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龄变化对肉鸡肉骨粉代谢能的影响

合集下载

家禽肌肉生长速度与肉质关系

家禽肌肉生长速度与肉质关系

家禽肌肉生长速度与肉质关系过快的生长速度可能导致肌肉形态学的改变、较粗的纤维直径和糖酵解纤维(白肌纤维)的增多以及较低的蛋白质水解潜能,而这些特点会引起较快的尸僵形成速率、肌肉颜色苍白、系水力下降、嫩度下降、不适于深加工。

现代育种理论在家禽育种中的应用一方面使其生长速度得以提高,但伴随着生长速度的不断提高,肉质变得粗老,风味变差,而腹脂沉积增多,降低了消费者对肉质的满意程度。

本文将对与生长速度变化有关的肌纤维数量、大小、生化特征及其与肉质内在关系作一综述。

1.肌纤维的数量通常情况下,肌纤维的数量与整个生长期的变化有关。

快生长系与慢生长系的肌纤维相比数量较多,在同一品系内,肌纤维的数量与日增重和肉料比呈正相关(Sticland 1995),随着日龄的增加,肌纤维密度逐渐降低,肌纤维的直径逐渐变大(谭丽勤2000);但James的研究表明,鸡在出壳后肌纤维不再增加,肌纤维密度与品种有关,重型鸡高于轻型鸡;陈国宏等(ce="Times New Roman">1998)也指出,鸡一出壳,至少是在4周龄以后,肌肉组织中肌纤维数量基本固定,后天因素如年龄的增长、营养的好坏、运动量的增加只能影响肌纤维直径,从而影响肌肉组织的生长。

肌纤维横截面积随日龄的增加而增加,肉禽比蛋禽的肌纤维粗,生长速度快的比生长速度慢的粗,这与巨型纤维的数量增加有关,巨型纤维的横截面积是普通纤维的3~5倍;另外,当生长速度加快时,鸡体自身的代谢加强,于是体内需要较多的能量参与代谢,因此肌纤维间存在大量的线粒体、肌糖原来满足这一需要(陈国宏等)。

伴随生长速度和肌纤维直径的增大,会导致大腿无力、水肿、胸肌疾病和一些其他部位的肌病。

肌纤维横截面积的增加主要是肌内膜和肌束膜结缔组织的生长(Swatland 1996)。

生长速度提高使肌肉组织生长超出其支撑系统的极限,导致对肌肉组织的伤害,肉质下降(WilsonI 1990),肌纤维密度和肌纤维直径与肉品嫩度及风味有很重要的相关:即纤维越细,密度越大,肉质越细嫩、风味越好;局部肌病的外观表现象局部缺血一样,这是由于动脉阻塞引起,实际上,毛细血管密度和毛细血管与肌纤维的比例会由于与结缔组织增长而导致的坏死区的出现而减少。

日龄对雏鸡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日龄对雏鸡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率 随着 雏 鸡 日龄 的增 加 而提 高 ; 出雏 后 即刻 , 萄糖 葡

酪蛋 白 日粮 的 ME n和 A A消 化率 很 多 ,因此 ,葡
萄糖 一酪 蛋 白对 日龄 很 小 的雏 鸡 有益 的作用 。
( 张树金 编 译 自 P u.c. 0 2 8 : 0 o 1si 2 0 , 14 0~4 ) , 0
率都 随 日龄增 加 而提 高 。 断线 回归 方程 分 析预 测 ,4 1 日龄 时 ME n有一 个最 高 值 , 0 日龄 时 A 1 A消 化 率 有

个 最 高 值 。如 , 0~1 4日龄 , n从 2 7 c l k ME 9 0K a/ g
D 提 高 到 3 3 c l k M, 氨 酸 消化 率从 7 % M 4 0K a/ gD 赖 8 提 高 到 8 % 。 验 2 评 价玉 米 一淀粉 一结 晶 A 葡 9 试 , A、
( 闫兴 才 编译 自 日《 鸡 研 究》 1 9 , ,2~6 ) ,9 9 2 6 3
商 品 肉用 雏 鸡 的 试验 结 果 表 明 ,随着 日龄 的增 加 ,
ME n和 A A消化 率 显著 提 高 ( < . 5 。表 明 , P 00 ) 玉米

S M 和 玉 米 一堪 诺 拉 饼 粉 日粮 ME B n和 A 消 化 A
1 5 1 g。
和~ 日龄 、 2 3~4
日龄 、 日龄 、4 日龄 和 2 7 1 1日龄 , 集试 验 鸡 的排 泄 收
在试 验 2中 ,根 据 肉仔 鸡 发 育分 设 了 3个 区 。 即 :从试 验 开 始 到试 验 结束 一 直 使用 马铃 薯浆 饲 料 区 , 中分 别 在 2 、 5 4 日龄 , 中再 分 两 区开 始 其 2 3 、2 从 使 用 颗粒 料 到 试验 结 束 ,使 用 的颗 粒料 均 为 高能 量

肉鸡的饲养关键技术是什么

肉鸡的饲养关键技术是什么

肉鸡的饲养关键技术是什么所谓肉鸡饲养后期是指5-8周龄段,此期又称育肥期。

加快肉鸡的后期育肥速度,对显著提高饲养肉鸡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肉鸡的饲养关键技术,一起来看看。

肉鸡的饲养关键技术1.提高肉鸡7日龄体重研究发现,鸡7日龄体重每相差1g,会导致肉鸡出栏体重相差6.7g。

在良好的饲养条件下,现代肉鸡饲养到7日龄,其体重可以达到1日龄体重的4.5倍(180~210g)。

优秀的肉鸡7日龄体重意味着肉鸡在育雏阶段生长发育良好,也预示着未来会有较高的成活率、饲料转化率和均匀度。

为了提高肉鸡的7日龄体重,要求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尽早给雏鸡开食雏鸡出壳后,尽早给雏鸡开食有利于刺激雏鸡消化道发育和培育雏鸡产生好的食欲。

近期美国科宝公司的肉鸡饲养专家针对相同来源的孵化后7小时的雏鸡进行开食时间的实验,设立接鸡后立即开食、接鸡后12小时开食和接鸡后24小时开食3个实验组。

测量这3个实验组1~5日龄雏鸡体重和雏鸡肠道重量。

(2)育雏前3天,铺设垫纸,增大采食面积在实际肉鸡饲养工作中发现,如果在育雏第1周按照育雏饲养设备的说明书来配备育雏开食盘,将很难保证雏鸡同时开食,雏鸡开食6小时后的嗉囊饱食度低,7日龄雏鸡的均匀度也明显偏低。

这就要求我们在育雏前3天,除每80~1 00只雏鸡使用一个料盘喂料外,还要在料线下方或水线的两侧铺设垫纸。

垫纸面积占饲养面积的1/3~1/2,撒大约每只雏鸡60~65g的料量到垫纸上让雏鸡自由采食。

这种方法能极大地增加采食面积,减少雏鸡之间的竞争压力,让雏鸡尽可能地同时吃料和多吃料,对提高雏鸡的7日龄体重和均匀度有非常好的帮助。

(3)饮水管理水是肉鸡生长发育的重要物质。

在肉鸡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水的管理十分重要。

在育雏第一周,如果饮水管理不当,很容易导致肉鸡死淘率增加、均匀度差和生产性能不理想。

为了确保雏鸡从1日龄就能喝到水,并且保证雏鸡在:3m范围内就能找到水源。

日粮代谢能水平对6~10周龄白羽肉杂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日粮代谢能水平对6~10周龄白羽肉杂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日粮代谢能水平对6~10周龄白羽肉杂鸡生长性能的影响作者:贺军来源:《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16年第01期摘要:本次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代谢能水平对6~10周龄白羽肉杂鸡平均日采食量有极显著影响(P关键词:代谢能水平;白羽肉杂鸡;生长性能;影响中图分类号:S8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769(2016)01-0061-03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动物处理选用540羽36日龄体重一致(870 g±10 g)、健康的白肉杂公雏(父本为艾维茵父母代肉种鸡,母本为海兰褐商品代蛋鸡),将其分成3组(即试验设计中的一因素三水平),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含60羽白肉杂公雏。

试验鸡在喂料前称重,以后每7 d早晨喂料前称重,按试验分期计算每组平均日增重。

每周计算喂料量,按试验分期计算每组耗料量。

试验期间记录死亡和淘汰数。

试验鸡饲养在蛋鸡笼中。

1.2 试验日粮(表1)1.3 饲养管理试验鸡采用三层立体笼养方式,每组分上、中、下三层,试验前2周10羽/笼;后3周3羽/笼,在蛋鸡舍饲养。

按表1所示的营养水平和日粮配方配料,均采用粉料。

试验期内每天喂料4次,定时饲喂,自由采食,全期供应充足清洁饮水,自然光照,自然通风。

按常规饲养管理方法(保温、喂料、卫生)及免疫接种程序。

饲喂过程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在饮水中添加适当的药物进行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1.4 饲养试验测定1.4.1 测定指标日增重、日采食量、料重比。

1.4.2 测定方法日增重(g/d) = 各组统计期内总增重÷每期总天数÷各组饲养数平均日耗料量(g) = 统计期内耗料量÷每期总天数÷各组饲养数料重比 = 各组累计总耗料量÷(各组鸡期末体重-初始重)1.5 试验时间及地点试验于2015年3月10日至4月14日在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种鸡场(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黄羊镇)进行。

1.6 数据处理数据采用EXCEL和SPSS软件包分析处理。

家禽营养代谢病的日粮调控

家禽营养代谢病的日粮调控

家禽营养代谢病的日粮调控1、家禽营养代谢病及日粮调控家禽营养代谢病是由于家禽饲料缺乏营养成分,营养代谢紊乱造成的一类慢性传染病。

由于家禽受到一定程度的遗传影响,因此,有时会呈现出一些特定的营养代谢障碍。

然而,营养紊乱也可以由外界环境影响引起,因此,正确的日粮调控对于预防家禽营养代谢病是十分重要的。

1.1家禽营养代谢病的症状家禽营养代谢病会表现出一些明显的临床症状,如发泡、消瘦、腹泻、贫血,活动力减退、食欲不振、蛋未成熟、形态脱落等。

凭借口试、血液检查及X射线等方法可以诊断出伴随疾病的其他颤抖。

1.2日粮调控对家禽营养代谢病的预防正确的日粮调控是家禽营养代谢病的预防的重要手段,它可以增强家禽的抗病能力、增加家禽的生长促进和产蛋能力。

第一要素,充足的营养和水分,充足的水分可以促进家禽体内营养物质的有效利用,以及维持家禽的正常消化功能。

第二,选择合适的饲料,增加营养丰富的原料的比例和补充营养。

第三,保证家禽日粮的质量、数量和结构的均衡,控制家禽摄入的营养物质,以预防家禽营养代谢病的发生。

此外,家禽营养代谢病也可以通过控制家禽环境以及蛋品质等方式得到有效控制。

2、家禽营养代谢病的预防家禽营养代谢病是由营养紊乱引起的,预防营养代谢病需要从家禽的饲养、食物捕捉以及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发动,以达到养殖高效、家禽健康的目的。

2.1控制家禽环境控制家禽环境及养殖环境的湿润度是预防家禽营养代谢病的重要因素。

保证环境温度和湿度的恒定,可以增强家禽的抗病能力。

同时,养殖者也要尽量避免家禽接触病毒,减少家禽感染病原体和病毒的危害。

2.2狗粮补充营养正确的日粮调控可以为家禽提供必要的营养,以确保家禽对病原体的抵抗能力。

家禽摄取的营养必须合理,偏向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以补充必要的营养,使家禽抵抗病原体的能力增强。

有时,家禽日粮还需要增加某些营养素,如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等,以改善和调节家禽的代谢平衡,使它们免受病原体的侵害。

正确的日粮调控对于预防家禽营养代谢病十分重要,从多方面确保家禽营养充足,从而增强家禽抗病能力,防止家禽营养代谢病的发生。

颗粒料与粉料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颗粒料与粉料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r : 死 症 , 水 症 等 ) 死 淘 率 也 大 如 猝 腹 ,
试 验 全 期 为 自 由 采 食 和 自 由 饮
才。 (
粒料 组 鸡 的平 均 体 重 明 显 大 于 同期 粉
料组 。
大 上 升 。 比较 而言 , 料 组 肉 鸡 前 期 相 粉
13 饲 养 管 理 . 试验鸡 采用厚垫 料地面平 养法 。 刚 进 雏 时 , 内温 度 保 持 在 3 ℃从 第 舍 2 二周起温 度每周下降 3 ℃左 右 ,直 到 温 度 降 到 2 %左 右 , 期 实 行 自然 温 2 后
维普资讯

16 ‘ 营 养 与 饲 料
度 。 光 照 在 第 一 周 采 用 2 续 光 4h连
颗粒 料 与粉 料 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芮开 长 ( 徽 白湖 养 殖 有 限 责 任 公 司 , 安 安徽 庐 江 2 10 ) 3 5 8
照 ,到 第 二 周 每 天 黑 暗 2h 2周 后 光 ,
肄 终 , 料 的经 济 效 益 反 而 高 于 颗 最 粉
粒 料 、为对 比 同能 同蛋 的 颗 粒 料 与 粉 f 对 肉鸡 生 长 与 性 能 影 响 的 差 异 , : } 设
计此 时 比试 验 ,比 较 同能 同 蛋 的普 瑞
纳颗 粒料与粉 料对 A 肉鸡 体重 、 A 料
表 1 试 验 用 料 的 主 要 营 养 指 标
重 比 、 淘率 等 指 标 的 影 响 。 死
1 材 料 与方 法
由上 表数 据 可 见第 一 周 到第 四周
增重慢 , 谢病 发率低 , 低 死亡率 , 代 降
而列 后 期 补 偿 生 长 显 著 ,减 小 生 长 差

代谢能和可消化赖氨酸水平对1~21日龄肉仔鸡生长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代谢能和可消化赖氨酸水平对1~21日龄肉仔鸡生长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代谢能和可消化赖氨酸水平对1~21日龄肉仔鸡生长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刘珊珊;杨桂芹;宁志利;刘国华;郑爱娟【摘要】为研究氨基酸平衡饲粮的代谢能(ME)、可消化赖氨酸水平(DLys)及其互作效应对1~21日龄肉仔鸡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2×3因子设计,设低、高ME水平分别为12.13MJ·kg-1、12.76 MJ·kg-1,DLys设低、中、高三个水平,分别为1.03%,1.13%及1.23%,依据理想氨基酸平衡模式配制6种试验饲粮.选取360只1日龄、平均体重43.69g的AA+肉仔鸡,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进行21d的饲养试验.饲养试验末期采集血液样品测定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低ME高DLys组有最高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高ME高DLys组肉仔鸡料重比(1.48)最低,饲粮ME和DLys水平对肉仔鸡平均日增重存在极显著的互作效应(p<0.01);饲粮ME水平对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甘油三酯及尿素氮含量有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影响,饲粮ME和DLys水平对血清谷草转氨酶存在极显著的互作效应(p<0.01).综合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结果表明,对1~21日龄肉仔鸡,适宜ME和DLys水平分别为12.13 MJ·kg-1和1.23%(ME/DLys=0.986MJ·g-1).高ME高DLys组(ME/DLys =1.032MJ·g-1)更利于肉仔鸡代谢平衡,减少血清甘油三酯和尿素氮含量,提高血清谷丙转氨酶的活性.【期刊名称】《沈阳农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4(045)004【总页数】6页(P430-435)【关键词】代谢能;可消化赖氨酸;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肉仔鸡【作者】刘珊珊;杨桂芹;宁志利;刘国华;郑爱娟【作者单位】沈阳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沈阳110161;沈阳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沈阳110161;沈阳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沈阳110161;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北京10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31.5代谢能(metabolizable energy,ME)和蛋白质(crude protein,CP)是影响肉仔鸡生长的两个重要营养成分。

日粮中钙、磷水平对1~3周龄肉鸡骨骼生长的影响

日粮中钙、磷水平对1~3周龄肉鸡骨骼生长的影响
与 日粮 钙 、 水 平 关 系 模 型 为 : =1 . 8 磷 y 3 3 4+2 . 7 X +5 . 3 X2—7 7 7 28 3 327 . 4 X 一1 . 0 X 4 55 一3 . 7 X2 , 700 2
Y = 一1 9 4 2+2 1 2 0 1 4 . 9 X2—1 6 0 1 2 . 0 Xl 2 0.6 2 . 7 +3 9 6 0 0 . 6 X1 +5 2 8 X2—3 2 1 3 2 , 中 y 2 .4 2其 1为 胫 骨 灰 分 , 2 y
日粮 中钙 、 水 平 对 1 磷 ~3周 龄 肉鸡 骨 骼 生 长 的 影 响
王晋 晋 王 金 荣 付 佐 龙 娄 鹏 任 皓
( 南 工 业 大 学生 物 工 程 学 院 , 州 4 0 0 ) 河 郑 5 0 1 摘 要 : 试 验 旨在研 究 E粮 中不 同钙 、 水 平 对 1 3 龄 肉 鸡 骨 骼 生 长 的 影 响 。采 用 5 因子 完 全 随机 试 本 l 磷 - 周 4两 X
验 设 计 , 8 0只 1E龄 白羽 肉 鸡 随机 分 成 2 个 处 理 , 将 0 t 0 每个 处 理 4个 重 复 , 重 复 饲 养 1 每 0只 鸡 。 日粮 设 5个 钙 水
平 ( . % 、. 0 6 0 8% 、 . % 、 . 1 0 1 2%和 1 5 . %), 4个非 植 酸 磷 水 平 ( . 5% 、 . 5 、 . 5 和 0 6 % ) 共 构 成 2 O3 04% 05 % .5 , O个 处 理
都会 造成两 者 的代 谢 障碍 而 引起 疾病 。 目前对 商 品 肉鸡 生长 的钙 、 需要 量 的研 究 大 多数 是 根 据生 产 磷
性 能来 确 定 , 分 研 究 是 应 用 胫 骨 灰 分 含 量 来 衡 部 量_ 。Dh n u等口 研 究 以 胫 骨 灰 分 为 衡 量 指 标 1 ] a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宏基因组学揭示棕榈仁粕饲粮对肉仔鸡盲肠微生物的调节作用
黎宇译
王文策校
摘要:棕榈仁粕(PKE )作为能量饲料来源在肉鸡饲粮中的应用主要受到其高纤维含量的限制。

虽然酶处理可以减少纤维含量并提高PKE 的营养价值,但这种明显的改善并未反映在PKE 饲粮饲喂的禽类的生长方面。

由于鸡的盲肠具有最丰富的菌群,因此我们假设任何饲粮组成的变化引起的肠道环境的改变都应该通过盲肠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活动来反映。

盲肠微生物群的组成与宿主从饲粮中获得能量并沉积进而提高饲料转化率的效率之间存在相关性。

目前,
对用PKE 饲粮喂养的肉鸡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变化知之甚少。

因此,本研究旨在评估饲喂不同形式的PKE 的效果;即未处理的PKE (UPKE ),酶解PKE (EPKE )和从PKE (OligoPKE )中提取的寡糖,在14日龄和第28日龄对肉鸡的盲肠微生物群进行16S rRNA 测序方法。

结果表明,肉鸡盲肠菌群在14天和28天有明显的时间变化。

与EPKE 组相比,两个日龄中UPKE 中已知与营养摄取和吸收有关的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均较高。

此外,OligoPKE 的补充增加了乳酸杆菌在第14天和第28天的相对丰度(<0.05),表明其作为益生元可促进肠道内固有乳杆菌的生长。

结果表明,通过日粮处理显著调节了盲肠微生物群,并且用EPKE 喂养的肉鸡的厚壁菌门相对丰度较低,这可能是饲喂较高代谢能(ME )含量的EPKE 的肉鸡生长性能没有改善的原因。

关键词:棕榈仁粕;肉鸡;盲肠微生物菌群资源来源:Poultry Science ,20180:1–13
日龄变化对肉鸡肉骨粉
代谢能的影响
申佳佳译朱勇文校
饲粮钙粒径对肉种母鸡血浆、代谢物及尿钙和磷的影响
广东饲料第27卷第10期2018年10月国外科技
摘要:为了验证孵化后肉仔鸡0-21日龄变化对肉骨粉(MBM )代谢能值是否有影响,试验采用3×4(3种饲粮×4个日龄段)二因子完全随机设计,分别设置3组试验饲粮处理(0g,40g,80g MBM/kg )和4个日龄段(出雏后0-7,6-11,10-16,16-21天),684只Ross 304只公肉仔鸡,随机分成12个处理组,
每个处理6个重复。

雏鸡出雏后,将其平均安排到12个处理组中,统一预饲同一标准日粮,到它们分别从第0,6,10,15天更换试验饲粮;
且保证0-7,6-11,10-16,16-21天的每重复笼肉仔鸡只数分别是12,10,8,8只。

各处理组于各日龄阶段后3天收集排泄物,并于最后1天采集它们的回肠食糜。

结果证实,孵化后肉仔鸡肉骨粉(MBM )使用水平与日龄之间无互作效应;随着饲粮MBM 水平和日申佳佳译朱勇文校
摘要:本试验采用非结肠和结肠荷术2种方法研究2种不同石粉粒径(185m 、3490
m )对肉种母鸡钙磷代谢
的影响,测定其产卵周期24h 内血磷、血钙含量及尿磷、尿钙排泄变化,试验期6周。

试验采用30周龄150只肉种母鸡和6只荷术肉种母鸡随机分为2组,分别饲喂添加小、大粒度石粉源的配合饲粮,
并添加2%不溶酸灰分作为外源性指示剂。

采用等离子体方法分析排泄物和尿液样本中总P 和Ca 含量变化。

结果发现,大粒度石粉非荷术肉种鸡胫骨灰分(<0.0001)和卵比重显著增加(=0.0382),但尿P 排泄有减少趋势(=0.1585);2种粒度大小石粉对荷术肉种鸡尿总P 和Ca 含量(18%、9%)无影响。

小粒径和大粒径石粉组均在排卵后18~20h 和20~24h 时血浆磷和钙均达到峰值,在排卵后11~20h 尿P 的排泄量出现峰值,排卵后0~11h 尿Ca 出现峰值。

表明,钙粒径大小(较小或较大)对Ca 和P 的总排尿量无影响,
但对Ca 和P 的排泄时间有影响。

关键词:结肠荷术;尿磷;尿钙;肉种鸡资料来源:2018Poult.Sci.doi:10.3382/ps/pey043
龄的增加,日增重(<0.001)线性增加,料重比线性降低。


过回归分析,确定了MBM 的回肠末端消化能(IDE)、代谢能(ME )和氮校正代谢能(MEn ),随着MBM 饲喂水平和日龄增加,IDE 、表观代谢能(AME)和AMEn 均线性增加。

0-7,6-11,10-16,16-21日龄段IDE 分别为2.852,2.962,2.927和2.959kcal/g DM ,ME 值分别为2.909,3.125,3.083和3.075kcal/g DM ,MEn 值分别为2.687,2.887,2.839,2.845kcal/g DM 。

结果表明,MBM 的能值随着日龄增长而增加,且在生长前期前3周内,肉仔鸡饲粮配方不应统一使用MBM 能值,应当更加细分各个阶段的能值差异性。

关键词:日龄;肉鸡;消化能;肉骨粉;代谢能资料来源:2018Poult.Scidoi:10.3382/ps/pey100
4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