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梦惊觉十年久,苦闷至髓谁人知
梦相关的诗词

梦相关的诗词梦相关的诗词:1.《锦瑟》唐·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2.《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宋·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3.《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宋·苏轼记梦悼亡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4.《春兴》唐·武元衡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5.《长安春望》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
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6.《旅宿》唐·杜牧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7.《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五代十国·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8.《长相思·山一程》清·纳兰性德思乡婉约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9.《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宋·秦观漠漠轻寒上小楼。
晓阴无赖似穷秋。
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宝帘闲挂小银钩。
10.《遣怀》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11.《梦李白二首·其二》唐·杜甫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辛弃疾与道家

言为心声,据笔者统计,在辛弃疾作于江淮两湖时期 的词中,用庄子语、事、典者凡8处,其中仅《满江红》(倦 客新丰)之题旨是感慨“不念英雄江左老,用之可以尊中 国”,其中“翻沉陆”出《庄子・则阳》:“……与世违而心 不屑与之俱,是陆沉者也”,其馀7处均无悲郁、哀怨之 意。反之,倒是两用鲲鹏形象:“‘鹏翼垂空,笑人世苍然 无物”(《满江红・建康史帅致道席上赋》),“看云霄高 处,鹏翼徘徊”(《沁园春・送赵景明知县东归,再用前 韵》),前者用以称颂史正志,后者则是勉励赵景明。可 见,此期的辛弃疾虽转徙地方任上,来去匆匆,难遂壮志, 却未有很深的悲怨,毕竟这还未到“识尽愁滋味”之时。 带湖以后则不然。尽管仍有“鹏北海,风朝阳”(《鹧鸪天 ・送廓之秋试》),“看取垂天云翼,九万里风在下,与造 物同游”(《水调歌头・庆韩南涧尚书七十》),但仅从词 题即知所用之义。而显见不同的是,自此以后的大鹏、鲲 鹏,多用与斥端相并,实以“齐物”而自嘲、自释,非复当 年大鹏之豪气了。
sorrow
and recognition of Zhuang philosophy.Emotionally。his
about the country’S tragedy echoed with the concept of“the
to
world"and“eternity"of
of view of relativism and
辛弃疾与道家
赵晓岚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湖南长沙410081)
竺!塑:竺
关键词:辛弃疾庄子道家思想 摘要:辛弃疾对道家思想极感兴趣,其词作也从多方面表现出他对庄子人生哲学的接受与认同:思想情感上,他 因家国、时势的悲慨与庄子的“天下”、“万世”之悲悯共鸣共振;处世态度上,他力图以庄子的相对主义哲学来看待世 界和自己的处境,“齐物我”以求解脱;处世方法上,他吸取庄子“安时处顺”的生存智慧以应对孤危的处境;闲退之后, 庄子崇尚自然、“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观念又对他的山水词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 [中图分类号]1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535(2007)02—048—06
龚自珍最有名的10首诗

龚自珍最有名的10首诗龚自珍最出名的10首诗有哪些龚自珍是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那么龚自珍最出名的10首诗你知道有哪些吗?下面是我为大家细心收集整理的龚自珍最出名的10首诗,盼望对大家有所关心。
龚自珍最出名的10首诗己亥杂诗·其五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际。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已亥杂诗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
谁分苍凉归棹后,万千哀乐集今朝。
己亥杂诗琼林何不积缗泉?物自低昂人自便。
我与徐公筹到此,朱提山竭亦无权!病梅馆记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
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
”固也。
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行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
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
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咏史金粉东南十五州,万重恩怨属名流。
牢盆狎客操全算,团扇才人踞上游。
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田横五百人安在,莫非归来尽列侯?夜坐二首春夜难过坐画屏,不如放眼入青冥。
一山突起丘陵妒,万籁无言帝座灵。
塞上似腾奇女气,江东久殒少微星。
从来不蓄湘累问,唤出嫦娥诗与听。
沉沉心事北南东,一睨人材海内空。
壮岁始参周史席,髫年惜堕晋贤风。
功高拜将成仙外,才尽回肠荡气中。
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
琵琶行解读下

琵琶行解读下说到琵琶是全唐诗歌的最高艺术成就,再来看下它的文本,先是序文,序文如下:<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琶琵于穆曹二善才。
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徒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二言。
命曰《琵琶行》。
> 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跟拥兵割据的藩镇吴元济有勾结的朝中重臣,派人刺死了宰相武元衡。
长安城顿时一片混乱。
小白当时任东宫赞善大夫这个是五品下的管,但是其实小白后面会说到。
其实是九品,东宫赞善大夫是个陪侍太子的闲职,不能过问朝政,但他压抑不住自己的愤怒,上书请求缉捕凶手。
小白终以越职言事的罪名被贬为江州司马。
五年后,宪宗去世,穆宗即位,才被调回长安。
那么至于写作动机就表明了:1 赠琵琶妓女,以表“悯然”之情(同情)。
2 表迁谪之意,即发发牢骚。
不过白居易也够乖说他自己遭贬两年了本来也没有迁谪之意因为之前的作品里没有!只是听了该夜的琵琶表演才开始感觉到被贬的意味。
这个序是小白自己写的,也就是告诉说:皇帝陛下哈,你贬我,我一点也不怨,怪就怪那天的音乐,把我的潜意识,撩逗出来了!我本无怨恨哦,都是琵琶惹的货。
注意看序里的这句“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贾人就是商人,看来,唐代商人的地位,比妓女低的多了。
文论家总是说,倡女卖艺不卖身。
证据呢?不明卖,不等于绝不暗卖。
怎么说也是个风尘女子。
风尘女子嫁给商人,还算是“委身”!可见商人的地位有多低序133言,把记叙文的六要素交代的一清二楚。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开头8句,写船中饯别,忽闻琵琶。
(2)《聊斋诗集》律诗集萃(下)

(2)《聊斋诗集》律诗集萃(下)《聊斋诗集》坐久(据手稿)坐久神逾远,日真如小年。
树浓多宿鸟,竹滑少鸣蝉。
秋气夜先觉,孤怀穷益坚。
空庭无客到,芳草绿生烟。
《聊斋诗集》大雪连朝(据手稿)窗扑银沙晓箭催,柴门乱落豆稭灰。
薄衾如铁朝寒人,老屋无风雪气来。
读过旋忘犹抱卷,饮少辄醉亦衔杯。
急烧柑柮煨新酒,为问梅花几朵开?《聊斋诗集》客邸晨炊(据手稿)大明湖上就烟霞,茆屋三椽赁作家。
粟米汲泉炊白粥,园蔬登俎带黄花。
罹荒幸不沟渠转,充腹敢求脍炙嘉。
余酒半壶堪数醉,青帘虽近不曾赊。
《聊斋诗集》三月赴郡途中作(据手稿)阴雨连朝(据手稿)马上吟鞭背晓晖,杏花卸尽燕飞飞。
风开细柳黄初褪,暖入平芜绿欲肥。
晚麦如丝春惨淡,旧村经眼梦依稀。
长途人自愁边至,惟见随阳雁北归。
《聊斋诗集》阴雨连朝(据手稿)东风迟日燕来初,近傍湖亭僦一庐。
旅邸思生归雁后,雨声愁在晚钟余。
登山屐作乘泥楯,贳酒藉为引睡书。
喜是吾乡春旱久,青畴此日麦新舒。
《聊斋诗集》送卫方伯代毕振叔白雪楼前晓露深,儒生初学惜分阴,惟馀千古名山业,惭负三年绛帐心。
马上风云已近日,车前辙迹欲为霖,蓝舆北去丰林远,怅望燕山思不禁。
方伯仁声四海闻,官移辇毂近明君。
千金更买燕台骨,一顾能空冀北群。
鹿洞门人归似市,鹅湖灯火夜曾分。
何年节钺仍东国? 稷下重瞻鹤盖云。
《聊斋诗集》二月朔日雪(据手稿)酿雪已连朝,浓云压柳条。
露繁花自落,风定絮常飘。
细碎沾衣湿,飞扬堕地消。
敲窗声不断,隔夜已平桥。
《聊斋诗集》清明后微雨,马上作(据手稿) 芳草返魂野烧青,东风瑟瑟雨冥冥。
芜菁十亩金铺地,桃李一行锦作屏。
趁暖黄花生客路,界云白鹭下渔汀。
清明小雪新寒后,北雁初从马上听。
《聊斋诗集》秋夜临池(据手稿)涨落萍粘壁,新寒潦水清。
净天孤月小,深树一灯明。
暑自宵中减,秋从雨后生。
山居犹未觉,蟋蟀已先鸣。
《聊斋诗集》重阳前一日(据手稿)节近重阳叶渐红,客窗又一听飞鸿。
愁添小雨新寒后,被拥秋声漏滴中。
既为伤农忧谷贱,尤缘多累祝年丰。
李煜梦词及其鉴赏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
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
烛残漏断频倚枕。
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清平乐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呈郑王十二弟东风吹水日衔山,春来长是闲。
落花狼籍酒阑珊,笙歌醉梦间。
佩声悄,晚妆残,凭谁整翠鬟?留连光景惜朱颜,黄昏独倚阑。
又蓬莱院闭天台女,画堂昼寝人无语。
抛枕翠云光,绣衣闻异香。
潜来珠锁动,惊觉银屏梦。
脸慢笑盈盈,相看无限情。
又铜簧韵脆锵寒竹,新声慢奏移纤玉。
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
雨云深绣户,来便谐衷素。
宴罢又成空,魂迷春梦中喜迁莺晓月坠,宿云微,无语枕边倚。
梦回芳草思依依,天远雁声稀。
啼莺散,余花乱,寂寞画堂深院。
片红休扫尽从伊,留待舞人归。
采桑子亭前春逐红英尽,舞态徘徊。
细雨霏微,不放双眉时暂开。
绿窗冷静芳音断,香印成灰。
可奈情怀,欲睡朦胧入梦来。
谢新恩秦楼不见吹箫女,空余上苑风光。
粉英金蕊自低昂。
东风恼我,才发一襟香。
琼窗□(原缺)梦留残日,当年得恨何长!碧阑干外映垂杨。
暂时相见,如梦懒思量。
又樱花落尽阶前月,象床愁倚薰笼。
远似去年今日,恨还同。
双鬟不整云憔悴,泪沾红抹胸。
何处相思苦?纱窗醉梦中。
望江南闲梦远,南国正芳春。
船上管弦江面渌,满城飞絮滚轻尘,忙杀看花人!又闲梦远,南国正清秋。
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
笛在月明楼。
望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赤子心,纯情梦本文主要是对李煜独特人生下的梦词进行重读。
晚唐五代词,由开始的原生态发展到日趋成熟,而作为五代词作的重要代表、连接晚唐五代到宋的桥梁词人李煜,对词的贡献是功不可没的。
《咏怀》古诗词鉴赏

《咏怀》古诗词鉴赏《咏怀》古诗词鉴赏1原文:【咏怀】一日复一夕,一夕复一朝。
颜色改平常,精神自损消。
胸中怀汤火,变化故相招。
万事无穷极,知谋苦不饶。
但恐须臾间,魂气随风飘。
终身履薄冰,谁知我心焦。
赏析:阮籍在这首诗里,表现了一种很复杂的感情:既为自己的衰老而悲哀,又为友人的逝去而痛苦,最后以鄙弃现实作为解脱的道路。
诗的前四句说:由于时间的推移,他已失去了以前的容颜和肤色,精神也衰退了。
这四句起得似乎很平淡,但下面接着的两句——“临觞多哀楚,思我故时人”——却把感情突然强化了。
这里一方面显示出诗人不但已经衰老,而且还很寂寞,朋友都逝世了;另一方面更意味着从朋友的纷纷去世,诗人意识到自己也已在向死亡迫近。
在读过这两句以后,读者也就会感觉到在开头的四句中其实隐伏着深刻的恐惧感——为生命的即将消失而恐惧。
由此,在读下面的“对酒不能言,凄怆怀酸辛”时,读者自然会懂得:诗人的这种强烈的痛苦,并不只是为了朋友,同时也为了自己。
再按下去的“愿耕东皋阳,谁与守其真”两句,虽似接得十分自然,其实经过惨淡经营。
它一面承续上文怀念朋友的思路:朋友已经没有了,谁与我一起去实现我的愿望——到田野(“东皋”)上去耕种以“守其真”。
另一面也就把自己所寻求的解脱途径显示了出来。
他在《大人先生传》中说:“陵天地而与浮明遨游无始终,自然之至真也。
”所谓“守其真”,就是保持这样的生活态度。
能做到这一点,也就不会再受衰老与死亡的威胁。
最后的四句,则是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进一步申述。
“愁苦在一时”,是说人的愁苦都不过为一种短暂的东西而发,实在是不值得的。
《大人先生传》说:“岂希情乎世,系累于一时?”“愁苦在一时”与“系累于一时”,含意相近。
“高行伤微身”是说高洁的行为会伤害自己。
他否定这一切,是因为“曲”与“直”本来就没有一定的界限(“曲直何所为”即“何所为曲直”),今天是曲的,明天就成了直,一切都不是永恒的,那就不必为了这种一时的事情而愁苦甚至伤害自己。
梦李白其二原文翻译及赏析

梦李白・其二原文翻译及赏析梦李白二首・其二原文翻译及赏析原文: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翻译:悠悠云朵终日飞来飘去,远方游子为何久久不至。
一连几夜我频频梦见你,情亲意切可见对我厚谊。
每次梦里你都匆匆辞去,还总说相会可真不容易。
你说江湖风波多么险恶,担心船只失事葬身水里。
出门时你总是搔着白首,好象是辜负了平生壮志。
京都的官僚们冠盖相续,唯你不能显达形容憔悴。
谁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你已年高反被牵连受罪。
千秋万代定有你的声名,那是寂寞身亡后的安慰。
注释:楫:船桨、船斯人:指李白局促:勿促不安赏析:公元744年(天宝三年),李杜初会于洛阳,即成为深交。
公元758年(乾元元年),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的幕府而受牵连,被流放夜郎,二年春至巫山遇赦。
杜甫远在北方只知李白流放,不知已被赦还,忧思拳拳,久而成梦,因梦而得《梦立白》诗二首。
两首记梦诗,分别按梦前、梦中、梦后叙写,依清人仇兆鳌说,两篇都以四、六、六行分层,所谓“一头两脚体”。
(见《杜少陵集详注》卷七。
本篇文字亦依仇本。
)上篇写初次梦见李白时的心理,表现对故人吉凶生死的关切;下篇写梦中所见李白的形象,抒写对故人悲惨遭遇的同情。
此后数夜,又连续出现类似的梦境,于是诗人又有下篇的咏叹。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见浮云而念游子,是诗家比兴常例,李白也有“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的诗句。
天上浮云终日飘去飘来,天涯故人却久望不至;所幸李白一往情深,魂魄频频前来探访,使诗人得以聊释愁怀。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与上篇“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互相照应,体现着两人形离神合、肝胆相照的情谊。
其实,我见君意也好,君明我忆也好,都是诗人推己及人,抒写自己对故人的一片衷情。
“告归”以下六句选取梦中魂返前的片刻,描述李白的幻影:每当分手的时候,李白总是匆促不安地苦苦诉说:“来一趟好不容易啊,江湖上风波迭起,我真怕会沉船呢!”看他走出门去用手搔着头上白发的背影,分明是在为自己壮志不遂而怅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一梦惊觉十年久,苦闷至髓谁人知
作者:莫白
来源:《作文评点报·中考版》2014年第26期
遣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遣怀》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代表作品之一。
它是作者回忆往昔放荡生涯,进而悔恨沉沦的抒情诗,表面上是抒写自己对往昔扬州幕僚生活的追忆与感慨,实际上是发泄自己对现实的满腹牢骚和对自己处境的不满。
前两句追叙自己在扬州的生活:放浪形骸,沉湎于酒色。
以“楚王好细腰”和“赵飞燕体轻,能为掌上舞”两个典故,形容扬州女子之美和作者沉沦之深。
第三句写流连美色太久,十年冶游,于今方才省悟。
第四句写觉醒后的感伤,声名丧失殆尽,仅存青楼薄幸之名。
自嘲自责,抑郁诙谐。
但仔细玩味“落魄”两字,可以看出,诗人即便是在扬州生活之时,亦不满于自己沉沦下僚、寄人篱下的境遇,因而他对昔日放荡生涯的追忆,并没有一丝惬意的感觉。
“十年一觉扬州梦”,这是诗人发自内心的慨叹,看似突兀,实则和上面两句的诗意是连贯的。
“十年”和“一觉”在句中相对,给人以“很久”与“极快”的鲜明反差,愈加显示出诗人感慨情绪之深。
而这感慨又完全归结在“扬州梦”的“梦”字上:往日岁月,自己放浪形骸,表面上一派热闹繁华之象,然而内心却是烦闷至髓的哀伤,是痛苦的回忆,也有醒悟后的感伤。
这就是诗人所“遣”之“怀”。
忽忽十年过去,那扬州往事不过是一场大梦而已。
“赢得青楼薄幸名”——最后竟连自己曾经迷恋的青楼女子也责怪自己薄情负心。
“赢得”二字,调侃之中含有辛酸、自嘲和悔恨的感情。
这是进一步对“扬州梦”的否定,可是写得却又是那样貌似轻松而诙谐。
十年时光,绝非短暂,然自己却一事无成,思绪至此,又如何能不让人心伤。
这是带着苦痛吐露出来的诗句,非再三吟哦,不能体会出诗人那种意在言外的复杂心绪。
综观之,这首七绝用追忆的方式入手,前两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三、四两句固然是“遣怀”的本意,但首句“落魄江湖载酒行”却是所遣之怀的原因。
诗人的“扬州梦”生活,是与他政
治上的不得志有关的。
因此这首诗除忏悔之意外,大有前尘恍惚如梦,不堪回首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