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北京服装学院中外服装史考研讲义汇总

合集下载

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设计研究生初试真题要点

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设计研究生初试真题要点

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设计研究生初试真题200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中外服装史(设计艺术学专业)注意事项:1.答题纸上写清本人的考生编号。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清题号。

在试题纸或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3.答题必须使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

4.试题、答题纸和草稿纸在考试结束后统一收回中国服装史部分1、简述周代服装的基本特点。

(10)2、简述宋代重要的学术派别对该时期服饰的影响。

(15)3、谈谈丝绸的发展简史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15)4、清代服饰特点及审美评价。

(15)5、以中国服装史的事例阐述服装与政治的关系。

(20)外国服装史部分1、简述拜占庭时期的服装特征。

(10)2、简述古希腊与法国革命后古典主义女装的服饰特点。

(15)3、十七世纪荷兰风的服装特点及其形成的历史背景。

(15)4、简述现代男装的形成、发展历程及原由。

(15)5、简述20世纪20年代、60、70年代最具影响的服装风格及与同时期艺术流派的联系。

(20)200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中外服装史(设计艺术学专业)注意事项:1.答题纸上写清本人的考生编号。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清题号。

在试题纸或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3.答题必须使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

4.试题、答题纸和草稿纸在考试结束后统一收回。

答题需用的用具:如答题需要图示时,可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简单表现即可。

中国服装史部分1、“上古穴居而野外,衣毛而冒衣,未有制度,后世圣人,易人以丝麻……..始作五色成以服,见鸟兽有冠角髯胡之制,遂作冠缨以为首饰。

”的文辞出自哪本书?有何启示?(10)2、试谈汉代服饰纹样的审美特征。

(15)3、概述传统男性头的变化发展历程,并图示说明。

(15)4、试比较中国历史上元代与清代服饰的异同?(15)5、中山装在中国经历过几个发展时期?分别有何特点?(20)外国服装史部分1、简述古代希腊服饰的审美特征。

(10)2、概述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服装的基本特点。

北京服装学院

北京服装学院

北京服装学院综合文艺理论2003——2008服装理论2002——2008服装设计与工艺2003——2008中外服装史2004——2006中外服装史(艺术学专业)2007——2008中外服装史(设计艺术学专业)2007——2008民族学理论2004——2006民族学人类学理论2008专业(国画创作)考试2008专业(油画创作)考试2008设计基础理论2007——2008环艺专业设计2004,2008环艺专业基础设计2003——2007装饰理论与设计2005——2006,2008装潢专业基础设计2003——2008装饰专业基础设计2003,2005——2008装饰专业基础设计(首饰设计、首饰技术方向)2004 装饰专业基础设计(品牌与皮革产品艺术设计)2004 雕塑专业基础设计2004——2007雕塑专业设计2008壁画专业设计2005——2006壁画专业基础设计2007——2008纺织品艺术专业设计2003——2008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2007——2008皮革产品与制品艺术设计2005品牌与皮革产品艺术设计2006——2008色彩专业设计2003——2008新媒体与动画专业设计2007——2008中外设计史2003——2004工业设计专业基础设计2003——2008高分子化学及物理2003——2004,2007——2008物理化学2003——2004,2007——2008有机化学2003,2007——2008电子技术及计算机应用2004,2007——2008程序设计与计算机基础2004,2007——2008程序设计2005,2007——2008艺术理论2005,2007——2008中外艺术史2005,2007——2008综合艺术理论2008当代艺术批评2005,2007设计艺术史2005,2007——2008色彩理论2005色彩理论研究2007——2008西方文化2005,2007——2008中国民族服饰文化2007——2008经济学与管理学基础2003——2007 企业战略2002管理学2002市场营销学2002。

2016年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考研培训班

2016年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考研培训班

四、洛可可时期的男装(向近代男装发展)(1)鸠斯特科尔改称“阿比”,造型同前,收腰,下摆向外张,呈波浪状,为了使臀部向外张,在衣摆里加进马尾衬、硬麻布或鲸须,后中缝和两侧缝在下摆都有开禊,无领或小立领,前门襟一排装饰扣。

口袋位置经常变动,袖克夫很大用扣子固定。

(2)贝斯特豪华起来,造型与阿比一样,衬衣袖口装饰蕾丝或飞边褶饰从阿比袖口露出,衬衣领为小立领或小翻领,被克拉巴特挡着,后来,衬衣门襟上出现了蕾丝或皱褶飞边装饰-加宝(取代克拉巴特)。

1710年左右出现了宽领饰“耐克•斯特克”和黑色缎带蝴蝶结“索里太尔”。

(3)克尤罗特,用斜丝裁剪,紧身,不系腰带,不用吊裤带,长度到膝下多一点,裤口用三四粒扣固定,包在白色长统袜外面,有带襻或皮带扣。

(4)夫拉克(燕尾服、晨礼服的始祖),18世纪中叶,男装为之一变:①男上衣去除多余的量,衣摆不外张了,实用多了。

②最大特点是门襟自腰围线起斜着裁向后下方。

③有立领或翻领,后开禊,衣身自袖窿起有公主线,不扣扣,袖子为两片构成,袖长及手腕,袖口露出衬衣的褶饰,袖克夫消失,但袖克夫的装饰扣保留到现在,现代男西服的缝制技术已基本形成。

④夫拉克•阿比埃-由夫拉克、基莱、克尤罗特组成的三件套。

作为上流社会的男子社交服一直用到19世纪。

⑤鲁丹郭特,新型外衣,两层或三层领子,造型类似阿比。

五、洛可可时期的女装(1)奥尔良公爵摄政时代(过渡期)1.耐葛里杰,白天的常服,领口很大,背部有很多箱形普利兹褶,呈又宽又长的托裙形式。

2.帕尼埃(行李筐、背笼的意思),裙撑,用鲸须、金属丝、藤条、木料和亚麻布等制作,呈吊钟状,又称为“鸣钟罗布”。

(2)路易十五时代(1730-1770)1.帕尼埃,越来越大,前后扁平,左右横宽的椭圆形,;帕尼埃•多布尔,是左右两个,中间用绳子或带子系身上,也越来越大。

外穿衬裙,再罩上前开的罗布,露出倒三角形的装饰一排缎带蝴蝶结的胸衣,罗布下面A字形打开,露出里面装饰着褶皱飞边、蕾丝、缎带蝴蝶结和鲜花的衬裙,领口很大,呈四角行,袖长及肘,袖口有三层飞边。

中外服装史研究与服装设计

中外服装史研究与服装设计
创意来源: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发掘文化元素 实践经验:不断尝试与探索,积累设计经验 团队合作:与团队成员共同协作,实现创意落地 持续学习:不断学习新知识,提升设计水平
服装设计师的团队协作与沟通技巧
团队协作:共同 完成设计任务, 发挥各自特长
沟通技巧:有效 表达设计理念, 听取团队成员意 见
合作精神:相互 支持,共同成长
中世纪服装史
背景:中世纪欧洲社会政治、经 济和文化的发展
代表服饰:长袍、束腰、斗篷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特点:服装款式单一,颜色单调, 强调宗教和封建主义
影响:对现代服装设计的影响和 启示
近代服装史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西方服装 开始进入中国,对中国传统服装 产生了影响。
20世纪中期,随着中国经济的快 速发展,服装业也迅速崛起,各 种时尚品牌在中国市场崭露头角。
传统色彩:如红、黄、绿等,常用于节日、婚礼等特殊场合的服装, 传递喜庆、吉祥的寓意。
传统工艺:如刺绣、印花、织锦等,常用于女性服饰中,展现中国精 湛的手工艺水平。
传统材质:如丝绸、麻布、缎子等,常用于传统服饰中,质地轻盈、 柔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高雅气质。
西方文化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古希腊和罗马文化的影响:如对称、黄金分割等在服装结构中的应用。
设计风格:简约、浪漫、前 卫、复古等
服装款式设计
服装款式设计的基本原则:符合人体工学、保持比例协调、注重细节 服装款式设计的要素:色彩、图案、面料、结构 服装款式设计的流程:构思、绘制草图、选择面料、制作原型、调整改进 服装款式设计的技巧:运用线条、强调或弱化细节、注重整体效果
服装色彩搭配
中国传统服装风格与流派

2016年北京服装学院中外服装史考研笔记

2016年北京服装学院中外服装史考研笔记

2016年北京服装学院中外服装史考研笔记2016年北京服装学院中外服装史考研笔记西洋服装史——李当岐编著第五节流行的多样化时代一、多样化时代的巴黎高级时装业(1)20世纪60年代,由于社会动荡,年轻消费层的崛起,以否定传统为特色的反体制思潮的蔓延和发展,以及新的价值观的形成,彻底改变了20世纪时装流行的方向。

东西方服饰文化在这时又一次相互撞击、融合,高级时装一统天下的时代宣告结束,一个更加民主化、大众化、多样化、国际化的时代到来了。

(2)1973年10月,高级时装协会、高级成衣协会、法国男装协会三个行业组织统合起来,组成了现在的法国服装联合会。

这项组织上的改革对于扩大法国时装界的活动领域和制度化建设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3)1976年,专为高级时装设计师设立了一个荣誉大奖-金顶针奖。

(4)法国政府采用鼓励、补贴、对外开放的政策。

(5)90年代后,由于设计师群体构成是国际性的,设计文化自然也是混合型、开放型的。

(6)尽管高级时装危机四起,困难重重,但世界各地设计师、面料、辅料、成衣厂家、新闻记者、高级顾客仍届时云集巴黎,巴黎时装仍对世界流行发挥举足轻重的指导作用。

(7)法国总统密特朗,大力扶植时装业,把高级时装发布会集中到卢浮宫美术馆举行;授予伊夫?圣?洛朗荣誉勋章;巴黎市长夫人亲自颁发金顶针奖。

二、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女装的变迁(1)石油危机与宽松时代1.石油冲击使世人目光集中于中东地区,巴黎高级时装店中,阿拉伯顾客迅速增加,女装中出现了来自东方的异国情调的宽松样式。

2.高田贤三、三宅一生登上了世界时装舞台。

他们不强调合体、曲线,宽松肥大的非构筑式设计,与西方传统的构筑式窄衣结构截然不同。

3.高田贤三,以一个东方人特有的观察和表现方式,把欧洲、非洲、中国、日本等完全异质的文化巧妙地融为一体。

他的作品充满着轻松、愉快、幽默、和年轻朝气。

4.三宅一生,他应用了多样化方法,配合多样化意义,顺着身体曲线设计,礼用平面直线裁剪制作而成,是一种自由穿着的构造。

000中外服装史复习提纲汇总

000中外服装史复习提纲汇总

一、重点章节中国服装史部分春秋战国战国时期,“胡服骑射”,出于政治和军事的需求,将西北狩猎民族的裤褶、带钩、靴等引入中原,最主要是改去下裳而着裤。

汉代赵武灵王与服饰改革(1)改去下裳,即废去下裳而着裤,所谓上褶下裤说。

褶即一种短袍。

可在膝部系带,改穿靴。

(2)带钩,初期只限甲服,后袍服也用,汉代成为风尚。

(3)服饰变革的意义:推行“胡服骑射”,对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产生了重大影响;服饰的改革对社会发展和民族融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样,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变革反过来又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进步。

(服饰变革的意义是我自己总结的,书上没有)唐代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繁荣、开放的历史时期,穿胡服成为一时风尚。

胡服和受西域影响的服饰极大地丰富了唐人的衣裙,这时服饰的丰富多彩正是与外来文化交流的结果。

这也是中国服装史上吸纳异族服装的自觉时期。

一、历史背景(1)唐前期,是对有血有肉的人间现实的肯定和感受、憧憬和执着。

一种丰满的、具有青春活力的热情和想象,这种青春、自由和欢乐之美渗透在唐文艺之中。

(2)唐中期,审美趣味中多了富贵闲适,少了雄豪刚健;多了规矩格律,少了自由不羁。

(3)唐后期,此时的艺术精神不再注重对人世的征服进取,而是从人世的逃遁退避,审美趣味沿着中唐一线走向更为细腻的官能感受和情感色彩,纤细和伤感弥漫在整个艺术风格之中,并给以后深刻的影响。

从此以后,中华民族的审美趣味虽有流变,但整体上从阳性趋向阴性,从雄浑趋向秀眉。

二、灿烂的唐代文化(1)南北文化交流,推陈出新。

(2)中外贸易交通发达,有物质文化交流,也有精神文化的交流,制度文化方面只有输出。

(3)唐朝处在中国古代音乐、诗歌、美术、工艺的高峰期。

唐朝的服饰更是丰富多彩,融合了西域异族的服饰文化,且大胆创新,是中国服装史上最多彩、最丰富的时期。

四、唐代服饰(1)唐高祖颁布“武德令”,内容基本因袭隋朝旧制。

(2)一般公服和平时燕居的常服吸收了异族服装的成分,形成了独具大唐特色的服装新形式。

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设计考研中外服装史模拟试题

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设计考研中外服装史模拟试题

北京服装学院中外服装XX模拟试题一、绘图题(每题30分,共60分)1 •请绘出宋代男子服饰及方心曲领示意图和楚国妇女的曲裾深衣示意2请画出浪漫主义时期流行的女子着装和巴斯尔时期的女装特色;注:形式不限(线描或单色明暗均可);无须着色;是否画人物自定,以准确、美观为宜。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1 •简述汉代的服饰纹样特征及其审美价值。

2•什么是巴洛克艺术风格?简述巴洛克时期的服饰特征。

3.试简述荷兰风时期的服装特征及其形成的历史背景。

4 •宋代理学对当时审美特征和服饰有何影响。

5 •简述旗袍的发展历史及审美特征。

6 •简述文艺复兴时期的服装特征。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阐述女装的现代化的过程及其历史背景。

2•通过文革时期人们的服饰特征论述政治与服装之间的关系。

北京服装学院中外服装XX模拟试题(二)一、绘图题(每题30分,共60分)1 •请绘出唐代小袖短襦加紧身长裙示意图和明背子' 比甲示意图;2•请画出德意志风时期的流行的男子着装和新洛可可时期流行的女子着装;注:形式不限(线描或单色明暗均可);无须着色;是否画人物自定,以准确、美观为宜。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1 •简述周代的服饰特征。

2简述xx时代的服装特征。

3•简述明代服饰纹样的审美特征。

4•简述古典主义和新古典主义女装的区别与联系。

5•中山装在中国经历过几个发展时期,分别有何特点。

6•简述70年代到90年代的服装特征及其相关文艺思潮。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论述1949年后中国服装的发展轨迹。

2. 阐述现代男装的确立过程及其历史背景。

北京服装学院中外服装xx模拟试题(三)1. 清绘出民国时期中国男子常见服装款式示意图(至少两种);2•请画出洛可可风时期的流行的女子着装和巴洛克时期流行的女子着装;注:形式不限(线描或单色明暗均可);无须着色;是否画人物自定,以准确' 美观为宜。

2016年北京服装学院中外服装史考研参考书讲义

2016年北京服装学院中外服装史考研参考书讲义

2016年北京服装学院中外服装史考研参考书讲义第二节欧主文化黑暗时代的服装文化一、日耳曼人的服装文化(1)为了御寒形成了封闭式、窄小紧身、四肢分别包装的体形型样式,是上衣和下衣的二部式结构,需要裁剪。

(2)女子上身穿短小紧身的丘尼克,筒袖长及肘部,裙子为筒形,用带穗的带子系扎;男子上身穿无袖的皮制丘尼克,下穿长裤,膝下系着绑腿。

(3)受罗马文化影响,男子在丘尼克和长裤外穿上了罗马式萨古姆(斗篷);女子沿用了罗马末期的达尔玛提卡,卡拉比变成沿领围一圈后中心一条的形状,为御寒,常两件达尔玛提卡重叠穿用,内层窄袖口的紧身长袖,外层为宽松的半袖或喇叭状的长袖,袖口装饰带状刺绣纹样,系腰带,头包长及下摆、披肩似包住双肩的贝尔,贵族妇女在贝尔外戴冠。

二、墨洛温王朝和加洛林王朝的服装文化(1)墨洛温王朝:长及膝丘尼克,腰系皮带,男穿长及膝或踝的裤子-不莱,小腿十字交叉式捆扎。

女穿长丘尼克,外罩前开式长长大袖子的长袍,腰带很长,头戴面纱,脚穿黑皮鞋。

(2)加洛林王朝:丘尼克外穿达尔玛提卡,外罩长袍。

(3)昂格鲁撒克逊:男上身穿短丘尼克,下穿半截裤,外披斗篷;女穿内衣是叫“卡特尔”的贯头衣,外套叫“萨科特”的贯头穿长袍,外披斗篷。

第三节罗马式时代的服装文化(公元11-12世纪)一、罗马式在建筑上表现为:半园形拱顶、十字形交叉拱顶,厚实的墙壁,狭小的窗户,雕塑造型抽象,超自然,形成一种宏伟的,超世的神秘感觉。

二、罗马式时代的服装(1)一方面,形式上继承了古罗马和拜占庭的宽衣、斗篷、风帽、面纱,宗教服和礼仪服原封不动继承拜占庭样式;另一方面,保留了日耳曼系腰带的丘尼克和长裤等紧身窄样式。

这个时期,世西洋服装从古代宽衣向近代窄衣过渡徘徊于两者之间的阶段。

表现在服装上,即不显露体形,从头上垂下面纱,把全身掩盖起来,罗马式后期,女服出现出现收紧腰身、显露体形曲线的举动,这是显示性差的前兆,预示着明朗造型的哥特式来临。

(2)罗马式时代的服装特征是:除了男子穿裤子外,男女同形,几乎没有性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北京服装学院中外服装史考研讲义汇总三、S形时期的女装(1)女装进入一个从古典样式向现代样式过渡的重要转换期。

巴斯尔消失,外形变成纤细、优美、流畅的S形。

(2)所谓S形,是指紧身胸衣在前面把胸高高托起,把腹部压平,把腰勒细,把丰满的臀部自然地表现出来,从要到下摆,裙子像小号似的自然张开,形成喇叭状波浪裙,从侧面看,挺胸收腹翘臀,宛如S形,故得名。

因美国画家基布逊喜画这种样式,又叫基布逊外形。

(3)S形样式在局部造型上有两个明显特征:①哥阿•斯特卡,用几块三角布纵向夹在布中间构成的裙子,现在的四片、六片、八片等斜裙、喇叭裙和鱼尾裙都属此类。

群长及地面,上半身到臀部非常合体,下面呈喇叭状。

②基哥•斯里布,即羊腿袖。

文艺复兴和浪漫主义时代的羊腿袖又一次复活,袖根肥大、袖口窄小,上半部呈泡泡状或灯笼状,肘部以下为紧身的窄袖。

(4)为了弥补衣裙的造型简洁,常从肩部向腰部纵向装饰几层大飞边。

(5)1908年,女装向放松腰身的直线形转化,裙子开始离开地面,露出鞋。

(6)紧身胸衣在构成技术上取得了显著进步,自文艺复兴以来,历时300余年,一直到19世纪,少女穿紧身胸衣称为“科尔赛特教育”。

(7)女装向S形转化时,紧身胸衣也随之变长,拼接布片的数量减少,臀部插入弹性布,上部越来越短,终于乳罩应运而生,紧身胸衣从此上下分离,科尔赛特变成只负责整理腰、腹、臀的内衣。

四、创造流行的设计大师与霍布尔裙时代(1)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历史进入一个由设计师创造流行的时代:1.沃斯店2.卡罗三姐妹:以织进金银线的锦缎、绉绸、蝉翼纱和蕾丝等豪华素材、洛可可风、中国风的刺绣、精美绝伦的制作工艺、独特的设计享誉巴黎。

3.杰克•多赛:淡雅色调、纤细、妩媚的女性味和性感的挑逗性。

4.威奥耐夫人:创造了斜裁技术,让模特光脚穿上桑达尔(凉鞋),改良紧身胸衣、发表了自然体形曲线的罗布。

5.波尔•波阿莱:本世纪第一位被称为“革命家”的设计大师。

不随波逐流抓住新的时代潮流确立自己的风格。

①与众不同的橱窗陈列方式吸引人们的注意。

②1906年推出高腰身的细长形的希腊风格,摈弃了紧身胸衣,强调“多莱斯的支点不是在腰部,而是在肩部”,腰身不再是表现女性魅力的唯一存在,这在服装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③1910年,他发表了宽松腰身、膝部以下收紧的霍布尔裙。

为了行走方便,在收小的裙摆上坐了一个深深的开衩,推出了穿长及膝的细长统靴的性感样式,暗示:新世纪中,女装设计的表现重点将向腿部转移。

④波尔•波阿莱对东方艺术兴趣浓厚。

⑤1908年创立了营业部、发送部、成衣部等使其组织现代化。

并创设了“罗吉奴”香水公司,和“玛尔齐奴”工艺学校。

6.帕康夫人:1891年与年轻的银行家伊吉多尔•帕康结婚,创立了帕康店,丈夫卓越的经营才能和夫人的创作才能珠联璧合,使这个店在断时间内跃上巴黎高级时装店的第一线。

①经营方法是:向所有人都敞开,把顾客层扩大到高级社交界以外的经营方针是一种创新,也是其成功的奥秘。

②打开了体育赛场上广告的先河。

③以本人形象作模特。

④海外开分店史帕康的另一创举。

⑤领用画家的协助,把自己的作品画成速写,出版作品集《帕康的扇子与毛皮》。

⑥帕康夫人不是引导潮流也不是身怀绝技,而是及时地对流行作出反映。

⑦帕康作品特色是充满朝气的活力和绘画一样的感觉。

五、欧洲的服装行会与男式女服的流行(1)1841年平面制图的方法用于女装裁剪。

(2)1854年男装裁剪方式进入女装领域。

(3)纸样的使用和成衣号型标准的确立是成衣发展的必要条件。

(4)约翰•莱多芳-男式女服套装的创始者。

思考题:1.解释名词:新艺术运动基布逊外形哥阿•斯特卡霍布尔2.简述S形时期的女装特征。

3.简述活跃于这个时期的著名设计大师及其生平。

4.试以S形时期的服饰文化为背景进行设计训练。

05年考试真题:简答题:简述现代男装的形成、发展历程及其原由。

06年考试真题:论述题:试分析1789年之后,法国服饰在欧洲所处的文化地位。

07年考试真题:简答题:S形受何种艺术运动影响及其主要特征。

论述题:男装近现代化历程及主要原因。

......第四节巴斯尔时期的服装文化一、19世纪70年代,去掉了裙撑克里诺林,出现了合体的连衣裙式的普林塞斯•多莱斯(Princess dress),17世纪末、18世纪末两次出现过的臀垫-巴斯尔,又一次复活流行于70年代到80年代,因此,这一时期称为巴斯尔时期。

人造丝、人造纤维问世。

二、巴斯尔时期的男装(1)仍是上衣、庞塔龙、基莱组合的三件套形式。

(2)现代型的衬衣和领带,衬衣领呈有领座的翻领,领口有浆硬的袖克夫。

克拉巴特分为大的斯卡夫scarf,和小型的耐克塔一(necktie 领带),1890年耐克塔一变成今天领带的形式,系扎方法固定下来,这种领带被称作“夫奥•印•汉德(four in hand意为四头马车)。

(3)男装(包括女装)可是分化出市井服(逛街服)、运动服、社交服这些不同场合穿用德不同品种。

4.印巴耐斯•凯普-有披肩的长袖大衣,腰部长系腰带,还有毛织物的短大衣,帽子有软呢帽、硬壳平顶草帽。

三、巴斯尔时期的女装(1)克里诺莱特-由波兰式罗布发展而来,后半部用铁丝或鲸须做成撑架使之后突的衬裙,上蒙马尾衬布,罩裙流行托裾形式。

(2)普林塞斯•多莱斯-上下都很紧身,下摆变窄,紧身裙上配一条别色罩裙,或缠卷在腿部、或装饰在腰部,多余部分集中于后臀部,下摆呈美人鱼一样的托裾形式。

(3)1883年,裙子又逐渐变大,巴斯尔样式重新复活,开始用后突状的克里诺林,后发展成臀垫,法国称巴斯尔为托尔纽尔,法国以外的国家称之为“克尤德巴黎”。

(4)巴斯尔时代女装,除凸臀特征外,另一特色是托裾。

(5)紧身胸衣把胸高高托起,把腹部压平,强调“前凸后翘”的外形特征,到90年代变为优美的S形。

领子白天为高领,夜间为袒露的低领口。

(6)强调衣服的表面装饰效果是巴斯尔样式又一大特征。

褶襞、普利兹褶、活褶飞边、流苏装饰等。

不同色、不同质地面料相拼接。

相组合、搭配成为流行。

(7)泰拉多•斯茨(女西服套装)-男式女服,女服又一次向男服靠拢。

女性运动服促经了女服现代化的进程。

思考题:1.名词解释:克里诺莱特泰拉多•斯茨2.简述巴斯尔时期女装造型特征。

3.试以巴斯尔时期的服饰文化为依据进行设计训练。

第三节新洛可可时期的服装文化出现了化学染料、缝纫机、纸样、高级时装店。

(1)新洛可可时期的男装1.朴素、实用的英国式黑色套装仍是上衣、基莱、庞塔龙的组合,不同的是用同色质面料来制作三件套,并确立了按用途穿衣的习惯,上衣有四种:①白天的常服-夫罗克•科特,前门襟为直摆,双排扣,衣长至膝稍上,翻领部分用同色缎面。

后变成昼间的正式礼服。

又叫“普林斯•艾伯特•科特”。

②夜间正式礼服-泰尔•科特,即燕尾服,枪驳头,前片长及腰围线,后片分成两个燕尾,衣长及膝。

③白天穿的晨礼服-毛宁•科特,来自骑马服,前襟自腰部斜着向后裁下去,腰部有横切断接缝,后片一直开到腰部的开禊,开禊顶端有两粒装饰扣,衣长及膝,袖口有四粒装饰扣。

④外出便装-贝斯顿,英语称为“拉翁基•茄克”(休闲茄克),就是我国人们所称的“西服”。

腰部没有横切断接缝,稍收腰身,衣长及臀部,一般为平驳头单排口,也有双排扣,因宽松舒适在美国称为“萨克•科特”常与同料背心和长裤组合,被称作“塔翁•斯次”(town suit),也叫“比基耐斯•斯次”。

2.基莱,双排扣基莱配运动形外衣,V形领口的单排口基莱多用于夜礼服,翻领多用于白天的礼服。

华丽的刺绣被格料或条纹取代。

3.克尤罗特,仅残留于宫廷仪式或御者、听差等特殊职业制服中。

4.臀部宽松的锥形裤不再流行。

5.庞塔龙变成像现在男裤一样的筒裤,但仍比较窄,裤线还不明显,裤脚还有套在脚底的踏脚带,平常的裤长长至鞋面,侧缝上出现条状装饰。

6.衬衫领子变化明显,高度降到下颌以下,变成领尖折下来的立领或像今天衬衫的翻领(只是这种翻领可以摘下来),克拉巴特逐渐为蝴蝶结取代。

7.大衣,流行上个时期带披风的形式,一种来自阿拉伯的带兜帽的大衣“比尤鲁奴”在男女中流行,还流行有绗缝里子的大衣。

8.拉格伦•科特-插肩袖大衣,袖窿宽大的插肩式。

(2)新洛可可时期的女装所谓新洛可可,主要指这一时期的女装,。

推崇路易十六时代的华丽样式,不追求机能性,裙子膨大化,出现新的裙撑-克里诺林。

1.克里诺林的变迁①先是马尾衬做的硬衬裙,后加入几个细铁丝圈,这种加入轮骨的衬裙叫克里诺林。

②1850年底英国人发明了不用马尾衬的裙撑,这是用鲸须、鸟羽的茎骨、细铁丝或藤条做轮骨,用带子连接成的鸟笼子状的新型克里诺林,由过去的圆屋顶形变成金字塔形,前面局部没有轮骨,较平坦,后面向外扩张较大,从而质轻有弹性,更加方便。

③由于裙子越来越大,女性出来穿紧身胸衣科尔赛特和克里诺林外还要穿衬裤-多罗瓦兹(半衬裤)或庞塔龙,再加上长衬裙或短衬裙。

④1868年,裙子的膨臌状态向身后转移,像洛可可末期出现的巴斯尔样式一样,出现了波兰式罗布,接着向世纪末的第三次巴斯尔样式过渡。

2.女装各部特征①领子延续上个时代的高领口和低领口,前开禁,有一排或两排扣子,女装上使用扣子来固定衣服是从这个时代开始的,可以看出女装向男装靠拢的倾向。

②帕哥达•斯里布(宝塔袖),袖根窄小、袖口喇叭状地张开,用蕾丝或刺绣的织物一段一段接起来的特殊袖形。

③紧身胸衣科尔赛特继续使用。

④罩在外面的裙子上的装饰越来越多;横向的一段一段的襞褶装饰,多用裙子的对比色,鲜艳夺目。

后来,轮骨被取掉裙子变成了金字塔状。

60年代末,用隐蔽的带子把外侧的罩裙卷起,露出里面衬裙的波兰风样式。

外套继续流行曼特莱和披肩,还出现了各种仿男式的前开型大衣。

⑤女裤和妇女解放运动,阿拉伯宽松灯笼裤引入女装,随着妇女体育活动的展开,女装裤子逐渐被认可。

⑥流行织物以塔夫绸最为流行。

3.沃斯-擎起巴黎高级女装大旗的第一位设计师①假人形、真人模特②创造了采购、选择面料、设立创作工作室、拥有专署模特、每年举行四次作品发布会等一系列设计创作和经营紧密结合的崭新经营法。

③他是第一个向美国和英国成衣商出售作品的设计师。

思考题:1.解释名词:夫罗克•科特泰尔•科特毛宁•科特贝斯顿拉格伦•科特克里诺林2.简述洛可可时期的女装特征。

3.试以洛可可时期的服装文化为依据进行设计训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