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然博物馆PPT课件
如何玩转上海自然博物馆

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
• 2014年,将近150岁的上海自然博物馆在2014年 5月12日已正式闭馆,新馆迁入位于静安区静安 雕塑公园。 • 2015年4月19日新馆正式向公众开放。上海自然 博物馆拥有近29万件藏品,位居中国自然博物馆 馆藏前列。建筑外形酷似鹦鹉螺的自博馆,被誉 为城市“绿螺”。在设计上,自博馆引入了地球、 岩石、水和植物等自然元素,并借鉴中国传统园 林设计元素。主创建筑师拉夫尔· 詹森介绍说,建 筑外墙由“生命之墙”,“岩石墙”和“细胞墙” 构成,象征着森林、地壳及峡谷岩壁以及人体骨 骼和肌肉。
博物商店
• 全国颜值最高的纪念品商店,就在上海自 然博物馆。
上海自然博物馆内设置两个纪念品商店,分别位于地下二层和一层出口处。 纪念品商店,由上海自然博物馆与美国和中国台湾的两家具备多年纪念品 运营经验的公司合作。 地下二层商店名为BEHRING,面积更大一些,从十元钱的冰箱贴到上千 元的毛绒玩具。同时,店里还出售来自加拿大的三叶虫化石。 一层的纪念品商店来自台湾的石尚自然探索屋,店内走“原始风”,恐龙 等灭绝生物破墙而出,抱着松果的松鼠站在树林背景的展示板前。店内不仅有 明信片、钥匙链等常规产品,还出售稀有的三叶虫化石、骨螺等,新颖有趣。
常设楼层导览
小学生参观路线
四维影院
特色剧场
实践教育活动
• • • • • • • • 昆虫世界的“伪装大师” 假如我是一棵树 三叶虫的历史 鸟之巢 高等植物世界的小矮人——苔藓 恐龙科学家的拼图 发光动物的生存之道 认识昆虫
让恐龙复活的博物馆APP
上海自然博物馆 Iphone 大小:24M 支持版本:ios7.0及以上
上海自然博物馆 Android phone 大小:15M 支持版本:android4.0及以上
自然博物馆游记(课堂PPT)

地铁五路桥东站
1
• 7月18日,我们班大部分同学来到了自 然博物馆参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这 次活动令我受益匪浅,令我记忆深刻。
2
美丽的海底世界
• 在海底世界展区,我欣赏到了丰富的海 洋生物,有令人胆战的大白鲨,有温顺 可爱的海豚,还有美丽夺目的金鱼,叫 人目不暇接。这其中还介绍了我国独有 的濒危动物——中华鲟。由于葛洲坝等 大型水电站的建设,阻隔了中华鲟的洄 游路线,使得中华鲟的数量逐年下降, 正处在灭绝的边缘。
中华鲟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濒危物种,已在地球
上繁衍生命1.4亿年,是我国特有的古老珍稀鱼类,也
是世界现存鱼类中最原始的种类之一,被誉为鱼类的活
化石。
中华鲟主要生活在长江流域,属于大型溯河洄游性
鱼类。亲鱼从近海洄游到长江上游产卵,孵化出的鲟苗
顺流而下漂流入海,约十年后,长大的幼鲟又追寻他们
童年的足迹,从大海返回上游寻根产卵。葛洲坝水电站
的建设彻底阻断了中华鲟的洄游路线,使其失去了产卵
繁殖的场所,在环境污染、过度捕捞等因素的共同影响
下,中华鲟这个曾经在长江中繁13年,长江水产研究所等多家单位在葛洲坝下
中华鲟传统产卵场竞未发现中华鲟自然产卵迹象。这是
有调查记载以来从未发现过的情况,野生中华鲟种群已
20
野生动物
21
野生动物
22
鸟类
23
我的感受
• 在自然博物馆中,我了解到了各种动物 的习性,各种动物的生活情况。我还感 受到了自然世界的奇妙和伟大,知道了 生物的进化历史与生物的多样性知识。
• 这次自然博物馆之行令我受益匪浅,感 触颇深。
24
25
经处在灭绝的边缘。
5
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1)——建筑与内部设施

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1)——建筑与内部设施延安东路260号上海自然博物馆老馆于2014年5月12日闭馆。
一年多过去了,位于静安雕塑公园内的自然博物馆新馆早已开放,拖着一直没去,主要是新开张人太多。
上海人多,上海人还喜欢轧闹猛,凡是新开张,必定轧破头,所以一直熬着,看时机。
9月25日下午,中秋放假的前一天,估计这一天卖鲜肉月饼的店门口一定轧破头,当机立断去自博新馆,果不其然,新馆门可罗雀,游客稀少,可以静下心来不受干扰地观看拍照。
地铁南京西路站出来,王家沙门口卖鲜肉月饼的队一直排到石门一路转弯,看不见尾,这是两张接片。
不出所料,不远处的石门二路静安雕塑公园人丁罕见,鹦鹉螺状的自博新馆门外,就这么几个人在拍集体照。
正对着馆门的四只红色集装箱上,一只巨型草狼萌萌地坐着,草狼——草做的狼。
自博馆门口,原本防止大客流的分隔铁栏绕着空荡荡的迷宫,看到这玩意就想起世博会。
票价30元,蛮公道的,仔细看可以消磨整整一天,半天脚步要快,大量的文字说明来不及细看消化。
馆内上下一共四层,地面2层,地下2层,按指示牌先上2楼,然后内部坡道回地面层,再由电梯去地下一层和二层。
每周一闭馆休息,下午4:30后不进人,在里面的慢慢看好了。
地下一二层间有个咖啡馆,休息上网都不错,由于人少,到处都有空椅子可坐。
从二楼看下去,地下大厅里放着巨型恐龙骨架模型。
巨大的恐龙模型很有气势,特别是老馆中著名的马门溪龙骨架模型的新复制品,老馆的马门溪龙没有搬过来,进仓库了。
内部建筑线条简洁,空间宽敞,玻璃外墙采光良好,比延安东路的老馆气派多了。
大厅中的数个巨型恐龙骨架模型,由于在眼皮之下,结果真是应了熟视无睹这词,回家想起来,竟然没有走近去看看说明。
地下夹层往上面地下一层的自动楼梯,这些自动楼梯是节能环保的,无人时运行的极慢,一旦人脚踩上去,便迅速运行。
厢式悬挂透明电梯,对使用轮椅和童车的很方便。
下面是互动区,看见活的珊瑚树,但是萤火虫看不见,估计都死了,淡水互动区和海水互动区都关闭,据说水里的小生物都被摸死捏死玩死了。
上海自然博物馆

上海自然博物馆的藏品数量庞大,包括动物、植物、矿物、古生物等 方面的标本和实物,其中不乏珍稀和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的展品。
02
中国知名自然博物馆介绍
广西地质博物馆
01
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是 中国最早成立的地质博物馆之一 ,拥有丰富的地质标本和化石收 藏。
02
博物馆展示了地球演化、地质变 迁和矿产资源等方面的内容,是 了解地质科学和自然历史的重要 场所。
自贡恐龙博物馆
位于四川省自贡市,是世界著名的恐 龙博物馆之一,收藏有大量的恐龙骨 架和恐龙蛋化石。
博物馆展示了恐龙的生活环境、演化 历程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内容,是 了解古生物和地质科学的重要场所。
长白山自然博物馆
位于吉林省安图县,展示了长白山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和自然景观,包括野生动植物、地质地貌和气候 等方面的内容。
开放时间
上海自然博物馆全年对外开放,每周一闭馆,其余时间均正常开放。
展览与藏品
基本陈列
上海自然博物馆设有多个基本陈列,包括生命长河、地球奥秘、人 与自然等,展示了地球和生命演化的历史和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临时展览
为了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博物馆还会不定期举办临时展览,涉及 自然科学、历史文化等多个领域。
上海自然博物馆提供了多样化的 教育项目,包括科学讲座、展览、 互动体验活动等,旨在激发公众 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育对象
博物馆的教育项目覆盖了各个年 龄段的观众,从小学生到成年人, 都有适合他们的教育内容。
教育效果
通过参与博物馆的教育活动,观 众可以深入了解自然科学知识, 提高科学素养,培养探索和创新 精神。
THANKS
生物多样性展览是上海自然博物馆的特色之 一,通过展示各种珍稀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让观众了解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及其重要 性。
上海自然博物馆展品介绍

上海自然博物馆展品介绍上海自然博物馆是一座集科普、教育、展览为一体的现代化博物馆,位于上海市普陀区真如镇。
作为中国最大的自然博物馆之一,上海自然博物馆展出了众多精彩的展品,带领观众走进自然的奇妙世界。
让我们来介绍一下上海自然博物馆里最受欢迎的展品之一——霸王龙模型。
霸王龙是一种生活在约7000万年前的恐龙,它是最大的肉食性恐龙之一,也是最具有攻击性的恐龙之一。
在博物馆里,我们可以看到一只栩栩如生的霸王龙模型,它展示了霸王龙的巨大身躯、锋利的牙齿和强壮的爪子,给人一种逼真的感觉。
上海自然博物馆还展出了丰富多样的化石。
化石是记录生命演化历程的重要证据,通过对化石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过去地球上生活过的各种生物。
博物馆里展示的化石有恐龙化石、古植物化石、古动物化石等,它们都是珍贵的宝藏,让人们能够窥探古生物的神秘面纱。
上海自然博物馆里还有一个吸引人的展览是关于地震的。
地震是地球上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但它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害。
在这个展览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地震的原理、发生机制以及人类对地震的应对措施。
同时,博物馆还配备了模拟地震的体验设备,让观众能够亲身感受到地震的威力,增强对地震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上海自然博物馆还有一个展区专门介绍了中国的自然景观。
中国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从青山绿水到沙漠戈壁,从高山峻岭到平原河流,每一处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在这个展区里,我们可以欣赏到中国各地的自然美景,了解到中国自然环境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上海自然博物馆还设有一个儿童科普区。
这个区域是专门为儿童设计的,通过互动展品、科学实验等方式,让孩子们在玩耍中学习,培养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这个区域还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引导和解答孩子们的问题,确保他们能够有一个愉快而有收获的科普体验。
上海自然博物馆展品丰富多样,从恐龙模型到化石、地震展览再到中国自然景观,每一处都充满了知识和趣味性。
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能在这里感受到自然的魅力和科学的奥秘。
上海自然博物馆演化之道介绍

上海自然博物馆演化之道介绍走进上海自然博物馆,就像一脚踏进了时间的长河,那里藏着地球几亿年的秘密,每一步都踏着历史的回响。
嘿,朋友们,今天咱们就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演化之旅”,不带钱包,只带好奇心,保证让你大开眼界,直呼过瘾!一进门,那“演化之道”的展区就像个大舞台,缓缓拉开序幕。
首先迎接咱们的,是那些远古时期的“大佬”——恐龙化石。
嘿,你瞅瞅那霸王龙,张着血盆大口,仿佛在说:“小样儿,我当年可是这地盘的霸主!”还有那三角龙,顶着三个大角,就像是摇滚明星的发型,酷毙了!这些大家伙虽然已经变成了石头,但那份霸气侧漏,还是让人忍不住想多看两眼。
接下来,咱们就像穿越时空的旅人一样,来到了海洋的怀抱。
这里,五彩斑斓的鱼群游弋,巨型海百合缓缓摆动,还有那史前巨鲨的牙齿,一排排整齐排列,让人不禁想起“铁齿铜牙”这个词儿。
你知道吗?这些海洋生物啊,有的温顺如绵羊,有的凶猛似虎狼,它们共同编织了一个又一个关于生存与竞争的故事。
再往里走,就是植物界的“进化盛宴”了。
从最早的单细胞藻类,到如今的参天大树,每一片叶子、每一朵花都在诉说着生命的奇迹。
你看那银杏树,历经亿年风雨,依旧挺拔不屈,简直就是植物界的“老寿星”。
而那些五彩斑斓的花朵,更是争奇斗艳,仿佛在告诉我们:“生命因多样而精彩!”当然了,这场“演化之道”的旅行,怎么能少了咱们人类的身影呢?从南方古猿的简陋工具,到现代人类的科技文明,每一步都凝聚着智慧与汗水。
站在那些仿真的原始人洞穴前,我仿佛能听到他们敲打石器的声音,感受到那份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渴望。
最让我震撼的,还是那些关于生物灭绝与复兴的展览。
每一次大灭绝,都像是一场残酷的洗牌,无数生命就此消失。
但生命总是那么顽强,每一次毁灭之后,总有新的生命形态崛起,继续书写着地球的故事。
这就像咱们常说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走出上海自然博物馆,我的心里充满了感慨。
这场“演化之道”的旅行,不仅让我见证了生命的奇迹与多样性,更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生命的脆弱与宝贵。
上海自然博物馆ppt课件

建筑在地面上两层,下挖三层, 并且在中间围合出了一个极深的 下沉庭院,为高达五层的博物馆 其他区域提供了景观。高差也将 向外开放的外广场与对内的内庭 院进行了物理上的分割。
6
建筑各个部分与我国 传统意象的关联
7
在上海自然博物馆,自然光照亮了大部分空间。下沉三层庭院也起到 了提供自然采光的作用。
8
外立面上的不同尺度 但是形状相似的纹理 互相组合,在区状平 面上塑造出了空间感 和虚实感
9
博物馆东侧墙体 与其他面柔和的 曲线不同,采用 了方形的墙面以 及一系列方方正 正的开洞,绿色 的墙面也与其他 墙面形成鲜明对 比。
10
地下车库
人
人
行
行
入
出
口
口
博物馆
门前广
场界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与公园
完全开
放
11
12
建筑与周围自然人文 景观相互渗透,组成 了和谐的总平面
15
入口大厅及引导人流前往展厅的剪刀状大斜坡
16
展览区 域1
入 口 大 厅
17
18
连接一层与二层的展厅
展览区 域2
展览区 域3
19
展览区 域4
20
通
高
核
空
心
庭院间
交
通
区
21
通高空间
22
核心交通区域
23
映出自然博物馆的展览主题和特
色, 使博物馆成为教育的载体 ,
同时还形成了结合展览、 教育 、
社交和自然体验为一体的新型公
共活动场所。
4
问题1、基地与公园相咬合,如何与公园发生关系? 问题2、基地如何解决交通问题?
上海自然博物馆美篇

上海自然博物馆美篇摘要:一、上海自然博物馆简介1.博物馆的地理位置2.博物馆的历史沿革3.博物馆的规模与特色二、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展览内容1.生命起源与演化2.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3.生物多样性与濒危物种4.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三、上海自然博物馆的教育与科研功能1.科普教育活动的开展2.学术研究与交流3.自然历史知识的普及四、上海自然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及意义1.提升公众对自然保护的认识2.激发人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3.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正文:上海自然博物馆是我国上海市一座具有代表性的自然历史博物馆,位于上海市静安雕塑公园内。
自2004年开馆以来,上海自然博物馆始终致力于向公众传播自然科学知识,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上海自然博物馆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馆内分为地上三层、地下一层,展览面积约为2.2万平方米。
馆内收藏了大量的动植物标本、古生物化石、地质矿石等自然历史遗产,其中包括许多珍稀濒危物种的标本。
此外,博物馆还拥有现代化的展示手段,如4D影院、科普实验室等,使参观者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自然界的奥秘。
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展览内容涵盖了生命起源与演化、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与濒危物种、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等多个方面。
在这里,参观者可以了解到地球诞生以来生物的演变历程,目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可以认识到自然资源的价值与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增强生态文明意识;可以感受到生物多样性的魅力,激发对自然科学的热爱。
除了展示功能外,上海自然博物馆还具备科普教育与科研交流等功能。
博物馆定期举办各类科普教育活动,如讲座、展览、亲子活动等,旨在普及自然历史知识,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
同时,博物馆还积极开展学术研究与交流,为国内外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
总之,上海自然博物馆作为我国一座重要的自然历史博物馆,对于提升公众对自然保护的认识、激发人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各个部分与我国传统意 象的关联
在上海自然博物馆,自然光照亮了大部分空间。下沉三层庭院也起到了提供自然采光的作用。
外立面上的不同尺度但是形 状相似的纹理互相组合,在 区状平面上塑造出了空间感 和虚实感
博物馆东侧墙体与其 他面柔和的曲线不同, 采用了方形的墙面以 及一系列方方正正的 开洞,绿色的墙面也 与其他墙面形成鲜明 对比。
问题1、基地与公园相咬合,如何与公园发生关系? 问题2、基地如何解决交通问题?
庭院在设计的过程中大量运用 了中华传统意象中的山、水、 石、木等意象,在现代的建筑 中勾勒出了中国传统园林的气 息。
建筑在地面上两层,下挖三层,并且在中间 围合出了一个极深的下沉庭院,为高达五层 的博物馆其他区域提供了景观。高差也将向 外开放的外广场与对内的内庭院进行了物理 上的分割。
上海自然博物馆 调研报告
设计立意
设计师将整个自然博物馆形容成一个“绿 螺”,建筑的形态和灵感来源于螺的壳体形 式。将博物馆主要的展厅螺旋排布,然后在 建筑体中央围合出一个区域,形成一个椭圆 形的水池作为中央景观区,从自然元素中如 山、 水 、 陆地 、 岩石中提炼出建筑材料 语汇 , 使建筑的外形和景反映出自然博物馆 的展览主题和特色, 使博物馆成为教育的载 体 , 同时还形成了结合展览、 教育 、 社交 和自然体验为一体的新型公共活动场所。
展览区域1
报告厅
入口 大厅
影院
入口大厅及引导人流前往展厅的剪刀状大斜坡
展览区域1
入 口 大 厅
连接一层与二层的展厅
展览区域2 展览区域3
展览区域4
核心
交通 区
通高 空间
庭院
通高空间
核心交通区域
人行 出口
地下车库
人行 入口
博物馆门前 广场界面与 公园完了和谐的总平 面
博物馆通过建筑与垂地的 关系 , 表现人与自然的和 谐,山和水是自然的基本元
素。博物馆采用了传统中 国园林中的石头、土地 、
水 、植物等元素 , 形成与 光影环垅之间的互动 , 以 人为本 、师法自然, 成为 一个名副其实的 “自然” 的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