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的应用

合集下载

钢结构建筑加固修复方法

钢结构建筑加固修复方法

钢结构建筑加固修复方法
1.钢梁混凝土加固:这是一种常见的加固方法,通过在现有钢梁外侧加贴一层混凝土,增加其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这种方法适用于钢梁已经有一定的损坏或腐蚀的情况下。

2.钢板补强:当钢结构构件有裂缝或其他缺陷时,可以使用钢板进行补强。

钢板可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与原有结构紧密连接,增强其承载能力。

3.钢筋混凝土加固:对于柱子或梁状构件,可以使用钢筋混凝土进行加固修复。

首先清理现有钢筋表面的污垢和锈蚀,然后使用钢筋和混凝土进行包覆和灌浆,以增加构件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4.钢支撑系统加固:在一些情况下,钢建筑结构需要增加额外的支撑系统来增强其稳定性。

这可能包括添加悬挂梁、加固柱子或设置水平和垂直支撑等。

5.焊接补强:对于受损的焊缝或连接件,可以进行修复和加固。

使用适当的焊接技术和材料,对受损部分进行修补,恢复其完整性和强度。

6.钢板拼接加固:对于存在腐蚀或损坏的钢板,可以使用拼接将新的钢板接合到原有结构上,以增强其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7.动力加固:在一些情况下,使用机械或电子设备对建筑进行加固修复。

例如,使用液压千斤顶或弹簧等设备来增加建筑的支撑力或重量,以提高其稳定性。

综上所述,钢结构建筑加固修复方法有很多种,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况。

在进行加固修复前,需要进行全面的结构评估和分析,以确定
最合适的加固方法。

此外,为了确保加固效果和质量,还应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技术,并通过合格的专业人员进行施工。

最后,定期维护和检查钢结构建筑可以及早发现和修复潜在的问题,防止进一步损坏和危险的发生。

型钢混凝土结构的应用与监理控制要点

型钢混凝土结构的应用与监理控制要点

型钢混凝土结构的应用与监理控制要点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与建筑技术的进步,大跨度超高层建筑已经成为建筑结构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而在型钢结构的外面包裹一层混凝土外壳形成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被称为型钢混凝土结构、劲性钢筋混凝土结构或包钢混凝土结构(简称SRC)能充分发挥钢与混凝土两种材料的特点,比钢结构可节省大量钢材,增大截面刚度,克服钢结构耐火性、耐久性差及易屈曲失稳等缺点,使钢材的性能得以充分发挥;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具有刚度大、延性好、节省钢材的优点,已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大跨度结构和地震地区的高层建筑及超高层建筑。

因此,型钢混凝土结构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监理人员亦应了解并掌握该结构类型的施工工艺要求及监理控制要点。

一、型钢混凝土的应用型钢混凝土构件是采用型钢配以纵向钢筋和箍筋浇筑混凝土而成,其基本构件有型钢混凝土梁和柱。

型钢混凝土构件中的型钢分为实腹式和空腹式两类,实腹式SRC构件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而空腹式SRC构件的抗震性能与普通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以下简称RC)构件基本相同。

实腹式型钢由轧制的型钢或钢板焊成,空腹式型钢由缀板或缀条连接角钢或槽钢组成。

实腹式型钢制作简便,承载能力大,空腹式型钢节省材料,但制作费用高。

因此,目前在抗震结构中多采用实腹式SRC构件。

型钢混凝土结构与其他结构形式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型钢混凝土构件比同样外形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承载能力高出一倍以上,因而可以减小构件截面尺寸,避免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肥梁胖柱现象,增加使用面积和降低层高。

对于高层建筑而言其经济效益显著。

(2)型钢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已形成钢结构,且具有较大的承载能力,能承受构件自重和施工荷载,因而无需设置支撑,可将模板直接悬挂在型钢上,这样可以降低模板费用,加快施工速度。

由于无需临时立柱,也为进行设备安装提供了可能。

同时,浇筑的型钢混凝土不必等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就可继续进行上层施工,可以缩短工期。

钢板—混凝土组合技术在桥梁加固中的应用

钢板—混凝土组合技术在桥梁加固中的应用

钢板—混凝土组合技术在桥梁加固中的应用------------------------------------1. 原紫竹桥概况北京市西三环紫竹院立交桥位于紫竹院路与西三环路的交叉点处,为三联九孔连续箱梁桥,该桥为斜桥,紫竹院路与三环路交角为62 o2547〞。

主桥为三孔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斜长标准跨径为28.2m +40.162m+28.2m。

三环方向投影标准跨径为25m+36m+25m,东西引桥均为等截面普通钢筋混凝土三跨连续箱梁。

斜长标准跨径为322.562m,三环方向投影标准跨径为320m 。

该桥机动车道为双向六车道,机动车道宽为12.25m,非机动车道宽为6m,机动车道分隔带为2m,非机动车与机动车道分隔带宽为1m,人行道宽度为3.3m。

全桥分成南、北两幅,半桥宽为23.55m,全桥宽为47.1m。

主桥中跨跨中梁高为1.3m,中支点处梁高为2.2m,端支点处梁高1.2m,箱梁采用圆弧线,主桥设七根横梁,主桥纵向设置有粘结预应力束,按全预应力混凝土设计,主桥箱梁顶板设置无粘结预应力束,按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

东西引桥各设七根横梁,箱梁内悬臂板宽3.43m,外悬臂板宽5.5m,横向设无粘结预应力束。

主桥箱梁为C45混凝土,引桥顶板为C4 0,引桥底腹板为C30,桥墩为C30,桥台为C25,承台桥台基础为C20混凝土。

桥墩采用柱式墩,墩底采用桩基础,墩柱上设板式橡胶支座,桥台上设四氟板橡胶支座。

该桥设计荷载等级为汽超20级,挂车120。

该桥于1993年建成通车,是北京的第一座变截面混凝土箱梁,也是北京市唯一的一座采用无粘结预应力大悬臂板桥梁。

2. 紫竹桥现况及加固原因随着北京交通事业的迅猛发展及周边快速路网的建成,原紫竹院立交桥已不能满足社会交通要求,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2002年下半年开始对紫竹院立交道路进行改造:除新建两座定向匝道桥外,现况紫竹桥由原双向六车道改为双向八车道型式,且设计等级由原建的汽超-20级提升为城市-A级。

钢筋混凝土结构粘钢加固技术及施工工艺

钢筋混凝土结构粘钢加固技术及施工工艺

钢筋混凝土结构粘钢加固技术及施工工艺一、化工企业钢筋混凝土构筑物遭受的腐蚀机理分析钢筋混凝土由水泥、粗骨料、细骨料和水组成。

硬化后,形成具有堆叠结构的复合材料。

在复合材料中,水泥石中的Ca(OH)2是混凝土中最脆弱的部分。

如果在腐蚀过程中产生水溶性反应物,凝结水泥将从表面溶解,这就是溶解腐蚀。

导致可溶腐蚀的介质包括酸、离子交换盐、软水、机油和脂肪。

如果在腐蚀过程中,凝结水泥中产生大量几乎不溶的反应产物,使体积膨胀,在混凝土中产生应力,导致混凝土结构松动,这种现象称为膨胀腐蚀。

引起膨胀腐蚀的介质包括硫酸盐、镁离子、无定形二氧化硅等。

在钢筋混凝土中,硬化水泥石中的ca(oh)2溶液使钢筋表面形成保护性的氧化膜使其钝化。

然而,大气中的co2侵入混凝土内部,降低了混凝土的碱性,钢筋保护膜破坏,大气中的水汽和氧的侵入又引起了钢筋的锈蚀,氯离子的侵入加速了钢筋的锈蚀速度,钢筋锈蚀后体积胀大。

这样不仅钢筋被腐蚀,还会从内部对混凝土保护层产生向外的破坏应力,从而造成保护层的鼓泡、脱落、粉化,这是钢筋混凝土遭到破坏的又一重大因素。

二、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1、构筑物的可靠性鉴定长期腐蚀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前应进行可靠性评估。

现行国家标准依据包括《工业厂房可靠性鉴定标准》gbj144-90、《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8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危险建筑鉴定标准》JGJ125-99等。

检测内容和仪器包括:柱形外观评定、,混凝土超声波检测仪和读数显微镜读取裂缝宽度。

对于柱纵向钢筋的直径,使用测量卡尺和钢筋直径/保护层厚度测试仪。

应使用经纬仪和倾斜标尺测量立柱的倾斜度。

梁外观评定(同柱)板外观评定(同柱)混凝土强度评定,采用取芯机取芯样法。

结构的可靠性鉴定应委托具有鉴定资质的权威科研机构进行。

鉴定单位在调查和检测过程中实际的内容要丰富的多。

如,结构的基本情况调查,(基本结构及细部尺寸等),使用环境调查,(气候条件、方位、降雨量、大气温度、土地冻结深度等),工业环境(酸、碱、盐及其他腐蚀介质等),结构上永久作用、可变作用及偶然作用的调查,地基基础调查,这些调查包括必要的开挖检查,载荷试验和定期观测等等。

国内外抗震加固新技术的比较与应用

国内外抗震加固新技术的比较与应用

国内外抗震加固新技术的比较与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安全的需求提高,抗震加固技术成为了建筑领域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国内外,各种新的抗震加固技术层出不穷,它们在改善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就国内外抗震加固新技术进行比较,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前景。

1. 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国内外都在积极研究和应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技术。

通过在混凝土结构上增加钢筋、外包钢筋混凝土、加固节点等方法,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在国外,一些先进的钢筋混凝土加固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如西方国家常用的FRP加固技术(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加固技术),相对轻便、施工方便并且经济效益明显。

国内也在积极推广FRP加固技术,通过应用纤维增强材料、碳纤维等,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

钢结构是一种轻量化的结构体系,具有较好的韧性和延性。

钢结构加固技术在国外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如对钢框架的加固技术、钢管混凝土柱的加固技术等。

钢结构加固技术在国内也得到了较多的研究和应用,通过加固梁柱节点、增加钢板、加固钢管等方法,来提高钢结构的抗震性能。

3. 隔震技术隔震技术是近年来国内外广泛研究的一种抗震加固技术。

通过在建筑底部设置隔震装置,使建筑可以与地面进行相对独立的振动,从而减小地震作用传递到建筑上的影响。

隔震技术在国外应用较为广泛,如日本的基础隔震技术和新西兰的橡胶隔震技术等。

国内也在积极推广隔震技术,并在一些地震频发的区域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 预制装配式抗震结构技术预制装配式抗震结构技术是一种将建筑结构预先制作成标准构件,再进行现场拼装的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提高建筑的施工效率,减少对现场环境的影响,并且可以有效减小建筑物的自重,提高抗震性能。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等都在积极研究和应用预制装配式抗震结构技术。

而在国内,这种技术也逐渐得到了重视,并在一些地区得到了推广应用。

二、抗震加固新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抗震加固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减小地震造成的破坏。

钢结构加固方案

钢结构加固方案

钢结构加固方案钢结构加固是一项广泛应用于建筑物和桥梁的技术。

通过对现有钢结构进行加强和改善,可以提高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延长其使用寿命,并增强其抗震性能。

本文将介绍钢结构加固的方法和技术,以及其在建筑领域的应用。

一、加固方法1. 强化钢材:钢材是用于建造钢结构的关键材料。

在加固过程中,可以通过使用高强度钢材替换原有钢材或采用双层钢板的方式增加结构的承载能力。

此外,还可以使用预应力技术对钢材进行加固,对其进行张拉,进一步增强其强度和稳定性。

2. 增加剪力墙:在加固钢结构时,可以考虑增加剪力墙来增加整个结构的稳定性。

剪力墙是一种由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构成的垂直墙体结构,能够承受水平力并将其传递到地基。

通过合理设计和布置剪力墙,可以提高钢结构的整体刚度和抗震性能。

3. 加固连接:钢结构的连接部分通常是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

强化连接可以有效地提高结构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

常见的连接加固方法包括采用更大和更强的螺栓、焊接连接或添加额外的加强板等。

4. 增加支撑:增加支撑是一种常见的加固方法,通过增加支撑点和支撑杆件来提高钢结构的稳定性。

支撑杆件可以用来吸收和传递水平力,减小结构的挠度和变形。

在加固过程中,应合理选取支撑位置和数量,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布置。

二、加固技术1. 焊接技术:在钢结构加固中,焊接技术是一项常用的工艺。

通过焊接技术,可以将钢材和连接件牢固地连接在一起,提高结构的整体强度和刚度。

在焊接过程中,应注意控制焊接温度和变形量,确保焊接接头的质量和可靠性。

2. 螺栓连接技术:螺栓连接是一种常见的钢结构连接方式。

在加固过程中,可以使用更大和更强的螺栓来替换原有的连接件,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

在螺栓连接过程中,应注意选择合适的螺栓规格和材质,并采取适当的预紧力,以确保连接的可靠性。

3. 预应力技术:预应力技术是一种通过施加预应力来提高钢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的方法。

通过在钢结构中施加张力,可以抵消结构受力产生的变形,提高其抗弯和抗剪能力。

钢结构加固新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2)

钢结构加固新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2)

钢结构加固新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近年来,我国钢结构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全面归纳了包括粘贴钢板加固法、粘贴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法、组合加固法等在内的多种钢结构加固新技术,并简要阐述了其应用研究现状。

结合新版国家标准编制的需要,提出了各种新技术纳入规范时的关键技术问题和可能的解决思路,为该技术标准编制工作提供参考。

标签:钢结构加固新技术;应用研究近年来,随着钢铁产量的提高、钢材材性的不断改进、钢结构设计理论的发展进步和对于大跨、高层、超高层建筑需求的增加,钢结构的发展和应用突飞猛进。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特别是原有钢结构大型屋面光伏发电项目的不断涌现,钢结构厂房的安全问题逐渐显露出来,在积累了很多经验教训的同时,必须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钢结构进行加固,从而避免钢结构事故的发生。

1、钢结构加固新技术及其应用研究1.1增大截面焊接加固法加固方法的一种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增大截面法。

而其中通过焊接方式增大截面是钢结构加固中最传统也是最直接的选择。

尤其是在承载条件下,由于焊接加固施工的便捷性和可靠性,往往成为钢结构加固的首选方案。

CECS77∶96对焊接加固钢结构构件的设计方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

基于此,国标《钢结构加固设计规范》编制组开展了承载条件下焊接加固钢结构构件承载性能的研究工作,对轴心受压构件、受弯构件、偏心受压构件经焊接加固后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和数值分析,细致考察了焊接加固过程中构件的应力重分布、变形发展历程以及加固后的残余变形、破坏模式和承载能力。

1.2粘贴钢板加固法粘贴钢板加固法又称粘钢加固技术,是在钢结构表面用特制的建筑结构胶粘贴钢板,依靠结构胶使之黏结形成整体共同工作,以提高结构承载力的一种加固方法,属于一类特殊的增大截面加固法。

该技术施工过程中不使用明火,不影响结构外形,所要求工作面小。

1.3粘贴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法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具有优异的物理、力学性能,如比强度和比刚度高、抗疲劳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好、现场可操作性强、施工周期短、不损伤原结构等,目前已广泛用于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的加固之中,其中常用的FRP有三种,即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FRP)和芳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AFRP)。

钢结构加固有哪些加固方法2024

钢结构加固有哪些加固方法2024

引言概述:钢结构加固是指通过一系列加强和改进措施,提高钢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从而提高其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钢结构加固的方法,包括增加材料,补强连接,增加剪力墙等。

一、增加材料1. 加增剥落混凝土封堵:当钢结构中的混凝土存在剥落问题时,可采用加增剥落混凝土封堵的方法。

通过喷涂或灌浆等方式,将新的混凝土注入到已剥落区域,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2. 增加装配钢板:在现有结构上添加装配钢板,可以有效地加强结构的承载能力。

这种方法常用于钢梁和钢柱的加固,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将装配钢板与原结构紧密结合。

3. 嵌入碳纤维布:碳纤维布是一种具有高强度和优异的抗拉、抗剪性能的材料。

将碳纤维布嵌入到钢结构中,可以增加材料的强度和刚度,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4. 嵌入钢丝绳:钢丝绳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耐腐蚀性能,可以用于增加钢结构的受力能力。

将钢丝绳嵌入到钢构件中,并加固其连接部位,可以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

二、补强连接1. 增加强度:通过加固连接的方式,提高连接部位的承载能力。

可以采用增加螺栓数量和规格、增加焊缝长度等措施,增强连接的强度,以提高钢结构整体的稳定性。

2. 安装补强钢板:在连接部位安装补强钢板,可以有效地加强连接的刚度和强度。

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将补强钢板与连接部位紧密结合,提高连接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三、增加剪力墙1. 加设钢板剪力墙:在钢结构中加设钢板剪力墙,可以有效地提高结构的抗剪能力。

钢板剪力墙通常采用螺栓连接或焊接连接的方式与主体结构连接,通过承担剪切力,提高钢结构的稳定性。

2. 加设混凝土剪力墙:对于需要更高剪力抗力的钢结构,可以考虑加设混凝土剪力墙。

混凝土剪力墙可以通过增加混凝土墙体的厚度和加固钢筋等方式,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四、加固梁柱节点1. 防溃策略:对于梁柱节点,常常采用防溃策略来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这包括增加节点连接板的厚度和数量,提高节点焊接质量等措施,以增强梁柱连接处的承载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