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痹患者护理业务查房

合集下载

一例胸痹病人的护理查房

一例胸痹病人的护理查房
既往史: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年余,最高收缩压180mmHg,规律服用奥 美沙坦酯片20mg qd、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47.5mg qd控制血压,未 规律控制血压,血压控制水平不详;2019年于XXX医院行“子宫肌瘤切 除术”(具体不详):于外院行“痔疮切除术”(具体不不详)。 生命体征: T:36℃ P:72次/分 R:20次/分 BP:161/112mmHg。
评价:2022-11-04 9:00 未发生。
01 术后辩证施护
2022-10-31 17:00
P1 不舒适:疼痛 与手术创伤局部组织有关。
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评估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及持续时间。 (2)疼痛难忍时,遵医嘱使用止痛药,并观察用药反应及疗效。 (3)遵医嘱予中药治以活血化瘀,通脉止痛之法,中成药子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 (4)舒畅情志,避免大喜大悲等不良情绪刺激。
1.血气组合:离子钙:0.98mmol/L, 2.标准碳酸氢根:25.5mmol/L, 3.实际碳酸氢根:25.4mmol/L, 4.B型钠尿肽前体测定(电化学发光法)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194.3pg/ml。
03
相关治疗
01
治疗过程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予监测生命体征变化, 遵医嘱予降压、烟酸注射液改善循环、抗血小 板聚集、调脂稳斑、抑酸护胃对症治疗。遵医 嘱予以低盐低脂饮食。
(4)指导患者适度合理、循序渐进的运动,患者第一次下床时,注意防止直立性低血压的发生。如患者下床
后出现头晕、眼花、下肢无力等,应立即予以平卧。
评价:2022-11-04 9:00 住院期间未发生。
健康教育
① 环境安静,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 ② 避免劳累、饱餐、情绪激动、寒冷、便秘、感染等诱发因素。 ③ 起居有常,发作时休息,缓解期适当锻炼,如快步走、打太极拳等,以不

胸痹患者护理业务查房

胸痹患者护理业务查房
第三页,共17页。
现病史
现患者发作性胸闷、胸痛,憋气、心慌,夜不 能寐,需依赖药物入睡,纳可,二便调。
第四页,共17页。
护理查体
体温:36.2℃ 脉搏:58次/分 呼吸17次/ 分 血压128/60mmHg
患者老年女性,发育良好,营养良好,神志清 楚,表情自然,面容红润,语声清,气息平, 无异常气味,舌暗红、苔白腻,舌下脉络无异 常,脉浮紧。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 敏,听诊双肺呼吸音清,心前区无隆起,各瓣 膜区未闻及杂音,双下肢无水肿。
健康指导
生活起居
1、环境安静,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
2、避免劳累、饱餐、情绪激动、寒冷、便秘、感染 等诱发因素,戒烟限酒。
3、起居有常,发作时休息,缓解期适当锻炼,如 快步走、打太极拳等,以不感疲劳为度。
第十四页,共17页。
饮食指导: 1、给予低脂、低胆固醇、高维生素、易消化的 清淡饮食,少量多餐,不宜过饱,
2、病室内环境保持安静。
3、睡前可用温热水泡脚半小时。
4、平时及睡前勿饮浓茶、咖啡等兴奋型饮料 5、遵医嘱耳穴压豆:取穴心、神门、皮质下、
交感等穴。
第十二页,共17页。
有坠床的危险:
1、给予专人陪护 2、床头悬挂防坠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识,睡觉时拉起床挡。 3、穿舒适跟脚的鞋子,裤腿不宜过长。
第十三页,共17页。
第七页,共17页。
护理问题
1、胸闷、胸痛 2、心慌、憋气 3、便秘
4、失眠
5、有坠床的危险
第八页,共17页。
护理措施
胸闷、胸痛:与痰浊痹阻,心脉不畅有关
1、密切观察胸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遵医 嘱监测心率、心律、脉搏、血压等变化。出现异常或胸痛加剧,汗出肢 冷时,立即汇报医师。 2、发作时绝对卧床休息,必要时给予氧气。 3、遵医嘱舌下含服麝香保心丸或速效救心丸,必要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并观察疗效。 4、遵医嘱耳穴压豆:取穴心、神门、交感、内分泌、肾等穴位。5、嘱 病人勿大喜大悲或过渡思虑,尽量做到情绪自我调节。

胸痹疼痛的护理查房

胸痹疼痛的护理查房

胸痹疼痛的护理查房
胸痹疼痛的定义
胸痹疼痛是指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胸部疼痛,通常是
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导致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所致。

查房目的
胸痹疼痛的护理查房旨在评估患者的病情,确定治疗方案,并
提供有效的护理措施,以减轻疼痛、预防并发症和促进患者康复。

查房内容
1. 病史询问:了解患者的病情发生过程、疼痛特点、发作频率
和持续时间等。

询问过去是否有类似症状,以及是否有相关危险因
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

2. 体征观察:检查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情况和皮肤状况等,以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整体状况。

3. 心电图:进行心电图监测,以评估心脏电活动及是否存在心
肌缺血的表现。

4. 血液检查:进行血液生化指标检查,如心肌酶谱、心肌肌钙
蛋白等,以评估心肌损伤情况。

5. 心脏超声:进行心脏超声检查,以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并
排除其他心脏病变。

6. 病情评估:根据病史、体征和辅助检查结果,评估患者的病
情严重程度和风险等级,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7. 护理干预: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如给予氧疗、镇痛、抗血小板治疗等,以缓解疼痛和改善心脏供血。

8. 教育指导:向患者和家属提供有关胸痹疼痛的相关知识,如
症状识别、药物使用、生活方式调整等,以促进患者的自我管理和
康复。

结论
胸痹疼痛的护理查房对于评估患者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和提供有效的护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全面的病史询问、体征观察和辅助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患者的胸痹疼痛,减轻症状、预防并发症,并促进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胸痹疼痛的护理查房

胸痹疼痛的护理查房

胸痹疼痛的护理查房胸痹疼痛是心血管系统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其病因复杂,主要表现为胸部压迫感、闷痛或锐痛,可放射至肩背、手臂等部位。

为了提高对胸痹疼痛的护理水平,特此组织本次护理查房。

一、病例介绍1. 患者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等。

2. 入院原因:突发胸痛,呈压榨性,持续时间约10分钟,伴有大汗、恶心、呕吐等症状。

3. 既往病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

4. 家族史:有无心血管疾病家族史。

二、护理评估1. 疼痛评估:采用WHO疼痛分级法,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包括疼痛的性质、程度、持续时间、发作频率等。

2. 生命体征评估: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3. 心理评估: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包括对疾病的认知、情绪反应、应对方式等。

4. 生活自理能力评估:评估患者在日常生活活动中的自理能力,如饮食、睡眠、大小便等。

三、护理诊断1. 疼痛:胸痛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有关。

2. 潜在并发症: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

3. 焦虑:与疾病预后担忧、疼痛不适等因素有关。

4. 生活自理能力下降:与疾病导致的身体虚弱有关。

四、护理措施1. 疼痛护理:- 给予患者舒适的体位,如半卧位或坐位。

- 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注意观察止痛效果及不良反应。

- 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刺激,如噪音、强光等。

- 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以减轻疼痛。

2. 生活护理:- 协助患者完成日常生活活动,如进食、洗漱、大小便等。

- 保持床单位整洁,定期更换床单、被罩。

- 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宜清淡、易消化,禁烟酒及刺激性食物。

3. 心理护理:-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倾听患者的主诉,给予关心和支持。

- 解释疾病的病因、发展、转归及预防知识,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

- 鼓励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参与治疗和康复。

4. 并发症预防:- 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 定期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了解心脏状况。

胸痹心痛病的护理查房

胸痹心痛病的护理查房
反思不足之处
反思自己在查房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如沟通技巧、体格检查技能等 ,以便更好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提出改进建议
针对查房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如加强患 者教育、优化护理流程等。
典型案例分析讨论
案例介绍
选取典型的胸痹心痛病患者案例进行介绍,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 、病史、症状、治疗方案等。
生活方式指导
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降低疾病复发风险。
家属参与
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护理过程,提供情感支持和生活照顾,促进患者 康复。
PART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REPORTING
心律失常监测及干预
01
02
03
持续心电监护
对胸痹心痛病患者进行持 续心电监护,及时发现心 律失常迹象。
治疗方法及预后
治疗方法
针对胸痹心痛病的病因和机制,采用宣痹通阳、益气活血、 通阳化痰等法治疗,同时配合针灸、推拿等非药物治疗手段 ,可取得较好疗效。
预后
胸痹心痛病的预后因个体差异而异,一般来说,经过积极治 疗和护理,大多数患者的病情可以得到缓解和控制。但部分 患者可能因病情较重或治疗不及时而出现并发症或后遗症。
准备查房用品
如听诊器、血压计、手电筒、叩诊锤等,确保查房过程中能够顺 利进行体格检查。
查阅相关资料
根据患者的病情,查阅相关的医学文献、指南等,以便更好地回 答患者的问题和提供护理建议。
查房过程中沟通技巧
1 2 3
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
通过亲切的问候、耐心的倾听等技巧,与患者建 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使患者更愿意配合查房工作 。
了解患者的社会支持情况,包括家庭 、朋友、同事等对患者疾病的态度和 支持程度,以评估患者的社会适应能 力。

胸痹病人的中医护理查房

胸痹病人的中医护理查房
扶正祛邪
根据病人的体质和病情,采用相 应的护理措施,扶助正气,祛除
邪气。
调整阴阳
保持体内阴阳平衡,防止疾病的发 生和恶化。
标本兼顾
在护理过程中,要同时关注病人的 标症和本症,进行全面的调理和治 疗。
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
个体化护理
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 病情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护理
方案。
整体观念
总结词
刺激穴位,调和气血,缓解症状。
详细描述
根据病情和医嘱,为患者选择合适的 穴位进行针灸护理,以调和气血、舒 经活络,缓解胸痹症状。
适用范围
适用于胸痹患者,如胸闷、胸痛、心 悸等症状。
技术要点
熟悉经络和穴位,严格消毒,轻刺激 ,避免刺伤重要脏器。
拔罐护理技术
总结词
负压吸引,舒经活络,缓解疼痛。
详细描述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整体,各个 器官和组织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因此护理时要考虑整体情况。
情志护理
中医认为情志对疾病的发生和发 展有重要影响,因此要关注病人 的情绪和心理状态,进行相应的
护理和疏导。
中医护理在胸痹病人中的应用
饮食调理
根据病人的体质和病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 划,调节营养摄入,促进身体康复。
针灸推拿
采用针灸、推拿等方法,促进气血流通,缓 解疼痛和其他不适症状。
运动康复
根据病人的身体状况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 的运动方式进行康复锻炼,增强体质。
药物治疗
根据病情需要,采用中药或中成药进行治疗 ,提高疗效和缩短病程。
03
胸痹病人的中医护理实践
情志护理
保持情绪稳定
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紧张 ,以免加重病情。
通过在背部、肩部、胸部等部位拔罐,舒 经活络,促进气血循环,缓解胸痹引起的 疼痛和不适感。

胸痹病人的中医护理查房ppt

胸痹病人的中医护理查房ppt
外邪侵袭
年迈体虚
饮食不节
情志失调
年老体衰,脏腑功能减退,气血不足,导致胸痹。
饮食不节,脾胃受损,聚湿生痰,痰瘀互结,导致胸痹。
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气滞血瘀,导致胸痹。
临床表现
胸部疼痛、胸闷、心悸、气短、乏力等。
诊断标准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心电图等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胸痹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原则
调理气血、平衡阴阳、扶正祛邪、标本兼治。
评估
穴位按摩的操作流程
评估、准备、操作、观察、整理
评估患者的皮肤状况及对按摩的耐受程度,询问是否有按摩禁忌症。
准备按摩用物(按摩床、按摩膏、按摩巾等)及必要的记录物品。
患者取舒适体位,暴露按摩部位,按照穴位及按摩手法要求进行按摩。按摩过程中要保持力度适中,以患者能忍受为度。每次按摩时间约为15~20分钟。
中医护理对胸痹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中医护理在胸痹病人康复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广阔,但还需要不断完善和规范化。例如,针对胸痹病人的中医护理操作规程、护理技术标准等需要进一步明确和完善,以提高中医护理的质量和水平。
不断完善和规范化
加强学术交流和培训是推动中医护理在胸痹病人康复中应用的重要途径。可以通过组织学术会议、培训班等形式,为医护人员提供更多的学习和交流机会,提高其在胸痹病人康复中的中医护理能力。
中医护理的原则和特点
02
胸痹病人中医护理方案
避免情绪波动,预防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加重病情。
情志护理
保持情绪稳定
针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减轻患者心理压力。
心理疏导
鼓励患者与家人、朋友及医护人员多沟通交流,增强信心与勇气面对疾病。
增加互动与沟通
控制热量摄入

胸痹病人的中医护理查房

胸痹病人的中医护理查房

一、护理评估 1疼痛发作时间、部位、性质,是否有辐射,
伴随症状及级解的方法。 2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 3心理社会状况 4辨证:心血淤阻证、寒凝心脉证、痰浊内阻证、
心气虚弱证、心肾阴虚证、心肾阳虚证
二、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 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床边监测,配备必要的抢救设备和用物。 3)卧床休息,协助日常生活,避免不必要的
如转移法、音乐疗法、 、谈心释放法 6、临证(症)施护 1)寒凝心脉、心气虚弱、心肾阳虚者,注意防寒保暖,发作时绝对
卧床休息,可予热敷、热熨。 2)心血瘀阻者,遵医嘱给予中药泡茶饮 3)疼痛时,遵医嘱给予及时有效、解除疼痛的药物, 4)喘促不得卧者,给予吸氧,半卧位。 5)心跳骤停时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即刻报告医师进行抢数
三、健康指导 1、保持大便通畅,嘱患者排便时勿屏气,排便不畅时可
用开塞露 2、合理调整饮食,适当控制进食量,禁忌刺激性食物及
烟、酒,少食动物脂肪及胆固醇含量较高的食物,多吃 蔬菜、水果。 3、避免紧张、劳累、情绪激动、便秘、感染等诱发因素。 4、注意劳逸结合,康复期适当进行康复锻炼。 5、指导患者及家属在病情突然变化时的简易应急措施。中药汤剂宜热服。
4、饮食护理 1)少量多餐,宣进食低脂、低胆固醇、低热
量、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饮 食过饱及服用刺激性的酸、辣食物。 2)心衰者宜低盐饮食
5、情志护理 避免情绪紧张及不良刺激。指导患者掌握自我排解不良情绪的方法,
翻动,限制探视,防止情绪波动 4)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遵医属给予缓泻剂。
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密切观察胸痛的部位、性质、时间及放辐 射的部位
2)现察患者心率、心律、血压,及有无颈静 脉怒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胸痹心痛患者护理查房
心内北十 王丹丹
患者
姓名:高兰
床号:28
年龄:86
性别:女
住院号:183128
发病节气:谷雨
入院时间:2015-05-05
主诉:发作性胸闷、胸痛、心慌、头晕13 余年
既往史
既往有冠心病病史13年,高血压病史12年, 慢性胆囊炎病史33余年,血脂异常病史11 年,关节炎病史11年。否认肝炎、结核等传 染病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如快步走、打太极拳等,以不感疲劳为度。
饮食指导:
1、给予低脂、低胆固醇、高维生素、易消 化的清淡饮食,少量多餐,不宜过饱,
2、戒烟限酒。
3、痰瘀互结者,宜食通阳泄浊,活血化瘀 之品,如海参、海蜇、薏苡仁、冬瓜、海带、 白萝卜、蘑菇、百合、扁豆、桃仁。
情志调理:
1、保持情绪稳定,避免不良刺激。
2、鼓励患者表达内心感受,针对性给予心理 支持。
3、指导患者掌握自我排解不良情绪的方法, 如音乐疗法。谈心释放法,转移法。
诊断
中医诊断:1、胸痹心痛 痰瘀互结证

2、眩晕病

3、血浊病
西医诊断: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2、高血压

3、慢性胆囊炎
用药
给予六味能消理气通便,安内真、尼福 达控制血压,倍他乐克缓释片控制血压、心率, 瑞旨调节血脂,万爽力改善心机代谢,欣康、 速效救心丸扩血管、改善心机供血,复方丹参 滴丸活血化瘀,阿普唑仑助睡眠。
现病史
现患者发作性胸闷、胸痛,憋气、心慌,夜 不能寐,需依赖药物入睡,纳可,二便调。
护理查体
体温:36.2℃ 脉搏:58次/分 呼吸17 次/分 血压128/60mmHg
患者老年女性,发育良好,营养良好,神志 清楚,表情自然,面容红润,语声清,气息 平,无异常气味,舌暗红、苔白腻,舌下脉 络无异常,脉浮紧。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 光反射灵敏,听诊双肺呼吸音清,心前区无 隆起,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双下肢无水肿。
肠通便的食物,如蜂蜜,并给予足够的水分。
5、解除病人的精神紧张,帮助建立起良好的生活规律,养成按时 排便的习惯。
6、排便困难时可采用简易通便法,必要时遵医嘱口服六味能消或 开塞露纳肛,以软化粪便,刺激肠蠕动。
失眠 1、培养良好的作息习惯。 2、病室内环境保持安静。 3、睡前可用温热水泡脚半小时。 4、平时及睡前勿饮浓茶、咖啡等兴奋型饮料 5、遵医嘱耳穴压豆:取穴心、神门、皮质下、
交感等穴。
有坠床的危险: 1、给予专人陪护 2、床头悬挂防坠床标识,睡觉时拉起床挡。 3、穿舒适跟脚的鞋子,裤腿不宜过长。
健康指导
生活起居 1、环境安静,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 2、避免劳累、饱餐、情绪激动、寒冷、便秘、
感染等诱发因素,戒烟限酒。 3、起居有常,发作时休息,缓解期适当锻炼,
心慌、憋气:
1、密切观察心率、心率、血压、脉搏、呼吸频率、节律,面唇色 泽及有无头晕、黑蒙等伴随症状。
2、给予氧气吸入,适当抬高床头。 3、保持病室安静,限制陪人数量。 4、做到病室每日通风。
便秘
1、腹部按摩:顺时针按摩,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 2、晨起饮温水一杯约200-300ml,15分钟内分次频饮。 3、遵医嘱穴位贴服:可用醋调大黄粉或吴茱萸粉贴服神阙穴。 4、给予富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如芹菜、韭菜、香蕉等;给予润
护理问题
1、胸闷、胸痛 2、心慌、憋气 3、便秘 4、失眠 5、有坠床的危险
Hale Waihona Puke 护理措施胸闷、胸痛:与痰浊痹阻,心脉不畅有关
1、密切观察胸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 遵医嘱监测心率、心律、脉搏、血压等变化。出现异常或胸痛加剧, 汗出肢冷时,立即汇报医师。 2、发作时绝对卧床休息,必要时给予氧气。 3、遵医嘱舌下含服麝香保心丸或速效救心丸,必要时舌下含服硝 酸甘油,并观察疗效。 4、遵医嘱耳穴压豆:取穴心、神门、交感、内分泌、肾等穴位。5、 嘱病人勿大喜大悲或过渡思虑,尽量做到情绪自我调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