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第六单元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古诗《登鹳雀楼》的作者、背景和意境;2.掌握诗文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能力目标1.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文的意境;2.能够理解和鉴赏古诗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热爱和兴趣;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对优美文字的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古诗《登鹳雀楼》的作者及其创作背景;2.掌握诗文的基本内容和意境;3.进行诗歌赏析和表达。
教学难点1.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表达;2.表达个人对古诗的感悟和理解。
三、教学准备1.备课教师需要熟悉古诗《登鹳雀楼》的内容和背景;2.准备诗歌朗读的录音或视频资料;3.准备诗文赏析的课件或教具。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初步导入:播放古诗《登鹳雀楼》的朗读录音,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味;2.讲解诗歌的作者和背景,带领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3.分组讨论,学生分享自己对古诗的理解与感悟;4.师生共同朗读诗歌,体会其韵律和美感。
第二课时1.复习上节课内容,检查学生对古诗的理解程度;2.继续深入赏析古诗,引导学生发现诗歌中的比喻和意象;3.配合诗歌内容进行情感教育,让学生表达对诗歌的喜爱和感动;4.师生共同探讨诗歌中的意义和价值。
第三课时1.进行诗歌衍生活动,鼓励学生进行创作或朗诵类似主题的作品;2.学生进行诗歌表演或朗诵,展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3.结合其他文学作品,拓展对古诗文的审美视野;4.结束课程,总结学习收获,激励学生对古诗文持续关注。
五、课堂小结通过这一单元的教学,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古诗《登鹳雀楼》的基本内容和意境,更能够培养对优美文学作品的喜爱和鉴赏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引导学生发现诗歌的情感表达和美感,激发他们对文学的热爱和文学艺术的探索欲望。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短文大意,把握主要内容。
2.能够初步品味寓言的寓意,了解故事中的道理。
3.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内容。
4.能够在书写时注意用词准确、连贯。
二、教学内容
1.课文《谁更争强》
2.生词:争强、罗马、景顺、公元前、事迹
3.默写课文内容
三、教学重点
1.知道认识和理解故事内容。
2.默写难字生词。
四、教学难点
1.能够理解短文寓意,抓住中心思想。
2.在课文中找出难字生词进行默写。
五、教学准备
1.课文及教案。
2.板书设计:默写生字词。
3.多媒体设备。
六、教学过程
1.导入:运用图片或提问方式导入课文内容,引起学生兴趣。
2.学习课文:朗读课文,师生一起学习,理解故事内容。
3.生词学习:呈现生词并让学生尝试默写,进行巩固。
4.理解寓意:引导学生分析寓意,探究故事背后的道理与意义。
5.课文复述: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提高表达能力。
6.书写练习:学生完成《谁更争强》的书写练习,注意用词准确连贯。
7.作业布置:布置默写生字词和课文复述作业。
七、板书设计
•争强、罗马、景顺、公元前、事迹
•默写生字生词
八、教学评价
1.课堂表现: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
2.作业完成情况:布置的作业完成情况。
九、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对寓言故事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有待提高,下节课要加强对故事寓意的引导,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
结束。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文言文二则:铁杵成针》教案和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文言文二则:铁杵成针》教案和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铁杵成针》是一篇文言文故事,讲述了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学习,经常逃学,直到看到老妇人磨铁杵成针,才意识到只有勤学苦练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这个故事旨在教育学生要勤奋学习,坚持不懈。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对一些生僻的字词和句式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特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意。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意义,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勤奋学习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课文的理解和朗读。
2.难点:课文中的生僻字词和句式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所传达的情感。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氛围。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
2.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生僻字词的解释。
4.课堂讨论的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的意境。
随后,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课文内容。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生僻字词和句式。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边读边解释生僻字词和句式。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注意指导学生的发音和停顿。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课堂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探讨。
问题如下:–课文讲述了什么故事?–李白为什么会产生厌学情绪?–老妇人磨铁杵成针的意义是什么?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邀请部分学生分享讨论成果。
小学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习作:我学会了____ 名师》教案三篇

习作:我学会了____一、教学目标1.能按学习的顺序把自己学做事情的过程写清楚。
2.能写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或有趣的经历,把心情变化写下来。
二、教学重点能按一定的顺序把学做事情的过程写清楚,写出遇到的困难或有趣的经历,写出心情变化。
三、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四、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按学习的顺序把自己学做事情的过程写清楚。
2.能写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或有趣的经历,把心情变化写下来。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导入:同学们,在美好的童年时光中我们慢慢长大,经历过稚嫩的孩童时代,也不断地学会了做很多事,学会做事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表现。
今天我们就开展一个“成长征文”活动,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成长中你所学会的一件事,试着完成一篇习作:“我学会了___”。
(板书:我学会了____)出示课件1:(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引出习作主题,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启发思路,指导学习。
1.确定题目教师引导:通过之前对“游____”这篇习作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需要对题目进行补充的习作叫作“半命题作文”,题目的横线上要求填写的就是你学会的一件事。
成长中我们学会的事情有很多,下面请你看一看书中图片上的小朋友们都学会了做哪些事吧?预设:图片上的小朋友分别学会了弹琴、拍照、挤牛奶、借书、洗碗、种花。
教师点拨引导:这些小朋友学会的事情,有的是特长方面的,比如弹琴;有的是生活方面的,比如借书、种花;有业余爱好,比如拍照;也有劳动技能,比如洗碗和挤牛奶。
我们学会做的事情原来可以有这么多方面,你是不是也想起了自己学会的很多事情呢?请你在小组内和同学交流分享一下吧!(给学生2分钟时间讨论,全班交流)出示课件2:预设1:我学会了滑冰、跳舞、炒菜、包饺子。
预设2:我学会了画画、跳绳、擦玻璃、扫地。
教师引导:同学们太了不起了!在成长中你们学会了这么多的事!可是我们该选取哪一件来写呢?一起来读一读书中习作建议的这句话:你学会的哪件事情让你最有成就感?出示课件3:教师组织交流:什么算是最有成就感的事呢?结合着你学会做事的经历,谁来和我们说一说你的理解。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数据的概念;2.能够正确地表示给定数据;3.能够对数据进行基本的分析和解释。
教学重点1.数据的表示方法;2.常见的数据分析方法教学内容1.数据的概念与种类;2.数据的收集方法;3.数据的表示方法:条形图、饼图、折线图;4.常见的数据分析方法:平均数、中位数、众数;5.练习题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知数据的概念和种类教师先用生动的例子,如统计班级里大家最喜欢的水果种类,然后引出数据的概念,简要解释数据的来源,如何收集数据,以及数据分为数量、质量、时间等种类。
在讲解过程中适当用实例让学生理解。
步骤二:数据的表示方法数据的展示形式是我们更直观了解数据的方式,常见的数据表示方法有条形图、饼图和折线图。
教师对这三种图形分别进行讲解和展示,并且指导学生使用三种方法表示同一组数据。
步骤三:常见数据分析方法平均数调用示例让学生发现数据有高低之分,引出最_平均数_的概念,并通过小组合作,监督下一步计算过程。
中位数较常见于考试,通过几组数据,引导学生通过排序理解并正确地求出_中位数_。
众数通过讲解频率最高的数据点在众数中的意义,引导学生认识_众数_。
(在讲授此步骤时可适当加深练习,增加巩固过程)。
步骤四:学生合作教师利用多种练习题目,引导学生参与小组活动,通过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并能够实现有关的学习目标。
总结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学生对数据的概念、数据的收集和表示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了解并运用常见的数据分析方法。
多个形式多个方式的练习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和巩固程度,此外合作学习也是重要的。
练习题1.在美食节上参加了评选比赛,共投票选出5个美食,得票数如下:600, 200, 150, 400, 320。
请用条形图表示其比例关系。
2.下列表格表示了50位乘客在某铁路站台购买特等座、一等座、二等座的人数,请用饼图表示。
| 座位类型 | 特等座 | 一等座 | 二等座 | | — | — | —| — | | 人数 | 3 | 20 | 27 |3.下面列出的是某城市连续3天的最高气温,求这三天的平均气温、中位数、和众数。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语文园地》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语文园地》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能够掌握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提高其语文表达和理解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语和古诗词的意义。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联想和思考,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图片等3.教学环境:课堂布置整洁,气氛活跃四、教学过程1. 热身•初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进行歌曲或口号等活动。
2. 导入•利用图片或故事情节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好奇心。
3. 学习课文•逐段教授课文内容,解释生字生词,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主题和情节发展。
4.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意义和寓意,展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 反馈交流•收集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相互交流思考,激发学生对课文的独立思考能力。
6. 拓展延伸•可以邀请学生背诵课文中的古诗词,拓展课文相关的知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7. 总结归纳•总结课文内容,强调重点知识,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五、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完成课后习题,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2.鼓励学生背诵本单元古诗词,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表达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老师们能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部编(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带教学反思

部编(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带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故事情节。
2.学习掌握生字词“”。
3.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重难点词语。
### 能力目标4.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
5.培养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解读能力。
6.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 情感目标7.培养学生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8.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精神。
9.引导学生感受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故事情节。
2.运用课文中的重要词语进行阅读理解。
三、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难点词语的含义。
2.引导学生真正理解课文所传达的思想,并进行适当的拓展。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通过图片、视频或故事引入本单元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步:学习1.听读课文,学生跟读。
2.教师讲解课文内容,重点讲解生字词和难点词语。
3.小组讨论课文内容,学生互相交流。
4.学生个人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第三步:巩固1.背诵课文片段。
2.课文理解题,让学生简单回答问题来检查理解情况。
第四步:拓展1.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人物特点和思想意义。
2.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展示对课文的理解和想法。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中,学生的参与度和思维能力有所提升,但是在课堂氛围的营造和引导上还可以再加强。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的思维拓展,多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让课堂更加生动活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上是关于部编(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的教案和教学反思。
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将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课文内容,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文言文二则《铁杵成针》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文言文二则《铁杵成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文言文二则《铁杵成针》的基本内容,了解文言文的特点和魅力。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古代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解读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励志故事的赞赏和品味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古代文言文的理解和解读能力。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 创设情境:通过播放一段铁杵变成针的小动画,激发学生对这个话题的兴趣。
2. 提问导入:请学生思考一个问题——铁杵怎么可能变成针?请学生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新授(15分钟)1. 教师出示课文,给学生一定时间阅读。
2. 解读课文:教师通过讲解课文的背景、事件、人物等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意义和内涵。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铁杵变成针的可能性和原因,并记录下自己的想法。
互动(15分钟)围绕内容:1. 小组分享:请每个小组派一位代表分享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
2. 学生提问:请学生提出自己对课文的疑惑和问题,教师解答学生的问题。
3. 探究讨论:通过提问和解答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铁杵变成针的奥秘,激发学生对励志故事的思考和感悟。
展开互动: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言文是《文言文二则铁杵成针》。
在课文中,我们了解到了一个古代的寓言故事,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其中的道理吧。
学生1:老师,什么是寓言故事呢?教师:很好的问题!寓言故事是通过人物或动物的行为来表达某种真理或寓意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铁杵成针就是一个寓言。
学生2:老师,我觉得铁杵怎么可能变成针呢?教师:这正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让我们来一起阅读课文,看看里面是怎么写的。
(教师带领学生们一起阅读课文)教师:你们读完了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恒心和毅力,就能达到自己的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Talk Show:(此环节用时3-5分钟)
“我说我秀”
1、同位两人在一分钟内一问一答,并在本子上做好记录,完成后举手示意老师。
2、老师随意找两组同学在一分钟内进行问答展示并给与相应奖励.
(二)、Report show:随意抽取两名同学到台前做小报告,并给与一定奖励。
一、热身(Warm-up)(此环节用时5分钟)
(三)、交际练习,版式呈现
教师板书重点句型Can I help you ? Can I try them on ? They’re too big.,学生同桌练习对话。
(四)问题视听,整体感知
T: Today Mum wangts to buy shoes for John. How big are his feet? Let’s watch a cartoon.播放动画,学生观察并找到答案:Size 7.教师利用课间简要介绍中外鞋号的不同。
3.了解知识点:可数名词的复数形式,如:gloves,sunglasses等等。
二、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学习学生比较喜欢的话题,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学习重点
1.学习单词sunglasses, scarf, gloves, umbrella。
2.Can I help you? The gloves are nice. Can I try them on? Sure.….进行问答练习,并能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
我们在不同的季节要穿不同衣服,要注意冷暖交替,适当的增减衣服,避免感冒。
(2)作业分层,自主发展
1.听第59页录音,读熟单词。
2.用英语描述自己想去的城市,并描述需要携带的物品。。
【设计意图】通过参与活动,落实任务型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随堂检测可以及时巩固学习中的重点、难点,使学习落到实处;分层作业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2.学生对单词有了初步了解和记忆后,将单词融入句子和具体情景中,进行语言交际训练。
S1: Can I help you?
S2:The gloves are nice. Can I try them on ?
S1:Sure. S2:How much is it? S1:It’s 20 yuan. S2:OK, we’ll take them. ......
John: I will go to the USA. 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the USA now? T: It’s winter in the USA now. It’s cold.
(二)情景创设,理解词意
1.T:What do they need for cold weather?Can you make a list?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列出清单。
2.各小组列出清单并展示,教师适时呈现gloves和scarf的单词卡片并带读。3.图片呈现不同颜色的手套和围巾图片,引导学生说说:The _____ gloves are nice . The _____ scarf is nice. 4.T: Two students are coming to Beijing. They are from Australia. They want to know about the weather .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Beijing now?
【设计意图】在游戏中巩固、操练语言,使学生愉快的习得语言。
4、拓展(Extension)(此环节用时10分钟)
(一)活动运用,语篇提升
1.任务活动:完成Complete and say板块的活动
2.学生四人一组,拿出已学衣物类单词的单词卡片,按照季节将卡片分为四类。每名学生选取一个季节的服饰卡片,选择一个恰当的城市,播报天气预报,如:
Hello. This is Beijing TV. I’m .... It’s hot in Beijing . So please put on your ... todayl(二)总结赏析,情感升华
【设计意图】想去商店买鞋,自然地进入文本,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加深学生的理解。)
3、练习(Practice)(此环节用时10分钟)
(一)跟读模仿,歌谣强化
1、Listen and imitate.生用手指指着句子一句句一齐跟读。在齐读的过程中进行小组PK。2、评选模仿小明星。(师生、男女生、小组分角色模仿)(设计意图:以此让学生可以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
学习
内容
Unit 6 shopping第一课时学习目标一、 Nhomakorabea识技能目标
1.能听、说、认读单词:sunglasses, scarf, gloves, umbrella.
2.能熟练运用句型:Can I help you? The gloves are nice. Can I try them on? Sure.
2、呈现(Presentation)(此环节用时10分钟)
(一)、话题交流,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图片,T: Look,this is a shop. These are many shoes. I like the black shoes. What about you?
S: I like the ____ shoes. T: Yes, these shoes are nice(二)、情景创设,理解语意
长宁镇中心学校四年级英语学科集体备课各单元计划
时间
2018.3
备课教师
魏岭
教研组成员
教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英语PEP四年级下册
单元
教材
分析
本单元的基本内容是让学生学习有关去商店购物的一些单词和句子,如单词:nice, pretty, cheap, expensive,sunglasses, unmbrella, gloves, scarf.句型:---How much is it? ---It’s…Look at ... It’s pretty.等等。三会单词:colourful, pretty, cheap, expensive,句型:---How much is it? ---It’s…yuan.
引导学生回答:It’s hot.
T:So what do they need? Can you make a list for them?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列出清单。
5.根据清单适时出示sunglasses和umbrella的单词卡片,同桌创编对话。
(三)句中练习,领读词卡
1.巩固单词记忆,学生看课件跟读单词。教师领读,男生女生读,分排、分行、分组读等多种方式相结合,让学生在角色转换和反复训练中加深对词汇的感知。
单元
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听、说、认读单词:nice, pretty, cheap, expensive, sunglasses, unbrella,scarf,gloves.并能在句子中运用。
(2)能够正确使用上述单词介绍衣着并描述价格。
(3)能在实际情景中询问价格“How much is it / are they?”并做回答“It’s…/ They are…”
说唱做演/玩赛,激情引趣
(1)歌曲、歌谣中情绪热身
P54 Let’s sing
师生一齐边唱边做,以此进一步感知上节课所学衣服的单词。
(二)评价分组中注意力热身
把全班分为A、B两个大组,分别以小粘贴作为奖励品。
【设计意图】通过Let’ssing将学生带入学习英语的情境中,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并初步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四)版式呈现,视听正音1.通过板书呈现重点单词和句型2.听一听,练一练
先仔细听录音,再让学生跟录音模仿单词和对话,看谁说得最好,为下环节的练习做准备。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学习语言,让学生由初步感知到理解运用,逐步达到灵活运用所学语言的目的。
3、练习(Practice)(此环节用时10分钟)
(一)跟读模仿,听做强化
(二)复习旧知中知识热身
学生两人一组上台表演第58页Let’s talk的对话。
(三)评价分组中注意力热身
四人一组,准备一张画有一个晾衣架的白纸。奖品为衣服卡片,贴在晾衣架上。
2、呈现(Presentation)(此环节用时10分钟)
(一)话题交流,导入新课T: John ,where will you go to play?
T:Now I have a shoe shop. Who wants to buy shoes from my shop?邀请一名学生模拟买鞋。
1. T: Can I help you ? S; Yes, these shoes are nice . T: OK. What size?
S: Size 34,please. Can I try them on ? T: They’re just right.
1.跟读录音,男女生分角色问答练习,强化模仿。
2.教师逐一出示单词图片,让图片他图片贴在相应的单词旁边并朗读单词。(二)游戏巩固,任务落实Game:大显身手
屏幕上会出现一些单词和图片,当单词和图片一致时,大声读出这个单词;当单词和图片不一致时,说“Uh-oh.”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巩固,让学生在任务落实中完成由输入语言到输出语言的转变过程
重点
学习重点:学习有关衣服和鞋子的大小、价格和款式。
难点
学习难点:在具体的语境中询问有关衣服和鞋子的价格、大小及其合适与否。
单元
课时
划分
计划六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学习
媒体
教师准备录音机和录音带。
长宁镇中心学校(四)年级(英语)学科集体备课
教研组组长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