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地区中蜂活框强群高产饲养法

合集下载

中蜂的活框饲养管理措施

中蜂的活框饲养管理措施

1 中蜂饲养采用活框技术 的原 因
1 . 1 活框饲 养技 术符合 中蜂的生物 学特性
0 ~2 0 s 滴1 滴 水 。 中蜂 的四季 管理 需要 根据 气温 的 中 蜂 从 野 生 状 态 转 变 到 人 工 管 理 ,需 要 改 变 中 蜂 的 生存 状 装 滴水 器 ,每 1 态 。人 为干 预 就必 须 要遵 循 中蜂 的生 物学 特性 。传统 的管理 手 段 变 化 ,随时 调整 管理方 法 ,保证 蜂群 的数 量和 质量 。
中国畜牧 兽医文摘
2 0 1 4 年
3 O 卷
பைடு நூலகம்
第4 期
饲 养 管 理
中蜂 的活框饲 养管理措 施
李 琴
( 腾冲县畜牧工作站 ,云南保 山
[ 摘
6 7 9 1 0 0 )
要 中蜂 芳 t 华 蜜峰 的简: 是 我 国土_ 生土长 的孪 种 类。我 国饲养 蜜蜂 的历 史悠 久深厚 。2 O 世纪 . 壹着西方蜜
而 且可 以为其 他 的果 树 或 者农 作 物授 粉 ,提 高 了其 他 产业 的综 合 把 优 质 的 子 脾 、蜜 粉 脾 焊 接在 巢 框 内 。把 新 蜂 箱 放 在 原有 的位
效 益 。活 框 技术 来 源 于西 方 的蜜 蜂饲 养 , 自从 引进 以来 ,大 大促 置 。蜂王 被关 进王 笼 内 ,其余 蜜蜂 就会 跟 随进蜂 箱 。 进 了 中蜂 饲 养 的技 术性 提 升 。但 是 ,活 框饲 养 技术 的采用 也存 在 2 . 3 做 好 中 蜂 的 四季 管理

些需 要 改 进 的地 方 。 因为 中蜂 具有 本 土性 的特 点 ,其生 物 学特
气 温是 影 响蜂 群 的 主要 自然 因素 。在 冬 季低 温 时期 要做 好保

中蜂强群饲养技术

中蜂强群饲养技术

中蜂强群饲养技术中蜂强群饲养技术主要指的是针对中蜂(Apis cerana)这一特定种类的养蜂技术。

中蜂是我国常见的一种养蜂种类,其产蜜量高、适应性强、生命力强,在养蜂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中蜂强群饲养技术。

什么是中蜂强群饲养技术中蜂强群饲养技术是指在中蜂养殖中,通过科学合理的养蜂技术,将小的蜂群发展成为强大的蜂群。

这个过程主要包括繁殖、管理、饲养和保育等多个方面,旨在提高中蜂养殖的经济效益和产出。

中蜂强群饲养技术的原理中蜂的强群饲养技术原理在于科学的控制蜂巢的大小和蜜蜂的数量,以及合理的蜜源配备,保持蜂群的勤快饲养和生长,使其尽早实现强群,并开展成功的产蜜活动。

中蜂强群饲养技术的操作方法1.群蜂控制中蜂强群饲养技术的操作方法首先要控制养蜂区域内的蜜蜂数量,避免单个蜂巢的数量过多或者数量过少。

保持蜂巢规模,控制成蜂数量,是确保中蜂强群的关键。

2.蜂源配备在养蜂区域内进行蜜源配备也十分重要,科学地配备蜜源可以有效地提高蜜蜂的采蜜能力和产蜜效率。

除了采蜜能力和产蜜效率外,合理的蜜源配备也能保障蜜蜂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

3.科学喂料保持对蜜蜂进行科学的喂料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于初次进巢的蜂蛹来说。

只有科学的喂料才能保证蜂蛹的营养和生长,也能顺利地将蜂蛹发育成小蜜蜂。

4.巡查管理在中蜂强群饲养技术中,巡查对于蜂群的生长和发展十分重要。

巡查可以及时发现蜂巢内存在的问题,例如蛀虫、病毒、干燥等因素,可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保证蜜蜂的健康生长。

5.繁殖管理中蜂强群饲养技术的最终目标是让蜂群快速发展成强大的蜂群,并通过科学的管理和繁殖方法进行壮大。

繁殖管理非常重要,在蜂群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后,要及时做好分群工作,从而为蜜蜂的持续生长和发展奠定基础。

中蜂强群饲养技术的优势中蜂强群饲养技术有许多优势。

首先,该技术提高了中蜂养殖的经济效益和产量。

通过强群饲养技术,可以显著增加蜜蜂产蜜总量,提高中蜂养殖的经济效益。

中蜂活力框养殖法之三:饲养管理技术

中蜂活力框养殖法之三:饲养管理技术

中蜂活力框养殖法之三:饲养管理技术中蜂饲养技术涉及面广内容多,本文将围绕浙江丽水养蜂玩家周建慧先生多年探索与实践总结出来的中蜂活力框养殖法,谈一谈中蜂饲养管理技术的要点。

一、几个管理原则1.蜂群个体原则一个蜂群为一个生物个体—蜜蜂的表现形式。

2.蜂巢整体原则一个蜂群的整体性具有不可分割性,保持巢脾的整体性,特别是子脾的不可隔离,一旦破坏整体性,在蜂群不能及时自行修复整体日时会产生非正常的生物个体表现形式,即或遗弃重建整体性或急性造王台自成新个体(蜂群),在无适合急造子脾时,工蜂快速发育生殖系统。

3.恋子原则子在蜂在,生物一切采食行为都为自身生存和繁殖需要为最终目的。

4.蜂王相依原则蜂群个体生物习性的生理分工不可替代和对整体的依存,所以人工饲养时,在提脾检查、取蜜、收蜂等操作中时间不要太久,速战速决。

5.护脾包裹原则子脾发育蜂群自身恒定温湿度调控需要。

6.群势空间原则足够空间是保证散热和强群的前提条件,蜂箱内部空间需要根据群势和内外部温度同步伸缩变化。

7.有氧呼吸原则动物的最基本需要,始终保持蜂箱内适度的空气流通。

8.纵向延伸原则蜂群对巢脾纵向分配利用的习性。

9.蜂巢更迭淘汰原则蜂群对巢脾的喜新厌旧和自我毁巢更新需要,要求蜂巢统一,便于不断更换新脾。

10.预防应激原则中蜂为未被完全驯化的经济饲养动物,野性较强,易受干扰离脾,过度的人为解剖性操作(提牌)和非适应性干扰会产生不利应激反应一一烂子,直至飞逃,所以在操作上子脾尽量不要提离蜂群,防止温湿度变化和影响饲喂,子脾长时间提离蜂群,其温湿度与环境温湿度趋同,两者温差、湿差越大,蜂群恢复性调控所需要的时间就越久,所产生的应激弊端就越严重。

11.防范迁徙飞逃原则中蜂为迁徙性物种,趋食是一切生物为自身生存发展而进化的必然本能,食物的缺乏和过度人为干扰以及敌害的侵袭都会引起迁逃,甚至在不适合的小环境中也会停止繁殖。

12.先蜜后子原则食物决定生存和发展,突击性采集储存蜂蜜是蜂群抵御外界缺蜜期的进化优势,蜜压子会影响蜂群繁殖,但有利于短暂花期后的繁殖。

中蜂的强群饲养与高产措施

中蜂的强群饲养与高产措施

健康养殖·管理2020.21 畜牧业环境39摘 要:中华蜜蜂是一种传统蜂种,具有比较长的历史。

中蜂这个种类具有抗螨能力和抗病能力比较强的特点,适应在山区气候环境中生存,主要是采集山区里面的蜜粉源。

中蜂和西方蜜蜂比较相似,在流蜜时期群势越强收获越多,可以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

但是,中蜂和意蜂相比在单群群式上没有明显优势。

因此,只有饲养人员在日常的管理中使用相应的策略,才能把中蜂饲养成为一个强群,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

关键词:中蜂;强群饲养高产;措施1 进行双群同箱饲养中蜂的弱群本身的繁殖能力比较差,在大流蜜时期不容易发展为强群群势。

在中蜂分蜂时,用蜂笼将中等群势蜂群收捕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使用双群同箱饲养的方式,具体的操作步骤是:使用蜂笼把蜂群收捕起来,再把这些蜂笼都放在阴暗环境中,在蜂群表面使用喷雾器进行水雾喷洒,喷洒需要少量,让蜂群可以尽量保持安静。

在距离弱群比较近的地方,放上一个空的蜂箱,将弱群的巢门方向还有蜂箱的巢门出口方向保持一致,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两个巢门只开一个。

将覆布还有隔板准备好,在强群里面找到一个子脾放在空的蜂箱里面,以此来提升蜂群的恋巢性。

依照蜂量适当加入巢础。

巢础还有子脾不要离箱壁太近。

把准备工作都做好以后,将新蜂群从当前的阴暗环境里面提出来,将蜂群振落到已经做好准备的空蜂箱里面,然后快速地用覆布把箱盖盖好。

在对其进行观察时,尽量不要对其造成惊扰。

当天色比较暗淡的时候,弱群中的采集蜂大部分都回巢了,在这些弱群里面加上一个隔王板,这时需要把弱蜂的巢门及时关闭,并且把新蜂巢及时打开,然后慢慢地把所有的蜂脾都放到弱群的隔王板另外一边,并且把巢门及时打开,把空蜂箱移出去。

等一些零散蜜蜂飞回来以后,把弱群的巢门再打开。

让两群进行同箱饲养,饲养一个夜晚以后,早上就把弱群巢门及时关闭大概两个小时,等新的蜂群都认巢以后,把弱群巢门再打开。

通过这种操作就实现了双群之间的同箱饲养。

中蜂蜂箱尺寸,中蜂强群十法

中蜂蜂箱尺寸,中蜂强群十法

中蜂蜂箱尺寸,中蜂强群十法巢箱:内围长440毫米,宽370毫米,高270毫米,板厚20毫米,前后壁内面中央留有宽12毫米的浅槽。

巢框:巢框外围长420毫米,高250毫米,上梁宽25毫米,厚20毫米,长456毫米,框耳长28毫米。

浅继箱:浅继箱内围高135毫米,宽370毫米,长440毫米,板厚20毫米,巢框外围长420毫米。

一、中蜂蜂箱尺寸1、巢箱:巢箱内围长440毫米、宽370毫米、高270毫米、板厚20毫米,前后壁内面中央必须留有宽12毫米、深3毫米的浅槽,前壁下沿可以留下两个长120毫米、宽20毫米的缺口,整个箱体外围上沿必须加宽20毫米、高25毫米的保护条。

2、巢框:巢框外围长420毫米、高250毫米,上梁宽25毫米、厚20毫米、长456毫米、框耳长28毫米,边条长240毫米、宽25毫米、厚10毫米,下梁长400毫米、宽15毫米、厚10毫米。

3、浅继箱:浅继箱内围高135毫米、宽370毫米、长440毫米、板厚20毫米、巢框外围长420毫米、高125毫米,上梁厚15毫米、长456毫米、宽25毫米,可根据群势来取决尺寸。

4、副盖:副盖大小与箱体外围的尺寸必须保持一至,材质可分为木质盖和铁纱盖两种。

5、箱盖:箱盖内围长490毫米、宽420毫米、高85毫米、板厚15毫米,里面四角必须附钉上一块长40毫米、宽、厚均为20毫米的木板,上面可以加钉镀锌铁皮或油毡,两侧各有二个长100毫米、高20毫米的舌形通风口。

二、中蜂强群十法1、温度是影响中蜂繁殖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温度不管是过高还是过低都会影响繁殖速度。

温度偏低时蜂王会停产并与工蜂御寒,温度过高时蜂王会减少产卵量甚至可能停止产卵,所以在气温偏低时必须给蜂箱做好保温防寒工作。

2、环境对中蜂繁殖的速度也有影响,蜂王必须在安静的环境下才能正常产卵,工蜂也必须在安静的环境下才可以正常育虫。

因此养蜂场必须要建在周围环境安静且没有人畜打扰的地方,日常检查或管理蜂群时也要保持安静。

培训资料中锋活框饲养技术及饲养方法

培训资料中锋活框饲养技术及饲养方法

中锋活框饲养技术及饲养方法中锋活框饲养是现在饲养中锋的一种有效的方式,那么你们知道中锋活框的饲养技术有什么呢?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中锋活框饲养技术,一起来看看。

中锋活框饲养技术1、过箱条件应在外界有蜜粉源并且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进展,不宜在阴雨天及大风天进展。

蜂群应选择强群且过箱蜂数达三、四框以上为宜。

此外,还应备好过箱用具。

2、过箱方法过箱方法包括两种。

一是翻巢过箱,就是将原蜂巢翻转180 度,使巢脾的下端朝上,利用蜜蜂向上的习性,驱使蜜蜂迅速离脾进人蜂笼。

二是不翻巢过箱,是指对那些不能翻转的蜂巢而采取的过箱方法。

不管哪种方法过箱,操作时应有两三人协助,其中一人脱蜂、割脾、绑脾,一人收容蜂团入笼、协助绑脾以及清理残蜜等。

中锋饲养技术一、饲养管理要点1、王优:蜂群繁殖的快慢和产量的上下,主要取决于蜂王的好坏。

年轻强健的蜂王产卵力强,群势开展迅速,且能维持大群,工蜂采集力也强,工作积极,少起分蜂热,产量较高。

因此,饲养中蜂,应在繁殖期提早从高产的强群中培育优良的蜂王,以更换劣小或衰老的蜂王。

在生产上一般不要保存一年以上的老蜂王。

2、群强:强群是高产的根底,而中蜂的强群是从中蜂的实际情况出发的,不能与意蜂的强群相提并论,而且每个时期都有各自的强群标准。

只有强群,才能充分发挥蜂王的产卵力,并抵御病虫害的侵袭,平安越夏渡秋。

因此,在繁殖期,宜保持2.5~3足框蜂的群势,蜂群才能迅速开展,迎接流蜜期;在流蜜期,应有5~6足框蜂的群势,产量才会高。

在主要蜜源植物开花流蜜时,应把蜂群组织成强群,集中力量采蜜,而将多余的蜂王用小群贮备起来。

待流蜜期过后,再利用贮备的蜂王,把采蜜群分开繁殖。

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蜂蜜产量和蜂群的繁殖速度,使蜂群总是处于积极工作的状态。

3、蜜足:巢内贮蜜充足,可使蜂群在野外蜜源缺乏时渡过难关。

如果巢内缺蜜,就会引起蜂群情绪不安、抛弃幼虫、蜂王停卵,甚至发生盗蜂和飞逃。

因此,在繁殖中,在不阻碍卵圈扩展的前提下,应经常保持巢内有足够的贮蜜,以促使工蜂多吐浆喂虫,培育身壮体大的新蜂。

中蜂活框饲养的过箱技术

中蜂活框饲养的过箱技术

中蜂活框饲养的过箱技术中蜂活框饲养技术是开发中蜂资源,大幅度提高蜂产品质量及产量的-项有效技术措施,而中蜂过箱技术是中蜂活框饲养的关键。

1、过箱条件:应在外界有蜜粉源并且气温稳定在l5摄氏度以上时进行,不宜在阴雨天及大风天进行。

蜂群应选择强群且过箱蜂数达
三、四框以上为宜。

此外,还应备好过箱用具。

2、过箱方法:过箱方法包括两种。

一是翻巢过箱,就是将原蜂巢翻转l8O度,使巢脾的下端朝上,利用蜜蜂向上的习性,驱使蜜蜂迅速离脾进入蜂笼。

二是不翻巢过箱,是指对那些不能翻转的蜂巢而采取的过箱办法。

不论那种办法过箱,操作时应有两三人协助,其中-人脱蜂、割脾、绑脾,-人收容蜂团入笼、协助绑脾以及清理残蜜等。

3、注意事项:一是在过箱开始前将原巢清理干净,以免操作时污染蜂巢。

二是要细心操作,不要搞散蜂团。

三是场内若有活框饲养的蜂群,最好采用借脾过箱的方法。

四是及时清理酒落在箱外、地上的蜂蜜或碎脾,防止盗蜂。

4、过箱后的管理:首先要缩小蜂箱巢门,观察工蜂活动情况,若在第二天工蜂能积极进行采集和清巢,并携带花粉团回巢,表示蜂群已恢复正常。

其次,在三四天后对蜂巢进行整顿,粘牢的可以除去
绑线,若发现失王,要选留l~2个好王台或诱入-只蜂王。

最后,经过一段时间的饲养,若蜂群强壮,且又正当流蜜时期,应及时加础造脾,以更新蜂巢,促进蜂群繁殖。

中华蜜蜂活框饲养技术规范

中华蜜蜂活框饲养技术规范

中华蜜蜂活框饲养技术规范中华蜜蜂嗅觉灵敏,盗性较强,防止盗蜂是管理中蜂的一项主要工作,应随时加以注意。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中华蜜蜂活框饲养技术规范,一起来看看。

中华蜜蜂活框饲养技术规范一、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中华蜜蜂(简称中蜂)活框养殖管理。

二、名词术语(一)蜂群:由一只蜂王、1000只以上工蜂、少数雄蜂组成的能独立生活的群体。

(二) 蜂巢:蜂群繁衍生息,贮存饲料的场所。

由一个或多个与地面垂直,并列的巢脾构成。

(三)群势:衡量蜂群强弱的名称,通常以框蜂和公斤蜂重计算。

(四)巢脾:两面具六角形巢房的蜡板,是构成蜂巢的基本单位。

(五)子脾:巢房内以卵、幼虫、封盖蛹为主称子脾。

以卵、幼虫为主叫卵虫脾。

以封盖蛹为主叫封盖子脾。

(六)粉、蜜脾:巢房内以花粉、蜂蜜为主的巢脾。

(七)赘脾:在巢框的上梁、侧梁上营造的小块新巢脾。

(八)土法饲养:巢脾一端固定在附作物上,全部是工蜂建造的自然巢脾,不能随意检查和管理的饲养方法。

(九)活框饲养:巢脾固定在活动巢框内,能在箱内随意移动,采用人工巢础造脾,可以随时检查和管理的饲养方法。

(十)繁殖期:蜂群以繁殖蜂儿为主,群势不断扩大引起自然分蜂的时期。

(十一)流蜜期:外界有一种主要蜜源植物开花,蜂群能生产大量蜂蜜的时期。

(十二)分蜂热:蜂群内部产生自然王台,工蜂出勤减少,蜂王产卵急剧下降时称发生分蜂热。

(十三)交尾群:供处女王交尾使用的小群。

(十四)蜜粉源:能提供蜂群繁殖需要的花粉和花蜜的显花植物开花期总称。

提供花粉为主的开花植物称粉源。

提供花蜜的开花植物称蜜源。

三、蜂箱选择技术中华蜜蜂十框蜂箱,简称“中标箱”,1983年被国家标准局批准为我国饲养中华蜜蜂的十框标准蜂箱(GB3607-83),并于1984年开始实施。

中蜂十框标准蜂箱由巢箱、浅继箱、副盖、箱盖组成,各部位的尺寸规格如下:(一)巢箱内围长440mm、宽370mm、高270mm、板厚20mm。

两佃(1壁后下方各有3~5个圆孔巢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