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QC来料检验 作业指导书 (直插二极管)

合集下载

IQC检验作业指导书

IQC检验作业指导书

IQC检验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IQC(Incoming Quality Control)即来料质量控制,是指对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零部件或者成品进行质量检验和评估的过程。

IQC检验作业指导书是为了确保来料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提高产品质量,减少不良品数量而制定的标准化文档。

二、检验目的IQC检验作业指导书的目的是确保来料质量符合公司的质量要求和客户的期望,以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具体目标包括:1. 确保来料质量稳定,满足产品生产的要求;2. 减少不良品数量,降低生产成本;3. 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客户满意度;4. 保障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检验内容1. 检验对象:包括原材料、零部件和成品等;2. 检验项目:根据产品的特性和要求,制定相应的检验项目,如外观检验、尺寸检验、性能检验等;3. 检验方法:根据检验项目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如目视检查、测量仪器检测、化学分析等;4. 检验标准:制定明确的检验标准,包括合格标准和不合格标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5. 检验频率:根据供应商的稳定性和产品的重要程度,确定检验的频率,如每批次、每天、每周等;6. 检验记录:详细记录每次检验的结果,包括检验日期、检验人员、检验方法、检验结果等。

四、检验流程1. 接收来料:接收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零部件或者成品;2. 样品抽检:根据检验频率,抽取样品进行检验;3. 检验执行:根据检验项目和方法,进行相应的检验操作;4. 检验结果记录:记录每次检验的结果,包括合格品和不合格品的数量;5. 不合格品处理:对于不合格品,按照公司的不合格品处理流程进行处理,如退货、返工等;6. 检验报告:根据检验结果,生成检验报告,供相关部门参考和决策;7. 反馈供应商:对于不合格品或者其他问题,及时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和反馈,以促使其改进。

五、检验要求1. 检验人员:具备相关产品知识和检验技能的人员进行检验操作;2. 检验环境:提供适宜的检验环境,包括温度、湿度、光线等;3. 检验设备:提供合适的检验设备和工具,确保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4. 检验记录:详细记录每次检验的结果,确保数据的可追溯性和准确性;5. 检验标准:制定明确的检验标准,确保检验结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6. 检验周期:根据产品特性和供应商情况,确定合适的检验周期。

IQC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IQC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IQC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目的:对IQC品检人员的作业方法及流程进行规范,提高IQC检验作业水平,控制来料不良,提高品质。

1、实用范围:来料进料检验2、质检步骤(1)来料暂收(2)来料检查(3)物料入库3、质检要点及规范(1)来料暂收:仓管收到供应商的送货单后根据送货单核对来料:数量,种类及标签内容等无误后送交IQC 检验,予以暂收,并签回货单给来料厂商。

(2)来料检查:IQC品检人员收到进料验收单后,依验收单和采购单核对来料与标签内容是否相符,来料规格,种类;是否相符,如不符拒检验,并通知仓管、采购及生管,如符合,则进行下一步检验。

一般先抽查来料的一定比例(以仓库来料质检标准),查看品质情况,再决定入库全检,还是退料。

(3)检查内容:(1)外观:自然光或日光灯下,距离样品30CM目视;(2)尺寸规格:用卡尺/钢尺测量,厚度用卡尺/外径千分尺测量;(3)粘性分别按:GB/T4852-2002、GB/T4851-1998、GB/T2792-1998中方法执行,结果记录于《可靠度测试报告》中;(4)包装完好、标识正确、完整、清晰,环保材料查看是否贴有相应的环保标签,第一批进料时要附SGS报告及物质安全表及客户要求的其它有害物质检测报告;(5)检验合格后贴上合格标签,填写《物料检验表》并通知仓库入库,仓库要按材料类型(环保与实用型)及种类分开放置标示清楚,成品料由IQC人员包装放于待出货区。

以仓库物料质检标准。

(6)物料入库:检查完毕,要提交《原材料进库验货》交上级处理,并对合格暂收物料进行入库登记。

异常物料特《原材料进库验货》批示后,按批示处理。

4、注意事项(1)要保持物料的整洁。

(2)贵重物品及特殊要求物料要逐一检查。

(3)新的物料需给技术开发部确认。

5、异常处理办法物料在检验过程中发现异常,即时向采购及品管主管反映,录求解决方法,尽快处理。

6、不合格品的处理:(1)IQC判定为不合格时,在产品包装外贴上退货/拒收标签,把产品转移到不合格/退货区域,并报品质主管确认签字后,送采购/生管签名后发到供应商,供应商未在2个工作日内回复的报仓库直接作退货处理;如为急料,经品质主管与采购,生管,业务协商后,呈经理审批,按评审意见办理;(2)跟据供应商提供的改善方案,IQC品管员对下批来料改善效果进行确认,并记录结果。

来料IQC检验作业指导书

来料IQC检验作业指导书
5.4如不能采用以上方法处理,则通知采购部各仓库人员作退货处理。
6、检验方法及选择
6.1免检
对其产品不直接用在产品上或不影响产品质量则可以施行免检,对本公司无能力检验之来料则要求供货商提供“出货检验报告”。
6.2抽样检验
6.2.1本公司抽样标准采用大于5,抽样5PCS/LOT,小于等于5,采用全检。
1、目的
保证本公司生产之品质,而对进料进行验证和相关之检验,确保未经检验之产品不得流入生产线,导致公司受损。
2、范围
公司所有外来之原料、半成品、成品均受管制范围。
3、职责
品管部(IQC)负责对来料进行验证、检验、测试、记录、品质判定及标示。
4、作业内容
4.1进料检验员(IQC)接到仓管员的通知,进行检验作业。
7.1.2IQC在抽查来料时,不论合格与否,都要进行登记备案,并如实填《进料检验报告》以备日后查证。
7.1.3若IQC在抽查来料时,发现来料不合格,要当即填写《进料检验报告》及备不合格样板交QC主管签认,QC主管根据生产的需要及落货期,签批来料是否暂收或由车间挑选使用次品退货或全部退货等。
7.2外发冲压生产的物料按OQC出货标准进行检查;
6.2.2对供应商的品质不稳定状况,可采用加严量抽样,加严检验采用抽样数增加2PCS。
6.3全数检验
如本公司要求进料100%合格,可采用全检验与测试。
7进料检验流程
7.1照订单合同PO#和样板对来料进行检查:
7.1.1当外购或外发物料来厂时,IQC必须对照订单合同查证来料是否符合PO#规定的型号、名称、规格,然后按照样板对来料进行抽检,若是新产品,未有样板的,必须给QC主管确认。
V
7
喷粉不均
V
8

IQC检验作业指导书

IQC检验作业指导书

IQC检验作业指导书标题:IQC检验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IQC(Incoming Quality Control)是指对进货物料的质量进行检验和控制的过程。

IQC检验作业指导书是对IQC检验过程中的操作流程、标准和要求进行详细说明的文件。

本文将详细介绍IQC检验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和要点。

一、检验前准备1.1 确定检验标准:根据产品的规格要求和标准,确定检验项目和标准。

1.2 准备检验工具:准备好各类检验工具,如卡尺、量规、显微镜等。

1.3 制定检验计划:根据产品的重要性和风险程度,制定检验计划,确定检验频率和数量。

二、检验过程2.1 取样检验:按照检验计划,从批次中随机取样进行检验。

2.2 检验项目:根据检验标准,逐项检验产品的外观、尺寸、性能等。

2.3 记录结果:记录每一个样品的检验结果,包括合格、不合格等信息。

三、不合格处理3.1 判定标准:根据不合格品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确定不合格品的处理方式。

3.2 处理流程:将不合格品进行隔离、标记,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3.3 追溯分析:对不合格品进行追溯分析,找出问题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

四、合格品处理4.1 标识合格品:将合格品进行标识,确保在后续生产过程中被正确使用。

4.2 存储保管:合格品应按照规定的方式进行存储和保管,避免受到损坏。

4.3 反馈信息:将合格品的信息反馈给供应商,以便供应商进行质量改进。

五、记录与报告5.1 记录维护:及时更新检验记录,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5.2 报告编制:根据检验结果编制检验报告,包括合格率、不合格率等信息。

5.3 信息传递:将检验报告传递给相关部门,以便他们进行后续的生产和质量控制工作。

结论:IQC检验作业指导书是对IQC检验过程的规范和指导,能够匡助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遵循IQC检验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能够有效地控制进货物料的质量,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IQC检验作业指导书

IQC检验作业指导书

IQC检验作业指导书一、引言IQC(Incoming Quality Control,来料质量控制)是指对进货物料进行质量检验的过程,旨在确保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符合公司的质量要求。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为IQC检验人员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导,以确保检验过程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检验流程1. 准备工作a. 确保检验设备和工具的准备就绪,包括检验仪器、量具、试剂等。

b. 确认检验样本的数量和要求,以及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c. 检查检验记录表格,确保填写正确的信息。

2. 样品接收与标识a. 检查来料是否完好无损,包括外包装是否破损、密封是否完好等。

b. 根据公司的标识要求,为每一个样品分配惟一的标识码,并在检验记录表格上进行记录。

3. 外观检查a. 根据产品的外观标准,对样品进行外观检查,包括颜色、形状、表面光洁度等方面。

b. 使用合适的工具和仪器进行测量和评估,如显微镜、光源等。

4. 尺寸和分量检查a. 根据产品的尺寸和分量标准,使用适当的量具进行测量和称重。

b. 将测量结果与标准进行比较,确保样品符合要求。

5. 功能性检查a. 根据产品的功能要求,进行相应的功能性测试,如开关测试、电气性能测试等。

b. 使用适当的测试设备和方法,记录测试结果并与标准进行比较。

6. 包装检查a. 检查产品的包装是否符合要求,包括包装材料的完整性、标识的准确性等。

b. 根据公司的要求,对包装进行开箱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

7. 检验记录和报告a. 在检验过程中,及时记录检验结果和相关信息,包括样品标识、检验日期、检验人员等。

b. 根据公司的要求,生成检验报告,并将其归档保存。

三、数据分析和改进措施1. 数据分析a. 定期对IQC检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以识别供应商和材料的质量趋势。

b. 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评估供应商的绩效,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 改进措施a. 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制定改进计划,包括供应商培训、材料替代、工艺改进等。

IQC检验作业指导书

IQC检验作业指导书

IQC检验作业指导书一、引言IQC(Incoming Quality Control)是指对进货物料进行质量检验的过程,旨在确保进货物料的质量符合预期要求,以减少不合格品的进入生产流程,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为IQC检验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引,确保检验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检验范围和目的1. 检验范围:本次IQC检验适用于所有进货物料,包括原材料、零部件、成品等。

2. 检验目的:确保进货物料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以减少不合格品的进入生产流程,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

三、检验流程1. 接收物料:当进货物料到达检验区域时,检验员应核对送货单和物料标识,确保物料信息准确无误。

2. 外观检验:对物料的外观进行检查,包括表面是否有划痕、变形、颜色是否一致等。

3. 尺寸检验:根据物料的设计图纸或规格要求,使用相应的测量工具测量物料的尺寸,确保尺寸符合要求。

4. 功能性检验:根据物料的功能要求,进行相应的功能性测试,确保物料的功能正常。

5. 包装检验:对物料的包装进行检查,包括包装是否完好、标识是否清晰等。

6. 检验记录:将检验结果记录在检验报告中,包括物料信息、检验项目、检验结果等。

四、检验标准1. 外观检验标准:根据物料的外观要求,制定相应的检验标准,例如颜色差异允许范围、表面划痕长度等。

2. 尺寸检验标准:根据物料的设计图纸或规格要求,制定相应的尺寸检验标准,例如尺寸允许偏差范围。

3. 功能性检验标准:根据物料的功能要求,制定相应的功能性检验标准,例如功能是否正常、达到预期性能等。

4. 包装检验标准:根据物料的包装要求,制定相应的包装检验标准,例如包装是否完好、标识是否清晰等。

五、检验设备和工具1. 外观检验设备:放大镜、光源、显微镜等。

2. 尺寸检验工具:卡尺、量规、测微计等。

3. 功能性检验设备:测试仪器、模拟装置等。

4. 包装检验工具:刀具、热封机等。

六、检验记录和报告1. 检验记录:检验员应将检验结果记录在检验记录表中,包括物料信息、检验项目、检验结果等。

IQC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IQC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IQC作业指导书1.0目的:确保原(物)料在投入使用前,质量能够符合本公司要求,以满足正常生产的需要,特制定本作业指导。

2.0适用范围:适用于机电科技事业部所有进料检验作业。

3.0职责:3.1仓库负责来料的点收、保存。

3.2品管课负责来料的品质判定,并对不合格之物料的处理进行跟踪。

3.3采购课负责来料不良信息反馈,并根据品管开出的[8D报告]跟进供应商改善情况。

4.0定义:4.1 外购物料: 包含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辅料。

4.2 外协物料: 所有委外加工的物料。

4.3[IQC检验报告]: 所有外购的半成品、成品和委外加工的物料检验后填写的表单。

4.4[8D报告]: 所有来料不合格项目严重影响产品性能或连续三批来料出现同类品质异常或经全检不良率超10%的物料所填写的表单。

5.0作业规定:5.1进料检验流程图见附件一;5.2供应商来料时,仓库仓管员检查来料是否出现运输所致的损坏,并按照公司所发出的[采购单]等资料核对来料之名称、编号、规格及数量等,并放置在“待检区”,同时开具[进料验收单](二联)交品管课IQC。

5.3品管课IQC接单后,IQC依据检验规范执行检验及判定;5.4检验依据: 产品工艺流程卡、订单资料、工程图纸、检验规范、实物样板(含配件部分)。

5.4.1检验范围5.3.1.1 来料数量、实物与订单、[进料验收单]所示内容是否相符;5.3.1.2 依次对产品颜色、外观、结构、尺寸、性能、功能、特性进行检验;5.3.1.3特性检验:使用检测仪器或设备;如膜厚、硬度、ROHS、含碳量、盐雾、百格等;如没有相关仪器或设备需有供应商提供之报告,必要时送第三方检测。

5.4.2检验方式5.4.2.1全检:5.4.2.1.1 客户要求全检的物料。

5.4.2.1.2 来料数量少,价值高,生产制程中不允许存在有不良品的物料。

5.4.2.1.3 经高层管理特批的需全检的物料。

5.4.2.2 抽检:产品的批量大,无法进行全数检验;允许有一定程度的不良品存在;送检第三方检验需要较长的检验时间和较高的检验费用。

二极管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二极管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二极管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一、检验目的二极管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元件,广泛应用于电路和装置中。

来料检验是确保所使用的二极管质量合格的重要环节,通过严格的检验程序和标准,可以提前发现并筛选出不合格品,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作业指导书的目的在于规范并指导二极管来料检验的操作流程,确保每一件产品都符合所需品质,并最大程度地减少不良品的发生。

二、检验要求1. 外观检验:对于二极管元件,外观是最直接的检验指标之一。

应仔细检查二极管的外观,包括是否有明显的破损、刮痕、氧化、异物等。

2. 电性能检验:检验二极管的电性能是保证其正常工作的关键。

应使用适当的测试设备,检测二极管的正向电压降、反向电流、反向击穿电压等参数,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3. 标识检验:二极管上应有清晰可辨的标识,包括型号、批号、生产厂商等信息。

应检查标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以避免混淆和误用。

4. 包装检验:检查二极管的包装是否完好,是否有破损或污染。

包装的状态直接关系到后续产品的质量和外观。

三、检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待检二极管、检验设备准备齐全,并确保设备的性能良好和校准状态正常。

2. 外观检验:a. 仔细观察二极管外观,检查是否有明显的破损、刮痕、氧化、异物等。

b. 如发现上述问题,应立即判定为不合格品,标记和隔离。

3. 电性能检验:a. 按照测试设备的说明书,连接二极管到测试设备。

b. 按照要求设置测试参数,并进行测试。

c. 检查测试结果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的规范范围。

d. 如测试结果超出规范范围,判定为不合格品,标记和隔离。

4. 标识检验:a. 检查二极管上的标识信息是否清晰可辨。

b. 对照产品规格和确认标识是否与规格相符。

c. 如发现标识有误或不清晰,判定为不合格品,标记和隔离。

5. 包装检验:a. 检查二极管的包装是否完好无损。

b. 检查包装上的标签是否准确、完整。

c. 如发现包装有损坏或标签错误,判定为不合格品,标记和隔离。

6. 记录和报告:a. 将每件二极管的检验结果记录下来,包括序号、检验日期、检验员、合格与否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4检验项目、标准、缺陷分类一览表
缺陷分类
序号
检验项目
验收标准
验收方法及工具
A
B
C
1
VFMAX
符合设计要求
半导体管图示仪

2
标识
标识完备、准确、无错误
目测

3
标识附着力
标识清晰,用浸酒精的棉球擦拭三次后无变化
酒精棉球

4
外观检查
无变形、无破损、无污迹,引线无氧化现象
目测

5
尺寸及封装
符合设计要求
游标卡尺
批准人签名
审核人签名
制定人签名
批准日期
审核日期
制定日期
术、设计参数资料及GB2828和GB2829抽样检验标准。
3规范内容:
3.1测试工量具及仪表:半导体管特性图示仪(XJ4810),游标卡尺,锡炉,测力计,浓度不
低于95%的酒精
3.2缺陷分类及定义:
A类:单位产品的极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者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极严重不符合规定。
B类:单位产品的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者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严重不符合规定。

◆6
可焊性
温度260±10℃,时间2S ,渗锡表面光滑,无起珠和波纹状
锡炉

◆7
耐焊接热
温度260±10℃,浸锡时间5S后,外观、电气与机械性能良好
锡炉

8
引出端强度
水平拉力10N,时间5S,无可见包装良好,随附出厂时间及检验合格证
目测

4相关记录与表格
《进货检验报告》HWM-QR099-
C类:单位产品的一般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者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轻微不符合规定。
3.3判定依据:抽样检验依GB2828标准,取一般检验水平Ⅱ;AQL:A类缺陷为0,B类缺陷为0.4,C类缺陷为1.0。标有◆号的检验项目抽样检验依GB2829标准,规定RQL
为30,DL为III,抽样方案为:n = 6,Ac = 0,Re = 1。
第1页共1页
作业指导书
进货检验规范(直插二极管)
编号
第2版
第0次修改
生效日期
1目的及适用范围
本检验规范的目的是保证本公司所购直插二极管的质量符合要求。
本检验规范适用于汉王制造有限公司无特殊要求的直插二极管。
2参照文件:
本作业规范参照本公司程序文件《进货检验控制程序》,《可焊性、耐焊接热实验规范》,《电子产品(包括元器件)外观检查和尺寸检验规范》以及相关可靠性试验和相关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