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音乐作品赏析

合集下载

艺术鉴赏:西方古典音乐经典作品欣赏

艺术鉴赏:西方古典音乐经典作品欣赏

艺术鉴赏:西方古典音乐经典作品欣赏介绍西方古典音乐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精湛的艺术水平。

许多经典作品至今仍广泛演奏和欣赏。

本文将介绍一些西方古典音乐中的经典作品,并分享一些对这些作品的鉴赏和理解。

1. 贝多芬 - 第九交响曲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被誉为最伟大的交响曲之一。

它以其庄重而深刻的风格,表达了人类团结、友爱和希望的主题。

其中最著名的部分是尾声中混合了合唱团和独唱家演唱的"欢乐颂",这也是古典音乐中最著名的旋律之一。

2. 莫扎特 - 第四十号交响曲莫扎特是古典音乐巨匠之一,他写下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第四十号交响曲体现了莫扎特典型的旋律美和华丽的编曲技巧。

这部作品中既有悲剧性情感的表达,也有轻快欢乐的片段,展现了莫扎特多样化的创作风格。

3. 肖邦 - 夜曲肖邦是浪漫主义时期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以其细腻而富于情感的作品而闻名。

夜曲是他最著名的钢琴独奏作品之一,它在柔美中流露出深深的思索和哀愁。

通过细腻优雅的旋律和复杂精湛的技巧,肖邦成功地将强烈情感表达到音乐中。

4. 贝尔利奥兹 - 天鹅湖《天鹅湖》是古典芭蕾舞剧中最经典、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由俄国作曲家贝尔利奥兹创作。

这部舞剧不仅有精彩动人的舞蹈表演,还有激励人心的音乐插曲。

其中最为人熟知的即是白天鹅与黑天鹅的对比,以及充满力量和优雅的主题旋律。

5. 巴赫 - 帕西贝尔舞曲巴赫是巴洛克时期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

他的帕西贝尔舞曲以其复杂而精妙的构造而闻名。

这些舞曲展现了巴赫在即兴演奏和作曲上的独特天赋。

帕西贝尔舞曲丰富多样的音乐变化和强烈的节奏感使人们享受到巴赫音乐所带来的活力。

结论西方古典音乐中的经典作品给人们带来深刻的思考与感受。

通过欣赏这些作品,我们不仅可以体验到音乐艺术所带来的美妙体验,还能够领略到伟大作曲家们独特的创作才华。

这些经典作品不仅代表了古典音乐发展历程中重要里程碑,更是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世界著名歌曲鉴赏

世界著名歌曲鉴赏

世界著名歌曲鉴赏
音乐,作为一种全球性的艺术形式,跨越了国界和文化的界限。

其中,世界著名歌曲更是成为了人们共同的宝贵遗产。

这些歌曲不仅具有深远的艺术价值,还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

一、法国《马赛曲》
这首歌成为了法国的国歌,其激昂的旋律和革命精神深受人们喜爱。

它描述了人民为自由而战,为了国家的独立而奋勇斗争的场景,让人感受到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二、美国《星条旗永不落》
这首歌以其激昂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成为了美国民众心中的国歌。

它表达了人们对国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美国人民坚韧不拔、永不言败的精神风貌。

三、英国《天佑女王》
这首歌是英国的国歌,其庄重、优雅的旋律展现了英国皇室的尊贵与威严。

它表达了人们对女王的敬爱和对国家的忠诚,同时也体现了英国人民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欧美经典音乐作品赏析

欧美经典音乐作品赏析

论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的哲学思想摘要:在经历失恋、耳聋、等众多打击压得贝多芬,在对命运宣泄着不满的情绪同时,心中仍保存着一份对音乐的热忱与追求,就是这唯一一点的希望支撑着贝多芬继续与命运抗争,坚强的贝多芬创造出了他的第五交响曲,又被称之为《命运交响曲》。

整部作品表达了人类积极进取不被现实所压迫的奋斗精神,将英雄主义表现得淋漓尽致。

贝多芬揭示的“通过斗, 达到胜利”是指从黑暗到光明, 从苦难和斗争上升为欢乐和胜利。

表达了作者“通过斗争, 获得胜利”的光辉思想。

乐曲的开头个4个FF音符更是形象印证了“命运就是这样敲门的”这一说法。

关键词:欧美经典音乐命运贝多芬一、贝多芬创作《命运交响曲》的背景当时贝多芬的耳聋逐渐加重,并非单纯的听力的减退,而且还会伴随着严重的杂音干扰;并且还经受着生活、社会等级,病痛的压迫,和失恋的打击。

贝多芬当时有想过自杀,但是想自己不能就这样什么都不留下的离开,他在一封信里写道:“假使我什么都没有创作就离开这世界,这是不可想像的。

”所以贝多芬对自己重拾信心,向命运发起挑战。

在这个绝望、思考、反省、胜利的斗争过程中,贝多芬发出了要扼住命运喉咙的口号,在自己对生命有了重新的认识之后,他企图用一部大型的交响乐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歌颂这一主题。

于是贝多芬在1804年开始创作《命运交响曲》,于1808年12月22日在维也纳剧院首次公演。

二、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的乐队编制《命运交响曲》所用到的乐器及其编制为:2支长笛、2支双簧管、2支降B 大调单簧管、2支大管、2支降E大调园号、2支C大调小号、定音鼓C.G、第一小提琴组、第二小提琴组、中提琴组、大提琴组、低音提琴组、末章加入3支长号、一支短笛、一支低音大管;度为二分音符=108。

三、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的赏析第一乐章里听到了“那种完全的绝望的悲哀,那种忧伤的痛苦”;在第二乐章里听到了“那种爱情的温柔的忧思”;而第三、第四乐章里“用小号表达出来的强劲有力、年轻的、自由的欢乐”,又是那么鼓舞人心。

分享你喜欢的外国器乐作品说说理由简短

分享你喜欢的外国器乐作品说说理由简短

我喜欢的外国器乐作品是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

以下是我喜欢它的几个理由:
壮丽的音乐主题:《第五交响曲》的开头以著名的"咚咚咚咚"四个音符开始,这个主题在整个乐曲中贯穿始终,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它充满力量和激情,令人难以忘怀。

多样的音乐情绪:这部交响曲融合了多种音乐情绪,从一开始的紧张和战斗到后来的温暖和平静,再到最后的欢快和庄严,给人带来了情感上的丰富体验。

音乐结构的巧妙设计:贝多芬在《第五交响曲》中运用了多种音乐结构和技巧,如主题的变奏、对位法和回旋曲式等,使得整个乐曲既具有严谨的结构性,又充满了惊喜和创新。

指挥和演奏的挑战性:《第五交响曲》对指挥和演奏者的要求很高,需要他们准确地传达音乐的力量和情感,并在演奏中展现出对音乐结构和细节的理解和掌控。

这也使得每一次的演奏都有独特的魅力和表现力。

总的来说,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以其雄浑壮丽的音乐和丰富多样的情感表达,成为我喜爱的外国器乐作品之一。

它让我在聆听中感受到音乐的力量和情感的共鸣,每次都带给我深深的享受和触动。

中外声乐作品欣赏

中外声乐作品欣赏



1.抒情男高音:音色明朗,抒情而富有诗意。如带天道 词,夏之秋作曲的《思乡曲》。歌曲主要抒发了静夜思 乡的感情,对逃亡敌手,惆怅落寞的异乡游子的心境, 作乐真实的写照。 张加毅词,田歌作曲的记录影片《绿色的原野》中的插 曲《草原之夜》被誉为“中国的小夜曲“》。歌曲以深 情倾诉性德曲调,展示了一种悠远深邃的意境,唱出了 草原夜色之美。 2.戏剧男高音:音色宏亮,坚实有力,富于英雄气概, 多表现强烈的感情和戏剧性色彩。如意大利作曲家普契 尼的歌剧《托斯卡》中男主角,画家马里奥.卡瓦拉多西 德著名咏叹调《星光灿烂》。

合唱:指集体演唱多 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 门类,常有指挥,可 有伴奏或无伴奏。它 要求歌唱群体音响的 高度统一与协调,是 普及性最强、参与面 最广的音乐演出形式 之一。
结束

童声是指少年儿童变声期以前的声音。音域较窄。 音色娇嫩,清脆响亮,较为纤细。男女童声的音 色无差异,较为接近女声。 乔羽词,刘炽曲的电影《祖国的花朵》里的插曲 《让我们荡起双桨》。


何塞· 卡雷拉斯 西班牙男高音何塞.卡雷拉斯 (José Carreras)1946.12.5 出 生于加泰隆尼亚自治区首府巴塞 罗那。 1971年卡雷拉斯获得意 大利“威尔第声乐大奖”,逐渐 成为世界顶级的抒情男高音。曾 患过血癌,后又重返舞台。 代表作品:《蝴蝶夫人》,《卡 门》
女高音(Soprano,简写Sop) 1.抒情女高音:声音宽广而清朗,音色明亮秀丽。擅长演 唱优美抒情的歌唱性旋律。音域为C1-C3如《我爱你,中 国》。 2.花腔女高音:声音清脆灵活,色彩丰富,擅长于演唱快 速的音阶和华丽的曲调,表现热情爽快的感情。如俄罗斯 作曲家阿里亚比耶夫《夜莺》。 3.戏剧女高音:声音较浓,宽厚有力,能表现激动强烈的 情绪,多用于歌剧中的宣叙调演唱。如意大利作曲家威尔 第的歌剧《阿伊达》第一幕第一场中的《胜利归来》。

世界著名歌曲鉴赏

世界著名歌曲鉴赏

世界著名歌曲鉴赏在音乐的世界里,有一些曲调婉转动人,歌词含意深远的歌曲,它们被广大歌迷所熟知和喜爱。

这些世界著名歌曲鉴赏,不仅展现了音乐的魅力,也承载着人类情感的表达和文化的传承。

本文将选取几首世界著名歌曲进行鉴赏,并探讨其背后所蕴含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1.《Yesterday》──抒发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之歌披头士乐队的经典之作《Yesterday》,于1965年问世,让人听后陷入深深的情感共鸣。

这首歌的旋律婉转悠扬,歌词简洁而动人,直抵人心。

它以一个人回忆过去美好时光的方式,表达了对逝去的时光的无尽思念和留恋之情。

在世界音乐史上,《Yesterday》被誉为是最著名、最漂亮的歌曲之一。

2.《Hotel California》──探索虚幻人生的启示美国摇滚乐队老鹰乐队的代表作之一《Hotel California》,于1977年面世。

这首歌以其深邃的歌词和复杂的音乐元素,对当时的社会现象和道德困境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歌曲以“酒店加州”为隐喻,反映了现代社会的俗世堕落和人们对虚幻快感的追逐。

其华丽而神秘的音乐编排,让听众仿佛置身于令人迷失的旅馆中。

3.《Yesterday Once More》──倾诉对过去的不舍卡朋特乐队的经典曲目《Yesterday Once More》,于1973年问世,被誉为是最具代表性的复古流行歌曲之一。

这首歌以迷人的旋律和温情的歌词,唤起了人们对逝去时光的怀旧之情。

歌曲中对年轻时代的追忆和对美好回忆的珍视,引发了听众内心深处的共鸣和情感的共振。

4.《Imagine》──呼唤和平与真正的自由约翰·列侬的代表作《Imagine》,于1971年推出,至今仍然被视为是一首具有深远影响的社会主义歌曲。

这首歌以简约而富有力量的旋律,倡导人们超越种族、宗教和国籍的界限,共同构建一个没有战争、没有分歧的和谐世界。

《Imagine》催化了社会变革的思潮,成为了全球和平运动的重要象征。

艺术欣赏:西方音乐史上的经典作品解析

艺术欣赏:西方音乐史上的经典作品解析

艺术欣赏:西方音乐史上的经典作品解析引言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贯穿了人类的历史。

西方音乐史上有许多经典的作品,它们不仅具有音乐上的卓越表现,也承载了艺术家的情感和思想。

通过对这些作品的解析和欣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享受西方音乐的美妙之处。

本文将对西方音乐史上的一些经典作品进行解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作品的艺术价值。

萨克斯第四号H2:萨克斯第四号的背景介绍萨克斯第四号是西方音乐史上的一部经典作品,由法国作曲家马塞尔·穆尔(Marcel Mule)创作。

这部作品是为萨克斯管和管弦乐团而写的,融合了浪漫主义和印象主义的音乐特点。

H2:作曲家的情感表达马塞尔·穆尔通过这部作品展现了他对音乐的深情热爱和探索精神。

作曲家运用了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旋律华丽动人,情感丰富多变。

从悲伤的旋律,到激昂的高潮,再到温柔的尾声,马塞尔·穆尔通过音乐将自己的情感与听众共享。

H2:乐器的运用与效果这部作品中的乐器运用非常巧妙,尤其是对萨克斯管的运用更为突出。

萨克斯管的音色柔和且富有表现力,能够完美地传达作曲家的情感和意图。

通过对萨克斯管不同音域和音色的运用,作曲家创造了丰富的音乐效果,使整个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H2: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背景介绍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是一部伟大的作品,被誉为音乐史上的奇迹。

它由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范·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创作,是他最后一个完成的交响曲。

H2:音乐表达了人类的情感和理想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以其宏伟壮丽的音乐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闻名于世。

作曲家通过这部作品表达了他对人类理想和和平的追求。

这部交响曲中的"合唱"部分更是引发了人们的极大共鸣,展现了音乐作为一种跨越人类文化和语言的力量。

H2:音乐结构和主题的变化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音乐结构非常严谨,同时也充满了变化和创新。

外国音乐作品鉴赏

外国音乐作品鉴赏
②波尔卡
捷克的一种民间舞蹈,以男女对舞为主, 19世纪风行欧洲。
大家好
40
(3)作品欣赏
a、《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b、《春之声》圆舞曲 c、《闲聊波尔卡》 d、《蝙蝠》序曲
大家好
41
8、柴可夫斯基
(1)柴可夫斯基生平简介(俄罗斯)
将音乐始终植根 于俄罗斯大地
(1840-1893)
大家好
42
(2)作品欣赏
① 《如歌的行板》
② 《六月》
③ 《天鹅湖》
a、场境音乐—选自舞剧第二幕
b、天鹅之舞—选自舞剧第二幕
c、西班牙舞曲—选自舞剧第三幕
d、那不勒斯舞—选自舞剧第三幕
e、匈牙利舞—选自舞剧第三幕
大家好
43
四、民族乐派时期主要音乐家及
(一)民族乐派的基本特征
1、强调一切创作素材取源于本民族。 2、具有比较鲜明的国籍性、民族性。
大家好
16
3、作品欣赏
a、《土耳其进行曲》(钢琴曲)
曲式结构: B+A+C+A1 +B1+A2+尾声
b、《G大调弦乐小夜曲》
c、《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第一乐章)
大家好
17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说:
“悲剧提供了苦痛之中一个快乐的影子,
使人感到愉快。悲愁中的快感比那从快乐本 身所获得的快感更为甜蜜。”
大家好
22
三、浪漫乐派时期的主要音乐家及
浪漫主义源于“浪漫派”一词,通 常有“野性的”、“幻想的”意思. 从词的本意上就可以看出浪漫主义 的主色调是感性多于理性,本能超越 理智,想象超越现实.“浪漫主义”用 来专指艺术和思想的一种潮流。
大家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音乐作品赏析
音乐剧《猫》赏析
通过本学期的外国音乐作品赏析课学习,我了解到音乐剧是20世纪出现的一门新兴的综合舞台艺术,集歌、舞、剧为一体,广泛采用高科技的舞美技术,追求视觉效果和听觉效果的完美结合。

这是音乐、歌曲、舞蹈和对白结合的一种戏剧表演形式,剧中的幽默、讽刺、感伤、爱情、愤怒作为动人的组成部分,与剧情本身一起,通过演员的语言,音乐和舞蹈动作以及固定的演绎传达给我们。

《猫》可以说是当今世界音乐剧中最成功的作品,1981年5月11日首演于新伦敦剧院。

音乐剧《猫》是百老汇历史上上演时间最长的作品之一,被授予“世纪音乐剧”称号。

它的作者是安德鲁·洛伊德·韦伯。

这部作品在1983年获得最佳音乐剧奖等7项托尼奖。

剧中一曲《回
忆》,已经成为音乐剧音乐经典。

我就在课堂学习中通过领略《猫》的魅力,走近音乐剧,了解音乐剧。

光怪陆离的舞台,满眼堆放着各式废弃物,在明亮的灯束下,一只只猫或坐或立,或舞或歌,《猫》的故事就这样上演了:杰里科猫族每年都要举行一次聚会,众猫们会在这一年一度的盛大聚会上挑选一只猫升天得以获得新生。

于是,形形色色的猫纷纷登场,用歌声和舞蹈来讲述自己的故事,来取得这唯一的机会。

其中“魅力猫”年轻时是猫族中最美丽的一个,她厌倦了猫族的生活到外面闯荡,但尝尽了世态炎凉,再回到猫族时已经变成一只蓬头垢面、丑陋无比的老猫了。

猫儿们起初不愿接受这个背叛猫族的流浪者,然而她以一曲《回忆》最终打动了所有在场的猫,成为可以升天的猫。

此外还有“领袖猫”“摇滚猫”“犯罪猫”“迷人猫” “超人猫”“魔术猫”等,这群五花八门、各不相同并被拟人化了的猫儿们组成了猫的大千世界。

在舞会上,它们各显身手,或歌或舞或嬉戏,上演了一出荡气回肠的“人间悲喜剧”,诉说着爱与宽容的主题。

《猫》的剧情很简单,猫与猫之间的关系也不是那么明细,我想这也正使作者更专注于对音乐,舞美的高质量追求。

作品中高质量的音乐,新颖的舞台布景,演员的精湛技艺和服装的精妙都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以下是我对《猫》这部音乐剧的艺术特征的赏析。

一、令人震撼的舞美
设计者用猫的眼光看世界,在舞台上建造了一个供猫表演的巨型游乐场,逼真的情境给音乐剧的表现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铺垫,我想在现场欣赏的观众一定更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再说《猫》的服装与化妆,设计者极大的发挥想象力,将几十种猫的形象惟妙惟肖的展现给我们,每一只猫身上的条纹都十分逼真,服装和道具也与它们各自的身份,地位,性格密切相关。

例如,“领袖猫”的皮毛很长,而且没有花纹,身材高大魁梧,显得有威严有气势。

而其中最重要的角色“魅力猫”格里泽贝拉,为了显示无情的岁月在她的身上留下的痕迹,她的皮毛选用了很暗淡的颜色,并且看起来像布满尘垢,很久没有梳理,脸色也很灰暗,眼角向下拉,满眼沧桑,是一位光华已尽的中年妇人写照。

所有这些出色的设计都基于作者对这些猫的性格的深入分析,也是用各种形象的猫代表了人类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物。

二、令人回忆的音乐
韦伯之所以能够用音乐来成就一部不朽的音乐剧,是与他独特的创作理念分不开的。

在创作手法上:现代先锋派的、古典的、流行的等多种手法兼收并蓄;声乐演唱上:美声、通俗、摇滚同台展现;器乐演奏上:传统的交响乐与流行的电声乐融为一体。

在《猫》剧21首歌曲中,它的旋律风格也是多元化的。

如宗教圣咏的合唱和配乐诗朗诵、rap说唱与摇滚结合、爵士之风与古典宣叙调风格都在《猫》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此外,剧中还有很多不同风格的摇滚舞曲、芭蕾舞曲等等都堪称经典。

主题曲《回忆》感人至深、风靡全球,成为《猫》剧的代表和象征,是音乐剧史上的一首不朽名曲。

《回忆》是由剧中的“魅力猫”格里泽贝拉演唱的,在剧中出现过四次,在第二幕最完整呈现。

这首歌以忧伤的情调和动人心弦的旋律,表现了格里泽贝拉回忆它离开杰里科猫族外出闯荡,经历了各种艰难遭遇和人生痛苦。

昔日美好时光的流逝,青春不再,夕阳黄昏,对家乡和亲人的眷眷思念与渴望,都在歌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宣泄。

无论是音乐还是歌词,都能看到从悲凉转向希望,步步推进,感人至深,直到格里泽贝拉重获新生。

三、令人惊叹的舞蹈
《猫》中舞蹈的分量很重也很成功,编导们用了大量的舞蹈场面来表现不同性格和不同特征的猫,形象的表演出猫神秘、孤僻、高傲、多情和柔韧性极强等特点,每个演员获最自由的表现力,使每个猫都具有独特的个性。

“纯白猫”开场跳的经典芭蕾动作,动作舒展大方,表现出猫族晚辈纯真的天性和对猫族的依恋,“小偷猫”的双人舞滑稽可爱,“摇滚猫”带有摇滚风格的舞蹈放荡不羁,充满热情。

这些成功地融合了踢踏舞、芭蕾舞、爵士舞和现代舞等多元化的舞蹈,表演时而柔美,时而奔放,令人目不暇接而又交相辉映,使得整个剧目充满了活力。

音乐剧《猫》将丰富的音乐创作手法、新颖的舞蹈表演和大胆的舞美设计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创造了音乐剧史上的奇迹。

《猫》不是单纯的歌舞
表演,我们不仅仅欣赏其中绚丽的服装、轻松的歌舞、动人的旋律。

而《猫》真正带给人们的是对生活、对生命、对过去、对现在和未来的思考。

老杜特洛内米的那句“猫其实很像你”引发了我无限的深思,一场戏就是一个社会的缩影,一个猫群就是一个人类的缩影。

这部音乐剧倡导着一种生活方式与理念,崇尚自由、亲近自然、回归纯真;迎接极限的挑战,证明自己是命运的主宰,同时团结宽容,心怀真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