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之道设计
小学语文《自然之道》教学设计4篇

小学语文《自然之道》教学设计4【设计理念】这三个自然段的教学我是抓住两条线进行切入,一条是抓住关键词语,体会各自情感。
让学生在词语归类中明确文中各个角色的态度,并亲自演读,体会心情,并由此归结出疑问,为什么各自所持态度会有如此反差,进而引出第二条主线,抓住两个关键句子(①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②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通过学生的自独自悟和相互交流初步理解“自然之道”,因我们对自然之道的无知,好心却办了蠢事。
【设计目标】1、情感朗读,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2、初步理解自然之道。
【设计过程】一、出示词语归类题目探出欲出又止突然啄焦急紧张冷淡极不情愿鱼贯而出结伴而出侦察踌躇不前若无其事争先恐后拉到幼龟──(探出欲出又止侦察踌躇不前鱼贯而出争先恐后结伴而出)我们──(焦急紧张)向导──(若无其事冷淡极不情愿)嘲鸫──(突然啄拉到)1、读课文3~5自然段,请找一找上述词语并归类:⑴学生交流汇报,找出相应句子完成上述归类。
⑵生自由挑选句子(可以是“幼龟”“我们”“向导”“嘲鸫”的相关句子)朗读,自读自悟,体会以上关键词语所蕴含的情感和心情。
⑶生返回表演朗读上述分类词语,(可男女读,分组读,个别比赛读)师指导评价(幼龟:表演理解起先小绿龟的机警、谨慎,后来感受幼龟得到错误信息后的心情。
我们:当幼龟遭到袭击时紧张担心的心情。
向导:冷淡,与我们形成强烈的对比。
嘲鸫:看到美食,急切捕猎的心情)2,再次朗读3~5自然段,提出疑问:⑴为什么向导的态度那么冷淡、极不情愿,并说“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与我们的态度形成强烈的对比)①自读自悟,初步感受“自然之道”,幼龟出巢侦察,嘲鸫捕食是自然之道,向导的冷淡若无其事也是出于自然之道,幼龟得到争先恐后,鱼贯而出是因为得到了错误的信心,我们违反了自然之道……②各生交流,初步理解。
⑵我们干了怎样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①读文交流,同桌互说。
②全班交流(有了以上基础,生基本能理解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出于对小幼龟的同情,我们却违背的自然之道……)3、再次朗读3~5段,体会各种情感,感悟“自然之道”。
四年级下册语文《自然之道》教案

板书设计
7、自然之道
啄(zhuó) 愚(yú) 巢穴(xué) 气喘吁吁(xū)
课后反思
(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第二周
年 级
四年级
科 目
语文
主备人
任课教师
教学内容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出示自学提示: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查字典理解:摇篮、悬河、生息繁衍、忧患、植被、水土流失。 3.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科学家的治理方案是什么? 4.黄河的变化给人类的教训是什么?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发?
三、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四、老师点拨,解答疑问
二、换位体验,深悟“自然之道”
说话练习:
用“我们真是愚不可及啊,───────”说出感受
1.假如你就是在现场的作者和他的伙伴,回头想一想,当时你的哪些做法,哪些想法是“愚不可及的”?(找出描写“我”和同伴的语句揣摩,体会“无知之愚”)
2.假如你就是那位生物学家向导,回头想一想,当时你的哪些想法,哪些做法是“愚不可及的”?(找出描写向导的语句揣摩,体会“有知之愚”)
3.治理方案:
①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②保护好森林资源,尽快恢复植被。③合理规划利用土地。④大量修筑水利工程。
4.小结。
通过自学,我们知道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因为这里曾经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可随着时间的变化,黄河发生了变化,给两岸人民带来了灾难。自然环境的变化,造成水土流失和农作物减产,而人口的增长,使得人们更多地开发荒地,水土流失就更加严重了。为了治理黄河,科学家设计了许多方案,保护森林、恢复植被、兴修水利、合理利用土地,黄河变好一定会成为现实。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优秀9篇)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优秀9篇)《自然之道》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3、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中受到启示;难点是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自然万物,有着它自已生存的方式和规律,如果不按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九课《自然之道》请同学们齐读课题(学生齐读课题)谁能说说题目中的“道”是什么意思?(道理、规律) 那么题目的意思就是(自然界有其自身的规律)二、统读全文,回顾内容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了作者一行人的目的,那么他们的目的达到了吗?又发生了什么事呢?下面老师就找几名同学分自然节读课文。
指名读文后(选一个C类的学生汇报作者一行人的目的)说得真好,你们愿意看看可爱的海龟吗?(师点幻灯片,边看边说)看完后,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三、紧抓蠢事,引入探究1、是啊,如此可爱的小海龟却被我们不经意间深深地伤害了,看大屏幕,全班齐读“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师出句子)理解:“愚不可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们哪些做法是愚不可及的?面对我们的表现,向导又是怎样说怎样做的呢?请同学们默读文章的第三到第八自然节,边读边画边思考,并标注你的感受。
四、默读课文,深入研读1、学生默读课文,教师巡视重点了解C类学生掌握情况:(出示幻灯片)思考:我们的哪些做法是愚不可及的'?向导又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对此你有什么想法?2、汇报交流:⑴ 学习三—四自然节:① 我们的哪些做法是愚不可及的?“我和同伴紧张地看着眼前的一幕,其中一位焦急地对联向导说:“你得想想办法啊!”看见探头小龟有危险,就焦急起来,让向导想办法。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2、学科:四年级语文3、课时:一课时4、课前准备:图片、资料等。
教学课题: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九课《自然之道》教材分析:1、内容分析:本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
作者及同伴和一个生物学家的向导到加拉巴哥岛旅游,他们不顾向导劝阻,要求向导把幼龟抱向大海,结果导致许多的幼龟得到错误信息后成了食肉鸟的口中之食。
对此,“我们”很后悔。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愿望相反的结果。
教学本文的意图是丰富学生的见识,使学生认识到要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同时培养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
2、教学目标:(1)读准文中出现的生字和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知内容体会文章的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3)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
3、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是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中受到启示。
(2)教学难点是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授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2、朗读感悟法:通过朗读感悟文章的内容和情感。
3、想象体验法:发挥想象,体会情感的变化过程。
教学准备:1、从百度中搜索关于幼龟,食肉鸟的图片,做成课件。
/i?ct=201326592&cl=2&lm=-1&tn=baiduimage&fr=ala0&pv=&word=%CC%AB%C6%BD%D1%F3%D3%D7%B9%EA&istype=2&z=0&fm=rs1/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CA%B3%C8 %E2%C4%F1&in=20311&cl=2&lm=-1&st=&pn=5&rn=1&di=50651065500&ln=1129&fr= ala0&fm=rs1&fmq=1331521284890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 e=&is=&istype=2#pn5&-1&di50651065500&objURLhttp%3A%2F%%2Fbig img%2Fnewbigimg1%2F3161000%2F88973127.jpg&fromURLhttp%3A%2F%2Fwww.getty %2Fshowmid%2F3161458%2Fhemis.fr&W506&H337&T7918&S60&TPjpg2、课前让学查找资料,了解太平洋绿龟的生活习性。
人教课标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 9 自然之道 教学设计

9 自然之道教学内容:9 自然之道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词。
2、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3、丰富见闻,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丰富见闻,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幼龟、侦察、踌躇不前、若无其事、鱼贯而出、争先恐后、愚不可及”等词语。
2、能用联系上下文、借助工具书和串讲字意的方法理解关键词句的意思。
3、随文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4、通过对文本空白处——食肉鸟怎样凶猛地啄噬幼龟的场面的想象,内化语言,感受自然之道,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教学重点:1、体会“我和同伴”看到“眼前的一幕”所引发出来的蕴意;2、通过对文本空白处——食肉鸟怎样凶猛地啄噬幼龟的场面的想象,内化语言,感受自然之道,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教学难点: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揭题释题1、揭题: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课件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2、【出示课件:“道”字在字典中的几种意项。
】我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想一想,这里“自然之道”中的“道”该选哪个意项?3、那么“自然之道”就是指——自然的规律。
课文围绕“自然之道”向我们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
二、检查预习情况,关注学法的渗透。
1、课前我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那么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大家都认识了吗?【课件逐一出示三组词】2、同学们,这些生字新词,大家都已经会读了,很好。
你们看,这篇课文的新词比较多,我们在预习课文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不理解的词呀?那你是用什么方法学懂了哪个词的?3、其实理解词语还有一种方法,就是【课件出示:串讲字义】。
教育部参赛-自然之道-李正伟

四年级下册语文《自然之道》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认读并理解“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欲出又止、鱼贯而出、愚不可及”等词语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3、理解课文中“自然之道”的含义。
明白做事情要了解自然之道,遵循自然之道。
丰富见闻,能联系生活和阅读中的经验发表自己的见解,激发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两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引出“道”1、导入:大自然气象万千,美丽无比;充满生机,也充满神秘。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来学习一个真实而又引人深思的故事——《自然之道》(板书)2、齐读课题,思考提问:你认为这里的“道”是什么意思?(道理、规律)二、初读课文,感知“道”1、自读课文,读顺读懂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语句,有不懂的词语要联系生活或上下文想想意思,读完后思考一下这个故事主要讲什么。
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帮助时表扬好的读书习惯和方法。
2、检查词语,想象画面刚才同学们读得都很投入,有信心接受检查吗?老师这儿有几组词语想请你们读一读,出示第一组:巢穴欲出又止侦察踌躇不前嘲鸫用尖嘴啄企图①谁会读这组词语?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仔细。
抽一生读词语。
②读着这些词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生说)③能把画面读出来吗?(齐读)出示第二组:焦急若无其事极不情愿颓丧①抽一生读词语。
(生读)这些词是描写谁的?②现在会读的同学举手,我们一起来读。
出示第三组:鱼贯而出争先恐后结队而出抽一生读词语。
(生读)看到了怎样的场面?出示第四组:补救气喘吁吁饱餐一顿响彻云霄后悔不已愚不可及能用上这词语说一段话吗?3、抓关键词,练说主要内容①把这四组词语连起来想一想,选上一些词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②选择上面的词语填写在下面的括号中。
我也写了一段,谁能选上面的词填一填。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简案)

《自然之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新联小学黄艳莲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3—8自然段。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结合朗读、对话、想象、感司等到手段来体验情境从而领悟文章内涵。
2、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受到尊重自然、遵循规律的教育,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建立生态平衡的观念。
3、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中受到启示。
教学难点: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温故知新。
1.出示词语,检查认读与理解情况。
2、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二、细读理解,体会“道”1.课文中什么地方提到了“自然之道”?2.向导为什么会这样说?他是看到了什么样的情景说出这句话的?3.汇报交流,朗读体会:这段话中如何描写幼龟的?用“△”标出描写幼龟动作的词,并体会。
4.说话练习:假如此时你就是沙滩上的这只幼龟,你心里会怎么想?5.体会导游和我们不一样的心情。
三、换位思考,感悟“道”1.引出“愚不可及”。
2.比较句子:①我们干了一件蠢事。
②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3.作者为什么说“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请快速阅读第5、6、7自然段,找出正确答案。
4.汇报交流。
5.朗读第5、6自然段。
6.角色体会练习。
7.学习7、8自然段。
我们的愚不可及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呢?8、体会向导的“有知之愚”四、总结拓展,升华“道”由于我们的错误,导致了成百上千的幼龟受到了伤害,我们都是出于一片好心啊!这场惨剧的发生,到底是为什么呢?五、布置作业,实践运用1、走进大自然,去观察动物、植物的生长或其他自然现象。
走入大自然,留心观察一下,生活中还有哪些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
2、我们深深自责,我们追悔莫及,因为我们自作聪明,好心办坏事。
现在只能向绿龟表示深深的歉意,请拿起笔,可以给他们写信,可以写写你心里的感受,或是从这件事中受到的教训,得到的启示。
板书设计我们紧张焦急伤心自然之道(遵循)向导若无其事极不情愿悲伤。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陈景明)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设计者】新密市实验小学陈景明【教材】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课程标准】(学段目标中与本课相关的具体内容标准)1、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3、能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内容分析】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我们一行九人结队来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旅游,观察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
他们看到一只探头出穴的幼龟被嘲鸫咬啄时,不顾向导劝阻,要向导把幼龟抱向大海。
接着,成群的幼龟得到错误的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就从巢中鱼贯而出,结果许多幼龟成为食肉鸟的口中之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在识字和阅读方面也掌握了一些方法。
生字可以自学,重点指导易错字、易混字的写法,通过学习这一课,初步掌握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根据《课程标准》、本单元训练的主意图和学生实际确定本课第二课时的学习目标: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抓住重点词句,读懂课文内容,说出自然之道的含义,读出不同的语气。
2.结合实际谈一谈你所了解到的自然之道。
【评价设计】1.针对目标1,通过课堂观察,教师点拨,让学生抓住文中表示向导心情的词语,读出我们和向导不同的语气,在此基础上谈出对自然之道的含义。
2.针对目标2,通过课堂观察,在口语表达训练的过程中,达到发展思维,激发想象的目的。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中受到启示。
难点: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概述】依据新课标和学习目标,我对本课进行了以下教学设计:(一)复习导入(二)深入学文,领悟“道”(三)拓展延伸,内化“道”(四)检测评价【学习过程】(一)复习导入: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学生发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1.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实现“长文短教”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按照“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得到启示”的方法自主学习,渗透借助解决关键问题来理解文本的学习方法。
2. 根据学段要求,培养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3. 遵循课标中提出的“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的理念,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学语文、用语文”的实践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
教学目标:
1. 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学习根据文章“四要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通过理解关键词句的意思领悟文本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4.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根据文章“四要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从中受到启示。
教学难点:理解关键词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准备重点语句的课件;查阅一些有关幼龟离巢入海的资料和那些食肉鸟的资料。
学生准备:搜集了解有关海龟的情况。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九课,请大家齐读课题。
自然之道指的就是——同学们,自然万物,有着它自已生存的方式和规律。
二、预习检测,切入主题。
1、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本课,请大家看大屏,谁愿意来读——读着读着,你发现了——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么?课文中有一段话是这样写的,谁来读,注意听,看看从这段文字中,你能捕捉到哪些信息?
2、见过海龟吗?(课件展示)
3、文中的自然之道指的就是——可是我们却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4、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们却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三、小组合作深入研读文本
1、合作学习要求:在组长带领下,小组成员通过独立学习,合作交流画句子,并说说从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
2、小组交流、汇报。
3、是啊,眨眼间,数十只幼龟已经成了食肉鸟的口中之食,多么惨烈的一幕呀!
4、下面我们来展开想象,选择其中一种情况写一写,看谁写得具体形象。
针对导学案第五题,小组合作学习,由组长安排写话。
5、我们亲眼目睹了这样凄惨的场景,感到了震惊,我们学着向导的做法在海滩上营救小海龟,累得气喘吁吁,但这已经无济于事了,因为——不一会儿,数十只食肉鸟吃得饱饱的,发出的欢乐叫声,响彻云霄。
这让我们意识到——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一只幼龟得救了,无数只幼龟丧生了一只嘲鸫飞走了,数十只食肉鸟欢笑了。
这更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我们的内心无比自责与痛惜,所以——我和同伴低着头,在沙滩上慢慢地走。
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那样的伤害。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四、拓展学习,总结提升。
1、我们深深自责,我们追悔莫及,因为我们自作聪明,好心办坏事。
现在只能向绿龟表示深深的歉意,请拿起笔,可以给他们写信,可以写写你心里的感受,或是从这件事中受到的教训,得到的启示。
2、写话。
3、同学们,在课文的结尾还有这样一句话选文时被删去,但今天我想拿出来跟大家共享——人是万物之灵。
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
4、同学们,候鸟迁徙不能挽留,山涧小鱼难在鱼缸生存,老虎圈养便失去野性,温室难育参天大树……你还知道哪些自然之道,举例说。
5、今天这节课,你的收获有哪些?
五、总结
六、布置综合活动:
①举办《人类之友》手抄报比赛
②以《遵循自然规律,保护地球生物》为题写一封倡议书
板书:9、自然之道
(反而)
救龟——————害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