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全国美展中国画(金奖)作品欣赏
冷军超写实油画作品高清大图欣赏(32幅)

冷军超写实油画作品⾼清⼤图欣赏(32幅)冷军是当代中国超写实画派的领军⼈物,毕业于武汉师范学院艺术系,毕业后也曾经在师范学院任教多年。
1991年成为武汉美术院专业画家,现任武汉美术院副院长,湖北⽂联副主席,中国国家⼀级美术师,其作品多次在全国美展上获奖,是中国当代超写实画派的代表⼈物,功夫深厚、技术⾼超,被誉为中国超写实第⼀⾼⼿。
作品⼀号:《⼥孩》布⾯油画《素描-关于蒙娜丽莎微笑的设计》《素描-关于蒙娜丽莎微笑的设计》(局部)油画静物《瓷器》油画静物《柿⼦》《柿⼦》(局部)油画静物《⽜⾓》《捆着的亚⿇布》《⼯具箱》中国油画三年展《马灯的故事》1991年全国美术作品展铜奖《⽂物系列-机器的设计》第⼆届中国油画展艺术作品奖《⽂物系列》第⼆届中国油画展艺术作品奖《桃》《突变—有刺的汤勺03》《五⾓星》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奖油画静物《⾯具》油画《丰碑》油画〈世纪风景之⼀》油画《世纪风景之⼆》第三届中国油画年展⾦奖油画《博物馆之⼀》油画《博物馆之⼆》油画《画室》油画《突变-带刺的剪⼑》油画《祭》《肖像-⼩唐》-局部02《肖像-⼩唐》-局部03《肖像-⼩唐》-局部04《素描-关于蒙娜丽莎微笑的设计》(局部)油画《红蜻蜓》油画《关于蒙娜丽莎微笑的设计》《椰⼦》《⽔龙头》布⾯油画《⽵》冷军:武汉画院院长、湖北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1984年毕业於武汉师范学院汉⼝分院艺术系。
1993年作品《⽹—关于⽹的设计》获’93中国油画年展银奖。
1994年作品《⽂物—新产品设计》获第⼆届中国油画展艺术作品奖,并参加中国油画百年展。
1995年作品《世纪风景之⼆》获’95第三届中国油画年展⾦奖。
1999年作品《五⾓星》获第九届全国美展⾦奖。
2000年参加“1979—1999世纪之门邀请展”,并在深圳美术馆举办个展。
2001年开始制作⽯版画,作品《突变—有刺的剪⼑》获⾸届中国⼩油画⼤展优秀作品奖。
2002年作品《⼯具箱》等六幅系列参加“中国油画三年展”。
刘德润油画作品欣赏

刘德润油画作品欣赏刘德润油画作品欣赏刘德润,别名刘齐,男,1950年12月生,山东齐河人,专家、一级美术师。
1970年入齐河文化馆。
1977年考取中国美术学院。
1982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
其作品以写实的手法透出现代的理性和情感。
风俗性和象征性融为一体,被誉为现实主义在当代的新拓展。
代表作《沂蒙娃》(获全国第七届美展铜牌奖及日本国日中友好会馆大奖)和《万岳之尊》(获全国八届美展优秀奖),交盈着阳刚之气,震撼了众多观者的心灵而引起了广泛影响。
刘德润1990年作小霞61×73cm 刘德润2005年作喜娃91×91cm 巨大的乡村小孩头像《喜娃》给冷漠的照相风格添上了柔情,似乎比中国式的查克.克洛斯无表情的大脸更具创意。
以一个山村娃娃朴实的造型和极美的虎头帽所体现的生命意义和民俗乡风,给人们留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审美记忆。
是中国农民的子孙将在农业文明的厚土上诞生进而迎接新时代的预示。
既可以看出对于农村人物的特别关注在中国艺朮家的创作中所具有的重要位置,同时,也可以看出大特写式的肖像结构方式也远远超出了一般个别人物肖像的涵量,而成为新时期肖像画的思维特色。
刘德润李燕1991年作沂蒙晨曲刘德润2002年作提暖手炉的小女孩130×90cm 刘德润秋香—山村少女组画系列92×92cm 刘德润白玉61×73cm 刘德润李燕1994年作万岳之尊176×176cm 刘德润1996年作古韵无声178×356cm 刘德润李燕1992年作磐石(李梨根据网络资料编辑收藏)1989年油画《沂蒙娃》获全国七届美展铜奖和日本国日中友好会馆大奖,1994年《万岳之尊》获全国八届美展优秀奖。
1990、1993年应邀赴日访问、办展。
1996、1997年在深圳、北京、济南办展。
1997年7-12月赴法办展、交流、考察。
1996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刘德润、李燕油画》画册。
艺术名家白羽平作品欣赏

艺术名家白羽平作品欣赏佚名【期刊名称】《国际融资》【年(卷),期】2013(000)007【总页数】4页(P76-79)【正文语种】中文塞外正月130×190cm 2007寒云欲雪100×80cm 2009推介词茫茫旷野是我们今天在白羽平画里常常可以看到的景象。
白羽平挥洒在麻布刮刀和油彩的空间,他快速地把形象跃然于布上,意识和思想也随之出现。
通过对一种山高水远、飘渺无着、尘埃不到的“境”的创造,把个体经验集聚在时间与空间中,实现其在时间和空间中的驻足与眺望,以月色、雪国、旷塬等具体的物象,来传达其内心深处的宁静渊澄,这其中包含了对某种逝去的回忆和对物化世界的轻蔑。
白羽平的艺术过程从容自得,自然和从容也是他一贯的一种爱好和气质追求。
艺术选择一旦明白和舒展开来,一定充分和流畅地体现人的心胸性情,而画的过程经历也必然是对创作者自己的培养。
他的艺术形象既是眼前现实世界,也是胸中丘壑的写照。
春夏秋冬,沟壑纵横,在白羽平的画中都取平和舒张,他不太强调人世的艰辛或骚动,也从不忽略生命的细致及强劲。
无论萧瑟还是葱茏,晴空还是风尘,以他操作自如,抒发的随性使形式的过程干净利落,他的生命关照和艺术个性在形式实现中逐步明白、清晰和匀称——似与不似的世界其实是一个辽阔的空间,有它的经线纬度,上下深远可任自然精神艺术性情立体地镌写。
“一水带寒月,孤村幕夕烟”,在白羽平的作品中,没有鼓荡和聒噪,也没有激烈的冲突,而是以寒江静横、雪空绵延的画意迹化心中对自然及生命本质的探求和诘问。
没有澄明的观照,哪有精神的超越,白羽平利用风景,印证自身,同时也把自身的生命体验投射到风景中去,在渺茫难测的幻象中穿梭与游走,为的是应一个遥远的召唤、走向彼岸,去安顿一个不羁的灵魂。
(中国经济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经济文化杂志社总编、经济文化网总编张志生整理)白羽平简介白羽平,1960年生于山西,满族。
1988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美术系,200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首届高级研修班。
当代宋希国、李永明、谭浩作品欣赏

当代宋希国、李永明、谭浩作品欣赏宋希国,男,1969年12月5日出生,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人。
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德州市美协理事,德州市书协会员,夏津县美协副主席,书法空间签约艺术家。
作品入选“翰墨齐鲁”山东省首届花鸟画学术大展、山东省第十七届、十九届新人新作展、“美德山东”网络书画展优秀奖、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梦.劳动美.爱国情”山东省职工书画展优秀奖。
入展第七、第八届全国当代著名花鸟画家作品展、首届“陆俨少奖”全国中国画展、第七届中国西部房.车博览会美术书画展、入展第三届“希望.圆梦”杯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获“中国书法之乡.固始“根亲杯”全国书画四条屏大赛优秀奖、市美术双年展优秀奖等。
宋希国,国画,双飞图,作品尺寸:69*69cm宋希国,国画,清音。
作品尺寸:69*137cm宋希国,国画,深山秋韵。
作品尺寸:69*69cm李永明,男,河北省武安市人,现就职于武安市文化馆,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武安市美术家协会第三届、第四届主席。
现任武安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武安市文化馆副馆长,书法空间签约艺术家。
李永明擅长山水画创作,风格浑厚、朴实。
作品多次参加国家、省级美展。
50多幅山水年画分别在河北美术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
20多幅国画山水被台湾同胞和日本友人收藏。
1985年,创作的国画《雾绕群峰》《山河颂》在《河北日报》刊登。
1986年,创作的国画《烟雨》在《河北日报》刊登。
1987年,创作的国画《黄山人子瀑》、《大好河山》、《黄山》在河北《诗神》刊登。
1988年,创作的国画《峨眉山虎溪桥》、《清音流水图》在天津《家庭报》刊登。
1989年,《仙山琼阁》在黄河流域九省市首届优秀美术出版物评奖中,获“黄河金牛奖”一等奖,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
(颁奖机构:美术读物黄河金牛奖评选委员会)1990年,《仙居蓬莱》(和李红兵合作)在黄河流域九省市第二届优秀美术出版物评奖中,获“黄河金牛奖”二等奖,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
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入选国画品录(上)

58南腔北调画的絮语文/胡非玄入 选 国 画 品 录(上)录者,记载也;品者,等级或划分优劣高下也。
故所谓品录者,鉴赏性地划分出优劣高下之等级,并逐一记载下来也。
然而,鉴赏高下并划分等级须有一定之标准,无标准则难分优劣,有标准方可厘定高下;并且,标准既不可随心所欲,又不能游移不定,必须合乎对象本质及其发展历史。
因此,若要品录2019年12月轰轰烈烈展出的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入选之国画作品,则不免要先确定标准,以尽量求得公正性与科学性。
首先,国画自身的演变和受西方绘画的影响,使得国画也在不断变化,那么,标准之厘定是以长期形成的古典国画之特质而得出,还是以当下受到西方绘画影响并不断变化的国画之特质而得出?这其实牵涉到国画的守正和融新,以及如何融新的宏大问题。
国画至少唐宋时期已然成熟,其审美追求和技法亦已大体形成并稳固下来,明清时期的国画创作也只是在此基础上日益精深或谨慎创新而已,故国画早已有了成熟的法则而不适合过度融新;况且,若守正不足、融新过度,则不免将国画早已形成的审美和技法体系打碎,并使其成为没有根基的新“画种”,甚至成为西方绘画的“东方变种”,如此,则国画将不再是“国”画。
因此,当下的国画创作应该是先守正——继承早已成熟的审美追求和技法体系,然后在不动摇根基的情况下融通西方绘画之技法和审美;而且,最优秀的融新,应是寻找国画和西方绘画之共性基础上的融新,如此方能既不动摇国画根基,又可逐步融新并持续发展,并进而解决国画学习西方而必须面对的“国画现代化”问题。
因此,这就要求厘清国画品鉴标准的首要任务,是厘清古典国画背后蕴含的审美追求,乃至中华民族的传统审美理念。
表面上看,国画就是用国画工具、国画技法来进行创作,若如此观之,则品录全国美展的国画作品只需从“工具”“技法”之层面进行标准确定即可。
但是,对于精神性的审美产品,若不从精神性的、形而上的审美特征和哲学理念上进行标准确定,一.标 准画的絮语显然是缘木求鱼、南辕北辙,更何况“工具”“技法”只是思想内容呈现和表达的手段,而并非艺术创作之目的与归宿!因此,若要给国画以评定优劣高下的标准,则必须先从中国“古典审美追求”的讨论入手,再进而确立国画评定的标准,因为,即使是当下的中国画受到西方绘画的影响而进行着“国画现代化”之蜕变,但国画审美追求的确立毕竟完成于中国古代,毕竟国画是中国“古典艺术”的典型样式之一种。
第十三届全国美展江西入选作品综析

第十三届全国美展江西入选作品综析作者:江美玲来源:《中国美术》2021年第01期[摘要] 在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中,江西共有11个美术门类110件作品入选,位列全国第16位,较上届前进2位。
本文横向、纵向比较,综合分析第十三届全国美展江西入选作品情况,既肯定了成绩,也指出了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不足。
[关键词] 第十三届全国美展江西入选作品一、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入选作品情况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入选作品共计4201件(不含港澳台·海外华人邀请作品展区作品),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壁画、水彩·粉画、漆画、陶艺、综合画种·动漫、艺术设计、综合材料绘画、实验艺术等美术门类,其中进京作品440件,获奖提名作品104件。
此次美展共设14个展区,按开展时间先后分别是山东济南艺术设计作品展、广东广州港澳台·海外华人邀请作品展、广东广州综合画种·动漫作品展、浙江宁波综合材料绘画作品展、江西景德镇陶瓷艺术作品展、河南郑州壁画作品展、重庆油画作品展、四川成都版画作品展、福建厦门漆画作品展、重庆雕塑作品展、山东济南中国画作品展、广东深圳水彩·粉画作品展、河北廊坊实验艺术作品展、北京获奖暨提名作品展。
从地区上看,各省(市、区)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展的作品数量:广东最多,387件;其次是北京,370件;山东第三,342件;最少的西藏只有5件,最多的是最少的77.4倍。
从各美术门类情况来看,除港澳台·海外华人邀请作品展区外,12个美术门类进京作品共440件,占入选作品数的10.47%;获奖提名103件,占入选作品数的2.45%;金、银、铜奖39件(其中金奖10件、银奖13件、铜奖16件),占入选作品的比例为0.93%。
在地区分布上,除青海、宁夏无进京作品外,进京作品最多的是北京58件,不足10件的有河北(7件)、广西(6件)、吉林(5件)、安徽(5件)、解放军(5件)、云南(5件)、贵州(5件)、内蒙古(4件)、山西(4件)、甘肃(4件)、新疆(4件)、海南(1件)、西藏(1件)、其他(2件)。
罗中立油画作品《父亲》赏析

罗中立油画作品《父亲》赏析罗中立油画作品《父亲》赏析油画《父亲》诞生于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正是思想解放,个性自由的历史阶段。
人们从革命与领袖的空洞口号中解放出来,开始关注民族的未来和国家的前途,开始关怀底层民众的疾苦。
罗中立深刻把握住了时代的脉络,通过照相写实主义的手法,精细刻画了中国农民的内心世界:面对苦难的泰然与麻木。
这是历史的悲剧更是人的悲剧。
是作者对民族文化的深刻反思。
看到这样一幅画,上层社会的浮躁会渐趋平息;底层民众的热泪将夺眶而出。
他是罗中立的父亲,更是全中国人的父亲。
那千沟万壑的皱纹是民族悲情的历史写照;那擎起的粗瓷大碗,以及那碗中的黄泥水又在时刻警示着人们,祖先留给我们的并不多,后世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进步,才能求得菲薄的生存。
虽说当时的气氛已经相当轻松,但也难免受到政治的束缚。
作家将一支笔极不协调的放在了父亲的耳朵上,虽是无奈之举,但无异于佛头着粪,实在是令人扼腕叹息。
整幅画面以老人的面部为核心,形成三角构图,使画面稳固而突出,给人一种严肃庄重的心灵震慑。
从着色角度来讲,整幅图画以冷色调为主要色彩,黑褐色的皮肤,黄色的背景。
黄色是北方农村的主色调,是黄土的颜色,更是中华民族的肤色。
同时他也暗示出了农民本初的肤色。
如果说黄色是起源,那么黑褐色就是现状——生活的种种压迫与苦难,艰苦恶劣的自然环境,活生生的将农民的金色皮肤熬煎成了黑褐色。
通过这种对比,更加深刻的刻画出了人物的悲剧命运。
《父亲》是美术学的父亲,也是历史学、哲学、社会学、文化学的父亲。
《父亲》象一座丰碑,屹立在人们的心中。
名作欣赏:罗中立《父亲》背后的故事昨天和前天,中央电视台连续两天播出《一路走来的父亲》,揭秘四川美术学院院长罗中立创作《父亲》的故事——二十年前一幅名为《父亲》的油画感动了整个中国,今天再看这幅画的背后,原来还经历许多不为人知的坎坷——与其说罗中立创作了《父亲》,还不如说是那个年代选择了父亲。
含辛茹苦的父亲一路走来,他那张布满皱纹的脸见证了中华民族沧桑的历史,他养育了罗中立,养育了那个时代的每一个人。
《美丽中国塞罕坝》(布面油画)孔亮赏析

《美丽中国塞罕坝》(布面油画)孔亮赏析
摘要:
一、画作简介
二、艺术风格赏析
三、主题内涵解读
四、画家背景简介
五、画作价值评价
正文:
一、画作简介
《美丽中国塞罕坝》(布面油画)是一幅由孔亮创作的油画作品。
画作以我国著名的塞罕坝为背景,展现了这片美丽森林的壮观景色。
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作者向观众展示了我国自然环境的独特魅力。
二、艺术风格赏析
在这幅作品中,孔亮运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展现了塞罕坝的美丽风光。
画面中光影变化丰富,色彩搭配和谐,使观众仿佛置身于真实的自然环境中。
同时,作者巧妙地运用了远近透视和明暗对比,使画面具有很强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三、主题内涵解读
《美丽中国塞罕坝》这幅作品不仅表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更蕴含了我国人民热爱家园、保护环境的精神。
通过对塞罕坝这片人工林的赞美,作者向观众传达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四、画家背景简介
孔亮,我国当代著名画家,擅长油画创作。
其作品以风景为主题,注重对自然美的挖掘和表现。
孔亮的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多次在全国美展中获奖。
五、画作价值评价
《美丽中国塞罕坝》这幅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主题内涵,展现了我国自然环境的美丽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画作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是一幅值得品鉴和收藏的优秀作品。
【总结】
通过对《美丽中国塞罕坝》(布面油画)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画家孔亮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届全国美展中国画(金奖)作品欣赏中国历届美展第一届《参军》王式廓(素描)王式廓(1911—1973) 字子容。
山东掖县(今莱州市)西由村人。
当代革命现实主义画家和人民美术教育家。
早年学习美术,1930年入济南爱美高中艺师科学习西画,,开始学习西画,并关心革命。
“九一八”事变后,担任爱美中学南下请愿团二大队队长,赴南京参加全国学生的联合示威游行,要求蒋介石政府抗日。
第二届《红杏枝头春意闹》于非闇(彩墨画)于非闇:1889.3-1959.7,字非厂、名照,别号闲人。
出生于北京,原籍山东蓬莱。
擅长中国画。
自幼得书画家传。
1912年入师范学校学习,后任教于私立师范校、私立华北大学美术系。
兼任古物陈列所附设国画研究馆导师。
1935年起专攻工笔花鸟画。
1949年后历任中央美术学院民族美术研究所研究员、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副会长、北京画院副院长。
作品有《玉兰黄鹂》、《丹柿图》、《牡丹鸽子》等。
著有《非闇漫墨》、《艺兰记》、《中国画颜料研究》、《我怎样画花鸟画》。
出版有《于非闇工笔花鸟画选》等。
第三届《平型关颂》姚天沐李玉滋姚天沐:,1930年出生于福建省莆田市。
1951年考入东北鲁迅美术学院绘画系,1955年毕业分配到山西工作,历任山西省美术家协会秘书长、副主席、主席等职。
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版画家协会常务理事、山西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李耕画院名誉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李玉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一级美术师,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山西分会常务理事、山西壁画雕塑艺术研究院院长。
第四届《搬运图》罗德安(搬运工人)年画罗德安:一九四二年生。
湖南株洲人。
擅国画。
株洲市搬运站。
自学美术,在株洲市第二汽车运输公司工作,业余创作。
作品入选全国美展。
作品有《搬运图》、《普通劳动者》、《母亲的忧虑》等。
第五届《人民和总理》周思聪151x217cm周思聪(1939~1996),中国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中国著名女画家。
天津市宁河县人1955 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附属中学,1958 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曾得到李可染、蒋兆和、叶浅予、刘凌仓、李苦禅、郭味蕖等诸位名师指点,1963年毕业后分配到北京中国画院(今北京画院),为北京画院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第六届《太行铁壁》杨力舟王迎春(北京)190x178cm 杨力舟1942年生于山西临猗。
画家。
兼擅油画、中国画、书法、美术评论。
先后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
曾参与筹建中国画研究院。
中国美协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国家画院顾问、院委、研究员。
历任中国美协常务理事、副主席。
文化部艺术局美术处处长,文化部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美术馆馆长。
王迎春女,1942年3月生于山西太原。
画家。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先后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
擅长人物画,兼及油画、版画、花鸟、山水、书法。
作品有组画《慰安妇》,与丈夫杨力舟合作《黄河在咆哮》《太行铁壁》。
作品多次获奖,并赴国外展出。
亦有多种出版物。
第六届《大唐伎乐图》谢振欧97x150cm谢振欧,1944年生,浙江温州人。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福州市文联副主席、福州画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第七届《玫瑰色回忆》邢庆仁(陕西)邢庆仁,1960年生于陕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1982年考入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
1986年由西安美术学院毕业。
分配陕西省展览馆任创作员。
1990年进入陕西省国画院从事专业创作。
现任陕西省国画院副院长,创作研究室主任。
出版有《邢庆仁画集》、《玫瑰园故事》、《当代画史·名家经典作品集--邢庆仁卷》第七届《晓色初动》张明堂赵益超(陕西)160x130cm张明堂,1941年生,山西寿阳人。
擅国画。
美协山西分会。
1962年毕业于山西艺术学院美术系,曾任山西省美术院专职画家,现为陕西国画院一级美术师。
赵益超:1941—2004,陕西咸阳人。
曾为陕西国画院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他俩合作的山水画《晓色初动》,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金奖,同时也奠定了他俩在中国山水画坛的重要地位。
张明堂:1941—2004,山西寿阳人。
1962年毕业于山西艺术学院美术系,曾为陕西国画院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张明堂的名字被收入《世界美术家.华人卷》、《中国艺术家人名录》等多部辞书。
现有《赵益超·张明堂作品选》、《赵益超·张明堂画集》出版。
第八届《草原的儿子》贾浩义168x174cm 优秀奖(第八届不设金银铜奖,统一评为优秀奖)老甲,本名贾浩义,1938年9月生于河北省遵化县鸡鸣村.1961年毕业于北京艺术学院,北京画院退休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协会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央文史馆书画院艺委会委员,老甲艺术馆馆长。
第九届《书香门第》郑力(浙江)郑力:字大宇,1964年出生于宁波镇海。
1988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原浙江美术学院)山水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并以优异成绩留校任教;1993年参加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助教进修班。
2000年起攻读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山水硕士学位。
2004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研究生班,获硕士学位。
第九届《热血》韩硕(上海)韩硕,1945年出生,浙江杭州人。
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系。
现为上海中国画院艺术委员会主任、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画艺委会主任,上海市文联委员,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兼职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第九届《民兵史话长卷》吴涛毅于长江陈嵘钱宗飞(总政)吴涛毅1956年9月生于江苏省南京市,1974年入伍,曾任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报》社副师职主任编辑,198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研修班,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外联部主任、机关党总支书记,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于长江(1957.12)河北静海人。
擅长中国画、版画。
1990年毕业于中央美院中国画专业大专班。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北京农垦学院教师,现为深圳画院专业画家。
中国画《梨花时节》(合作)参加第八届全国美展,《班长》参加庆祝建军70周年全国美展,版画《我的太阳》参加第六届全国版画展。
陈嵘(1958.11—)内蒙古人,擅长中国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专职画家。
1989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大专班。
1993年任哲里木画院院长。
作品《太阳雨》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我的太阳》入选全国第十三届版画展;《巴特尔的婚礼》入选建军70周年全国美展、全军第九届美展。
合作《民兵史画长卷》(局部)获第九届全国美展金奖。
《画说深圳》荣获第十届全国美展铜奖、《女人河》荣获第十届全国美展优秀奖。
《南岭村记事》荣获建党80周年全国美展优秀奖、《岁月如歌》入选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展。
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等专业机构收藏。
钱宗飞(1953.8—)河北人。
生于察哈尔省阳原县一个大户农民家庭。
擅长中国画。
1978 考入张北师范学校美术专科班,师从杨桐、吴秀芬先生。
1979年毕业后分配到河北省农垦局察北牧场,任工会美术干事,1984 调入张家口市庞家堡区第一中学,任美术教师。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老甲艺术馆创作室主任、河北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张家口市文联副主席、美术家协会主席。
第十届《物华》刘文洁(浙江)200x130cm刘文洁,1959年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
1980年毕业于山东省工艺美术学校,1987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专业,举办刘文洁等四人国画联展(北京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主办) 1993年作品入选全国首届山水画展。
获第九届全国美展银奖,第十届全国美展金奖等等第十届《嫩绿轻红》何晓云(解放军)180x185cm1971年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
1991年毕业于安徽机电学院纺织系服装设计专业(优秀毕业生),同年入伍;1995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
2004年获第十届全国美展金奖。
现为解放军总装备部画家,西安中国画院特聘画家,文化部青年联合会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第十届《抗联组画》袁武(解放军)336x205cm袁武,1959年9月生于吉林省吉林市,1984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艺术系,199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获硕士学位。
现任北京画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国家重点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贡献者。
第十一届《雪狼突击队》苗再新(解放军)250x230cm苗再新,1953年生,山东栖霞人。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第五届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北京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研究员、国家中华文明历史题材创作指导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研修班(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导师、解放军美术书法研究院艺委会委员、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部文艺创作室副主任,武警部队美术书法研究院副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
第十一届《回信》孙震生(河北)195x150cm孙震生(笔名:雨辰):男,1976年7月生于河北唐山。
1999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助教研修班。
现就读于天津美院中国画研究生班。
1998年《向日葵》获文化部第八届群星奖优秀奖。
2002年《红蜻蜓》获全国第五届工笔画大展优秀奖。
2003年《繁花谧波浓》获第九届燕赵群星奖一等奖。
2004年《春天的约会》获首届中国画电视大赛工笔人物组金奖。
2005年《花季·雨季》之一、《初春》入选中国美协第十八次新人新作展。
2005年《结婚日记—晨妆》获“2005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
2005年《今夜有雪》人选全国中国画“百家金陵展”。
2006年第六届中国工笔画大展北京·中国美术馆。
第十二届《儿女情长》陈治武欣(天津)天津青年画家陈治、武欣丝萝相结以来,比翼于丹青天地,切磋之乐,猜书之趣,自为画坛佳话。
他们是美术学院的同班同学,后来又考取工笔人物画大家何家英先生的研究生。
毕业后,陈治留校任教,武欣成为天津画院的专职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