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学 第十九章
《经济法研究(第19卷)》读书笔记模板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作者介绍 05 读书笔记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法律
理论
发展
理论
法律
制度
我国
研究
理念
经济法 中国
法治
第卷
机制
竞争法
经济
经济法
规制
经营者
内容摘要
新发展理念指明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向,对我国政治、经济、法律等的发展 有着深远的影响。本书稿着重围绕新发展理念探讨经济法制度的完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新发展理念下宏观 调控法律制度的完善。第二,新发展理念下市场规制法律制度的完善。第三,新发展理念下经济法实施机制的完 善。本书荟萃了经济法理论与实务工作者近期高水平的研究成果,集中展现了新发展理念指导下经济法制度完善 的最新理论动态。
论谦抑理念在互联行业经营者集中审查中的适用 滴滴收购优步中国经营者集中案例的反垄断法分析 分享经济与市场监管法律制度的应对——以共享单车为例 角色定位与功能实现:信用评级机构的“看门人”机制探究 规制绩效及其测度理论初探
关于完善我国竞争法律制度的总体性思考 发展中的中国竞争法体系 稿约
读书笔记
这是《经济法研究(第19卷)》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心得。
精彩摘录
这是《经济法研究(第19卷)》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感谢观看
中国财税法治之回顾与反思(1978-2016) 个人所得税改革方向及其税制设计 精细化时代下金融法立法进路之抉择——基于二维框架的展开 贷款人环境责任的理论证成和制度构建 完善我国金融申诉专员的组织架构 国有企业涵义的法理辨析
经济法 (第六版)全册 课件 PPT

新编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6
第一章 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经济法产生和发展的历史
一、西方国家经济法的产生和沿革
(一)西方国家经济法的产生
经济法肇始于德国 普遍、典型的私人垄断是在美国出现的。 主要发达国家包括日本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均先后进入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社会经济矛盾激化,要求公权力直接介入 经济生活,从而使有关经济及法律关系的直接国家意志性显露 无遗,自蒲鲁东即已清晰表达的一种理念终于落实到坚实的客 观实践基础之上,主、客观浑然结合,经济法这一新的法律部 门或门类,就在20世纪10年代的德国产生了。
(3)认为经济法是“调整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所产生 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4)认为经济法是“法在调整国民经济总体运行过程中 所形成的法制度、法形式和法方法的总和”
新编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14
第二章 经济法的概念、本质和基本原则
(5)认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国家作为经济管理主体与市 场主体之间的间接宏观调控性经济关系”
20世纪80年代,费肯杰的《经济法》
新编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8
第一章 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
二、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法的产生和沿革
(一)苏联、东欧国家经济法始末 (二)中国经济法的形成和发展
德国和日本经济法形成之初对中国的影响 中国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
新编21世纪法学列教材
9
新编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客观条件:社会在发展中出现了需要以不同于 以往的法律原则、制度来规范的某些社会关系 ,并有了相应的司法实践或成文法规。
主观条件:由法学家对业已出现的客观社会经 济条件和法律规范进行总结、解释和归类,形 成相应的法学理论或学说,并在相当程度上为 学界和社会所接受。
经济法概论目录

《经济法概论》讨论目录
导论(1万字)魏俊
第一编市场主体法律制度(9万字)
第一章公司法律制度(2万字)武善学
第二章合伙企业法律制度(2万字)梅云焕
第三章个人独资企业法律制度(0.5万字)王玉华
第四章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制度(2.5万字)王玉华
第五章企业破产法律制度(2万字)魏俊
第二编市场运行法律制度(13万字)
第六章物权法律制度(1万字)武善学
第七章知识产权法律制度(2万字)于金葵
第八章合同法律制度(2万字)蒋晓玲
第九章票据法律制度(2万字)魏俊
第十章特殊市场法律制度(6万字)
第一节银行业法律制度(1万字)朱福娟
第二节证券业法律制度(2万字)梅云焕
第三节保险业法律制度(1万字)梅云焕
第四节信托业法律制度(1万字)魏俊
第五节房地产业法律制度(1万字)武善学
第三编市场规制法律制度(9万字)
第十一章反垄断法律制度(1万字)于金葵
第十二章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1万字)于金葵
第十三章产品质量法律制度(1万字)郑言
第十四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1万字)郑言
第十五章价格法律制度(1万字)夏凤英
第十六章广告法律制度(1万字)夏凤英
第十七章会计、审计法律制度(1万字)魏俊
第五编宏观调控法律制度(6万字)
第十八章国有资产法律制度(1万字)刘全顺
第十九章财政法律制度(1万字)王玉华
第二十章税收法律制度(2万字)王玉华
第二十一章金融调控法律制度(2万字)朱福娟
第一节中央银行法律制度(1万字)朱福娟
第二节政策性银行法律制度(0.5万字)朱福娟
第三节外汇管理法律制度(0.5万字)朱福娟
第二十二章对外贸易法律制度(2万字)魏俊。
经济法 第十九章

3.裁决
仲裁裁决是指仲裁庭对当事人 之间所争议的事项进行审理后
所作出的终局权威性判定。
17 四、申请撤销裁决和仲裁裁决的执行
(一)仲裁裁决的被撤销
根据《仲裁法》规定,当事人有申请撤销裁决的权利,即当事 人能提出证据证明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自收到裁决书之日 起6个月内,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
(1)仲裁法的概念
仲裁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仲裁法律关系主体的行为 和调整仲裁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仲裁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仲裁法即仲裁法典,我国1994年8月31 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仲 裁法》(以下简称《仲裁法》),自1995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广义的仲裁法 除指仲裁法外,还包括所有涉及仲裁制度的法律中有关的法律规范。
(三)经济纠纷案件的审判程序 1.第一审程序
第一审程序是人民法院审 理第一审事案件所适用的程 序,也是经济诉讼案件审判程 序的基础,它包括普通程序和 简易程序。第一审普通程序包 括:起诉和受理、审理前的准 备、开庭审理、诉讼中止和终 结、判决和裁决。第一审普通 程序具有完整性、独立性和广 泛性等特点,其他程序可以适 用其中相应的规定。
仲裁庭负责审理案件。仲裁庭是专为审理某一具
体案件而设立的临时性组织。
10 二、仲裁协议
经济仲裁制度
(一)仲裁协议概述
1.仲裁协议的概念 • 仲裁协议是指双方当事人自愿将他们之间已经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争议提交仲裁解决的协议。
实践中,仲裁协议都要采取书面形式。
2.仲裁协议的形式 • 根据《仲裁法》第16条规定,仲裁协议包括合同中订立的仲裁条款和以其他书面方式在纠纷发
经济法学参考书目

参考书目第一编第一章阅读书目:1.杨紫煊主编:《经济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李昌麒著:《经济法――国家干预经济的法律形式》,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刘文华主编:《新编经济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4.漆多俊著:《经济法基础理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王保树主编:《经济法原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6.史际春、邓峰著:《经济法总论》,法律出版社1998版。
7.蒋安著《经济法理论研究新视点》,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版。
8.王全兴著《经济法基础理论专题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
9.顾功耘罗培新主编,《经济法前沿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第二章阅读书目:1.【日】金泽良雄:《经济法》,有斐阁1980年版。
2.【日】丹宗昭信等:《现代经济法入门》,群众出版社1985年版。
3.王保树、崔勤之编:《经济法学研究综述》,天津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4.王艳林、赵雄:《中国经济法学的回顾与展望》,载《经济法论丛》第2卷,方正出版社1999年版。
5.许明月主编:《经济法学论点要览》,法律出版社2000版。
第三章阅读书目:1.史际春、邓峰:《经济法总论》,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2.王保树主编:《经济法原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第四章阅读书目:1..李昌麒著,《经济法--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法律形式》,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杨紫煊,《经济法研究》第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第五章第六章阅读书目:1.许明月主编:《经济法学论点要览》,法律出版社2000版。
第二编第七章第八章阅读书目:1.[日]金泽良雄著,满达人译,《经济法概论》,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2.王忠等:《经济法学》,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页。
3.关乃凡主编:《中国经济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
4.刘瑞复:《经济法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版。
《经济法学》习题及答案集

《经济法学》习题及答案集目录第1章经济法概述第2章经济法律关系第3章国有企业法第4章独资企业法与合伙企业法第5章公司法第6章外商投资企业法第7章破产法第8章反不正当竞争法第9章反垄断法第10章产品质量法第11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12章反倾销法与反补贴法第13章金融法第14章财税法第15章计划法与审计法第1章经济法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的法律是(C)。
A.民法B.经济法C.宪法D.行政法规2.“经济法”一词最早见于(A)所著的《自然法典》一书中。
A.摩莱里B.德萨米C.怀特D.海德曼二、多项选择题1.西方国家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原因( ABC )。
A.垄断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B.传统民商法的局限性C.帝国主义战争的爆发D.工人运动的兴起E.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2.我国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具体包括( ACE)。
A.宏观经济调控关系B.企业组织管理关系C.市场管理关系D.组织内部经济关系E.涉外经济关系三、判断说明题1.经济法是调整全部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 错误 )说明:经济法调整的不是全部社会经济关系,它只调整一定范围的经济关系,它主要是调整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以各类组织为基本主体所参加的经济管理关系和一定范围的经营协作关系。
2.经济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一个独立的重要的法律部门。
( 正确 )说明:经济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一个独立的重要的法律部门。
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既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又是国家组织和管理经济的重要的法律手段。
四、名词解释题经济法经济法,是指调整国家在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五、简答题简述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答: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国家在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
具体来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宏观经济调控关系;第二,市场管理关系;第三,企业组织管理关系。
《经济法学》全套精品教学课件

框架。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三节 经济法学的体系
经济法分论
宏观调控制度
市场规制制度
财税调 控制度
金融调 控制度
计划调 控制度
反垄断 制度
反不正 当竞争
制度
消费者 保护制
度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四节 学习和研究经济法学的理论指 导和基本方法
一、学习和研究经济法学的理论指导 二、学习和研究经济法学的基本方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
矛盾分析方法 普遍联系的原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学习和研究经济法学的基本方法
(二)各类具体科学的方法
1、一般科学方法 主要包括逻辑方法、经验方法、横断学科方法等。其中,逻 辑方法包括比较方法、分类方法、类比方法、归纳与演绎相 结合的方法等。经验方法包括调查方法、统计方法等。横断 学科的方法包括系统论的方法、博弈论的方法等。 2、专门科学方法 是由某些具体学科(如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 所提供的方法,如经济分析方法、政策分析方法、社会分析 方法、历史分析方法、语义分析方法,等等。这些专门科学 方法对于解决经济法领域的一些具体问题,往往具有重要价 值。
一、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三)界定调整对象需要“问题定位”
•所谓“问题定位”,就是必须从社会经济现实出发,尤其要从人类的 经济行为所带来的问题出发,根据解决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的需要, 来确定经济法所需要调整的对象、领域、目标以及调整的方法。 •无论市场机制,抑或政府干预,都可能“失灵”。而这“两个失灵”, 恰恰是传统法律无法有效解决的,它们是经济法调整需要解决的基本 问题。 •经济法所要解决的基本矛盾:个体营利性与社会公益性的矛盾,以及 相对应的效率与公平的矛盾。
高等教育出版社
马工程经济法学教学ppt课件全

一、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内涵
(一)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含义 (二)经济法基本原则研究的学说概括 (三)本书对经济法基本原则的界定
39
(一)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含义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集中体现经济法的特性,由经济法宗旨和 根本价值所指引,对经济立法、经济执法、经济司法和经济守 法活动具有全局性的指导意义和普遍适用价值的基本准则。
《经济法学》教学课件
1
第一章 经济法的概念和历史
第一节 经济法的概念 第二节 经济法的历史
2
本章导语:
本章与其他各章的联系:经济法的概念如何界定,直接影 响对经济法学诸多理论的认识。了解经济法的概念与历史, 能够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章考核要求:理解和掌握以下问题:什么是经济法的调 整对象,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应当如何界定,调整对象的具体 界定,经济法的定义,经济法的经济性、规制性和现代性, 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的历程,经济法发展的特点。
(二)界定调整对象的重要意义
(1)调整对象是整个经济法研究的逻辑起点。 (2)经济法存在的价值,以及与其他部门法的关系,亦取决于对其调整对象
的界定。
(3)再次,经济法的主体类型,以及主体的权利、义务、责任的制度安排,
也都与经济法调整对象的界定直接相关,并由此直接影响经济法的法治建设。
5
一、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本章教学重难点:经济法体系的含义、经济法体系的基本 构成、经济法体系的层级结构、宏观调控法和市场规制法的 交叉融合问题、经济法的主要渊源、经济法在经济社会发展 中的地位、经济法与民法的关系、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关系。
16
第一节 经济法的体系
一、经济法体系的界定 二、经济法体系的构成 三、经济法的渊源
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基本制度
二、环境监督管理具体制度
(五)征收排污费制度
征收排污费是指依据国家环境保护法的有关规定,按照 “损害者付费,受益者补偿”的原则,对直接向环境排放污 染物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征收一定数额的费用。
(六)排污许可证制度
排污许可证制度是指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 门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审核当事人向环境排放污染物量不超 过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时发给排污许可证、授予申请人按照规 定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制度。
(一)环境法所调整的对象是环境社会关系
(二)环境法对自然环境保护是通过调节是人和人之间 的社会关系而实现
(三)环境法是建立和维护环境法律秩序的基本依据
第一节 环境保护法概述
二、环境法的本质
(一)环境法以社会整体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为 维护目的的 (二)环境法是公法手段干预私法领域的法
第一节 环境保护法概述
第一节 环境保护法概述
三、我国的环境法体系
(五)环境保护标准中的环境保护规范
(六)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和规章
(七)其他部门法中的环境保护规范 (八)我国参加和批准的国家法中的环境保护规范
第一节 环境保护法概述
四、环境法的监督管理体制
(一)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制概述
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制是指国家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机构 的设置和这些机构之间监督管理权限的划分。
2.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3.耕地特殊保护制度 4.土地开发保护制度
第三节 环境要素保护法
三、森林保护法律制度
(一)森林源保护法律制度概述 (二)森林资源保护的主要法律制度
1.森林权属制度
2.植树造林和绿化制度
3.森林保护制度 4.森林采伐制度 (1)采伐许可证制度 (2)禁止、限制出口珍贵树木及其 制品、衍生物
三、我国的环境法体系
我国的环境法体系是指由调整因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 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 害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所形成的有机统一整体。 从内容上来说,我国环境法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一)《宪法》中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规范
(二)综合性的环境保护法 (三)环境保护单行法律、法规 (四)环境保护纠纷的解决程序
5.草原保护的其他制度
第三节 环境要素保护法
五、水资源保护法律制度
(一)水资源保护立法概述 (二)水资源保护的主要法律制度
1.水资源权属制度 2.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3.水资源的管理体制 4.水资源的规划制度 5.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制度 6.水资源的保护制度 7.节约用水制度
第三节 环境要素保护法
(一)环境保护规划制度
环境保护规范制度是指根据国家或者一定区域的环境现 状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对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环境的 保护和改善活动所做的总体部署和安排。
(二)环境标准制度
环境标准是指为了防治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保护 人体健康,对环境工作中需要统一的各项技术规范和技术要 求,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各项标准的总称。
第三节 环境要素保护法
一、环境要素保护法概述
(一)环境要素的概念
环境要素也称环境基质或环境因素,是构成人类环境 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 本物质组分,人们一般把环境要素分为生物环境因素与非 生物环境因素。
第三节 环境要素保护法
一、环境要素保护法概述
(一)环境要素的概念
具体的讲,环境要素具有如下属性: 1
2 最差限制律 环境整体大于诸要素之和 相互依赖性 等值性
3
4
第三节 环境要素保护法
一、环境要素保护法概述
(二)环境要素法的概念及体系
环境要素法是指以某一环境要素为立法对象的环境保护 单行法的总称。
第三节 环境要素保护法
二、土地保护法律制度
(一)土地保护立法概述 (二)土地资源保护和管理制度
1.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制度
第二节 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基本制度
二、环境监督管理具体制度
(七)限期治理制度
限期治理制度是指对污染严重的项目、行业、区域和位 于特别保护区内的超标排污的污染源,由国家有关机关依法 限定其在一定期限内,完成治理任务,达到治理目标的规定 的总称。
(八)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制度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制度是指为了及时应对突发环境 事件,由政府事先编制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预案,在发生或 者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启动该应急预案以最大限度地 预防和减少其可能造成的危害等法律规定的总称。
第十九章 环境保护法律制度
第一节 环境保护法概述 第二节 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法的基本制度 第三节 环境要素保护法
第四节 环境污染防治法
第一节 环境保护法概述
一、环境保护法的定义
环境保护法,又称环境法,是调整人们在开发利用、 保护改善环境的活动中所产生的环境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 的总称。 环境法的这个定义中包括:
六、渔业资源保护法律制度
(一)渔业资源保护立法概述 (二)渔业资源保护的主要法律制度
第三节 环境要素保护法
3.森林保护制度
(1)林业基金制度
(2)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金制度 (3)建立护林组织负责护林工作 (4)森林防火制度 (5)森林病虫害制度
第三节 环境要素保护法
四、草原保护法律制度
(一)草原资源及其立法概述 (二)草原资源保护的主要法律制度
1.草原的权属及其转让制度 2.草原的保护、建设和利用规划制度 3.草原的合理利用制度 4.草原自然保护区制度
(二)我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第二节 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基本制度
一、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基本制度概述
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基本制度是为了实现环境保护法的 目的和任务,以环境管理基本原则为指导而指定的调整某 一类或者某一方面的环境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
第二节 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基本制度
二、环境监督管理具体制度
第二节 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基本制度
二、环境监督管理具体制度
(三)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 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少不良环 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和制度。
(四)“三同时”制度
“三同时”制度是指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一切建设项目, 必须依法执行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同时投产使用的制度,该三个同时进行简称为“三同时”制 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