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
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轻度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影响

察 4周 , 血 压 ≥ 1 . / 2 0 k a 则 晚 上 加 服 厄 贝 沙 坦 7 如 8 7 1 . P , 5
mg 降压 降 脂 组 在 降 压 的 基 础 上 晚 上 加 用 阿 托 伐 他 汀 钙 1 。 o mg 商 品 名 立 普 妥 , 瑞 制 药 有 限 公 司 生产 ) ( 辉 。 1 3 观 察 方 法 : 疗 期 间 监 测 血 压 、 率 、 良 反 应 。分 别 . 治 心 不 在 治 疗 前 和 治 疗 后 6个 月 , 量 颈 动 脉 I 测 MT、 糖 、 脂 、 血 血 肝 功 能 等 各 项 指 标 。① 血 压 测 量 , 静 休 息 1 n 坐 位 测 量 安 5mi,
面 之 间 的 回声 距 离 即 为 I MT) 。③ 血 脂 、 糖 、 功 能 各 项 指 血 肝
作 用 ,降脂 治 疗 可 显 著 降 低 颈 动 脉 I l 。但 联 合 降 压 降 MT ¨
脂治疗对颈动脉 I MT 的影 响 尚未 见 报 道 。本 文 观察 在 控 制 血压的同时 , 合他汀类调脂 药治疗对 颈动脉 I 联 MT 的 影 响 , 探 讨 其 对 高 血 压 患 者 颈 动脉 的血 管 重 塑 的作 用 。
广
西
医
科
大
学
学
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J OURNAL OF GU ANGXIM E CAL UNI DI VERS TY I
厄 贝 沙坦 联 合 阿托伐 他 汀钙 对轻 度 高血压 病 患者 颈 动脉 内膜一 中膜 厚 度 的影 响
吴显 儒 陈 斌△ 朱 付华
北流
刘卫 强
570 ) 3 4 0
( 西 北 流 市 人 民医 院 广
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

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摘要】目的评价中等剂量阿托伐他汀短期治疗对高血压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和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CIMT≥0.8 mm的高血压患者分成阿托伐他汀组(n=32人)与对照组(n=30人),阿托伐他汀组口服阿托伐他汀钙20 mg/d,3个月,彩超观察治疗前后变化。
结果治疗后肱动脉血管腔径和流速较治疗前改善57.45%和79.75%(P <0.05),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减轻9.18%(P<0.05)和8.43%;同时降低血总胆固醇(TC)17.73%、LPA 9.2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21.38%、C 反应蛋白(CRP)18. 68%(P<0.05)。
减轻高血压伴高血脂和CIMT>0.9 mm患者的CTMT。
结论阿托伐他汀钙可能通过降脂、改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等作用来延缓或逆转颈动脉粥样硬化,对有高血压伴高血脂和CIMT>0.9 mm者尤为适宜。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彩色超声;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血管内皮功能1994年北欧辛伐他汀生存研究(4S)等临床试验证明了他汀类药物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1~3〕。
阿托伐他汀钙作为新一代他汀类药物,具有较好的“费用 疗效”。
高血压患者多继发颈动脉粥样斑块,其超声波检出率达85.45%〔4〕,斑块多在颈动脉膨大分叉处前壁多见〔5〕。
本研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中等剂量阿托伐他汀钙对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0.8 mm的高血压患者短期治疗的作用,旨在验证性评价阿托伐他汀钙对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高血压患者的临床价值。
1 材料与方法1.1 设备及药品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型号:VIVID 7,探头:5.6 MHz。
阿托伐他汀钙片,北京红惠生物制药股份有关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I9990258。
1.2 研究对象选择门诊2005年12月至2007年2月高血压患者中,CIMT测定≥0.8 m m者62例,年龄45~75(平均60.46±13.53)岁,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32例,对照组30例。
中等剂量阿托伐他汀短期治疗对高血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

中等剂量阿托伐他汀短期治疗对高血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
王东滨
【期刊名称】《山西医药杂志》
【年(卷),期】2017(046)006
【摘要】动脉硬化是动脉的一种非炎症性病变,是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狭小的退行性和增生性病变的总称,常见的有动脉粥样硬化、动脉中层钙化、小动脉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是动脉硬化中常见的类型,为心肌梗死和脑梗死的主要病因。
【总页数】3页(P672-674)
【作者】王东滨
【作者单位】066100 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医院功能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J], 陈洁;赵蓉;谢延;马锦济;向莹君
2.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 [J], 何坪;殷跃辉;娆学娅
3.高血压患者脉压与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关系的研究 [J], 孙妍;王国干;关键;朱俊
4.硝苯地平控释片与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血管内皮功能
的影响 [J], 黄桂琴
5.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 [J], 徐星娥;金龙;楼蓉;黄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阿托伐他汀联合降压药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斑块的影响

阿托伐他汀联合降压药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斑块的影响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降压药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斑块的影响。
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3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原發性高血压伴IMT≥0.9 mm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所有患者均予以降压方案对症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周期为18个月,所有患者于治疗前后以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IMT和斑块的变化,并检查治疗前后血脂的变化。
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C、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G、HDL-C水平变化不明显,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患者IMT、斑块长径及厚度均较治疗前略有减小,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IMT、斑块长径及厚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小,且均小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降压药能降低高血压患者血脂,稳定斑块并使其退缩,降低IMT厚度,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有益于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頸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的增厚及斑块的形成预示着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是高血压常见的并发疾病,两者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且可伴有心、肾等器质性或功能性损伤[1-2]。
选择合适药物降低IMT及防治斑块的发展对心血管疾病有重要意义。
文献[3]提出,血脂代谢异常与动脉斑块形成及IMT关系密切,而阿托伐他汀是常用的调脂类药物,可能通过调脂作用抑制动脉斑块形成和IMT增加,但其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尚需进一步验证。
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影响

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影响张晓红;何平;王科程;张厚高【期刊名称】《解放军医药杂志》【年(卷),期】2018(30()09)【摘要】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7月就诊的202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101例。
常规组给予常规降压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血脂和凝血相关指标、颈动脉IMT和斑块积分。
结果治疗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IMT和斑块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IMT和斑块积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
治疗后,研究组纤维蛋白原、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和常规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高于治疗前和常规组(P〈0.05)。
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可有效改善患者颈动脉IMT,且具有逆转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总页数】4页(P77-79)【作者】张晓红;何平;王科程;张厚高【作者单位】汉中三二0一医院心血管内一科,陕西汉中721000;汉中三二0一医院心血管内一科,陕西汉中721000;汉中三二0一医院心血管内一科,陕西汉中721000;汉中三二0一医院心血管内一科,陕西汉中72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4.1【相关文献】1.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影响 [J], 张晓红;何平;王科程;张厚高2.阿托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影响 [J], 安景3.非洛地平缓释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患者对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J], 张兰娜4.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脂、血管内皮功能及动态血压水平的影响 [J], 宋晓燕;张毅;雷小宝;费利霞;王丽萍5.阿托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细胞微粒和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影响 [J], 马鸿伟;任卫东;张斌;王俊明;刘宏强;胡利梅;谷君;张秋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阿托伐他汀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中层厚度影响的临床观察

临床研究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 2008年7月第5卷第7期 W orld Hea lth D igestM edical Peri odical 阿托伐他汀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中层厚度影响的临床观察■莫丽亚(苏州市立医院本部老年心血管科 212000)【摘要】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中层厚度的影响。
方法将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的老年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均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初始剂量20m g/d,根据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达标情况(LD L-C<216mmol/L)增量,最大剂量40mg/d。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做颈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测定颈动脉粥中层厚度。
结果2组患者用药后血压均较用药前明显下降,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L DL-C明显下降(P<0101)。
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能明显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中层厚度。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内膜;巨噬细胞【中图分类号】R972+14 【文献标识码】A颈动脉中层增厚(I M T)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与血脂异常密切相关。
数项研究显示,通过强化他汀治疗可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退缩或延缓其发展[1]。
本研究旨在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中层厚度的影响。
1 临床资料111 一般资料 选择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20例,均为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符合WH O高血压诊断标准,其中男52例,女68例;年龄65~83岁。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血压、血脂水平、颈动脉中层厚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05)。
1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抗高血压药物,包括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B受体阻滞剂等单药或联合用药,使患者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
治疗组在常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调脂药物阿托伐他汀。
叶酸联合阿托伐他汀对H型高血压患者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

叶酸联合阿托伐他汀对H型高血压患者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白艳【摘要】目的:研究叶酸联合阿托伐他汀对 H 型高血压患者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44例H型高血压患者,所有患者在近1个月内未服用降压药,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叶酸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随访6个月,对患者Hcy 水平、双侧颈总动脉 IMT 进行测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138.71±6.93mmHg vs 141.77±10.24mmHg)和舒张压(90.82±7.12mmHg vs 94.72±6.55mmHg)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在Hcy水平(9.82±3.11μmoL/L vs12.32±3.18μmoL/L )和IMT(1.14±0.11mm vs 1.29±0.15mm)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叶酸联合阿托伐他汀对于降低H型高血压患者Hcy水平、降低颈总动脉IMT的厚度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folic acid combined with atorvastatin on carotid artery inti-ma-media thickness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Methods: A total of 144 H-type hypertensive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6 to July 2017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All patients underwent no antihypertensive drugs in the recent 1 month an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Group folic acid combined with atorvastatin treatment,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torvastatin, 6 months follow-up, Hcy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bilateral carotid artery IMT were measur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138.71±6.93mmHg vs 141.77±10.24mmHg) and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90.82±7.12mmHg vs 94.72±6.55mmHg)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at the level of Hcy ( 9.82±3.11umol/L vs12.32±3.18umol/L) and IMT (1.14±0. 11mm vs 1.29±0.15mm)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Folic acid combined with atorvastatin has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icacy in re-ducing Hcy level and decreasing IMT thickness of common carotid artery in patients with H type hypertension,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期刊名称】《河北医学》【年(卷),期】2018(024)006【总页数】4页(P955-958)【关键词】叶酸;阿托伐他汀;H型高血压;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作者】白艳【作者单位】河北省承德市中医院,河北承德 067000【正文语种】中文目前,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的发病率不断升高。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张西亭【摘要】目的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阿托伐他汀联合用于高血压患者时对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影响.方法 92例高血压合并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6)与对照组(n=46),观察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对比2组患者血压、颈动脉IMT及血管内皮功能.结果治疗后2组SBP、DBP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颈动脉IMT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无显著变化(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IMT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DM)经治疗均显著增高(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阿托伐他汀联合应用可有效控制血压,延缓IMT的增厚,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对于减少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年(卷),期】2014(018)019【总页数】4页(P20-22,37)【关键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高血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作者】张西亭【作者单位】山东省聊城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山东聊城,25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4.1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以及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加,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发病率呈现出明显上升趋势。
高血压是最为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同时也是除肿瘤之外对人类健康危害最大的疾病,目前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1]。
关于该病的治疗,其目标并不仅仅是降低血压,更重要的是减少因高血压造成的多种靶器官损害,进而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2]。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能够特异性反映动脉硬化的程度,对心血管不良事件具有重要的独立预测价值[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 ] 吴佩芬 . 钙离子拮抗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合理应用[ J ]
.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 2 0 0 8 , 1 6 ( 3 ) : 2 6 .
阿托 伐 他 汀对 高血 压 患 者 颈 动 脉 内膜 中层 厚 度 的 影 响
郭玉雪 ‘ , 胡英允 ( 1 . 河南省新 乡市新华医院 , 河南 新乡 4 5 3 0 0 0 ; 2 .河南省新乡市第二人 民医院, 河南 新乡 4 5 3 0 0 2 )
测量颈动脉 、 颈 内动脉及其分叉部 , 取最厚处记 录为颈动脉 内
膜 中层厚度 。
硬化并发 症患者 、 正在应用 他汀类 药物患者 、 肝、 肾功能不全
患者。 1 . 2 方法
1 . 3 统计学方法 : 数据用均数 ±标准差 ( i± 表示, 组 问 比
较用 f 检验 , P<0 . 0 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 2 治疗前后血脂及 I b l T比较 ( 孑±s )
注: 与常规组比较 , ①P< 0 . 0 5 , ②P> O . 0 5
・
71 8 4・
吉林医学 2 0 1 3 年1 2月第 3 3 卷箍 翅
1 检验结果 : 治疗后治疗组 T C 、 L D L—C明显降低 , 差异有
[ 摘
要] 目的: 观察 阿托伐 他汀对高血压动脉粥样 硬化 患者颈动脉 内膜 中层厚 度 ( I M T ) 的影响 。方 法 : 将I M T >0  ̄ . 9 r 砌
的高血压患者 9 8例随机分为常规组 ( 降压治疗 ) 和治疗组 ( 降压治疗加阿托伐他汀 ) 各4 9例 , 对 比治疗前后血脂水 平及 颈动脉 内
1 . 1 治疗 方法 : 两组患者 均给 予生活 方式干预 指导 、 控制 危 险因素 、 降压等常规 治疗 。治疗 组在 此基础上 加阿托 伐他
汀每晚餐 时 2 0 m g 1 2 1 服, 连续 l 2 个 月。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各项及 I MT比较结果 : 详见表 2 。
吉挞医学 2 0 1 3年 1 2月第 3 3卷第 3 4期
・
71 8 3・
4 参考文献
[ 4 ] 黄旭梅 , 戴 海岳 , 林
苗. 国产厄 贝沙坦治 疗伴微 量 白
[ 1 ] 张 宇静 . 替米沙坦对 高血压合 并糖尿病患 者的降压 作 用[ J ] .中国医药导报 , 2 0 0 7 , 4 ( 6 ) : 4 3 . [ 2 ] 张会霞 . 联 合用药治疗 2型糖尿病合 并高血压 的 临床 观察 [ J ] . 基层 医学论坛 , 2 0 1 1 , 1 5 ( 1 1 ) : 3 9 9 .
蛋 白尿的高血压病合并 2型糖 尿病 患者 的效果 观察 [ J ] . 心
脑血管病防治 , 2 0 1 0 , 2 3 ( 2 ) : 6 1 2 .
[ 5 ] 刘建 华 . 厄 贝沙坦治疗高血压合 并糖 尿病患者 6 o 例 疗 效分析[ J ] .吉林 医学 , 2 0 1 1 , 2 4 ( 1 1 ) : 8 9 . [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5 — 1 9 编校 : 王丽娜 ]
液检测肝 、 肾功 能、 血 总胆 固醇 ( T C) 、 低 密度脂 蛋 白胆 固醇
1 . 1 一般资料 : 选择我院 2 0 1 0年 1 月 一2 0 1 1 年1 2月期 间 门
诊就诊高 血压患者 , 经 颈动脉彩 色多普勒超声检 查 , 测定 I MT
( L D L—c ) 、 高密度脂蛋 白胆 固醇 ( H D L—c) 。② 治疗前及治 疗后 1 2个 月均 于本院 由同一位专 业超声 医师做 颈动脉多普
勒超声测颈动脉内膜 中层厚 度 ( I MT ) , 从长 轴和 短轴各 切面
≥0 . 9 n a m的患者 9 8例 , 随机分 为 常规组 和治疗 组各 4 9例 。 两组年龄 、 性别 、 血压 、 吸烟等 情 况差 异 无统 计学 意 义 ( P>
0 . 0 5 ) , 具有可 比性。见表 1 。排除标 准 : 糖尿病 患者 、 有动 脉
膜 中层厚度。结果 : 治疗组 I M T 、 血总胆固醇( T C ) 、 低 密度 脂蛋 白胆 固醇 ( L D L—C) 较 治疗 前 明显 降低 , 差 异有 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 H D L—c略升高 , 但 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 ( P> O . o 5 ) 。结论 : 阿托伐他汀能降低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 白胆 固醇 , 降低颈 动脉 内膜中层 厚度 , 延缓或逆转颈动脉粥样硬化 。
[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 高血压 颈动脉粥样硬化 ; 颈动脉内膜 中层厚度
根据 2 0 0 2年 调查 数 据 , 我国 1 8岁 以上 高 血压 患 病 率 1 8 . 8 % , 按2 0 0 6年我 国人 I : 1 的数 量与结 构 , 估 算 目前 我国 约有 2亿 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是 引起 动脉 粥样 硬化 的主要危 险因素之一 , 动脉硬化又是大多数缺血性血管病 的罪魁祸首 , 因此 , 治疗动脉硬化对预防缺血 性血化作 用H J 。多个 研究证 明
, 阿
统计学 意义 ( P< 0 . 0 5 ) , H D L — C虽有所增 高 , 但差异 无统计
学意义( P>0 . 0 5 ) ; 常规组治疗前后 T C 、 L D L—C、 H D L—c变 化无统计学 意义。 2 。 2 超声结果 : 治疗后治疗组 I M T降低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旨在观察阿托伐他 汀对动脉硬化患者的疗效 , 现报告如下。
1 资 料 与 方 法
注: 两 组 间 各项 比较 , P> O . 0 5 ; I m m Hg =0 . 1 3 3 3 k P a
表 1 两组一般资料 比较
1 . 2 . 2 观察方法 : ①治 疗前及治 疗后 1 2个 月分别 采静脉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