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厚朴汤
半夏厚朴汤就可治愈您的慢性咽喉炎

半夏厚朴汤就可治愈您的慢性咽喉炎半夏厚朴汤是一种传统中医药方,被广泛用于治疗慢性咽喉炎。
慢性咽喉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患者常常会感到喉咙痒、疼痛和干燥。
这种汤剂通过调节体内的平衡,缓解症状,提供一种自然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半夏厚朴汤的成分和作用机制。
半夏厚朴汤由半夏、厚朴、枳实、生姜和甘草组成。
这些草药都具有消炎、止痛和抗过敏的作用。
半夏厚朴汤的主要作用是清热解毒、利湿化痰和调理胃气。
它可以消炎、祛痰、润喉、抗过敏,从而改善咽喉部位的不适感。
具体来说,半夏厚朴汤对慢性咽喉炎的治疗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 清热解毒:慢性咽喉炎通常是由于热毒引起的。
半夏厚朴汤中的半夏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减少炎症的程度,缓解咽喉部位的不适感。
2. 利湿化痰:慢性咽喉炎的患者常常会有痰多、咳嗽、咯痰等症状。
半夏厚朴汤中的厚朴和枳实都具有利湿化痰的作用,可以减少痰液的分泌,促进痰液的排出,从而缓解患者的症状。
3. 调理胃气:中医认为胃与咽喉有着密切的关系。
胃气的失调会引起喉咙的不适感。
半夏厚朴汤中的生姜和甘草具有调理胃气的作用,可以改善胃气的紊乱,从而减轻咽喉部位的不适。
半夏厚朴汤的使用方法十分简单。
一般情况下,每天服用2-3次,每次服用10-20克的药物。
将药物加入适量的水中煎煮,直到剩下一半到三分之一的药液。
然后将药液过滤,加入适量的温水调匀,分次饮用。
虽然半夏厚朴汤在治疗慢性咽喉炎方面表现出色,但并不适用于每个人。
特别是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和一些特定的体质薄弱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除了半夏厚朴汤,其他一些中药也可以用于治疗慢性咽喉炎。
例如,桔梗汤、黄连汤和连翘汤等,都具有一定的疗效。
但是,选择合适的中药还需要医生的指导,因为每个人的体质和症状不同,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也会有所不同。
总而言之,半夏厚朴汤作为一种传统中医药方,对慢性咽喉炎的治疗具有一定疗效。
它通过清热解毒、利湿化痰和调理胃气的作用,缓解炎症、促进痰液排出和改善胃气紊乱,从而减轻喉咙部位的不适感。
半夏厚朴汤的功能主治

半夏厚朴汤的功能主治1. 半夏厚朴汤的简介半夏厚朴汤是一种古代中医药方,由半夏和厚朴为主要药材,结合其他辅助药材煎煮而成。
它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具有很好的疗效,并被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2. 半夏厚朴汤的药物组成半夏厚朴汤的主要药物组成包括:•半夏:有化痰止呕、祛湿安胎的功效;•厚朴:有祛湿健脾、止呕化湿的作用;•干姜:有温中止呕、解表散寒的功效;•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益胃的作用。
3. 半夏厚朴汤的功能主治半夏厚朴汤具有以下功能主治:3.1 治疗胃肠功能紊乱•腹泻:半夏厚朴汤可以止泻,具有收敛肠胃、调整肠道功能的作用;•呕吐:半夏厚朴汤具有止呕、化湿的功效,对于呕吐等症状有明显的缓解作用;•胃脘疼痛:半夏厚朴汤能够温中止痛,对于胃脘疼痛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3.2 缓解胃肠道炎症•胃炎:半夏厚朴汤具有抗炎消炎的作用,对于胃炎引起的胃黏膜炎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肠炎:半夏厚朴汤能够调整肠道的湿热状况,缓解肠炎症状,减轻腹痛、腹泻等症状。
3.3 减轻咳嗽与呼吸道相关疾病•咳嗽:半夏厚朴汤有化痰、止咳的功效,对于咳嗽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支气管炎:半夏厚朴汤能够缓解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胸闷等症状;•咽炎:半夏厚朴汤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对于咽炎引起的咳嗽、喉痛等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3.4 调节情绪与神经系统•情绪不稳:半夏厚朴汤具有平肝安神、调节情绪的功效,对于情绪不稳定、易怒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失眠:半夏厚朴汤能够安神助眠,对于失眠引起的睡眠障碍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4. 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使用方法:将半夏厚朴汤冲服,每日2-3次,每次饭后服用;•注意事项: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过敏体质慎用,慎用于消化道溃疡患者。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到半夏厚朴汤具有治疗胃肠功能紊乱、缓解胃肠道炎症、减轻咳嗽与呼吸道相关疾病以及调节情绪与神经系统的功效。
在使用半夏厚朴汤时,需要注意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安全有效地使用该中药方。
半夏厚朴汤颗粒的功能主治

半夏厚朴汤颗粒的功能主治引言半夏厚朴汤颗粒是一种中药颗粒剂,由半夏、厚朴和生姜等多种药材配制而成。
半夏厚朴汤是传统中医经典方剂之一,具有多种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
功能主治半夏厚朴汤颗粒具有以下主要的功能和主治:1.化湿行痰半夏厚朴汤可通过激活体内的湿气排出机制,起到化湿的作用。
湿气是中医中常见的病理因素之一,可导致脾胃失调、消化不良等问题。
半夏厚朴汤颗粒中的半夏成分可刺激胃部的蠕动,促进湿气的排出,从而改善消化功能。
2.平喘化痰半夏厚朴汤颗粒还具有平喘化痰的作用。
喘息是由于痰湿阻碍气流引起的,常见于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半夏厚朴汤颗粒中的半夏和厚朴成分能够调节体内的平喘机制,促进痰液的排出,从而缓解喘息症状。
3.止呕降逆半夏厚朴汤颗粒还具有止呕降逆的作用。
呕吐和胃痛是多种疾病的常见症状,如胃炎、胃溃疡等。
半夏厚朴汤颗粒中的生姜成分具有温中止呕的作用,可舒缓胃部痉挛,减轻胃痛和呕吐情况。
4.疏肝理气半夏厚朴汤颗粒还可以疏肝理气,缓解胸腹部的不适感。
肝气郁结是中医常见的病理状态,其症状包括胸闷、胁肋胀痛等。
半夏厚朴汤颗粒中的厚朴和生姜成分可促进肝气的疏通,减轻胸腹部的不适感。
适用症状半夏厚朴汤颗粒适用于以下症状:•湿阻化痰:痰多、咳嗽、气短、胸闷等症状。
•食滞胀满:食欲不振、胃胀、嗳气等症状。
•呕吐泄泻: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
•肝气郁结:胸闷、胁肋胀痛、烦躁等症状。
用法用量半夏厚朴汤颗粒的用法用量一般为口服,常见的剂量为每次一袋,每日2-3次。
具体用法用量应根据医生的指导和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整。
注意事项在使用半夏厚朴汤颗粒时需注意以下事项:1.对半夏厚朴汤颗粒过敏者禁用。
2.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过敏反应或不适症状,应立即停用并就医。
4.请勿超出推荐的用量和使用时间。
5.请咨询医生或药师关于半夏厚朴汤颗粒的详细信息。
结论半夏厚朴汤颗粒是一种具有化湿行痰、平喘化痰、止呕降逆、疏肝理气等功能的中药颗粒剂。
半夏厚朴汤的功效与作用

半夏厚朴汤的功效与作用我们都知道半夏厚朴汤是一种中药方剂,但大家是否知道服用半夏厚朴汤其实也是有很多讲究的,如果服用方法不对的话,是不能让这种方剂发挥出最大的功效的,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处方】红花5厘,苏木5厘,吴茱萸1分,干生姜1分,黄连1分,木香2分,青皮2分,肉桂3分,苍术3分,白茯苓3分,泽泻3分,柴胡3分,陈皮3分,生黄芩3分,草豆蔻仁3分,生甘草3分,京三棱4分,当归梢4分,猪苓4分,升麻4分,神曲6分,厚朴8分,半夏1钱,桃仁7个,昆布少许。
【功能主治】消胀化积。
主中满腹胀,内有积聚,坚硬如石,其形如盘,令人不能坐卧,大小便涩滞,上喘气促,面色萎黄,通身虚肿。
【用法用量】服广茂溃坚汤二服之后,中满减半,止有积不消,再服此药。
【摘录】《兰室秘藏》卷上【别名】厚朴汤、大七气汤、四七汤、厚朴半夏汤、七气汤、四七饮【处方】半夏1升,厚朴3两,茯苓4两,生姜5两,干苏叶2两。
【功能主治】行气开郁,降逆化痰。
主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喜、怒、悲、思,忧、恐、惊之气结成痰涎,状如破絮,或如梅核,在咽喉之间,咯不出,咽不下,此七气所为也;或中脘痞满,气不舒快,或痰涎壅盛,上气喘急,或因痰饮中结,呕逆恶心。
【用法用量】厚朴汤(《圣济总录》卷一二四)、大七气汤(《三因》卷八)、四七汤、厚朴半夏汤(《易简方》)、七气汤(《直指》卷五)、四七饮(《杏苑》卷四)。
【各家论述】1.《金鉴》:此病得于七情郁气,凝涎而生,故用半夏、厚朴、生姜辛以散结,苦以降逆,茯苓佐半夏,以利饮行涎,紫苏芳香,以宣通郁气,俾气舒涎去,病自愈矣。
【临床应用】1.梅核气:张某,女,52岁、半年来咽部似有所塞,犹如梅核,如絮如膜。
咽不下,咯不出,腹部作胀,有气攻冲,大便秘结,得矢气则舒,苔薄腻,脉沉弦。
气机失畅,痰凝气滞,化痰导滞为主,半夏厚朴汤加枳实9g、姜竹茹9g、莱菔子9g、全瓜蒌12g、生甘草1.5g,2剂后咽部阻塞感消失,精神好转。
半夏厚朴汤组新方治中风

半夏厚朴汤组新方治中风半夏厚朴汤出自《金匮要略》,由半夏,厚朴,茯苓,生姜,苏叶组成。
其功在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适用七情郁结,痰涎凝聚。
症见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胁满闷、咳或呕等,苔白润或白滑,脉弦缓或弦滑。
因其组方极其精炼巧妙,名为经方,也被教材录用,令后学者割舍不下而喜用之。
中风病证有多种,然痰湿脾虚、气郁血瘀甚为常见。
笔者用此方组合新方治疗中风等,疗效显著。
兹举例如下:案例1,患者张某,男,78岁,系沙河市商务局退休干部。
2009年8月11日,主因语言不利2天住院。
口渴、饮水量可,饮食吞咽顺利,胃脘胀满,咽部异物感5月余,双下肢稍浮肿。
舌质紫暗苔白厚腻,脉滑。
西医诊断为脑梗死,冠心病,高血压病。
中医诊为中风,中经络,痰瘀阻络型。
予降逆化痰、活血化瘀治疗。
处方:半夏10g,厚朴15g,茯苓20g,苏叶10g,生姜10g,旋复花10g,杏仁15g,桃仁20g,红花10g,地龙15g。
日1服分2次水煎服。
共服10服,舌象明显好转,而其余的症状一并暂时治愈。
案例2,患者张某,男,75岁,系沙河市西崔村农民。
2009年9月5日,左上肢活动不便伴麻木渐行加重10天住院。
10天前,经西医治疗,左臂肌力恢复正常,左手五指完全不能活动。
右侧鼻唇沟变浅,偶有头晕或头目不清。
舌淡红苔白腻,脉滑弱。
西医诊为脑梗死,高血压病。
中医诊为中风,中经络,痰湿阻络型。
予健脾气、化痰湿、行气血治疗。
处方:半夏10g,厚朴15g,茯苓20g,苏叶10g,生姜10g,杏仁15g,桃仁30g,红花10g,地龙20g,白术10g,防风10g,泽泻10g。
日1服分2次水煎服。
共用药15服。
2服后,两侧鼻唇沟对称。
左手先由小指,然后邻近三指,最后大拇指逐渐恢复接近正常功能,出院带药10服。
患者于10月24日因上火而前颈憋胀感求治,予针两手背无名穴而立刻显效,时左手功能已恢复正常。
案例3,患者宋某,女,78岁,系沙河市权村农民。
梅核气——半夏厚朴汤

梅核⽓——半夏厚朴汤半夏厚朴汤《⾦匮要略》【来源】《⾦匮要略》【来源】半夏12克、厚朴9克,茯苓12克,⽣姜15克,⼲苏叶6克。
【组成】半夏【组成】【⽤法】⽔煎服,⽇⽔煎服,⽇3次,夜1次。
【⽤法】⾏⽓开郁,降逆化痰。
【功⽤】⾏⽓开郁,降逆化痰。
【功⽤】【主治】喜、怒、悲、思、忧、恐、惊之⽓结成痰涎,状如破絮,或如梅核,在咽喉之喜、怒、悲、思、忧、恐、惊之⽓结成痰涎,状如破絮,或如梅核,在咽喉之【主治】间,咯不出,咽不下。
或中脘痞满,⽓不舒快,或痰涎壅盛.上⽓喘急,或因痰饮中结,呕逆恶⼼。
【⽅解】特点是理⽓药与祛痰药相⽽设。
全⽅的配伍特点是理⽓药与祛痰药相半夏厚朴汤是《⾦匮要略》专为“梅核⽓”⽽设。
全⽅的配伍配,其病机为七情郁结,肺胃宣降失常,以致⽓滞痰凝,结于咽喉⽽致。
肺主⽓,肝主疏泄,七情郁结,阻滞⽓机,致使痰⽓互结,结阻咽喉,则发为梅核⽓,咯咽不去。
痰⽓交阻之证,⽓不⾏则郁不开,痰不祛则结不解,⽽且痰凝可以加重⽓滞,⽓滞亦可促进痰结,故必须两者兼顾。
⽅中半夏苦⾟温燥,化痰散结,降逆和胃为君药;厚朴苦⾟⽽温,⾏⽓开郁,下⽓除满,助半夏以散结降逆为⾂药;两药为伍,⼀⾏⽓滞,⼀化痰结。
茯苓⽢淡渗湿健脾,助半夏以化痰;⽣姜⾟散温⾏,助半夏和胃⽽⽌呕,为佐药;苏叶芳⾹疏散,宣肺疏肝,助厚朴⾏⽓宽胸,宣通郁结之⽓,为使药。
全⽅⾟、苦、温药并⽤,⾟散⽓滞,宣通郁结,苦能燥湿降逆,温可通滞,化痰饮,使⽓机调畅,则逆降痰消⽽病愈。
本⽅以咽中如有物阻,吞吐不得,苔⽩腻,脉弦滑为证治要点。
因其⽤药多苦温⾟燥,故津伤较重或阴虚者不宜使⽤。
本⽅现代临床常⽤以治疗癔病、胃神经官能症、慢性咽炎、慢性⽀⽓管炎、⾷管痉挛等属痰⽓交阻者。
现代应⽤1.梅核⽓张某,⼥,52岁,半年来咽部似有所塞,犹如梅核,如絮如膜。
咽不下,咯不出,腹部作胀,有⽓攻冲,⼤便秘结,得⽮⽓则舒,苔薄腻,脉沉弦。
⽓机失畅,痰凝⽓滞,化痰导滞为主,半夏厚朴汤加枳实9克,姜⽵茹9克,莱菔⼦9克,全⽠蒌12克,⽣⽢草1.5克,2剂后咽部阻塞感消失,精神好转。
半夏厚朴汤方剂

半夏厚朴汤方剂半夏厚朴汤【方剂名】半夏厚朴汤,出自《金匮要略》。
【组成】半夏一升(12g)、厚朴三两(9g) 、茯苓四两(12g)、生姜五两(15g) 、苏叶二两(6g)。
【用法】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
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效】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主治】梅核气。
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胁满闷,或咳或呕,舌苔白润或滑腻,脉滑或弦。
【方解】本方主治梅核气是由情志不畅,痰气互结咽喉所致。
情志不畅,肝气郁结,致肺胃宣降失常,聚津为痰,气郁痰阻,互结于咽喉,故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胁满闷;痰气上逆,肺、胃失和,则或咳或呕;舌苔白润或滑腻,脉滑或弦,均为痰阻气滞之征。
气不行则郁难开,痰不化则结难散,故治宜化痰、行气兼顾,使气行则郁开,痰化则结散。
方中半夏化痰开结,降逆和胃,重在降逆;厚朴下气除满,以散胸中滞气,重在行气,二者相伍,一化痰结,一行气滞,痰气并治,使痰降则气行,郁开则痰降,共为君药。
茯苓渗湿健脾,助半夏祛湿化痰;苏叶芳香宣肺,顺气宽胸,宣通胸中之郁结之气,助厚朴顺气宽胸,共为臣药。
生姜和胃降逆止呕,且制半夏之毒,为佐药。
五药辛苦合用,辛以开结,苦能降逆,温以化痰,共奏行气散结,降逆化痰之功。
【临床运用】1.用方要点本方为治疗梅核气的代表方,以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苔白腻,脉弦滑为辨证要点。
2.现代应用本方常用于治疗癔症、胃神经官能症、慢性咽炎、咽部异感症、慢性支气管炎、食管痉挛等属气滞痰阻者。
【使用注意】本方药物多苦温辛燥,适宜于痰气互结偏于寒性者;若见颧红口苦,舌红少苔,阴伤津少者,为气郁化火,痰火互结所致,虽有梅核气症状,亦不宜使用。
【方歌】半夏厚朴与紫苏,茯苓生姜共煎服,痰凝气滞成梅核,降逆开郁气自舒。
【知识拓展】半夏厚朴汤为治梅核气的专方。
其病证特点:一是病位在咽喉,二是病性多为自感觉异常,如梅核塞于咽喉,但不碍饮食,故而得名。
半夏厚朴汤

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组成] 半夏一升(12克)厚朴三两(9克)茯苓四两(12克)生姜五两(9克)苏叶二两(6克)[用法]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
[功用]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主治] 梅核气。
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膈满闷,或咳或呕,舌苔白润或白腻,脉弦缓或弦滑。
[方解] 本方主治梅核气系由痰气互结咽喉,肺胃宣降失常所致。
每因情志不畅,肝气郁结,肺胃失于宣降,聚津为痰,痰气交阻,互结咽喉,故咽如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膈满闷等。
气不行则郁难开,痰不化则结难散,而且痰凝可加重气滞,气滞又可促进痰结。
治宜两者兼顾,法当行气解郁,化痰散结。
方中半夏苦辛温燥,化痰散结,降逆和胃为君。
厚朴苦辛而温,行气开郁,下气除满,助半夏以散结降逆为臣。
两药为伍,一行气滞,一化痰结。
茯苓甘淡渗湿健脾,助半夏以化痰;生姜辛散温行,助半夏和胃而止呕,共为佐药。
苏叶芳香疏散,宣肺疏肝,助厚朴行气宽胸,宣通郁结之气,为使药。
综观全方,是辛苦合用。
辛可行气散结,苦能燥湿降逆,共奏行气散结,降逆化痰之功。
[运用]1.本方主治梅核气。
以咽如物阻,吞吐不得,苔白腻,脉弦滑为证治要点。
因其用药多苦温辛燥,故津伤较重或阴虚者不宜使用。
2.若气郁较甚者;可酌加香附、郁金等以增强其行气解郁之功;胁肋疼痛者,可酌加川楝子、玄胡索以疏肝理气止痛;咽痛者,可酌加玄参、桔梗以解毒散结,宣肺利咽。
3.癔病、胃神经官能症、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食道痉挛等属气滞痰阻者,均可用之。
[文献摘要]《医宗金鉴》“咽中如有炙脔,谓咽中有疾涎,如同炙脔,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者,即今之梅核气病也。
此病得于、七情郁气,凝涎而生。
故用半夏、厚朴、生姜,辛以散结,苦以降逆;茯苓佐半夏,以利饮行涎;紫苏芳香,以宣通郁气;俾气舒涎去,病自愈矣。
此证男人亦有,不独妇人也。
”临床报道:用半夏厚朴汤加味治疗咽异感症34例,若因情志刺激,伴有胸胁胀满,善太息较重者,加香附、陈皮、瓜蒌;病久气阴两虚伴有神疲乏力,心烦失眠等症者,加黄芪、沙参、黄连、黄芩、枣仁、丹皮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半夏厚朴汤
文章目录*一、半夏厚朴汤概述*二、半夏厚朴汤功能主治*三、半夏厚朴汤服用方法*四、半夏厚朴汤副作用*五、半夏厚朴汤注意事项*六、半夏厚朴汤药典记载
半夏厚朴汤概述
1、定义半夏厚朴汤,中医方剂名。
为理气剂,具有行气散结,降逆化痰之功效。
主治梅核气。
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膈满闷,或咳或呕,舌苔白润或白滑,脉弦缓或弦滑。
临床常用于治疗癔病、胃神经官能症、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食道痉挛等属气滞痰阻者。
2、别名厚朴汤、大七气汤、厚朴半夏汤。
3、组方半夏、厚朴、茯苓、生姜、苏叶。
4、制法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即得。
5、性状液体,色褐,味甘香。
半夏厚朴汤功能主治
1、功效作用《金匮要略方论》方之半夏厚朴汤功能行气开
郁,降逆化痰[1].主治痰气郁结核气,咽中如有炙脔,咯吐不出,
吞咽不下,及胸胁满闷,或湿痰咳嗽,或呕吐等症;近代也用于食
管痉挛,癔病,胃神经官能症而见上症者。
2、临床应用常用于癔病、胃神经官能症、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食道痉挛等属气滞痰阻者。
半夏厚朴汤服用方法
1、适宜人群一般人群适用。
2、用法用量半夏、茯苓各12g,厚朴9g,生姜 15g,苏叶6g.
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
现代用法:水煎服。
加减:若气郁较甚者,可酌加香附、郁金助行气解郁之功;胁肋疼痛者,酌加川楝子、玄明索以疏肝理气止痛;咽痛者,酌加玄参、桔梗以解毒散结,宣肺利咽。
半夏厚朴汤副作用本方药物多为苦辛温燥之品,易于伤阴助热。
半夏厚朴汤注意事项方中多辛温苦燥之品,仅适宜于痰气互结而无热者。
若见颧红口苦、舌红少苔属于气郁化火,阴伤津少
者,虽具梅核气之特征,亦不宜使用本方。
半夏厚朴汤药典记载1、《金鉴》:此病得于七情郁气,凝涎而生,故用半夏、厚朴、生姜辛以散结,苦以降逆,茯苓佐半夏,以利饮行涎,紫苏芳香,以宣通郁气,俾气舒涎去,病自愈矣。
2、《金匮方歌括》:方中半夏降逆气,厚朴解结气,茯苓消痰;尤妙以生姜通神明,助正祛邪;以紫苏之辛香,散其郁气。
郁散气行,而凝结焉有不化哉。
3、《医宗金鉴·订正金匮要略注》 :"咽中如有炙脔,谓咽中有痰涎,如同炙肉,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者,即今之梅核气病也。
此病得于七情郁气,凝涎而生。
故用半夏、厚朴、生姜,辛以散结,苦以降逆;茯苓佐半夏,以利饮行涎;紫苏芳香,以宣通郁气,俾气舒涎去,病自愈矣。
此证男子亦有,不独妇人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