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白鹅》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 白鹅》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 白鹅》教案及教学反思

15白鹅▶教学目标1.认识“嚣、吭”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看”,会写“吠、促”等15个字,正确读写“即将、姿态”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语言的趣味。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出鹅的高傲的。

4.比较课文与“阅读链接”《白公鹅》中的鹅的共同点,体会两篇文章在表达上的相似之处。

▶教学重难点1.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出鹅的高傲的。

2.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的趣味。

▶教学策略1.字词教学本课的四字词语很多,要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这些词语的意思,读懂了这些词语,趣味也就出来了。

2.阅读理解首先,引导学生从总体上把握“白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紧接着引导他们结合有关语句概括出鹅的特点,重点体会“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吃相中”一句;然后围绕“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具体写了白鹅的高傲”这一问题展开讨论,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形象和语言的幽默风趣。

3.朗读教学重视朗读,让学生绘声绘色地朗读。

朗读时要读出鹅的高傲。

但它的高傲不令人生厌,而是引人发笑、饶有风趣的,因此,朗读的基调是轻松有趣的,要读得妙趣横生才好。

4.表达运用教学时,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突出鹅的特点。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嚣、吭”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看”,会写“吠、促”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即将、姿态”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板块一引入课题,检查预习1.复习《咏鹅》,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咏鹅》及朗读音频。

(2)师引导:还记得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 (预设:骆宾王)他写的这首《咏鹅》脍炙人口,无独有偶,今天老师也向大家介绍一只可爱的大白鹅。

(3)板书课题:白鹅。

(生齐读课题)(4)作者简介。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白鹅》的教学设计(精选5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白鹅》的教学设计(精选5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白鹅》的教学设计(精选5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白鹅》的教学设计1【教材简说】《白鹅》是人教课标版小语第七册的一篇精读课文,重点表现的则是白鹅的特点──高傲。

以“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这一过渡段统领全文,细致刻画了鹅“严肃郑重”的声调,“大模大样”的步态和“三眼一板”“一丝不苟”的吃相。

善于运用对比的方法来突出鹅的特点。

如鹅与狗对比,表现鹅的叫声“大”和“严厉”的特点;与鸭对比,显出鹅“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大家风范;通过对狗如小偷般的委琐相的描写,彰显鹅的老爷派头。

此外,还善于运用反语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如,用“我们的鹅老爷”“不胜其烦”“架子十足”等似乎含有贬义的词语表现鹅的个性,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对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字;理解、积累并学会运用部分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过程与方法: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白鹅的特点,能体会到运用对比、拟人、明贬实褒等方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感悟丰子恺用词的准确、描写的风趣及写话训练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的,感受丰子恺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感受反语的写法,从那些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对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略)第二课时教学流程一、复习引课1、由鹅身上的傲气引导学生回忆复现鹅的姿态和叫声的描写:丰老先生是从哪几方面写白鹅高傲的特点?用波浪线划出过渡句,从这句话里你知道了什么?(出示课件,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

)2、引读出示: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引出下文步态的学习。

二、感受高傲你最喜欢哪一部分,觉得哪句最有趣,就读一读。

(出示课件,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法。

)1.自由读,感受步态的高傲:鹅走来了。

自由读第4自然段:有没有感受到高傲的步态。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白鹅》优秀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白鹅》优秀教案

15白鹅教案设计设计说明《白鹅》是一篇精读课文,作者重点表现的是白鹅的特点——高傲。

以“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这一过渡段统领全文,细致刻画了鹅“严肃郑重”的声调,“大模大样”的步态和“三眼一板”“一丝不苟”的吃相。

作者善于运用对比的方法来突出鹅的特点。

如鹅与狗对比,表现鹅的叫声“大”和“严厉”的特点;与鸭对比,显出鹅“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大家风范;通过对狗如小偷般的猥琐相的描写,彰显鹅的老爷派头。

此外,作者还善于运用反语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如,用“鹅老爷”“不胜其烦”“架子十足”等似乎含有贬义的词语表现鹅的个性,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白鹅是一种常见的小动物,作者用简单的语言就把白鹅描绘得如此生动形象,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用词的准确生动,语言的幽默风趣;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感悟作者在运用表达方法上的独到之处。

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有关白鹅的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字词卡片。

学生准备:学生观察家禽鹅或查找相关资料,复习唐朝骆宾王的《鹅》。

教学重难点:1.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出鹅的高傲的。

2.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的趣味。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课文1.请学生观看骆宾王的诗《鹅》的动画,问学生:诗中描绘了鹅的什么特征?2.出示白鹅图片,请学生自由说说鹅还有哪些特征。

(提示:从鹅的生活习性、叫声、走路姿势等方面说)3.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丰子恺笔下的《白鹅》,看作者是如何抓特征刻画这只白鹅的。

设计意图:现在学生见到鹅的机会少,课始运用直观的画面,既引人入胜,又将直观感受印入学生脑海中,为激发学生的兴趣做了有益的铺垫。

二、初读课文,梳理内容1.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感知文意,勾画生字词。

自学要求:(1)遇到生字新词画出来并大声读几遍,读不通的句子反复读流利。

(2)给不理解的词语做上标记。

小学四年级下册第15课-白鹅教案(部编版)

小学四年级下册第15课-白鹅教案(部编版)

【教学要求】1.让学生认识“看、嚣”等12个字,读准多音字“看”,会写“吠、促”等15个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能够正确读写“即将、姿态”等词语。

2.使学生能够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白鹅的特点;能够体会作者运用“明贬实褒”等写作手法来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3.使学生能够说出不同作家笔下白鹅的共同点,体会其表达的相似之处。

4.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风趣幽默,体会语言的趣味。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看、嚣”等12个字,读准多音字“看”,会写“吠、促”等15个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能够正确读写“即将、姿态”等词语。

2.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弄清课文结构。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步骤】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猜个谜语,你们说好不好?。

(出示课件1)课件1:头戴红顶帽,身穿白布袄。

走路像摇船,说话像驴叫。

(打一种动物)没错,谜底就是鹅,同学们,你们真棒!2.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到乡下去看看真正的白鹅?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把“白鹅”请出来吧!(出示课件2)你们能够用哪些词语或者句子形容视频中的白鹅呢?(学生交流,教师相应点评、引导。

)课件2:播放白鹅的视频同学们,你们观察得真仔细,描述得真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看一看丰子恺先生笔下的白鹅是什么样子的。

(板书:白鹅)3. 作者简介。

(出示课件3)课件3:丰子恺(1898——1975),中国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

浙江桐乡人。

五四运动后创作漫画,早期漫画多暴露旧中国的黑暗,后期常作古诗词新画,并常以儿童生活作题材。

造型简括,画风朴实。

有《丰子恺漫画》。

著有《音乐入门》,译有《西洋画派十二讲》和外国文学作品《源氏物语》、《猎人日记》等多种。

擅散文和诗词,文笔“隽永清朗,语淡意深”,有《缘缘堂随笔》等。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提醒学生注意难读的生字词。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5 《白鹅》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5 《白鹅》教案

《白鹅》教案教学内容:《白鹅》是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5课。

本文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白鹅高傲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鹅的高傲表现在叫声、步态、吃相中;鹅的叫声;鹅的步态;鹅的吃相。

教学本课,要让学生了解白鹅的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培养观察和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新词,积累好词好句;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白鹅的特点;学会作者的表达方式,仿写一个片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想象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培养观察和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

2. 学会作者的表达方式,仿写一个片段。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白鹅吗?白鹅有什么特点?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白鹅的文章,看看作者是怎样描绘白鹅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音,找出新词,对不懂的词句借助工具书或与同桌交流,如“颇”“譬如”等,教师巡视指导。

2. 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轮流读课文,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正音,指导学生读通课文。

3. 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交流识记字形的方法。

4. 指导书写“颈、吭、俄、厨”。

三、再读课文,深入分析1.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写白鹅的高傲的?(板书:高傲)2. 指名读课文第1、2自然段,思考:从这两段中,你知道了什么?3. 用直线画出描写鹅高傲的句子,指导朗读。

4. 指导学生用“的确”造句。

四、品读课文,体会情感1. 出示句子:“但是,因为它很左,我便用木棒打它的头,它伸长了颈子,咬住了我的木棒。

”2. 学生交流感受,教师指导朗读。

3. 出示句子:“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白鹅》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白鹅》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白鹅》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白鹅》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描绘了一只白鹅的美丽身影,同时表达了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课文语言优美,插图生动,适合学生朗读和欣赏。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朗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他们喜欢通过图片和文字来感受美好的事物。

在课堂上,学生表现出对动物的喜爱和对美的追求。

但在阅读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对一些生字词的认读和理解存在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意义,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学会欣赏自然美,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学会关爱和尊重生命。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认读和理解。

2.课文中的一些难懂句子的大意。

3.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图片、视频、朗读、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白鹅图片、视频资料。

3.生字词卡片。

4.课堂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白鹅的形象,引导学生关注白鹅的特点。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呈现(10分钟)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对难懂的句子进行解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大意。

3. 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就是课文中的角色,体会角色的情感。

4. 巩固(10分钟)学生回答课文内容相关问题,检查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进行认读练习。

5. 拓展(10分钟)讨论:为什么作者喜欢白鹅?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5《白鹅》说课课件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5《白鹅》说课课件
19
教学过程
环节三:小组合作 探究学习
Text 1
白鹅的叫声、步态如此高傲, 那它的吃相有又是怎样的呢?
20
小组合作(独学—群学)
请你读读课文的5、6、7自然段。思考: 1.边读边想,勾画出鹅吃饭时令人发笑的 词句。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出了鹅吃饭时 令人发笑。 2.读第六自然段,用曲线画出写鹅的句子, 用横线画出写狗的 句子。从中 体会到什 么? 3.作者对这只鹅发出了怎样的感叹?
1. 说教法
情境教学法
创设学习氛围 激发学习欲望 增强学习兴趣
引导法
组织探究活动 提高实践能力 培养创新精神
朗读法
以读促悟
8
2. 说学法
学法指导:《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积极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 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篇文章语言风趣幽默, 词语丰富、精彩。在教学鹅的步态这段,我引 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学习,并教学 生归纳学习方法,并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 生通过自读课文,独立思考,合作讨论来解决 问题,这样既解决了问题,又培养了学生学习 能力及合作探究的能力。
二)、鹅的高傲表现在哪些方面?
11
教学过程 设问导学
“鹅的高傲,更表现在他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作 者是怎样具体写鹅的叫声、步态和吃相的呢?”
12
教学过程
环节二:自主学习 初读感知
1.自主学习。自由读文章的第3、 4自然段,圈画出让你感受到鹅 高傲的词句。
13
教学过程
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 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 第四组
15.《白鹅》
第二课时
说课环节
说教材 说学情 说教学目标 说教学重、难点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过程 说板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白鹅》优质教案+阅读训练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白鹅》优质教案+阅读训练

15 白鹅备课素材【教材分析】《白鹅》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文章,在作者丰子恺眼里这白鹅俨然就是一位高傲而固执,忠诚而可爱的朋友,所以文本的字里行间每每渗透着那份欣赏和爱怜。

《白鹅》一文,重点刻画白鹅的性格高傲,从一开始抱回家的印象“左顾右盼,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到“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吃相中”过渡句统领全文,接着分别从“严肃郑重”的叫声、“大模大样”的步态、“从容不迫”的吃相具体细致刻画了鹅的高傲。

从作者的描述中,不难让我们感觉到这种高傲不令人讨厌,而是可爱有趣,让人发笑的。

另外,作为一代文学大师,丰子恺的行文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文章结构严谨,围绕“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分别从“叫声、步态、吃相”三个方面具体写出特点,每个部分都有一个总起句(过渡句),是学生学习篇章结构的典范。

语言风格十分幽默有趣,善于采用对比的写作方法来表现鹅的高傲,善于采用“看贬实褒”的表达方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作者介绍】丰子恺(1898.11.9-1975.9.15)原名丰润,曾用名丰仁、婴行,号子恺,字仁。

浙江桐乡石门镇人。

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和翻译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

解放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美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等职。

被国际友人誉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

丰子恺风格独特的漫画作品影响很大,深受人们的喜爱。

他的作品内涵深刻,耐人寻味。

丰子恺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启蒙者之一,早在二十年代他就出版了《艺术概论》《音乐入门》《西洋名画巡礼》等著作。

他一生出版的著作达一百八十多部。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净角:净角是京剧表演主要行当之一,俗称花脸。

以面部化妆运用图案化的脸谱为标志,音色宏亮宽阔,演唱风格粗壮浑厚,动作大开大阖,顿挫鲜明。

京剧形成以后,对净角的表演艺术进行了磨炼和提高,扮演人物的范围不断扩大,艺术上更为丰富和成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白鹅【教学目标】1.认识“郑、嚣”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看”。

会写“吠、促”等15个字,能正确读写“即将、姿态”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能体会语言的趣味。

3.能根据“叫声、步态、吃相”分类摘抄文中表现鹅高傲的词语,体会作者是如何把“高傲”写清楚的。

4.能根据问题提示,结合具体语句,体会文章用对比的写法。

5.比较阅读《白鹅》和《白公鹅》,说说两位作家笔下的鹅的共同点,体会两篇文章表达上的相似之处。

【重点难点】重点:能根据“叫声、步态、吃相”分类摘抄文中表现鹅高傲的词语,体会作者是如何把“高傲”写清楚的。

难点:能根据问题提示,结合具体语句,体会文章用对比的写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诗歌导入。

丰子恺先生的《白鹅》,语言也很有特色,生动幽默,富有童趣,值得一读。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读准生字。

会认的字:吠促颇剧苟譬侍馆附脾敏捷昂供2.指导学生认读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3.指导学生进行生字书写。

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白鹅?(用课文中的词概括)口头填空:这是一只……的白鹅。

(高傲、傲慢、从容不迫、一丝不苟、架子十足……)2.你从哪里知道这是一只高傲的白鹅?(引导学生找相关段落,并完成如下板书。

)姿态:左顾右盼叫声:引吭大叫步态:从容不迫吃相:架子十足四、初识“高傲”1.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你从哪里看出白鹅的“高傲”?2.品词:伸长头颈,左顾右盼。

3.表演朗读:“好一个高傲的动物!”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生字词。

2.导入:你还从哪里看出白鹅的“高傲”?二、再识“高傲”1.体会:①鹅的叫声很高傲。

②鹅的步态,更是傲慢。

③鹅吃饭时,架子十足。

2.讨论:作者是怎样把叫声、步态、吃相写具体的?找出重点词句读一读,体会作者的写法。

3.小练笔(填空)(1)鹅的叫声:严肃郑重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

(从这三个词中你体会到什么?)(2)鹅的步态: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从这句中你体会到什么?)(3)鹅的吃法,三眼一板,一丝不苟,从容不迫架子十足(从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什么?)三、品读句子,体会趣味1.学生品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说说为什么喜欢。

2.具体分析步态与鸭的对比、吃相与狗的对比的句子,体会文章的写法,感受语言的趣味。

【课文小结】本文从叫声、步态以及吃相三个方面对白鹅高傲的特点进行了具体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板书设计】总说——高傲的动物白鹅叫声——严肃郑重厉声呵斥举止高傲分说步态——步调从容大模大样个性鲜明吃相——三眼一板一丝不苟【教学反思】这篇课文脉络清晰,从叫声、步态、吃相三方面表现了鹅的高傲。

因此我在教学时让学生从叫声、步态、吃相上抓住表现高傲的词语,表演朗读,形象感知白鹅的高傲。

学生在表演中就已经能感受到文章语言的趣味。

后面再让他们品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并以与鸭的步态对比、狗的吃相对比的句子为例进行品析,加深文章对比手法的体会。

15 白鹅备课素材【教材分析】《白鹅》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文章,在作者丰子恺眼里这白鹅俨然就是一位高傲而固执,忠诚而可爱的朋友,所以文本的字里行间每每渗透着那份欣赏和爱怜。

《白鹅》一文,重点刻画白鹅的性格高傲,从一开始抱回家的印象“左顾右盼,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到“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吃相中”过渡句统领全文,接着分别从“严肃郑重”的叫声、“大模大样”的步态、“从容不迫”的吃相具体细致刻画了鹅的高傲。

从作者的描述中,不难让我们感觉到这种高傲不令人讨厌,而是可爱有趣,让人发笑的。

另外,作为一代文学大师,丰子恺的行文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文章结构严谨,围绕“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分别从“叫声、步态、吃相”三个方面具体写出特点,每个部分都有一个总起句(过渡句),是学生学习篇章结构的典范。

语言风格十分幽默有趣,善于采用对比的写作方法来表现鹅的高傲,善于采用“看贬实褒”的表达方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与课文相关的其他资料】丰子恺散文《梧桐树》梧桐树寓楼的窗前有好几株梧桐树。

这些都是邻家院子里的东西,但在形式上是我所有的。

因为它们和我隔着适当的距离,好像是专门种给我看的。

它们的主人,对于它们的局部状态也许比我看得清楚;但是对于它们的全体容貌,恐怕始终没看清楚呢。

因为这必须隔着相当的距离方才看见。

唐人诗云:“山远始为容。

”我以为树亦如此。

自初夏至今,这几株梧桐树在我面前浓妆淡抹,显出了种种的容貌。

当春尽夏初,我眼看见新桐初乳的光景。

那些嫩黄的小叶子一簇簇地顶在秃枝头上,好像一堂树灯,又好像小学生的剪贴图案,布置均匀而带幼稚气。

植物的生叶,也有种种技巧:有的新陈代谢,瞒过了人的眼睛而在暗中偷换青黄。

有的微乎其微,渐乎其渐,使人不觉察其由秃枝变成绿叶‘只有梧桐树的生叶,技巧最为拙劣,但态度最为坦白。

它们的枝头疏而粗,它们的叶子平而大。

叶子一生,全树显然变容。

在夏天,我又眼看见绿叶成阴的光景。

那些团扇大的叶片,长得密密层层,望去不留一线空隙,好像一个大绿障;又好像图案画中的一座青山。

在我所常见的庭院植物中,叶子之大,除了芭蕉以外,恐怕无过于梧桐了。

芭蕉叶形状虽大,数目不多,那丁香结要过好几天才展开一张叶子来,全树的叶子寥寥可数。

梧桐叶虽不及它大,可是数目繁多。

那猪耳朵一般的东西,重董叠叠地挂着,一直从低枝上挂到树顶。

窗前摆了几枝梧桐,我觉得绿意实在太多了。

古人说“芭蕉分绿上窗纱”,眼光未免太低,只是阶前窗下的所见而已。

若登楼眺望,芭蕉便落在眼底,应见“梧桐分绿上窗纱”了。

一个月以来,我又眼看见梧桐叶落的光景。

样子真凄惨呢!最初绿色黑暗起来,变成墨绿;后来又由墨绿转成焦黄;北风一吹,它们大惊小怪地闹将起来,大大的黄叶便开始辞枝——起初突然地落脱一两张来;后来成群地飞下一大批来,好像谁从高楼上丢下来的东西。

枝头渐渐地虚空了,露出树后面的房屋来、终于只搿几根枝条,回复了春初的面目。

这几天它们空手站在我的窗前,好像曾经娶妻生子而家破人亡了的光棍,样子怪可怜的!我想起了古人的诗:“高高山头树,风吹叶落去。

一去数千里,何当还故处?”现在倘要搜集它们的一切落叶来,使它们一齐变绿,重还故枝,回复夏日的光景,即使仗了世间一切支配者的势力,尽了世间一切机械的效能,也是不可能的事了!回黄转绿世间多,但象征悲哀的莫如落叶,尤其是梧桐的落叶。

但它们的主人,恐怕没有感到这种悲哀。

因为他们虽然种植了它们,所有了它们,但都没有看见上述的种种光景。

他们只是坐在窗下瞧瞧它们的根干,站在阶前仰望它们的枝叶,为它们扫扫落叶而已,何从看见它们的容貌呢?何从感到它们的象征呢?可知自然是不能被占有的。

可知艺术也是不能被占有的。

课后作业基础积累大巩固一、看拼音,写汉字pì rú shì hòu fù jìn pí qi mǐn jié()()()()()二、“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在全文中属于()句。

三、下面汉字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A.笔直延伸悠然翱翔无可言喻B.凌空疾翔踪影全无狂乱啼鸣C.壮观绮丽美不可言彼此关照D.清晰可辩惊恐万分奋力搏击四、下面句子有语病的一句是:A.这白鹅,是一位将要远行的朋友送给我的。

B.我亲自抱了这雪白的大鸟回家。

C.它(大白鹅)伸长了颈,左顾右盼。

D.每逢它(大白鹅)吃饭的时候,就躲在篱边窥伺。

阅读能力大提升五、填一填。

这是一篇以________为主的记叙文。

(写人写事状物)课文采用________的结构方式。

(A总分总B分总C总分)展现了白鹅________的特点。

六、重点段落分析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

我们的鹅是吃冷饭的,一日三餐。

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

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

大约这些泥和草也有各种可口的滋味。

这些食料并不奢侈;但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一丝不苟。

譬如吃了一口饭,倘若水盆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

吃过泥和草再回来吃饭。

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

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伺。

等它吃过一口饭,踏着方步去喝水、吃泥、吃草的当儿,狗就敏捷地跑过来,努力地吃它的饭。

鹅老爷偶然早归,伸颈去咬狗,并且厉声叫骂,狗立刻逃往篱边,蹲着静候;看它再吃了一口饭,再走开去喝水、吃草、吃泥的时候,狗又敏捷地跑上来,把它的饭吃完,扬长而去。

等到鹅再来吃饭的时候,饭罐已经空空如也。

鹅便昂首大叫,似乎责备人们供养不周。

这时我们便替它添饭,并且站着侍候。

因为邻近狗很多,一狗方去,一狗又来蹲着窥伺了。

我们不胜其烦,以后便将饭罐和水盆放在一起,免得它走远去,让鸡、狗偷饭吃。

然而它所必需的泥和草,所在的地点远近无定。

为了找这些食物,它仍是要走远去的。

因此鹅的吃饭,非有一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1.这个片断选自课文《》,作者是()。

(2分)2.大白鹅吃食时,是先()再()然后()。

(3分)3.白鹅是一种()的动物,这个选段从()上反映了它的这一特点。

(2分)4.这个片断把白鹅当作人来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1分)5.“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这个“位”能不能改成“个或“只”为什么?说明理由。

(1分)思维创新大拓展七、选一种你熟悉的小动物,抓住特点写一写。

参考答案:一、譬如侍候附近脾气敏捷二、过渡句三、D四、D五、状物总分高傲六、1.《白鹅》丰子恺。

2.吃一口冷饭喝一口水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3.高傲吃相(吃饭)4.突出了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5.用“位”字,很自然地流露出作者对白鹅的亲昵和爱意。

七、小白兔浑身雪白雪白的,像一个小雪球,长着一对圆溜溜的眼睛,像白玉上嵌着两颗红宝石,耳朵很长,毛茸茸的,像两只剥了皮的香蕉,嘴是三瓣的,红红的,像涂了口红一样,吃东西和呼吸时,嘴巴向三面咧开,露出粉红色的牙床。

小白兔走路蹦蹦跳跳的,它前腿短,后腿长,跳跃的时候,后腿用力一蹬,身子向前一窜,一下子就蹦出老远。

高兴的时候,它还会用四条腿同时蹬地,头一摆,耳朵一甩,来一个空中转体,像杂技演员在表演杂技一样。

有时,它还用后腿支撑着身体站起来,然后用两只前爪轻轻洗脸,多讲卫生啊!小白兔的尾巴像一个小绒球,贴在屁股上,跳动时随着身体一动一动的,可爱极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