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传统文化知识之佛教与莲花
从莲花看中国佛教

从莲花看中国佛教大家好,我的题目叫做从莲花看中国佛教,接下来我会从三个方面阐述这个话题,首先我们将看到花开见佛性的正气,接下来是一花一世界的悟性,最后是捏花一笑的从容。
花开见佛性——正气我的题目叫做从莲花看中国佛教,莲花和佛教也有颇多的联系,如佛陀的佛座总是莲花宝座,佛教有花开见佛性之说,这里的花即是莲花。
人有了莲的心境就出现了佛性。
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象征着佛与菩萨超脱红尘,四大皆空。
我们所在的世界叫做大千世界,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也有种种的罪孽,就好像莲花池里的淤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能够忍耐凡世间的诱惑,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你也可以像莲花一样浩然正气。
从莲花中开出的佛性就是正气。
一花一世界的悟性:佛曰一花一世界,从一片莲花的叶子也可以看穿整个世界。
冯老师满是笑容的脸庞,优雅肢体动作,从容的讲课风格,动听的声音,卓越的讲课技巧,背后是贴着便条的教案,8厘米的高跟鞋,不能和心爱的家人一起的日子,以及微笑背后那高处不胜寒的寂寞。
从莲花的叶子可以看出莲花的经络,从莲花的经络可以看出莲花的根,从一只莲花,可以看出其他只莲花,从其他的莲花看出牡丹,从牡丹看到菊花,从而看出一个花的世界。
最后讲捏花一笑的从容,当我们有出淤泥不然的正气,有一花一世界的悟性,就可以拥有捏花一笑的从容,相传佛祖,有一次给众僧说法,行礼之后,众僧退坐一旁,佛祖捏起一朵莲花,意态安详,在做的一位僧人破颜轻轻一笑,佛祖当即宣布将自己的衣钵传给我这位僧人。
这就是捏花一笑的故事。
在未来的讲师工作中,我们将面对形形色色的授课对象,错综复杂人际关系,繁琐的报销机制,但从莲花的出淤泥不染我们感受到一身正气,从一花一世界的理念中体悟人生,从捏花一笑的故事中,感受到从容。
,我喜欢看书,弹琴,画画还有旅行,通过讲师的工作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想法,阳光,积极,善良,智慧,过着平凡中带点惊喜的小日子,我是,我来了,你再哪。
佛教中的莲花意象

2以莲喻 佛
梅 花 贞 洁 , 花 幽 香 , 高有 节 , 花 孤 傲 , 姿 百 态 , 教 徒 兰 竹 菊 千 佛
却独钟 情于莲 , 这是 由于古印度很早就有爱莲的风气 。印度气候
干 旱酷 热 , 里 的人 们 对 水 的 喜 爱 与 生 俱 来 , 生 水 中 , 那 莲 自然 对 莲
莲花意象在佛教中亦有着丰富的内涵被尊为佛门圣物无量佛如莲无边佛法如莲禅心一脉如莲圣洁超然无挂无碍香远清润是有着浓厚精神内蕴的佛教象征物
文 乎异 ・文化j蚤 i l
佛 教 中 的莲 花 意 象
范 丽丽
(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 闻莲花姿态端庄、 清香淡雅 , 是佛 门圣物 , 充满珍祥 色彩。 莲花意象在佛教 中亦有着丰 富的 内涵, 量佛 如 莲, 无 无边佛 法如 莲, 禅心一脉 如莲 , 圣洁超然、 无挂无碍 、 香远 清润 , 是有着浓厚精
也。 ( ) ” 3 拘勿头 ( u d ) 黄 莲华 , K mua : 白睡莲 。( ) 陀利 ( u ! 4芬 P n
d ! k ) 即 白莲 华 , 称 白莲 。原 产 于 印 度 , 莲 之 一 种 , 五 a: 略 为 有
种特性 : 香远 闻 , 馨 一茎单 花 , 花果 同时 , 不染淤泥 , 蜜蜂群聚。为 最上等 、 殊胜 的莲 华。《 最 妙法 莲华经》 经题 中之 “ 莲华 ” 即用 此
文章 编 号 :6 3— 1 l 2 1 ) 6— 2 1 0 17 2 1 (0 0 0 0 1 — 2
莲花意象在佛教中内涵丰富 , 代表着佛陀 的神圣 、 国的美 佛
妙、 佛性 的净 洁和 佛 法 的灵 妙 。 莲 花 是 佛 的示 现 , 净 土 世 界 的 是 信 使 , 佛 法 大 义 的标 志 。 莲 华 ( ) 佛 教 中 已 不 再 是 现 实 的 是 花 在
青莲花与佛教之渊源

香史香事丨青莲花与佛教之渊源于诸胜供处,供以香莲花,曼陀青莲花,及诸妙花鬘。
——【入菩萨行论】莲花与佛教的关系渊远流长。
佛教文化活动中,经常会在佛像、佛塔、经书等殊胜三宝所依面前,供养具有妙香的莲花、曼陀罗花、青莲花,以及美丽的花鬘。
人们在堪为殊胜福田的一切佛像前,供上令人惬意的所有天花,以及用美花及珍宝等精心穿成五颜六色的花鬘、宝鬘,以此表达对佛的敬意。
《维摩经·佛国品》曰:“不著世间如莲花,常善入于寂行。
”莲花即代表了由烦恼而至清净的最高修为,是从烦恼中解脱而生于佛国净土的圣人化身。
所以佛教中的莲花,代表一种智慧至上的境界,即所谓“开悟”。
佛教有“花开见佛性”之说,这里的花即指青莲花,也就是莲的智慧和境界。
人有了莲的心境,就出现了佛性,能够体悟世间,开悟见佛。
莲花一共有五种颜色:白色、青色、红色、紫色、黄色,佛教中将之称为“五种天华”。
五种颜色之莲花,分别为五大虚空藏菩萨所乘坐,并各自代表着不同的佛义。
而在这五色的莲花中,又以白、青两色最受佛教的青睐。
其中青莲花即因色青而得名,梵文音译为优钵罗,其叶狭长,近下小圆,向上渐尖,其花瓣狭长而宽广,青白两色分明,尤其酷似佛眼,故佛经称之为“莲眼”,即为观音菩萨的眼睛。
世间的莲花均依靠日光而开,只有青莲花是依月光开启,喻示清妙、纯净与智慧之大成。
『嘉木香坊』极品藏香「青莲花蔓」便以其殊妙而富于变化的香气,如月光般流淌出清妙吉祥之韵,扶助宁静与智慧,在青莲的启合之间开得佛眼悟空明。
佛教于两汉时期传入中国本土,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已发展得蔚为大观,“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由此可见当时佛教之盛行。
虽然目前中国绝大多数人只见五色莲花中的四种而不见青莲花,但在一系列佛教文艺作品中却经常出现它的身影。
如南北朝(梁)江淹《莲花赋》:“发青莲于王宫,验奇花于陆地。
”梁元帝《玄览赋》:“紫绀之堂临水,青莲之台带风。
”梁简文帝《佛像铭》云:“满月为面,青莲在眸。
佛教为何独爱莲花

kaleidoscope 万花筒74我的老师告诉我,西藏的气候并不养育莲花,记得他小时候第一次在寺院看到一朵干枯的花,它的白色花瓣已经泛黄,被珍贵地摆放在佛像前,僧人告诉他这是莲花,也是佛教中非常重要的代表物。
我第一次看到满池塘的莲花,那种纯洁优雅的气质令人着迷,也似乎理解了为什么在众多花中唯独莲花能在佛教文化中绽放。
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在佛教中象征着纯净、断灭和免受轮回之苦。
在许多古老的文化中,莲花也有重要的宗教意义,并出现在许多建筑和雕像上。
在古希腊、古罗马,莲花被视为圣洁美丽的化身,常被作为供奉女神的祭品。
而在古埃及神话中,传说太阳是由莲花绽放产生的,黎明时太阳从东边的莲花中升起,日落时落入西边的莲花之中,它是遍及古埃及寺庙廊柱的图腾。
古印度宗教吠陀教的创生之神诞生在一朵金色莲花里;密教大师莲花生将佛教传入西藏,他同样被神化为生于一朵奇异的莲花上。
莲花能成为佛教的代表物,也有其渊源。
古印度很早就有爱莲的风气,人们苦于国土气候炎热,对春夏之际开放的莲花,尤其感觉清新喜人。
所以佛教从初创时起,莲花就常在佛经之中被屡屡引喻。
如佛经上说,人间的莲花不出数十瓣,天上的莲花不出数百瓣,而净土的莲花千瓣以上。
随着佛教的传播与净土莲宗的建立,佛教逐渐形成对莲花的崇拜,莲花成为佛教的圣花。
传说中佛陀在蓝毗尼花园从母亲的右胁降生,行走七步,每一步编辑|朱慧敏kaleidoscope 万花筒75都踩出一朵莲花,这也是藏族信徒每天给佛像供奉水时,一般摆放七杯的原因。
佛教僧人打坐时两腿交叠,足心向上的典型姿势也被称为莲花坐。
莲花可以开出白色、粉色、红色、黄色、金黄色、靛蓝色和黑色的花朵。
粉色与金刚的结合,象征佛法和智慧的完美契合。
佛教有“花开见佛性”之说,这里的花即指莲花,也就是莲的智慧和境界。
人有了莲的心境,就出现了佛性。
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圣洁性,象征佛与菩萨超脱红尘,四大皆空;莲花的花死根不死,来年又发生,象征人死魂不灭,不断轮回中。
莲花在佛教中有什么样的象征意义?

莲花在佛教中有什么样的象征意义?一、莲花的纯洁之美莲花作为佛教中的象征物,首先被赋予了纯洁之美的含义。
莲花生长在淤泥中,但它却能在污秽的环境中保持清雅和不染尘垢。
佛教徒通过莲花的形象来表达对于心灵纯洁的追求。
莲花的花瓣洁白无瑕,如同佛教徒清净无垢的心灵。
它的花朵舒展而自由,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也鼓舞人们摒弃凡尘俗念,追求自由自在的心灵状态。
二、莲花的生命力和坚韧莲花的生命力和坚韧是佛教中另一个重要的象征。
莲花的根部埋在淤泥中,但它的茎和花朵却可以高高地矗立在水面上。
这种生命力的体现让人不禁联想到佛教中的修行之路。
佛教徒通过修行,可以超越世俗尘嚣,达到内心的纯净和解脱。
莲花也给予人们勇敢、坚持不懈的力量,鼓励人们在修行的路上不怕困难,勇往直前。
三、莲花的菩提意义莲花在佛教中还有菩提的象征意义。
佛教中的菩提树下,佛陀坐着静心修行,并最终达到了觉悟的境地。
而莲花在佛教文化中被称为“菩提花”,象征着觉悟和智慧。
莲花的花瓣有时被描绘成广布的手掌,寓意着觉悟对于众生的援助和救赎。
佛教徒希望通过修行,如同莲花一样能够开启自己心灵的智慧,以实现自己的菩提境界。
四、莲花的象征消极情绪的化解能力莲花在佛教中还有消极情绪的化解能力。
佛教教义中强调放下执着和负面情绪,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善良。
莲花因为生活在污泥中,但却能散发出芳香,这象征着它具有消除烦恼和负面情绪的能力。
佛教徒常常将莲花作为修行时的一个重要工具,来帮助自己摒弃前世的过错,修正自己的行为,达到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总结:莲花在佛教文化中具有纯洁、生命力、菩提以及消极情绪化解能力等多重象征意义。
它带给佛教徒一种美的享受和道德的追求,同时也激励人们在修行的道路上勇敢不懈。
莲花所传达的美和力量,使人们在追求内心的纯洁和完美的过程中,找到一种鼓舞和激励。
无论在佛教教义中还是生活中,莲花都蕴含着深邃的哲理和意义。
佛教与莲花PPT课件

都一同盛开,尤其是池沼内突然开放出大得像车盖一样的奇妙莲花。
王后摩耶夫人这时心中得到预感,便退入后宫凝神静思。菩萨便化作
一头六牙白象来入胎了......佛陀后来得到,每当他传教说法时,坐的
是“莲化座”,相应的座势叫“莲花座势”。婴儿,后来的佛教艺术
常以象征的手法来表现这些与荷花有关的题材。莲花也是佛教经典中
3
2020年10月2日
又名花雪球(Snowball)。叶卵圆 形,直径15~25厘米。叶正面浓绿色, 背面略带红色。叶裂口较大,边缘有 一圈红晕。花纯白,开放角度小,花 径6~15厘米,花瓣多,45~60枚。 由于花瓣重叠,有人将其形象地取名 为“雪球”。花瓣长3.8厘米,宽1.8厘 米,雌蕊柱头辐射状,裂片15枚。花 期4月中旬至10月上旬,上午开放,午 后闭合。花浮于水面开。由于其花瓣 多,故宜作切花。
是 莲 花 。
的 洁 净 清 芬 。 用 来 表 达 这 种 思 想 观 念 的 最 好 不 过 的
合 污 , 要 身 处 污 浊 的 尘 世 而 不 为 其 污 染 , 保 持 自 己
使 之 向 善 , 成 为 善 良 之 辈 , 结 出 善 果 。 但 严 戒 同 流
都 要 容 忍 和 宽 宥 , 用 慈 悲 心 去 帮 助 他 们 , 感 化 他 们 ,
命 者 以 慈 悲 。 所 谓 慈 悲 , 是 指 希 望 和 帮 助 他 人 解 脱
佛 教 的 重 要 信 条 之 一 , 是 广 爱 博 施 。 施 予 一 切 有 生
8
2020年10月2日
9
2020年10月2日
再 看 一 次 嘛!
10
NO.1 刚刚文中所提到的佛教的重要信 条之一是什么? A 修身养性 B 恶有恶报 善有善报 C 广爱博施 D 普渡众生 NO.2 下图所展示的画面是( ) A 有莲茎莲花座 B 无莲茎莲花座
莲花与佛教的不解之缘

莲花与佛教的不解之缘吉祥八宝之莲花莲花,是人们所喜爱的名花。
莲花在中国,开始是作为一种观赏花卉为人们所喜爱的。
随着佛教的传入,莲花被赋予伦理美的属性。
莲花与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
莲花在汉语里有三十多种名称。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歌咏它,赞美它。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很多关于莲花的名句:“灼灼芙蕖”,“菡萏盈渠”,先是说娇艳的莲花之姿,后说莲秆多得填满沟渠。
《离骚》的作者屈原也曾向往“集英蓉以为裳”。
人们首先欣赏的是莲花的自然美,赞美它的灼灼之貌和亭亭之姿:“灼灼莲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茎孤引绿,双影更分红。
”它“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它艳而不妖的芳姿给人以美的享受。
殿堂装饰图案莲花印度更崇尚莲花。
据说,拯救世界的大神毗湿奴从肚脐中生出梵天,梵天王是坐在千叶金色妙宝莲花上出生的,后来他又生八子创造了世界,所以婆罗门教较崇尚莲花。
佛教更与莲花结下了不解之缘。
佛陀出生时就伴有莲花,转法轮时坐的座位便命名为“莲花座”,相应的坐势就叫“莲花坐势”。
在遗留至今的佛教遗址中,可以发现大量的莲花图案。
在阿育王石柱雕刻中,在被称作“浮雕画”的阿马拉瓦提艺术遗址上,莲花图案都很整齐对称,有优美的写实感。
而在山奇大塔雕刻中,常用一朵莲花来代表佛陀本人,说明莲花就是佛陀的化身和象征(在犍陀罗艺术以前,是没有佛陀雕像的,都是用莲花或菩提树来表示佛陀)。
在阿旃陀石窟艺术中,那些宗教艺术大师们严格地按照传统方式来表现佛陀,通常让佛陀手执莲花,借助莲花来形象地表现佛陀自身清净、超凡脱俗的境界。
有一幅著名的“菩萨像”,低眉下垂,纤柔的手指挟着一朵盛开的莲花,下垂的目光正凝视着它,专注到出神入化的地步,他在唤醒大地苍生要象莲花一样处污泥而不染,才能达到至高的解脱境界。
在斯里兰卡的狮子岩壁画中,那幅“天女散花图”上,体态丰腴的天女们手持花盘,内装朵朵莲花,驾着祥云飞翔,把朵朵吉祥的花瓣洒向人间……莲花雕饰佛教为什么选中莲花作为自己的象征呢?这大概与莲花的习性和佛教教义有关。
莲与佛教

莲——佛国净土的象征
• 按照佛教的说法:三界的众生,以淫欲而托生;净土的圣人,以 莲花而化身,并能以世人所熟悉的形象示现。既然莲花代表佛祖清净 的法身,庄严的报身,于是便成了佛教艺术的重要题材,也是佛寺中 经常见到的吉祥物。如古印度阿旃陀壁画画有莲花。中国敦煌、云岗、 龙门石窟,都有很多以莲花为内容的艺术构想。象龙门石窟的宾阳洞 雕有莲花装饰图案以及莲花洞窟顶上的莲花独具特色。就是在一般的 大小寺庙里,佛、菩萨的雕塑也离不开莲花,不是高踞莲花座上,就 是手持莲花,注目凝思。就连世人最熟悉的观世音菩萨也是以莲为伴, 观音的许多形象都将莲花作为陪衬:白衣观音,左手持莲花,右手作 与愿印;卧莲观音,卧于池中莲花之上;施乐观音,右手支颊,左手 在膝头捻莲花;一叶观音,乘莲花漂行于水面;威德观音,坐于岩畔, 左手持莲花;多罗尊观音,手持青莲花;不二观音,坐于莲叶之上; 持莲观音,坐在莲叶上,双手持莲花……。所以我们所见的佛像和佛 经中,介绍净土佛国的圣贤都以莲花为座,或坐、或站,都在莲花台 之上,以代表其清净庄严。可见,莲是佛国净土的象征。
谢谢哟~
你可曾记得有这么一首诗? 你可曾记得有这么一首诗?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衰愁煞人! 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衰愁煞人!
当今, 当今,莲花在佛教 被尊为“圣物” 被尊为“圣物”。佛教 的莲花象征 象征完全一派东 的莲花象征完全一派东 方文化的风尚,宁静、 方文化的风尚,宁静、 愉悦、超脱和微笑。 愉悦、超脱和微笑。无 量佛如莲,无边佛如莲, 量佛如莲,无边佛如莲, 人生亦应如莲, 人生亦应如莲,安祥则 步步生莲。因此, 步步生莲。因此,莲花 所蕴含清净的功德与清 清净的功德与 所蕴含清净的功德与清 的智慧, 凉的智慧,永远为佛门 弟子所崇仰, 弟子所崇仰,教的关系如此密切? 那么,为何莲与佛教的关系如此密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文化知识之佛教与莲花
莲花,又称荷花。
它是佛教经典和佛教艺术经常提到和见到的象征物。
莲花与佛教有着不解之缘,因为它与释迦牟尼的许多传说联系在一起。
据说,释迦牟尼本是天上的菩萨,下凡降生到迦毗罗卫国净饭王处。
净饭王的王妃摩耶夫人,长得象天仙一样美丽,性情温和贤淑,与国王情深似海。
摩耶夫人回忆新婚之夜,她朦胧中看到远处有一个人骑着一头白象向她走来并且逐渐变小,从她的右肋处钻入她的腹中。
她心中模模糊糊地预感到菩萨化作一头白象入胎。
日后,身怀有孕的摩耶夫人脸上,微微泛着红晕,那色彩鲜艳的绿色领口花边象一片莲叶,她的脸儿象一朵绽开的莲花。
后来摩耶夫人在娑罗树下降生佛祖时,百鸟群集歌唱,天乐鸣空相和,四季里的花木都一同盛开,尤其是沼泽内突然开放出大得象车盖一样的莲花。
佛祖一出世,便站在莲花上,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并说:“天上天下,惟我独尊”。
这天正是四月八日,以后就成了佛教的“浴佛节”。
释迦牟尼觉悟成道后,起座向北,绕树而行,“观树经行”,当时就是一步一莲花,共18莲花。
每当他传教说法时,坐的是“莲花
座”,坐姿也成“莲花坐姿”,就是两腿交叠,足心向上。
世上,梅花贞洁,傲霜斗雪;兰花幽香,清丽典雅;竹高有节,青翠碧绿;菊花孤傲,千姿百态,而我佛祖却独自钟情于莲花。
这是由于古印度很早就有爱莲的风气。
人们苦于国土气候炎热,对春夏之际开放的莲花,尤其感觉惬意,清新喜人。
所以佛教从初创时起,就注意顺合民俗心理以吸引信徒,因此莲花就常在佛经之中屡屡引喻。
如佛经上说,人间的莲花不出数十瓣,天上的莲花不出数百瓣,而净土的莲花千瓣以上。
《楞严经》云:“尔时世尊,从肉髻中,涌百宝光,光中涌出,千叶宝莲,有化如来,坐宝莲上……”。
《维摩经·佛国品》曰:“不著世间如莲花,常善入于寂行”。
《诸经要解》说:“故十方诸佛,同生于淤泥之浊,三身证觉,俱坐于莲台之上”。
可见,莲花表示由烦恼而至清净。
说明它生于淤泥,绽开于水面,出淤泥而不染的深层内涵。
同时莲花在炎热夏季的水中盛开,炎热表示烦恼,水表示清凉,也就是说,在烦恼的人间带来清凉的境界。
所以莲花是从烦恼中解脱而生于佛国净土的圣人化身。
佛祖就是出于淤泥间挺然而出,证得正觉,得大自在。
虽然超脱凡俗却不
离世间法。
莲与佛教所主张的出世人格,有着天衣无缝般的契合。
佛教认为,人间烦恼多于恒河沙数,迷失自我如同陈淤积垢。
有志者应该努力修行,净化自我,不受污染,超凡脱俗,追求到达清净无碍的境界。
莲花的自然美完全可用来象征佛教的这种理想。
况且,莲花本身也确实有吸引人的地方即莲贵善美。
它昂首挺展,日艳且鲜;洁身自处,傲然独立;其根如玉,不着诸色;其茎虚空,不见五蕴;其叶如碧,清自中生;其丝如缕,绵延不断;其花庄重,香馥长远;不枝不蔓,无挂无碍;更喜莲子,苦心如佛;谆谆教人,往生净土。
唐朝诗人李商隐赞誉荷花曾写下著名的诗句: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衰愁煞人!
另外,按照佛教的说法:三界的众生,以淫欲而托生;净土的圣人,以莲花而化身,并能以世人所熟悉的形象示现。
既然莲花代表佛祖清净的法身,庄严的报身,于是便成了佛教艺术的重要题材,也是佛寺中经常见到的吉祥物。
如古印度阿旃陀壁画画有莲花。
中国敦煌、云岗、龙门石窟,都有很多以莲花
为内容的艺术构想。
象龙门石窟的宾阳洞雕有莲花装饰图案以及莲花洞窟顶上的莲花独具特色。
就是在一般的大小寺庙里,佛、菩萨的雕塑也离不开莲花,不是高踞莲花座上,就是手持莲花,注目凝思。
就连世人最熟悉的观世音菩萨也是以莲为伴,观音的许多形象都将莲花作为陪衬:白衣观音,左手持莲花,右手作与愿印;卧莲观音,卧于池中莲花之上;施乐观音,右手支颊,左手在膝头捻莲花;一叶观音,乘莲花漂行于水面;威德观音,坐于岩畔,左手持莲花;多罗尊观音,手持青莲花;不二观音,坐于莲叶之上;持莲观音,坐在莲叶上,双手持莲花……。
所以我们所见的佛像和佛经中,介绍净土佛国的圣贤都以莲花为座,或坐、或站,都在莲花台之上,以代表其清净庄严。
可见,莲是佛国净土的象征,因此寺院里种植莲花。
不仅如此,莲还与佛教医学有着密切关系。
莲花含有丰富的营养,既可食用又可药用。
古代女子常采清晨带露的莲花敷面美容,或服食莲花以驻颜益色。
莲花含有皮素和木樨素,确能润泽肤色。
初放鲜嫩的莲花用开水泡饮,其汁翠绿清香,有清暑解热和生津开胃之功效。
莲的地下根茎称为莲藕。
相传佛祖的十大弟子之一舍利弗患有肺结核,目犍连来探望他,并得知舍利弗喜欢
吃莲藕,就带些新鲜莲藕让舍利弗吃,舍利弗吃莲藕后果然病愈。
后来,佛祖弟子经常用莲藕作为药用来治病,并发现了莲藕的许多药用价值。
当今,莲花在佛教被尊为“圣物”。
佛教的莲花象征完全一派东方文化的风尚,宁静、愉悦、超脱和微笑。
无量佛如莲,无边佛如莲,人生亦应如莲,安祥则步步生莲。
因此,莲花所蕴含清净的功德与清凉的智慧,永远为佛门弟子所崇仰,为世间善众所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