. 让学生知道耳朵是用来听声音的,培养学生爱听音乐的好习惯;2. 学会歌曲《欢迎你》教学难点:把握歌曲的节奏及声音的表现与创作教学准备:电子琴、课件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2.情景导入师:小朋友们,新的学期开始了,我们来到了新的学校,认识了新同学,你们知道他们的名字吗?你们想知道老师的名字吗?仔细听好了。
(边说边拍节奏)师:同学们,你们能像我这样介绍自己吗?(1)学生根据老师拍击的节奏介绍自己的姓名(2)教师改变速度与声音的强弱,学生做出相应的回答3.学唱歌曲师:小朋友们介绍的真好,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歌曲《欢迎你》,请同学们跟老师读歌词,重点拍手读好节奏,进而学唱歌曲。
4.互动游戏(1)结合音乐游戏,举行活动“谁的歌儿多”师:同学们,《欢迎你》学会了,新同学也认识了,现在,老师要组建几支火车队,小朋友们愿意当火车司机吗?(2)教师演唱《欢迎你》第一句,指明踊跃举手回答的学生。
(3)教师邀请回答姓名的学生上台参加活动。
师:刚报了姓名的同学请到台上来选择你会唱的歌曲,为大家进行表演,谁表现的好,谁就是我们今天的火车司机。
(4)师延长下第三句,引导学生拍节奏回答。
师:认识你呀真高兴,我们拍手欢迎你。
全班同学齐答:欢迎某某某,欢迎某某某!师:同学们,你们说他们表演的好不好啊?好了,我们一起开动自己的小火车回家吧。
小朋友们赶快到火车站集合,小演员们来当我们的火车头吧!同学们准备好了没有?预备,出发!5.课堂小结师:到家了!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块儿学习了这首有趣的歌曲并玩了很多游戏,你们开心吗?你最喜欢哪一个音乐游戏或音乐活动?以后的音乐课我们将聆听许多优美的音乐,演唱许多动听的歌曲,还有不少有趣的音乐游戏在等着我们呢!(生在音乐中走出教室)第二课时教学内容:音乐律动《唱呀,跳呀》教学目标:1. 使学生能够积极,大胆地参与演唱活动,并从中享受音乐的乐趣;2. 能随着《唱呀,跳呀》的音乐有节奏地拍手和跺脚,并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富有表情的演唱。
教学重点:1. 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随着音乐律动,使每位学生都获得一份自信。
教学准备:电脑,小奖品教学过程:一. 组织教学规范师生问好,用歌声问好1. 教师边拍节奏边唱2. 学生边拍节奏边回答二. 感受音乐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欢迎你》,那么你们知道音乐课除了唱歌以外,还有什么好玩的吗?瞧瞧老师在干什么?1. 随音乐拍击节奏(1)师:同学们,刚刚老师在干什么?你们发现什么规律呢?(引导学生观察,并找出每隔一小节拍两次手的规律)(2)师:同学们试着跟着老师一起合着音乐拍手(3)师:同学们表现得很棒,那么现在我们就按照教材的要求按照左、右、上、下拍手的规律试着跟音乐拍一拍,同学们,你们有信心吗?2. 分小组接龙比赛,获胜的小组进行表演。
三. 创编环节师:同学们,大家开动脑筋想一想,除了拍手,还可以用什么动作来伴奏呢?(1)启发学生回答并用不同的声势动作为歌曲伴奏。
(2)请学生上台表演:快乐、着急、幸福和叹气的表情和动作,并将快乐—拍手,着急—跺脚,幸福—拍肩,叹气—拍腿的对应关系告诉学生,让学生组合四种声势动作对歌曲进行自由组合地律动表演。
(3)伴以律动,师生共同表演《唱呀,跳呀》四. 评价及总结:师:同学们,今天的积极性非常高涨,表现得非常优秀。
这节课让我们知道许多音乐我们可以用耳朵听,用声音唱,还可以用动作演。
希望这些美妙的声音带给我们美的感受,让我们共同期待下节课的再会吧!(生在音乐中走出教室)第二课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歌曲《其多列》教学目标:1. 能用正确的姿势,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哈尼族童谣《其多列》;2. 能配合《其多列》的演唱,用拍手与跺脚的声势动作进行伴奏;3. 引导学生判断歌曲的情绪,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劳动。
教学重点:1. 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哈尼族族儿歌的民族特点,体验音乐的情绪,用自然流畅、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2. 学习并能够背唱歌曲。
教学难点:1. 认识八分音符与四分音符,并能正确地为歌曲打节奏。
2. 引导学生专注地聆听音乐,并能根据音乐做动作。
教学准备:课件,电子琴教学过程:一. 组织教学规范师生问好,用歌声问好二. 新课教学(一)创设情境,导入铺垫(播放多媒体课件少数民族风光图片和背景音乐《爱我中华》)师:同学们,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老师现在要考考同学们了,看谁平时掌握的知识多,谁知道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对,五十六个民族的兄弟姐妹就像五十六朵美丽的花朵在祖国的大花园中竞相开放。
现在,我们就来一起欣赏几朵美丽的小花吧!(播放图片,傣族,苗族,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哈尼族),各个民族的小朋友都在歌唱着美好的明天,你们听,哈尼族的小朋友正迎着风,披着阳光向我们走来了。
小朋友,想不想去哈尼族小朋友们家中去做客呢?抓紧脚步,他们正哼着歌,召唤我们呢!(二)感受歌曲,体验学习1. 播放录音,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师:同学们,从歌声中你能感受到歌曲中小朋友的心情吗?生:愉快、高兴、快乐……2. 学习歌词(1)老师范唱,请同学们把不认识的字母用拼音标记好(2)齐读歌词,师生共同分析歌词第一段:表现哈尼族小朋友,勤劳,热爱生活;第二段:表现哈尼族小朋友,乐天,热爱生活;第三段:表现哈尼族的民族特点,如小朋友热爱艳丽的衣服、玩具一样,他们也喜欢穿着色彩鲜艳的服饰。
(3)解释歌词,并学会为音乐伴奏师:小朋友们,在我们刚刚读的童谣中,你们听到童谣中出现得最多得一个词是什么吗?生:其多列师:对,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
其多列是哈尼族语言,是“快快来”的意思。
就仿佛说:“小朋友们,快快来呀,我们一起去上山捡竹叶,一起去上学的意思。
老师把它做成了一个游戏,同学们看老师的:左右拍,左右拍,跺脚拍手,跺脚拍手(生随师模拟游戏)3. 跟随录音或琴演唱歌曲师:小朋友们,你们拍的真棒,你们想不想把这首童谣唱出来?我们现在就一起来学唱这首好听的歌曲。
(1)随教师一起轻声哼唱;(2)学生随录音轻声填入歌词唱歌曲;(3)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声音展示音乐的形象,体现音乐的情绪。
三. 互动环节,创造表现1. 加入声势动作为歌曲伴奏。
2. 分辨歌曲的情绪。
(优美抒情与活泼欢快)师出示卡片贴在黑板上,生讨论歌曲情绪。
(欢快:娃哈哈,小螺号;抒情:小白船,云)四. 课堂小节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哈尼族小朋友生活的乐园,感受到哈尼族小朋友的快乐,希望小朋友们也能像哈尼族小朋友们一样勤劳,热爱劳动,热爱生活。
好了,同学们下课,我们下节课再会。
(生伴随音乐离开教室)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 欣赏《小鸟》和《狮王》两个音乐片段2. 参与《听听谁在唱》的音乐活动教学目标:1. 能认真听赏《小鸟》、《狮王》,想象音乐形象,并能随着音乐做出相应的体态反应,培养学生认真聆听的好习惯。
2. 能积极参加《听听谁在唱》的音乐活动,能模仿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声音,即兴编唱歌词。
3. 能听辨并模仿出长短不同的声音。
教学重点、难点:1. 引导学生专注地聆听音乐,并能根据音乐做出动作。
2. 引导学生理解“音的长短”的概念,能对具备长短对比的音组进行正确的模仿与听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奖品教学过程:一.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 听赏音乐,体验感受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同走进哈尼族,去哈尼族的世界里感受到了他们的热情,还与哈尼族的小朋友们一同放声歌唱,小朋友们我们再一齐唱一遍好吗?1. 听赏《小鸟》师:同学们唱的可真好听,瞧瞧我们的歌声把森林里的小动物也吸引来了,你们听,是谁来了?(课件播放《小鸟》,学生聆听。
)生:小鸟师:同学们,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鸟呢?生:活泼、快乐的小鸟师:那我们一起来和这只快乐的小鸟飞舞歌唱吧!(课件再次播放《小鸟》,生听音乐,模仿动作)2. 听赏《狮王》师:小朋友们,别出声,你们听听,森林那边有什么动物向我们走来了?(课件播放《狮王》,学生聆听)生:狮子,恐龙,老虎,豹子……师:那么,你们为什么觉得音乐里,描述的是狮子,恐龙,老虎,豹子这些威猛的动物呢?(生自由回答,展开联想)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棒,小脑袋思考得真勤快,小耳朵听的真灵敏。
我们刚刚听到的音乐缓慢而沉重,透露着一种威严的感觉,中间还有咆哮的声音,让我们忍不住地想到了大型的威猛的动物。
让我们再次聆听音乐,来模仿一下它们吧!(课件再次播放《狮王》,生听音乐,模仿动作)三. 互动小博士—认识音的长短师:同学们,狮王踏着威严的步伐慢慢地走远了,现在请同学们坐下来,我们来一起欣赏森林里各种有趣的声音吧!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听,这是什么声音?听一听,学一学,谁的声音长,谁的声音短?(课件播放多组具备声音长短对比的音频,学生听辨并模仿)第一组:猫(喵)—老鼠(吱)第二组:羊(咩)—鸭子(嘎)第三组:火车(咔嚓)—电闪雷鸣(咚)四. 课堂总结师:同学们,我们在森林里度过了非常愉快的一节课,你们开心吗?现在天色不早了,我们也该回去了,让我们跟森林说再见吧!(生随音乐拍手走出教室)第三课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歌曲《亮火虫》,认识3(mi) 5(sol) 6(la)三个音教学目标:1. 学会歌曲《亮火虫》,并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轻巧的声音,清晰、准确地演唱歌曲;2. 用图文指出同学们正确歌唱姿势,纠正不良坐姿与站姿;3. 认识3(mi) 5(sol) 6(la)三个音,并能根据老师弹奏音的顺序进行积极听辨。
教学重点:建立3(mi) 5(sol) 6(la)三个音的音高概念教学难点:能够用自然流畅,富有表情地表现歌曲《亮火虫》教学准备:课件,电子琴教学过程:一.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谜语激趣,揭示课题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同去了哈尼族小朋友们家做客,又去了森林里聆听各种小动物的声音,还跟老师随音乐跳舞来表示对小动物的热爱,今天,老师又为小朋友们请来了一位客人,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请从谜语中找答案吧!听好了:谜语:有种虫儿真奇怪,一盏灯笼随身带,黑夜点灯满天飞,绿光闪闪真可爱。
生:萤火虫师:对,那么在贵州地区,人们常常把萤火虫叫做亮火虫,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学这首贵州童谣《亮火虫》。
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认真地听赏歌曲。
2. 师播放歌曲《亮火虫》师:小朋友们,你们见过亮火虫吗?它是我们的好朋友,用微弱的光照亮夜空,为美丽的夏夜增添了许多诗情画意,可是它的生命却非常的短暂,只有一夏的时间,所以我们见到亮火虫,一定不要扑捉它,让它自由地飞翔吧!同学们思考一下,这首童谣都唱了些什么,有哪些小朋友可以找出来?3. 朗诵歌词(一、二段)师:好的,同学们回答的不错,找的很仔细,现在就跟随老师把这首歌词齐声朗读一遍,老师看看,哪组同学的声音最宏亮?4.唱唱做做师:朗诵完歌词,老师想问下同学们,你会模仿亮火虫飞舞的动作吗?(请举手的同学模仿),好的,我们现在一起看一下亮火虫飞舞的样子(播放视频),请同学们边听歌曲边学亮火虫飞一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