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 件 尺寸 检 测 记 录 表

合集下载

2-VDA6.3检查表P1-P7

2-VDA6.3检查表P1-P7

过程规范
-设备、工具、检测检验设备适用性
-加工和检验设施的布局
-搬运、包装、仓储和标识
审核发现
评分
VDA6.3过程审核-2016版P部分
P2-P7 *
P1
运输&零 部件处置
过程要素
最低要求
示例 产品/过程开发
⁻顾客规范和标准
-安排,时间框架
对于可行性的程序,必须在跨部门范围 -法规,标准,法律,环境影响
内加以规范。
-产品责任要求
所有明确的产品和过程特殊要求(技术 -建筑,空间
、功能、质量、物流、软件…)必须针对 -CAM,CAQ
可行性分析进行检查。
-产品和过程创新
根据产品和过程 在可行性研究中,必须考虑物质和人力 -跨部门制造可行性分析(例如、销
3.2
*x
要求,是否对可 资源。
售、开发、采购、生产策划、生产
是否建立了事态 升级过程,并得 到有效的执行?
最低要求
通过这些活动,确保生产中仅使用经过 批准和具备质量能力的供方。 活动的水平取决于采购范围内供应品的 风险等级。 其中包括供方选择、发包标准、发包数 量以及发包目标日期。 确保顾客要求在供应链的传递。 这些活动还包括按协议由顾客要求的供 方(指定供方)。 也包括提供设备、机械、工具、检测和 测量系统以及服务的供方。 必须通过适当的文件记录,确保对供方 发包的追溯。 计划应包括:发包的日期、供方里程碑 和批准,与整体日程计划相协调,并监 控进度。 项目中的变更管理满足顾客特定要求。 针对变更(供方、内部或顾客发起的变 更)应进行评价,需要时,调整项目计 划。该评价必须含有对产品质量的风险 评估和截止期限。 应确保供方(关键供方)能够主动参与 到变更管理中。 应及时报告变更,并和顾客达成一致。 确保遵守规定的设计冻结步骤(设计定 型)。针对特殊情况,顾客和供方应协 商并记录。 所有变更必须记录,应规定顾客、内部 、供方的对口负责人员。 项目中的事态升级程序满足特定的顾客 要求。 项目中的偏差,一旦影响到总体的进 度,那么,就必须有一套事态升级模型 (风险管理)可供使用。应识别和评估 项目风险,并采取措施降低风险。 规定事态升级的标准,确定职责和权 限,在发生偏差的情况下,采取措施。 如果发现工艺技术、供方以及供方所在 国存在风险,那么,就应该在事态升级 管理中考虑这类情况。

公差表查询表

公差表查询表

基本含义确定尺寸精确程度的等级称为公差等级,国标规定分为20个等级,从IT01、IT00、IT1、IT2~IT18, 数字越小,公差等级(加工精度)越高,尺寸允许的变动范围(公差数值)越小,加工难度越大。

具体可查询机械设计手册,不同的基本尺寸使用同一公差等级时,公差范围也不同。

公差等级的选择及应用公差等级的选择及应用公差等级应用范围及举例IT01 用于特别精密的尺寸传递基准,例如特别精密的标准量块IT0 用于特别精密的尺寸传递基准及宇航中特别重要的精密配合尺寸。

例如,特别精密的标准量块,个别特别重要的精密机械零件尺寸,校对检验IT6级轴用量规的校对量规IT1 用于精密的尺寸传递基准、高精密测量工具特别重要的极个别精密配合尺寸。

例如,高精密标准量规,校对检验IT7至IT9级轴用量规的校对量规,个别特别重要的精密机械零件尺寸IT2 用于高精密的测量工具,特别重要的精密配合尺寸。

例如检验IT6至IT7级工件用量规的尺寸制造公差,校对检验IT8至IT11级轴用量规的校对塞规,个别特别重要的精密机械零件尺寸IT3 用于精密测量工具,小尺寸零件的高精度的精密配合以及和C级滚动轴承配合的轴径与外壳孔径。

例如,检验IT8至IT11级工件用量规和校对检验IT9至IT13级轴用量规的校对量规,与特别精密的P4级滚动轴承内环孔(直径至100mm)相配的机床主轴,精密机械和高速机械的轴颈,与P4级向心球轴承外环相配合的壳体孔径,航空及航海工业中导航仪器上特殊精密的个别小尺寸零件的精度配合。

IT4 用于精密测量工具、高精度的精密配合和P4级、P5级滚动轴承配合的轴径和外壳孔径。

例如,检验IT9至IT12级工件用量规和校对IT12至IT14级轴用量规的校对量规,与P4级轴承孔(孔径>100mm)及与P5级轴承孔相配的机床主轴,精密机械和高速机械的轴颈,与P4级轴承相配的机床外壳孔,柴油机活塞销及活塞销座孔径,高精度(1级至4级)齿轮的基准孔或轴径,航空及航海工业中用仪器的特殊精密的孔径IT5 用于配合公差要求很小,形状公差要求很高的条例下,这类公差等级能使配合性质比较稳定,相当于旧国标中最高精度,用于机床、发动机和仪表中特别重要的配合尺寸,一般机械中应用较少。

机械工程制图零件图尺寸标注

机械工程制图零件图尺寸标注

h5 h5 h5
h5
h5 h5
h5 h5 h5 h5 h5
h6
F7 G7 H7 JS7 K7 M7 N7 P7 R7 S7 T7
U7
h6 h6 h6
h6 h6 h6
h6 h6 h6 h6 h6
h6
h7
E8 F8
H8 JS8 K8 M8 N8
h7 h7
h7
h7 h7 h7
h7
h8
D8 E8 F8
H8
h8 h8 h8
基本偏差 基本偏差一
般是指上、下 偏差中靠近零 线的那个偏差。 基本偏差共有 28个,它的代 号用拉丁字母 表示,大写为 孔,小写为轴。 当公差带在零 线上方时,基 本偏差为下偏 差;当公差带 在零线下方时, 基本偏差为上 偏差。
3.基本概念
公差带代号 公差带代号由基本偏差代号和表示标准公差
等级的数字组成,如H8,f7,…。
①表面质量
②极限与配合 ③形状和位置公差 ④材料及热处理
控制零件制 造质量的决 定性因素
一.表面质量
1.表面质量
表面质量是一种粗糙度。 表面粗糙度指零件的加工表面上具有的较小间距的峰谷所 形成的微观几何形状特性。
配合性质 抗腐蚀性
耐磨性
接触刚度
Y
密封性
抗疲劳强度 OX为基准线
X
o
L
2.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
表面粗糙度的三个评定参数:
是指在取样长度L 内轮廓偏距绝对值
的算术平均值。
Ra:轮廓偏距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
RZ: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 RY:轮廓最大高度
L
RaL 1 0 Y(X)dX
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
在取样长度内,5个最大轮廓峰高Yp的平均值与5个最大 轮廓谷深Yv的平均值之和:

基于机器视觉的零部件尺寸检测技术

基于机器视觉的零部件尺寸检测技术
科技创 新 与应 用 I 2 0 1 3 年第3 2 期
工 业 技 术
基 于机器视 觉 的零部 件尺寸检测 技术
鄢 国 林 付 军 杨 亚 宁
( 大连民族 学院 信 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辽宁 大连 1 1 6 0 0 0 )
摘 要: 在 工业 生 产 中 , 基 于零 部 件尺 寸 的 几何 特征 和 面 阵 式 C C D获取 的零部 件 图像 , 利 用基 于 H A L C O N软 件 的数 字 图像 处理 技术, 采 用灰度 变换、 高斯滤波、 降噪、 标定等一 系列的图像分析处理技术 实现 了对零部件尺寸进行精确检测 。并开发设计 了一 种 自动 检 测及 分拣 系统 , 实现 了对 零部 件 的 精确 检 测 。 经过 大量 的 实验 结 果表 明 , 在误 差允 许 范 围 内采 用机 器视 觉 的检 测 方 法 可 以 实现 对零 部 件尺 寸基 本 参数 快 速 准确 的 测量 并 能稳 定 的 实现 自动 化 生产 。 关键 词 : 机 器视 觉 ; 图像 处 理 ; 零部 件 尺 寸 时候会 涉 及 各种 各 样 的零 部 件 , 通过 模 板 匹 配技 术 就 可 以实 现 。模 区分不同类型 的物体 和得到 目标物 目前 , 在新兴市场经济和新型技术不 断崛起 的背景下 , 生产出 板匹配可 以用来做完整性检测 、 基于灰度 高品质且价格低廉 的产品是企业发展的急切需求 , 然而近些年来在 体在图像 中的位姿 。模板的匹配有几种不同的匹配方式 : 使用 图形金字塔进行 的匹配 、 基于灰度值 的亚像素精度 国内现有生产条件下生产出的产品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传统意义上 值 的匹配 、 带旋转和缩放的模板匹配 。在应用匹配 的时候我们主要是 的生产需要设备处于时常工作状态以便于随时检测 , 然而这样 的工 的匹配 、 作方式导致了设备在一定的时间内出现设备闲置 的现象 , 大大 的浪 用来区分不 同类型的物体 ,很多其他 的技术都能分别出不同的物 但 对某 种 特 殊 类 型 的 物体 来 说 , 实 现一 个 可 靠 的 识 别 算 法 是 很 费了生产资源并无法实现可靠的 自动化生产 ; 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 体 , 另 外 如果 被识 别 物体 经 常 发生 变化 。 就 必 须 为每 种 物体 开 原因在于工业生产线上生产出的产品 , 对于其尺寸精度 的测量人们 复 杂 的 。 大 多 数 都 通 过 自己 的主 观 意识 或 者 粗 浅 的 测试 方 法 去 判 别 零 部 件 发一个新的识别算法。通过模板匹配技术就可以实现上述功能。 2 . 5 提取 亚 像 素边 缘 尺寸是否合格 , 这样的判断方式检测出的精度根本满足不了客户的 需 求 。基 于上 述 诸 多 问题 的提 出 , 一 种 基 于机 器 视觉 的检 测 方法 应 亚像素精度轮廓表示 图像 中两个 区域之间的边界 , 这两个 区域 而另 一 个 区域 的灰 度 值小 于灰 运而生 , 此概念 的提出为生产加工业实现 自动化 、 智 能化带来 了空 中一个 区域 的灰度 值 大 于灰 度 阈 值 , 为了获得这个边界我们需要将图像的离散转换成一个连续 前的变革 。随着机器视觉的应用 , 机器视觉 的应用大大 的提高了产 度阈值 。 品的质量 、 降低 了人 口红利并能在一定程度上 降低生产成本 , 带动 函数 , 而通过双线插值的方法就能完成这种转换 。在零部件尺寸检 测 的工 业 生产 中 , 通 过工 业 相机 采 集 回来 的零 部件 图像 往 往都 是 像 生 产 加工 业 走 向 自动化 、 智 能化 的道路 【 1 】 。 1系 统 的整 体结 构 素精度 的, 在零部件尺寸检测中我们需要达到 比图像像素分辨率更 因此从 图像 中提取亚像素精度是达到高精度要求的唯一 本研 究是 基 于 工业 生 产线 上 对 不 同零 部 件 尺 寸 的检 测 , 机 器视 高 的精度 , 觉 的零 部 件 尺 寸检 测 主 要 分 为 图像 采 集 、 图像 分 析 处 理 、 显 示 结 果 有 效 的途 径 。调 用 e d g e _ s u b _ p i x算 子 、 g e n _ p o l y g o n s _ x l d算 子 、 s e — e c t co nt our s x 及 控 制 三个 部 分 。 系 统主 要 由计 算机 主 机 、 工业 相 机 、 L E D光 源 和光 l l d 、 算子和 u n i o n _ s t r a i g h t _ c o n t o u r s _ x l d 算子, 通过滤波 a n n y 可 以对 零 部件 目标 R e g i o n进行 亚 像 素边 缘 提 取 , 并 可 以直 电传感器 、 P L C可编程控制器以及单片机控制器 、 暗箱等 。 其工作过 器 c 程是 : 首先初始化设备并 自检设备 , 然后计算机主机通过软件驱动 接返回由像素点组成的边缘 , 具有亚像素精度 。 工业相机 ( 面阵式 C C D传 感 器 ) , 但 是 工 业 相 机 在 此 时 只 是处 于一 2 . 6 转换 为世 界 坐标 个等待采集图像信号的状态 ,当光 电传感器没有检测到物体 时, 此 在图像的分析与处理过程 中, 由于工业相机采集回来 的图像会 那 么 这个 时 候 我们 就 要 对 图像 进 行 一 定程 时工业相机继续等待采集图像信号 ; 当光 电传感器检测到产品经过 出现 一定 程 度上 的 畸变 , 转 换 为世 界 坐标 的 目的在 于使 用标 定 后 的摄 像机 可 以 在 时, 打开 L E D光源并触发工业相机采集零部件数字图像 信号 , 然后 度 的校 正 。 关闭L E D光源,单片机控制器经过 U S B串口通信方式将数据传输 世界坐标系 内进行未失真的测量。 这对于零部件尺寸的检测有着很 但是 给计算机 主机进行图像处理 , 图像处理后判断物体是否合格 , 不合 好 的效果 。这种未失真的检测用立体重构 的方法 也可 以实现, 格就放入不合格产 品收集箱 , 合格就检测下一个产品。 立 体 重 构 的方 法需 要 多 个 摄像 机在 不 同的 位 置 上 同 时拍 摄 同一 物 2 图像 的 处理 及分 析 体, 但是在实 际应用中由于成本和安装空 间的限制 , 这种未失 真的 2 . 1标 定文 件 的 生成 方法是不可取的。因此在零部件检测 中, 我们选择 了转换 为世界坐 在图像处理过程 中, 更值得说明的是标定文件 的生成是有严格 标来达到未失真的测量。通过 s e t o r i g i n p o s e 算子设置原始位姿获 m a g e — p o i n t s _ t o _ w o r l d算 子 转 换 为 世 界 坐 要求 的, 其处理 的步骤依次为创建标定模板 、 初始化内参 、 指定描述 得 系 统 参 数 ,然 后 运 用 i 文件、 收集 标定 数 据 、 配 置校 正 、 标 定 计算 、 获得 标 定参 数 、 生成 标 定 标 。 文件 等 步 骤 。在标 定 的 过程 中运 用 到 了标定 板 , 在这 里 我 们规 定 其 3结 束 语 大 小必 需 为视 野 图像 的 1 / 4 。系统 以二 十 幅不 同位 姿 的标 定板 图像 基 于机 器 的零 部件 尺寸 检测 技 术 , 在 工 业 生产 中起着 举 足 轻重 的作 用 。 随着 机 器 视觉 的应 用 , 我 们不 难 发 现 , 机 器 视觉 的应 用 大 大 进 行标 定 并设 置好 标 定 文件 目 。 2 . 2 灰 度转 换 的提高了产 品的质量 、 降低了人 口红利并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生产 在实际的生产加工中 , 由于复杂的环境 因素的影 响很多零部件 成 本 , 带 动 生产 加 工业 走 向 自动 化 、 智 能 化 的道 路 。 在机 器 视觉 的应 物体特征 的提取和尺寸的精确定位及测量是生产线上不可替 并不是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区分。因此 , 为了快速准确的识别 用中, 我们必须对其进行灰度转换 。 R G B图像每个像素颜色都对应三维空 代 的环 节 。 参 考 文献 间上的一个点 ,而灰度图像像素 的颜色可以对应 于一条直线来表 示。因而 , 很容易得出彩色 图像转换为灰度 图像实质是寻求一个在 [ 1 】 赵鹏. 机 器视 觉理 论及 应 用[ M 】 . 电子 工业 出版 社 , 2 0 1 1 : 1 — 2 . 三 维空 间 上 的映 射 。 [ 2 】 斯蒂格 , 尤里奇 , 威德曼. 机器视觉算, a - -  ̄应 用[ MI . 杨少荣, 等译 2 - 3滤波降噪 北京: 清 华 大学 出版社 , 2 0 0 8 : 2 1 8— 2 4 5 . 在 图像采集过程 中由于零部件结构 的复杂程度不一 , 因而图像 中的 噪 声是 不可 避 免 的 ,噪声 会 影 响 系 统 对检 测 区域 的识 别 与判 定。 所以降噪滤波在整个检测系统 中起 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于 噪 声 的处 理 有线 性 的滤 波 方法 和 非 线性 的滤 波方 法 , 如 均 值 滤 波为 线性方法 ,采用 m e a n _ i m a g e 算子对 图像灰度值进行平均处理从而 达到降噪平滑图像 的效果 。中值滤波为非线性的方法。然而对于精 度要求 比较高的零部件尺寸检测 , 这两种滤波方法都不能达到我们 预 期 的效 ��

主要零部件检验记录表

主要零部件检验记录表

阿尔泰机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零部件抽检记录表
(立体车库)
编制:审核:批准:日期:
主要零部件抽检记录
主要零部件抽检记录
主要零部件抽检记录
主要零部件抽检记录
主要零部件抽检记录
主要零部件抽检记录
主要零部件抽检记录
主要零部件抽检记录
主要零部件抽检记录
主要零部件抽检记录
主要零部件抽检记录
主要零部件抽检记录
主要零部件抽检记录
主要零部件抽检记录
主要零部件抽检记录
主要零部件抽检记录
主要零部件抽检记录
主要零部件抽检记录
主要零部件抽检记录
主要零部件抽检记录
主要零部件抽检记录
主要零部件抽检记录
主要零部件抽检记录
主要零部件抽检记录
主要零部件抽检记录
主要零部件抽检记录
主要零部件抽检记录
主要零部件抽检记录
主要零部件抽检记录
主要零部件抽检记录
主要零部件抽检记录
主要零部件抽检记录
主要零部件抽检记录
主要零部件抽检记录
主要零部件抽检记录
主要零部件抽检记录
主要零部件抽检记录
主要零部件抽检记录
主要零部件抽检记录
主要零部件抽检记录。

外购外协零部件检验记录卡

外购外协零部件检验记录卡

出厂检验结论:
入厂检验结论:
注:计量型检测项目检测情况要填写实测量值,计数型检测项目检测情况写“符合要求”或“√”。
பைடு நூலகம்
入厂检验记录(部品质量科填写) 入厂检验日期: 进货数量: 抽检数量: 入厂检测情况
检查项目 代号
A B C D
胎冠圆周无胶边、出沟,模口、模缝、花纹无错位等缺陷,条纹数符 合图纸要求; 花纹棱角无呈圆形及崩花现象; 胎冠、胎肩表面无杂质印痕、气泡及损伤等缺陷; 胎侧无重皮、损伤、裂口或接头开裂及缺胶、杂质印痕、气泡等缺 陷; 胎圈无宽窄不一,内侧无凹凸不平,外侧无露帘线、包布打摺、翘起 、破损、缺胶、重皮、裂口及等缺陷; 胎里无凹凸不平、杂质印痕、内衬层接头开裂、露帘线及帘线裂纹、 弯曲、断裂等缺陷; 胎体、胎圈无异常变形等影响产品使用寿命的缺陷; 内胎不允许有伤痕、裂口、海棉状、杂质等对使用有影响的缺陷 垫带外形不允许有残缺和带身开裂现象; 轮胎胎侧上标识完整清晰 规格 商标、厂名(或地名) 层级 生产编号、轮胎骨架材料代号、机构、速度级别代号及有 无内胎轮胎的代号; 轮胎行驶方向标志(外胎胎面花纹有行驶方向的) 标准轮辋 检验标记 3C认证标志
外观检验
E F G H I
J
标识
外观检验
K L M
胎面磨耗标志,每条轮胎沿周向等距离设置的胎面磨耗标准不少于四 个,轮胎两侧肩部处必须磨刻出指明胎面磨耗标志的位置标记; 内胎、垫带装配正确,内胎充有适量空气使与轮胎外缘相接处; 外缘尺寸符合图纸要求; 气门嘴处垫带防爆片 无遗漏 /
尺寸检验
N
检验结论
外购/外协零部件检验记录卡
供货单位 产品图号: 产品名称: 检查水平:Ⅱ AQL=0.65 标准要求或技术条件 检验项 尺寸 公差

零件尺寸检测记录表-20210602

零件尺寸检测记录表-20210602
6
□合格 □不合格
□合格 □不合格
□合格 □不合格
□合格 □不合格
处理意见:
□合格入库□退回重制□返厂返修
□厂内维修□报废
审核:
检验员:




1.尺寸至少连测两模及以上;
2.测量前,按照图纸/工艺要求对零件外观进行检验;
3.测量前,根据待测位置尺寸性质,选取匹配的量具并确认量具的精度及量程;



□合格 □不合格
□合格 □不合格
□合格 □不合格
2
□合格 □不合格
□合格 □不合格
□合格 □不合格
□合格 □不合格
3
□合格 □不合格
□合格 □不合格
□合格 □不合格
□合格 □不合格
4
□合格 □不合格
□合格 □不合格
□合格 □不合格
□合格 □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格
5
□合格 □不合格
□合格 □不合格
□合格 □不合格
□合格 □不合格

1.本表适用于产品试制阶段的检验数据统计,检验员负责测量并记录相关数据,技术负责人审核;
2.“图纸尺寸”栏需填写对应测量位置的公称尺寸和图纸技术要求中规定的对应公差;
3.本表实际记录的检验数据和判定结果仅作为与供应商对接的附件,暂不计入质量规程附件;
机械零件尺寸检测记录表页次:
产品名称
规格图号
材质
日期
交付
数量
抽样数量
采购
批次
生产批号/序列号
量具
代码
A.游标卡尺 B.高度游标卡尺 C.直尺
D.千分尺 E.内径千分尺 F.止通规
零件类别

测量仪器校验记录表

测量仪器校验记录表

用游标卡尺去测量锻铸件毛坯或精度要求很高的尺寸,都是不合理的。 前者容易损坏量具,后者测量精度达不到要求,因为量具都有一定的示值误差。 游标读数值 示值总误差
0.02 ±0.02 0.05 ±0.05 0.10 ±0.10
游标卡尺的示值误差,就是游标卡尺本身的制造精度,不论你使用得怎样正确,卡尺本身就可能产生这 些 例误如差,。用游标读数值为0.02mm的0~125mm的游标卡尺(示值误差为±0.02mm),测量 50mm的轴时,若游 标卡尺上的读数为50.00mm,实际直径可能是 50.02mm,也可能是 49.98mm。这不是游标尺的使用方法上 有什么问题,而是它本身制造精度所允许产生的误差。 四 游标卡尺的使用方法 量具使用得是否合理,不但影响量具本身的精度,且直接影响零件尺寸的测量精度,甚至发生质量事 故,对国家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所以,我们必须重视量具的正确使用,对测量技术精益求精,务使获得 正确的测量结果,确保产品质量。 使用游标卡尺测量零件尺寸时,必须注意下列几点: 1 测量前应把卡尺揩干净,检查卡尺的两个测量面和测量刃口是否平直无损,把两个量爪紧密贴合时,应 无明显的间隙,同时游标和主尺的零位刻线要相互对准。这个过程称为校对游标卡尺的零位。 2 移动尺框时,活动要自如,不应有过松或过紧,更不能有晃动现象。用固定螺钉固定尺框时,卡尺的读 数不应有所改变。在移动尺框时,不要忘记松开固定螺钉,亦不宜过松以免掉了。 3 当测量零件的外尺寸时:卡尺两测量面的联线应垂直于被测量表面,不能歪斜。 测量沟槽时,应当用量爪的平面测量刃进行测量,尽量避免用端部测量刃和刀口形量爪去测量外尺寸。 而 4 当对测于量圆零弧件形的沟内槽尺尺寸寸时,:则要应使当量用爪刃分口开形的量距爪离进小行于测所量测,内不尺应寸当,用进平入面零形件测内量孔刃后进,行再测慢量慢。张开并轻轻接 触零件内表面,用固定螺钉固定尺框后,轻轻取出卡尺来读数。取出量爪时,用力要均匀,并使卡尺沿 着孔的中心线方向滑出,不可歪斜,免使量爪扭伤;变形和受到不必要的磨损,同时会使尺框走动,影 响 5 用测下量量精爪度的。外测量面测量内尺寸时,在读取测量结果时,一定要把量爪的厚度加上去。即游标卡尺上的 读数,加上量爪的厚度,才是被测零件的内尺寸。 6 用游标卡尺测量零件时,不允许过分地施加压力,所用压力应使两个量爪刚好接触零件表面。如果测量 压力过大,不但会使量爪弯曲或磨损,且量爪在压力作用下产生弹性变形,使测量得的尺寸不准确(外尺 寸小于实际尺寸,内尺寸大于实际尺寸)。 在游标卡尺上读数时,应把卡尺水平的拿着,朝着亮光的方向,使人的视线尽可能和卡尺的刻线表面垂 直,以免由于视线的歪斜造成读数误差。 7 为了获得正确的测量结果,可以多测量几次。 即在零件的同一截面上的不同方向进行测量。对于较长零件,则应当在全长的各个部位进行测量,务使 获得一个比较正确的测量结果。 为了便于记忆,更好的掌握游标卡尺的使用方法,把上述提到的几个主要问题, 整理成顺口溜: 量爪贴合无间隙,主尺游标两对零。 尺框活动能自如,不松不紧不摇晃。 测力松紧细调整,不当卡规用力卡。 量轴防歪斜,量孔防偏歪, 测量内尺寸,爪厚勿忘加。 面对光亮处,读数垂直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