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静电接地装置的要求

合集下载

防静电接地规范

防静电接地规范

防静电接地规范防静电接地规范是指在进行相关设备和工艺设备接地操作时,必须遵守的一系列规范和要求。

防静电接地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设备和工作人员免受静电的干扰和危害,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和稳定。

一、静电的基本知识1.1 静电的产生:静电是由于物体失去或获得电子而形成的电荷不平衡状态。

造成静电的原因主要包括摩擦电、触摸电和电感电等。

1.2 静电的危害:静电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电击等安全事故,还可能对电子设备和工艺产生干扰和损害。

二、设备和设施的防静电接地2.1 设备接地要求:为了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设备本身需要进行接地。

接地点需要选择在设备的金属外壳上,并与地面保持良好接触。

2.2 设施接地要求:工厂或实验室的建筑物和设施也需要进行接地,以确保工作环境的静电平衡和安全稳定。

2.3 接地电阻的要求:设备和设施的接地电阻应该小于指定值,一般不应大于10欧姆。

可以通过使用良好的导电材料、增加接地导线的导电面积、增加接地导线的数量等方式来降低接地电阻。

三、人员的防静电措施3.1 穿戴防静电服装:在易产生静电的作业环境中,工作人员应该穿戴防静电服装。

防静电服装需要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并且将工作人员与地面有效接地。

3.2 静电放电装置的使用:在防静电服装穿戴后,需要使用专门的静电放电装置,将人体的静电放电到地面。

静电放电装置通常由金属导体和导电材料组成,简单易用。

3.3 静电消除器的设置:在特别需要防静电的场所,可以设置静电消除器,通过释放离子来中和空气中的静电,达到消除静电的效果。

四、设备和工艺的防静电措施4.1 设备的静电消除:对于易产生静电的设备,可以通过设置导电屏蔽、接地终端等方式来消除设备本身的静电。

4.2 地面的防静电处理:对于易产生静电的地面,可以进行防静电处理,如使用防静电涂料、铺设导电防静电地板等方式来保持地面的静电平衡。

4.3 工艺的防静电处理:在涉及到易产生静电的工艺中,应该采取相应的防静电措施,如保持环境湿度适宜、增加导电物质的使用、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等。

接地装置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设备防静电的接地线的安装)

接地装置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设备防静电的接地线的安装)
观察及用试灯检查













金属管
地线在金属管道上的连接方式
焊接端子或缠绕地线后焊牢固
扳动及观察检查
防静电接地
法兰电阻值>0.03Ω
应装设接地跨接线
观察并根据测量连接法兰电阻、管道间净距大小判断
交叉敷设金属管道间净距小于100
非金属构架平行敷设的金属管道间净距小于100
跨接线数量
处/m

≧2
观察
接地点间距离
≦30
用尺测量





罐顶与罐体间的跨接线截面
≧25钢绞线或软铜线
检查施工记录及观察
引入罐体热工、电气测量装置的电缆接地
电缆的铠装、金属护层应与罐体可靠连接
用试灯检查
电缆铠装部分埋入地下长度
≧50
用尺检查
混凝土储罐
罐体内壁地线敷设
应与金属管道、电缆铠装、金属护层相连、且引至罐(槽)外接地
设备防静电的接地线的安装检验评定标准:
工序
检验指标
性质
单位
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及
器具
合 格
优 良


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设备
储罐
接地线与接地网(或接地干线)连接
主要
单独引接、且导通良好
观察并用试灯检查
接地线与设备、储罐连接方式
地脚、边缘上攻丝、焊接端子或用≧ 的螺栓连接
观察
容量50立方米以上储罐的接地点数

防静电接地的基本要求11

防静电接地的基本要求11

“静电/防静电”基础知识一、认识静电静电是一种电能,他留存于物体表面,是物体表面过剩或不足的静止电荷。

静电是正电荷和负电荷在局部范围内失去平衡的结果,静电是通过电子或离子转移而形成的。

工业上存在静电的现象极其广泛,在电子、石油、塑料、合成纤维、化工、医疗等行业中频繁出现,并为人类所利用。

但是人们往往忽视静电现象的危害方面,只是在工业生产活动中,特别是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中,由于机器故障或误动作,人们才把他们当作静电危害来处理。

静电现象是电荷的产生和消失过程中产生电现象的总称。

静电的特点1、静电具有高电位、低电量、小电流和作用时间短等特点,设备或物体上的静电位最高可达数万伏以至数十万伏。

在正常操作条件下也常达数百或数千伏,但所积累的静电量却很低,通常为毫微库仑级,静电流多为微安级,作用时间多为微秒级。

2、静电受环境条件,特别是湿度的影响较大,静电测量时复现性差,瞬间现象多。

3、从防静电的角度考虑,当材料的体积电阻率超过1010欧姆时,材料耗散静电的能力明显减弱,从消除静电的角度考虑,材料的体积电阻率不应高于1010欧姆。

静电产生的物理效应1、静电荷产生的力学效应物体产生静电后,在其周围形成静电场,位于静电场中的任何其它带电荷都会受到电场的排斥或吸引。

2、放电效应当某些电介质、导体带上静电荷后,尽管所带电荷量大,但由于自身对大地分布电容非常小,使得静电电位较高。

当垂直于物体表面的静电场梯度较大时,可发生静电的电(ESD )。

3、放电感应效应当带电体附近存在被绝缘的导体时,在该导体表面会出现感应电荷的现象。

四、静电的危害形式1、静电吸附生产中各物体所带静电位是非常高的,由于静电的力学效应会使车间的浮游在吸附于半导体芯体上,灰尘也可能附着、积存于芯片以外的物体上。

2、静电放电引起了器件击穿由ESD引起了元器件击穿损害是电子工业,特别是电子产品制造业中最普通最严重的静电危害,ESD 对元器件的损害后果导致其硬击穿。

防静电接地规范要求

防静电接地规范要求

要想防静电,大楼得有从地下单独引出的地线(问大楼物管)没有就得自己做。

要求不高,可以接水管或裸露的钢筋上不能与防雷接地(反倒引来雷电)连用测接地电阻用专用的表面电阻测试仪就可以了1、静电安全工作台:由工作台、防静电桌垫、腕带接头和接地线等组成。

2、防静电桌垫上应有两个以上的腕带接头,一个供操作人员用,一个供技术人员,检验人员用。

3、静电安全工作台上不允许堆放塑料盒、橡皮、纸板、玻璃等易产生静电的杂物、图纸资料应放入防静电文件袋内。

4、防静电腕带:直接接触静电敏感器件的人员必须带防静电腕带,腕带与人体皮肤应有良好接触,腕带系统对地电阻值应1MΩ。

5、防静电容器:生产场所的元件盛料袋、周转箱、PCB上下料架等应具备静电防护作用,不允许使用金属和普通容器,所有容器都必须接地。

6、防静电工作服:进入静电工作区的人员和接触SMD元器件的人员必须穿防静电工作服,特别是在相对湿度小于50%的干燥环境中(如冬季).工作服面料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7、进入工作区的人员必须穿防静电工作鞋。

穿普通鞋的人员应使用导电鞋束、防静电鞋套或脚跟带。

8、生产线上用的传送带和传动轴,应装有防静电接地的电刷和支杆。

9、对传送带表面可使用离子风静电消除器。

10、生产场所使用的组装夹具、检测夹具、焊接工具、各种仪器等,都应设良好的接地线。

11、生产场所入口处应安装防静电测试台,每一个进入生产现场的人员均应进行防静电测试,合格后方能进入现场。

静电控制可以参考以下资料:(1)控制静电生成环境:a. 湿度控制。

在不致导致器材或产品腐蚀生锈或其它危害的前提下,尽量加大湿度;b. 温度控制。

在可能条件下尽量降低温度,包括环境温度和物体接触温度;c. 尘埃控制。

此为防止附着(吸附)带电的重要措施;d. 地板、桌椅面料和工作台垫应由防静电材料制成,并正确接地;e. 静电敏感产品的运送传递和存储及包装与拆包装应采取静电防护措施;f. 喷射、流动、运送、缠绕和分离速度应予以控制,在液体、粉体等材料的输送管道中使用缓和器。

接地及防静电要求

接地及防静电要求

接地及防静电要求由于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核心设备都放置在计算机机房内,因而对机房提出了较高的环境要求,良好的接地系统是保证机房计算机及网络设备安全运行,以及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的重要措施.按照现行《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要求,计算机机房应采用下列四种接地方式:1.交流工作接地,接地电阻≤ 4 Ω;2.安全保护接地,接地电阻≤ 4 Ω;3.直流工作接地,接地电阻根据计算机系统具体要求确定;4.防雷接地,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防雷设计规范》执行。

当交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直流工作接地和防雷接地采用共用一组接地装置时,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其中最小值。

直流地的接法通常采用网格地,直流网格地应采用铜带,在活动地板下面按一定密度成交叉网格排列,其交叉点与活动地板支撑的位置要交错排列,网格地交点处需用锡焊焊接在一起。

为了使直流网格地与大地绝缘,在铜带下应垫2~3mm 厚的绝缘橡皮或聚氯乙烯等绝缘物体.接地引下线应选用多芯铜电缆。

计算机终端及网络的节点机柜不宜就地做接地保护,应由系统统一考虑设计,以防止不同接地系统的电压差而损坏设备,以确保整个系统的等电位。

静电防护也是机房安全要求的一个重要环节,当静电电压达到2KV 时,人就会有受电击的感觉,静电电压积累到一定程度,也会导致设备发生故障,通常机房内绝缘体的静电电压不应大于1KV,因而机房必须采取较好的静电防护措施。

其它防护措施1、避免系统设计遗留防雷隐患由于网络工程设计人员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部分设计人员不仅缺乏防雷安全知识,而且缺乏防雷安全意识,往往导致网络系统在布线设计时就留下了防雷安全隐患.因此,对室外网络布线,应尽量使用光纤通信介质,如果使用电缆应避免使用架空走线方式,而采取地埋敷设电缆。

另外,信息中心是网络系统的核心,网络的重要通信设备均设置在此,所以计算机机房的选位也涉及到防雷安全,从防雷角度考虑,计算机机房应避免选择在大楼的顶部或边角位置,对多层或高层建筑物宜设置在二,三层,以减轻建筑物遭雷击时直接雷对网络设备的冲击。

防静电接地施工方案

防静电接地施工方案

1.2.9.1防静电接地施工方案为了防止意想不到的静电释放,防止产生静电的措施最简单又最可靠的办法是用导线把设备接地,这样可以把电荷引入大地,避免静电积累。

故设备和固定或移动装置都要埋置接地排,以保证静电电荷积累到危险程度之前得以安全释放。

1.施工准备(1)接地极的选择按照设计图纸,在地基处理、土建砌筑、钢结构制安时,对防静电接地用的接地极进行检查核对,在作隐蔽工程前,针对相应的接地极、接地网进行摇测是否满足设计、规范要求,若阻值达不到要求须增加接地极数量。

(2)接地线的选择1)防静电系统必须有独立可靠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一般应小于10Ω。

2)防静电地线不得接在电源零线上,也不易与防雷地线共用。

3)使用三相五线制供电,其地线可以作为防静电地线(但零线、地线不得混接)。

4)接地主干线截面积应不小于100mm2;支干线截面积应不小于6mm2;设备和工作台的接地线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2.5mm2的多股敷塑导线,接地线颜色应为黄绿色线。

5)接地主干线的连接方式应采用电焊连接。

6)防静电设备连接端子应确保接触可靠。

(3)区域界限防静电工作区应标明区域界限,并在明显处悬挂警示标志,工作区入口处应配置离子化空气风浴设备。

(4)中控室安装环境要求:1)相对湿度以不低于50%为宜。

2)在不对产品造成有害影响前提下,允许使用增湿设备喷洒制剂或水,以增加环境湿度。

3)计算机房的湿度应符合GB 2887中的有关规定,类似的机房也应符合此规定2.施工方法(1)敏感器件安装、调试对于直接接触静电敏感器件的安装、调试人员须带防静电腕带或防静电手环,腕带、手环应与人体皮肤有良好接触,腕带系统对地电阻值应在106~108Ω范围内。

(2)控制、信号传输的防静电接地在PVC行业中,聚合釜反应技术直接影响PVC的质量,故聚合釜的搅拌电流对生产控制极为重要,因集中控制,受控点位距控制较远,输送距离较长,信号的准确传输,能大大满足工艺要求,这就要求信号传输不受干扰。

防静电接地的基本要求

防静电接地的基本要求

防静电的基本要求(一)人体静电防护系统1、防静电腕带:操作者皮肤上的静电是SSD损坏的最常见原因现场测试和有关资料表明在未采取有效的静电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操作工手工插装印制时手上静电压为110-360V ,进行锡作业时,手上静电压为160-450V;特别当操作者从坐椅上站起时,皮肤静电压最高达1000V,而戴用防静电手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

移动作业人员应佩带无绳防静电手腕,流水线作业人员应佩带有绳防静电手腕。

(如上图示)2、防静电工作服、工鞋:由于人体是良好的导体,服装的带电会由于静电感应而使皮肤周身带电,也形成一定的静电压。

于是对于操作工而言就存在两个可能的放电通道:一个是指尖与接地导体间的放电,另一个是工作服与接地导体间的放电。

防静电手腕能消除第一种放电危险,但却不能消除第二种放电危险。

从将人体接地和防止人体和鞋子本身带电的角度考虑,在车间地坪作成导电性地面的同时,必须要求操作者穿用具有一定导电性能的防静电工作鞋。

3、防静电工作帽、指套:在生产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的洁净室以及高精密度电子产品的装联中,都要求操作者戴用防静电的工作帽和指套。

(二)静电设备防护系统1、防静电烙铁:防静电烙铁应进行接地。

烙铁的绝缘手柄上涂敷少量防静电液,为保证持续有效,每个2-3个月应重涂一次,用烙铁焊接时最大的问题是多余电流(漏电流或称浪涌电流)流过元气件时引起的危害。

为了防止漏电流的危害,一方面是提高烙铁头和电热丝间的绝缘电阻,另一方面是降低烙铁的供电电压。

使用三插电源烙铁必须接地2、电批:电批必须接地。

电批在使用过程中电批嘴高速旋转,容易积聚静电荷。

在装配过程中通过接触元器件引起危害。

必须通过接地将积聚的静电荷释放。

电批的接地线3、测试仪器设备外壳的接地:测试仪器在使用过程中会积累部分静电荷,通过设备外壳的接地可有效的释放静电荷。

测试仪器包括:电视、示波器、伏安表、安装夹具等等。

4、防静电硬塑料容器:在电子产品的生产作业中。

esd接地标准

esd接地标准

esd接地标准一、防静电地线的埋设1. 防静电地线应埋设在10M以外,以确保接地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 在3-5m的范围内,挖深0.5m以上的坑,以确保地线的埋设深度。

3. 将2m以上铜包钢垂直接地极打入坑内,以增加接地效果。

4. 在垂直接地极之间加入降阻模块,以降低接地电阻。

5. 用70㎡绞线将这三处焊接在一起,以形成可靠的接地线。

6. 用16m㎡绝缘铜芯线焊上引入室内为干线,以确保室内设备的接地。

7. 坑内施以适量降阻剂,以增加土壤导电性。

8. 填埋后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接地电阻应小于4Ω,以确保接地的有效性。

9. 每年至少测试一次,以确保接地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二、防静电接地的设备要求1. 所有需要接地的设备,包括电子设备、机械设备、管道等,都应进行防静电接地。

2. 设备的外壳和内部金属部件应通过专用接地线连接到防静电接地端子排。

3. 接地线应使用专用的、低阻抗的导线,以确保良好的电气连接。

4. 对于大型设备,应使用多个接地端子排,以确保接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防静电接地的操作要求1. 在操作电子设备时,应先将其接地端子连接到防静电接地线。

2. 在操作机械设备时,应将金属外壳和内部部件通过接地线连接到防静电接地端子排。

3. 在进行维修和检查时,应先断开接地线,以确保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4. 在进行任何可能产生静电的操作时,应采取额外的防静电措施。

四、防静电接地的测试要求1. 每年应对所有设备和系统进行一次防静电接地测试。

2. 对于新安装或更改过的设备和系统,应在安装完成后进行测试。

3. 测试应包括检查接地线的电阻值和连接情况,以确保其符合要求。

4. 如果测试结果不符合要求,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修正。

五、防静电接地的标识要求1. 所有防静电接地端子排和连接点都应有明显的标识,以表明其用途和连接方式。

2. 标识应包括接地端子的编号、连接方式、制造商名称等信息。

3. 在设备上应有防静电接地的警示标识,以提醒操作人员注意安全操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静电接地装置的要求
1),防静电的接地装置可与防感应雷和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共同设置。

只做防静电的接地装置,每一处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应符合设计规定。

2),设备、机组、储罐、管道等的防静电接地线,应单独与接地体或接地干线相连,除并列管道外不得串联接地。

3),防静电接地线的安装,应与设备、机组、储罐等固定接地端子或螺栓连接,连接螺栓不得小于M10,并有防松装置和涂以电力复合脂。

4),当爆炸危险区内的非金属构架上平行安装的金属管道相互之间的静距离小于100mm时,宜每隔20m用金属线跨接,金属管道相互交叉的近距离小于100mm时,应采用金属线跨接。

5),容量为50m³及以上的储罐,其接地点不应少于两处,且接地点的间距不应大于30m,并应在储体底部周围对称与接地体相连,接地体应连接成环形的闭合回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