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发挥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实验演示有什么教学作用

初中化学实验演示有什么教学作用

初中化学实验演示有什么教学作用1.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实验演示,可以直观地展示化学原理和现象,从而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化学实验演示可以使学生亲自参与,近距离接触化学反应,观察到化学现象的奇妙之处,激发出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直观感知化学知识:化学实验演示可以让学生通过感官直观地感知化学现象,增强学习的直观感受。

通过实验演示,学生能够亲自参与操作,观察到气体的颜色、液体的味道、固体的变化等,从而直观地了解到化学知识,加深对化学原理的理解和记忆。

3.增强实验操作技能:许多化学实验在初中阶段由于条件和安全因素的限制,学生难以进行实际操作。

而通过实验演示,学生能够观察到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了解到实验操作的步骤和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演示,学生能够提前了解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难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4.培养科学思维和探究精神:化学实验演示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精神。

在实验演示中,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推测和验证等方式,探索化学现象背后的原理和规律。

通过学习实验演示,学生能够培养对问题的思考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实验设计能力等科学素养,提高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

5.促进交流和合作:在实验演示过程中,学生可以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和合作,共同探讨实验现象和原理。

通过实验演示,学生能够发现问题、提出疑问、分享观察结果,从而促进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班级团结和凝聚力。

综上所述,初中化学实验演示在教学中具有激发学生兴趣、直观感知化学知识、增强实验操作技能、培养科学思维和探究精神以及促进交流和合作等多种教学作用。

通过化学实验演示,学生能够从直观的角度了解化学原理和现象,培养对化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素养,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需要注重化学实验演示,努力发挥其教学作用。

化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实验的作用

化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实验的作用

化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实验的作用新课程教学改革倡导教师教学方式的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新教材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突出了化学实验的基础作用。

而在实践教学中落实的却不到位,教育还是重视书本知识,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如何优化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从而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呢?一、教师精心设计和改进实验(一)实验的精细化。

化学实验设计精细化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二氧化碳性质探究中阶梯蜡烛熄灭实验:将两只蜡烛点燃,放在铁片做成的阶梯上;沿烧杯壁向烧杯中倒入二氧化碳;观察实验现象。

引导学生说出实验现象:先后熄灭,再分析原因。

但常常出现实验不成功。

要保证实验的成功要考虑:淤收集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应足够大,保证二氧化碳足量;于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时应用玻璃片挡住集气瓶口的三分之二,避免二氧化碳直接覆盖在上面蜡烛上,导致上面的蜡烛先灭;盂蜡烛不可太长,尽可能地短一些为佳;榆蜡烛火焰不宜太大。

(二)实验的整合。

化学课时少,我们可以把知识点进行整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在粤教版下册教材第七章的溶液中溶液、乳浊液分散在第一节和第五节,共需要三课时完成。

(三)实验的改进。

有的实验实验按照课本上的操作方法,现象不很明显,观察不到,对知识的理解印象不深。

就要对原有的方法进行改进。

如7.1溶解现象中【实验7-5】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实验,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时,现象不很明显,于是做了如下改进:将试管注入少量水,加热至沸腾,移开火焰,水停止沸腾,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少量,发现溶液又重新沸腾,说明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使水又沸腾了。

二、用实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学习上有兴趣,就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提高学习效率。

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充分利用化学实验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化学、学好化学。

比如在上化学绪言的时候,可在黑板上张贴用酚酞写有“你们好”的白纸,老师用喷雾器喷氢氧化钠溶液,立即出现红色“你们好”二字。

例谈化学实验教学的功能

例谈化学实验教学的功能
例 谈 化 学 实 验 教 学 的功 能
24 6 大丰 市三龙 中学 江苏 盐城 211
无 任是 从 实践 与认 识 , 还是 从 感 性 认识 与理 性 认 识 的关 系 来 看 , 学 实 验 化 在 化 学教 学 的各 环 节 中 , 着不 可 替 代 有 的作用 , 学实 验具 有 重 要 的认 识 功 化 能。 实践 是 认 识 的 基 础 。化 学 实 验 作 为一 种 化 学 教 学 实 践 活 动 , 学 生 进 行 是 化学 教 学 认 识 的 重 要 途 径 。对 于 这 一 结 论 , 们 并 无 疑 问 。那 么 , 过 化 学 人 通 实验 , 否就 一定 能 保 证 化 学 教 学 认 识 是 的有 效 进 行 呢 ? 这 就 有一 个 是 否 突 出 、 如何突出化学实验的探索性 问题 , 从教 学 论 角 度 来 看 , 就 是 是 否 开 展 、 何 也 如 开展化学实验 探究教 学 的问题 。有 目 的、 自觉 地 开 展 化 学 实 验 探 究 教 学 , 可 以充 分 发挥 学生 的主 体 作 用 , 动 学 生 调 进 行化 学学 习 的积 极 性 和 创 造 性 , 学 使 生 在 获 得化 学 基 础 知 识 和 化 学 实 验 技 能 的 同 时 , 握 科 学 方 法 , 成 和 发 展 掌 形 解 决问题 的能力 , 高科学 素养 , 而 提 从 保 证化 学 教 学 认 识 的有 效 进 行 。化 学 实 验对 化 学 教 学 的认 识 的 重 要 作 用 , 主 要 表现 在 以下 几 个 方 面 。 它是 激发 学生 对 化 学 产 生 兴趣 的 重要 手 段 我 们 知 道 , 习 兴 趣 是 最 后 的 老 学 师, 它是 学 习 过 程 中 , 重 要 的 动 力 源 最 泉 。初 中学 生 有很 强 的好 奇 心 , 化 学 对 变 化 中所 产 生 的 各 种 现 象 尤其 好 奇 , 总 想 知 道 是 为 什 么 。通 过 实 验 , 学 生 得 使 到 满 足 感 , 生 愉 快 、 悦 的 心 情 。并 产 喜 能推动他们在 化学知识 的海 洋 中不断 “ 游 ” 如果 学 生对 化 学 不感 兴 趣 , 傲 。 那么学生就会 马马乎 乎 , 极 的学 习。 消 很 多 化 学 知 识 即使 为我 们 老 师 死 记 硬 , 也是很快忘记的。 二、 它是 掌 握 化 学 知 识 , 识 化 学 认 原 理 的 重 要 途径 我 们 知 道 , 识 始 于 问 题 , 使 学 认 欲 生 掌握 好化 学知 识 , 须 让 学 生 能 发 现 必 问 题 、 出 问 题 。 在 化 学 教 学 中 , 发 提 激 学 生提 出 问题 的方 法 是 很 多 的 , 化 学 而 实 验是 使 学 生 认 识 化 学 问 题 的 有 效 方 法 之 一 。例 如 , 化 学 反 应 前 后 物 质 的 “ 质 量有 没 有 变 化 呢 ? 。 学 生 已 经 有 的 ” 知识 和 经 验 为 : 质 在 发 生 化 学 变 化 物 时 , 成 了 新 物 质 的 , 就 是 物 质 的 生 也 “ ” 生 了 变 化 。 学 生 当 前 还 不 清 质 发 楚 , 要 探 究 的未 知 的 知 识 为 : 加 化 需 参 学 反 应 的个 物 质 的 质 量 总 和 , 于 反 应 等 后 生 成 的各 物 质 的 质 量 总 和 , “ 量 即 质 守恒定律 ” 。可 见 , 化 学 反 应 前 后 物 “ 质 的质 量 有 没 有 变 化 ” 一 化 学 问 题 , 这 是学生从 未知 已知 的桥 梁。 所 以说 , 。 在 化 学 教 学 中 , 导 学 生 对 化 学 问 题 的 引 认识虽然是 多种 多样 的, 但化学实验却

如何有效发挥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

如何有效发挥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

如何有效发挥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一、利用化学实验史,帮助学生认识实验的重要作用众所周知,构成化学科学离不开化学概念、化学原理,然而化学概念、化学原理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一天就能形成的,它是无数科学家做了无数实验逐渐总结出来的。

新教材中,编者独具匠心,在“科学史话”栏目中介绍了很多古今中外化学家的生平和重要科研成果,利用化学实验史实帮助学生了解化学概念、化学原理的形成和发展,认识化学实验在化学学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如道尔顿原子论的建立,恩格斯曾经给予很高的评价,他说:“化学的新时代是随着原子论开始的”。

然而,道尔顿原子论的建立离不开三个重要阶段,这三个阶段的重大发现都是通过实验产生的。

1897年,著名的英国物理学家汤姆逊对克鲁克斯发现的阴极射线进行了精细的研究,发现了电子。

1919年卢瑟福通过实验发现了质子。

20世纪三十年代科学家又通过实验发现了中子。

电子、质子、中子正是构成原子的基本微粒。

又如,燃烧现象十分普遍,现在我们都能轻而易举的说明其原因,然而揭开燃烧现象这个謎,却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十八世纪初,德国科学家斯塔尔提出了燃素学说,他认为一切可以燃烧的物质都是由灰和一种叫做燃素的东西所组成,物质燃烧后剩下的是灰,而燃素就变成了光和热散发到空间,燃烧就是燃素从物体中分离出来的过程。

然而“燃素”是什么,人们找了半个世纪,谁也没有找到。

后来,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研究普利斯特里加热HgO实验过程中,经过反复的实验,终于发现了具有重大意义的气态物质——氧气,证明燃烧实质上是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的过程,彻底结束了燃素论。

伟大的发现家——舍勒,一生勤于实验,他发现的有机物和无机物不下30种,如氯气、氨、锰、氟化硅、砷化氢、氢氟酸、砷酸、钼酸、酒石酸等。

我们熟悉的平衡移动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是法国化学家勒夏特列经过反复实验总结出的一条科学规律,在化学工业和环境保护技术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实际应用。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更好发挥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更好发挥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更好发挥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化学实验是一种生动、有效的研究方法,它是检验化学原理的客观标准,是促进化学学科和化学工业发展的基本途径。

所以,化学家认为,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是化学的魅力所在,是激发人们不断产生探求化学奥秘的极大兴趣的主要源泉。

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化学实验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化学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将化学实验作为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提出“学生在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观察记录现象、进行数据处理、获得实验结论的过程中,不仅能获取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探究能力,还能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本文结合普通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谈谈化学教学中如何更好发挥实验的教学功能。

1. 充分利用实验的教学功能,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实验的教学功能,借助集色、态、味、光、声于一体的化学实验(如爆炸实验、焰色反应、喷泉实验、铝热反应、银镜反应等)对学生产生的极大的吸引力,积极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辅以恰当的诱导,做好“修路”和“铺路”工作,以求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的目的。

如在讲解nh3、hcl产生喷泉实验的相关知识时,在学生理解、掌握喷泉实验产生的原理的基础上,可鼓励学生分组自行设计不用滴管挤水而产生喷泉实验的方法并实验论证。

学生经过组内的热烈讨论和各组间相互点评,能得出很多方法:有的采用热毛巾捂热烧瓶内易溶气体,使气体体积膨胀,经玻璃导管与烧杯内水接触而产生喷泉;有的采用密闭的废弃塑料饮料瓶代替敞口的烧杯,通过挤捏塑料饮料瓶使瓶内水位上升,接触烧瓶内易溶气体而产生喷泉;更有学生提出用二个蒸馏烧瓶,一个集满nh3,、一个集满hcl,二个蒸馏烧瓶的支管用带夹子的乳胶管相连,实验时,打开夹子,使二瓶气体混合反应产生固体颗粒而使瓶内气压减小,产生二个喷泉等等。

如何充分发挥实验的教学功能

如何充分发挥实验的教学功能

如何充分发挥实验的教学功能老师们都很认同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也提出了一些计划和安排,但是该如何有效发挥实验的教学功能呢?此处提出一些建议,供老师们参考。

一、建立实验功能和实验内容的有机联系很多老师都列了自己的实验计划。

有的老师列得很详细,做哪些实验,什么时候做,非常清楚。

这样让我们的教学计划性更强,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我们做实验的目的,不是为了单纯的做实验。

不是只要这个实验做了,就算完成任务。

为什么在教材的这个位臵,安排这个实验,最终的教学功能是什么?为了达到课标对学生某项实验能力的要求,我们需要安排哪些实验?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例如:课标要求学生具备“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臵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的能力。

那我们就需要思考,初中那些实验内容是为了这个教学目标服务的。

很清楚,应该是氧气的制法和二氧化碳的制法。

那么这两个实验教学时的处理方式是否一致,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着两个实验的作用,放在实验功能的大背景下分析,就会有不同的安排。

一般来说,氧气的制法在前,教师的参与会更多。

例如实验技能方面,发生装臵、收集装臵的设计、连接,需要教师更多的指导;而二氧化碳的制法时,则主要是学生的分析和设计。

这就是基于实验功能,进行统筹安排的优势。

此外,例如科学探究能力中需要学生初步具备对比、控制变量的实验设计能力。

我们就需要将初中教材中合适的实验整理出来,根据教学的前后顺序分析。

例如二氧化碳性质的研究中就渗透了控制变量和对比的思想,这时学生还没有设计能力,所以处理的方式就是教师帮助学生分析教材实验的设计思路;到了燃烧的条件探究时,更多的就是学生自己对实验方案的分析和理解;等到了金属的腐蚀时,更多的就是学生自己的实验方案设计了。

这样系统的几个实验下来,才能有效地形成学生对比、控制变量的实验设计能力。

可以看出,这样的整体统筹设计,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在不同阶段相同性质的实验在实施时的侧重点,对于有效发挥实验的教学功能帮助很大。

发挥化学实验作用 培养学生的能力

发挥化学实验作用 培养学生的能力

发挥化学实验作用培养学生的能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它通过教师演示实验或组织学生亲手实验操作,能把书本知识由微观变为宏观,把抽象变成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学生易于获取多方面知识,巩固学习成果。

发挥化学实验在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更能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好化学这门课程,合理有效的将各种实验教学方法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有积极意义。

一、通过趣味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注意能力、唤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注意是人人都熟悉的一种心理现象。

学生注意听课,他们的心理活动就指向和集中于教师的讲述;学生注意观察实验,他们的心理活动就指向和集中于教师的示范操作上。

学生能专心致致地获取知识,引起注意,学习兴趣盎然,产生探求知识的强大动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是使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怎样让学生刚接触化学时就“爱”上化学,我首先从满足他们的感官需求入手,在课堂上演示一些实验现象明显的化学实验。

例如才开始上第一、二节化学课时,增做“魔棒点灯”、“烧不坏的手帕”、“无中生有”、“手中生火”等有趣的化学“魔术”。

学生看了都觉得挺好奇的,老师什么时候学会变魔术的?我能做到吗?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特高,兴趣很浓。

其次满足学生动手的愿望,在学生自己“做化学”中获得极大的兴趣。

刚开始学化学时,由于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不熟练,因此我就安排一些简单易操作,且提供完整实验方案的小实验。

通过动手操作小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学习兴趣高涨,为学好化学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础。

二、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动手能力。

传统的演示实验一直是按教师先演示后归纳出结论的过程进行的,整个演示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不能使学生主动思考,只是坐等实验结果。

分组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

学生通过亲自实验,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技巧;而后巩固验证,加深和扩大他们所学得的理论知识。

怎样发挥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怎样发挥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 经纬
怎样 发 挥 化 学 实验 教 学 的有 效性
山 东潍 坊 市北 海双语 学校 ( 6 2 0 孔维 华 2 10)
化学是一 门以实验为基础 的科学 , 于刚接触 化学 对 的初 中学生来说 , 化学实验能使学 生体会知识 的真 实性 和可靠 性 , 能激发 学生学 习化学 的兴趣 和积 极性 , 帮助
难的原 因是学生本 身 的认知 水平和 能力 与教师对 学生 感 知的预测没有形成交集 和共 鸣 , 致使学生 的学和教师
的教相互脱节 。为解 决以上 问题 , 教学应根 据化学学科
的特征 , 将疑难 点与适 合学 生 自身水 平 的实验相 联 系 , 转化成显而易见的直观内容 , 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
( 图 3 如 )


图5 6 1
B z 卿 o m u m
中学 教 学 参 考
教学经 纬
( ) 同 一 方 法 , 同 实 验 原 理 的 探 究 实 验 前 后 3将 不
“ ” 联
通过 以上实验 可 以看 出各 学科之 间并不 是彼 此独 立的 , 学生在学 好化学 实验 的同时 , 当地联 系其 他学 适 科 的实验是 很 有必 要 的 , 对构 建 多元 的 实验 知识 结 这
例如 , 在学 习二氧化 碳和氢 氧化 钠溶 液反 应时 , 学 生对两者是否发生反应产生怀 疑。针对 这个疑点 , 引导
4 待 实验 3无 气 泡 放 出后 , . 再 加 入 过 氧 化 氢溶 液 , 带 火 星 复 燃 二 氧 化 锰 可 重 复使 用 用
木 条检 验 白磷
学生走出 困境 。化学 实验 在化学 教学 中起 着举 足轻 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发挥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
作者:李红娜
来源:《决策探索》2013年第06期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化学实验作为一种真实、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适合于中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认知特点。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通过做化学实验,能使学生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现象,借此来生动地阐述所要学习的化学知识,这样既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又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再利用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最好是从实地实物的观察入手。

”那么,怎样才能发挥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呢?
一、化学实验准确规范、鲜明直观
首先,实验操作要规范并符合最佳实验顺序,这一点对于有毒或反应激烈的实验尤为重要。

如硫的燃烧能产生有毒的二氧化硫气体,该实验就得在通风橱中进行;而镁带燃烧时发出耀眼的强光,放出大量的热,因此要求学生操作实验时要稳要准,使学生树立必胜信心,避免造成恐惧感。

我们都知道浓硫酸有强烈的腐蚀性,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如果操作顺序颠倒,极易造成严重的后果。

所以对于浓硫酸的稀释学生普遍都有胆怯的心理,只要告诉学生准确掌握操作顺序及动作要领,恐惧感就可以完全消除,从而收获成功的喜悦和信心。

其次,实验现象要鲜明清晰,一目了然,这样能使学生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魅力。

实验操作美是最容易诱发和捕捉美感的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实验习惯的措施。

实验操作要规范、准确、熟练,观察认真、仔细,记录详细,不仅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动作灵活自如,秩序节奏有效,符合最佳程序,而且实验现象应直观、明显。

这样才能扩大实验美的效果,以促进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二、实验装置要醒目,重点突出
对于实验装置的形式美,就要求做到:洗涤干净,比例协调,大小匹配,搭配合理,高低适中,装配紧密、稳定、美观。

切忌为了一时的方便,把高低不同的仪器,不分类别、品种、实验先后顺序混杂堆放,这样容易给人造成一种头重脚轻和进入闹市不知所措的感觉。

任何一个实验装置都要准确规范地放在醒目的地方,让人清晰明了。

而有些实验则需要很多的仪器,这时应把重点观察的部分放在显著的位置上,使观察者更明白。

在实验教学中,同一物质在不同的实验中出现,但实验的重点不同,这种现象也是很常见的。

如一氧化碳在还原氧化铜实验中,观察到黑色粉末变成红色,重点突出的是一氧化碳的还原性;而在这一实验的尾气处理装置则突出的是一氧化碳的毒性;一氧化碳的燃烧实验突出的是它的可燃性。

另外,两种物质发生反应时,由于所用浓度不同,反应现象也不一样,如细铁丝在氧气瓶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而在空气中则无现象;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所以在做实验时一定要主次分明,重点突出。

三、实验设计要精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进行实验设计时要精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二氧化碳的制取和研究》时,提出这样的实验情景:一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置的气密性如何检查?二是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取何种装置?该装置的气密性如何检查?三是这两套装置能否都用来制取二氧化碳?这时学生的好奇和好胜心得到引发,情绪高涨,思维活动都集中在对这两套装置的分析上: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置是固体加热,用单孔橡皮塞;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装置是固液反应不需加热,使用双孔橡皮塞,且有长颈漏斗。

因反应条件和使用仪器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法检查气密性。

另外,根据制取二氧化碳所需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来选择实验装置。

这样既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习兴趣,又对相关知识理解得更加深刻。

四、利用多媒体课件,增强实验效果
很多实验学生自己动手就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而有的实验利用现有的条件却无法完成。

这时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效果就非常好,如分子的运动实验,由于微观世界用肉眼无法观察,采用单纯的说教根本无法让学生理解这一内容,而做实验又无法完成,这时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就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难题,并且知识点更加突出,学生更能理解。

因此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有时更能增强实验效果。

(作者单位:许昌市襄城县十里铺镇初级中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