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题库带答案

合集下载

《国学智慧》题库答案

《国学智慧》题库答案

《国学智慧》题库答案国学智慧选择题(60分)1、“先让国家强大,再让人们吃饱,最后给予精神需求”是哪一学派的思想?(3.00分)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2、我们之所以没有达到逍遥,其原因是什么?(3.00分)A.有所恨B.有所得C.有所待D.有所为3、因明学是下列哪一家的学说:()(3.00分)A.儒家B.道家C.佛家D.墨家4、接受并追随墨家思想的人主要是哪些人?(3.00分)A.侠客和工匠B.侠客和庶人C.工匠和商人D.商人和侠客5、对于领导干部来讲要具备哪三方面的素养?(3.00分)A.知识,能力,修养B.知识,能力,权谋C.权谋,知识,修养D.权谋,知识,人生观6、墨家“大同社会”的思想被哪个学派吸收了?(3.00分)A.儒家B.法家C.道家D.纵横家7、按照五行与人体的关系,金对应于人体的哪个部位:()(3.00分)A.肝C.脾D.肺正确答案:B、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周易》中宇宙万物的基本层面:()(3.00分)A.天B.情C.地D.人9、“亲民”与那两个字是通假字?(3.00分)A.爱民B.悦民C.新民D.乐民10、《四书》中的第一篇是下面哪一部著作:()(3.00分)A.《孟子》B.《论语》C.《大学》正确答案:C、11、在一卦的六爻中阴阳相连叫做:()(3.00分)A.和B.比D.兴正确答案:B、12、决定人们头发黑白,耳朵听觉好坏的是哪一个器官?(3.00分)A.肾B.肝C.胃D.脾13、阴阳两种物质最初来自于:()(3.00分)A.有和无B.四象C.八卦D.以上说法都不对14、要想成为君子从立心上讲需要什么?(3.00分)A.务本B.务实C.务真D.务业15、“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是下面哪一位哲学家的观点:()(3.00分)A.孔子B.老子C.孟子D.庄子16、“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句话出自?(3.00分)A.《论语》B.《诗经》C.《道德经》D.《中庸》17、周文王是被囚禁哪里演绎《周易》的?(3.00分)C.羑里D.咸阳18、《明鬼篇》是谁的著作?(3.00分)A.老子B.鬼谷子C.孔子D.墨子19、我国古代儒家是治国的,道家是养生的,那佛教是做什么的?(3.00分)A.养神B.养心C.养气D.养元20、秦朝的苛法其实是说的什么?(3.00分)A.刑法严峻B.刑法不公C.刑法细密1、“从民本到民主”是孔子重要的学说,一直影响至今。

《先秦两汉散文史》练习题库及答案

《先秦两汉散文史》练习题库及答案

先秦两汉散文史题库及答案本科一、填空题1、我国最早的散文是甲骨卜辞。

2、先秦历史散文文学成就最高的是《左传》。

3、“三表法”的提出者是墨子。

4、两汉散文的主流是汉赋。

5、贾谊、晁错是汉初政论文作家。

6、先秦散文中最早的一本书是《尚书》。

7、先秦诸子散文文学成就最高的一部书是《庄子》。

8、“法”、“术”、“势”相结合的集权主义理论的提出者是韩非。

9、两汉散文文学成就最高的一部书是《史记》。

10、《汉书》先后经历四人之手而写成。

11、我国第一部著录甲骨的著作是《铁云藏龟》。

12、先秦时期的历史著作分为文献结集型,编年体和国别体三类。

13、《战国策》的主导思想属于纵模家。

14、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政。

15、东汉学术散文两大家是王充和应劭。

16、《周易》是上古的巫文化结晶,是先秦时期流传下来最为完备的一部儒家经典。

17、《春秋》三传包括《公羊传》,《谷梁传》和《左传》。

18、“兼爱非攻”是墨子的主张。

19、韩非法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历史进化论和性恶论。

20、《史记》就史学角度而言,是纪传体之祖;就文学而言,是传记文学之祖。

21、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是《春秋》,它由鲁国史官所记,相传经过孔子的修改和润色。

22、老子的著作被后人奉为经典,合称为《道德经》,又名《老子》。

23、韩非法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历史进化论和性恶论。

24、《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5、标志两汉赋风转变的代表作是张衡的《归田赋》。

26、《周易》中阳爻用“—”符号表示。

27、诸子散文的发展经历了语录体到对话体再到成篇文章的漫长过程。

28、《庄子》一书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三部分。

29、我国最早的理论散文总集是《吕氏春秋》。

3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汉书》。

二、词语解释1、《春秋》三传:配《春秋》而作的三部传。

《左传》,全称为《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作者据说是左丘明。

在汉代还有两部配《春秋》而作的著作,一是公羊高的《公羊传》,一是谷梁赤的《谷梁传》,它们与《左传》合称《春秋》三传。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考任务4题库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考任务4题库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考任务4题库及答案1.下列名言各出自:(1)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5)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2.下列寓言故事分别出自:(1)守株待兔《韩非子》(2)齐人乞燔《孟子》(3)刻舟求剑《吕氏春秋》(4)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庄子》3.下列文章分别出自:(1)《齐物论》《庄子》(2)《劝学》《荀子》(3)《五强》《韩非子》(4)《兼爱》《墨子》(5)《盗跖》《庄子》1.下列故事各出自那部史书:(1)秦晋靖之战《左传》(2)苏武牧羊《汉书》(3)邵公谏厉王弭谤《国语》(4)狡兔三窟《战国策》2.下列史书在体例上分别属于:(1)《史记》通史(2)《左传》编年体(3)《国语》国别体(4)《汉书》断代史3.下列人物的事迹分别可以在那些史书中找到:(1)重耳《史记》《左传》(2)荆轲《史记》《战国策》(3)项羽《史记》《汉书》(4)司马迁《汉书》1.议论说理是古文的一大题材类型,下列论说古文的作者分别是:(1)《马说》韩愈(2)《六国论》苏洵(3)《捕蛇者说》柳宗元(4)《日喻》苏轼(5)《朋党论》欧阳修2.下列叙事记游古文名篇的作者分别是:(1)《小石潭记》柳宗元(2)《游褒禅山记》王安石(3)《文与可画赏笛谷偃竹记》苏轼(4)《丰乐亭记》欧阳修(5)《黄州快哉亭记》苏辙3.下列名句或成语分别出自哪位古文家之手:(1)黔驴技穷柳宗元(2)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韩愈(3)成竹在胸苏轼(4)醉翁之意不在酒欧阳修(5)泯然众人矣。

王安石1.《徐文长传》是O为明代作家徐渭作的传记,传记突出渲染了徐渭对抗权贵的“狂生”精神。

A.袁宗道B.袁宏道C.袁枚D.陈继儒2.张岱是晚明最著名的小品文作家,他的小品文集有OoA.《武林旧事》B.《晚香堂小品》C.《西湖梦寻》D.《石匮书》3.山水游记是小品文的常见题材,下列经典游记的作者分别是:《西湖七月半》张岱《满井游记》袁宏道《记游松风亭》苏轼《湖心亭看雪》张岱。

《魅力汉语》题库及答案

《魅力汉语》题库及答案

《魅力汉语》题库及答案1.《诗》既亡,《春秋》作。

寓褒贬,别善恶。

(三字经)2.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

(三字经)3.施恩无念,受恩莫忘。

4.责人之心责己,但求不愧吾心。

(×)恕己之心恕人5.“赵中令,读鲁论。

彼既仕,学且勤。

”这里的“鲁论”指的是论语。

6.人之初,性本善。

这是南宋王应麟所著的三字经的第一句。

7.作大学,乃曾子。

自修齐,至平治。

8.三传者,有公羊。

有左氏,有毂梁。

9.字字写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讲的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红楼梦。

10.黎明即起,洒扫庭院,要内外整洁。

(《朱桐庐治家格言》)(√)11.茕(qióng )茕孑立,形影相吊。

出自陈情表。

12.黄金未为贵,书籍值钱多。

(×)安乐13.酒逢知己饮,诗向高人吟。

(×)会14.口开神气散,舌出是非生!(×)动1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这是谁的诗句?曹操16.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17.一些短小精捍的文章也能给人以启迪。

句中没有错别字。

(×)悍18.龙师火帝,鸟官人皇。

始制文字,乃服衣裳。

(千字文)这里的龙师指的是伏羲氏。

19.花中四君子指的是:梅、兰、竹、菊。

20.经国务院批准,每年9月份第(三)周是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21.苏轼称赞谁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22.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星。

(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月23.善事可做,恶事莫为。

(√)24.“奏”倒数第四笔是横还是撇?撇25.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难有傲霜枝。

(《冬景》苏轼)(×)犹26.下列三组成语中,写法完全正确的一组是(按部就班风驰电掣厉兵秣马)。

27.好问则裕,外示浑厚。

(×)自用则小28.汉语文出版物已经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

29.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

《中国思想史》题库及答案

《中国思想史》题库及答案

《中国思想史》题库及答案一、填空题1.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种美德合称。

2.西周的治国安民大纲是。

3.古代周朝的五种酷刑是指、、、、。

4.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

5.“师夷长技以制夷”是在一书中提出的。

6.《告子上》中写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这体现了孟子的价值原则。

7.阴阳五行中的“五行”是指、、、、。

8.禅宗真正形成为宗派,应从唐中叶(公元7世纪下半叶)算起,被推尊为禅宗六祖,是禅宗正式诞生的标志。

9.宋代理学朱陆之争指的是和两大思想家的斗争。

10.《明儒学案》的作者是。

11.战国末年的为法家思想的总结者。

12.“,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

这句话表现了孟子的思想13.“尚贤”“尚同”思想是的思想主张。

14.邹衍的历史学说“五德终始说”,是一种神秘的历史循环观念。

它以五德相生关系说明王朝更替,这五德的先后顺序为:、、、、。

15.“荆公新学”是北宋改革者的思想内容。

16.《周易》中八卦是指、坤、、、艮、、兑。

17.董仲舒把人性分为三等:、“斗筲之性”、。

18.《中说》的作者是唐代。

19.理学的认识论和道德修养论往往是不分的,这在二程表现得尤为明显,它反映在“格物致知”和这两个命题上。

“格物致知”一词源于。

二、名词解释1.性恶说2.“大宗师”3.“参验说”4.名辩思潮5.正始之音6.性善论7.谶纬8.“言不尽意”9.《五经正义》10.经世致用11.“反者道之动”12.黄老学派13.玄学14.洛学学派15.公羊三世说16.“天人感应”17.“效验”学说18.鹅湖之会19.“致良知”20.中体西用三、简答题1.简答墨子的“尚贤”思想。

2.简要谈谈商鞅、慎到、申不害的法、势、术思想。

3.什么是陆九渊的心学体系?4.法家韩非对朴素唯物主义的贡献是什么?5.“本无”“即色”“心无”三宗的思想内涵是什么?6.简答康有为、梁启超的变法思想。

东北大学22春“公共课”《大学语文》作业考核题库高频考点版(参考答案)试题号4

东北大学22春“公共课”《大学语文》作业考核题库高频考点版(参考答案)试题号4

东北大学22春“公共课”《大学语文》作业考核题库高频考点版(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共50题)1.《古诗十九首》是南朝陈太子萧统在编《文选》时,选取了十九首无主名(无著作权者)的五言古诗,题为《古诗十九首》,从此,《古诗十九首》便成了专门名称。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2.北宋初期以李商隐为师法对象的一批诗人构成“西昆体”,酬唱应和,用情深婉,用语绮丽,引经据典是“西昆体”的主要特色。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3.北宋继唐代古文运动而起的文学革新运动,主要反对以“西昆体”为代表的浮靡文风。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4.《张中丞传后叙》热情歌颂抗击安史叛军的英雄,有力驳斥了对英雄的造谣中伤,显示相互作者反对藩镇割据,维护祖国统一的坚定立场,表达了他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5.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6.1977年,刘心武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被认为是新时期文学的开山之作。

成为“伤痕小说”的发轫之作。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7.30年代,冰心的()以日记的形式记载了北方的高山大川,扩大了表现领域。

A.《往事》B.《寄小读者》C.《平绥沿线旅行记》D.《笑》参考答案:C8.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灌夫有服,过丞相。

(过门拜访)B.武安侯坐衣襜褕入宫,不敬。

(因为)C.籍福起为谢,案灌夫项令谢。

(感谢)D.侯自我得之,自我捐之。

(抛弃)参考答案:C9.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两句词概括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0.选出修辞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B.明天见,明天还不定是风是雨呢!C.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D.先生,给现钱,袁世凯,不行么?参考答案:D11.诗人艾青属于()这一诗歌流派。

A.“象征派”B.“现代派”C.“九叶派”D.“七月派”参考答案:D12.《战国策》虽不是文学著作,但从广义上看,仍应该说是中国第一部大规模的叙事性作品。

《先秦两汉散文史》练习题库及答案

《先秦两汉散文史》练习题库及答案

先秦两汉散文史题库及答案本科一、填空题1、我国最早的散文是甲骨卜辞。

2、先秦历史散文文学成就最高的是《左传》。

3、“三表法”的提出者是墨子。

4、两汉散文的主流是汉赋。

5、贾谊、晁错是汉初政论文作家。

6、先秦散文中最早的一本书是《尚书》。

7、先秦诸子散文文学成就最高的一部书是《庄子》。

8、“法”、“术”、“势”相结合的集权主义理论的提出者是韩非。

9、两汉散文文学成就最高的一部书是《史记》。

10、《汉书》先后经历四人之手而写成。

11、我国第一部著录甲骨的著作是《铁云藏龟》。

12、先秦时期的历史著作分为文献结集型,编年体和国别体三类。

13、《战国策》的主导思想属于纵模家。

14、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政。

15、东汉学术散文两大家是王充和应劭。

16、《周易》是上古的巫文化结晶,是先秦时期流传下来最为完备的一部儒家经典。

17、《春秋》三传包括《公羊传》,《谷梁传》和《左传》。

18、“兼爱非攻”是墨子的主张。

19、韩非法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历史进化论和性恶论。

20、《史记》就史学角度而言,是纪传体之祖;就文学而言,是传记文学之祖。

21、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是《春秋》,它由鲁国史官所记,相传经过孔子的修改和润色。

22、老子的著作被后人奉为经典,合称为《道德经》,又名《老子》。

23、韩非法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历史进化论和性恶论。

24、《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5、标志两汉赋风转变的代表作是张衡的《归田赋》。

26、《周易》中阳爻用“—”符号表示。

27、诸子散文的发展经历了语录体到对话体再到成篇文章的漫长过程。

28、《庄子》一书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三部分。

29、我国最早的理论散文总集是《吕氏春秋》。

3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汉书》。

二、词语解释1、《春秋》三传:配《春秋》而作的三部传。

《左传》,全称为《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作者据说是左丘明。

在汉代还有两部配《春秋》而作的著作,一是公羊高的《公羊传》,一是谷梁赤的《谷梁传》,它们与《左传》合称《春秋》三传。

教育学考试题库含答案及解析

教育学考试题库含答案及解析

教育学考试题库含答案及解析(一)一、单选题1.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D )A. 上层建筑B. 社会活动C. 培养人的社会活动D. 传递社会生产经验解析: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2. 我国古代思想家墨子认为,人的发展犹如白布放进染缸,“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这体现了(B )A. 遗传决定论B. 环境决定论C. 教育万能论D. 二因素论解析:墨子的观点强调了环境对人发展的重要影响,属于环境决定论。

3. 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主张教育是为了使人增长智慧、发展才干、生活更加充实幸福的观点属于( C )A. 个人本位论B. 社会本位论C. 生活本位论D. 文化本位论解析:生活本位论把教育目的与受教育者的幸福生活联系起来,强调教育要为个人的生活服务。

4. 教师的专业素养除了学科专业素养之外,还包括(D )A. 教育专业素养B. 教学专业素养C. 道德专业素养D. 以上都是解析: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学科专业素养和教育专业素养。

5. “学不躐等”体现了(A )A. 循序渐进原则B. 直观性原则C. 巩固性原则D. 启发性原则解析: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6. 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B )A. 备课B. 上课C. 课外辅导D. 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解析: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上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7. 目前我国义务教育的年限是(D )A. 6 年B. 9 年C. 10 年D. 9 年一贯制解析:我国目前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8. 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是(B )A. 教学活动B. 沟通C. 教科研D. 协调解析:沟通是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

9.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B )A. 学习过程B. 学习心理C. 教学过程D. 教学心理解析:学习心理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上下句背诵1. 君子之道也:(),(),(),();四行者不可虚假,反之身者也。

答:贫则见廉,富则见义,生则见爱,死则见哀2. ();();(),不足与友;(),(),(),不足与游。

答: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据财不能以分人者,不足与友;守道不笃,遍物不博,辩是非不察者,不足与游。

3. 是故先王之治天下也,必察迩来远,()。

(),此以怨省而行修矣。

答:君子察迩而迩修者也;见不修行见毁而反之身者也,4. 故君子力事日强,(),()o答:愿欲日逾,设壮日盛。

5. ();();()o三子之能达名成功于天下也,皆于其国抑而大丑也。

答:昔者文公出走而正天下;桓公去国而霸诸侯;越王勾践遇吴王之丑而尚摄中国之贤君。

6. (),故能大。

圣人者,事无辞也,物无违也,()。

答:是故江河不恶小谷之满已也;故能为天下器。

7. 故虽有贤君,();虽有慈父,()。

答:不爱无功之臣;不爱无益之子。

8. (),非此位之人也;(),非此禄之主也。

答:是故不胜其任而处其位;不胜其爵而处其禄。

9. 君子战虽有陈,();丧虽有礼,();士虽有学,()。

答:而勇为本焉;而哀为本焉;而行为本焉。

10. 是故置本不安者,无务丰末;(),无务求远;(),无务外交;(),无务多业; (),无务博闻。

答:近者不亲;亲戚不附;事无终始;举物而暗。

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君子之道也:贫则见廉,富则见义,生则见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修身》)答:死则见哀。

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

(《修身》)答:行不果1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故君子自难而易彼,众人。

(《亲士》)答:自易而难彼二、解释字词1. 列出《墨子》《修身》篇中的通假字;答案:陈:同“阵”;辩:同“辨”;戴:同“载”。

2. 解释:镒;答案:古代的重量单位,二十两为一镒。

3. 解释:铦;答案:锋利。

4. 解释:谮慝;答案:诬蔑毁谤。

5. 解释:砥;答案:细的磨刀石。

6. 解释:支苟者;答案:相互责难的人7. 解释:分议者;答案:分辩议事的人8. 解释:诋讦;答案:诋毁攻击。

9. 解释:隳颠;答案:秃顶。

10. 解释:批扞;答案:抨击。

11、请解释“诋讦”的意思。

(《修身》) 答:诋毁攻击12、“三子之能达名成功于天下也,皆于其国抑而大丑也”中的“大丑” 意思?(《亲士》)答:大丑,犹大耻。

13、“今有五锥,此其铦,铦者必先挫”中,这两个“铦”分别是意思? 答:第一个“铦”:名词,利器;第二个“铦”:形容词,锋利。

14、“之”的意思(1) .是故先王之治天下也: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2) .潛慝之言:结构助词,同“的”(3) .无入之耳:音节助词(4) .畅之四支,接之肌肤:代词(省略于) 15、入国而不存其士。

存:容纳,体恤。

16、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

缓:缓怠,怠慢,缓慢松懈;拖延怠忽17、非士无与虑国丑,侮辱。

19、皆于其国抑而大丑也抑:屈抑,抑制,排斥,不被待见。

20、君必有弗弗之臣,上必有咯咯之下。

弗:通“拂”,违背。

我还查到一种解释,弗通“咈”,《说文解字》:“咈,违也。

”)21、近臣则喑喑:缄默,不说话22、远臣则吟吟:通“噤”。

23、归国宝,不若献贤而进士归:送归一处,进献。

24、今有五锥锥:锐器。

(《说文解字》:“锥,锐也。

”,不应理解为“锥子”。

)25、此其铦铦:锋利26、铦者必先挫挫:折断;摧折27、错者必先靡靡:毁损破坏28、是故比干之殪殪:杀死。

(《字汇》:殪,杀也。

)29、西施之沈沈,通“沉”。

是什么18、越王句践遇吴王之丑30、然可以致君见尊致:引导、辅佐、促使。

三、名句的出处1、“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出自?答:《墨子》修身篇2、“入国而不存其士,则亡国矣。

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

”出自?答:《墨子》亲士篇四、派生的成语、俗语1. 贫则见廉,富则见义一一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济天下。

2. 言不信者行不果言必行,行必果。

3. 自难而易彼——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4. 招木近伐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5. 是故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一一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6•修身要以人为镜,这是墨子的首创。

墨子说:“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

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

”(《墨子-非攻中》)后来,唐人魏征治墨学,将其引用,写出了名句:()答: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五、文学常识1•“修身”不单墨家倡导,儒道亦然。

请问儒家包含“修身”的教育八目是什么?(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2•《修身》、《亲士》二篇的作者墨翟所创立的墨家,与当时百家中的哪一家并称“显学”?(儒家)3. 墨子在《鲁问》中提出了著名的墨家十大主张,请任意说出其中三项。

(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尊天、事鬼、非乐、非命、节用、节葬)4. 为楚造云梯欲攻宋,却为墨子以守城械“九拒”的著名工匠是谁?(公输班/鲁班)5. “修身”是古人在世之本。

请问“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出自谁的哪部著作?(诸葛亮《诫子书》)6•《亲士》云:“文公出走而正天下”,说的是春秋时期晋文公的典故。

请问《史记》中所载“春秋五霸”,除晋文公外其他四位是?(齐桓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7. 《亲士》云:“桓公去国而霸诸侯”,请问曾箭射齐桓公小白,后被齐桓公任用,助其成就霸业的著名政治家是谁?(管仲/管夷吾)8. 《亲士》云:“越王勾践遇吴王之丑而尚摄中国之贤君”,蒲松龄有一幅自勉对联也引用了此典故。

该联还引用了西楚霸王的典故,请说出这副对联。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9. 《亲士》云:“比干之殪,其抗也”,请问比干抗纣王,被纣王以什么理由杀害?(“吾闻圣人心有七窍,信有诸乎?”/验证七窍心)10. 《亲士》云:“西施之沈,其美也”,西施之美有“沉鱼”之说。

请问“沉鱼落雁” 一成语出自哪部哲学著作?(《庄子•齐物论》)11•《亲士》云:“吴起之裂,其事也”,请问吴起因何被杀?(变法触动楚国贵族利益)12•《修身》、《亲士》二篇反映了墨子怎样的伦理思想?(兼相爱,交相利)13. 如果说儒家的核心是“仁”,那么墨家的核心是什么?(义)14. 墨家思想融合各家之长。

请问《亲士》中“太盛难守”之言源自哪一家?(道家)15. 墨子的《修身》要求“志功合”,同样主张以“公义胜私欲”修身的儒家思想家是谁?(荀子)16. 按三项分类法,《墨子》中的《亲士》、《修身》属于哪一类?答案:属于《墨经》类。

17. 说出《修身》篇的中心句与其表达的核心意义。

答案:中心句:君子之道也:贫则见廉,富则见义,生则见爱,死则见哀;四行者不可虚假,反之身者也。

藏于心者,无以竭爱;动于身者,无以竭恭;出于口者,无以竭驯。

核心意义:讨论品行修养与君子人格问题,强调品行是为人治国的根本,君子必须以品德修养为重。

18. 简要回答《亲士》篇中“昔者文公出走而正天下;桓公去国而霸诸侯;越王勾践遇吴王之丑而尚摄中国之贤君。

”的典故;答案:晋文公重耳起初被迫逃亡在外,后成为春秋五霸;齐桓公姜小白离开本国躲避内乱,后与公子纠争位成功,蔡丘会盟成为春秋五霸之首;越王勾践假意屈服于吴王夫差,最终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灭掉吴国,称霸一时。

19. 简述《墨子》一书的思想。

答案:政治上主张任人唯贤的用人原则,反对任人唯亲;伦理上主张"兼相爱,交相利",人们不分贵贱,都要互爱互利;哲学上主张把知识分为"闻知"、"说知"、"亲知"三类,"闻知"是传授的知识,"说知"是推理的知识,"亲知"是实践经验的知识。

20. 简要回答《亲士》篇中“是故比干之殪,其抗也;孟贲之杀,其勇也;西施之沈,其美也;吴起之裂,其事也。

”的典故;答案:殷商少师比干“主过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过则谏不用则死,忠之至也”,被纣王残杀;秦武王与孟贲比试举鼎,力尽鼎落,不治而死。

孟贲也因此获罪,被诛杀九族;西施由于范蠡的“美人计”,被吴王沉江;吴起仕楚时主持改革,史称“吴起变法”,前381年,楚悼王去世,楚国贵族趁机发动兵变攻杀吴起。

21. 简要介绍墨子。

答案:墨子(公元前468 —公元前376),名翟(d ,春秋末战国初期宋国(今河南商丘)人,一说鲁国(今山东滕州)人,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

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后来其弟子收集其语录,完成《墨子》一书传世。

22. 试举出与“今有五锥,此其铦,铦者必先挫。

有五刀,此其错,错者必先靡。

是以甘井近竭,招木近伐,灵龟近灼,神蛇近暴。

”含义相近的语句。

答案:“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答案不唯一)23. 试另举能证明“三子之能达名成功于天下也,皆于其国抑而大丑也。

”的例子;答案:韩信胯下之辱;刘邦假意入蜀;李世民降顺突厥。

(答案不唯一)24. 试另举能证明“君必有弗弗之臣,上必有咯咯之下,分议者延延,而支苟者咯咯,焉可以长生保国。

”的例子;答案:唐时魏征;宋时寇准;明时于谦。

(答案不唯一)25. 试举出与“其直如矢,其平如砥,不足以覆万物。

”含义相近的语句。

答案:“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诸如此类,答案不唯一。

,26. 《修身》中云“君子之道也:贫则见廉,富则见义,生则见爱,死则见哀;四行者不可虚假”,圣人观点总是相近的,无独有偶,与墨子四行相近似的,孟子曾经也提出过“四心”,请问是哪四心?答:恻隐之心、羞耻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相近即可,如仁、义、礼、智)27. 《墨子-修身》认为有四种人是不值得结交的,哪四个人:()答:一是无义者,“据财不能以分人者”;二是无志者,“守道不笃”者;三是无知者,“遍物不博”者;四是无察者,“辩是非不察者”。

、•、七1.谮慝答案z峦t e2.“隳颠”答案hu i di m3.“诋讦”答案 d iji e4.“批扞”答案p ig出5.“谄谀”答案ch di y u7.“铦”答案xi m8.“殖”答案y i9.“贲”答案 b m10.镒答案y i11、“诋讦之民”中“诋讦”的读音是什么?(《修身》)答:di (二声)jie (三声12、“上必有咯咯之下”中“咯咯”的读音是什么?(《亲士》)答: e (四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